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漢室傾頹,曹兵至,新野遭劫。看孔明,智計百出,巧施良策。城內裝成人早去,暗中安排火攻策。夜降臨,風助火勢猛,衝天徹。
曹子孝,心膽裂。眾兵將,魂飛怯。觀火蛇亂竄,焚燒城闕。眾軍慘遭踐踏死,關張趙雲又來劫。此一役,盡現武侯謀略,千秋偉業。
上文書說到夏侯惇追趕趙雲,一直到博望城邊,忽然一聲炮響,劉備率精兵齊岀,直衝曹兵,夏侯惇奮力收聚兵馬,他看清楚來人正是劉備之後。遂大喝一聲,劉備休走。吾擒的正是你。當下舉起大刀向玄德劈來。
劉備舞雙股劍架住,一來一往也戰了十多個迴合。獨眼將軍雖然勇猛,但先主也有一定的實力,雙股劍一守一攻,夏侯惇想短期拿住他,也非易事。十多迴合過後,劉備將馬一提,往博望坡深處落荒而逃,由於此行的目的是生擒劉備,而玄德就在眼前。夏侯惇當然不會讓他逃遁。他當下打馬疾追,二人一前一後進入的裏麵腹地,後軍也一直跟了進來。
玄德與趙雲會合以後,兩人從岔路撤走迴望博望城而來。此時天色已晚,彤雲密布,又沒有月光,秋風蕭瑟,夜風甚大;夏侯惇追入穀中,不見了玄德,隻見地勢狹窄,蘆葦叢生,他心下正在納悶。這時李典上前,與於禁商議道:“欺敵者必敗,此道南邊過於狹窄,枯草濃密,如敵早施以火攻,後果不堪設想。你叫阻住後軍停止前進”。於禁迴馬大叫後軍休來,可是喊破喉嚨也沒有阻住後軍。李典拍馬上前,追上了夏侯惇,大叫都督休趕。夏侯惇勒住僵繩,問他“曼成阻我何意”?
李典說“大都督,你看這種情況,如是敵軍誘我等深入,再施以火攻,現在的風勢甚大,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如我軍困在深穀之中被大火包圍,其勢危矣”!
夏侯惇才明白過來,大聲傳令,止住後軍,止住後軍,快後隊變成前隊,退出穀去。可是已經遲了,說時遲,那時快。忽然間南邊人喊馬嘶,早有劉軍放起火來。霎那間在風的相助下周圍四下都燃起火來了。正在這時北麵也是火箭紛飛,大量的火團也從兩邊山上滾將下來,幹透的枯草隨風燃起了熊熊烈火,封住了南北兩頭,曹兵被圍在中間,任由大火吞噬,馬上風聲,人喊聲,馬嘶聲叫成一團,士兵與戰馬也是反複奔跑;來迴逃竄。
夏侯惇立刻下令,命令士兵們向博望城退去,走不多遠,剛到豫山腳下時,火光中閃岀一彪人馬,當先一員大將,乃是關雲長也,李典無奈上前抵住雲長,並高聲唿叫都督快退。兩軍混戰,曹軍紛紛奪路而逃,於禁見糧車已經燃了趕來,因風大火大無法施救,幹脆眼不見心不煩,縱馬尋小路而去了。
曹軍已退到安林,張飛率兵殺出,那夏侯蘭與韓浩還不管死活,居然想上前保護糧草,他二人打馬朝張飛衝去,隻聽張飛大喝一聲,一矛捅在夏侯點肚子上,腸子都被長矛戳斷,真挑斷背脊柱而出,在地上翻滾掙紮多時而死。韓浩一看大勢不對,立刻打馬而逃。
各處的戰鬥一直延續到天明,夏侯惇大軍損失慘重,整條山穀中多是曹兵的身體,真正的可以說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張飛令人打掃戰場,撲滅了餘火。收撿能用的兵器,得長槍,大刀等長短兵器不計其數,收攏戰馬四五千匹,得糧食二千餘斛。他更是安排將重傷的曹兵加以施救,監督軍醫為他們清理傷口,給他們敷藥,該包紮的包紮,該上夾扳上夾板穩固骨頭,以免移動錯位。此舉讓傷兵們感動得流下了感激的眼淚。一眾傷兵都說隻有劉皇叔仁慈,三將軍的仁德,在許多下層將佐兵士的眼裏和心中,開始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轉變。
有詩單讚孔明的博望之火。
博望相持用火攻,夏侯無謀墜其中。敗報驚破梟雄膽,初岀茅廬第一功。
博望坡一戰,振奮了先主部下兵士的軍心,是以少勝多的概例,也讓眾人知道戰場的勝利,並不是人多就能打勝的規律,為今後戰鬥提供了真實的依據,在兵家用兵家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有人歡喜有人愁”,在博望坡一戰中,曹軍損失了雜號將軍夏侯蘭,韓浩受傷不起,於禁和李典也受了輕傷。中郎將到校尉,都尉將佐上百名,損折兵馬六七萬,還不包括受傷的人。可以說是傷亡慘重。
夏侯惇等人帶著殘兵敗將迴到了許都,他自縛在曹操麵前請罪。曹操聞報大怒,大罵大耳賊、諸葛村夫焉敢如此!他沒有重責三人,隻是下令調集兵馬,準備大規模出兵攻打新野,踏平江漢。
再說劉備整備酒筵與眾將慶功,從此戰後,諸葛亮的威望提高到了極點,就連傲骨淩人的關羽都不敢否定他的決策。兩班文武從此也不再質疑他的決定,從此軍心大振,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再與曹兵大戰一場。
但是孔明也佩服張飛。整個博望之戰自己雖然製定了諸多方案,但主要是出於張飛的籌劃,布局。從此戰中他也看到劉備也是人才濟濟,關公的勇猛傲氣,張飛的謙讓,以及兩班文武的協力配合,軍士們也沒有勝不相讓,敗不相顧的現象,而是有條有紊,他也慶幸自己岀山極時,從此對輔助劉備匡扶漢室有了很大的信心。
劉備對孔明說,雖然勝了夏侯惇一陣,曹操定會帶兵親自攻打新野,我們該怎樣對付他呢?
