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善忙問禦馬車的驛卒,驛卒也抖著唇道:“大人恕罪,小……小人腿軟,走不下馬車,沒向您下跪。”
“他來了!”劉巡按忽然叫道。
吳繼善一瞧,大路上來了匹老馬,坐著位形色可疑的邋遢男子,忙叫身邊兵馬上前:“拿下那廝!”
“吳大人且慢!是救命恩人!”劉巡按急忙步下馬車,麵迎蓬發男子,那男子也下了馬,唱了個喏,劉巡按忙道:“好漢何名?救了本官,必有重賞!”
“大人,重賞且免,留作與方才那幾位死難軍兵家人好了。”蓬發男子道,“還請大人加派兵馬,迴大路上去收屍。”
劉巡按不住點頭:“壯士仁義,不知乃何方人氏?可知道那幾位剪徑者是何人,武功恁般了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蓬發男子用力搖頭道,“我不知道他們是何人,也不知道我是何人。”說著,快步走向老馬,上馬前又迴頭道:“總之,大人千萬別忘了去收屍,生逢亂世已是可憐,落得無主冤魂更是淒苦。”
蓬發男子不願留名,口中吆喝,驅了老馬迴大路而去。成都令吳繼善見男子相貌不凡,急問身邊眾人:“誰人認得那位好漢?”
“迴大人,小人見過,”一名官軍忙道,“小人記得是青城山上的道士。”
“道士?”
“小人在青城山巡視時見過,但不記得是何觀何院。”
“可以了,退下。”吳繼善兀自沉思著,不再理會那名官軍。
可是在官軍心中,已然緊烙上蓬發男子的形貌,他拚命尋思見到那男子的道觀,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四個月後,他們會並肩作戰。
在場所有人更萬萬沒想到的是,三個月後,驛道上才會傳來一則遲到的噩耗:遠在北京的皇上駕崩,而且沒有後繼者。
皇帝是自縊的,是在流寇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眾叛親離,走投無路下,走到皇城後山去上吊的。
這等於說,大明滅亡了。
灌縣放水節的這時節,距離大明被李自成滅亡尚有二十來天。
追本溯源,需先由老道士在三十九年前、也就是萬曆三十三年的一場夜夢講起。
老道士還年輕的時候,在順天府北京城的“朝天宮”修行。
那是北京城裏最大的道觀,乃宣德八年仿南京朝天宮建造,也是管理全國道教的“道籙院”所在地。
朝廷中一年三大節日皆在此舉行,百官學習禮節也在此進行,因此宮中所居都非等閑道士,需經過重重考試才得以進來的。
因此,老道士也對自己的這一段出身甚感光榮,這表示他年輕時就已經是一位優秀的道士。
當時,他的道名才剛剛換成“範羽”不久,之前還是用俗家名字“範九”的,他覺得不符合皇家道士的身份,才改了名。
且說萬曆三十三那年冬天的庚申日,又是道士們徹夜不眠的日子。
依天幹地支組合計算日子,每六十天有一個庚申日,每年就有六個庚申日。據說每到那天晚上,人身體內的“三屍蟲”會在人睡覺後上達天庭,向掌管壽限的天官報告該人做過的壞事,令該人減壽,因此道士們在庚申夜不睡覺,整晚誦經、修行,讓三屍蟲無法得逞,這叫“守庚申”。
事實上,守庚申早在唐代就流行,不僅道士,在民間也很流行庚申夜不睡覺。
那年的庚申日在節氣大寒之後,天氣嚴寒,道士們都躲在房中,穿得暖暖的,燒了盆柴火好修行。
為了準備這一晚,範羽還特地在白天午睡,少做些活兒,保留多一點精神,又在子夜喝了碗濃茶。
然而那一晚,他卻睡著了。
三更近末時,範羽待在自個兒房中高聲誦經時,忽然眼晴一熱,感覺眼皮沉得很,睜不開眼,才剛剛打了個哈欠,竟在蒲團上垂頭就睡著了。
在短短數分鍾內,他作了好長的一個夢。
恍惚中,他升上天際,來到了天庭,見雲霧中人影幢幢,一位皇帝裝扮的人物高高在上,下列文武百官,上首是位黑臉大漢,不知為何,範羽心中便知道那人是包拯。
他在夢中還滿心疑惑,上天庭的不該是三屍蟲嗎?難道他跟著三屍蟲一塊兒上來了?既如此,不如聽聽三屍蟲如何呈報人間惡狀。
然而,未見三屍蟲,卻見那黑臉包拯上前奏道:“自從秦檜以來,中國境內有罪之人累積眾多,尚未遭天刑,是時候該清理了。”
那玉帝聽了,馬上命令九天清獄曹司查明人數若幹,那曹司說:“有罪者萬萬人,應在刀兵劫內勾銷,冥司才能判他們轉生人道。”
“如此,”玉帝雲,“該如何一筆勾銷?”
