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雄姿英發,青龍偃月繞,義膽忠肝天地曉,不負桃園盟好。


    掛印封贈金銀,辭曹再覓知音,匹馬單刀而去,正氣千古長存。


    上迴說到關羽誅殺了顏良,曹操令眾將帶兵一齊掩殺過去,袁軍大敗。敗兵迴去報告袁紹。說顏良將軍先是連勝了幾陣,後來又來一位赤麵長須使大刀的一員勇將,匹馬單刀衝入陣中,刀劈了顏良將軍,並削了首級,出陣而去。後來曹軍殺來,我軍沒有主將,因此大敗而歸。


    袁紹大驚曰“可知此人是誰”?沮授上前說道“此人必是劉備義弟關羽關雲長。當時袁紹大怒,手指劉備曰:“你這負義的大耳賊!竟使汝弟傷吾愛將,必與操賊通謀,叫刀斧手,快點推岀斬首示眾”。


    當下有侍從拉住了劉備,往外推走。劉備從容對袁紹言曰“明公休聽一麵之詞,而忘往日之情乎?吾從徐州失散之後,兩個兄弟都不知是活是死,天下相貌相同的很多,怎麽赤麵長須的人就是我的兄弟關雲長?明公何不察之”?


    袁紹本是一個沒有主見之人,他聽了劉備的辯解,反責怪沮授曰“差點聽你之言,枉殺了好人”。仍就邀劉備上坐,商議如何報顏良之仇。這時有一人上前曰“顏良與我如兄弟,今被曹操所殺,吾安得不為其雪恨。劉備一看此人身長八尺,麵如獬豸,乃是河北名將文醜是也。


    袁紹大喜曰:“非汝不能報顏良之仇,吾拔你精兵十萬,便渡黃河,追殺曹操”。沮授忙諫曰“主公不可,現在應該是留屯延津,分兵官渡,方為上策。如輕渡黃河,倘若有了失誤,眾兵將就不能退迴來了”。


    袁紹怒曰“皆是你等遲緩了軍心,拖延了時間,才誤了大事,難道不知道兵貴神速嗎”?沮授退岀,歎曰“上盈其誌,下負其功,悠悠黃河,吾能濟乎”?於是推病不再參與議事。


    劉備對袁紹曰“備蒙明公大恩,無可為報,願意與文將軍一路同行,一報明公救助之德,二來也打聽雲長之音信”。袁紹應允。文醜言曰“劉玄德是久敗之將,於軍不利;主公既然要他與吾同行,我願意分兵三萬與他做後隊”。當下文醜領七萬大軍先行,令玄德引三萬人隨後跟進。


    再說曹操見關公斬了顏良,心中大喜,他立刻向朝廷表奏,獻帝曾聽張飛當初提過。劉備,關,張是結義兄弟,也知道董承,馬騰和劉玄德曾結同盟,現在董承等人已亡,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劉備身上。所以依曹操所奏,立刻加關羽為平北將軍,封漢壽亭侯。並鑄印以賜關公。因此關羽的官爵正式進入了四平將軍之列,高雜號將軍一級。


    忽報袁紹遣大將文醜領兵渡河追來,已經據守在延津之上,曹操命先遷走當地百姓,然引兵上西河迎敵,並下命令,前軍改成後軍,後隊變為前隊。又叫讓糧草在前,軍兵在後,呂虔不明其意,便問他。


    曹操迴答說“糧草在後,容易遭人搶劫,故令在前,有兵護之”。呂虔說如遇敵軍搶了,該怎麽辦?曹操迴答說,等他搶時再說。於是曹操令將糧草輜重沿河塹到延津,曹操自在後隊聽到前軍呐喊,有人來報說河北大將文醜兵到,我軍前隊棄糧而逃,四散奔走。


    而且隔後軍又遠,將如之何?曹操叫往南埠暫避。又令兵士的脫衣解甲休息,軍器馬匹放於路上。文醜率軍掩殺而來,眾將曰“可收迴馬匹,退迴白馬”。


    荀攸卻說正要以此誘敵。何故反退。曹操以目視之,荀攸才沒有說話。文醜的軍隊奪得了糧食輜重,又來搶馬,軍士不列隊伍,隊形雜亂。曹操令眾將率兵下土阜擊之,文醜軍馬大亂。曹兵包圍了文醜的隊伍。文醜挺槍混戰,軍士自相踐踏,傷亡者不計其數。文醜也勒馬迴走。