孔明說,近聞劉表身染疾病,已在危篤之中,可以趁此機會取荊襄為立命之地、安身之所。方可拒敵曹操。不然新野小縣,沒有迴旋的餘地,不是久居之地。玄德曰“此議雖好,但吾受景升兄重恩,不忍相圖。”
孔明對他說“主公今日不取,以後必定會後悔的”。諸葛亮又歎息一聲說“好吧,以後再作商議”。
他先找到賈詡之後,又找到了張飛,談起了他建議劉備取荊襄為基業以抗曹操之事,可是主公不從,但是新野勢單力薄,無力抗曹。一旦曹操率兵再來,將無法抵敵的事給二人說了一遍。
賈詡說主公因為起點太低,要匡扶漢室,隻得走仁義之路爭取民眾的支持,所以過於仁慈,狠不下心來,因此喪失了許多的機會,即使三將軍也沒有辦法,這就是從黃巾起義以來,近二十年都一事無成的原因,但他並不放棄肩上的責任,而帳下文武也極力配合,毫不怨言,才能走到現在。
這天天氣晴朗,碧空萬裏無雲,晚上更是星光燦爛。孔明來到城中高埠之處,見張飛也在那裏,仰看天空。他將張飛叫到跟前,問他看岀了什麽端倪。於是兩個人交流對天象顯示的看法。張飛一指天空三大星係,對他說“孔明先生你看,那顆星對應的是碧眼小兒,他本命星宿已亮,主他該主政江東;然後又指北的的那一顆衡星,對孔明說這就是曹阿瞞的本命將星,你看他星光明亮,周圍是將星環拱,真象眾星捧月之勢;還有你看他身邊的那星星,正對應天子漢獻帝,雖然也算明亮,但終不及曹操的這顆光耀四方;這西南的這顆,正對應我大哥,周圍也是群星環繞,但主星還不夠放光,先生看是不是老張所說的這樣?
孔明也抬頭將整個天空掃視了一遍。他對張飛說道“翼德所見不差,天象顯示正是如此,可是我們該怎樣應對當前的局勢呢”?
張飛指著頭頂上一顆金星對他說:“先生請看這是不是劉表的本命星座”?孔明先看了看天空之星,又俯看了襄陽方位,然後又閉上眼睛,曲指掐算了一下,鑒定無誤之後。才對張飛說正是如此。翼德對他說“劉表的本命將星昏暗無光,搖搖欲墜。說明他命不久矣,劉表一死,蔡瑁等人會立小兒劉琮為荊州之主。一但曹兵南來,蔡瑁等人為了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他會極力唆使劉琮投降曹操。他看是不是這樣”?
孔明聽他分析,禁不住連連點頭稱是。張飛接著說:“荊襄的人馬近四十萬,我那日跟大哥說過,讓他保薦劉琦帶重兵駐守江夏,後來劉表聽大哥之言,令大將文聘為副將,帶走了水陸騎兵共十一萬人。而劉琦為了麻庇後母蔡夫人及蔡瑁,蒯越等人,借沉迷於酒色避禍,但卻真的陷入了酒色之中。
他素敬重大哥,勢必聽從大哥的話,這樣我們必要時有了這十萬人馬,足以和曹操周旋一陣的,如曹操真正的到來,江東也會懼怕,那就有聯手抗曹的契機,屆時煩你去一陣江東,說服孫權一起抗曹操,那麽,大戰平息之時,就是三足鼎立的開始”。
孔明聽到這裏,他也從心裏佩服張飛的戰略眼光。他問張飛“那你為什麽不主持大計,調兵遣將”?張飛說,“俺其時不喜歡規劃大略,俺平生喜歡在戰場拚鬥,快意疆場,所以謀劃,分類之事就靠臥龍先生你了,等到此戰告一段落以後,你可以去把龐士元弄岀來,幫助你一下,必定一個人操心大累了”。
孔明大吃一驚“你還知道龐統嗎”?張飛說,“我當然知道,他與你並稱臥龍鳳雛,在荊襄一帶很有名聲。
二人聊了多時,各自迴帳休息。經過這次的交談,孔明對張飛也是佩服。他也好像發現了些什麽!(其實他們也成了張飛的棋子)
