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槐一籌莫展:


    怎麽才能改善條件呢?


    腦子時時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沈槐沒事時自我分析了一下:


    首先,自己沒什麽擅長的!


    之前看過書裏類似情況,好像穿越者基本都變得容色傾國傾城,身份還是個大小姐。


    一般這類穿越的原主,基本都差不多情況。


    明明是小姐,就是不知道使用權力,從小到大都是受苦的命~


    穿越者來後,立馬開始使用權力了,嘎嘎一通絕殺撥亂反正。


    哦~而且,必定有個品行十佳,又富貴的男主~


    不光比現代的男人還開明,必須就跟被下了蠱一樣,死了都要愛穿越後的女主。


    而且穿越者懂化學、懂物理、懂美食~


    商業方麵也是奇才,說不定,還有係統或金手指。


    頂不濟,都能看到原主的記憶,加一個預知原主一生劇情,通曉身邊人物好,壞避免踩坑,最後完美的大結局等等。。。


    哎!沈槐呢?


    跟這個人人活著都費力的村子一樣,屁都沒有!


    有賤命一條!


    來了這麽久,沈槐終於失望的確定,自己沒有金手指也沒有係統。


    還沒有原主記憶,也觀測不到任何人的一生。。。


    沈槐:好悲催啊!!!


    銀子啊!沒有你我怎麽活啊!!!


    後來想想,應該是小五丫這個年紀,還沒有記事。


    這樣也好,對原主小五丫來說,這個世界就當沒來過,希望孩子可以重新投胎~


    (虔誠地雙手合十!)


    別人穿越都是豆蔻年華,沈槐穿成了個豆!


    眼前沈槐麵臨的問題是:


    不談致富,怎麽才能讓眼前的生活,不那麽難!?


    實在是受不了這個苦中苦!


    沈槐考慮即將麵臨的問題:


    小五丫年紀小,目前不給別人幹活增添麻煩就可以。


    可是不想辦法的話,等再大一點,勢必也要幹農活。


    自己實在是吃不了這份苦!!!


    在二十一世紀現代化的新農村,沈槐就是吃夠了鄉村生活。


    再不想吃農活的苦,才拚命努力賺錢,在那個三線城市立了足。


    可是,那是人權平等的新社會!


    即使是農民的女兒,隻要肯努力,社會也能給機會,讓每一個努力的人改變命運。


    現在這個皇權至上封建王朝,女子隻是個附屬品,要怎麽才能讓生活好起來呀?!


    這真是個世紀難題!


    也是沈槐必須克服的難題!


    多年的優秀社畜經驗告訴沈槐:


    要想改善自己條件,得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經曆:


    畢業了考進了央企做行政,後來想改變口袋裏的存銀,就辭職做了營銷。


    曆經多年混到了主管、經理,要再往上進一步的時候,由於要去鄰市的總部任職,但是孩子要上小學了,再三思量就放棄了,哎!


    好在經過多年的奮鬥,雖不是大富大貴,但該有的都有了~


    就卡著三十五周歲前,考了個事業編外合同製工種。


    想著就這樣當社畜,能管到孩子學習可以了,安心等著退休了。


    結果,老天爺開了個大玩笑!


    來這後,很快沈槐意識到,自己迴到了解放前前前。。。


    又思考了一下自身:


    自己物理化學就那樣,而且已經出社會多年,除了記得幾個簡單的都還給老師了。


    作為一個多年吃食堂的人,美食方麵--僅限於比較會吃。


    因為一直有賺錢,家裏老人在幫忙帶孩子,廚藝方麵的造詣,在於吃不死人。


    唯一的工作經驗,在營銷方麵。


    貌似在這個吃不飽、穿不暖的舊社會農村,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總結了一下:


    目前先觀望,努力學習對這個時代有用的知識。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學什麽~


    找機會顯露點與別人不同的能力,畢竟這裏的鄉裏人不讀書。


    自己還有讀過書的優勢。


    先混著,學好語言、適應環境,不能讓人覺得自己是個異類。


    沈槐來了之後,去過一次鎮上。


    是五丫爹為了不影響家裏人幹活,把不能勞動的沈槐帶上了,放家裏得浪費個人力看著。


    起大早去的,到那邊快晌午了。


    跟五丫爹喝了一碗沒有肉的羊肉湯,吃了一個玉米麵饅頭。


    五丫爹自己吃了四個黑色的饅頭,把沒喝完的湯喝了,又問店家要了點水。


    該說不說,羊肉湯真挺好喝的~


    按現代的地理坐標,應該屬於灘羊肉了。


    特香!


