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字跡一模一樣
皇城司暴徒:皇帝我也照抓不誤! 作者:佛係的鱷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一出口,兵部左侍郎連滾帶爬地跪在了地上。
“陛下明鑒,臣絕無此心!”
“蘇奇膽大妄為,是臣識人不明,臣甘願受罰。”
“但是金大人所言,絕對是子虛烏有,臣對我朝忠心耿耿,萬不敢有不臣之心!”
金銳看了眼兵部左侍郎,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微笑。
他並非是真的掌握到了兵部左侍郎的證據,隻不過是想要將這趟水攪渾罷了。
皇帝擺了擺手:“行了,罰俸一年,下去吧。”
兵部尚書這才鬆了口氣,謝恩之後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金銳的目光朝著四周投射而去,那些官員紛紛撇開了臉,不敢和金銳對視。
深怕一和金銳對視,下一個被罰的就是自己。
良久,金銳這才收迴了目光。
他和這些同僚們沒啥感情,但他也沒有得罪他們,誰會無緣無故地想要彈劾自己呢?
朝上已經無人再敢說話,玉公公看了看立馬喊“無事退朝——”
正當所有人以為自己可以離開了的時候,金銳又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要事要稟告!”
百官們麵麵相覷,不敢置信。
腦海中仔細迴憶著這段時日他們有沒有得罪皇城司的人,或者皇城司抓了他們的人。
金銳從懷裏掏出了一本書,呈了上去。
“陛下,這是臣從羊河縣迴來之後發現的一本煉鋼術。”
“若是可以學會,我們大武朝的將士會有更加鋒利的武器!”
金銳獻給皇帝這樣寶物也是有些想法的,首先這個煉鋼術他肯定不能自己暗搓搓地作。
這要是真的那麽做了,可真誰將腦袋係在腰上的活計。
而且,現如今大戎對他們武朝虎視眈眈,他們這邊也有著內憂。
故而唯有加強軍隊,才能不讓大戎有機可乘。
金銳也不想有朝一日國破家亡。
皇帝仔細翻看了一下,連道三聲好。
“好好好,還是金卿甚為愛朕,給了朕如此利器!”
說完,皇帝朝著一個中年長髯的官員說道:“楊愛卿,此事就交給你們軍器監了。”
被點到名字的官員答應了下來:“臣定然不辱使命。”
皇帝笑著看向金銳:“金愛卿,不知道你想要什麽賞賜?”
眾臣嘩然,他們並不知道金銳究竟是獻上了什麽東西竟然這麽得皇帝的心。
金銳拱手笑眯眯地說道:“臣的確是有一所求,希望陛下可以賜臣一個宅邸。”
皇帝哈哈大笑,立馬命令下去,賞賜了金銳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子。
下朝之後,金銳還沒有離開皇宮,就被太子給堵住了。
武瀚很是生氣,單手攬著金銳。
“金大人,這一次咱們去羊河縣,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吧。”
這話金銳可不敢苟同,和一國儲君當兄弟,那可是有生命危險的。
“不止太子殿下有何要事?”
武瀚緊了緊胳膊,往著金銳的方向湊了湊。
“我怎麽沒有見到你給父皇準備了禮物。”
“還有,你給父皇究竟準備了什麽禮物,讓他如此高興?”
皇帝在朝上沒有說關於煉鋼術的事情,而是直接交給了軍器監,自然也是有隱瞞的意思。
金銳也不可能冒著風險提出這話。
“陛下讓軍器監去製造的,必然是好東西。”
武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你說的話不錯,正好我也有個東西,讓軍器監幫我打造一番。”
說完,武瀚就離開了。
金銳皺著眉搖了搖頭,總覺得這武瀚望之不似人君啊。
迴到皇城司之後,金銳便讓下麵的巡丁找些乞丐發展下線,讓他們專門盯著街上的事情。
乞丐們隻要有飯吃,自然是什麽都能做。
金銳坐在案卷室內,將這段時間的案卷全部都整理了一番。
劉茂忽然走了進來,說出事了。
看到劉茂麵色凝重的模樣,金銳也忍不住嚴肅了起來。
“劉叔,發生了什麽事情。”
劉茂匆匆喝了口水,才說道:“剛從南境迴來的宋巡撫死在了府中,還留下了遺書。”
金銳覺得荒唐至極:“自殺,這怎麽可能。”
且不說這位宋巡撫如今已經是三品大員了,哪個好人特意迴來後自殺的?