再說曹操因曹仁敗於徐庶之手,損失了近五萬人馬。這次夏侯惇起兵十萬,也才剩三萬餘人歸來,並且損失糧食輜重太多。他心下大怒。知道小敲小打必竟打不贏劉備,要打隻能岀動大軍。不能再用這等“添油戰術”了。
既然劉備一夥如此猖獗,就不能再給他發展之機。他當即下令,曹仁,曹洪為頭隊,帶十萬人馬先行;朱靈,路昭為二隊,夏侯淵兄弟為第三隊;於禁李典為第四隊,操自帶諸將、謀士為第五隊,每隊人馬十萬,又令虎癡許褚為折衝將軍,領五千人馬為先鋒,向新野殺來。這是建安十三年的事情。
當下太中大夫孔融諫言“劉備,劉表為漢室宗親,不可輕伐;孫權據有江東六郡,並有長江之險,也不容易攻取。丞相興此無名之師,恐失天下人之望”。
曹操大怒,叱退了他,可是合該岀事。禦史大夫郗慮與融不睦,乘機誣陷孔融,於是曹操下令捉拿孔融全家問斬,後來荀彧出麵求情,曹操才下令收葬孔融一家的屍首。
曹操殺了孔融一家之後,傳令許褚帶兵先走,並令五隊人馬整裝而行。他令荀彧等人坐守許昌,調撥糧草。
此時劉表已病入膏肓,他派人來請劉備托孤。劉備帶著關張二將到襄陽來見劉表。景升斷斷續續的對劉備說,“賢弟呀,為兄已經病入膏肓,也許活不了多久了。今將大事托與賢弟,二子無才,不能承吾基業。吾死之後,賢弟可為荊襄之主,隻望賢弟能善待吾子即可”!
玄德泣而拜之曰“備自當竭盡全力輔佐侄兒,不會生其它之意”。正說著之時,探馬忽報說曹操大軍前鋒部隊已快抵達新野。劉備慌忙告辭劉表,帶上關、張迴新野而去。
劉表在病中知道此信,他吃驚不小。他也集眾人商議,欲令劉備扶保劉琦為荊襄之主。蔡氏聽見大怒,她召集蔡瑁,蒯越及張允等人商量,派人把守好內外城門,以免劉琦帶人進來。劉表久盼劉琦不到,最後帶著遺憾,大叫數聲,終於口吐鮮血而亡。
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商議,篡改遺囑,擁立十四歲的公子劉琮為荊襄之主。然後才舉哀報喪。劉琮擔心劉琦夥合同劉備興師問罪,幕官李珪建議他立刻派人往江夏請迴劉琦主政,並令劉備一同理政,方可北禦曹兵,東抗孫權。
劉琮還沒有迴答,蔡瑁就高聲責罵李珪,你是什麽人,也敢胡亂發言,抗逆主公的遺命?並叫人當即殺了李珪。
於是劉琮為主,蔡氏親信人員接掌了荊襄各地的軍權,並命治中鄧義,別駕劉先以守荊州,劉琮母子進駐襄陽,以據劉備,劉琦。
再說劉琮剛到襄陽,就聽說曹操大軍已往襄陽而來。他立刻吩咐請蔡瑁,蒯越商議。有東曹椽傅巽上前建議他立刻投降曹孟德以保富貴,劉琮當時斥責了他。傳巽問劉琮,“你比曹公如何”?劉琮說“我當然比不過他”。
這時帳下諸多文武盡皆主降,昔日劉表奉為上賓的王燦對劉琮說,你既然知道比不過曹公就好,說明你也有點見識,想呂布,袁術,袁紹都不是曹公對手,你一小孩有何能力對抗曹公。隻有投降才能保住性命,也許曹公高興,還能賞給你一個小官。
劉琮無奈對他們說道“可是此事該讓我母親知道才行,看她是何主意才能定奪”!這時蔡氏迫不及待的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她說“既是你舅舅和大家的主意,何必讓我知道,你就派人去聯絡曹丞相,準備投降去吧。記住,降書上的言語要低調一點,免得丞相不高興,那會自取其辱的”!
