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通氣竅這件事,當然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其中有許多問題。首先,以有限的先天氣數,能打通哪些氣竅,修成什麽法門呢?
這倒是簡單了,道祖他老人家,收集了天下的大道,各個方麵都有涉獵,玄天宗弟子自己看著選便好。其中,對氣數的要求,就是打通氣竅所需氣數的基準線。
比如氣宗修的「九玄造化法」,需要氣數六十六息。就是說擁有了六十六息真氣,再來修行造化法那就坦途無虞。當然,稍微欠缺點也不怕,還有各種靈寶仙丹的。
比如,千峰醉就能臨時增加真氣嘛。用了這些寶貝,把氣竅貫通之後也就齊活,氣數稍微欠缺對後續修行的影響不足為道。別像付自安那種底子太差的,問題都不大。
剩下的問題就是,我該打通哪些氣竅?順序如何?這些氣竅在哪裏?
這就是得拜入山門,接受山門心法傳承,再由師父來一點點的教了。
尤其是,這氣竅在哪裏這個問題,尤其重要。這可不是指指腦門,告訴他「神庭」就在這裏就能完事的。掌握學識,理解定位法,然後在一點點的嚐試,是個必不可少的過程。
…...
付自安修行法特殊,人還在引氣,已經可以考慮衝氣竅的問題了。百無禁忌是真的,抓瞎完球也是真的。
還好,雖然不能直接修行玄天宗的門法,借鑒一下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不動罡衣應運而生。
既然有個術法,就先以這個術法為核心先練著。要不存些真氣在靈玄氣海裏,那也白搭。就相當於玩個遊戲升級了,屬性點放著不加,付自安真是渾身刺撓。
所以,也就不想許多就以不動罡衣的需求為依據,逐步的打開著氣竅。
目前付自安已經打通了,雙手的「中衝」、雙腳的「金門」,以及軀幹的「幽門」、「神藏」、「魂門」、「魂戶」。
以這些氣竅運轉不動罡衣術法,所形成的罡衣隻能護住四肢。
如果先前的推測沒有錯,付自安隻需要在打開「君官」氣竅,軀幹就能形成一個小周天。再施展罡衣,它那應該就能包覆軀幹了。
而真氣五十五息就是打通「君官」氣竅,所需的真氣數量。
……
說起氣竅定位,這坤乾倒轉的自在法還有神異之處。
修行自在法的第一重,便是讓自在爐器靈認主,並把自在爐納入體中,以頂替氣海的作用。
這個過程中,有個非常要命的步驟,就是要把原有的真氣氣旋給煉化掉!萬幸,付自安隻有先天真氣兩息,所以煉化這兩息真氣,所遭的那點罪不算太深。
而順利把自在爐納入體中後,付自安發現了神奇之處。靈玄氣海是“內在”,但自在爐是“外在”。現在以“外在”代替了“內在”。這讓貫通氣竅這件事,有了根本的變化!
付自安貫通氣竅時,是由知之這器靈,引著真氣從外而內的反向貫通。
說真的,付自安也理解不了為什麽會這樣。隻是事實已經是如此了,也無從深究。況且它還有些好處,便不需要改變什麽。
付自安貫通氣竅所需氣數,和貫通之後的效果都一樣。但是定位氣竅卻簡單了許多!
想想看從靈玄氣海出發,外麵的氣竅三百餘。找錯了就是錯了,沒地方可以說理。
但反過來,由氣竅向內去找靈玄氣海,目的地就明顯的多了,想錯都不容易啊!
而且,逍遙子前輩還高瞻遠矚的,把已知的氣竅,都以真言銘文嵌在了自在爐上。
換言之,知之這個器靈對人體的氣竅,摸得比付自安都清楚!這也意味著,付自安就不用使勁鑽研怎麽定位氣竅,這麽個問題了。
所以,逍遙子前輩才沒有留下什麽術法啊。無限的氣數提供了,定位氣竅的問題完全解決了,大道的原理也講解了。如此坦途,還問他要術法?他知道,怕是要氣的從九泉之下,上來砍人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付自安才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摸索出了一個術法「不動罡衣」。要不然自創術法,付自安這種門外漢,談何容易啊?