“走,過去看看。”
金銳帶著劉茂以及皇城司的官兵來到了永康巷的巷子裏麵。
宋巡撫雖然是三品官員,但是正如先前所言,俸祿不高還有一家子要養。
再加上下麵小廝丫鬟之類的,可以說十分拮據。
金銳到來的時候,宋府已經亂做了一團。
“這是怎麽迴事,都散了散了,有什麽好看的。”
金銳指揮著人群將在門外看戲的百姓給揮散之後再走了進去。
門內坐了一地的人,宋巡撫的女眷麵色蒼白地坐在一邊,幾個孩子還在哭哭啼啼。
金銳大步走了進去,皺眉問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看到有官府的人過來了,原先還坐在一邊的老者這才恭恭敬敬地站了起來。
“原來是官爺啊,我們是小宋的親人,我是宋家族長,這些是他的叔伯。”
自稱為族長的老者有些低聲下氣,金銳雖然感到奇怪但也並不以為然。
“本官是皇城司總使,前來調查宋巡撫死亡一事,若是無關之人,速速離開!”
老者一愣,小心翼翼地看著金銳。
“宋謙是自殺啊,我們都看過他的遺書了,此事怎麽可能還有假?”
“是啊,我們都是他的叔伯,他如今死了,財產理應交給我們。”
“大人,你是不是聽什麽亂七八糟的人的話了,才會過來?”
金銳皺了皺眉,看向一旁的女子。
“宋謙的遺書呢,拿過來本官瞧瞧。”
一旁的女子雖然還在哭泣,但是一點兒也不含糊,立馬將遺書拿了過來。
金銳接過來看了兩眼,遺書上大意是說宋謙發現自己得了絕症,故而出此下策。
為的是免除痛苦,也避免連累家人。
女子哭哭啼啼地說道:“奴家從來不覺得相公他生病了,他出差之前和往日別無二致。”
一旁的劉茂湊了上來:“我們瞧過,遺書上的自己和宋巡撫生前的一模一樣。”
“陛下明鑒,臣絕無此心!”
“蘇奇膽大妄為,是臣識人不明,臣甘願受罰。”
“但是金大人所言,絕對是子虛烏有,臣對我朝忠心耿耿,萬不敢有不臣之心!”
金銳看了眼兵部左侍郎,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微笑。
他並非是真的掌握到了兵部左侍郎的證據,隻不過是想要將這趟水攪渾罷了。
皇帝擺了擺手:“行了,罰俸一年,下去吧。”
兵部尚書這才鬆了口氣,謝恩之後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金銳的目光朝著四周投射而去,那些官員紛紛撇開了臉,不敢和金銳對視。
深怕一和金銳對視,下一個被罰的就是自己。
良久,金銳這才收迴了目光。
他和這些同僚們沒啥感情,但他也沒有得罪他們,誰會無緣無故地想要彈劾自己呢?
朝上已經無人再敢說話,玉公公看了看立馬喊“無事退朝——”
正當所有人以為自己可以離開了的時候,金銳又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要事要稟告!”
百官們麵麵相覷,不敢置信。
腦海中仔細迴憶著這段時日他們有沒有得罪皇城司的人,或者皇城司抓了他們的人。
金銳從懷裏掏出了一本書,呈了上去。
“陛下,這是臣從羊河縣迴來之後發現的一本煉鋼術。”
“若是可以學會,我們大武朝的將士會有更加鋒利的武器!”
金銳獻給皇帝這樣寶物也是有些想法的,首先這個煉鋼術他肯定不能自己暗搓搓地作。
這要是真的那麽做了,可真誰將腦袋係在腰上的活計。
而且,現如今大戎對他們武朝虎視眈眈,他們這邊也有著內憂。
故而唯有加強軍隊,才能不讓大戎有機可乘。
金銳也不想有朝一日國破家亡。
皇帝仔細翻看了一下,連道三聲好。
“好好好,還是金卿甚為愛朕,給了朕如此利器!”
