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又可笑。


    湯昊忍不住歎了口氣。


    哪怕真能從兵部奪迴職權,五府也壓根不敢接啊!


    文臣縉紳把持朝政五十餘年,執掌大權五十餘年,早已滲透進了大明朝廷的方方麵麵。


    兵部真要是將統兵權交還給五府,五府也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根本不敢伸手去接。


    接不了,也不能接!


    五軍都督府早已名存實亡,沒什麽人手可用,一旦出了問題,到時候反倒是會因此受到牽連!


    所以,張懋不敢接,朱暉更不敢接!


    至於湯昊,他現在也沒有這個資格去接!


    除非,培養出大批優秀的武將武官,足以讓五府重新運作起來,否則一切權力都是鏡中月水中花,沒有任何意義!


    湯昊嘴角泛起了一絲苦澀,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道阻且長啊!


    朱暉罕見地開了口,沉聲道:“弘治十一年,韃靼別部盤踞於賀蘭山,三邊總製王越自寧夏調兵遣將,率六千人分三路進兵,直搗賀蘭山!”


    “此役,王師共斬首四十二級,俘獲馬、駱駝兩百四十一隻、牛羊及器仗數千,史稱“賀蘭山大捷”!”


    斬首四十二級!


    殺了四十二個韃靼蠻子,稱作“賀蘭山大捷”!


    聽到這話,湯昊都有些繃不住笑了,神情很是諷刺。


    文臣縉紳麵麵相覷,個個老臉都是紅得發燙。


    畢竟,這場“賀蘭山大捷”,就是他們自己的傑作!


    沒辦法,自弘治九年至弘治十年前後,韃靼部小王子屢屢率軍侵略明朝北部邊境,陝西三邊(延綏﹑甘肅﹑寧夏)大擾。


    而那賀蘭山就盤踞著一支韃靼軍,沒事兒就喜歡南下劫掠、寇邊襲擾,大明王朝被其搞得煩不勝煩,整日都過得提心吊膽的。


    所以,當王越成功擊潰了這支韃靼軍,整個朝野那是一片歡騰。


    哪怕,隻是斬殺了四十二個蠻子,連三位數都沒有!


    大捷嘛,不寒磣,隻要打退了韃靼蠻夷就是大捷!


    “先帝爺獲悉捷報後,進王越為少保兼太子太傅;張安、郝善戰功最多,各遷官一級;張僴、李俊、朱瑾及領兵的參將吳江、負責督餉的右僉都禦史張禎叔、管糧僉事的李端澄,都獲賜銀幣不等。”


    “另外,參戰的將士,升二級的有兩人,升一級的有四十七人,升署一級的有七十三人,獲賞賜的有六百三十五人!”


    朱暉慢悠悠地念完這些數據,然後這才笑道:“本公此次統兵出戰,共斬首八十四級,是賀蘭山大捷的整整兩倍,按照先帝爺的封賞舊例,本公多要一些賞賜,應該也不過分吧?”


    “這也是祖宗成法,更是先帝爺的先例,你們敢不認可嗎?”


    賀蘭山大捷,斬首四十二人,弘治皇帝一口氣封賞了近千人!


    現在他朱暉立下了兩倍戰功,那讓你們封賞個十倍數量的將士,有什麽不對的呢?


    劉大夏沉默了,這位大司馬現在也叫不起來了。


    沒辦法,實在是先帝爺的例子擺在眼前,他沒的好反駁。


    老首輔劉健還是不肯鬆口,沒有這樣的道理,直接一口氣封賞兩萬多名武將軍士!


    你為兩千將士請功,那還有的談,伱直接為兩萬將士請功,滾一邊去吧!


    湯昊眸光一閃,從懷裏取出了一封奏章。


    “元輔大人,本侯有感於國朝鹽政敗壞,所以特地寫了這麽一封奏章,還請元輔大人行票擬之權,交由陛下過目!”


    聽到這話,小皇帝都愣住了。


    你個野人想跟朕說話,還用得著寫什麽奏章啊,你直接過來找朕不就行了!


    難不成他這封奏章是……專門寫給劉健看的?


    鹽政敗壞!


