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烽火驟然紛亂世,雲長匹馬橫刀。曹操恩義怎相消,忠心昭日月,矢誌向漢朝。


    五關六隘攔路虎,青龍怒卷狂潮。寒芒驟閃敵酋掉,英魂垂萬古,浩氣貫雲霄。


    再說曹操部下眾將,有於禁與關公交厚,其餘的也都佩服關公,獨夏侯惇、蔡陽不服。他們認為曹操對關公太過;更認為關公迴歸玄德更是無禮、不識好歹。因此蔡陽當即討令,欲趕關公。曹操看過書信,對眾將曰:“雲長來去明白長,汝等皆效之”。


    當下叱退了蔡陽,不令追趕。程昱諫曰“丞相待關某甚厚,今不辭逃歸,彼以片言亂楮,冒瀆鈞威。乃莫大之罪也;若使逃歸袁紹,以彼之能,乃心腹大患也,望丞相追而殺之,以絕今後之患”。


    操曰“雲長此別,是孤當時答應過的,若令兵將追趕,是自食其言也,況是各為其主,雲長雖投袁營,我知其秉性,不到萬不得已,他決不會向我們岀手。請諸君放心”。


    他對於禁說道“雲長來去明白,不貧金銀財帛,不圖高官厚祿,這種人孤平生最尊敬的人,文則可先趕去留住他,待孤在與之送行”!於禁領命,當下飛馬岀北門,緊追雲長去了。


    當下曹操令人準備了一件戰袍,帶著眾將和一些謀士,上馬岀城來送雲長。再說於禁飛馬追上關公,大叫“雲長慢行”。關公聽見後麵有人唿喊,遂勒轉馬頭,隻見於禁飛馬而來。


    當下關公令車仗繼續前行,自己執青龍刀,問曰“文則莫非追吾而迴乎?於禁言曰“非也,丞相知兄遠行,特來相送,叫吾先留住台駕,以便與兄餞行”。關羽曰“就使丞相親來,吾也不過一戰而已,有何懼哉”。於是勒馬立在橋上等候,少頃,曹操率數十騎而來。


    曹操騎爪黃飛電馬當先,身後跟有許褚,樂進,李典,二夏侯,蔡陽,程昱,劉曄等人。操見關公橫刀立馬於橋上,他迴頭令眾人分左右排開,關公見眾人手中均無兵器,方才放下心來。


    操曰“雲長行走為何這樣快”?羽欠身而答曰“關某前曾稟過丞相,今故主在河北,不由得吾不急行,屢次造府,不得參見,故拜書告辭,封金掛印,納還丞相。還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


    操曰“吾素取信於天下,安肯有負前言!今恐將軍途中乏用,特具路資相送”。有一將佐便從馬上端過一盤真金白銀來,公曰“累蒙恩賜,羽尚有餘資,請丞相留下金帛,以賞犒將士”。


    曹操說道:“些許財帛難以酬卿大功之萬一,為何推辭不受呢”?關公曰“區區微勞,何用掛齒”。


    操笑曰“雲長乃天下少有的義士,是吾福薄不能相留。今送錦袍一領,略表寸心”。命另一將佐下馬將袍獻上,關公無奈,但也不敢下馬,隻用青龍刀尖挑起戰袍,當即披在在身上,麵對曹操馬上一拱手說道“多謝曹丞相賜袍之德,但願他日能有相報之時。謝謝丞相了”。說完勒馬向北而行。


    許褚、蔡陽齊曰“彼無禮過甚,何不擒之”?操曰“雲長雖勇,也隻一人一騎,吾等有眾數十人,安能無懼乎?換作你等,敢下馬乎”?於是引眾迴城去了。


    不表曹操迴城,單言關公前進了三十多裏都沒有看見車仗行人。雲長心慌,撥馬四下找尋,猛見一黃巾錦衣少年持槍跨馬而來,馬項下掛著首級一顆,引百餘步卒而來。公問曰“汝是何人”?那人棄槍下馬,拜伏於地。


    關公唯恐有詐,勒馬持刀問後方知緣由,原來少年名叫廖化,字元儉。今年才十八歲,參加過黃巾軍,因亂流落江湖馬杜遠結伴,聚了五百餘人搶劫為生。剛才拿了二位夫人上山,細問之下才知道是劉皇叔的夫人,而他敬服劉關張兄弟,聽說是關羽護送到此,吾即送下山來,因杜遠出言不遜,被吾斬殺了,特獻首級與關將軍請罪。


    關公問道,“二位夫人在何處”?化曰“現在山中”。關公教急忙下山,沒等多長時間,隻見百餘人擁車輛前來。關公下馬停刀,叉手於車削問候曰“二位嫂夫人受驚乎”?二位嫂夫人齊曰:“多蒙廖化將軍保全,幾乎被杜遠所辱”。關公問左右的人道“廖化怎樣救了夫人”?


