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劉備可是王室後裔?”
劉協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驟然浮現他與曹操先前的密談。如今他被袁紹掌控,若能拉攏劉備為己所用,倒確實能增強一些實力。
想到這裏,劉協心中不禁燃起些許期待。他微微側目,目光深沉地望向曹操。
曹操見狀,頓時心神領會,趕忙進言:“臣與他有過數麵之緣,覺得此人頗有城府,或許可以委以重任。”
“孟德此言,未免太過荒謬!”袁紹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
“哪有懲治了師傅,卻轉而重用其弟子的道理?如此行事,豈不令天下人恥笑?更何況,劉備也並非盧植的入室弟子,而且他心思深沉,若貿然用之,隻怕日後難以駕馭。”
曹操聞言,神色從容:“本初此言差矣。陛下若能不計前嫌,重用其人,更能彰顯天子的寬宏大量,令天下賢才歸心。”
“況且,劉備如今處境艱難,若能得陛下恩典,必會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此乃一舉兩得,又何樂而不為?”
曹操極力勸說,心中卻自有盤算。如今袁氏一家獨大,天子劉協尚且年幼,他必須積極為自己尋找可靠的盟友。
此前滎陽一戰,他與劉備並肩作戰,雖時日不長,卻也算有些情義。此時為劉備說話,既是為了拉攏人心,也是為了製衡袁紹的勢力。
劉協坐在禦座之上,目光在兩人之間遊離,似在權衡利弊。片刻後,他決定站在曹操這邊,便主動開口道:“曹愛卿所言,不無道理。”
袁紹見天子表態,心中雖有不悅,卻也不便當麵反駁。他略一沉吟:“既然陛下有意,不如將劉備傳喚入宮,觀其言行,再做定奪。”
隻是他心中卻另有計較,袁紹是擔心劉備手中兵馬在城中生事,若能借此機會將他們招安,也算是消除隱患。同時,又能順水推舟,賣天子一個麵子。
劉協見袁紹同意,微微頷首,隨即下令:“速傳劉備進宮覲見。”
殿內氣氛再次陷入凝重,眾人各懷心思。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滿意,心中暗道:“劉備啊劉備,此番機會,你可要好好把握,不要枉費我的苦心。”
一炷香過後,劉備孤身踏入大殿。
他步履穩健,神色從容,無半分懼色。他心中明白,以自己如今的身份與地位,還不值得對方大費周章設下陷阱。
更何況,他要直麵天子,為盧師鳴冤。
“卑職劉備,拜見陛下。”劉備躬身行禮,聲音低沉,還帶著幾分憂傷。
“劉備,你身為漢室宗親,為何跟隨逆臣叛亂?”劉協目光冷峻,不冷不熱地質問。
此言一出,劉備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悲憤。他抬起頭,直視著殿中的顏良、袁紹等人,義正言辭地反駁:“陛下,盧師文武雙全,德行高潔,昔日南征蠻族,北討黃巾,戰功赫赫,又怎會是叛逆?”
“這一定是奸人構陷,意圖蒙蔽聖聽!陛下切莫聽信讒言,令忠良寒心!”
劉備的一番話擲地有聲,直指要害,令劉協一時語塞。他小臉微微泛紅,顯然有些掛不住麵子。
事實上,在盧植這件事上,劉協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扳倒盧植,削弱弘農王的勢力,本就是與袁氏利益交換的結果。此刻被劉備當麵揭穿,心中不免有些尷尬。
沉默片刻後,劉協歎了口氣,假意慈悲地說道。“哎,你說的這些朕也知曉,隻是國法如山,難以徇私。盧植之事,朕也深感痛心。你既是他的弟子,朕有意征召你入朝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備神色淒然,搖了搖頭:“備別無他求,隻求能收殮盧師的遺體,歸葬故鄉,以盡弟子之責。”
劉協點了點頭:“也罷,朕準了。”隨後,示意身旁的宦官,將早已準備好的詔書和印綬遞了上來。
他目光掃過殿中的曹操,最終落在劉備身上,不容拒絕地說道:“朕封你為青州牧,可莫要再推辭。等你處理好盧植後事,便去青州上任。”
此言一出,劉備心中頓時掀起驚濤駭浪。
他表麵依舊平靜,但內心卻是驚駭不已。青州牧一職,看似是莫大的恩典,實則是劉協以盧植之事為要挾,逼迫他就範。
若他接受此職,天下人將會如何看待他劉備?是忠是奸,是義是利,恐怕再也難以說清。
背主?
弑師?
