上文書說到張飛救岀了甘寧,蘇飛揚長而去。周瑜帶兵大進,黃祖兵敗將亡,無奈往荊州而走,周瑜早料到他兵敗之後曾往荊州,早命呂蒙,董襲帶兵等候,黃祖踏上荊州路上,忽然間呂蒙董襲帶人衝殺岀來,老將程普帶人又到,於是呂蒙彎弓一箭射中黃祖後頸,祖翻身落馬而死。董襲上前梟了首級,孫權用黃祖之頭祭奠了父親孫堅之後,嘉獎了立功人員,犒勞了大小三軍。


    他想派人駐守江夏,張昭對他說,江夏位置突岀,離荊襄比較近,對江東不大連結,不易防守,如果派人駐防,難免也會遭到荊襄的報複。他建議孫權置江夏不顧收兵迴江東而去,把江夏繼續扔給劉表。孫權應允,班師迴了江東,孫權令叔孫靜守吳會,自已遷駐柴桑,並打造戰船,征青壯者入伍,並請周瑜在鄱陽湖操練水軍,作好收取荊襄的準備。


    再說孔明令人打探江東的信息,細作不久便迴報說孫權已攻滅了黃祖,坐鎮柴桑,並派周瑜在鄱陽湖操練水軍,有可能妄圖荊襄。


    正在此時,劉備派人來請他去大堂議事,孔明立刻前往,他步入大堂,隻見賈羽,陳群乖徐庶已到,劉備坐在主位,見他進來,連忙站起來打個招唿,請他坐下。玄然曰“自從曹仁敗迴許昌之後,曹操令人挾持元直老母,卻敗於三弟手下。虎豹騎損失了八百多名,曹純也身中兩箭,受了重傷,曹操是不會罷休的;最近孫仲謀又攻打江夏殺了黃祖,江東的形勢也不能輕視。請大家各抒己見,應對當前局勢。


    賈詡曰:“主公,依詡之見,曹操極可能發兵,可差細作往許都打探情況,掌握最新情報,方可有應對之策。


    陳群也說,須極力做好防禦工作,加固新野城防,多備檑木滾石準備,並調集弓弩手,嚴陣以待。


    這時張飛忽然帶著甘寧蘇飛進來,他叫甘寧,蘇飛拜見玄德,玄德叫他們免禮,並依張飛的建議,加甘寧為果毅校尉,蘇飛立義都尉,並讓人帶他他出去。


    這是劉表派人來請玄德,張飛料定是請劉備去商量江夏之事,他在劉備耳邊如此這般的說了數語,劉備點頭去了。


    玄德走後。賈詡等人紛紛告辭而去,張飛把孔明,元直邀到自己的住處,張飛才問他們商議什麽,徐庶把眾人對當時麵臨的情況說了一遍。飛請諸葛亮說一說他的看法。孔明說到,江東孫權攻取了江夏,名為父報仇實際已經斷了劉表一臂。但根據目下情況來看,由於他拒絕了曹操,沒有遣子為質,他擔心曹軍忽然會南下。有劉表的存在,可以牽製部分曹兵,所以不會有大動作。


    曹操懷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倒有可能興師南下,我們在新野比較為難,地盤狹小不能施展,雖然可以趁他不知虛實,勝他一兩陣。但最終還是因為兵少將微阻擋不住曹操的腳步,而劉表不會大力支持我們。目前的局勢比較困難。


    張飛說,我原來對你二人說過,曹操會以夏侯惇為大將,統兵來犯新野,以探我們的虛實,夏侯惇驕狂自大,先生先派人察看博望地形,在博望坡設下埋伏,先敗夏侯惇,以延緩時間。我已經和大哥商量過了叫他與劉表建議,多調兵防守江夏,將來我們也會向江夏一帶轉移,今天的江夏防軍以後合變成我們的部屬。


    於是孔明派人往博望坡察看地形狀況,在過細的斟查之後,孔明發現博望左邊有一座山叫做玉山,山勢險要,可以埋伏人馬;而右邊也有一片密林,叫做安林,裏麵也可以設伏,整個博望周邊是一條不寬的道路,南北貫穿,大部人馬隻能直線行走,加上現在是夏季尾期,如曹操動兵,會在秋冬之季而來。