無奈的劉琮隻得寫了降書順表,令宋忠為使直到皖城,拜見曹操,並獻上劉琮的書信,曹操當下大喜,他重賞了宋忠,並叫他迴去教劉琮出城迎接,答應封劉琮永為荊州之主。
宋忠告別了曹操,返迴的時候遇上了關羽,在關公的再三盤問之下,隻能將前因後果仔細的交待了一遍,關公聽後大驚,即押著他來見玄德說明此事,當下劉備聽信大哭,賈詡聞之,便向劉備建言“說可帶著宋忠,起兵渡江,奪取襄陽,殺死蔡氏劉琮等人,扶立公子劉琦為主,方可抵抗曹操”。
劉備說“多謝文和先生提醒,不過我自有主見。不多時劉琦派伊籍來見,他約劉備共同起兵討伐劉琮,蔡瑁。剿除蔡氏蒯族。但劉備也沒有答應。他說劉表臨死之前將他二子托付於我,如果我擒其子占其地,將來沒有麵目見劉備於泉下。
孔明問他,如今曹操大軍已經到了宛成,我們如何是好?劉備說暫時退迴樊城,先躲避一下再說,正說著之時,探馬報說曹操先鋒部隊已經到了博望了,先主大驚,連忙命伊籍速迴江夏,報知劉琦,調集軍馬準備接應,一麵與孔明商議,怎樣拒敵。
孔明建議先主召集大家共同商議,他先一步來找張飛,看張飛有何計較,再作安排。
孔明來到張飛住處,卻見張在紙上畫些什麽,他走近一看,原來張飛在做一幅圖畫,上麵畫著一座正在燃燒的房子,而遠處的河水傾瀉,水中有幾個人形,當下孔明早知其意,他邀張飛同往劉備的議事大廳。
這時劉備,關公,賈詡早到,他們見孔明與翼德進來,大家先討論一些次要的防禦措施,然後孔明按著重點來說,隻見他手指牆上的地圖,對先主和眾人言道:“主公,各位,我們前番在博望坡一把火,燒了夏侯惇大半人馬。今番同樣用火攻,不過要輔以水相助,近來白河漲水,水位提高了許多,他說可令關羽帶三千人馬,去裝填沙袋,阻好白河之水,隻聽下遊人喊馬嘶,便立刻往下放水,以淹曹軍;
令人四門張榜,曉諭全城百姓可速往樊城避難。不去者後果自已承受。又令孫乾簡雍等人盡快收拾船隻,以便救濟百姓。一麵令糜竺,糜芳帶人護送家眷人等去樊城暫避,不過大多數官員的家眷張飛以令人遷往江夏去了,留在新野的也不太多,遷移起來難度也不太大。
他又命張飛領三千人馬依舊在博陵渡口埋伏,一旦曹兵來此,立刻殺來接應。張飛見孔明明白了自己的意圖,並加以整合利用,心下也是高興,他令八名燕將護送夏侯涓和苞兒速去江夏,並告知徐元直,叫他調集文聘,甘寧等人作好準備,以免到時來不及調兵。
孔明繼續點兵。他令趙雲引四千兵馬,分為四隊。趙雲親帶一隊人馬伏於東門外,其餘的三隊分在其他三門,在所有的住房上麵藏下硫黃硝煙等引火之物,一旦曹軍入城,會住在房內安歇。而且在黃昏以後的風一般都很大,有時是五六級大風。隻要風吹的時候,立刻將火箭射入城去,隻待城中大火燃起,便在城外高聲呐喊,再以鼓聲助陣,逼迫曹兵往東門而岀。
待他們全部走出的時候,你帶人民從後奮力追殺,盡量的把他們逼到博陵渡口,戰後與關張同迴樊城。
又令關平,劉封二位小將各帶一千人馬,一半打紅旗,一半打青旗。在新野城外三十裏處燕尾坡紮住,一旦曹軍來時,紅旗在前,青旗在後,互相交替,左右旋還,曹兵心疑,自然不敢追擊。然後你自己卻去分頭埋伏,隻望新野城中火起,便來追殺敗兵。然後去白河上流接應。
一切安排妥當後,他便與劉備,賈詡登高眺望,隻候捷報。賈詡見孔明兩番調兵,皆進退有度,並且安排俱細,並無失漏之處,他也從內心佩服孔明,也就沒有和孔明起爭功之念。
在說頭一隊曹兵大將曹仁,曹洪。他們帶著十萬人馬,在先行官許仲康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向新野挺進。未時中刻來到了燕尾坡,隔遠望見一簇人馬,盡打青紅旗號。許褚催兵向前,忽然敵軍分成四隊,青旗,紅旗各歸左右,許褚便勒住戰馬,傳令士卒,前麵必有埋伏,各軍不可往進,在此紮營便行。
他立刻派人飛馬告知曹仁。曹仁說“這是疑兵之計,沒有埋伏,傳令仲康,可速進擊,吾當催兵繼進”。許褚得令,立刻帶兵殺入,至林下卻不見一人,此時太陽已經落西了,許褚剛要前進。忽聽山上大吹大擂起來。他抬頭一看,隻見山頂上站立一簇人馬。旗門開處,隻見劉備與二人正在飲酒,左邊孔明,右邊賈詡,中間正是玄德。
當下許褚大怒,引軍尋路上山,山上絲紋不動,眼望就要上山之時,忽然一陣鼓響,霎時間,擂木滾石從山上傾瀉下來,砸死砸傷無數兵將,少傾,許褚從新帶人攻山,將上山頂,又是一陣梆子響,山上的弓弩手居高臨下,箭如飛蝗一般直射下來。曹兵無奈又丟下好幾百具屍首,狼狽而退。
此時天色已晚,曹仁帶兵來到,他教奪下新野縣城歇馬。當軍士來到城下之時,隻見四門大開。曹兵進入城中,不要說士兵們了,就連百姓也沒有幾個。盡是一座空城。曹洪言說:“劉備是計窮勢孤,所以連百姓都帶走了。我們且安營住宿一夜,明日方好進兵。
此時各軍盡己疲憊,皆去守屋做飯,曹仁曹洪也在縣衙安歇。此時接近初更,狂風驟起,軍士報說火起,曹仁曹洪都認為是士兵在做飯時不小心引發之火,不必心驚。不想結二連三的士兵來報,西,南,北門俱燃起衝天大火,曹仁情知又中了孔明之計,他立刻上馬與眾將出來時。隻見滿縣皆是大火,上下通紅。要知曹仁如何對待新野之火,請看下文攜民渡江。
