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誠已經了解到,沒有現代金融和貨幣的時代,商業交易成本普遍較高。借貸的利率在很長的曆史時期都超過年利率100%。高融資成本導致商業成本高,也導致商品每一次流通加價都很高。在後世卷王的社會裏,很多產業有2%-3%的利潤就已經很滿意了,這些行業靠著高周轉率實現較好的業績。但是在古代社會,資金周轉效率和使用效率遠遠沒有如此之高。所以一個泥叫兒從生產到批發零售,加價100%,已經算是利潤微薄,這也是張誠對大掌櫃的見識佩服的原因。泥叫兒並非是生活必需品。隻是一個小玩具。類似後世的四驅車、悠悠球。在沒有現代廣告和傳播的背景下,泥叫兒要想成為全民玩具,就必須在價格上盡可能貼近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實現快速大量銷售。同時低價傾銷的政策,還可以壓死所有競爭者仿造的念頭。在國民玩具這樣的快速消費品領域,量大利薄,是碾壓競爭對手、打擊仿冒的不二法門。


    而蜂蜜作為這個社會稀缺的甜味劑,產能又受到限製。許氏商行的態度是設法獨家包銷,並且按照奢侈品的思路十倍加價。以獲得高利潤。即便加價十倍,張村的蜂蜜由於采用了離心取蜜法,其品質和觀感仍然遠遠高於一般市售蜂蜜,而加價十倍,在價格上相對野蜂蜜仍有優勢。所以蜂蜜的高加價策略,也是非常明智的。


    獨輪車的定價,其實符合這個世界一般的商品加價規則,要計算物流成本、營銷成本,還要比較和其它運輸工具比如牛車馬車的運力差異,因此做了一個四倍加價。這個加價的方法是穩妥的,而如果能保證獨輪車的產能,獨輪車的市場規模、獲利能力還要不斷提高。


    自己接觸到的三種商品,許氏商行采用了三種不同的定價方法,大掌櫃看到的不是一品一類一個銷售環節的利潤,而是對整個市場的雄心。大掌櫃果然是一流的商人。


    看著大掌櫃期待的目光,張誠說:“泥叫兒和蜂蜜不提,就是獨輪車這東西,其實結構相當簡單,如果有人仿冒,該怎麽辦?”


    大掌櫃冷冷的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我許氏商行也不是吃素的,大秦疆域之內,如有商家作坊膽敢仿冒獨輪車,那就是不想活了。這一點小哥兒你放心。”


    “擦,這是要玩黑社會?”張誠想。也對,在一個沒有商標法和專利保護法的時代,商人要維護自己獨門技術的利益,那就隻有靠硬實力。什麽樣的硬實力?那就是滅人滿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硬實力。


    “我第一車輛廠可沒有大掌櫃這個實力啊……”張誠苦笑。如果大掌櫃玩黑的,硬要仿冒這個獨輪車,那張村可沒辦法殺他全家。


    “小哥兒說哪裏話,第一是咱們合作又不是隻有這獨輪車一樣事物,第二是這獨輪車的製造,我們核算過,自己在鹹陽開作坊生產,也省不下幾個錢。第三是現今整個鹹陽都知道第一車輛廠的獨輪車才是正牌,品質優良。大家指明購買有第一車輛廠標記的獨輪車。就算有個別木匠模仿,大秦的百姓也不認賬。而木匠一輛車一輛車去造,這造價絕對下不來。”


    原來是這樣,還是成本和品牌的問題。


    在張村,獨輪車是流水線生產。然後散件包裝成半成品,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到了鹹陽或者其它郡縣的許氏商行才組裝銷售。這一係列操作,大大降低了獨輪車的生產物流成本。這才保證了獨輪車在大秦疆域內的競爭力。獨輪車四倍加價。成本降低20%30%,對商行吸引力並不大,但是失去張誠這個重要的供應商,失去包括蜂蜜在內的各項供應,甚至如果張誠另外和其它商行合作,那對許氏商行的影響就太大了。


    理解了大秦時代的商業邏輯。張誠這才打開一直放在身旁的一個小盒子。這是一個精巧的木盒,打磨的極為光滑。盒蓋是抽插滑蓋的,拉開盒蓋,裏麵是一副精致的黑色小羊皮手套。手套上燙印著《上郡誠記》的logo和一個閃電一樣的紋樣。掌櫃的不知道這個閃電就是英文字母z字的變形。隻覺得這雙小羊皮手套入手溫潤。而整個包裝也極為精致,看上去就是好東西。


    掌櫃的小心的拿出手套,摩挲了一會兒,戴上這副手套,曲張手指,覺得這雙手套貼合無比。


    “好東西啊!好手藝啊!”掌櫃的說。


    在這個時代,其實沒有真正高級的裁縫和服飾的做工,鞋子、帽子、衣服都遠遠談不上貼合舒適。這副小羊皮手套一方麵是裁剪得更加合理貼合手型,另一方麵則是羊皮有一定的伸縮性,可以適應不同的手型。就有了這種緊緊包裹手指的效果。


    “手套。”張誠說。


    “冬季可以防凍,也可以避免手指受傷,能保護雙手光滑滋潤。避免生凍瘡。另外對貴人來說,無論是握持馬鞭還是刀劍弓弩,都能保護肌膚不受傷,而且靈活舒展,完全不會影響動作。”張誠從懷裏掏出一雙小號的手套戴上,手指做著各種動作,靈活無比。


    手套是保護雙手的工具,本應該是工匠最需要。但是在這個時代,能擁有它的隻能是貴人。


    這是奢侈品。所以張誠特別打造了這個精巧的木盒,木盒內部襯上了雪白的絲絹,盒蓋、絲絹、手套上都印上了自己的標記。在包裝上,盡自己所能,已經是這個世界最好的了。當然也不是不能再進一步,比如包裝盒用漆器、絲絹用繡品、手套上鑲嵌珠玉。但是那樣的話,成本就更高、生產效率就太低,產能上不來。


    手套的縫製,在這個社會雖然是一種手工業,但是統一製皮、統一裁剪、統一縫製標準、統一著色上光之後,手套是可以以一種半流水線手工製作的方式進行,手套如果有好訂單,能讓鄉村裏的婦人都有一份非常穩定的收入,甚至不低於那些男丁的生產力。


    我要跟大掌櫃商量一下,這手套,男女各有大中小號三個型號,誠記給您的價格是200個錢,您出售最低不能低於5000錢。


    大掌櫃翻轉著手裏的這副手套,研究其做工。縫製並不複雜。難得的是這黑色和溫潤的感覺,皮張處理確有不凡之處。一時不知道是如何做成的。想必這就是誠記的秘訣了。


    張誠又摸出一個小小的貝殼盒子,打開兩片蚌殼,裏麵是一種黑色的油膏。張誠用帶著手套的指頭挑出一點,雙手揉搓,在手套上塗布均勻,雙手摩擦,這副已經有了使用痕跡的手套,立刻就變得瑩潤光亮。


    油膏裏還添加了香料,很好聞。


    “手套油,100錢成本,您可以賣到500錢一盒。”張誠笑著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指神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指神蓋並收藏六歲兒童一次殺了40個匈奴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