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趙府門前聚滿了人,趙青雲身著簡樸但整潔的衣衫,站在院中。他的目光掃過周圍熟悉的麵孔,心中感慨萬千。今天,是他啟程赴京參加會試的日子。
趙父和趙母站在門口,趙母拿著一塊精心縫製的荷包,眼眶微紅:“青雲,這路上吃穿用度都要注意,這荷包裏放了一些銀兩,是你義父義母的一點心意,別虧待自己。”
趙父則一如既往的穩重,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青雲,進了京城,記住做事穩重,不要惹事生非。專心考試,把一切雜念放下。隻要你用心,我們都為你驕傲。”
趙青雲接過荷包,躬身一拜:“義父義母的教誨,我定不敢忘!考取進士後,我會第一時間迴來報喜!”
站在一旁的宋懷玉,雙手緊緊拽著衣袖,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她走上前,遞給趙青雲一個小小的錦囊:“青雲,這是我親手做的,裏頭放了幾味平安香。你在京城裏,無論多忙,都記得照顧自己。還有……”
她頓了一下,語氣帶著一絲羞澀,“也別忘了我。”
趙青雲接過錦囊,眼神中充滿了溫柔,鄭重地說:“懷玉,我一定不會忘。我此去京城,考取功名隻是第一步,等到那一天,我必定迎你過門。”
宋懷玉聽了,臉頰微微泛紅,輕輕點了點頭:“我等你。”
周淩風站在一旁,神色沉靜。他緩緩說道:“青雲,京城不同於鄉裏,那是龍蛇混雜之地,你需時時謹慎。切記,不到萬不得已,別動劍,動劍便是一擊必勝。”
趙青雲躬身作揖:“師父的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周淩風思索片刻,轉頭對薛逸風道:“逸風,這次你隨青雲一同前往,既是護他周全,也是替我看看京城如今的江湖格局。若有異常,立刻來信。”
薛逸風爽快答道:“師父放心,師弟的安全我一定會照看好。若遇事,我定會妥善處理。”
徐子謙遞給趙青雲一封書信,語重心長地說道:“京城雖繁華,但暗流湧動。我有一位故交名為沈正華,如今在工部任職。此信是給他的,你見到他後,說明你的情況,他定會給予你一些幫助。”
趙青雲接過書信,心中感激:“多謝先生!此行若能順利,學生定不負期望。”
一切準備就緒,趙青雲最後迴頭看了一眼熟悉的院子,深深鞠了一躬:“義父義母,師父,先生,懷玉,多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教導與扶持!青雲此去,定不負你們的期望!”
趙父大手一揮,語氣帶著一絲不舍卻又堅定:“青雲,去吧!趙家上下都等著你的好消息。”
宋懷玉輕聲道:“青雲,路上多保重。”
趙青雲和薛逸風每人一人一馬,緩緩駛離趙府。
兩人沿著青石鋪成的大道緩緩向前,初春的陽光灑在地麵上,映出斑駁的光影。趙青雲看著道路兩旁的景色,心中百感交集。
“師兄,我們這一去,沿途所見,不知會是何等光景。”趙青雲低聲說道。
薛逸風微微一笑:“京城雖是繁華之地,但途中也不乏風景奇麗的山水。隻不過,民生疾苦,怕是與你想象的差不多。”
行至一處山腳,趙青雲讓車夫稍作停歇,二人下車活動筋骨。遠處的小村莊炊煙嫋嫋,呈現出一幅恬靜的畫麵。然而,走近之後,卻發現村頭聚集了許多麵黃肌瘦的村民,正在圍著一輛破舊的糧車爭搶幾袋稻米。
趙青雲皺起眉頭,輕聲問身旁的薛逸風:“師兄,這裏明明土地肥沃,為何百姓如此困苦?”
一位挑擔經過的老農聽到後,歎了口氣說道:“官家征糧,抽得太狠。地是好地,可糧食都交上去了,家裏連種子都留不住。唉,活不下去了。”
趙青雲心中一陣酸楚,拱手道:“老人家,我們隻是路過,但願你們能撐過這一劫。”
老農苦笑著搖了搖頭,挑著空蕩蕩的擔子離去。
幾日後,兩人來到一座渡口,河麵寬闊,碧波蕩漾。趙青雲與薛逸風牽馬登上一艘商船,隨船家擺渡。河麵上不時有漁舟點點,白帆隨波而動。趙青雲看著這片如詩如畫的風景,讚歎道:“師兄,這大好河山,果真不負人間盛景。”
薛逸風卻指了指遠處:“師弟,你看那靠岸的漁舟。”
趙青雲順著目光望去,隻見漁舟旁,幾個衣衫襤褸的漁民正蹲在船頭,麵露愁色。一艘官船駛來,幾名差役走下,開始清點漁獲,隨後毫不客氣地將大半的魚貨拖走。
趙青雲頓時明白了什麽,心中感慨:“如此富庶之地,百姓卻食不果腹,實在令人痛心。師兄,這一切何時才能有所改變?”