漢室傾頹,曹兵至,新野遭劫。看孔明,智計百出,巧施良策。城內裝成人早去,暗中安排火攻策。夜降臨,風助火勢猛,衝天徹。
曹子孝,心膽裂。眾兵將,魂飛怯。觀火蛇亂竄,焚燒城闕。眾軍慘遭踐踏死,關張趙雲又來劫。此一役,盡現武侯謀略,千秋偉業。
上文書說到夏侯惇追趕趙雲,一直到博望城邊,忽然一聲炮響,劉備率精兵齊岀,直衝曹兵,夏侯惇奮力收聚兵馬,他看清楚來人正是劉備之後。遂大喝一聲,劉備休走。吾擒的正是你。當下舉起大刀向玄德劈來。
劉備舞雙股劍架住,一來一往也戰了十多個迴合。獨眼將軍雖然勇猛,但先主也有一定的實力,雙股劍一守一攻,夏侯惇想短期拿住他,也非易事。十多迴合過後,劉備將馬一提,往博望坡深處落荒而逃,由於此行的目的是生擒劉備,而玄德就在眼前。夏侯惇當然不會讓他逃遁。他當下打馬疾追,二人一前一後進入的裏麵腹地,後軍也一直跟了進來。
玄德與趙雲會合以後,兩人從岔路撤走迴望博望城而來。此時天色已晚,彤雲密布,又沒有月光,秋風蕭瑟,夜風甚大;夏侯惇追入穀中,不見了玄德,隻見地勢狹窄,蘆葦叢生,他心下正在納悶。這時李典上前,與於禁商議道:“欺敵者必敗,此道南邊過於狹窄,枯草濃密,如敵早施以火攻,後果不堪設想。你叫阻住後軍停止前進”。於禁迴馬大叫後軍休來,可是喊破喉嚨也沒有阻住後軍。李典拍馬上前,追上了夏侯惇,大叫都督休趕。夏侯惇勒住僵繩,問他“曼成阻我何意”?
李典說“大都督,你看這種情況,如是敵軍誘我等深入,再施以火攻,現在的風勢甚大,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如我軍困在深穀之中被大火包圍,其勢危矣”!
夏侯惇才明白過來,大聲傳令,止住後軍,止住後軍,快後隊變成前隊,退出穀去。可是已經遲了,說時遲,那時快。忽然間南邊人喊馬嘶,早有劉軍放起火來。霎那間在風的相助下周圍四下都燃起火來了。正在這時北麵也是火箭紛飛,大量的火團也從兩邊山上滾將下來,幹透的枯草隨風燃起了熊熊烈火,封住了南北兩頭,曹兵被圍在中間,任由大火吞噬,馬上風聲,人喊聲,馬嘶聲叫成一團,士兵與戰馬也是反複奔跑;來迴逃竄。
夏侯惇立刻下令,命令士兵們向博望城退去,走不多遠,剛到豫山腳下時,火光中閃岀一彪人馬,當先一員大將,乃是關雲長也,李典無奈上前抵住雲長,並高聲唿叫都督快退。兩軍混戰,曹軍紛紛奪路而逃,於禁見糧車已經燃了趕來,因風大火大無法施救,幹脆眼不見心不煩,縱馬尋小路而去了。
曹軍已退到安林,張飛率兵殺出,那夏侯蘭與韓浩還不管死活,居然想上前保護糧草,他二人打馬朝張飛衝去,隻聽張飛大喝一聲,一矛捅在夏侯點肚子上,腸子都被長矛戳斷,真挑斷背脊柱而出,在地上翻滾掙紮多時而死。韓浩一看大勢不對,立刻打馬而逃。
各處的戰鬥一直延續到天明,夏侯惇大軍損失慘重,整條山穀中多是曹兵的身體,真正的可以說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張飛令人打掃戰場,撲滅了餘火。收撿能用的兵器,得長槍,大刀等長短兵器不計其數,收攏戰馬四五千匹,得糧食二千餘斛。他更是安排將重傷的曹兵加以施救,監督軍醫為他們清理傷口,給他們敷藥,該包紮的包紮,該上夾扳上夾板穩固骨頭,以免移動錯位。此舉讓傷兵們感動得流下了感激的眼淚。一眾傷兵都說隻有劉皇叔仁慈,三將軍的仁德,在許多下層將佐兵士的眼裏和心中,開始有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轉變。
有詩單讚孔明的博望之火。
博望相持用火攻,夏侯無謀墜其中。敗報驚破梟雄膽,初岀茅廬第一功。
博望坡一戰,振奮了先主部下兵士的軍心,是以少勝多的概例,也讓眾人知道戰場的勝利,並不是人多就能打勝的規律,為今後戰鬥提供了真實的依據,在兵家用兵家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有人歡喜有人愁”,在博望坡一戰中,曹軍損失了雜號將軍夏侯蘭,韓浩受傷不起,於禁和李典也受了輕傷。中郎將到校尉,都尉將佐上百名,損折兵馬六七萬,還不包括受傷的人。可以說是傷亡慘重。
夏侯惇等人帶著殘兵敗將迴到了許都,他自縛在曹操麵前請罪。曹操聞報大怒,大罵大耳賊、諸葛村夫焉敢如此!他沒有重責三人,隻是下令調集兵馬,準備大規模出兵攻打新野,踏平江漢。
再說劉備整備酒筵與眾將慶功,從此戰後,諸葛亮的威望提高到了極點,就連傲骨淩人的關羽都不敢否定他的決策。兩班文武從此也不再質疑他的決定,從此軍心大振,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再與曹兵大戰一場。
但是孔明也佩服張飛。整個博望之戰自己雖然製定了諸多方案,但主要是出於張飛的籌劃,布局。從此戰中他也看到劉備也是人才濟濟,關公的勇猛傲氣,張飛的謙讓,以及兩班文武的協力配合,軍士們也沒有勝不相讓,敗不相顧的現象,而是有條有紊,他也慶幸自己岀山極時,從此對輔助劉備匡扶漢室有了很大的信心。
劉備對孔明說,雖然勝了夏侯惇一陣,曹操定會帶兵親自攻打新野,我們該怎樣對付他呢?
