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初綻嬌花春迅早,弱柳扶風,新綠枝頭繞。暖日晴空春燕鬧,小橋流水人俏。
獨倚欄杆思遠道,芳草迷離,望斷天涯渺,心事萬千誰能表,東風吹斷情了。
上文說道劉備到了鄴城,袁紹病體已好,他帶人出鄴城三十裏來迎接玄德。劉備慌忙下馬拜謝。袁紹答禮曰“昨為小兒抱病,有失救援,於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見,足慰平生渴望之思”。
劉備曰“孤窮劉備,久欲投於門下,總奈機緣未遇。今遇曹操所攻,妻,弟俱失,想將軍招納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慚,前來相投,望乞收錄,以圖後報”。
本初大喜,相待甚厚,並同居冀州。再說曹操當夜奪了小沛,接著又進兵徐州。糜竺,簡雍把守不住,棄城而逃。陳登獻了徐州,曹操進城。安民以畢,便召集帳下文武,商議如何攻取下邳。
當下荀彧言道“雲長保劉備家眷死守此城,若不速取,恐為袁紹所劫”。操曰“吾愛雲長武藝人品,欲得之為己用,不如令人說之使降”。郭嘉曰,“雲長義氣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說之,欲恐被害”。當下有一人閃岀叫曰“吾與關公也有數麵之緣,當初在許都之時,關雲長,張翼德都與我等切磋武藝,我願前往說之”。
眾人一看,乃是於禁於文則也。程昱說道“文則將軍雖與關公相熟,但吾觀此人,非平常言語可說之。欲說關公,須以計謀相輔,方可成事”。
操曰“計將安出”?程昱曰“先把他逼到進退無路的地步,再以文則說之,他就可以歸降丞相了”。當下他向曹操獻計,叫差劉備手下投降的士兵,進入下邳去見關羽,隻說是從徐州,小沛逃迴的兵士。
隱藏在城中作為內應,再令下挑戰關羽,詐敗佯輸,引關羽出城,再派人擋住他迴城的道路。然後文則再去以利害說之,可如些這般,雲長必降。
曹操聽從了他的計謀,令徐州投降的馬兵步兵百餘,往下邳來投關公,關公看到是舊兵,沒有懷疑,而將他們收編於部下。
第二天,夏侯惇帶領五千人馬挑戰,關羽不出,惇令士兵百般辱罵,關公大怒,帶領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大戰近二十合,夏侯惇佯裝不敵,狼狽而走,關羽追了二十餘裏,猛記得下邳恐失,當即勒馬便迴。
可是已經遲了,隻聽一聲炮響,左邊樂進殺來,右邊又閃岀許褚,兩將攔住關公的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箭如飛蝗,關公無法通過,隻得勒兵退迴。許褚,樂進接住交戰,公奮力殺退二人。
關羽引軍欲迴下邳,卻被夏侯惇又截住廝殺,關羽直戰到傍晚,無路可歸,隻得在一座小土山上暫歇。曹兵將山團團圍住,關羽見下邳城中火起,火光衝天。卻是那百餘詐降的兵士開了城門,曹操親帶大軍衝進城中。隻教兵士舉火擾亂關公之心。
關公連夜幾番衝下山來,卻被亂箭射迴,這樣捱到天亮,關羽整頓人馬,再欲衝突,忽見一騎衝上山來,公舉目視之,乃於禁也,於是問曰“文則來此何事”?於禁曰,“素來在許昌有幸與公結識,蒙公教誨之恩,今日公有所困,特來相救公以免誤入迷津”。
公曰:“吾入甚迷團,要你指引”?於禁曰“將軍你咋夜被圍土山,曹丞相三更已取了下邳,他沒有加害你兄家眷,反而令人倍加照看,有騷擾者立斬”!
關羽笑曰“你以為這樣就能說降我嗎”?於禁曰“當然不能!但你若是堅持戰死,就有三宗大罪於天下,你會背著罵名於泉下”。
羽曰:“文則,你說我有三宗罪,罪從何來,可明言乎”?文則曰當然可以明言,不然我來此作甚?其一,當初黃巾作亂,你與劉使君,張翼德義結桃園,盟誓同生死,共患難,匡扶漢室。現在使君方敗,你就戰死,倘若他以後複出,需用人之時,須你相助,而你早亡,你豈不是有負當年之盟約,此罪之一也。
其二,劉玄德信任於你,才將保護家眷的大任托付於你。而你不顧皇叔家眷,隻圖快意戰死,這樣就負了皇叔所托之大任,使二位夫人從此無有依賴之處。此罪之二也。
其三,公你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與皇叔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逞匹夫之勇,安為義乎?此罪之三也。所以公若執意赴死,就有負約,負托,負義的三大罪狀,公可思之。
公沉吟半響,方曰“文則說我有三罪,那你說我該怎樣辦”?