說完,皇帝朝著一個中年長髯的官員說道:“楊愛卿,此事就交給你們軍器監了。”
被點到名字的官員答應了下來:“臣定然不辱使命。”
皇帝笑著看向金銳:“金愛卿,不知道你想要什麽賞賜?”
眾臣嘩然,他們並不知道金銳究竟是獻上了什麽東西竟然這麽得皇帝的心。
金銳拱手笑眯眯地說道:“臣的確是有一所求,希望陛下可以賜臣一個宅邸。”
皇帝哈哈大笑,立馬命令下去,賞賜了金銳一座三進三出的大宅子。
下朝之後,金銳還沒有離開皇宮,就被太子給堵住了。
武瀚很是生氣,單手攬著金銳。
“金大人,這一次咱們去羊河縣,也算是過命的交情了吧。”
這話金銳可不敢苟同,和一國儲君當兄弟,那可是有生命危險的。
“不止太子殿下有何要事?”
武瀚緊了緊胳膊,往著金銳的方向湊了湊。
“我怎麽沒有見到你給父皇準備了禮物。”
“還有,你給父皇究竟準備了什麽禮物,讓他如此高興?”
皇帝在朝上沒有說關於煉鋼術的事情,而是直接交給了軍器監,自然也是有隱瞞的意思。
金銳也不可能冒著風險提出這話。
“陛下讓軍器監去製造的,必然是好東西。”
武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你說的話不錯,正好我也有個東西,讓軍器監幫我打造一番。”
說完,武瀚就離開了。
金銳皺著眉搖了搖頭,總覺得這武瀚望之不似人君啊。
迴到皇城司之後,金銳便讓下麵的巡丁找些乞丐發展下線,讓他們專門盯著街上的事情。
乞丐們隻要有飯吃,自然是什麽都能做。
金銳坐在案卷室內,將這段時間的案卷全部都整理了一番。
劉茂忽然走了進來,說出事了。
看到劉茂麵色凝重的模樣,金銳也忍不住嚴肅了起來。
“劉叔,發生了什麽事情。”
劉茂匆匆喝了口水,才說道:“剛從南境迴來的宋巡撫死在了府中,還留下了遺書。”
金銳覺得荒唐至極:“自殺,這怎麽可能。”
且不說這位宋巡撫如今已經是三品大員了,哪個好人特意迴來後自殺的?
“走,過去看看。”
金銳帶著劉茂以及皇城司的官兵來到了永康巷的巷子裏麵。
宋巡撫雖然是三品官員,但是正如先前所言,俸祿不高還有一家子要養。
再加上下麵小廝丫鬟之類的,可以說十分拮據。
金銳到來的時候,宋府已經亂做了一團。
“這是怎麽迴事,都散了散了,有什麽好看的。”
金銳指揮著人群將在門外看戲的百姓給揮散之後再走了進去。
門內坐了一地的人,宋巡撫的女眷麵色蒼白地坐在一邊,幾個孩子還在哭哭啼啼。
金銳大步走了進去,皺眉問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看到有官府的人過來了,原先還坐在一邊的老者這才恭恭敬敬地站了起來。
“原來是官爺啊,我們是小宋的親人,我是宋家族長,這些是他的叔伯。”
自稱為族長的老者有些低聲下氣,金銳雖然感到奇怪但也並不以為然。
“本官是皇城司總使,前來調查宋巡撫死亡一事,若是無關之人,速速離開!”
老者一愣,小心翼翼地看著金銳。
“宋謙是自殺啊,我們都看過他的遺書了,此事怎麽可能還有假?”
“是啊,我們都是他的叔伯,他如今死了,財產理應交給我們。”
“大人,你是不是聽什麽亂七八糟的人的話了,才會過來?”
金銳皺了皺眉,看向一旁的女子。
“宋謙的遺書呢,拿過來本官瞧瞧。”
一旁的女子雖然還在哭泣,但是一點兒也不含糊,立馬將遺書拿了過來。
金銳接過來看了兩眼,遺書上大意是說宋謙發現自己得了絕症,故而出此下策。
為的是免除痛苦,也避免連累家人。
女子哭哭啼啼地說道:“奴家從來不覺得相公他生病了,他出差之前和往日別無二致。”
一旁的劉茂湊了上來:“我們瞧過,遺書上的自己和宋巡撫生前的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