    腦子裏冒進來一句:


    最美味的佳肴,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食材。


    這日子熬著熬著,好像也熬下來了~


    沈槐喝羊肉湯的那個鎮,叫做多水鎮。


    就跟現代大一點的村子差不多,有一條大一點的路,兩側稀拉有些許瓦房。


    除過一兩間看著好一點,別的大多數還是草屋。


    賣東西的,大多數還是小攤。


    雖然瓦房草屋的店麵和小攤,加起來總共也沒多少,但已經是每個月才有一次的集市了。


    四裏八鄉的鄉鄰們,都是一樣趕路小半天,到這兒來賣掉家裏能賣的,買點家裏需要的迴去。


    放牧村離多水鎮十幾裏路,還有比放牧村更遠的地方。


    大家想要買賣東西,都得趁這一天,聚攏到這個小鎮上。


    鎮上條件好一些的人家,想買些更好的東西,就得趕一天路,到幾十裏外的淶陽縣裏。


    據他們的談話中偶爾提到,鎮上的好人家都去過縣裏購物,滿滿的羨慕。


    縣裏的主街,大概有五百米左右。


    已經是放木村,和別的村子的人們,難以企及的存在了。


    沈槐:這。。。好吧。。。


    再好的地方,就是百十裏外的磐龍郡,放牧村的人想去磐龍郡,得走兩天一夜。


    再大一些,就是甘霖府了。


    要三四日路程,更遠,幾乎沒人去過。


    京城鄴都就更更沒人去過,據說趕車都得要一個多月。


    目前放牧村村民中,除了裏長去過兩次淶陽縣,還是公幹,別的人隻去過多水鎮。


    沈槐的社畜特長,在這邊目前發揮不了半點兒作用~


    在集市的時候,有時候聽見有人算賬算錯了,也不敢提醒。


    沈槐:這個頭不敢冒呀!


    沒法兒解釋自己怎麽會的~


    萬一被當成神童,再長大就露餡了。


    萬一被當成別的,後果更不堪設想,一點兒不敢跟封建迷信作鬥爭。


    過了冬月之後,就是臘月了。


    臘月裏,大家夥兒還得去一趟多水鎮。


    把這幾個月,收拾出來的可以買的帶過去,然後置辦一些年貨。


    今年收成好,除了該蒸饃的蒸饃,也可以去鎮上買兩斤肉,買點糖。


    這些日子的觀察,讓沈槐打定了主意:


    先合理的展露個會算帳的才能,最穩妥!


    冬月裏時,大家把東西歸置好之後,都會請裏長或者高郎中,去幫忙估一下價格。


    大多數是高郎中,高郎中出診了,大夥兒就找裏長。


    因為大家都不識字,很怕被騙。


    都是血汗換來的,莊稼人要是被騙,跟割身上的肉沒有區別。


    沈槐轉過年一月底就兩歲了,現在走路逐漸很利索,五丫家裏人也不怎麽管了。


    隻要不幹擾別人幹活,左右村子裏就這幾十戶人家,吃飯站門口喊一嗓子,就迴來了。


    主意想定了之後,沈槐就要開始實施。


    於是,整個冬月裏,就看見這麽個光景:


    誰家請裏長或高郎中去算賬,沈槐就竄到誰家。


    在旁邊看著,也不吱聲,看見人就甜甜的叫下。


    誰逗弄一下,就對誰笑一下。


    大一些的孩子,基本上都有些活兒,沒活兒的時候,就會三五成群的玩。


    這樣混著,倒也沒有人在意她。


    今年年成好,偶爾還有大人看她乖巧,好心給個吃的。


    “不對,是三十七!”


    在冬月下旬的時候,有一次裏長在梁二伯家少算了一個數字,沈槐出聲指了出來。


    “噫~還真是!”


    裏長下意識又算了一遍,突然一怔:“剛剛誰說話呢?”


    “好像。。。是五丫?!”二伯娘驚訝道。


    二伯走過來,一把抱起角落裏的五丫,滿臉的不可置信,又帶著些欣賞。


    抱著沈槐顛了顛:


    “小五丫哦,你再跟二伯說,剛剛說的啥嘛?”


    “高粱,不對,是,三十七,錢。”


    沈槐用自己的方法,運用著盡量純正的口音,脆生生的說完一笑。


    “呀!這小妮兒啥時候學會的?”裏長驚喜道。


    邊說著,邊從二伯懷裏接過沈槐,然後對著五丫二伯二嬸笑道:


    “我想起來了,這個月我來幫大家夥兒盤算,老是瞧見這個小東西呢~


    這個小東西,居然看著看著,自己通了些門道。


    小五丫,爺爺問你:


    大豆九斤,一斤賣六錢,能賣多少錢?”


    “嗯。。。”


    沈槐假裝低頭想了想,掰了掰手指對著裏長一笑:


    “爺爺,五十四,個錢,嘻嘻!”


    接著,裏長問了幾個簡單的,個位和小兩位數的加減法。


    又指著糧食袋子上,寫的幾個數字問了一下。


    沈槐把報了數字的,都答出來了,看字的都說不認識。


    “好好好好啊!


    五丫這個小妮兒,要是個小子,將來恐怕有出息嘞!


    哈哈哈,梁老二,你老梁家福氣啊!”


    沈槐:嗬嗬~可惜不是個小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沐家家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行火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行火熯並收藏沐家家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