薛逸風沉聲道:“師弟,這便是你要去京城的理由之一。唯有讀書明理、入仕為官,才能站在高處,試著改變這一切。”
二人抵達一個小鎮,鎮中街道上,商販雲集,叫賣聲不絕於耳。一側茶樓門庭若市,錦衣玉食之人頻繁進出;而另一側的破廟門口,卻有幾名衣衫襤褸的乞丐,正靠著牆角曬太陽,神情木然。
趙青雲不禁歎息:“同一片天,卻是兩重地。百姓疾苦,富人奢靡,師兄,這世道為何如此不公?”
薛逸風搖了搖頭,苦笑道:“這世道,便是如此。天下雖大,但真正掌權的卻隻有那麽幾人,百姓不過是棋盤上的卒子,任人擺布罷了。”
夜晚,兩人停靠在一處客棧。趙青雲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他迴憶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百姓的困苦、差役的橫征暴斂、富人的驕奢淫逸,每一幕都深深刻在他的腦海中。
他喃喃自語:“這樣的天下,究竟要如何改變?我雖一介書生,但若能盡綿薄之力,為百姓爭一線生機,也不負此生。”
幾天後,趙青雲和薛逸風終於抵達京城城門。宏偉的城牆巍然聳立,朱漆大門上雕刻著繁複的紋路,彰顯出皇家氣派。人流熙熙攘攘,推車的、挑擔的、牽馬的,絡繹不絕,一派繁忙景象。
趙青雲看著這一切,不禁感歎:“師兄,京城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城,氣派非凡。”
薛逸風微微一笑,提醒道:“師弟,這裏確實氣派,但別忘了,權力和欲望交織的地方,往往藏著更多的危險。”
二人牽著馬,緩緩走向城門。但走到門口時,一名身材魁梧的守衛攔住了他們,冷冷說道:“進城每人兩文,交了錢才能放行。”
趙青雲一愣,看著守衛問道:“為何要收進城費?朝廷何時立過這樣的規矩?”
守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規矩多了去了,咱們城門就這規矩。交錢就進去,不交錢就在外頭待著。”
趙青雲皺起眉頭:“可是這分明是胡亂收費,怎能如此強取豪奪!”
守衛聞言,頓時冷笑:“小子,你是初來乍到吧?規矩就是規矩,不服可以去衙門告。可惜啊,你還得先交錢進城。”
趙青雲臉色沉了下來,握緊了拳頭:“這分明是敲詐,如何能容忍!”
眼看氣氛越來越緊張,薛逸風連忙按住趙青雲的肩膀,低聲說道:“師弟,不必和他們爭執。我們剛到京城,萬事小心,沒必要在城門口鬧事,給自己惹麻煩。”
趙青雲依舊滿臉不忿:“可是,這種事情若不指出,豈不是助長歪風邪氣?”
薛逸風歎了口氣:“青雲,這隻是個小小守衛,背後或許還有人撐腰。你現在和他們爭,結果不過是吃虧而已。進了京城,我們要辦的事多的是,何必在這裏耗費時間?”
