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殖民的正確指南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羽吹噓起來,幾乎沒有停頓,鄭和在一旁想要插話都沒有機會。
數分鍾後,趁著陳羽換氣的功夫,鄭和趕緊起身給陳羽倒了一杯酒,笑著說道:
“掌櫃的,其實上一次聽你談論下西洋如何殖民將蛋糕做大,有些一知半解,不知道具體的步驟應該如何操作?”
陳羽一怔,問道:
“老馬,下西洋是朝廷的事情,與我等商賈無關,我們還是先聊聊接下來如何將精鹽生意做大做強!”
鄭和聞言,笑著說道:
“掌櫃的,精鹽生意來之前我已經聽說過了,咱在朝中有人,迴去就給你擺平。”
“主要是先前你不說下西洋可以帶來巨大利潤,所以我特意花錢打通了關係,可以攜帶貨物參與大明第一次下西洋。”
陳祖義的事情解決了,這讓鄭和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可是接下來的航程應該怎麽辦,他有些拿捏不準。
畢竟,殖民這種事情,也沒有任何可以借鑒前人的經驗。
隻能自己摸索。
可是有陳羽這樣的麒麟兒,完全沒走彎路的必要。
直接一步到位,按照陳羽說的進行就是。
朱棣愣了愣,隨後隱晦遞給鄭和一個讚揚的眼色。
沒想到鄭和現在反應越來越快,一氣嗬成。
就像提前就想好了這樣的說辭一樣。
朱棣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掌櫃的,你說說如何才能將下西洋的利潤最大化,還有你口中的那個殖民應該如何進行。”
“如果可以的話,那到時候我也發揮一下人脈,從三個兒子裏麵挑選一個,一同跟著下西洋牟利。”
陳羽聽著老朱與老馬的話語,欣慰著讚揚道:
“行啊老朱,老馬,下西洋我還是那句話,絕對是一個賺錢的買賣。”
“至於如何牟利,很簡單,去了之後老老實實跟著船隊做買賣就行;安全方麵也無需擔心,出了事找鄭和,他給你撐腰。”
“至於殖民,我說了也沒用,難道鄭和能聽你老馬的?還是能聽你老朱的?”
“……”
鄭和心中一陣汗顏,坐直了身子,認真的說道:
“掌櫃的,其實我能進入第一次的航海編隊,除了花錢,還有就是我出身航海世家,學習了祖上留下來的航海經驗,有著豐富的航海知識積累,本身對航海非常感興趣,因為這方麵,鄭和親自同意我加入航海編隊。”
“而且哪怕鄭和優秀,終歸也是大明的第一次下西洋,肯定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比如該如何貿易,如何與海外的國家交流,這些如果掌櫃的告訴我,我說與鄭和聽。”
“如果聽進去了,這對我也是一次機會,說不定迴來之後因功進入官場也說不定,那真的是完成了我做官的夢想。”
陳羽耐心聽完了老馬的話之後,心中感觸頗多。
老馬的夢想,有朝一日入朝為官。
這樣的機會有兩個,其中一個是一年半之後,永樂一朝的首次恩科。
靖難之役致使大明官員大量流失,朱棣又想將建文時期的舊臣替換掉。
所以在在此基礎上就導致朝廷需要大量官員。
商人本身沒有單獨戶籍,沒資格參與恩科。
不過因需大量人才,所以商人子弟可通過買田置地,以民籍的身份參加。
這樣的條件在洪武時期也有,隻不過第一次恩科期間政策更加寬鬆。
畢竟古代窮人,沒有資格讀書。
可以老馬的見識,估計很難在恩科中脫穎而出。
那麽就隻能選擇第二條,靠朝中官員舉薦。
就比如老馬口中,獲得鄭和舉薦。
雖然大明也是通過科舉製選拔人才,可是薦舉仍是做官的重要途徑之一。
鄭和又是朱棣身邊的紅人,得到他的舉薦,說不定還真能成。
成了,也算圓了老馬一個夢想。
但是陳羽並不打算走這一條路子,他要堅定不移的將一年之後不的恩科走到底。
畢竟,恩科結束之後,永樂帝還有二十年可活。
永樂一朝的規律:朱棣擁有絕對的權力。
如果你獲得了朱棣的重用,是永樂黨,那朱棣駕崩之後,你一樣可以獲得大明朱高熾與朱瞻基的重用。
可反過來,你要是太子黨,那在朝中的日子一定會如履薄冰。
所以,其他官員引薦給朱棣,效果遠遠沒有通過恩科來的好。
畢竟恩科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天然被歸納為皇帝黨。
而且,步入朝堂之後,朱棣還真不一定隻有二十年可活。
朱棣在位期間戰事頻繁,北征,韃靼、瓦剌、兀良哈等蒙古部落采取避而不戰的策略。
幾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行軍安全等問題,讓身為主帥的朱棣憂心忡忡,而且這樣大規模戰爭期間,生活往往沒有規律,精神高度集中。
心理與身心壓力長期積累,對身體造成的損耗可想而知。
要知道古代可沒有那麽好的醫療條件。
但是這些完全可以避免,畢竟陳羽對那些避戰的蒙古部落那可是門清。
到時候估計一次北伐就可以將漠北的問題解決。
陳羽沉吟片刻,對著鄭和說道:
“老馬,既然如此,那麽我就幫你一把,至於到時候鄭和能不能聽進去,就靠你的本事了。”
鄭和道:“那就多謝陳兄了,大明艦隊如何在宣揚大明國威的同時,還能將利潤最大化,這其中的尺度確實不好拿捏。”
陳羽伸出了三根手指,對著鄭和說道:“其實很簡單,隻要做好三件事情足矣。”
“第一:扶持代理人!”
