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群臣紛紛退去,大殿內漸漸恢複寧靜。
曹操、劉備兩人緩步走在最後,殿門外的陽光剛好照進來,映出兩道長長的影子。
“玄德賢弟,等等!”曹操見劉備步履匆匆,急忙加快腳步追了上去。
劉備停下腳步,神情很是冷淡:“孟德兄,有何見教?”他的目光中隱隱透出一絲疏離和戒備。
曹操微微歎了口氣,壓低了聲音,試圖打消對方的疑慮。“玄德不必怨我,盧植之事,我並未參與。”
見劉備依舊沉默,曹操又補充道:“不過,你這青州牧一職,可是為兄在朝中多方周旋,才為你爭取來的。”
劉備臉色一沉,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諷:“哼,那我真是要好好謝謝你!”
顯然,他對曹操的解釋並不買賬,甚至還懷疑這青州牧背後另有深意,為了離間他與弘農王。
曹操見劉備如此反應,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以賢弟的才智,為何看不懂我的苦心呢?”
他頓了頓,鄭重地解釋道:“青州牧,對你來說,或許無用。但若你不接任,誰來保護弘農王的家眷?誰又能守住青州的安寧?”
“青州乃兵家必爭之地,要不是袁氏內部不和,又怎麽會落到你的頭上?”
“孟德,你……!”劉備聽罷,心中思緒翻湧。
他盯著曹操,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劉備哪裏還不明白他的意思。隻是他一時難以揣測曹操的真實用意,心中仍然有疑慮。
“你也不用多疑,我隻是報答昔日的活命之恩。滎陽一戰,若不是弘農王及時救援,我等恐怕早已死在西涼鐵騎的屠刀之下。”
劉備這才點了點頭,語氣稍緩:“愚弟替青州的百姓感謝兄長的義舉。”
“哎,沒想到盧老一生光明磊落,卻成了士族豪門爭權奪利的犧牲品,可悲可歎!”對於盧植這樣的才學之士,曹操一直是欽佩的,如今見他被害,心中不免感慨。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痛楚,他並未多言,拱手告辭。隻是在心中暗暗發誓,終有一日,定要會讓袁氏血債血償。
而曹操此番直言相告,不過是想和劉備結成同盟,來共同對付袁氏。至於生死不明的弘農王,還沒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洛陽城東南,緱氏縣。
董卓伏誅,劉禪正率領麾下一眾武將,沿著官道返迴。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將士們的甲胄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煙塵。
隻見一名身著緊身道袍的年輕男子身形如電,如疾風一般掠過地麵,朝這邊靠近,其身法竟絲毫不遜於疾馳的戰馬。
劉禪定睛一看,認出那人正是師兄何子蕭。
“殿下,大事不妙,洛陽有變!”何子蕭遠遠望見劉禪一行人,臉上頓時露出喜色。他這幾日四處奔波,終於找到了劉禪,心中懸著的大石總算落地。
劉禪聞言,心中一緊,連忙迎上前去:“子蕭師兄,到底出了什麽事情?”
何子蕭喘了口氣,語氣格外急促:“以袁氏為首的士族發動叛亂,已經控製洛陽城。他們不僅迎迴了天子,還……還處斬了盧植大人。更壞的是,就連劉備也投敵了!”
“什麽?!”劉禪臉色驟變,眼中滿是驚駭與難以置信。
“這不可能!劉協明明還在西遷長安的途中,怎麽可能出現在洛陽?還有劉備,他素來忠義,又怎會叛變投敵?”
何子蕭神情凝重,語氣堅定:“殿下,此事千真萬確,是我親眼所見。袁氏不知用什麽手段,從西涼軍中搶迴了天子。”
“如今洛陽城內,袁氏一手遮天,朝廷已下達詔令,任命劉備為青州牧。若他沒有投敵,又怎會接受?”
劉禪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那個一向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會背叛自己。然而,何子蕭的話,又讓他不得不正視眼前的現實。
一旁的關羽和張飛聽到這番話,頓時臉色大變。
關羽緊握青龍偃月刀,沉聲道:“不可能!大哥絕非貪圖榮華富貴之人,他絕不會投敵。”
張飛也怒目圓睜,聲音如雷:“定是那幫奸賊陷害我大哥,還請殿下明察。”
“到底是誰謀害了本王的盧師?”劉禪猛然一聲怒吼,聲音在曠野間迴蕩。
他的雙眼赤紅,拳頭緊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鮮血順著指縫緩緩滴落。
盧植不僅是他的恩師,更是他心中如父親般的存在。盧植事必躬親,教導他治國安邦之道,那份關懷與教誨,如同他前世的相父,深沉而無私。
這份情感,誰又能懂?