趙青雲猶豫片刻,終究還是放下了拳頭。他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遞給守衛,冷冷地說:“給你,算我買個教訓。”
守衛接過銅錢,笑嘻嘻地說道:“早這樣不就好了?進去吧。”
兩人走進城門,趙青雲依舊滿臉不快,低聲對薛逸風說道:“師兄,剛剛的事情實在讓我難以忍受。這樣的地方,真是藏汙納垢的巢穴。”
薛逸風拍拍他的肩膀:“青雲,這隻是京城的冰山一角。權力帶來的腐敗,遠比你想象的深。記住,強者並不是靠爭吵得來的,而是靠掌握權力改變規則。”
趙青雲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師兄,我明白了。眼下我們要忍耐,但我一定要努力,爭取有一天,能夠徹底鏟除這些毒瘤。”
薛逸風笑了笑:“這才是我的好師弟。走吧,我們去找客棧安頓下來,之後再謀劃其他事。”
兩人牽著馬,順著京城的大街走去。街道寬敞,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於耳。趙青雲一邊走,一邊觀察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絲沉重。
兩人找到一家客棧後住下,好好洗漱了一番,由於旅途勞累,兩人一覺睡到天亮。
第二天,按照徐子謙給的地址,來到沈正華的府邸。沈府坐落在一片清幽的胡同中,與喧囂的大街相比,這裏顯得格外寧靜。
趙青雲站在門口,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薛逸風說道:“師兄,沈大人是先生的故交,一定是飽學之士。我們此次拜訪,務必要態度恭敬。”
薛逸風點點頭:“師弟說得是,咱們進去吧。”
趙青雲上前敲了敲門,片刻後,一個仆人打開了門,看到他們兩人,語氣客氣地問道:“兩位可是有事?”
趙青雲拱手說道:“小子趙青雲,特奉徐子謙先生之命,前來拜訪沈大人。這是徐先生的親筆信,請代為轉交。”
仆人接過信,仔細看了兩眼,神色一變:“兩位稍等,小的這就去通報。”
不一會兒,一位身著素衣、舉止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目光清明,帶著書卷氣,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
“你們是徐兄的學生?”男子問道。
趙青雲連忙上前施禮:“正是。晚輩趙青雲,這是家師的親筆信。”
沈正華接過信,細細讀了一遍,抬起頭仔細打量了兩人一番,笑著說道:“徐兄信中提及,你們遠赴京城會試,誌在天下,果然是少年英才。”
趙青雲謙遜地說道:“沈大人謬讚了,學生不過是個寒窗小子,還需向大人多多請教。”
薛逸風也略帶江湖氣地拱手:“沈大人,我雖不擅詩書,卻仰慕學問之人。此次陪師弟前來,亦是為長見識。”
沈正華笑道:“兩位不必拘謹,徐兄既然引薦,請進內堂,我們邊喝茶邊聊。”
進入沈府內堂,陳設簡單,卻透著雅致,書架上滿滿當當的書卷令人目不暇接。仆人端上香茗,沈正華與兩人坐下。
沈正華笑著問:“青雲,你為人沉穩,誌向遠大。徐兄信中提到,你不僅熟讀經史,還精通劍法,真是難得。”
趙青雲答道:“學生不過是粗通皮毛,書本上的道理有時無法真正解決天下的疾苦。此次來京城,學生希望能進一步拓寬眼界。”
沈正華聞言點點頭:“你說得對。書本上的學問是一方麵,真正治國平天下,還需讀懂人心,掌握人性。這一點,恐怕比任何文章都複雜。”
薛逸風笑道:“沈大人所言極是。我這師弟就是太過理想化,常常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沈正華看著趙青雲,語重心長地說道:“理想很重要,但腳踏實地更重要。青雲,京城之大,藏龍臥虎。你既要與才子同場較量,又要應對人情世故的考驗。這裏的水很深,切記凡事三思而後行。”
趙青雲認真聽著,拱手答道:“多謝沈大人教誨,學生一定謹記在心。”
交談了一陣,沈正華問道:“青雲,你們現在住在哪裏?”
趙青雲答道:“暫時住在城西的一家客棧,條件尚可。”
沈正華笑著搖頭:“既然是徐兄的學生,又是初來京城,怎能住在客棧?京城的物價高昂,長住下來也是不小的開銷。不如這樣,你們住到我府上,我這裏雖然簡樸,但地方寬敞,還能幫你們省下一筆開銷。”
趙青雲連忙推辭:“這怎麽敢叨擾沈大人?學生住客棧已經很方便了。”
沈正華擺手笑道:“客氣什麽?徐兄與我情同手足,他的學生便是我的學生。況且,你們來京城參加會試,本就不易,安心備考才是正事。”
薛逸風也說道:“師弟,沈大人一片好意,你就別推辭了。”
趙青雲感激地拱手:“如此多謝沈大人,學生定不會辜負您的厚愛。”
當日,趙青雲與薛逸風搬到了沈府。沈正華安排了兩間整潔的書房供他們居住,並讓仆人貼心地準備了生活用品。一切安排妥當後,沈正華笑著對兩人說道:“住在這裏,就當做自己家。青雲,薛兄,京城的風雲險惡,你們有任何困難,盡管告訴我。”
趙青雲與薛逸風同時作揖:“多謝沈大人,學生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期望。”
趙父和趙母站在門口,趙母拿著一塊精心縫製的荷包,眼眶微紅:“青雲,這路上吃穿用度都要注意,這荷包裏放了一些銀兩,是你義父義母的一點心意,別虧待自己。”
趙父則一如既往的穩重,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青雲,進了京城,記住做事穩重,不要惹事生非。專心考試,把一切雜念放下。隻要你用心,我們都為你驕傲。”
趙青雲接過荷包,躬身一拜:“義父義母的教誨,我定不敢忘!考取進士後,我會第一時間迴來報喜!”