不管他願不願意,他身上都被烙上了天子的印記。
但若不接受青州牧一職,那盧師和弘農王的所有謀劃,何太後以及整個臨淄城就危險了。
這實在難以抉擇。
“難道這就是盧師所說的隱忍?”
“盧師寧願用自己的性命來守護整個青州,而我隻是背負些許罵名,這又算得了什麽。”劉備心中暗自思忖,迅速盤算著利弊。
然而,此時此刻,他已無退路。劉備深吸一口氣,緩緩接過詔書與印綬,裝作感激涕零的模樣,朝劉協躬身叩首:“臣劉備,謝陛下隆恩。”
殿內眾人神色各異。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而袁紹一直在冷眼旁觀,小小的青州,他還沒有放在心上,但卻暗自佩服劉協這籠絡人心的手段。
“陛下,萬萬不可啊!”袁術按捺不住,當即跳出來反對。
他之所以選擇與兄長袁紹聯手,其目的正是為了爭奪青州刺史一職。如今,眼看這到嘴邊的肥肉卻落入劉備的手中,他袁術怎能甘心接受?
“袁公路你好大的膽子,難道陛下的話做不得數?”曹操冷笑一聲,目光掃向袁術。
袁術見袁紹默不作聲,心中一凜,頓時明白了其中關鍵。他完全是被自己兄長擺了一道。
這青州,誰都可以給,但唯獨不能給他。袁紹此舉,分明是在打壓他,防止他在家族中坐大。
想到這裏,袁術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他雖然狂妄,還沒到董卓那般肆無忌憚。更何況,他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與袁紹正麵抗衡。
“哼……!”袁術臉色鐵青,隻能強壓住心中的怒火,不再多言。
劉協見狀,心中暗喜。他早就聽聞袁氏兄弟不和,此時正是拉攏袁術的最佳時機。
於是,他微微一笑,語氣格外溫和:“愛卿不必動怒。青州之事既已定下,不如這樣,豫州牧的人選便由卿來推薦,如何?”
此言一出,袁術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亮光。
豫州雖不如青州遼闊,卻是中原腹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若能掌控豫州,對他來說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用青州換豫州,袁術覺得這筆交易並不算太虧。
“君無戲言?”袁術抬頭,試探道。
“這是自然。”劉協含笑點頭,神色從容,不禁讓袁紹收起了心中的輕視。
劉協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心中驟然浮現他與曹操先前的密談。如今他被袁紹掌控,若能拉攏劉備為己所用,倒確實能增強一些實力。
想到這裏,劉協心中不禁燃起些許期待。他微微側目,目光深沉地望向曹操。
曹操見狀,頓時心神領會,趕忙進言:“臣與他有過數麵之緣,覺得此人頗有城府,或許可以委以重任。”
“孟德此言,未免太過荒謬!”袁紹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
“哪有懲治了師傅,卻轉而重用其弟子的道理?如此行事,豈不令天下人恥笑?更何況,劉備也並非盧植的入室弟子,而且他心思深沉,若貿然用之,隻怕日後難以駕馭。”
曹操聞言,神色從容:“本初此言差矣。陛下若能不計前嫌,重用其人,更能彰顯天子的寬宏大量,令天下賢才歸心。”
“況且,劉備如今處境艱難,若能得陛下恩典,必會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此乃一舉兩得,又何樂而不為?”
曹操極力勸說,心中卻自有盤算。如今袁氏一家獨大,天子劉協尚且年幼,他必須積極為自己尋找可靠的盟友。
此前滎陽一戰,他與劉備並肩作戰,雖時日不長,卻也算有些情義。此時為劉備說話,既是為了拉攏人心,也是為了製衡袁紹的勢力。
劉協坐在禦座之上,目光在兩人之間遊離,似在權衡利弊。片刻後,他決定站在曹操這邊,便主動開口道:“曹愛卿所言,不無道理。”
袁紹見天子表態,心中雖有不悅,卻也不便當麵反駁。他略一沉吟:“既然陛下有意,不如將劉備傳喚入宮,觀其言行,再做定奪。”
隻是他心中卻另有計較,袁紹是擔心劉備手中兵馬在城中生事,若能借此機會將他們招安,也算是消除隱患。同時,又能順水推舟,賣天子一個麵子。
劉協見袁紹同意,微微頷首,隨即下令:“速傳劉備進宮覲見。”
殿內氣氛再次陷入凝重,眾人各懷心思。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滿意,心中暗道:“劉備啊劉備,此番機會,你可要好好把握,不要枉費我的苦心。”
一炷香過後,劉備孤身踏入大殿。
他步履穩健,神色從容,無半分懼色。他心中明白,以自己如今的身份與地位,還不值得對方大費周章設下陷阱。
更何況,他要直麵天子,為盧師鳴冤。
“卑職劉備,拜見陛下。”劉備躬身行禮,聲音低沉,還帶著幾分憂傷。
“劉備,你身為漢室宗親,為何跟隨逆臣叛亂?”劉協目光冷峻,不冷不熱地質問。
此言一出,劉備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悲憤。他抬起頭,直視著殿中的顏良、袁紹等人,義正言辭地反駁:“陛下,盧師文武雙全,德行高潔,昔日南征蠻族,北討黃巾,戰功赫赫,又怎會是叛逆?”