……
這天,付自安發現自己真氣來到五十五息,便立刻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往廚房。沒辦法,最近知之貪睡,還是得用美食引誘它一下。
一道水晶肘子,還是能把知之引出來了。知之現在還很小,胃口其實不大。更多的美食還是進了付自安的肚子。
門外有老三叔和五叔護法,付自安點了一支聖君賜的靈香,以確保周遭靈氣充足。
桌上還放著一杯千峰醉。修士一般不用千峰醉幫助自己衝氣竅。那可是酒,吃醉了又衝氣竅這種瘋事,隻有龍魂軍會幹。其實付自安多半用不上,以防萬一而已。
到了高傑掐算好的良辰吉時,付自安便施展自在法,把自在爐召喚到了手心裏!
自在爐本來是很大的,付自安把它納入體內之後,它便消失不見。後來,付自安打通了四肢氣竅,知之便有了實體。自在爐也就能召喚出來了,隻是就變成了袖珍型。
後來付自安也發現了,修為增加能讓自在爐變得更大。一開始隻有拇指大小,現在倒是也有一拳了。估計「君官」貫通之後,軀體氣竅的小周天形成,自在爐又會變得更大一些,就是也不知道有個啥用。
思忖了片刻,付自安靜氣凝神定下心來,然後在心裏對知之說道:“開始吧,「君官」氣竅,我們先前就試過的。”
先前確實試過,就是為了判斷一下大概多少真氣能夠打通這個氣竅。
知之得令,叫喚一聲,化為流光鑽進了付自安的胸口。「君官」位於左前胸,屬於心髒附近的氣竅。肉體上,付自安沒有任何感覺,不過靈識確實能察覺知之的動靜。
然後,付自安便感覺自在爐之中有自己的真氣,通過了胸口的「君官」氣竅。
別人衝氣竅,那肯定得小心翼翼的感知著真氣。不斷迴想著定位的法門,根據自己先前練習的感覺,慢慢探索。沒有把握的,會多試幾次,確定沒差錯了才一口氣貫通。清醒靈識的藥,在這種時候最是有用了。
而付自安就吃個飽,以自在法提煉著食物中的靈氣,再加上氣旋自己引納的,算是做個補充。不見得提升多少貫氣能力,隻能算是聊勝於無。
感受著靈氣在知之的引領下,於“體之內在”中穿梭。某種程度上來說,付自安其實在發呆。
其中有許多問題。首先,以有限的先天氣數,能打通哪些氣竅,修成什麽法門呢?
這倒是簡單了,道祖他老人家,收集了天下的大道,各個方麵都有涉獵,玄天宗弟子自己看著選便好。其中,對氣數的要求,就是打通氣竅所需氣數的基準線。
比如氣宗修的「九玄造化法」,需要氣數六十六息。就是說擁有了六十六息真氣,再來修行造化法那就坦途無虞。當然,稍微欠缺點也不怕,還有各種靈寶仙丹的。
比如,千峰醉就能臨時增加真氣嘛。用了這些寶貝,把氣竅貫通之後也就齊活,氣數稍微欠缺對後續修行的影響不足為道。別像付自安那種底子太差的,問題都不大。
剩下的問題就是,我該打通哪些氣竅?順序如何?這些氣竅在哪裏?
這就是得拜入山門,接受山門心法傳承,再由師父來一點點的教了。
尤其是,這氣竅在哪裏這個問題,尤其重要。這可不是指指腦門,告訴他「神庭」就在這裏就能完事的。掌握學識,理解定位法,然後在一點點的嚐試,是個必不可少的過程。
…...
付自安修行法特殊,人還在引氣,已經可以考慮衝氣竅的問題了。百無禁忌是真的,抓瞎完球也是真的。
還好,雖然不能直接修行玄天宗的門法,借鑒一下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以,不動罡衣應運而生。
既然有個術法,就先以這個術法為核心先練著。要不存些真氣在靈玄氣海裏,那也白搭。就相當於玩個遊戲升級了,屬性點放著不加,付自安真是渾身刺撓。
所以,也就不想許多就以不動罡衣的需求為依據,逐步的打開著氣竅。
目前付自安已經打通了,雙手的「中衝」、雙腳的「金門」,以及軀幹的「幽門」、「神藏」、「魂門」、「魂戶」。
以這些氣竅運轉不動罡衣術法,所形成的罡衣隻能護住四肢。
如果先前的推測沒有錯,付自安隻需要在打開「君官」氣竅,軀幹就能形成一個小周天。再施展罡衣,它那應該就能包覆軀幹了。
而真氣五十五息就是打通「君官」氣竅,所需的真氣數量。
……
說起氣竅定位,這坤乾倒轉的自在法還有神異之處。
修行自在法的第一重,便是讓自在爐器靈認主,並把自在爐納入體中,以頂替氣海的作用。
這個過程中,有個非常要命的步驟,就是要把原有的真氣氣旋給煉化掉!萬幸,付自安隻有先天真氣兩息,所以煉化這兩息真氣,所遭的那點罪不算太深。
而順利把自在爐納入體中後,付自安發現了神奇之處。靈玄氣海是“內在”,但自在爐是“外在”。現在以“外在”代替了“內在”。這讓貫通氣竅這件事,有了根本的變化!