    原來杜遠劫二夫人上山,想與廖化各分一人為妻,廖化問明來曆,好生拜敬,加上知道是關羽親自護送之後,心知更加惹不起,便教杜遠放還夫人,杜遠不從,廖化幹脆把他殺了,好向雲長請罪。廖化想從此跟隨關公,但公考慮到化乃黃巾餘部,怕他反複不定,因此沒有收下他。


    廖化見關公不收自己,又獻上金銀與關羽做道上盤費,關羽道了個謝,但也沒有收下他的金銀。廖化率眾迴山以後,關公保護車輛來投宿在胡家莊上。莊主知道眼前的赤麵大漢乃是斬顏良誅文醜的關羽之後,便請一行人入庒,他曾在漢桓帝劉誌時期當過議郎。


    胡華令妻女請二夫人入內室款待,自己在草堂招待關公。關公問過老人的姓名,知道他名叫胡華,此地叫作胡家莊。他有一個兒子在熒陽太守王植部下擔任從事官,將請關公到熒陽時幫他帶一封書信與兒子胡華。關公應允。


    第二天吃過早飯,雲長令人收拾車輛起行,老人胡華遞上了給兒子寫的書信,關公接了放在懷中,相別而行,往洛陽而來。不覺到了東嶺關。


    再說東嶺關主將孔秀,於前夜做一怪夢,他夢見一條青龍從南邊飛來,瞬間又化一支二十來人的隊伍,他正想上前詰問來曆,不想空中青龍化著一刀垂直落下,刀尖直插頂門,他連忙將頭左右搖擺,可是怎麽擺動,那刀還是向頂門落下,頓時被嚇醒,出了一身冷汗,醒來過細斟酌,卻也想不出是吉是兇。


    都說日有所思,夜裏才會有夢,可誰也不會這般所思。但是他為何會做這種怪夢呢?隻是說是夙事循環,討債的來了。


    他原是楚、漢時期的霸王帳下一將,名喚夏廣。他見項羽大勢已去,於是叛投高祖劉邦也還罷了,偏偏又與其他五人在烏江逼死霸王,又分屍去向劉邦請功,因為做事太過,司馬貌斷三國時判項羽改名關羽,讓他改名孔秀死在關羽的青龍刀下,以報上世之仇。(其餘的五人在以下情節中會一一交待)。


    再說孔秀奉曹操之命帶五百人馬守衛東嶺關。這天關公押車上嶺,軍士報於孔秀,秀出關來迎,並問關公要往何處而去,身上有沒有丞相的批文。當他聽說關羽要去河北又沒有曹操的批文時,當下便翻了臉,立即返迴關去,重新披掛出關,來到陣前將槍一指說道“你無有丞相批文,敢過去嗎”?


    關公大怒,當下叫車輛退後,自己拍馬向前,揮刀直取孔秀,秀挺槍來迎,隻是那大刀直劈下刀,橫舉的槍被砍為兩段,刀的餘勢砍在孔秀頸上,頭早掉在地上,臨死時泥丸宮元靈衝出在空中,才看清楚關公乃項王轉世,自己是叛將夏廣。


    關公殺了孔秀以後,當下命眾軍人迴報曹操將一切責任推在孔秀身上,然後帶車輛岀了東嶺關,往下一站洛陽而來。再說洛陽太守韓福,他是關羽索命的第二人,聽見東嶺關敗兵招告之後。


    他連忙召集眾人商議,牙門將孟坦曰“彼沒有丞相行文,不可放行,放了會被丞相責怪的”。太守曰“關羽勇冠三軍,顏良文醜那般都被他殺了,今不可力敵,隻能設計擒之”。孟坦獻計將鹿角阻在關口,自己帶人與關羽相爭,叫韓福相機以暗箭射之,然後擒拿關羽解往許昌,丞相必然有賞。韓福決定依計而行。


    再說洛陽太守韓福,他沒有跟孔秀一樣做惡夢,不過他找人算過吉兇,那算命之人言說“你雖有功名前程,但是當憶生前事羽,今世死羽。如遇羽字須當小心。他上世也是項羽的六叛將之中的呂勝。


    且說韓福依計而行,人報關羽已到,當下挑選一千人馬跟隨自己岀關。備好弓箭。問道:“來者何人”?關公答曰:“漢壽亭侯關某,借路而過”,福曰“有丞相公文乎?公曰“不曾討得,”韓福曰“吾奉丞相鈞旨,鎮守洛陽,就是細查一切往來奸細,汝即無通關公文,當以逃竄罪論處”!喝左右與吾拿來。當下孟坦一馬搶出,雲長揮刀接著廝殺,不到二三迴合,孟坦迴馬便走,關公拍馬追來,一刀斬為兩段。


