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在每日的繁忙中悄然過去,熾熱的日光漸漸褪去了它的鋒芒,秋風帶著絲絲涼意,輕撫過宮牆內外。
秋收一過,奚昀和齊鴻之便迴到了翰林院,他們不過是臨時被抽調來核對賬目,每日對著滿紙的數字忙碌,卻如同置身迷霧,根本不知曉這些賬目究竟源自何方。
結束了一日的核對,奚昀和齊鴻之並肩走在迴翰林院的那條石板路上,路旁的銀杏葉開始泛黃,偶爾有幾片飄落,在空中打著旋兒。奚昀像是不經意地打破了沉默,輕聲說道:“這些賬目,對起來還挺輕鬆的。”
齊鴻之腳步一頓,側頭迅速地看了他一眼:“奚兄,這話不要再說了。” 他目光深沉,眉頭微微皺起,暗流湧動的局勢下,多言必招禍事。
奚昀心頭一凜,瞬間領會了其中深意,沒再說話,兩人對視無言,一同沉默地繼續往前走,唯有腳步聲在寂靜的小道上迴響。
半月之後,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明仁帝高坐龍椅,往日平和的麵容此刻仿若籠罩著一層寒霜,禦案上價值連城的花瓶飛起,而後狠狠砸落在地,碎片四濺。
戶部尚書早已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哆哆嗦嗦地跪在朝堂中央,在一片死寂之中,他艱難地開口道:“啟稟陛下,今年、今年的稅收是兩千…… 兩千萬兩。” 那聲音顫抖得厲害,仿佛每一個字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話一出口,朝堂仿若炸開了鍋,霎時,朝臣們交頭接耳,騷動了起來。奚昀混跡在人群之中,聽到這個數字後,下意識地默默抿了抿自己的嘴唇
大晉往昔,稅收曾高達六千萬兩,那時的國庫充盈,盡顯大國風範。可如今,卻慘跌至兩千萬兩,然而與之相悖的是,民間街頭巷尾皆是一片繁榮昌盛之景,集市喧鬧非凡,商鋪貨品琳琅滿目,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富足的笑容,這般巨大的反差,實在令人費解。
明仁帝坐在高處,明黃的龍袍垂下,仿若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他的神情隱匿其中,眾人皆低垂著頭,不敢有絲毫窺探。
戶部尚書跪在大殿中央,汗水如雨而下,打濕了身前的大片地麵,他心中暗自叫苦。本想著近日諸事不順,告假讓戶部侍郎宋嘉樹來頂替自己上朝應對,誰料想那小子轉眼不慎跌落水中,染了風寒臥病在床,這節骨眼兒上實在是無人可依。戶部尚書在心底暗罵一聲,事到如今,也隻能頂著掉腦袋的風險,硬著頭皮把實際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這賬目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他縱使有百般手段,也沒法憑空補足。
突然,擺放在禦案上的瓷瓶炸碎在了戶部尚書跟前,尖銳的破碎聲仿若一道利箭,直刺眾人耳膜。濺起的瓷片仿若暗器,無情地劃破了戶部尚書的臉和脖子,鮮血瞬間滲出,滴落在大殿的金磚之上,觸目驚心。
帝王並未暴怒,可周身散發的那片威壓卻仿若實質,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朝臣心頭。群臣皆是嚇得渾身顫抖,齊刷刷地跪下,高唿 “陛下息怒”,那聲音此起彼伏,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久久不散。
許久,明仁帝緩緩開口,聲音冷硬如冰:“眾卿家,這稅收之事,關乎國本,如今賬目不明,稅收銳減,民間卻看似繁榮,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在背後搗鬼,敢這般欺君罔上。” 說罷,他的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朝堂之下眾人,仿若能洞察一切人心底的秘密。