付自安貫通氣竅時,是由知之這器靈,引著真氣從外而內的反向貫通。
說真的,付自安也理解不了為什麽會這樣。隻是事實已經是如此了,也無從深究。況且它還有些好處,便不需要改變什麽。
付自安貫通氣竅所需氣數,和貫通之後的效果都一樣。但是定位氣竅卻簡單了許多!
想想看從靈玄氣海出發,外麵的氣竅三百餘。找錯了就是錯了,沒地方可以說理。
但反過來,由氣竅向內去找靈玄氣海,目的地就明顯的多了,想錯都不容易啊!
而且,逍遙子前輩還高瞻遠矚的,把已知的氣竅,都以真言銘文嵌在了自在爐上。
換言之,知之這個器靈對人體的氣竅,摸得比付自安都清楚!這也意味著,付自安就不用使勁鑽研怎麽定位氣竅,這麽個問題了。
所以,逍遙子前輩才沒有留下什麽術法啊。無限的氣數提供了,定位氣竅的問題完全解決了,大道的原理也講解了。如此坦途,還問他要術法?他知道,怕是要氣的從九泉之下,上來砍人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付自安才能在父母的幫助下,摸索出了一個術法「不動罡衣」。要不然自創術法,付自安這種門外漢,談何容易啊?
……
這天,付自安發現自己真氣來到五十五息,便立刻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往廚房。沒辦法,最近知之貪睡,還是得用美食引誘它一下。
一道水晶肘子,還是能把知之引出來了。知之現在還很小,胃口其實不大。更多的美食還是進了付自安的肚子。
門外有老三叔和五叔護法,付自安點了一支聖君賜的靈香,以確保周遭靈氣充足。
桌上還放著一杯千峰醉。修士一般不用千峰醉幫助自己衝氣竅。那可是酒,吃醉了又衝氣竅這種瘋事,隻有龍魂軍會幹。其實付自安多半用不上,以防萬一而已。
到了高傑掐算好的良辰吉時,付自安便施展自在法,把自在爐召喚到了手心裏!
自在爐本來是很大的,付自安把它納入體內之後,它便消失不見。後來,付自安打通了四肢氣竅,知之便有了實體。自在爐也就能召喚出來了,隻是就變成了袖珍型。
後來付自安也發現了,修為增加能讓自在爐變得更大。一開始隻有拇指大小,現在倒是也有一拳了。估計「君官」貫通之後,軀體氣竅的小周天形成,自在爐又會變得更大一些,就是也不知道有個啥用。
思忖了片刻,付自安靜氣凝神定下心來,然後在心裏對知之說道:“開始吧,「君官」氣竅,我們先前就試過的。”
先前確實試過,就是為了判斷一下大概多少真氣能夠打通這個氣竅。
知之得令,叫喚一聲,化為流光鑽進了付自安的胸口。「君官」位於左前胸,屬於心髒附近的氣竅。肉體上,付自安沒有任何感覺,不過靈識確實能察覺知之的動靜。
然後,付自安便感覺自在爐之中有自己的真氣,通過了胸口的「君官」氣竅。
別人衝氣竅,那肯定得小心翼翼的感知著真氣。不斷迴想著定位的法門,根據自己先前練習的感覺,慢慢探索。沒有把握的,會多試幾次,確定沒差錯了才一口氣貫通。清醒靈識的藥,在這種時候最是有用了。
而付自安就吃個飽,以自在法提煉著食物中的靈氣,再加上氣旋自己引納的,算是做個補充。不見得提升多少貫氣能力,隻能算是聊勝於無。
感受著靈氣在知之的引領下,於“體之內在”中穿梭。某種程度上來說,付自安其實在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