    關公勒馬迴來,韓褔閃在門肯首,瞄準關公,盡力一箭射去,正中左臂,關公用口拔出箭來,血流不住,飛馬直取韓福。衝散眾軍,韓福急走不迭,當刀快斬在身上之時,方知結局的“前世事羽,今世死羽”。就是最終死於關羽之手。


    關公斬了韓福,殺散眾軍,連夜往汜水關而來。把守關隘的守將是五原並州人,參加過黃巾軍,叫作卞喜,兵器是流星錘,投降曹操後,操令他帶人把守汜水關,他是項羽部下叛將楊喜轉世而來,在漢末時期投生為卞喜之後,也練習得一身武藝,善使一對流星錘,正趕上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在黃巾軍中,也算過人物,立過一些軍功。在朝廷派兵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遇到了曹操。他看出了曹操的不凡之處,也知道黃巾軍叔終不能成事,所以率殘部歸順了曹操。神差鬼使的將他排在關羽通往河北的要道上,也就成了關羽此世收債的對象。


    他聽說關公一路過關斬將而來,心中也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於是想出一計,就是在大相國寺內先埋伏好二百名刀斧手,假意將關公一行接進關來。安歇在相國寺中,然後摔杯為號,令眾刀斧手亂刀斬殺關公。當下卞喜出關迎接關公,公見卞喜親來,亦下馬相見。


    喜曰“素聞將軍威名,誰不敬仰?今歸皇叔,足見忠義。”羽曰“將軍廖讚了,關某一路北行,東嶺關孔秀,洛陽韓福等人,某好話說盡,彼執意不放行,無奈才將他們殺之”。卞喜言曰“吾見丞相,自當為將軍代稟衷曲”。


    當下關公大喜,與卞喜一同進關。直到相國寺方才下馬,有眾僧鳴鍾出迎,原來相國寺乃是漢明帝劉莊的禦前香火院,寺中有僧眾三四十人,其中住持普淨長老乃是關公同鄉人,他早知卞喜之意,他故意向前與關公問迅,問關公離家有多長時間;並說自己與關公隻隔著一條河。


    卞喜見二人敘談到鄉土之誼上了,生怕消息泄露,忙叱曰“吾欲靖關將軍赴宴,你一個僧人何必多言”!關公言曰“無妨,同鄉相遇,哪能不敘一些家鄉的舊事”。普淨方丈請關公待茶,公曰“二位嫂夫人在車上,可先獻茶”。普淨便教取茶先奉與二位夫人,他看了看關公,又暗中以手指卞喜,做了個抹頸子的動作。公會意,令左右持刀相隨。


    卞喜請關公於法堂筵席,公問喜曰“卞君請關某,請問是好意還是歹意”?卞喜尚未迴言,關公早看見暗藏的刀斧手,乃大喝一聲曰“吾以為汝是好人,豈知爾乃狼子野心,安敢如此”?卞喜見事已泄,大叫從人快些下手。左右方欲動手,早被關羽拔劍上前砍之。卞喜見勢不妙,連忙下堂繞廊而走。


    關公收起寶劍,手提大刀趕來,卞喜暗取飛錘擲打關公,被關公用刀隔開,趕將上去,一刀將卞喜砍成兩段,真是應了“閻王叫爾三更死,不敢留人到天明”。他隨即迴身來看二位嫂子, 早被軍士圍住,見關公到來,眾軍士連忙四散而逃。


    關公向普淨合掌謝曰“若不是吾師,吾已被此賊害矣”,普淨曰“將軍吉人自有天相,老僧不過代天順人而已,不過此處已非吾久留之地,貧僧亦當收拾衣缽,往他處雲遊去了,望將軍珍重,後會有期”。


    關公連連稱謝,亦護送車輛往熒陽而來,那熒陽太守王植,他與洛陽韓福是兒女親家,聞得關公殺了韓福。商議欲害關公,他派人守好關口。


    這個太守王植,遇上了關公,也就是一短命鬼兒。他前世也是姓王,先在秦軍之中為將,當劉邦定三秦,挺進關中,入武關,攻破鹹陽之後;項羽也在巨鹿摧毀了秦軍的主力,他立刻慫恿章邯投降項羽。乃是項王帳下的大將王翳,後來項羽勢弱,他立刻又投到劉邦的部下,也許漢末呂布就是受他的影響,才被張飛稱作“三姓家奴”。後來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後,他立刻上前取了項王的首級,因此這一世他也要將人頭來賠與關公。