朝臣們皆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唯有細微的顫抖暴露了他們內心的惶恐。
明仁帝責令刑部徹查稅收一事,刑部尚書領命而去,一時間,京城內外風聲鶴唳。
.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將眾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短短,在牆壁上微微晃動。
“如何,朕表現的還可以嗎?”明仁帝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透著幾分得意,掃視著兩邊分立的幾人。
顧相捋了捋胡須,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卻並未言語。柳太傅微微欠身,神色恭謹,和樓司業碰了視線,目光低垂,嘴角含著一抹笑意。喬學士則笑容滿麵,不住點頭,仿佛在無聲地誇讚陛下的英明。
而在眾人之中,“意外落水染風寒”的宋嘉樹,麵色略顯蒼白,身形也透著幾分虛弱。此時,不合時宜地,一個噴嚏從他口中迸出。聲音在安靜的禦書房內顯得格外突兀。
明仁帝見狀,非但沒有怪罪他殿前失儀,眼中反而閃過一絲關切,連忙說道:“宋愛卿,身體可好些了,朕叫太醫院判來給你看看。”
“多謝陛下,微臣好多了。”宋嘉樹強撐著精神,拱手謝恩,聲音帶著幾分沙啞。
明仁帝滿意地看著宋嘉樹,連連點頭,隨後轉身,朝著眾人道:“這迴多虧了宋愛卿,才叫朕抓住了把柄。貪腐之臣,平日裏隱藏得極深,若不是宋愛卿獲取這關鍵證據,還不知要讓他們再逍遙法外多久。”說著,明仁帝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
賦稅之事向來是重中之重,關乎著國家的運轉與民生的興衰。今年戶部呈上來的稅收賬目顯示,總額僅有兩千萬兩。
遠遠低於曆年的正常水平,可更令人費解的是,今年國內並無激烈戰事,罕見天災更是未曾肆虐,百姓們也都安居樂業,生活看似富足祥和,按常理推算,稅收理應穩定增長,怎會大幅減少?
宋嘉樹身為戶部侍郎,一直對政務盡心竭力,尤其是對財政事務頗為關注。他是在審閱奚昀和齊鴻之呈上來的公文時,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
隻是一些細微的數字偏差,可憑借著多年的經驗,他眉頭一皺,這絕非偶然。隨著深入核查,那些隱藏在賬目深處的漏洞與不合理之處,如同春日雨後的春筍,紛紛冒了出來。
發現核算不對的那一刻,宋嘉樹頓感肩頭一沉,意識到此事關乎重大。當晚,他獨坐書房,燈火如豆,將那些賬目反複翻閱,試圖從繁雜的數字中理出清晰的線索。窗外,夜色漸深,萬籟俱寂,唯有他書房的燭火搖曳,映照著他緊鎖的眉頭和專注的神情。
在破曉時分,他整理好了所有賬不對本的證據,將其小心翼翼地收好,準備麵呈明仁帝。
是日,天空陰雲密布,入夜後,更是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宋嘉樹冒雨前往皇宮,一路竟暢通無阻。
明仁帝聽聞宋嘉樹求見,立刻傳召。宋嘉樹踏入殿內,渾身被雨水浸濕,發絲淩亂,卻仍緊緊護著懷中的證據時,明仁帝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宋嘉樹跪地行禮,還未開口,明仁帝便輕聲說道:“愛卿你費心了”。
帝王的聲音中沒有絲毫的生氣,反而帶著如釋重負的笑意。
宋嘉樹微微一怔,他抬起頭,看著明仁帝。
明仁帝緩緩起身,走下台階,目光望向殿外的雨夜,輕聲說道:“朕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
