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崇禎站在禦書房的窗前,凝視著遠處的天際。最近幾日,奏報中接連傳來改革試點的成果數據,河南和山西的地方秩序已經恢複,百姓的支持率也在逐步上升。但他心知肚明,這份表麵上的平靜不過是頑固派暫時隱忍的假象。


    玄衛首領王安站在一旁,語氣低沉:“陛下,探子傳來消息,周延儒與幾名頑固派成員近日頻繁聚會,似有新動作。他們打算在朝會上以‘政策推行過快,削弱皇權’為由,向改革試點發難。”


    崇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聲音沉穩而不乏威嚴:“他們果然忍不住了。削弱皇權?這話倒有幾分新意,但也不過是借口罷了。”


    他走到書案前,激活了玄天策,命令係統模擬頑固派在朝會上的言辭策略以及可能的後續動作。光幕上迅速浮現出複雜的關係網絡與多種預測結果:


    **策略一:質疑政策的執行速度**


    頑固派可能強調政策推行過快,地方未做好充分準備,試圖讓朝廷暫緩改革,以爭取時間。


    **策略二:誇大地方士紳的不滿**


    通過散播“士紳不滿可能引發地方動亂”的輿論,製造改革威脅地方穩定的假象。


    **策略三:對皇權的隱性攻擊**


    借“試點改革集中權力”之名,質疑皇帝對地方事務的過度幹涉,試圖在輿論上削弱崇禎的威信。


    崇禎掃過這些預判,目光變得深邃。他沉聲說道:“既然他們要用這些話題做文章,朕便讓他們自食其果。”


    隔日,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崇禎端坐龍椅,神色淡然,目光掃過群臣。內侍宣讀完例行奏報後,周延儒緩緩出列,拱手行禮:“陛下,臣有話要奏。”


    “周愛卿何事?”崇禎語氣平靜,目光中卻帶著一絲隱晦的鋒芒。


    周延儒神色嚴肅,語氣低沉卻擲地有聲:“陛下,稅製改革試點雖初見成效,但臣以為推行速度過快,地方士紳怨聲漸起。若再不加以調整,恐損國基,動皇權。”


    “損國基?動皇權?”崇禎眉頭微挑,語氣中隱隱帶著冷意,“周大人此話從何說起?”


    周延儒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地方士紳長期以來為地方治理出力,但改革直接削弱了他們的利益,難免引發怨言。這些怨言若不能妥善處理,必將影響地方穩定,最終動搖中央權威。”


    他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將“士紳”這一核心矛盾巧妙包裝成對皇權的忠誠建議。朝堂中,不少中立派官員皺起了眉頭,似乎被他的言辭打動。


    麵對周延儒那番滴水不漏、表麵忠誠的質問,崇禎崇禎眼神微斂,唇角卻帶著一抹幾不可察的笑意。他緩緩開口,語氣不疾不徐,卻透著淩厲:“周大人,聽你的意思,朕的改革反而是對皇權的威脅了?”


    朝堂瞬間安靜,所有人都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麵而來。周延儒略顯僵硬地拱手,語氣依然恭敬:“陛下明察,臣絕無此意。但改革推行迅速,若處理不當,恐會招致地方士紳的聯合反彈,進而影響中央對地方的掌控。”


    他話音剛落,崇禎冷笑一聲,聲音清晰而平穩,卻帶著擲地有聲的力道:“士紳聯合反彈?周大人這話,朕怎麽聽著不像是建議,倒像是一種警告?”


    周延儒臉色微變,連忙辯解:“陛下,臣隻是憂心地方形勢,不敢有絲毫不敬。”


    “無須再說,”崇禎擺手打斷他,眼中寒意漸濃,“周大人既憂心地方形勢,那朕便讓你看看,山丁試點的實際情況究竟如何。來人,宣奏報。”


    內侍展開折子,大聲宣讀最新的山西試點數據。聲聲有力,每一句都像鐵錘般敲擊在反對派的心頭:


    稅負減輕,百姓負擔降低:農民稅賦減少了四成,鄉村經濟恢複活力,百姓生活逐步改善。


    市場穩定,糧價下降:糧倉改革使得儲糧充足,糧價穩定,試點區域的農貿市場交易量增長一倍。


    治安恢複,地方秩序穩定:鄉間流民迴歸,鄉村治安恢複正常,盜匪活動減少六成。


    每一條數據都真實且準確,絲毫不容反駁。殿內一片寂靜,不少中立派官員低頭沉思,顯然已經被這些事實打動。


    崇禎冷冷掃視群臣,尤其是周延儒,聲音如寒冰般透徹:“周大人方才提及地方士紳的怨言。可朕不禁要問,這些士紳的怨言是為何而起?是因為百姓生活改善了嗎?還是因為他們喪失了以往私吞民財的權力?”


    這一句質問猶如當頭棒喝,周延儒猛地抬頭,卻發現對方的目光淩厲如刀。他張了張嘴,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反駁言辭。


    崇禎的語氣愈發冷峻,繼續說道:“朕心知,士紳在地方治理中有一定作用,但若他們將百姓當作斂財的工具,朝廷是否還需放任他們不管?諸位大人,朕需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幾名中立派官員忍不住低聲議論:“陛下所言極是,若士紳隻知盤剝百姓,朝廷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改革若是為了百姓,這樣的怨言又有什麽必要理會?”


    聽到這些話,周延儒的臉色更加陰沉。他咬緊牙關,硬生生將心中的不甘壓下,拱手說道:“陛下明察,臣並非為士紳開脫,隻是希望地方安定。”


    崇禎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冷光,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朕心裏明白。地方安定,百姓安居樂業,這是朕的責任。可若有人假借‘安定’之名,行私利之事,朕絕不會姑息。”


    他話語間雖未點名,但目光犀利,直指東林黨的一些核心成員。幾名頑固派官員臉色微變,雖極力掩飾,但額上的汗珠卻透露出內心的不安。


    “改革是為了大明的長久安定,是為了百姓的福祉。朕不希望任何人,將百姓的利益當作私利的籌碼。”崇禎聲音沉穩,每一個字都猶如重錘敲擊在頑固派的心頭。


    周延儒被崇禎的一番話壓得難以開口。他深知,此刻再多言隻會授人以柄。他低頭拱手道:“陛下所言極是,臣定會盡力督促地方,配合改革之策。”


    但他的聲音中,已然失去了先前的底氣。


    朝會結束後,崇禎返迴禦書房,王承恩跟隨在側,低聲說道:“陛下,清流們暫時啞火,但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崇禎淡淡一笑:“啞火不是終結,而是開始。他們越掙紮,暴露得就越徹底。周延儒的反撲,隻不過是在給朕提供清算的理由罷了。”


    他轉身看向窗外,目光深邃而冷峻:“改革的路,誰擋就除誰。朕沒有退路,大明也沒有退路。”


    窗外的晨光灑滿京城,透著一片寒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泥巴超酷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泥巴超酷的並收藏我用現代知識拯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