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總有不同的特點,去影響人作出不同的決定。凡能因情況不同而定不同方案者,這是勝者;凡死板教條不知因勢而變者,這是敗者。此為《孫子兵法》“地形篇”之精髓。
【本篇導引】
本篇主要介紹了六種地形及其與作戰的關係,軍隊打敗仗的情況和待兵之道。
六種地形是:“通”、“掛”、“支”、“隘”、“險”、“遠”。其與作戰的關係是:通形者,先居高阻,利糧道,以戰則利。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阻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軍隊打敗仗的六種情況:“有”、“馳”、“陷”、“崩”、“亂”、“北”。
待兵之道:視卒如嬰兒。
本篇的主題詞:將之至往,不可不察;視卒如嬰兒。
【智慧之源】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經典詮釋】
孫子說:地形有“通”、“掛”、“支”、“隘”、“險”、“遠”等六種。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也可以來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上,應搶先占領開闊向陽的高,保持糧草補給線的暢通,這樣對敵作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進,難以返迴的地域,稱作“掛”;在掛形地域上,假如敵人沒有防備,我們可以突然出擊戰勝他們;倘若敵人已有防備,我們出擊就不能取勝,而且難以迴師,這就不利了。凡是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也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支”形地域上,敵人雖然以利相誘,我們也不要出擊,而應該率軍假裝退卻,誘使敵人出擊一半時再迴師反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們應該先敵占領,並用重兵封鎖隘口,以等待敵人的進犯;如果敵人已先占據了隘口,並用重兵把守,我們就不要去攻擊;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那麽就可以進攻。在“險”形地域上,如果我軍先敵占領,就必須控製開闊向陽的高地,以等待敵人來犯;如果敵人先我占領,就應該率軍撤離,不要去攻打它。在“遠”形地域上,敵我雙方勢均力敵,就不宜去挑戰,勉強求戰,很是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所在,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
軍隊打敗仗有“走”、“弛”、“陷”、“崩”、“亂”、“北”六種情況。這六種情況的發生,不是由於天然的災害,而是將帥自身的過錯。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以一擊十而導致失敗的,叫做“走”。士卒強悍,將吏懦弱而造成敗北的,叫做“弛”。將帥強悍,士懦弱而潰敗的,叫做“陷”。偏將怨忿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憤然擅自出戰,主將又不了解他們的能力,因而失敗的,叫做“崩”。將帥懦弱缺乏威嚴,訓練教育沒有章法,官兵關係混亂緊張,列兵布陣雜亂無常,因此而致敗的,叫做“亂”。將帥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少擊眾,以弱擊強,作戰又沒有精銳先鋒部隊,因而落敗的,叫做“北”。以上六種情況,均是導致失敗的原因。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積極掌握主動,考察地形險厄,計算路遠近,這些都是賢能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方法。懂得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能勝利,不了解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失敗。所以,根據戰爭規律進行分析,有著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不打,堅持去打也是可以的;根據戰爭規律進行分析,沒有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進不謀求戰勝的名聲,退不迴違命的罪責,隻求保全百姓,符合國君利益,這樣的將帥,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對待士卒就像對待嬰兒一樣,那麽士卒就可以同他共赴患難;對待士卒就像對待愛一樣,那麽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對士卒厚待而不能使用,溺愛而不能教,違法而不能懲治,那就如同驕慣了的子女一樣,是不可以用來同敵作戰的。
隻了解自己的部隊可以打,而不了解敵人不可以打,取勝的可能隻有一半;隻了解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隊不可以打,取勝的可能隻有一半;既知道敵人可以,也知道自己的部隊能夠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於作戰,取勝的可能性仍然隻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作戰措施變化無窮,而不致困。所以說,了解對方,了解自己,爭取勝利也就不會有危險。懂得天時,懂得地利,勝利也就可以永無窮盡了。
【現代釋用】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有一個好的領導者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能把握各種“氣候”的脈搏。全麵掌握本企業的現狀,並愛護職工,這就是《孫子兵法》所說的“知天知地”“視卒如嬰兒”。