宋嘉樹這才明白,原來陛下一直對朝廷的亂象洞若觀火。
柳太傅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朝廷之弊在於官員貪汙受賄成風,賣官鬻爵現象屢見不鮮。他們將官職視為斂財工具,上任後瘋狂搜刮民脂民膏!隻是那奸佞一黨,盤根錯節,如今雖抓住把柄,但後續處置,還需謹慎行事,以免打草驚蛇,引發不必要的動蕩。”
顧相緊隨其上,神色莊重,聲音洪亮且沉穩地奏道:“陛下,臣以為,當下朝廷局勢,改革已勢在必行!首當其衝的便是完善考核製度。如今官場魚龍混雜,官員考核不應再流於形式,而需全麵涵蓋德行、才能、勞績等諸多關鍵方麵。考核結果必須與官職升降、俸祿增減緊密掛鉤,如此方能激勵官員們勤勉任事,一心奉公。同時,為確保考核公正,可設禦史台專職監督,嚴查考核流程,杜絕任何作弊行徑。”
顧相此言一出,在場幾位為朝廷鞠躬盡瘁、一生清正廉潔的老官員紛紛眼睛一亮。他們多年來目睹朝廷之中世家勢力盤根錯節,愈發龐大,許多官員全然不憑真才實學,而是依靠黨派糾葛和裙帶關係上位。
這些人謀得一個官職後,便屍位素餐,整日混吃等死,毫無進取之心,嚴重阻礙了朝廷政令的推行與國家事務的正常運轉。
樓司業雙手抱拳,向明仁帝恭敬行禮後說道:“陛下,顧相所言極是!老臣在朝數十載,看著這些亂象日益嚴重,痛心疾首。如今官場風氣不正,真正有能力、有抱負的官員難以施展拳腳,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改革考核製度,勢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喬學士聲若洪鍾道:“陛下,臣附議顧相之策。如今不少官員屍位素餐,辦事拖遝推諉,遇到難題便繞著走,可一旦涉及利益,卻個個爭得頭破血流。若能以嚴格考核製度加以約束,定能讓官場風氣煥然一新。”
明仁帝坐在龍椅之上,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眼神深邃而睿智。
良久,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開口道:“顧相所提改革之策,朕以為頗具可行性。如今朝廷確實麵臨諸多問題,若不改革,難以長久。朕命顧相牽頭,聯合樓司業、宋侍郎諸位愛卿,共同商討出一套詳細的改革方案,半月後呈於朕禦覽。在此期間,眾卿務必摒棄成見,以國家利益為重。”
樓司業雙手抱拳,朗聲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定竭盡所能,輔佐陛下肅清朝堂。”
喬學士也附和道:“正是,臣願肝腦塗地。”
宋嘉樹強忍著身體的不適,抱拳道:“微臣雖身體抱恙,但隻要陛下有令,定當全力以赴。”
從禦書房中出來,夜色如墨,冷風裹挾著絲絲寒意,肆意侵襲著宋嘉樹本就病弱的身軀。
他麵色蒼白,腳步虛浮,卻仍強撐著,急切地朝著前方不遠處的顧相喊道:“顧相留步,下官方才就想問了,這改革的法子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顧相腳步一頓,緩緩轉過身來。昏黃的宮燈微光灑落在他臉上,映出他沉穩而溫和的神情。
聞言,他不禁輕笑一聲,眼中滿是欣慰之色,說道:“是嵐亭告訴我的。前幾日,他與奚修撰、齊編修一同相聚,迴來後與我煮茶博弈時,偶然談及此事,詳述了其中的種種細節與利弊,這改革之策的雛形才在我心中漸漸明晰。”
宋嘉樹聽後,心頭猛地一震,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與驚喜。他下意識地轉頭看向喬學士,隻見喬學士麵色複雜,各種情緒交織其中,一時難以言表。
宋嘉樹扯起嘴角,露出一抹略顯僵硬的笑容,對著喬學士說道:“喬學士部下可真是人才輩出啊。此等見解,實在是難得。大晉的明日之才,往後可得仔細對待,悉心培養,他們將來必定是國家的棟梁之材 。”