站在一旁的宋懷玉,雙手緊緊拽著衣袖,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她走上前,遞給趙青雲一個小小的錦囊:“青雲,這是我親手做的,裏頭放了幾味平安香。你在京城裏,無論多忙,都記得照顧自己。還有……”
她頓了一下,語氣帶著一絲羞澀,“也別忘了我。”
趙青雲接過錦囊,眼神中充滿了溫柔,鄭重地說:“懷玉,我一定不會忘。我此去京城,考取功名隻是第一步,等到那一天,我必定迎你過門。”
宋懷玉聽了,臉頰微微泛紅,輕輕點了點頭:“我等你。”
周淩風站在一旁,神色沉靜。他緩緩說道:“青雲,京城不同於鄉裏,那是龍蛇混雜之地,你需時時謹慎。切記,不到萬不得已,別動劍,動劍便是一擊必勝。”
趙青雲躬身作揖:“師父的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周淩風思索片刻,轉頭對薛逸風道:“逸風,這次你隨青雲一同前往,既是護他周全,也是替我看看京城如今的江湖格局。若有異常,立刻來信。”
薛逸風爽快答道:“師父放心,師弟的安全我一定會照看好。若遇事,我定會妥善處理。”
徐子謙遞給趙青雲一封書信,語重心長地說道:“京城雖繁華,但暗流湧動。我有一位故交名為沈正華,如今在工部任職。此信是給他的,你見到他後,說明你的情況,他定會給予你一些幫助。”
趙青雲接過書信,心中感激:“多謝先生!此行若能順利,學生定不負期望。”
一切準備就緒,趙青雲最後迴頭看了一眼熟悉的院子,深深鞠了一躬:“義父義母,師父,先生,懷玉,多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教導與扶持!青雲此去,定不負你們的期望!”
趙父大手一揮,語氣帶著一絲不舍卻又堅定:“青雲,去吧!趙家上下都等著你的好消息。”
宋懷玉輕聲道:“青雲,路上多保重。”
趙青雲和薛逸風每人一人一馬,緩緩駛離趙府。
兩人沿著青石鋪成的大道緩緩向前,初春的陽光灑在地麵上,映出斑駁的光影。趙青雲看著道路兩旁的景色,心中百感交集。
“師兄,我們這一去,沿途所見,不知會是何等光景。”趙青雲低聲說道。
薛逸風微微一笑:“京城雖是繁華之地,但途中也不乏風景奇麗的山水。隻不過,民生疾苦,怕是與你想象的差不多。”
行至一處山腳,趙青雲讓車夫稍作停歇,二人下車活動筋骨。遠處的小村莊炊煙嫋嫋,呈現出一幅恬靜的畫麵。然而,走近之後,卻發現村頭聚集了許多麵黃肌瘦的村民,正在圍著一輛破舊的糧車爭搶幾袋稻米。
趙青雲皺起眉頭,輕聲問身旁的薛逸風:“師兄,這裏明明土地肥沃,為何百姓如此困苦?”
一位挑擔經過的老農聽到後,歎了口氣說道:“官家征糧,抽得太狠。地是好地,可糧食都交上去了,家裏連種子都留不住。唉,活不下去了。”
趙青雲心中一陣酸楚,拱手道:“老人家,我們隻是路過,但願你們能撐過這一劫。”
老農苦笑著搖了搖頭,挑著空蕩蕩的擔子離去。
幾日後,兩人來到一座渡口,河麵寬闊,碧波蕩漾。趙青雲與薛逸風牽馬登上一艘商船,隨船家擺渡。河麵上不時有漁舟點點,白帆隨波而動。趙青雲看著這片如詩如畫的風景,讚歎道:“師兄,這大好河山,果真不負人間盛景。”
薛逸風卻指了指遠處:“師弟,你看那靠岸的漁舟。”
趙青雲順著目光望去,隻見漁舟旁,幾個衣衫襤褸的漁民正蹲在船頭,麵露愁色。一艘官船駛來,幾名差役走下,開始清點漁獲,隨後毫不客氣地將大半的魚貨拖走。
趙青雲頓時明白了什麽,心中感慨:“如此富庶之地,百姓卻食不果腹,實在令人痛心。師兄,這一切何時才能有所改變?”