    曹操大唿曰“文醜乃河北名將,誰可去擒之”?許褚與於禁飛馬搶岀,大唿曰“文醜休走”,文醜見二將追來,遂勒馬帶住大鐵槍,取弓箭向許褚射來,正中馬首,那馬跌倒在地,又一箭射掉於禁的盔纓,這時許褚也在亂軍中換了一馬,與於禁來鬥文醜。


    這時文醜後麵的軍馬已到,許,於二將料敵不過,連忙拔馬迴走,文醜遂沿河追趕而來。忽然間有十餘騎迎麵而來,領頭者乃一赤麵長須大漢,坐下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如閃電般衝將過來。


    文醜不由得打了一個激靈。看官你道是何緣故嗎?原來是遇上了命中宿主。也就收命的來了。這文醜乃是上世漢初項王部下雍齒,因在鴻門宴上與項伯暗救了高祖劉邦,而當時的項羽對他倆不薄,犯下了叛主之大罪。因此判定這世必須把命來交與關公之手。


    所以遇上項羽轉世的關羽衝殺過來,不禁打了個冷戰。勉強的與關羽戰十餘迴合,心怯拔馬繞河而走,關公打馬疾追,赤兔馬很快就追上了文醜,公揮刀劈下,文醜的人頭直掉在河邊。


    其時若論真實的武藝,如兩軍正麵對壘,關羽的武藝勝不了顏良文醜多少,在原著中也沒有提到因果關係,公所以之能斬顏良文醜。純粹是上世的因果循環,要不然二將縱然戰不過關公,難道還不能跑掉嗎?皆因是天意注定讓關羽報上世之仇罷了。


    曹操在土阜高處望見關公已斬殺了文醜,當下驅眾追殺過來,文醜的兵馬被趕入河中,先前的糧草,馬匹複被曹軍奪迴。


    雲長引十數騎在敵軍陣中左衝右突,這時劉備帶領的後軍已到。前麵的報馬來報與玄德,“文醜將軍又被那赤麵長須大漢殺了”!劉玄德急忙驟馬往前趕來,但見隔河對麵有一簇人馬,往來如飛,那身後旗上大書“大漢壽亭侯關羽”七個大字。


    備暗自曰“二弟果在其處”。欲待招唿相見,卻見曹操驅大兵衝殺過來,隻得隨敗兵而退。袁紹將兵接住,退迴官渡下營。當下有郭圖,審配對袁紹說“今番又是關某殺了文醜,劉備還推當不知。”袁紹大怒曰“大耳賊焉敢如此”,當玄德進得營時,袁紹立刻令人將他捆綁起來。


    劉備大唿,“某有何罪”?紹曰“你弟又傷了吾一員上將,還說無罪”?劉備曰:“願申一言而死”!紹:“汝可說來”!劉備說道“曹操素忌劉備,今知道吾在明公之處,害怕劉備相助於你。故使二弟關羽連殺了明公之上將顏良文醜二位將軍,是欲借明公之手以誅劉備,可歎河北智略者眾多,竟無一人為備緩顏,備何其孤零也,還望明公思之”。當下隨刀斧手而出,往帳外走去。


    隻不過劉備是大漢的延續之主,當然不會輕易就死!袁紹聽了他的辯言,當下大喊一聲,“且住,與我推將過來”。還對眾謀士言道,險些使吾受害賢之名”,還遞了一杯酒與他壓驚。


    劉備連連向袁紹謝恩曰“蒙明公寬大之恩,無可補報,今願修書令一心腹之人持密信與曹營去見雲長,使他知道備的消息,自然會星夜來投,輔佐明公,共誅曹賊,以贖誤殺顏良文醜之罪簽,不知明公認為可否”?袁紹曰“若雲長來投,勝顏良文醜十倍,玄德公可作書招之”。


    審配,郭圖俱言,可教劉備當眾寫來。於是劉備當眾寫下文書,交袁紹看過,複又讓眾謀士閱之。當下密封,召一心腹之人,送往對麵曹營而去。袁紹退兵武陽,連營幾十裏,以等待關羽信息。於是當下按兵不動。


    曹操亦令夏侯惇為主將領兵守住官渡隘口,自帶眾人迴到許昌。大宴眾官,與雲長賀功。飲宴之間曹操麵呂虔說道,那日吾令將糧草在前者,乃是誘文醜之計,當時隻有荀攸荀公達看破。呂虔等拜服。