    隻要把曹軍引誘進入中間狹穀地帶,截住兩端,施以火攻,定會大破曹軍。但是他拿不準曹軍主將會不會進入裏麵。


    張飛說沒有問題,曹兵主將此來的任務就是擒拿大哥,隻要大哥出現充當誘餌,曹軍大將自然會中計。於是大家忙著策劃怎樣在博望坡一帶如何大破曹兵。


    江夏是未來的生存之地,張飛又與眾人商量後決定,先把大家的家眷遷往江夏安駐,為了安全起見,張飛請徐庶,陳群帶上甘寧,蘇飛等人及五千人馬,喬裝成百姓護送大部分家眷先往江夏安頓下來。甘。糜二夫人沒有隨行,夏侯涓也沒有同去。她們仍然留住新野以安民心。


    再說劉備到了襄陽,見了劉表。劉表說,先前蔡瑁加害賢弟,為兄知道後重重處置了他,但因眾官苦苦哀求,才饒了他的性命,所以對不住賢弟,為兄給你賠禮了。劉備謝過了劉表,他謙虛地對劉表說不能怪蔡將軍,隻我劉備命中有此劫數,有可能是下人所為,注定不能被人容納,蔡將軍或許並不知情。多謝兄長如此看顧劉備。


    劉表又對他說,如今黃祖新敗,江夏失守,為兄與賢弟商議,以報黃祖之仇,劉備規勸說“黃祖性格殘暴,不能容人,所以才有此禍;倘若提兵東指,如曹操南來,兩線作戰,對我們不利”。


    劉表又試探他說“為兄已老了,近來又患了病症,賢弟先來幫助我,以後可自領荊襄之地,自為荊州之主”。劉備連連推辭,聲言萬一發生不測,荊州之位當傳於你二子之其一,我劉備都會盡力而為的輔助他們的,請兄長放心。


    劉表對此非常滿意。後來劉琦來拜見玄德,他說後母蔡氏為荊襄的繼承問題不能相容,請劉備岀個保命之策,但這些情況張飛早已料到,他也囑咐了劉備的應對之法。


    於是劉備以春秋時期,晉獻公家事的事情來引導劉琦,說當時獻公死後,諸子爭位,太子申生在內而亡,公子重耳在外而安的事情來捉醒劉琦。並說孫權丟下江夏,公子可以向父親提出去守江夏,吾自會助你。


    第二天,劉表召集眾人議論江夏之事,公子劉琦向父親進言,要去駐守江夏,以防孫權。劉表轉身問玄德意見如何,劉備問他“兄長統轄荊州,有多少兵力,糧餉怎樣”?


    劉表說:“馬軍有七八萬,兵兵有二十萬,水兵有十萬,全軍總合近四十萬,錢糧多在江陵,各地的錢糧能支一年之用”。


    玄德按照張飛所教,他對孫表言道“依弟之見,江夏乃是江東西上的要塞,人手單薄不如不守,所以需要重兵以防,主持之人需親近之人才可放心,琦公子主動提岀鎮守正合時宜,但為防重蹈黃祖覆轍,可以給琦公子騎兵一萬,舟兵三萬,步卒五萬才能守助江夏。


    劉表說“琦兒雖賢,但性格懦弱,怎能統帥十萬大軍”?劉備對他說:“兄長可點文聘將軍為副,輔佐琦公子,吾迴去後再讓我三弟翼德照應一下可保無事,有琦公子全力以防江東,兄長自可專心應對曹操了”。


    劉表應允,他把文聘喚上堂來問道“文將軍,你可願意隨琦兒守江夏嗎,”文聘迴答說“文聘謹遵主公之命,願意扶保劉琦公子以守江東”。


    劉表吩咐他說,“你到江夏之後,須全部聽從琦兒安排,琦兒的話便是老夫之話”,他用眼光一掃蔡瑁等人說“任何人的話你都不要聽從,萬一有什麽情況,可向新野張翼德將軍尋求幫助”。文聘領命。當下劉表下令,讓劉琦繼黃祖為江夏太守,領建威將軍。調馬軍二萬,舟師三萬,步兵六萬,共十一萬大軍,以文聘為副將,出鎮江夏。


    蔡夫人與其弟蔡瑁,蒯越反對,劉表置之不理。至此他們更恨玄德,暫時擱下不題。


    劉備迴到新野,把事情給眾人說了一遍。於是張飛抽空到了江夏,略施小計就與文聘混得滾瓜爛熟,由於二人隨時切磋,他都輸與了翼德,張飛又點撥了他一些擊技,因此文聘心悅誠服的信任張飛。


    張飛又把徐庶,甘寧,蘇飛叫來與大家作了介紹,當下由公子劉琦做主,元直與陳群為左右謀士,又有甘寧,文聘等勇將和大軍將江夏把守得固若金湯,東吳幾次試探,都被輕鬆的去退。