“這一定是奸人構陷,意圖蒙蔽聖聽!陛下切莫聽信讒言,令忠良寒心!”
劉備的一番話擲地有聲,直指要害,令劉協一時語塞。他小臉微微泛紅,顯然有些掛不住麵子。
事實上,在盧植這件事上,劉協也是始作俑者之一。
扳倒盧植,削弱弘農王的勢力,本就是與袁氏利益交換的結果。此刻被劉備當麵揭穿,心中不免有些尷尬。
沉默片刻後,劉協歎了口氣,假意慈悲地說道。“哎,你說的這些朕也知曉,隻是國法如山,難以徇私。盧植之事,朕也深感痛心。你既是他的弟子,朕有意征召你入朝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劉備神色淒然,搖了搖頭:“備別無他求,隻求能收殮盧師的遺體,歸葬故鄉,以盡弟子之責。”
劉協點了點頭:“也罷,朕準了。”隨後,示意身旁的宦官,將早已準備好的詔書和印綬遞了上來。
他目光掃過殿中的曹操,最終落在劉備身上,不容拒絕地說道:“朕封你為青州牧,可莫要再推辭。等你處理好盧植後事,便去青州上任。”
此言一出,劉備心中頓時掀起驚濤駭浪。
他表麵依舊平靜,但內心卻是驚駭不已。青州牧一職,看似是莫大的恩典,實則是劉協以盧植之事為要挾,逼迫他就範。
若他接受此職,天下人將會如何看待他劉備?是忠是奸,是義是利,恐怕再也難以說清。
背主?
弑師?
不管他願不願意,他身上都被烙上了天子的印記。
但若不接受青州牧一職,那盧師和弘農王的所有謀劃,何太後以及整個臨淄城就危險了。
這實在難以抉擇。
“難道這就是盧師所說的隱忍?”
“盧師寧願用自己的性命來守護整個青州,而我隻是背負些許罵名,這又算得了什麽。”劉備心中暗自思忖,迅速盤算著利弊。
然而,此時此刻,他已無退路。劉備深吸一口氣,緩緩接過詔書與印綬,裝作感激涕零的模樣,朝劉協躬身叩首:“臣劉備,謝陛下隆恩。”
殿內眾人神色各異。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而袁紹一直在冷眼旁觀,小小的青州,他還沒有放在心上,但卻暗自佩服劉協這籠絡人心的手段。
“陛下,萬萬不可啊!”袁術按捺不住,當即跳出來反對。
他之所以選擇與兄長袁紹聯手,其目的正是為了爭奪青州刺史一職。如今,眼看這到嘴邊的肥肉卻落入劉備的手中,他袁術怎能甘心接受?
“袁公路你好大的膽子,難道陛下的話做不得數?”曹操冷笑一聲,目光掃向袁術。
袁術見袁紹默不作聲,心中一凜,頓時明白了其中關鍵。他完全是被自己兄長擺了一道。
這青州,誰都可以給,但唯獨不能給他。袁紹此舉,分明是在打壓他,防止他在家族中坐大。
想到這裏,袁術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
畢竟,他雖然狂妄,還沒到董卓那般肆無忌憚。更何況,他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與袁紹正麵抗衡。
“哼……!”袁術臉色鐵青,隻能強壓住心中的怒火,不再多言。
劉協見狀,心中暗喜。他早就聽聞袁氏兄弟不和,此時正是拉攏袁術的最佳時機。
於是,他微微一笑,語氣格外溫和:“愛卿不必動怒。青州之事既已定下,不如這樣,豫州牧的人選便由卿來推薦,如何?”
此言一出,袁術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亮光。
豫州雖不如青州遼闊,卻是中原腹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若能掌控豫州,對他來說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用青州換豫州,袁術覺得這筆交易並不算太虧。
“君無戲言?”袁術抬頭,試探道。
“這是自然。”劉協含笑點頭,神色從容,不禁讓袁紹收起了心中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