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閻仲宇,陝西隴州人士。


    此人乃是成化十一年的進士,居官悃愊至誠,以寬和政,曾有平定洞庭襄漢間的巨盜和苗患的出色政績。


    大理寺丞鄧璋,北直隸涿州人士。


    成化二十三年的進士,為官剛正不阿,直諫敢言,為政嚴明,豪猾收斂,載譽滿朝。


    可就是這樣兩位賢臣幹吏,卻被湯昊這個天殺的惡賊狂徒,給直接打入了詔獄,作為武將勳貴與文臣縉紳爭鬥的犧牲品!


    一想到這兒,老首輔劉健就更是怒不可遏!


    什麽“倒賣鹽引”,不過都是借口與說辭罷了。


    因為弘治皇帝縱容葉淇變法,致使鹽政敗壞,鹽引已經成了官員行賄的通用手段。


    你直接給上官銀子,上官會罵你羞辱人,畢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官老爺,都得維護一下體麵。


    但是給鹽引嘛,那就不一樣了。


    這鹽引輕飄飄地,不管多少都方便收入衣袖中。


    白花花的銀子直接收了多不好,而鹽引則不一樣,誰家裏麵還不得吃上幾口鹽?


    是以,鄧璋和閻仲宇是否收了鹽引,誰都不清楚,哪怕退一萬步來說,他們沒有收受賄賂的鹽引,他們的家人族人會不收嗎?


    不可能的!


    白花花的銀子擺在麵前,誰人會舍得不要?


    湯昊這個混賬東西,就是抓住了這一點,逼迫文臣縉紳做出妥協讓步,準允保國公朱暉為那兩萬多將士冒功請賞!


    為達目的不折手段,不惜毀人清白壞人清譽!


    這個湯昊,行事愈發跋扈狠辣了!


    鄧璋和閻仲宇都是劉健看好的賢臣幹吏,朝堂之上文臣縉紳的中堅力量,自然不能就這麽被湯昊給毀掉了!


    但是,這一次退讓了,武將勳貴隻會得寸進尺!


    斬首八十餘人,就敢為兩萬餘名將士請功邀賞,這個先河一開,那以後呢?


    所以,絕不可行!


    劉健冷冷地盯著湯昊,對這個中山侯的厭惡之情,已經到了極點!


    湯昊倒是不以為意,看我不爽又怎麽樣,有本事衝過來打死我啊?


    “元輔大人,這鄧璋和閻仲宇本身手腳就不幹淨,那誰能夠證明他們所報為實?”


    “此次保國公出征,除了他本人外,還有李俊、史琳,李俊不在京中,史琳已經病逝,那就隻剩下監軍苗逵苗大璫,不如請苗大璫到此,仔細說說詳情如何?”


    監軍太監苗逵!


    這也是個臭名昭著的貪婪之徒!


    劉健忍不住歎了口氣,正準備開口拒絕,然而小皇帝卻是快他一步。


    “召苗逵上朝廷議!”


    皇帝陛下開口,滿朝文武領命。


    片刻之後,苗逵就走進了大殿。


    果然不出劉健等人所料,苗逵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認可保國公朱暉的說法,一口咬定那兩萬將士都有折衝禦侮之功,朝廷理應降下封賞。


    事情到了這兒,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這一次,小皇帝是動了心思,想要順從朱暉之請,一口氣封賞兩萬餘名將士。


    為什麽要這樣做?


    因為大明朝堂之上的武將武官太少了些!


    自從當年那場土木之禍後,武將勳貴輸得一敗塗地,元氣大傷下至今都還沒有緩過勁來。


    高層武將勳貴,就剩下了阿貓阿狗兩三隻。


    中層的武將武官,出彩的人也是寥寥無幾,整個五府都成了一個空架子。


    小皇帝想要奪迴權柄,想要打壓文臣縉紳,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扶持武將勳貴,製衡文臣縉紳!


    至少,朝堂之上多出一批武將勳貴,那就不會再是文臣縉紳的一言堂!


    看看這文華殿的每日廷議,湯昊、張懋不上朝的時候,全都是清一色的文臣縉紳!