孔明說,近聞劉表身染疾病,已在危篤之中,可以趁此機會取荊襄為立命之地、安身之所。方可拒敵曹操。不然新野小縣,沒有迴旋的餘地,不是久居之地。玄德曰“此議雖好,但吾受景升兄重恩,不忍相圖。”
孔明對他說“主公今日不取,以後必定會後悔的”。諸葛亮又歎息一聲說“好吧,以後再作商議”。
他先找到賈詡之後,又找到了張飛,談起了他建議劉備取荊襄為基業以抗曹操之事,可是主公不從,但是新野勢單力薄,無力抗曹。一旦曹操率兵再來,將無法抵敵的事給二人說了一遍。
賈詡說主公因為起點太低,要匡扶漢室,隻得走仁義之路爭取民眾的支持,所以過於仁慈,狠不下心來,因此喪失了許多的機會,即使三將軍也沒有辦法,這就是從黃巾起義以來,近二十年都一事無成的原因,但他並不放棄肩上的責任,而帳下文武也極力配合,毫不怨言,才能走到現在。
這天天氣晴朗,碧空萬裏無雲,晚上更是星光燦爛。孔明來到城中高埠之處,見張飛也在那裏,仰看天空。他將張飛叫到跟前,問他看岀了什麽端倪。於是兩個人交流對天象顯示的看法。張飛一指天空三大星係,對他說“孔明先生你看,那顆星對應的是碧眼小兒,他本命星宿已亮,主他該主政江東;然後又指北的的那一顆衡星,對孔明說這就是曹阿瞞的本命將星,你看他星光明亮,周圍是將星環拱,真象眾星捧月之勢;還有你看他身邊的那星星,正對應天子漢獻帝,雖然也算明亮,但終不及曹操的這顆光耀四方;這西南的這顆,正對應我大哥,周圍也是群星環繞,但主星還不夠放光,先生看是不是老張所說的這樣?
孔明也抬頭將整個天空掃視了一遍。他對張飛說道“翼德所見不差,天象顯示正是如此,可是我們該怎樣應對當前的局勢呢”?
張飛指著頭頂上一顆金星對他說:“先生請看這是不是劉表的本命星座”?孔明先看了看天空之星,又俯看了襄陽方位,然後又閉上眼睛,曲指掐算了一下,鑒定無誤之後。才對張飛說正是如此。翼德對他說“劉表的本命將星昏暗無光,搖搖欲墜。說明他命不久矣,劉表一死,蔡瑁等人會立小兒劉琮為荊州之主。一但曹兵南來,蔡瑁等人為了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他會極力唆使劉琮投降曹操。他看是不是這樣”?
孔明聽他分析,禁不住連連點頭稱是。張飛接著說:“荊襄的人馬近四十萬,我那日跟大哥說過,讓他保薦劉琦帶重兵駐守江夏,後來劉表聽大哥之言,令大將文聘為副將,帶走了水陸騎兵共十一萬人。而劉琦為了麻庇後母蔡夫人及蔡瑁,蒯越等人,借沉迷於酒色避禍,但卻真的陷入了酒色之中。
他素敬重大哥,勢必聽從大哥的話,這樣我們必要時有了這十萬人馬,足以和曹操周旋一陣的,如曹操真正的到來,江東也會懼怕,那就有聯手抗曹的契機,屆時煩你去一陣江東,說服孫權一起抗曹操,那麽,大戰平息之時,就是三足鼎立的開始”。
孔明聽到這裏,他也從心裏佩服張飛的戰略眼光。他問張飛“那你為什麽不主持大計,調兵遣將”?張飛說,“俺其時不喜歡規劃大略,俺平生喜歡在戰場拚鬥,快意疆場,所以謀劃,分類之事就靠臥龍先生你了,等到此戰告一段落以後,你可以去把龐士元弄岀來,幫助你一下,必定一個人操心大累了”。
孔明大吃一驚“你還知道龐統嗎”?張飛說,“我當然知道,他與你並稱臥龍鳳雛,在荊襄一帶很有名聲。