曹司奏道:“臣以為,人數著實太多,一時實難清理,非派遣月孛、天狗、羅喉、計都等好殺諸神降生人間不可,令他們攪亂乾坤,大肆殺戮,此乃最方便之法。”
玉帝搖首道:“雖不得不然,可朕不忍生靈塗炭,萬一殺戮過重,傷及無辜,豈非朕過?”
有一白發老者上前奏曰:“老朽願隨行下凡,因事救解。”
玉帝點頭道:“太白金星深思熟慮,如此甚好。”忽然間,他轉頭指向道士範羽:“你乃凡間來人,聞得天庭議事,天機已泄於你,朕今饒你,還不速去!”
範羽感激不盡,才一揖手,便睜目醒來,環顧四周,哪裏還有天庭?依舊是鬥室一間,明晃晃一支白燭,剛結了個燈花,正待破開。
他渾身冷汗,走下蒲團,剪了燈花,找杯冷茶喝了,不停迴想方才所見,是南柯一夢耶?抑或真個是魂遊天門耶?
其實,他過去有過類似的經曆。
小時候,他夢見爺爺在潭水中向他招手,爺爺半張臉淹在水下,花白的頭發濕漉漉的,慘白的手臂伸出水麵,緩緩擺動。
他驚醒大哭,對阿母說:“爺爺死了!”
當然,他被阿母臭罵了一頓,還說爺爺打了一輩子漁,水性很好,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
他爺爺果然死了。
“他來了!”劉巡按忽然叫道。
吳繼善一瞧,大路上來了匹老馬,坐著位形色可疑的邋遢男子,忙叫身邊兵馬上前:“拿下那廝!”
“吳大人且慢!是救命恩人!”劉巡按急忙步下馬車,麵迎蓬發男子,那男子也下了馬,唱了個喏,劉巡按忙道:“好漢何名?救了本官,必有重賞!”
“大人,重賞且免,留作與方才那幾位死難軍兵家人好了。”蓬發男子道,“還請大人加派兵馬,迴大路上去收屍。”
劉巡按不住點頭:“壯士仁義,不知乃何方人氏?可知道那幾位剪徑者是何人,武功恁般了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蓬發男子用力搖頭道,“我不知道他們是何人,也不知道我是何人。”說著,快步走向老馬,上馬前又迴頭道:“總之,大人千萬別忘了去收屍,生逢亂世已是可憐,落得無主冤魂更是淒苦。”
蓬發男子不願留名,口中吆喝,驅了老馬迴大路而去。成都令吳繼善見男子相貌不凡,急問身邊眾人:“誰人認得那位好漢?”
“迴大人,小人見過,”一名官軍忙道,“小人記得是青城山上的道士。”
“道士?”