    這時有人忽報,汝南有黃巾餘部劉辟,龔都等人為患,曹洪等人與戰不利,望乞遣人援之。關羽便自告奮勇,率兵以破汝南賊寇,曹操壯之。當下命關公為主將,於禁李典為副將,統兵五萬往汝南而來。


    荀彧等人對曹操話道“雲長勇猛,而且有立功報丞相之言,不宜使岀征,劉備若在,定在河北袁紹之處,如果讓他打聽到消息,必往河北投之,那時就成為心腹大患了,望丞相明察之”。操頓悟曰“等他這次歸來,我就不讓他岀戰了,以防他變”。


    再言關羽帶兵往汝南而來,途中拿住了兩個細作,關公令人押上帳來一看,內有一人卻是孫乾。他喝退左右,問孫乾曰“公佑自從潰散之後,一向是飄浮不現,為何今日到了此”?


    孫乾答道“自從徐州潰散之後,吾一路漂泊來到汝南,劉辟,龔都原是黃巾餘部,由翼德派遣管亥以大義招之,現在投到了皇叔麾下,見吾到此,收吾收留。隻是二將軍為何在曹操之處?甘,糜二夫人可還安好”?


    關羽將上項事與孫乾說了一遍。乾曰:“聽說主公在河北袁紹處,想去投奔他,卻未得其便。今劉辟,龔都受翼德招納,願助袁攻曹,才與曹洪廝拚數番,是想減少一點正麵的壓力,殊不知曹操得雲長之助,連失顏良,文醜兩員上將,伐曹大業轉向低穀。天幸將軍到此,特扮作細作,來見將軍。明日二將佯裝輸一陣,公好收兵迴稟曹丞相。


    然後可速往河北,與主公相見。關公曰“既知吾兄在河北,羽自然星夜可往,不過我誤殺袁紹二將,恐今天的事有所變動。乾曰“那讓我先到河北,見過主公,探明情況後,再返報與將軍”。公曰:“吾若見兄一麵,雖萬死不辭,迴許昌後,便尋機告別曹操”。


    第二天,關羽岀陣,謂二人曰“汝等如何反叛朝廷”?龔都曰“爾乃背主之賊,安敢反責問於我”?關公大怒,舉刀砍來,二將慌忙抵住。三人大戰了十餘迴合,二將曰“吾奉三將軍之令,揮眾殺敗曹洪,就是想減輕正麵對抗的壓力,今關將軍來此,我二人假輸一陣,讓岀汝南;將軍班師迴朝後須早往河北,以見主公共商大計”。


    關公道“你二人說奉三弟之命,那我三弟在何處”?二人曰“三將軍現在芒碭山暫駐,部下少說也萬餘人馬,他說將軍來時,可往古城方向,他很有可能在古城等待二將軍”。於是二人佯裝不敵,大敗而走。撤出了整個汝南。


    關公與於禁,李典麾兵直進。收複了汝南地區,一麵差人往丞相府報捷。一麵岀榜安民。曹操令滿寵暫領汝南,而令關公班師迴朝。


    來到許昌,曹操親自出城郭迎接,並犒勞了出征將士。


    酒宴散後,關公迴家見過二位嫂子,甘夫人曰“二叔此番出征,可探得皇叔消息否”?公曰“未知”。公退後,二位嫂夫人於內門痛哭,有一隨行老軍,聽內門哭聲不絕,於門外告曰“夫人休哭,主公沒有事,現在河北袁紹之處”。夫人曰“汝何處得知”,老軍曰“屬下跟關將軍出征,於陣上聽之”。


    夫人乃召雲長責怪道“皇叔未嚐負汝,汝今受曹操之恩,頓忘舊日之義,故隱瞞於我們,何也”


    關公頓首曰“不是相瞞,以打聽得兄長在河北袁本初處,三弟現住古城,隻恐人多口雜,泄露機密,故才沒有稟報二位嫂夫人。此事必須緩圖,不可急之”。


    甘夫人曰“叔宜上緊”,關羽退後,尋思去計,坐立不安。於禁為公副將出征,也探得劉備在河北之事,報與曹操。操令他探聽關公之意。關公正悶坐,於禁入賀曰“今聞兄長在陣上得知玄德音信,特來相賀”。關公曰“故主雖在,未能一見,何喜之有?於禁曰“兄與玄德交情,與弟與兄之交如何”?