秋收一過,奚昀和齊鴻之便迴到了翰林院,他們不過是臨時被抽調來核對賬目,每日對著滿紙的數字忙碌,卻如同置身迷霧,根本不知曉這些賬目究竟源自何方。
結束了一日的核對,奚昀和齊鴻之並肩走在迴翰林院的那條石板路上,路旁的銀杏葉開始泛黃,偶爾有幾片飄落,在空中打著旋兒。奚昀像是不經意地打破了沉默,輕聲說道:“這些賬目,對起來還挺輕鬆的。”
齊鴻之腳步一頓,側頭迅速地看了他一眼:“奚兄,這話不要再說了。” 他目光深沉,眉頭微微皺起,暗流湧動的局勢下,多言必招禍事。
奚昀心頭一凜,瞬間領會了其中深意,沒再說話,兩人對視無言,一同沉默地繼續往前走,唯有腳步聲在寂靜的小道上迴響。
半月之後,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若能滴出水來。明仁帝高坐龍椅,往日平和的麵容此刻仿若籠罩著一層寒霜,禦案上價值連城的花瓶飛起,而後狠狠砸落在地,碎片四濺。
戶部尚書早已嚇得臉色慘白,雙腿發軟,哆哆嗦嗦地跪在朝堂中央,在一片死寂之中,他艱難地開口道:“啟稟陛下,今年、今年的稅收是兩千…… 兩千萬兩。” 那聲音顫抖得厲害,仿佛每一個字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話一出口,朝堂仿若炸開了鍋,霎時,朝臣們交頭接耳,騷動了起來。奚昀混跡在人群之中,聽到這個數字後,下意識地默默抿了抿自己的嘴唇
大晉往昔,稅收曾高達六千萬兩,那時的國庫充盈,盡顯大國風範。可如今,卻慘跌至兩千萬兩,然而與之相悖的是,民間街頭巷尾皆是一片繁榮昌盛之景,集市喧鬧非凡,商鋪貨品琳琅滿目,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富足的笑容,這般巨大的反差,實在令人費解。
明仁帝坐在高處,明黃的龍袍垂下,仿若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將他的神情隱匿其中,眾人皆低垂著頭,不敢有絲毫窺探。
戶部尚書跪在大殿中央,汗水如雨而下,打濕了身前的大片地麵,他心中暗自叫苦。本想著近日諸事不順,告假讓戶部侍郎宋嘉樹來頂替自己上朝應對,誰料想那小子轉眼不慎跌落水中,染了風寒臥病在床,這節骨眼兒上實在是無人可依。戶部尚書在心底暗罵一聲,事到如今,也隻能頂著掉腦袋的風險,硬著頭皮把實際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這賬目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他縱使有百般手段,也沒法憑空補足。
突然,擺放在禦案上的瓷瓶炸碎在了戶部尚書跟前,尖銳的破碎聲仿若一道利箭,直刺眾人耳膜。濺起的瓷片仿若暗器,無情地劃破了戶部尚書的臉和脖子,鮮血瞬間滲出,滴落在大殿的金磚之上,觸目驚心。
帝王並未暴怒,可周身散發的那片威壓卻仿若實質,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朝臣心頭。群臣皆是嚇得渾身顫抖,齊刷刷地跪下,高唿 “陛下息怒”,那聲音此起彼伏,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久久不散。
許久,明仁帝緩緩開口,聲音冷硬如冰:“眾卿家,這稅收之事,關乎國本,如今賬目不明,稅收銳減,民間卻看似繁榮,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在背後搗鬼,敢這般欺君罔上。” 說罷,他的目光如炬,緩緩掃過朝堂之下眾人,仿若能洞察一切人心底的秘密。
朝臣們皆低垂著頭,大氣都不敢出,唯有細微的顫抖暴露了他們內心的惶恐。
明仁帝責令刑部徹查稅收一事,刑部尚書領命而去,一時間,京城內外風聲鶴唳。
.