二人聊了多時,各自迴帳休息。經過這次的交談,孔明對張飛也是佩服。他也好像發現了些什麽!(其實他們也成了張飛的棋子)
再說曹操因曹仁敗於徐庶之手,損失了近五萬人馬。這次夏侯惇起兵十萬,也才剩三萬餘人歸來,並且損失糧食輜重太多。他心下大怒。知道小敲小打必竟打不贏劉備,要打隻能岀動大軍。不能再用這等“添油戰術”了。
既然劉備一夥如此猖獗,就不能再給他發展之機。他當即下令,曹仁,曹洪為頭隊,帶十萬人馬先行;朱靈,路昭為二隊,夏侯淵兄弟為第三隊;於禁李典為第四隊,操自帶諸將、謀士為第五隊,每隊人馬十萬,又令虎癡許褚為折衝將軍,領五千人馬為先鋒,向新野殺來。這是建安十三年的事情。
當下太中大夫孔融諫言“劉備,劉表為漢室宗親,不可輕伐;孫權據有江東六郡,並有長江之險,也不容易攻取。丞相興此無名之師,恐失天下人之望”。
曹操大怒,叱退了他,可是合該岀事。禦史大夫郗慮與融不睦,乘機誣陷孔融,於是曹操下令捉拿孔融全家問斬,後來荀彧出麵求情,曹操才下令收葬孔融一家的屍首。
曹操殺了孔融一家之後,傳令許褚帶兵先走,並令五隊人馬整裝而行。他令荀彧等人坐守許昌,調撥糧草。
此時劉表已病入膏肓,他派人來請劉備托孤。劉備帶著關張二將到襄陽來見劉表。景升斷斷續續的對劉備說,“賢弟呀,為兄已經病入膏肓,也許活不了多久了。今將大事托與賢弟,二子無才,不能承吾基業。吾死之後,賢弟可為荊襄之主,隻望賢弟能善待吾子即可”!
玄德泣而拜之曰“備自當竭盡全力輔佐侄兒,不會生其它之意”。正說著之時,探馬忽報說曹操大軍前鋒部隊已快抵達新野。劉備慌忙告辭劉表,帶上關、張迴新野而去。
劉表在病中知道此信,他吃驚不小。他也集眾人商議,欲令劉備扶保劉琦為荊襄之主。蔡氏聽見大怒,她召集蔡瑁,蒯越及張允等人商量,派人把守好內外城門,以免劉琦帶人進來。劉表久盼劉琦不到,最後帶著遺憾,大叫數聲,終於口吐鮮血而亡。
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商議,篡改遺囑,擁立十四歲的公子劉琮為荊襄之主。然後才舉哀報喪。劉琮擔心劉琦夥合同劉備興師問罪,幕官李珪建議他立刻派人往江夏請迴劉琦主政,並令劉備一同理政,方可北禦曹兵,東抗孫權。
劉琮還沒有迴答,蔡瑁就高聲責罵李珪,你是什麽人,也敢胡亂發言,抗逆主公的遺命?並叫人當即殺了李珪。
於是劉琮為主,蔡氏親信人員接掌了荊襄各地的軍權,並命治中鄧義,別駕劉先以守荊州,劉琮母子進駐襄陽,以據劉備,劉琦。
再說劉琮剛到襄陽,就聽說曹操大軍已往襄陽而來。他立刻吩咐請蔡瑁,蒯越商議。有東曹椽傅巽上前建議他立刻投降曹孟德以保富貴,劉琮當時斥責了他。傳巽問劉琮,“你比曹公如何”?劉琮說“我當然比不過他”。
這時帳下諸多文武盡皆主降,昔日劉表奉為上賓的王燦對劉琮說,你既然知道比不過曹公就好,說明你也有點見識,想呂布,袁術,袁紹都不是曹公對手,你一小孩有何能力對抗曹公。隻有投降才能保住性命,也許曹公高興,還能賞給你一個小官。
劉琮無奈對他們說道“可是此事該讓我母親知道才行,看她是何主意才能定奪”!這時蔡氏迫不及待的從屏風後麵走了出來,她說“既是你舅舅和大家的主意,何必讓我知道,你就派人去聯絡曹丞相,準備投降去吧。記住,降書上的言語要低調一點,免得丞相不高興,那會自取其辱的”!