於禁曰“依吾之見,歸降丞相,日後慢慢的打聽皇叔下落,知在何處,護送皇叔家眷投之,一使二位夫人有所依靠,二不負桃園之盟,三留有用之身,以匡漢室。豈不美哉”?
關羽曰“文則你說三便,吾有三約,你可歸報丞相,如他許之,吾可歸降,如不其然,願頂三罪而死”。
當下於禁問道,“關將軍有哪三事?可以言明,吾也可稟報丞相;想丞相胸納百川,必能相許”。話至此時,二人以兄弟論之。於禁便問“兄有哪三事相約”?
關公說道“文則聽了,一,吾與皇叔、翼德結義,共扶漢室,所以吾降漢帝,不降曹操;二,皇叔是曹操保奉封的車騎將軍,所以二位嫂嫂要以皇叔的俸祿供養。一切上下人役,不準靠近。三,某家若知皇叔去向,縱使萬裏,便當辭歸。三者缺一斷不可降,還望文則急急迴報”。
於禁應諾當即上馬迴見曹操,把關羽提出的三個條件說了一遍。曹操笑曰“降漢不降曹,可依,吾為漢相,已封魏公,吾即漢,漢也是吾也;
二位夫人以劉備俸祿養之,不允閑雜人等進門,可依,以劉備俸祿養之,不過一點錢財而已,吾還可優加與之;至於嚴禁內外,劉備雖與吾為敵,但也是漢室皇族,此乃家法,不必疑也
隻是其三,若知那劉備下落,即萬裏也要去投,難矣,若許之,吾養之何用?於禁曰“豈不聞豫讓眾人國士之論乎?劉備待關羽不過是恩厚而已,丞相如以更優厚的恩德加於雲長,就不會擔心他不真心的歸順了,曹操想了一一說,文則之言甚善。就這樣辦,你去對他說,三件事孤全部應允。
當下於禁辭了丞相,飛馬來到土山之上,見了關公,言說三事丞相俱已應允。關羽又對他說“請文則迴稟丞相,撤開一路讓吾迴城先去知會二位嫂夫人,然後歸降丞相。
於禁迴報曹操,操命全軍後退二十裏,讓雲長進城。荀彧有點擔心,怕雲長使詐。操曰“雲長乃義士,必然不會失信的,請諸公放心”。
關羽迴城後與二位嫂夫人說明情況之後,便帶領百騎來見曹操,操出轅門迎接。關公忙下馬拜之曰“多蒙丞相不殺之恩”,曹操忙扶起他說“素聞雲長忠義,今日得見,足慰平生之望”。雲長曰“文則代稟三事,蒙丞相應允,諒不會食言吧”?
曹操說道“孤即答應,豈會失言?雲長你還是不放心本相嗎”?關羽道“我如果打聽到皇叔的下落,就是爬山涉水也要到他那裏去,怕來不及稟辭,所以事先言明”。曹操點頭說:“玄德若在,雲長自可去投,隻不過怕已亡於亂軍之中,你且寬心,等待慢慢的查實。雲長連連拜謝,曹操擺酒席款待。
次日曹操下令班師迴朝。關公收拾好車仗,請二位嫂夫人上車,親自護車而行,於途中安歇之時,曹操故意讓關羽與兩嫂同居一室。他派人暗中觀察,卻見雲長長夜秉燭,立於戶外,直至天明,且毫無倦意,就這樣一直到許昌,曹操倍加敬重。
他拔一府與雲長居住,關羽分為內外兩宅,內請二位嫂夫人居住,自己住在外宅。為了籠絡關羽,他奏請獻帝封羽為蕩寇將軍,賜金銀財帛。關羽謝過歸宅。
為了徹底收服關羽,曹操不惜大下血本,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招待關羽。又選送十名美女來服侍關公,公將眾女子帶進內宅叫她們侍候二位嫂嫂。曹操又見關羽衣袍破了,連忙叫人製一件新的賜與雲長,但關羽道個謝後卻穿在裏麵,外麵仍是舊袍遮著。曹操使人問關公何意
關羽說舊袍是皇叔所賜,穿在處麵,見袍如見家兄,新衣蒙丞相恩賜,不能得新忘舊。
曹操見他的坐馬極瘦,便問何故,關羽說是身體頗重,此馬不堪重負,所以贏弱。於是曹操狠下心來,令人將呂布的赤兔馬牽來,連鞍見一起賜與關公,關羽見是赤兔寶馬,遂向曹操連連下拜,感謝他的賜馬之德。
曹操又引他見了獻帝,帝見關羽髯長二尺,直垂胸腹,當即稱他為好一個美髯公。於是又有人對關羽以美髯公相稱。
曹操不解關羽,不管送什麽財物,他都視著平常,可是看到赤兔馬後,竟然倒身下拜,他問其原因,關公言曰“平常那些俱是死物,不足為奇,但赤兔馬與眾不同,它有日行千裏之能,爬山涉水如履平地,以後尋找玄德,是添了不少的助力”。有詩讚之。
威領三國稱英豪,一宅分居義氣高,丞相枉將虛禮待,豈知關公不降曹。
曹操對於禁曰,“吾如些寬待雲長,但他總是感念劉備。岀口就是一個離字,這樣有什麽意思”?