    軍國大事皆出自這些人之手,大明不爛透才是怪事!


    兵部尚書劉大夏對此結果極其不滿,朗聲喝道:“即便鄧璋、閻仲宇所說不實,也可召李俊迴京當麵對質!”


    “實際戰功與所報之功差距太大,兵部斷然沒有通過的道理!”


    他劉大夏身為兵部尚書,執掌天下戎政,隻要他不同意,哪怕內閣同意了也沒有用!


    為什麽武將勳貴現在隻能給文臣縉紳當狗?


    因為武將武官的升遷任免與錢糧餉銀,全都掌控在兵部手中,而兵部一應官員又全都是清一色的文臣縉紳,不給他們當狗就得不到升遷,一輩子做個被人隨意打罵的底層軍士!


    “劉大夏,本侯還是那句話!”


    “既然你兵部做不好此事,那就將權力交還給五府!”


    “昔年太祖高皇帝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自此以後成為定製!”


    “太祖高皇帝為了防範統軍將領的專權,又規定五軍都督府對軍隊無調遣權,其調遣之權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軍隊中雖有任免、升調、訓練之權,但不統兵,每逢戰事,由皇帝臨時委派專人擔任總兵官,統率衛所部隊出征,戰事結束,總兵歸還將印,軍隊歸還衛所。”


    “現在倒是好了,伱兵部既統兵又可以調兵,還執掌著武將武官的任免升調之權,全然不顧太祖高皇帝的祖訓,全然不顧太祖高皇帝的祖宗成法!”


    “怎麽?你兵部這是想要變成第二個大都督府,想要僭越神器嗎?”


    你們文臣縉紳,不是最喜歡喊祖宗成法嗎?


    這本侯就跟你們講這祖宗成法!


    “怎麽?太祖高皇帝的祖宗成法都不管用,那哪個祖宗的成法管用?你們文臣縉紳的三楊祖宗嗎?”


    “湯昊!你放肆!”劉大夏怒喝道。


    “放肆?廷議不能說話嗎?還是你們做賊心虛,不讓本侯說實話?”


    湯昊伸出蒲扇巨掌猛地一拍案桌,突兀響起的巨大聲響,直接將所有人都給嚇懵了,就連小皇帝也是身子一顫,隨即怒視著湯昊這個天殺的野人!


    “你們喜歡喊祖宗成法!”


    “本侯將太祖高皇帝的祖宗成法講得明明白白的,有什麽問題?”


    “兵部可調兵但不能統兵,五府可統兵卻無調兵之權,再者兵部無權過問五軍都督府各事務,祖製五軍府外人不得預聞,這就是太祖高皇帝的祖宗成法!”


    “這祖宗成法,你們認還是不認?!”


    認還是不認?


    必須認!


    但也不能認!


    太祖高皇帝的話,沒人敢反駁,不然就是忤逆犯上!


    但是,一旦認了,那兵部就會失去一大半權柄,而武將勳貴則憑借五軍都督府死灰複燃,所以不能認!


    一時間,劉大夏臉色一陣陰晴不定,到底是沒有敢開口。


    “夠了!”


    天官馬文升終於開口了。


    “廷議的是朱暉冒功一事,不要扯些無關的話題!”


    “再有,中山侯對吧?就算現在兵部將統兵權還給五府,你確信五府接得住?”


    天官大人笑眯眯地開了口,眼神裏麵滿是鄙夷不屑。


    到底還是太年輕了啊!


    真以為五府還是當年的五府嗎?


    湯昊聞言神情一滯,隨即看向了張懋和朱暉。


    兩位國公爺麵麵相覷,最終都苦笑著搖了搖頭。


    五軍都督府,早就名存實亡,徹底爛透了!


    所以即便重新奪迴了職權,也沒有什麽意義!


    因為武將勳貴出現了斷層,沒有一丁點的中堅力量!


    就算兵部真願意給,五府都督們也不敢接!


    這才是真正的悲哀之處!


    今日第三更,還有兩更,日萬爆發,希望讀者朋友們多多投票多多訂閱支持,萬分感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莽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聞上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聞上古並收藏大明第一莽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