“小人在青城山巡視時見過,但不記得是何觀何院。”
“可以了,退下。”吳繼善兀自沉思著,不再理會那名官軍。
可是在官軍心中,已然緊烙上蓬發男子的形貌,他拚命尋思見到那男子的道觀,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四個月後,他們會並肩作戰。
在場所有人更萬萬沒想到的是,三個月後,驛道上才會傳來一則遲到的噩耗:遠在北京的皇上駕崩,而且沒有後繼者。
皇帝是自縊的,是在流寇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眾叛親離,走投無路下,走到皇城後山去上吊的。
這等於說,大明滅亡了。
灌縣放水節的這時節,距離大明被李自成滅亡尚有二十來天。
追本溯源,需先由老道士在三十九年前、也就是萬曆三十三年的一場夜夢講起。
老道士還年輕的時候,在順天府北京城的“朝天宮”修行。
那是北京城裏最大的道觀,乃宣德八年仿南京朝天宮建造,也是管理全國道教的“道籙院”所在地。
朝廷中一年三大節日皆在此舉行,百官學習禮節也在此進行,因此宮中所居都非等閑道士,需經過重重考試才得以進來的。
因此,老道士也對自己的這一段出身甚感光榮,這表示他年輕時就已經是一位優秀的道士。
當時,他的道名才剛剛換成“範羽”不久,之前還是用俗家名字“範九”的,他覺得不符合皇家道士的身份,才改了名。
且說萬曆三十三那年冬天的庚申日,又是道士們徹夜不眠的日子。
依天幹地支組合計算日子,每六十天有一個庚申日,每年就有六個庚申日。據說每到那天晚上,人身體內的“三屍蟲”會在人睡覺後上達天庭,向掌管壽限的天官報告該人做過的壞事,令該人減壽,因此道士們在庚申夜不睡覺,整晚誦經、修行,讓三屍蟲無法得逞,這叫“守庚申”。
事實上,守庚申早在唐代就流行,不僅道士,在民間也很流行庚申夜不睡覺。
那年的庚申日在節氣大寒之後,天氣嚴寒,道士們都躲在房中,穿得暖暖的,燒了盆柴火好修行。
為了準備這一晚,範羽還特地在白天午睡,少做些活兒,保留多一點精神,又在子夜喝了碗濃茶。
然而那一晚,他卻睡著了。
三更近末時,範羽待在自個兒房中高聲誦經時,忽然眼晴一熱,感覺眼皮沉得很,睜不開眼,才剛剛打了個哈欠,竟在蒲團上垂頭就睡著了。
在短短數分鍾內,他作了好長的一個夢。
恍惚中,他升上天際,來到了天庭,見雲霧中人影幢幢,一位皇帝裝扮的人物高高在上,下列文武百官,上首是位黑臉大漢,不知為何,範羽心中便知道那人是包拯。
他在夢中還滿心疑惑,上天庭的不該是三屍蟲嗎?難道他跟著三屍蟲一塊兒上來了?既如此,不如聽聽三屍蟲如何呈報人間惡狀。
然而,未見三屍蟲,卻見那黑臉包拯上前奏道:“自從秦檜以來,中國境內有罪之人累積眾多,尚未遭天刑,是時候該清理了。”
那玉帝聽了,馬上命令九天清獄曹司查明人數若幹,那曹司說:“有罪者萬萬人,應在刀兵劫內勾銷,冥司才能判他們轉生人道。”
“如此,”玉帝雲,“該如何一筆勾銷?”
曹司奏道:“臣以為,人數著實太多,一時實難清理,非派遣月孛、天狗、羅喉、計都等好殺諸神降生人間不可,令他們攪亂乾坤,大肆殺戮,此乃最方便之法。”
玉帝搖首道:“雖不得不然,可朕不忍生靈塗炭,萬一殺戮過重,傷及無辜,豈非朕過?”
有一白發老者上前奏曰:“老朽願隨行下凡,因事救解。”
玉帝點頭道:“太白金星深思熟慮,如此甚好。”忽然間,他轉頭指向道士範羽:“你乃凡間來人,聞得天庭議事,天機已泄於你,朕今饒你,還不速去!”
範羽感激不盡,才一揖手,便睜目醒來,環顧四周,哪裏還有天庭?依舊是鬥室一間,明晃晃一支白燭,剛結了個燈花,正待破開。
他渾身冷汗,走下蒲團,剪了燈花,找杯冷茶喝了,不停迴想方才所見,是南柯一夢耶?抑或真個是魂遊天門耶?
其實,他過去有過類似的經曆。
小時候,他夢見爺爺在潭水中向他招手,爺爺半張臉淹在水下,花白的頭發濕漉漉的,慘白的手臂伸出水麵,緩緩擺動。
他驚醒大哭,對阿母說:“爺爺死了!”
當然,他被阿母臭罵了一頓,還說爺爺打了一輩子漁,水性很好,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
他爺爺果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