於禁曰“啟上丞相,得末將尋機探之”。於是他過府拜見關羽,說道“吾薦兄在丞相處,不曾落後吧”?關公曰“多謝丞相深情厚誼,但吾身雖然在此,心中感念皇叔,未嚐去懷”。於禁曰,“吾兄差也,大大夫處世不分輕重。非丈夫也,玄德待兄決不會超過丞相,兄為何總是常懷去誌”?
關公曰“我當然知道丞相對他非常之好,無奈我是先遇上吾兄玄德,誓以身死,不敢背之。不過雖然不會長時間留在此處,但是會尋機報答丞相大恩後,方可離去”。於禁曰“如果查實皇叔已故於亂軍之中,吾兄會怎樣”?
公曰“如果真是這樣的結局,我想二位嫂夫人會以身殉情。亡於地下;關某安排嫂夫人後事之後,亦當赴冥地陪兄”。於禁把關羽的話據實報與了曹操。
曹操歎曰“事主不忘其本,真是天下少有的義士也,歎蒼天對吾不公,不讓吾早日得遇雲長,不能收這一位忠烈英武之將。痛哉,惜哉”。文則曰“雲長曾諾言會以功勳報答丞相之後方去,那我們就不給他立功的機會,看他如何處之,長時間以後,他與劉備的感情漸漸的疏淡,也許會真心的歸順丞相了”。操說也隻能這麽辦了。
劉備在袁紹之處,也是旦夕煩惱,心事不寧。袁紹問他何故,他說二位兄弟的下落不明,妻小落在曹賊手裏,上不能匡君報國,下不能保護家庭平安,所以才有憂慮。袁紹對他說到他早有進攻許昌之意,如今寒過春來,正好興兵。
他便召集文武謀臣商量岀兵之事。田豐諫曰“吾當時力主岀兵,乃是因曹操兵伐徐州,許地空虛,那時進兵,勝率極高;今徐州平定,曹軍正銳,目下隻能采取守勢,待曹操有隙時再出兵未遲”。紹曰“待我考慮考慮”。
他問劉備如何處置,劉備對他說“曹操欺君罔上,您如果不出兵討伐他,定會失大義於天下。如讓他一處一處的收服了之後,勢力會一天勝比一天的強大,到那時就是想動也不能動了,反正終要一戰,那麽,晚戰不如早戰,早些開戰還可多一成勝算。望明公思之”。
袁紹說“你說的話很有道理”,便想動兵,田豐又勸。本初不高興的對他說,你們文臣總是弄文輕武,使我失大義於天下。田豐又說,您如不聽我的建議,會不利的。袁紹大怒,想要殺掉他。在劉備的極力勸說之下,田豐才免去一死,被關在牢中。
沮授見田豐下獄,他召集宗族之人,分散與家財,讓他們各自謀生,並對他們說道“我隨軍而去,勝了可以提升威望,如兵敗後就身不保全了,你們分散各處,到時吾一族不致凋零”。眾人都流淚送他隨軍出征。
當下袁紹令大將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沮授諫曰“啟主公,良素性狹,雖勇,則不可獨用之,宜查”。紹曰“吾之上將,豈是汝等所知乎”?大軍進發到了黎陽,有東郡太守劉延告急於許昌。
曹操忙集眾人商議抵敵,關公聞之,上前討令願為前驅。操曰“暫時不麻煩你了,你乃壓軸之將,不是輕出之人,早晚需要時,再派人來相請”。關羽退出。
曹操調集十五萬大軍,分三路而行。在路上又接到了劉延的告急文書,曹操於是親帶五萬人馬來到白馬,在一土山上紮住。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統十萬精兵布下陣勢,曹操駭然,他對身旁的宋憲說道“久聞將軍是呂布的勇將,現在敢和顏良一戰嗎”?宋憲叫道:“當然敢戰”。
當下綽槍上馬直岀陣來,顏良橫刀立於門旗之下。
再說那顏良,文醜。乃是漢初之時楚霸王帳下勇將項伯,雍齒轉世投胎而來,他們因為鴻門宴上幫助劉邦,對項羽算是不忠,後來更是逼羽過甚。因此項羽轉世為關羽之後,他二人也轉世為顏良文醜,注定死於關羽刀下,以報前世之仇。
當下宋憲打馬與顏良戰在一起。鬥不三合,顏良揮起一刀,斬宋憲於馬下。魏續大叫曰“啟丞相,顏良殺我同伴,願去複仇”!