    關公到時,王植出關,喜笑相迎,關公對他說起尋兄之事。王植曰“將軍於路驅馳,二位夫人在車上勞困,且請入城。在館驛中暫駐一宵,明日登途未遲。


    關羽見他意甚殷勤,遂請二位嫂嫂入城在館驛中住下,王植邀請關公赴宴,公辭不往。植便派人送酒宴到館驛之中,關羽因路途勞苦,請二嫂晚膳之後,就在正房安歇,令從人各自休息,但要先喂好馬匹。然後自己也解甲憩息。


    王植密派從事胡班點一千人圍住館驛,令眾人一人一個火把,並用柴禾圍住館驛堆好,三更時分一齊放火燒死關羽等人,並說自已也會帶兵接應,胡班領諾,帶人先行準備去了。


    胡班忽然心想,吾久聞關雲長之大名,卻不知模樣,今日有緣,何不見之。乃至驛中詢問驛卒,驛卒指他到前廳窺看,他見雲長左手撫髯,在燈下觀書,乃失聲讚曰“公真天人也”,關公聽見聲音,急迴頭問是何人。


    胡班言曰“吾乃是王太守帳下從事官胡班是也”,公問曰“你是許昌城外胡家莊,莊主胡華之子胡班嗎”?胡班迴答是。公喚從人在行李之中取岀一封書信,遞與他曰“這是你父親請吾帶與你的書信”。班看畢,歎曰“險些誤殺忠良”。忙把王植的計劃給關公說了一遍。


    於是關公急忙令人告知二嫂,請她倆上車岀館驛,自己也披掛上馬,走岀館驛來,果見千餘軍士俱手火把,館驛四方堆滿柴薪。關公護眾人來到城邊,見城邊已開,當下催車仗急忙出城,他見胡班還要去放火,便勸他別去了,可去尋一去處暫且藏身。


    胡班還是進城去了。關公走不上數裏,隻見王植帶人趕來,大叫關羽休走,公曰“吾往日與你無仇,近日與汝無冤,爾為何如此狠心?。王植並不答言,且把胡班的人頭扔在關羽馬前,公大怒,攔腰一刀將王植砍成兩段,關公教車仗前行,一邊感歎胡班不已。


    行至滑州界首,早有人報與劉延,延引數十騎岀郭相迎,關公在馬上欠身曰“太守別來無恙乎?延曰“公今欲何往?關羽曰“吾辭了曹丞相,去河北尋家兄”。劉延說聽聞人說玄德在袁紹之處,紹與丞相本是仇敵,怎麽會讓你去呢?


    關公曰:我去尋兄,是與丞相以前就說的,劉延說道,黃河渡口關卡是夏侯惇部將秦琪把守的,恐怕不會讓將軍您過,關羽說太守你隻是應付船隻便行了,其餘的不用你操心。劉延說般支雖有,但不敢與你們。關公曰:“吾昔時曾斬顏良誅文醜為你解圍,今天求一渡船你都不與,是什麽道理”?


    劉延說如果讓夏侯惇知道了,他一定會處理我的。還望關將軍恕罪。關公知他膽小怕事,乃是一個沒用之人。當下並不理他,催人馬往前而行。到了黃河渡口,秦琪引兵出迎,他問雲長,來者何人?公曰“漢壽亭侯關雲長是也!“今欲何往”,“吾往河北尋訪吾兄”,“有丞相關文否”?


    公曰“吾已不受丞相節製,哪來的什麽關文”?琪曰“吾受夏侯惇將軍將令,把守黃河渡口,沒有丞相批文,誰也不會放過去的。關公大怒曰“你知道那些攔截我的人的下場嗎”?秦琪說到你隻能斬那些無名下將,汝能殺得了我嗎?


    看官,你知道在秦琪是什麽意思,甘願在此作死?原來他也是關羽的苦主,也是當初分項羽屍首之將,叫做楊武,所以不管好說歹說,他都是叫囂關羽。不過最終還是被關公一刀了事,當下有黑白無常把他的陰魂抓走了。


    當下關公斬了秦琪之後,令小兵備船過來,眾兵將不敢抗命,隻得備好船支把他們恭恭敬敬的送過黃河對岸去了。渡過了黃河,對岸便是袁紹的地盤。關羽一路行程,過了五關,卻斬了六將。有詩讚曰


    赤兔嘶風過東嶺,孔秀逢之命已傾。


    關帝行程到洛陽,孟坦韓福命俱亡。


    風塵仆仆汜水關,卞喜無奈頭已搬。


    馬不停蹄到熒陽,冤冤相報植遭殃。


    要是秦琪不作死,陰陽不會隔一紙。五關斬殺六員將,單騎千裏威名揚。


    關公在馬上卻暗自歎曰“非吾一路好殺人,隻是不得己而為上,倘若曹公知道,必以吾為忘恩負義之人矣”!要知以後的事情如何發展。且看下篇《古城團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國康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國康譽並收藏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