    再說曹操罷了三公之職,自以丞相兼之,他分部下把持了要職,又見水兵訓練得以有成效,隻差實戰問題。他召集眾人商議南征一統江南。當時南邊探馬報說徐庶不知去向,劉備又重新拜了一個軍師,二十八九歲的樣子。複姓諸葛,單名亮字,字孔明,操練人馬。


    當下夏侯惇哈哈大笑,他說劉備越來越不行了,竟然拜如此小兒為軍師。荀彧勸他別輕視文人,他說諸葛小兒焉得與您,仲德和公達等人相比?吾願領兵出征,定要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不勝不還。


    曹操令他立下了軍令狀後,封他為大都督,統領大兵十萬,以韓浩,夏侯蘭為先鋒,於禁李典為副將,浩浩蕩蕩往新野而來。


    早有報馬報入了新野,劉備和孔明接到了軍報,當下孔明大吃一驚,因為上文說到他與張飛打賭之事,果然跟張飛預先說的一樣,領兵的將領與兵馬一致不差,至此他終於認可了張飛的謀略,所以他也堅信能在博望坡用火攻之計大敗夏侯惇大軍。


    由於張飛事務繁瑣,他必須找一個人來替劉備岀謀劃策,提點三軍。而諸葛亮更是不二的人選,他的謀略比賈文和、徐元直略勝一籌,因此張飛選中了他,所以讓他主持大計,點兵派將。


    當下孔明與劉備升帳,令人去樊城召迴趙雲,令為前部。他也就點起將來。隻見他抽出第一支大令,叫關羽帶三千人馬往豫山埋伏,曹兵來時不要交戰攔截,讓他們直接過去。待曹軍的糧草、輜重來的時候,隻要看見南邊火起,便縱軍出來放火燒糧。


    令張飛也帶三幹人馬,在安林埋伏,等到南邊火起的時候去博望城曹兵屯糧之處放火燒之。


    令關平,劉封各帶一千人馬,準備引火之物去博望坡兩邊埋伏,隻等初更曹操兵到,便來放火,命趙雲引本部軍為前隊,玄德率兵為二隊接引趙雲,與曹兵交戰,隻能敗,不能勝,務必將曹兵引到預設地點,再以火燒之。


    當下傳令前哨官,令他隨時調查曹兵進兵的最新情況,上一站在哪裏,下一站能到哪裏都要仔細報告;命巡營守城官,查點城上的一切守備之物,不管是弓箭,滾木,擂石都要妥善安排,防止敵兵忽然攻城;又叫糧末官,從即日起,必須清查好庫中糧食,好登記在冊,保障各軍糧草的隨時供給,勿使糧餉斷缺。


    又傳令軍械官,清點好一切兵器,包括刀槍劍戟,棍錘戈矛,叉斧抓鉞等物,以及戰馬,隨時補給到所需要的部隊。


    張飛故意問他,我們都出去拚殺,軍師你幹啥?孔明說,我與賈先生坐守縣城,又令孫乾簡雍等安排慶功筵席,並準備功勞簿侍候。為了盡量抬高孔明的威望,張飛牽引關公鬧事,聲稱若他不計謀不應時再找他的麻煩。


    一切都按照預料中進行。在說夏侯惇大兵來到博望,他分一半軍兵前行,一半在後保護糧草。正在前行之時,忽見趙雲引軍而來,夏侯惇把人馬排開,令弓箭手射住陣腳,他問向導官,此處是什麽地名?


    向導官對他說,前麵是博望城,後麵是羅川口。他大唿傳令“大小三軍不可慌亂,快列陣以待,於禁、李典壓住陣角”!


    趙雲來到跟前,夏侯惇親自接住,他忽然哈哈大笑,神態甚是瞧不起對方,他說劉備用如此人馬為吾為敵,豈不是驅犬羊與虎豹鬥嗎?看來我今天一定能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的話不是空談,定能生擒二人以獻丞相。


    趙雲也“呸”了他一聲,馬上持槍刺來,夏侯惇舞刀抵住,二人大戰起來,戰到二三十合,趙雲佯裝不敵,拔馬便走。夏侯惇拍馬追上,趙雲又迴馬衝突一陣,再勒馬又跑。


    韓浩諫說,“趙雲如此誘敵,怕有詭計,請都督小心提防”。惇曰“如此之兵,縱有十麵埋伏,又有何懼”?他不聽韓浩之言,緊緊追趕趙雲,一直到博望城邊,忽聽一聲炮響,劉備親率一軍衝殺過來,要知夏侯惇性命如何,請看下迴新野之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