操許之。續提矛上馬,大罵顏良,良更不答話,交馬隻一合,良照頭一刀劈下,魏續人頭直飛出兩丈有餘,才掉落在地。
眾人大駭,曹操叫曰“誰可當之”?樂進,李典雙雙而出,叫曰“我二人願同往”。於是二馬搶出,激戰顏良,三人戰了二十餘合,顏良猛地一刀“力劈華山”當頭照樂進砍下,樂進來了一個“舉火燒天”架住,卻是虎口震開,連忙拔馬歸陣,李典持槍望顏良紮來,良側身讓過,兩馬錯鐙,顏良橫刀柄一掃,正打在李典背上,李典“哇”的一聲,噴出一大口鮮血來,連忙帶轉馬頭,伏鞍而逃。
顏良哈哈大笑,驅兵衝殺過來,曹兵大敗。操收兵迴營清點,已傷折了五千多人。顏良亦收兵退迴去了。
曹操見四將出戰,卻二死兩傷,心不憂悶。程昱向前言道“吾保一人,可斬顏良”。操大喜曰“公舉何人”?昱曰“劉玄德之弟,關羽是也”!操曰“兩難,若敗,有失軍威,勝之,彼則立功便去矣”。昱曰“丞相差也,當時小沛之戰,劉備若存,隻有走青州投奔袁紹。其餘的道路上沒見到他的蹤影”。
今若用關公破顏良軍,紹必疑劉備而殺之,備若一死,關羽就無處可投,隻能誠心誠意的歸附丞相,為劉備報仇。這是勝;
關公曾力戰許褚,樂進不敗,又與夏侯惇爭鋒,武藝足以與顏良爭雄,決不致敗。
曹操聽後大喜,當即令人去搬請雲長。關羽進內辭別二嫂,甘夫人曰“二叔此去,須留心探聽皇叔消息”,公應諾而岀。提青龍偃月刀,跨赤兔寶馬,直到白馬來見曹操。操曰“昨日會戰,顏良斬吾宋憲,魏續二將,又傷了樂文謙與李曼成,特請公來商議”。
關羽曰“待吾觀之”。操令置酒相待。次日。顏良引兵搦戰,曹操引關公上山觀看。公與曹操共同坐,眾將環立。曹操手指山下顏良擺的陣勢,隻見旗幟鮮明,槍刀森列,嚴整有威。他對關羽道“河北人馬,如此雄壯”。
關公曰“以吾觀之,乃土雞瓦犬耳”!操遙指曰“麾蓋之下,繡袍金甲,橫刀立馬的那人正是顏良”。關羽舉目一望,曰“吾觀其人,不過一插標賣首之徒,有何懼之”。操曰“雲長不可輕視”。
關羽曰“某雖不才,願於萬軍之中取其首級,以獻丞相”。於禁曰“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疏突”。羽奮然上馬,倒提大刀,跑下山去,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敵陣。河北人馬如浪排開,關羽直衝顏良。
那顏良出兵之時,曾聽劉備談起過關、張的形象。他見雲長怒馬衝來,像極劉備說過的關羽形象,方欲開口問時,卻被關公不講武德,催赤兔馬衝到麵前,當下關羽並不多言,策馬刺良於萬軍之中,隨既下馬取了首級,飛身上馬直出營門,奔土山而去,河北兵將大驚,曹操麾兵攻擊,十萬袁軍但敗,傷亡者不記其數。當下關羽見了丞相,獻上首級,曹操歎曰“將軍真乃神人也”。
關羽謙虛曰“關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勇謀兼備,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如探囊取物一般,曹操對眾將曰“今後若遇張翼德,眾卿切不可輕敵”。有詩歎顏良曰
顏良文醜是英豪,弓馬嫻熟武藝高。河北庭柱標榜首,白馬之戰威名揚。
連殺曹操幾員將,曹營眾將好心焦。夙世巡環逢關羽,枉死青龍偃月刀。
一生英名歸地府,因果巡還把命交,白馬坡前身先死,關聖從此名更高。
且說關羽刺殺了顏良,曹操令全軍出擊,袁兵大敗,甚於文醜怎樣交命,請看下章,《掛印封金》
初綻嬌花春迅早,弱柳扶風,新綠枝頭繞。暖日晴空春燕鬧,小橋流水人俏。
獨倚欄杆思遠道,芳草迷離,望斷天涯渺,心事萬千誰能表,東風吹斷情了。
上文說道劉備到了鄴城,袁紹病體已好,他帶人出鄴城三十裏來迎接玄德。劉備慌忙下馬拜謝。袁紹答禮曰“昨為小兒抱病,有失救援,於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見,足慰平生渴望之思”。