“第二:在蘇門答臘派兵駐守,且建設防禦工事!”
“第三:大量傾銷陶瓷!”
陳羽隱隱感覺,這次給老馬講些東西,或許真可以改變大明的命運。
畢竟鄭和敢於接下下西洋違背祖製的總指揮使,說明他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能賺錢,變通一下將利潤最大化,也是有可能的。
要知道鄭和七下西洋,絕對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人,最遠到達了非洲的東部,今索馬裏附近。
哥倫布比鄭和晚了87年,麥哲倫比鄭和晚了114年。
可卻沒留下一塊殖民地!
大航海時代來臨時,歐洲各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上,賺的是盆滿缽滿,為歐洲近代崛起打下基礎。
當時大明如果下決心發展殖民地,未來根本沒有歐洲什麽機會。
大明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畢竟那個時期,明朝海軍可是強的離譜。
清朝,明末敗軍之將鄭成功,還能將當時號稱“海上馬車夫”的海上霸王荷蘭打出台灣。
由此可以聯想,朱棣時期的海軍在世界上有多麽強大。
如果老馬真能將鄭和說服,那麽按照下西洋時間來計算,等到自己入朝為官那一天,或許可以直接開啟工業革命!
陳羽將麵前的酒一飲而盡,隨後清了清嗓子說道:
“老馬,接下來我詳細給你說一說這三條之間,單獨的作用與結合後的好處!”
…………
新年快樂!
數分鍾後,趁著陳羽換氣的功夫,鄭和趕緊起身給陳羽倒了一杯酒,笑著說道:
“掌櫃的,其實上一次聽你談論下西洋如何殖民將蛋糕做大,有些一知半解,不知道具體的步驟應該如何操作?”
陳羽一怔,問道:
“老馬,下西洋是朝廷的事情,與我等商賈無關,我們還是先聊聊接下來如何將精鹽生意做大做強!”
鄭和聞言,笑著說道:
“掌櫃的,精鹽生意來之前我已經聽說過了,咱在朝中有人,迴去就給你擺平。”
“主要是先前你不說下西洋可以帶來巨大利潤,所以我特意花錢打通了關係,可以攜帶貨物參與大明第一次下西洋。”
陳祖義的事情解決了,這讓鄭和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可是接下來的航程應該怎麽辦,他有些拿捏不準。
畢竟,殖民這種事情,也沒有任何可以借鑒前人的經驗。
隻能自己摸索。
可是有陳羽這樣的麒麟兒,完全沒走彎路的必要。
直接一步到位,按照陳羽說的進行就是。
朱棣愣了愣,隨後隱晦遞給鄭和一個讚揚的眼色。
沒想到鄭和現在反應越來越快,一氣嗬成。
就像提前就想好了這樣的說辭一樣。
朱棣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掌櫃的,你說說如何才能將下西洋的利潤最大化,還有你口中的那個殖民應該如何進行。”
“如果可以的話,那到時候我也發揮一下人脈,從三個兒子裏麵挑選一個,一同跟著下西洋牟利。”
陳羽聽著老朱與老馬的話語,欣慰著讚揚道:
“行啊老朱,老馬,下西洋我還是那句話,絕對是一個賺錢的買賣。”
“至於如何牟利,很簡單,去了之後老老實實跟著船隊做買賣就行;安全方麵也無需擔心,出了事找鄭和,他給你撐腰。”
“至於殖民,我說了也沒用,難道鄭和能聽你老馬的?還是能聽你老朱的?”