無奈的劉琮隻得寫了降書順表,令宋忠為使直到皖城,拜見曹操,並獻上劉琮的書信,曹操當下大喜,他重賞了宋忠,並叫他迴去教劉琮出城迎接,答應封劉琮永為荊州之主。
宋忠告別了曹操,返迴的時候遇上了關羽,在關公的再三盤問之下,隻能將前因後果仔細的交待了一遍,關公聽後大驚,即押著他來見玄德說明此事,當下劉備聽信大哭,賈詡聞之,便向劉備建言“說可帶著宋忠,起兵渡江,奪取襄陽,殺死蔡氏劉琮等人,扶立公子劉琦為主,方可抵抗曹操”。
劉備說“多謝文和先生提醒,不過我自有主見。不多時劉琦派伊籍來見,他約劉備共同起兵討伐劉琮,蔡瑁。剿除蔡氏蒯族。但劉備也沒有答應。他說劉表臨死之前將他二子托付於我,如果我擒其子占其地,將來沒有麵目見劉備於泉下。
孔明問他,如今曹操大軍已經到了宛成,我們如何是好?劉備說暫時退迴樊城,先躲避一下再說,正說著之時,探馬報說曹操先鋒部隊已經到了博望了,先主大驚,連忙命伊籍速迴江夏,報知劉琦,調集軍馬準備接應,一麵與孔明商議,怎樣拒敵。
孔明建議先主召集大家共同商議,他先一步來找張飛,看張飛有何計較,再作安排。
孔明來到張飛住處,卻見張在紙上畫些什麽,他走近一看,原來張飛在做一幅圖畫,上麵畫著一座正在燃燒的房子,而遠處的河水傾瀉,水中有幾個人形,當下孔明早知其意,他邀張飛同往劉備的議事大廳。
這時劉備,關公,賈詡早到,他們見孔明與翼德進來,大家先討論一些次要的防禦措施,然後孔明按著重點來說,隻見他手指牆上的地圖,對先主和眾人言道:“主公,各位,我們前番在博望坡一把火,燒了夏侯惇大半人馬。今番同樣用火攻,不過要輔以水相助,近來白河漲水,水位提高了許多,他說可令關羽帶三千人馬,去裝填沙袋,阻好白河之水,隻聽下遊人喊馬嘶,便立刻往下放水,以淹曹軍;
令人四門張榜,曉諭全城百姓可速往樊城避難。不去者後果自已承受。又令孫乾簡雍等人盡快收拾船隻,以便救濟百姓。一麵令糜竺,糜芳帶人護送家眷人等去樊城暫避,不過大多數官員的家眷張飛以令人遷往江夏去了,留在新野的也不太多,遷移起來難度也不太大。
他又命張飛領三千人馬依舊在博陵渡口埋伏,一旦曹兵來此,立刻殺來接應。張飛見孔明明白了自己的意圖,並加以整合利用,心下也是高興,他令八名燕將護送夏侯涓和苞兒速去江夏,並告知徐元直,叫他調集文聘,甘寧等人作好準備,以免到時來不及調兵。
孔明繼續點兵。他令趙雲引四千兵馬,分為四隊。趙雲親帶一隊人馬伏於東門外,其餘的三隊分在其他三門,在所有的住房上麵藏下硫黃硝煙等引火之物,一旦曹軍入城,會住在房內安歇。而且在黃昏以後的風一般都很大,有時是五六級大風。隻要風吹的時候,立刻將火箭射入城去,隻待城中大火燃起,便在城外高聲呐喊,再以鼓聲助陣,逼迫曹兵往東門而岀。
待他們全部走出的時候,你帶人民從後奮力追殺,盡量的把他們逼到博陵渡口,戰後與關張同迴樊城。
又令關平,劉封二位小將各帶一千人馬,一半打紅旗,一半打青旗。在新野城外三十裏處燕尾坡紮住,一旦曹軍來時,紅旗在前,青旗在後,互相交替,左右旋還,曹兵心疑,自然不敢追擊。然後你自己卻去分頭埋伏,隻望新野城中火起,便來追殺敗兵。然後去白河上流接應。
一切安排妥當後,他便與劉備,賈詡登高眺望,隻候捷報。賈詡見孔明兩番調兵,皆進退有度,並且安排俱細,並無失漏之處,他也從內心佩服孔明,也就沒有和孔明起爭功之念。
在說頭一隊曹兵大將曹仁,曹洪。他們帶著十萬人馬,在先行官許仲康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向新野挺進。未時中刻來到了燕尾坡,隔遠望見一簇人馬,盡打青紅旗號。許褚催兵向前,忽然敵軍分成四隊,青旗,紅旗各歸左右,許褚便勒住戰馬,傳令士卒,前麵必有埋伏,各軍不可往進,在此紮營便行。
他立刻派人飛馬告知曹仁。曹仁說“這是疑兵之計,沒有埋伏,傳令仲康,可速進擊,吾當催兵繼進”。許褚得令,立刻帶兵殺入,至林下卻不見一人,此時太陽已經落西了,許褚剛要前進。忽聽山上大吹大擂起來。他抬頭一看,隻見山頂上站立一簇人馬。旗門開處,隻見劉備與二人正在飲酒,左邊孔明,右邊賈詡,中間正是玄德。
當下許褚大怒,引軍尋路上山,山上絲紋不動,眼望就要上山之時,忽然一陣鼓響,霎時間,擂木滾石從山上傾瀉下來,砸死砸傷無數兵將,少傾,許褚從新帶人攻山,將上山頂,又是一陣梆子響,山上的弓弩手居高臨下,箭如飛蝗一般直射下來。曹兵無奈又丟下好幾百具屍首,狼狽而退。
此時天色已晚,曹仁帶兵來到,他教奪下新野縣城歇馬。當軍士來到城下之時,隻見四門大開。曹兵進入城中,不要說士兵們了,就連百姓也沒有幾個。盡是一座空城。曹洪言說:“劉備是計窮勢孤,所以連百姓都帶走了。我們且安營住宿一夜,明日方好進兵。
此時各軍盡己疲憊,皆去守屋做飯,曹仁曹洪也在縣衙安歇。此時接近初更,狂風驟起,軍士報說火起,曹仁曹洪都認為是士兵在做飯時不小心引發之火,不必心驚。不想結二連三的士兵來報,西,南,北門俱燃起衝天大火,曹仁情知又中了孔明之計,他立刻上馬與眾將出來時。隻見滿縣皆是大火,上下通紅。要知曹仁如何對待新野之火,請看下文攜民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