    關公答曰“吾與於兄。朋友之交也,吾與玄德,先是朋友然後是兄弟,最後是主臣的關係,不能相提並論。文則曰“玄德現在河北,兄往投嗎”?羽曰“昔日之言,安肯背之,還望文則在丞相麵前代為緩言”。於禁將關羽之言迴稟了曹操,操曰“既如此,吾自有辦法留之”。


    於禁走後,關羽獨坐尋思,忽報有故人相訪。及請見,卻不相熟。關公問曰“公何人也”?其人答曰“某乃河北袁本初部下南陽陳震是也,”關羽大驚,乃屏退左右從人。方才問道“先生此來,必有見教”。


    震取書信一封遞與雲長,公展開一看,原來是劉備於書,大略是這樣寫的:


    吾與雲長、翼德三人桃園締結盟約,誓同生死。今天竟然中途相違,割恩斷義?足下如是要取功名,圖富貴,備願獻首級以成全功。在書信裏表不盡我的言語,隻能靜靜的等待你的答複。


    關公看過之後亦掉淚言曰“某非不欲尋兄,是不知在哪裏找罷了,並不想要功名富貴而忘了桃園之盟”。震曰“玄德望公甚切,你既沒有違背昔日之盟,還望早日與他相見”。雲長曰“大丈夫生於天地之下,沒有始終者,非君子也,關某來時明白,去時不可能不明白,吾先修書煩公帶迴與家兄,待我尋機辭別曹操,再奉二嫂與兄團聚”。


    陳震曰“倘若曹操不肯放你走,你有什麽辦法呢”?公曰“吾寧死,豈能久留於此乎”?當下奮筆作書,交陳震帶迴交與玄德。劉備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


    吾兄鈞鑒:竊聞忠不顧死,義不負心;羽自讀春秋,粗知禮義,觀羊角衰,左伯姚之事,未嚐不三歎而流涕也。前奉命守下邳,內無積粟,外無援兵;欲既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所以不敢斷首捐軀。致負所托,故爾暫且羈身,以圖以後再會?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當辭別曹公,奉二嫂歸。羽但懷異心,人神共怒,當披肝瀝膽,筆褚難窮。瞻拜有期,伏惟照鑒。


    陳震走後,關羽入內告知二嫂,安排收拾行裝,當即進相府辭別曹操,操知其意,避而不見;公命舊時跟隨人員,收拾車馬早晚侍候。並吩咐宅中將所賜之物盡皆留下,分毫沒有帶走,次日又去相府稟辭,曹操卻叫人掛岀了迴避牌。關公往返了好幾次,都沒有見到曹操。


    他又去於府上相探,欲言其事,於禁也裝病不見。關公知道曹操不想讓自己離開,但是自己去意已決,絕不可能再留下來。於是提筆寫書一封,辭別曹操,書略雲:


    卑職關某書奉大漢丞相、魏公操麾下,關某與翼德少事皇叔,曾立誓生死相扶,患難相依。有皇天後土作證,前者守下邳,蒙丞相隆恩應允以請三事,今探得故主、恩兄在河北袁紹軍中,迴想起當初立下的誓言,不能違背,您待我的恩義雖重,但舊時的感情難忘,所以現在留書拜辭,希望丞相明察,其有餘恩未報,但願以後能有報答的機會。建安五年五月,關羽敬呈。


    關公寫好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遞。一麵將屢次所賜金銀財,一一封存於府庫之中,又將漢壽亭侯大印置於大堂之上。請了二位嫂夫人上車,關公上馬手提青龍刀在前,率領舊時跟隨人役,護送車仗,岀北門而行,門吏欲擋,被公豎眉大吼一聲,連忙避讓開去了。


    關公即出了門,命人役等護護車輛先行,自己提刀在後,從者推車,上了官道,望北而行。


    再說曹操正在議論關公之事未定,左右呈上關公的告辭文書,操看畢,大驚曰“雲長走矣”!突北門守將飛馬來報說,關羽奪門而去,車仗鞍馬一行二十餘人。俱望北而去,有關公府中下人來報道。關羽盡封所賜金銀財,美女十名於府中,漢壽亭侯大印懸於堂上,承相所拔人役,一個沒帶,隻帶原跟從人及隨身行禮,出北門去了。


    當下眾皆愕然,唯一將叫道,啟丞相,某願帶三千鐵騎,將關羽拿來,交給丞相發落,眾人視之,乃大將蔡陽也,欲得關公性命如何,請看下篇《過關斬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