劉備曰“孤窮劉備,久欲投於門下,總奈機緣未遇。今遇曹操所攻,妻,弟俱失,想將軍招納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慚,前來相投,望乞收錄,以圖後報”。
本初大喜,相待甚厚,並同居冀州。再說曹操當夜奪了小沛,接著又進兵徐州。糜竺,簡雍把守不住,棄城而逃。陳登獻了徐州,曹操進城。安民以畢,便召集帳下文武,商議如何攻取下邳。
當下荀彧言道“雲長保劉備家眷死守此城,若不速取,恐為袁紹所劫”。操曰“吾愛雲長武藝人品,欲得之為己用,不如令人說之使降”。郭嘉曰,“雲長義氣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說之,欲恐被害”。當下有一人閃岀叫曰“吾與關公也有數麵之緣,當初在許都之時,關雲長,張翼德都與我等切磋武藝,我願前往說之”。
眾人一看,乃是於禁於文則也。程昱說道“文則將軍雖與關公相熟,但吾觀此人,非平常言語可說之。欲說關公,須以計謀相輔,方可成事”。
操曰“計將安出”?程昱曰“先把他逼到進退無路的地步,再以文則說之,他就可以歸降丞相了”。當下他向曹操獻計,叫差劉備手下投降的士兵,進入下邳去見關羽,隻說是從徐州,小沛逃迴的兵士。
隱藏在城中作為內應,再令下挑戰關羽,詐敗佯輸,引關羽出城,再派人擋住他迴城的道路。然後文則再去以利害說之,可如些這般,雲長必降。
曹操聽從了他的計謀,令徐州投降的馬兵步兵百餘,往下邳來投關公,關公看到是舊兵,沒有懷疑,而將他們收編於部下。
第二天,夏侯惇帶領五千人馬挑戰,關羽不出,惇令士兵百般辱罵,關公大怒,帶領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大戰近二十合,夏侯惇佯裝不敵,狼狽而走,關羽追了二十餘裏,猛記得下邳恐失,當即勒馬便迴。
可是已經遲了,隻聽一聲炮響,左邊樂進殺來,右邊又閃岀許褚,兩將攔住關公的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箭如飛蝗,關公無法通過,隻得勒兵退迴。許褚,樂進接住交戰,公奮力殺退二人。
關羽引軍欲迴下邳,卻被夏侯惇又截住廝殺,關羽直戰到傍晚,無路可歸,隻得在一座小土山上暫歇。曹兵將山團團圍住,關羽見下邳城中火起,火光衝天。卻是那百餘詐降的兵士開了城門,曹操親帶大軍衝進城中。隻教兵士舉火擾亂關公之心。
關公連夜幾番衝下山來,卻被亂箭射迴,這樣捱到天亮,關羽整頓人馬,再欲衝突,忽見一騎衝上山來,公舉目視之,乃於禁也,於是問曰“文則來此何事”?於禁曰,“素來在許昌有幸與公結識,蒙公教誨之恩,今日公有所困,特來相救公以免誤入迷津”。
公曰:“吾入甚迷團,要你指引”?於禁曰“將軍你咋夜被圍土山,曹丞相三更已取了下邳,他沒有加害你兄家眷,反而令人倍加照看,有騷擾者立斬”!
關羽笑曰“你以為這樣就能說降我嗎”?於禁曰“當然不能!但你若是堅持戰死,就有三宗大罪於天下,你會背著罵名於泉下”。
羽曰:“文則,你說我有三宗罪,罪從何來,可明言乎”?文則曰當然可以明言,不然我來此作甚?其一,當初黃巾作亂,你與劉使君,張翼德義結桃園,盟誓同生死,共患難,匡扶漢室。現在使君方敗,你就戰死,倘若他以後複出,需用人之時,須你相助,而你早亡,你豈不是有負當年之盟約,此罪之一也。
其二,劉玄德信任於你,才將保護家眷的大任托付於你。而你不顧皇叔家眷,隻圖快意戰死,這樣就負了皇叔所托之大任,使二位夫人從此無有依賴之處。此罪之二也。
其三,公你武藝超群,兼通經史,不思與皇叔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逞匹夫之勇,安為義乎?此罪之三也。所以公若執意赴死,就有負約,負托,負義的三大罪狀,公可思之。
公沉吟半響,方曰“文則說我有三罪,那你說我該怎樣辦”?