做到了“知天知地”,就能預測企業的發展方向;做到了“視卒如嬰兒”,就可贏得職工的信任與支持。有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有了職工的信任與支持,企業的興旺發達指日可待。
如果各級領導都能做到“知天知地”“視卒如嬰兒”,那麽會產生怎樣巨大的效果,就不得而知。
</p>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總有不同的特點,去影響人作出不同的決定。凡能因情況不同而定不同方案者,這是勝者;凡死板教條不知因勢而變者,這是敗者。此為《孫子兵法》“地形篇”之精髓。
【本篇導引】
本篇主要介紹了六種地形及其與作戰的關係,軍隊打敗仗的情況和待兵之道。
六種地形是:“通”、“掛”、“支”、“隘”、“險”、“遠”。其與作戰的關係是:通形者,先居高阻,利糧道,以戰則利。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阻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軍隊打敗仗的六種情況:“有”、“馳”、“陷”、“崩”、“亂”、“北”。
待兵之道:視卒如嬰兒。
本篇的主題詞:將之至往,不可不察;視卒如嬰兒。
【智慧之源】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製勝,計險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經典詮釋】
孫子說:地形有“通”、“掛”、“支”、“隘”、“險”、“遠”等六種。凡是我們可以去,敵人也可以來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上,應搶先占領開闊向陽的高,保持糧草補給線的暢通,這樣對敵作戰就有利。凡是可以前進,難以返迴的地域,稱作“掛”;在掛形地域上,假如敵人沒有防備,我們可以突然出擊戰勝他們;倘若敵人已有防備,我們出擊就不能取勝,而且難以迴師,這就不利了。凡是我軍出擊不利,敵人出擊也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支”形地域上,敵人雖然以利相誘,我們也不要出擊,而應該率軍假裝退卻,誘使敵人出擊一半時再迴師反擊,這樣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們應該先敵占領,並用重兵封鎖隘口,以等待敵人的進犯;如果敵人已先占據了隘口,並用重兵把守,我們就不要去攻擊;如果敵人沒有用重兵據守隘口,那麽就可以進攻。在“險”形地域上,如果我軍先敵占領,就必須控製開闊向陽的高地,以等待敵人來犯;如果敵人先我占領,就應該率軍撤離,不要去攻打它。在“遠”形地域上,敵我雙方勢均力敵,就不宜去挑戰,勉強求戰,很是不利。以上六點,是利用地形的原則。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所在,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
軍隊打敗仗有“走”、“弛”、“陷”、“崩”、“亂”、“北”六種情況。這六種情況的發生,不是由於天然的災害,而是將帥自身的過錯。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以一擊十而導致失敗的,叫做“走”。士卒強悍,將吏懦弱而造成敗北的,叫做“弛”。將帥強悍,士懦弱而潰敗的,叫做“陷”。偏將怨忿不服從指揮,遇到敵人憤然擅自出戰,主將又不了解他們的能力,因而失敗的,叫做“崩”。將帥懦弱缺乏威嚴,訓練教育沒有章法,官兵關係混亂緊張,列兵布陣雜亂無常,因此而致敗的,叫做“亂”。將帥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少擊眾,以弱擊強,作戰又沒有精銳先鋒部隊,因而落敗的,叫做“北”。以上六種情況,均是導致失敗的原因。這是將帥的重大責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正確判斷敵情,積極掌握主動,考察地形險厄,計算路遠近,這些都是賢能的將領必須掌握的方法。懂得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能勝利,不了解這些道理去指揮作戰的必定失敗。所以,根據戰爭規律進行分析,有著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不打,堅持去打也是可以的;根據戰爭規律進行分析,沒有勝把握的,即使國君主張一定要打,不打也是可以的。進不謀求戰勝的名聲,退不迴違命的罪責,隻求保全百姓,符合國君利益,這樣的將帥,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對待士卒就像對待嬰兒一樣,那麽士卒就可以同他共赴患難;對待士卒就像對待愛一樣,那麽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對士卒厚待而不能使用,溺愛而不能教,違法而不能懲治,那就如同驕慣了的子女一樣,是不可以用來同敵作戰的。
隻了解自己的部隊可以打,而不了解敵人不可以打,取勝的可能隻有一半;隻了解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隊不可以打,取勝的可能隻有一半;既知道敵人可以,也知道自己的部隊能夠打,但是不了解地形不利於作戰,取勝的可能性仍然隻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作戰措施變化無窮,而不致困。所以說,了解對方,了解自己,爭取勝利也就不會有危險。懂得天時,懂得地利,勝利也就可以永無窮盡了。
【現代釋用】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有一個好的領導者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能把握各種“氣候”的脈搏。全麵掌握本企業的現狀,並愛護職工,這就是《孫子兵法》所說的“知天知地”“視卒如嬰兒”。
做到了“知天知地”,就能預測企業的發展方向;做到了“視卒如嬰兒”,就可贏得職工的信任與支持。有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有了職工的信任與支持,企業的興旺發達指日可待。
如果各級領導都能做到“知天知地”“視卒如嬰兒”,那麽會產生怎樣巨大的效果,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