    這可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劉健接過奏章,僅僅隻是翻開看了幾眼,就立刻將奏章給合上了,隨即神情凝重地看著湯昊。


    “中山侯有心了,此事容老夫稟明陛下決斷!”


    劉健話音一落,就把湯昊的奏疏壓在了那堆奏章的最下麵,對著月台俯首說道:“陛下,保國公朱暉之請,還請陛下決斷!”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劉大夏難以置信地看著這位老首輔。


    他想不明白,劉健為什麽突然“叛變”了!


    傻子都看得出來,小皇帝就是有心扶持武將勳貴,打壓文臣縉紳,那他肯定會同意朱暉之請!


    既然如此,老首輔為何還要讓小皇帝做決定?


    “嗯,既然是折衝禦侮之功,斷不能讓有功將士寒心,不過人數確實太多了些,減去一半,降下賞賜吧!”


    朱厚照有些奇怪,但他也沒有遲疑,立刻開了金口。


    一半人數降下賞賜,這是湯昊和小皇帝商議後的結果。


    畢竟武將勳貴也不能把小皇帝當傻子,沒事兒就薅朝廷羊毛啊!


    不過小皇帝有些奇怪,野人湯昊的奏疏裏,到底說了些什麽,讓老首輔劉健如此的慎重,甚至把奏疏都壓在了最下麵,不給旁人看,更不廷議。


    甚至因為湯昊的這封奏章,老首輔直接改變了態度,順勢讓小皇帝直接敲定了保國公朱暉請功一事。


    未免有些太邪門了嗷!


    廷議繼續,而後不久在吵吵鬧鬧中結束。


    自從這廷議多出來了三個武夫後,就注定不會那麽太平。


    湯昊一張嘴就懟人,端得是個陰損毒辣,恨不得將人給氣死罵死!


    群臣見禮拜別了陛下,除了老首輔劉健以外,湯昊也留了下來。


    不過小皇帝還不能與他們詳談,因為他還要上課,日講的時間還沒有結束。


    劉健主動站在了湯昊身旁,取出了湯昊方才那封奏章。


    “中山侯,此策出自何人之手?這等大才,足以興國!”


    湯昊聽到這話,滿臉寫著不爽。


    “元輔大人,本侯不是說了嘛,這是本侯所作!”


    劉健滿臉狐疑地看著這家夥,滿臉橫肉,高大魁梧,哪裏像是個會寫字的?


    “老東西,你那什麽眼神?”


    湯昊怒了,道:“你再這樣看本侯,小心本侯揍你一頓!”


    聽到這話,劉健有些哭笑不得,但他還是很想知道,這封奏章究竟是不是湯昊所寫。


    “敢問中山侯,對那葉淇如何看待?”


    “恨不得殺他全家!”


    “……”


    實錘了,就是這個莽夫寫的!


    劉健心情驟然間就變好了起來,笑眯眯地看著湯昊。


    “中山侯,鹽政一事,不可妄動,尤其那是先帝爺的命令,你覺得老夫應該怎麽做?”


    “簡單。”湯昊也笑了,“將罪名全都推到葉淇頭上不就行了,反正他勾結兩淮鹽商侵吞國利,當千刀萬剮的那種!”


    “至於先帝爺嘛,就是被這葉淇給蠱惑蒙騙了,怪不到先帝爺頭上,這不是你們這些文臣縉紳的拿手好戲嘛!”


    “嘖嘖,中山侯真是心狠手辣啊!”劉健嘖嘖稱奇,滿臉戲謔笑容。


    湯昊見狀直接送給他一份大禮。


    “元輔大人不要忘了,這件事情可沒那麽好辦!”


    “與兩淮鹽商有利益糾葛之人,可不在少數,尤其是戶部那些官員!”


    劉健捋了捋胡須,眼中眸光閃動。


    “不試試看,怎麽知道呢?”


    湯昊想要振興武將勳貴,道阻且長!


    劉健想要中興大明王朝,亦是道阻且長!


    二人現在好像有了同一批敵人,那就是隱藏在文臣縉紳中的貪官汙吏!


    今日第四更,還有一更,日萬爆更,讀者朋友們多多投票訂閱支持,萬分感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