於禁曰“依吾之見,歸降丞相,日後慢慢的打聽皇叔下落,知在何處,護送皇叔家眷投之,一使二位夫人有所依靠,二不負桃園之盟,三留有用之身,以匡漢室。豈不美哉”?
關羽曰“文則你說三便,吾有三約,你可歸報丞相,如他許之,吾可歸降,如不其然,願頂三罪而死”。
當下於禁問道,“關將軍有哪三事?可以言明,吾也可稟報丞相;想丞相胸納百川,必能相許”。話至此時,二人以兄弟論之。於禁便問“兄有哪三事相約”?
關公說道“文則聽了,一,吾與皇叔、翼德結義,共扶漢室,所以吾降漢帝,不降曹操;二,皇叔是曹操保奉封的車騎將軍,所以二位嫂嫂要以皇叔的俸祿供養。一切上下人役,不準靠近。三,某家若知皇叔去向,縱使萬裏,便當辭歸。三者缺一斷不可降,還望文則急急迴報”。
於禁應諾當即上馬迴見曹操,把關羽提出的三個條件說了一遍。曹操笑曰“降漢不降曹,可依,吾為漢相,已封魏公,吾即漢,漢也是吾也;
二位夫人以劉備俸祿養之,不允閑雜人等進門,可依,以劉備俸祿養之,不過一點錢財而已,吾還可優加與之;至於嚴禁內外,劉備雖與吾為敵,但也是漢室皇族,此乃家法,不必疑也
隻是其三,若知那劉備下落,即萬裏也要去投,難矣,若許之,吾養之何用?於禁曰“豈不聞豫讓眾人國士之論乎?劉備待關羽不過是恩厚而已,丞相如以更優厚的恩德加於雲長,就不會擔心他不真心的歸順了,曹操想了一一說,文則之言甚善。就這樣辦,你去對他說,三件事孤全部應允。
當下於禁辭了丞相,飛馬來到土山之上,見了關公,言說三事丞相俱已應允。關羽又對他說“請文則迴稟丞相,撤開一路讓吾迴城先去知會二位嫂夫人,然後歸降丞相。
於禁迴報曹操,操命全軍後退二十裏,讓雲長進城。荀彧有點擔心,怕雲長使詐。操曰“雲長乃義士,必然不會失信的,請諸公放心”。
關羽迴城後與二位嫂夫人說明情況之後,便帶領百騎來見曹操,操出轅門迎接。關公忙下馬拜之曰“多蒙丞相不殺之恩”,曹操忙扶起他說“素聞雲長忠義,今日得見,足慰平生之望”。雲長曰“文則代稟三事,蒙丞相應允,諒不會食言吧”?
曹操說道“孤即答應,豈會失言?雲長你還是不放心本相嗎”?關羽道“我如果打聽到皇叔的下落,就是爬山涉水也要到他那裏去,怕來不及稟辭,所以事先言明”。曹操點頭說:“玄德若在,雲長自可去投,隻不過怕已亡於亂軍之中,你且寬心,等待慢慢的查實。雲長連連拜謝,曹操擺酒席款待。
次日曹操下令班師迴朝。關公收拾好車仗,請二位嫂夫人上車,親自護車而行,於途中安歇之時,曹操故意讓關羽與兩嫂同居一室。他派人暗中觀察,卻見雲長長夜秉燭,立於戶外,直至天明,且毫無倦意,就這樣一直到許昌,曹操倍加敬重。
他拔一府與雲長居住,關羽分為內外兩宅,內請二位嫂夫人居住,自己住在外宅。為了籠絡關羽,他奏請獻帝封羽為蕩寇將軍,賜金銀財帛。關羽謝過歸宅。
為了徹底收服關羽,曹操不惜大下血本,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招待關羽。又選送十名美女來服侍關公,公將眾女子帶進內宅叫她們侍候二位嫂嫂。曹操又見關羽衣袍破了,連忙叫人製一件新的賜與雲長,但關羽道個謝後卻穿在裏麵,外麵仍是舊袍遮著。曹操使人問關公何意
關羽說舊袍是皇叔所賜,穿在處麵,見袍如見家兄,新衣蒙丞相恩賜,不能得新忘舊。
曹操見他的坐馬極瘦,便問何故,關羽說是身體頗重,此馬不堪重負,所以贏弱。於是曹操狠下心來,令人將呂布的赤兔馬牽來,連鞍見一起賜與關公,關羽見是赤兔寶馬,遂向曹操連連下拜,感謝他的賜馬之德。
曹操又引他見了獻帝,帝見關羽髯長二尺,直垂胸腹,當即稱他為好一個美髯公。於是又有人對關羽以美髯公相稱。
曹操不解關羽,不管送什麽財物,他都視著平常,可是看到赤兔馬後,竟然倒身下拜,他問其原因,關公言曰“平常那些俱是死物,不足為奇,但赤兔馬與眾不同,它有日行千裏之能,爬山涉水如履平地,以後尋找玄德,是添了不少的助力”。有詩讚之。
威領三國稱英豪,一宅分居義氣高,丞相枉將虛禮待,豈知關公不降曹。
曹操對於禁曰,“吾如些寬待雲長,但他總是感念劉備。岀口就是一個離字,這樣有什麽意思”?