何子蕭站在一旁,神情黯然:“袁氏野心勃勃,早已覬覦朝廷大權。他假借天子之手,又聯合皇甫嵩、袁術等人,謀害了盧大人。”
劉禪聽得渾身骨骼都在哀鳴,心中悲痛如潮水般湧來。他強忍著怒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劉禪緩緩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盧植那慈祥的麵容,那堅毅的聲音,以及那諄諄教誨。
劉禪從未想過,這位大漢庭柱,竟會以這樣的方式轟然倒塌,倒在了權謀的漩渦之中。
劉禪更沒想到,家門顯赫、素有忠義之名的皇甫嵩,竟也會卷入這場陰謀之中。當初,劉禪將洛陽禁衛軍的指揮權交給皇甫嵩,本是出於信任,卻未曾料到,這一決定竟鑄成大錯。
整個事情的脈絡漸漸明晰,劉禪不禁黯然淚下:“終究是本王害死了盧師啊!”
劉禪在青州打壓士族,收攏田地,整頓吏治,卻激起這些士族豪門的滔天恨意。他終究是大意了,甚至完全忽視了荀攸的提醒。
“袁氏!我定要將你們連根拔起!”劉禪雙拳緊握,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殺迴洛陽,為盧師報仇!”眾猛將也跟著齊聲呐喊。
“盧師之仇,本王必報。但當務之急,要先尋迴盧師的遺骨。”劉禪目光清冷,朝何子蕭追問道:“盧師的遺骸在哪?”
“聽說是被劉備收殮起來了,他已經護送靈柩離開洛陽,很可能是要返迴青州。”
“傳令下去,全軍折向往東,奪迴盧師靈柩。”
劉禪率領身後僅剩的五百騎兵,馳騁而去。一路上,他情緒翻湧,眼神複雜。突然,劉禪側過頭,朝身旁的呂布傳音:“龍麒,本王求你一件事。”
“何事?”
“為本王複活盧師!”
“這……!”呂布眼中閃過一絲震驚,沒想到劉禪竟能猜到他一定有辦法。
沉默片刻,呂布鄭重地傳音迴應:“主人,複活的代價不小,你可得想好了。”
“無論代價如何,本王都願意承受。”
曹操、劉備兩人緩步走在最後,殿門外的陽光剛好照進來,映出兩道長長的影子。
“玄德賢弟,等等!”曹操見劉備步履匆匆,急忙加快腳步追了上去。
劉備停下腳步,神情很是冷淡:“孟德兄,有何見教?”他的目光中隱隱透出一絲疏離和戒備。
曹操微微歎了口氣,壓低了聲音,試圖打消對方的疑慮。“玄德不必怨我,盧植之事,我並未參與。”
見劉備依舊沉默,曹操又補充道:“不過,你這青州牧一職,可是為兄在朝中多方周旋,才為你爭取來的。”
劉備臉色一沉,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諷:“哼,那我真是要好好謝謝你!”
顯然,他對曹操的解釋並不買賬,甚至還懷疑這青州牧背後另有深意,為了離間他與弘農王。
曹操見劉備如此反應,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以賢弟的才智,為何看不懂我的苦心呢?”
他頓了頓,鄭重地解釋道:“青州牧,對你來說,或許無用。但若你不接任,誰來保護弘農王的家眷?誰又能守住青州的安寧?”
“青州乃兵家必爭之地,要不是袁氏內部不和,又怎麽會落到你的頭上?”
“孟德,你……!”劉備聽罷,心中思緒翻湧。
他盯著曹操,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劉備哪裏還不明白他的意思。隻是他一時難以揣測曹操的真實用意,心中仍然有疑慮。
“你也不用多疑,我隻是報答昔日的活命之恩。滎陽一戰,若不是弘農王及時救援,我等恐怕早已死在西涼鐵騎的屠刀之下。”
劉備這才點了點頭,語氣稍緩:“愚弟替青州的百姓感謝兄長的義舉。”
“哎,沒想到盧老一生光明磊落,卻成了士族豪門爭權奪利的犧牲品,可悲可歎!”對於盧植這樣的才學之士,曹操一直是欽佩的,如今見他被害,心中不免感慨。
劉備眼中閃過一絲痛楚,他並未多言,拱手告辭。隻是在心中暗暗發誓,終有一日,定要會讓袁氏血債血償。
而曹操此番直言相告,不過是想和劉備結成同盟,來共同對付袁氏。至於生死不明的弘農王,還沒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洛陽城東南,緱氏縣。
董卓伏誅,劉禪正率領麾下一眾武將,沿著官道返迴。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將士們的甲胄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芒。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煙塵。
隻見一名身著緊身道袍的年輕男子身形如電,如疾風一般掠過地麵,朝這邊靠近,其身法竟絲毫不遜於疾馳的戰馬。
劉禪定睛一看,認出那人正是師兄何子蕭。
“殿下,大事不妙,洛陽有變!”何子蕭遠遠望見劉禪一行人,臉上頓時露出喜色。他這幾日四處奔波,終於找到了劉禪,心中懸著的大石總算落地。
劉禪聞言,心中一緊,連忙迎上前去:“子蕭師兄,到底出了什麽事情?”