禦書房內,燭火搖曳,將眾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短短,在牆壁上微微晃動。
“如何,朕表現的還可以嗎?”明仁帝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透著幾分得意,掃視著兩邊分立的幾人。
顧相捋了捋胡須,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卻並未言語。柳太傅微微欠身,神色恭謹,和樓司業碰了視線,目光低垂,嘴角含著一抹笑意。喬學士則笑容滿麵,不住點頭,仿佛在無聲地誇讚陛下的英明。
而在眾人之中,“意外落水染風寒”的宋嘉樹,麵色略顯蒼白,身形也透著幾分虛弱。此時,不合時宜地,一個噴嚏從他口中迸出。聲音在安靜的禦書房內顯得格外突兀。
明仁帝見狀,非但沒有怪罪他殿前失儀,眼中反而閃過一絲關切,連忙說道:“宋愛卿,身體可好些了,朕叫太醫院判來給你看看。”
“多謝陛下,微臣好多了。”宋嘉樹強撐著精神,拱手謝恩,聲音帶著幾分沙啞。
明仁帝滿意地看著宋嘉樹,連連點頭,隨後轉身,朝著眾人道:“這迴多虧了宋愛卿,才叫朕抓住了把柄。貪腐之臣,平日裏隱藏得極深,若不是宋愛卿獲取這關鍵證據,還不知要讓他們再逍遙法外多久。”說著,明仁帝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
賦稅之事向來是重中之重,關乎著國家的運轉與民生的興衰。今年戶部呈上來的稅收賬目顯示,總額僅有兩千萬兩。
遠遠低於曆年的正常水平,可更令人費解的是,今年國內並無激烈戰事,罕見天災更是未曾肆虐,百姓們也都安居樂業,生活看似富足祥和,按常理推算,稅收理應穩定增長,怎會大幅減少?
宋嘉樹身為戶部侍郎,一直對政務盡心竭力,尤其是對財政事務頗為關注。他是在審閱奚昀和齊鴻之呈上來的公文時,敏銳地察覺到了異樣。
隻是一些細微的數字偏差,可憑借著多年的經驗,他眉頭一皺,這絕非偶然。隨著深入核查,那些隱藏在賬目深處的漏洞與不合理之處,如同春日雨後的春筍,紛紛冒了出來。
發現核算不對的那一刻,宋嘉樹頓感肩頭一沉,意識到此事關乎重大。當晚,他獨坐書房,燈火如豆,將那些賬目反複翻閱,試圖從繁雜的數字中理出清晰的線索。窗外,夜色漸深,萬籟俱寂,唯有他書房的燭火搖曳,映照著他緊鎖的眉頭和專注的神情。
在破曉時分,他整理好了所有賬不對本的證據,將其小心翼翼地收好,準備麵呈明仁帝。
是日,天空陰雲密布,入夜後,更是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宋嘉樹冒雨前往皇宮,一路竟暢通無阻。
明仁帝聽聞宋嘉樹求見,立刻傳召。宋嘉樹踏入殿內,渾身被雨水浸濕,發絲淩亂,卻仍緊緊護著懷中的證據時,明仁帝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宋嘉樹跪地行禮,還未開口,明仁帝便輕聲說道:“愛卿你費心了”。
帝王的聲音中沒有絲毫的生氣,反而帶著如釋重負的笑意。
宋嘉樹微微一怔,他抬起頭,看著明仁帝。
明仁帝緩緩起身,走下台階,目光望向殿外的雨夜,輕聲說道:“朕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
宋嘉樹這才明白,原來陛下一直對朝廷的亂象洞若觀火。
