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龐統於壽春“攪風攪雨”之時,劉備與三弟張飛,統領的後續兩萬徐州軍,亦已抵達曲陽參戰。


    此刻,劉備麾下共五萬五千兵馬,齊聚曲陽城下。


    大營之中,更是“將星雲集”,關羽,張飛,霍驍,張遼,魏延,陳到,周倉,胡車兒,裴元紹等眾將盡皆聽命。


    左軍師諸葛亮,此刻隨在主公劉備身側,正在端詳壽春方向燭龍秘諜傳迴的密信。


    自諸葛亮,徐庶等人組建徐州軍情司以來,在多位軍師的謀劃下,燭龍秘諜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霍驍雖依舊為燭龍統領,卻樂得當起了“甩手掌櫃”。


    他將秘諜的謀劃執行事務,放心交給諸葛亮等人。秘諜的日常訓練選拔,卻依舊由遠在徐州大本營的燭龍副統領,他霍驍的“未婚妻”雪筠負責。如此,霍驍方能專心統兵,決勝於戰陣之上。


    不過,霍驍雖對“諸葛丞相”信心滿滿,其他諸將......可未必如此做想!


    這軍帳之中,居於眾將之首的關二爺,張三爺二位,便對眼前二十來歲的“諸葛軍師”滿臉“敵意”!


    張三爺性子急躁,一路隨大哥急行軍而來。眼見己方大軍抵達曲陽已有數日,卻始終並未攻城廝殺。


    聽聞皆是眼前這乳臭未幹的“書生”所謀,不由吹胡子瞪眼,幾欲發作。


    關二爺倒不同於三弟魯莽,但其一向性格高傲,卻見大哥對諸葛亮禮遇甚高,自是心中不服,對其“紙上談兵”之行,更是嗤之以鼻。


    隻見他一雙細長的丹鳳眼微微眯起,望向諸葛亮的神情,既有一絲輕視......更多的則是懷疑與不信任!


    諸葛亮一向大局為重,對主公兩位義弟的無禮之行,隻是一笑置之,耐心道:


    “主公,諸位將軍,當下那偽朝征南將軍劉勳麾下,尚有三萬兵馬,這曲陽城又頗為堅固,急切之下難以攻克!請諸位將軍稍安勿躁,各自約束麾下兵馬,以待破敵良機!”


    “我等自徐州率大軍而來,豈是為在此整日枯坐!大哥!此等書生毫無膽略,隻要你一聲令下,我等便率軍攻城,那袁術手下俱是無能之輩,這曲陽城,料不過數日可下!”


    張飛終於再也按捺不住,以手指諸葛亮,憤憤不平說道。


    “兄長,翼德所言,倒也不無道理!所謂兵貴神速,我等既率大軍而來,便當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克曲陽,這淮南毗鄰曹操治下,汝南太守曹洪對我下蔡城虎視眈眈,雖有元儉(廖化)鎮守,若不盡快攻克曲陽,壽春,弟擔心遲則生變,於我大軍不利!”


    關羽臥蠶眉微微皺起,其雖不像三弟那般直言駁斥諸葛亮,卻也頗有微詞,如今更借曹軍之事,對大哥出言提醒道。


    “額......果真跟原本時空一樣,二爺,三爺對初出茅廬的孔明還是不服氣啊!”


    思慮及此,霍驍“挺身而出”,說道:


    “雲長將軍,翼德將軍,主公此番討伐袁術,當盡量保存實力,以便他日逐鹿天下,與曹操等人一較長短!若我等此時便強攻曲陽,恐會損失不小,屆時壽春亦難攻克!孔明先生智謀深遠,已有諸多計策暗中進行,我等靜待戰機即可。”


    關羽身為劉備軍高層,自然知曉霍驍統領著自家一支秘諜部隊,在各處戰場屢建奇功。


    其雖不信任新近投效的諸葛亮,對與自己多次並肩作戰的霍驍,卻是頗為信任。


    如今聽其言之鑿鑿,倒也懷疑之色漸去。


    至於張飛......一向幫親不幫理!


    以他跟霍驍的交情,自然不能不賣其幾分麵子,其正待再言語,卻聽大哥劉備說道:


    “三弟!不可對孔明軍師無禮!誠如仲平所言,若我軍強攻淮南,得其地而兵力大損,便是得不償失之舉!袁術倒行逆施,其麾下亦離心離德!二弟所言,確有道理,但孔明軍師慮事周全,自有妙計破敵,隻要依計而行,少不得有諸位建功之機!”


    劉備已從諸葛亮,霍驍處,得知幾人謀劃,亦知曉了壽春暗間“鳳雛”龐統的存在。


    其一向用人不疑,但此事事涉機密,不便透露詳情,劉備便也隻得暫且保密,放心交由諸葛亮,龐統,霍驍等人暗中行事!