何子蕭喘了口氣,語氣格外急促:“以袁氏為首的士族發動叛亂,已經控製洛陽城。他們不僅迎迴了天子,還……還處斬了盧植大人。更壞的是,就連劉備也投敵了!”
“什麽?!”劉禪臉色驟變,眼中滿是驚駭與難以置信。
“這不可能!劉協明明還在西遷長安的途中,怎麽可能出現在洛陽?還有劉備,他素來忠義,又怎會叛變投敵?”
何子蕭神情凝重,語氣堅定:“殿下,此事千真萬確,是我親眼所見。袁氏不知用什麽手段,從西涼軍中搶迴了天子。”
“如今洛陽城內,袁氏一手遮天,朝廷已下達詔令,任命劉備為青州牧。若他沒有投敵,又怎會接受?”
劉禪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那個一向以仁義著稱的劉備會背叛自己。然而,何子蕭的話,又讓他不得不正視眼前的現實。
一旁的關羽和張飛聽到這番話,頓時臉色大變。
關羽緊握青龍偃月刀,沉聲道:“不可能!大哥絕非貪圖榮華富貴之人,他絕不會投敵。”
張飛也怒目圓睜,聲音如雷:“定是那幫奸賊陷害我大哥,還請殿下明察。”
“到底是誰謀害了本王的盧師?”劉禪猛然一聲怒吼,聲音在曠野間迴蕩。
他的雙眼赤紅,拳頭緊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鮮血順著指縫緩緩滴落。
盧植不僅是他的恩師,更是他心中如父親般的存在。盧植事必躬親,教導他治國安邦之道,那份關懷與教誨,如同他前世的相父,深沉而無私。
這份情感,誰又能懂?
何子蕭站在一旁,神情黯然:“袁氏野心勃勃,早已覬覦朝廷大權。他假借天子之手,又聯合皇甫嵩、袁術等人,謀害了盧大人。”
劉禪聽得渾身骨骼都在哀鳴,心中悲痛如潮水般湧來。他強忍著怒火,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劉禪緩緩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盧植那慈祥的麵容,那堅毅的聲音,以及那諄諄教誨。
劉禪從未想過,這位大漢庭柱,竟會以這樣的方式轟然倒塌,倒在了權謀的漩渦之中。
劉禪更沒想到,家門顯赫、素有忠義之名的皇甫嵩,竟也會卷入這場陰謀之中。當初,劉禪將洛陽禁衛軍的指揮權交給皇甫嵩,本是出於信任,卻未曾料到,這一決定竟鑄成大錯。
整個事情的脈絡漸漸明晰,劉禪不禁黯然淚下:“終究是本王害死了盧師啊!”
劉禪在青州打壓士族,收攏田地,整頓吏治,卻激起這些士族豪門的滔天恨意。他終究是大意了,甚至完全忽視了荀攸的提醒。
“袁氏!我定要將你們連根拔起!”劉禪雙拳緊握,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殺迴洛陽,為盧師報仇!”眾猛將也跟著齊聲呐喊。
“盧師之仇,本王必報。但當務之急,要先尋迴盧師的遺骨。”劉禪目光清冷,朝何子蕭追問道:“盧師的遺骸在哪?”
“聽說是被劉備收殮起來了,他已經護送靈柩離開洛陽,很可能是要返迴青州。”
“傳令下去,全軍折向往東,奪迴盧師靈柩。”
劉禪率領身後僅剩的五百騎兵,馳騁而去。一路上,他情緒翻湧,眼神複雜。突然,劉禪側過頭,朝身旁的呂布傳音:“龍麒,本王求你一件事。”
“何事?”
“為本王複活盧師!”
“這……!”呂布眼中閃過一絲震驚,沒想到劉禪竟能猜到他一定有辦法。
沉默片刻,呂布鄭重地傳音迴應:“主人,複活的代價不小,你可得想好了。”
“無論代價如何,本王都願意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