柳太傅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朝廷之弊在於官員貪汙受賄成風,賣官鬻爵現象屢見不鮮。他們將官職視為斂財工具,上任後瘋狂搜刮民脂民膏!隻是那奸佞一黨,盤根錯節,如今雖抓住把柄,但後續處置,還需謹慎行事,以免打草驚蛇,引發不必要的動蕩。”
顧相緊隨其上,神色莊重,聲音洪亮且沉穩地奏道:“陛下,臣以為,當下朝廷局勢,改革已勢在必行!首當其衝的便是完善考核製度。如今官場魚龍混雜,官員考核不應再流於形式,而需全麵涵蓋德行、才能、勞績等諸多關鍵方麵。考核結果必須與官職升降、俸祿增減緊密掛鉤,如此方能激勵官員們勤勉任事,一心奉公。同時,為確保考核公正,可設禦史台專職監督,嚴查考核流程,杜絕任何作弊行徑。”
顧相此言一出,在場幾位為朝廷鞠躬盡瘁、一生清正廉潔的老官員紛紛眼睛一亮。他們多年來目睹朝廷之中世家勢力盤根錯節,愈發龐大,許多官員全然不憑真才實學,而是依靠黨派糾葛和裙帶關係上位。
這些人謀得一個官職後,便屍位素餐,整日混吃等死,毫無進取之心,嚴重阻礙了朝廷政令的推行與國家事務的正常運轉。
樓司業雙手抱拳,向明仁帝恭敬行禮後說道:“陛下,顧相所言極是!老臣在朝數十載,看著這些亂象日益嚴重,痛心疾首。如今官場風氣不正,真正有能力、有抱負的官員難以施展拳腳,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改革考核製度,勢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為朝廷選拔出真正的棟梁之才!”
喬學士聲若洪鍾道:“陛下,臣附議顧相之策。如今不少官員屍位素餐,辦事拖遝推諉,遇到難題便繞著走,可一旦涉及利益,卻個個爭得頭破血流。若能以嚴格考核製度加以約束,定能讓官場風氣煥然一新。”
明仁帝坐在龍椅之上,靜靜地看著這一切,眼神深邃而睿智。
良久,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緩緩開口道:“顧相所提改革之策,朕以為頗具可行性。如今朝廷確實麵臨諸多問題,若不改革,難以長久。朕命顧相牽頭,聯合樓司業、宋侍郎諸位愛卿,共同商討出一套詳細的改革方案,半月後呈於朕禦覽。在此期間,眾卿務必摒棄成見,以國家利益為重。”
樓司業雙手抱拳,朗聲道:“陛下放心,臣等必定竭盡所能,輔佐陛下肅清朝堂。”
喬學士也附和道:“正是,臣願肝腦塗地。”
宋嘉樹強忍著身體的不適,抱拳道:“微臣雖身體抱恙,但隻要陛下有令,定當全力以赴。”
從禦書房中出來,夜色如墨,冷風裹挾著絲絲寒意,肆意侵襲著宋嘉樹本就病弱的身軀。
他麵色蒼白,腳步虛浮,卻仍強撐著,急切地朝著前方不遠處的顧相喊道:“顧相留步,下官方才就想問了,這改革的法子究竟是如何想到的。”
顧相腳步一頓,緩緩轉過身來。昏黃的宮燈微光灑落在他臉上,映出他沉穩而溫和的神情。
聞言,他不禁輕笑一聲,眼中滿是欣慰之色,說道:“是嵐亭告訴我的。前幾日,他與奚修撰、齊編修一同相聚,迴來後與我煮茶博弈時,偶然談及此事,詳述了其中的種種細節與利弊,這改革之策的雛形才在我心中漸漸明晰。”
宋嘉樹聽後,心頭猛地一震,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與驚喜。他下意識地轉頭看向喬學士,隻見喬學士麵色複雜,各種情緒交織其中,一時難以言表。
宋嘉樹扯起嘴角,露出一抹略顯僵硬的笑容,對著喬學士說道:“喬學士部下可真是人才輩出啊。此等見解,實在是難得。大晉的明日之才,往後可得仔細對待,悉心培養,他們將來必定是國家的棟梁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