    沉吟片刻,劉備忽然拔出隨身所佩的雙股劍右劍,雙手交由諸葛亮,當眾說道:


    “此劍,便暫且交由孔明軍師掌管!軍師持此劍,便形同我本人親至!眾將皆要服從調遣,若有怠慢者,一律軍法從事!”


    帳中諸將,聞言皆大驚!


    除了霍驍,當真沒人會想到,自家主公竟對這位二十來歲的年輕軍師如此信任!


    關羽,張飛二人,從未見大哥如此行事,當下也再不敢造次。


    饒是諸葛亮虛懷若穀,得主公如此信任,也是心情起伏,不免感激涕零。


    其恭敬接過雙股右劍,低頭拱手道:


    “謝主公信任!亮必肝腦塗地,誓死以報!”


    隨即,諸葛亮竟又“口出狂言”:


    “主公,諸位將軍!仲平將軍麾下秘諜,已潛入曲陽城中。若我等此前掌握的情報無差,這三到五日,當有轉機!如此,不但曲陽可破,恐怕壽春亦可接連而下!”


    聽聞如此“駭人聽聞”之語,眾將皆是目瞪口呆。


    關羽聞言,更是麵色不定,問道:


    “戰陣之事,非同小可!諸葛軍師休要妄言!若三到五日,這曲陽城依舊未下,軍師更待如何?”


    諸葛亮正色道:


    “若是如此,便請雲長將軍,以主公此劍執行軍法,斬下亮之頭顱!”


    “諸葛軍師!軍中無戲言!”


    關羽再次皺眉道。


    “軍中無戲言,亮自然知曉,此乃軍令狀是也!”


    諸葛亮依舊帶著雲淡風輕的笑意,胸有成竹道。


    就在諸葛亮與關羽二人“賭鬥”之時,曲陽城中,早已是暗流湧動!


    袁術大將劉勳,無奈聽從主公袁術軍令,以三萬兵力死守曲陽,其中兩萬人馬,更是其廬江軍部曲。


    劉勳久經沙場,武勇雖不及戰死的紀靈,統兵之能卻並不在紀靈之下,更遠勝如今駐守壽春的“無膽大將軍”張勳。


    其見劉備此番親征曲陽,麾下足有五六萬兵力,卻始終圍而不攻,倒是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劉備氣勢洶洶而來,僅是虛張聲勢?”


    劉備此前以弱勢兵力,便兩次征伐自家主公袁術。自己的同僚大將橋蕤,紀靈等人接連戰死。


    所以劉勳很快收起了這等“天真”想法,下令監軍陳紀,副將李豐嚴守城池,監視敵軍動向。


    很快,曲陽城中,數則聽上去“離譜”,甚至“自相矛盾”的流言,就傳到了劉勳耳中。


    有傳言說劉勳雖忠心耿耿,卻不受“陛下”袁術信任,已慘遭壽春方麵拋棄,淪為棄子!


    侍中楊弘,大將軍張勳皆視其為眼中釘,屢進讒言,這才導致壽春不發一兵一卒,曲陽孤城被圍!


    更有傳言,劉勳與監軍陳紀,副將李豐不合,欲撥亂反正,奪其麾下一萬兵馬,以此二人首級以及曲陽城池,作為進獻劉皇叔之禮。


    這些流言“有板有眼”,不斷傳到劉勳,甚至“有心人”陳紀,李豐耳中!


    劉勳在廬江太守任上時,便暗藏割據廬江自立之心!這“忠心耿耿”一說,劉勳自是哭笑不得,但“屢遭陷害”的說法,劉勳倒是深有感觸!


    張勳與其屢次爭權,楊弘雖未明確站在張勳一邊,二人卻頗為親厚。


    這曲陽城中的陳紀,李豐名為輔佐劉勳守城,卻實是受張勳委派而來,大有監視之意。兩人麾下的一萬兵馬,便連身為主將的劉勳,也難以直接指揮!


    如今陳紀,李豐聽聞傳言,劉勳欲背叛袁術,更欲以自己人頭,作為投降劉備之禮。


    兩人雖不盡信,但也絕不敢拿自己性命“開玩笑”!兩人私下商議,明顯增加了身邊親兵部曲的數量,對劉勳暗自提防!


    而這一切......自然盡收劉勳眼底。


    天地良心,劉勳雖暗藏自立之心,但絕對沒有投靠城外“劉皇叔”的打算!


    不過......劉勳與陳紀,李豐“背後”的張勳,早結怨頗深,宛若仇寇!如今流言四起,劉勳與這二人,也頗有劍拔弩張之意。


    就在幾人互不信任,各懷心思之際,劉備軍發起的“攻城戰”竟不期而至!


    下章預告“圍師必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艾瑞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艾瑞克並收藏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