於禁曰“啟上丞相,得末將尋機探之”。於是他過府拜見關羽,說道“吾薦兄在丞相處,不曾落後吧”?關公曰“多謝丞相深情厚誼,但吾身雖然在此,心中感念皇叔,未嚐去懷”。於禁曰,“吾兄差也,大大夫處世不分輕重。非丈夫也,玄德待兄決不會超過丞相,兄為何總是常懷去誌”?
關公曰“我當然知道丞相對他非常之好,無奈我是先遇上吾兄玄德,誓以身死,不敢背之。不過雖然不會長時間留在此處,但是會尋機報答丞相大恩後,方可離去”。於禁曰“如果查實皇叔已故於亂軍之中,吾兄會怎樣”?
公曰“如果真是這樣的結局,我想二位嫂夫人會以身殉情。亡於地下;關某安排嫂夫人後事之後,亦當赴冥地陪兄”。於禁把關羽的話據實報與了曹操。
曹操歎曰“事主不忘其本,真是天下少有的義士也,歎蒼天對吾不公,不讓吾早日得遇雲長,不能收這一位忠烈英武之將。痛哉,惜哉”。文則曰“雲長曾諾言會以功勳報答丞相之後方去,那我們就不給他立功的機會,看他如何處之,長時間以後,他與劉備的感情漸漸的疏淡,也許會真心的歸順丞相了”。操說也隻能這麽辦了。
劉備在袁紹之處,也是旦夕煩惱,心事不寧。袁紹問他何故,他說二位兄弟的下落不明,妻小落在曹賊手裏,上不能匡君報國,下不能保護家庭平安,所以才有憂慮。袁紹對他說到他早有進攻許昌之意,如今寒過春來,正好興兵。
他便召集文武謀臣商量岀兵之事。田豐諫曰“吾當時力主岀兵,乃是因曹操兵伐徐州,許地空虛,那時進兵,勝率極高;今徐州平定,曹軍正銳,目下隻能采取守勢,待曹操有隙時再出兵未遲”。紹曰“待我考慮考慮”。
他問劉備如何處置,劉備對他說“曹操欺君罔上,您如果不出兵討伐他,定會失大義於天下。如讓他一處一處的收服了之後,勢力會一天勝比一天的強大,到那時就是想動也不能動了,反正終要一戰,那麽,晚戰不如早戰,早些開戰還可多一成勝算。望明公思之”。
袁紹說“你說的話很有道理”,便想動兵,田豐又勸。本初不高興的對他說,你們文臣總是弄文輕武,使我失大義於天下。田豐又說,您如不聽我的建議,會不利的。袁紹大怒,想要殺掉他。在劉備的極力勸說之下,田豐才免去一死,被關在牢中。
沮授見田豐下獄,他召集宗族之人,分散與家財,讓他們各自謀生,並對他們說道“我隨軍而去,勝了可以提升威望,如兵敗後就身不保全了,你們分散各處,到時吾一族不致凋零”。眾人都流淚送他隨軍出征。
當下袁紹令大將顏良為先鋒,進攻白馬。沮授諫曰“啟主公,良素性狹,雖勇,則不可獨用之,宜查”。紹曰“吾之上將,豈是汝等所知乎”?大軍進發到了黎陽,有東郡太守劉延告急於許昌。
曹操忙集眾人商議抵敵,關公聞之,上前討令願為前驅。操曰“暫時不麻煩你了,你乃壓軸之將,不是輕出之人,早晚需要時,再派人來相請”。關羽退出。
曹操調集十五萬大軍,分三路而行。在路上又接到了劉延的告急文書,曹操於是親帶五萬人馬來到白馬,在一土山上紮住。遙望山前平川曠野之地,顏良統十萬精兵布下陣勢,曹操駭然,他對身旁的宋憲說道“久聞將軍是呂布的勇將,現在敢和顏良一戰嗎”?宋憲叫道:“當然敢戰”。
當下綽槍上馬直岀陣來,顏良橫刀立於門旗之下。
再說那顏良,文醜。乃是漢初之時楚霸王帳下勇將項伯,雍齒轉世投胎而來,他們因為鴻門宴上幫助劉邦,對項羽算是不忠,後來更是逼羽過甚。因此項羽轉世為關羽之後,他二人也轉世為顏良文醜,注定死於關羽刀下,以報前世之仇。
當下宋憲打馬與顏良戰在一起。鬥不三合,顏良揮起一刀,斬宋憲於馬下。魏續大叫曰“啟丞相,顏良殺我同伴,願去複仇”!