“……”
鄭和心中一陣汗顏,坐直了身子,認真的說道:
“掌櫃的,其實我能進入第一次的航海編隊,除了花錢,還有就是我出身航海世家,學習了祖上留下來的航海經驗,有著豐富的航海知識積累,本身對航海非常感興趣,因為這方麵,鄭和親自同意我加入航海編隊。”
“而且哪怕鄭和優秀,終歸也是大明的第一次下西洋,肯定沒有一個確定的方向,比如該如何貿易,如何與海外的國家交流,這些如果掌櫃的告訴我,我說與鄭和聽。”
“如果聽進去了,這對我也是一次機會,說不定迴來之後因功進入官場也說不定,那真的是完成了我做官的夢想。”
陳羽耐心聽完了老馬的話之後,心中感觸頗多。
老馬的夢想,有朝一日入朝為官。
這樣的機會有兩個,其中一個是一年半之後,永樂一朝的首次恩科。
靖難之役致使大明官員大量流失,朱棣又想將建文時期的舊臣替換掉。
所以在在此基礎上就導致朝廷需要大量官員。
商人本身沒有單獨戶籍,沒資格參與恩科。
不過因需大量人才,所以商人子弟可通過買田置地,以民籍的身份參加。
這樣的條件在洪武時期也有,隻不過第一次恩科期間政策更加寬鬆。
畢竟古代窮人,沒有資格讀書。
可以老馬的見識,估計很難在恩科中脫穎而出。
那麽就隻能選擇第二條,靠朝中官員舉薦。
就比如老馬口中,獲得鄭和舉薦。
雖然大明也是通過科舉製選拔人才,可是薦舉仍是做官的重要途徑之一。
鄭和又是朱棣身邊的紅人,得到他的舉薦,說不定還真能成。
成了,也算圓了老馬一個夢想。
但是陳羽並不打算走這一條路子,他要堅定不移的將一年之後不的恩科走到底。
畢竟,恩科結束之後,永樂帝還有二十年可活。
永樂一朝的規律:朱棣擁有絕對的權力。
如果你獲得了朱棣的重用,是永樂黨,那朱棣駕崩之後,你一樣可以獲得大明朱高熾與朱瞻基的重用。
可反過來,你要是太子黨,那在朝中的日子一定會如履薄冰。
所以,其他官員引薦給朱棣,效果遠遠沒有通過恩科來的好。
畢竟恩科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天然被歸納為皇帝黨。
而且,步入朝堂之後,朱棣還真不一定隻有二十年可活。
朱棣在位期間戰事頻繁,北征,韃靼、瓦剌、兀良哈等蒙古部落采取避而不戰的策略。
幾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行軍安全等問題,讓身為主帥的朱棣憂心忡忡,而且這樣大規模戰爭期間,生活往往沒有規律,精神高度集中。
心理與身心壓力長期積累,對身體造成的損耗可想而知。
要知道古代可沒有那麽好的醫療條件。
但是這些完全可以避免,畢竟陳羽對那些避戰的蒙古部落那可是門清。
到時候估計一次北伐就可以將漠北的問題解決。
陳羽沉吟片刻,對著鄭和說道:
“老馬,既然如此,那麽我就幫你一把,至於到時候鄭和能不能聽進去,就靠你的本事了。”
鄭和道:“那就多謝陳兄了,大明艦隊如何在宣揚大明國威的同時,還能將利潤最大化,這其中的尺度確實不好拿捏。”
陳羽伸出了三根手指,對著鄭和說道:“其實很簡單,隻要做好三件事情足矣。”
“第一:扶持代理人!”
“第二:在蘇門答臘派兵駐守,且建設防禦工事!”
“第三:大量傾銷陶瓷!”
陳羽隱隱感覺,這次給老馬講些東西,或許真可以改變大明的命運。
畢竟鄭和敢於接下下西洋違背祖製的總指揮使,說明他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能賺錢,變通一下將利潤最大化,也是有可能的。
要知道鄭和七下西洋,絕對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人,最遠到達了非洲的東部,今索馬裏附近。
哥倫布比鄭和晚了87年,麥哲倫比鄭和晚了114年。
可卻沒留下一塊殖民地!
大航海時代來臨時,歐洲各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上,賺的是盆滿缽滿,為歐洲近代崛起打下基礎。
當時大明如果下決心發展殖民地,未來根本沒有歐洲什麽機會。
大明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畢竟那個時期,明朝海軍可是強的離譜。
清朝,明末敗軍之將鄭成功,還能將當時號稱“海上馬車夫”的海上霸王荷蘭打出台灣。
由此可以聯想,朱棣時期的海軍在世界上有多麽強大。
如果老馬真能將鄭和說服,那麽按照下西洋時間來計算,等到自己入朝為官那一天,或許可以直接開啟工業革命!
陳羽將麵前的酒一飲而盡,隨後清了清嗓子說道:
“老馬,接下來我詳細給你說一說這三條之間,單獨的作用與結合後的好處!”
…………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