操許之。續提矛上馬,大罵顏良,良更不答話,交馬隻一合,良照頭一刀劈下,魏續人頭直飛出兩丈有餘,才掉落在地。
眾人大駭,曹操叫曰“誰可當之”?樂進,李典雙雙而出,叫曰“我二人願同往”。於是二馬搶出,激戰顏良,三人戰了二十餘合,顏良猛地一刀“力劈華山”當頭照樂進砍下,樂進來了一個“舉火燒天”架住,卻是虎口震開,連忙拔馬歸陣,李典持槍望顏良紮來,良側身讓過,兩馬錯鐙,顏良橫刀柄一掃,正打在李典背上,李典“哇”的一聲,噴出一大口鮮血來,連忙帶轉馬頭,伏鞍而逃。
顏良哈哈大笑,驅兵衝殺過來,曹兵大敗。操收兵迴營清點,已傷折了五千多人。顏良亦收兵退迴去了。
曹操見四將出戰,卻二死兩傷,心不憂悶。程昱向前言道“吾保一人,可斬顏良”。操大喜曰“公舉何人”?昱曰“劉玄德之弟,關羽是也”!操曰“兩難,若敗,有失軍威,勝之,彼則立功便去矣”。昱曰“丞相差也,當時小沛之戰,劉備若存,隻有走青州投奔袁紹。其餘的道路上沒見到他的蹤影”。
今若用關公破顏良軍,紹必疑劉備而殺之,備若一死,關羽就無處可投,隻能誠心誠意的歸附丞相,為劉備報仇。這是勝;
關公曾力戰許褚,樂進不敗,又與夏侯惇爭鋒,武藝足以與顏良爭雄,決不致敗。
曹操聽後大喜,當即令人去搬請雲長。關羽進內辭別二嫂,甘夫人曰“二叔此去,須留心探聽皇叔消息”,公應諾而岀。提青龍偃月刀,跨赤兔寶馬,直到白馬來見曹操。操曰“昨日會戰,顏良斬吾宋憲,魏續二將,又傷了樂文謙與李曼成,特請公來商議”。
關羽曰“待吾觀之”。操令置酒相待。次日。顏良引兵搦戰,曹操引關公上山觀看。公與曹操共同坐,眾將環立。曹操手指山下顏良擺的陣勢,隻見旗幟鮮明,槍刀森列,嚴整有威。他對關羽道“河北人馬,如此雄壯”。
關公曰“以吾觀之,乃土雞瓦犬耳”!操遙指曰“麾蓋之下,繡袍金甲,橫刀立馬的那人正是顏良”。關羽舉目一望,曰“吾觀其人,不過一插標賣首之徒,有何懼之”。操曰“雲長不可輕視”。
關羽曰“某雖不才,願於萬軍之中取其首級,以獻丞相”。於禁曰“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疏突”。羽奮然上馬,倒提大刀,跑下山去,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敵陣。河北人馬如浪排開,關羽直衝顏良。
那顏良出兵之時,曾聽劉備談起過關、張的形象。他見雲長怒馬衝來,像極劉備說過的關羽形象,方欲開口問時,卻被關公不講武德,催赤兔馬衝到麵前,當下關羽並不多言,策馬刺良於萬軍之中,隨既下馬取了首級,飛身上馬直出營門,奔土山而去,河北兵將大驚,曹操麾兵攻擊,十萬袁軍但敗,傷亡者不記其數。當下關羽見了丞相,獻上首級,曹操歎曰“將軍真乃神人也”。
關羽謙虛曰“關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勇謀兼備,百萬軍中取上將人頭,如探囊取物一般,曹操對眾將曰“今後若遇張翼德,眾卿切不可輕敵”。有詩歎顏良曰
顏良文醜是英豪,弓馬嫻熟武藝高。河北庭柱標榜首,白馬之戰威名揚。
連殺曹操幾員將,曹營眾將好心焦。夙世巡環逢關羽,枉死青龍偃月刀。
一生英名歸地府,因果巡還把命交,白馬坡前身先死,關聖從此名更高。
且說關羽刺殺了顏良,曹操令全軍出擊,袁兵大敗,甚於文醜怎樣交命,請看下章,《掛印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