薛逸風沉聲道:“師弟,這便是你要去京城的理由之一。唯有讀書明理、入仕為官,才能站在高處,試著改變這一切。”
二人抵達一個小鎮,鎮中街道上,商販雲集,叫賣聲不絕於耳。一側茶樓門庭若市,錦衣玉食之人頻繁進出;而另一側的破廟門口,卻有幾名衣衫襤褸的乞丐,正靠著牆角曬太陽,神情木然。
趙青雲不禁歎息:“同一片天,卻是兩重地。百姓疾苦,富人奢靡,師兄,這世道為何如此不公?”
薛逸風搖了搖頭,苦笑道:“這世道,便是如此。天下雖大,但真正掌權的卻隻有那麽幾人,百姓不過是棋盤上的卒子,任人擺布罷了。”
夜晚,兩人停靠在一處客棧。趙青雲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他迴憶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百姓的困苦、差役的橫征暴斂、富人的驕奢淫逸,每一幕都深深刻在他的腦海中。
他喃喃自語:“這樣的天下,究竟要如何改變?我雖一介書生,但若能盡綿薄之力,為百姓爭一線生機,也不負此生。”
幾天後,趙青雲和薛逸風終於抵達京城城門。宏偉的城牆巍然聳立,朱漆大門上雕刻著繁複的紋路,彰顯出皇家氣派。人流熙熙攘攘,推車的、挑擔的、牽馬的,絡繹不絕,一派繁忙景象。
趙青雲看著這一切,不禁感歎:“師兄,京城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城,氣派非凡。”
薛逸風微微一笑,提醒道:“師弟,這裏確實氣派,但別忘了,權力和欲望交織的地方,往往藏著更多的危險。”
二人牽著馬,緩緩走向城門。但走到門口時,一名身材魁梧的守衛攔住了他們,冷冷說道:“進城每人兩文,交了錢才能放行。”
趙青雲一愣,看著守衛問道:“為何要收進城費?朝廷何時立過這樣的規矩?”
守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規矩多了去了,咱們城門就這規矩。交錢就進去,不交錢就在外頭待著。”
趙青雲皺起眉頭:“可是這分明是胡亂收費,怎能如此強取豪奪!”
守衛聞言,頓時冷笑:“小子,你是初來乍到吧?規矩就是規矩,不服可以去衙門告。可惜啊,你還得先交錢進城。”
趙青雲臉色沉了下來,握緊了拳頭:“這分明是敲詐,如何能容忍!”
眼看氣氛越來越緊張,薛逸風連忙按住趙青雲的肩膀,低聲說道:“師弟,不必和他們爭執。我們剛到京城,萬事小心,沒必要在城門口鬧事,給自己惹麻煩。”
趙青雲依舊滿臉不忿:“可是,這種事情若不指出,豈不是助長歪風邪氣?”
薛逸風歎了口氣:“青雲,這隻是個小小守衛,背後或許還有人撐腰。你現在和他們爭,結果不過是吃虧而已。進了京城,我們要辦的事多的是,何必在這裏耗費時間?”
趙青雲猶豫片刻,終究還是放下了拳頭。他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遞給守衛,冷冷地說:“給你,算我買個教訓。”
守衛接過銅錢,笑嘻嘻地說道:“早這樣不就好了?進去吧。”
兩人走進城門,趙青雲依舊滿臉不快,低聲對薛逸風說道:“師兄,剛剛的事情實在讓我難以忍受。這樣的地方,真是藏汙納垢的巢穴。”
薛逸風拍拍他的肩膀:“青雲,這隻是京城的冰山一角。權力帶來的腐敗,遠比你想象的深。記住,強者並不是靠爭吵得來的,而是靠掌握權力改變規則。”
趙青雲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師兄,我明白了。眼下我們要忍耐,但我一定要努力,爭取有一天,能夠徹底鏟除這些毒瘤。”
薛逸風笑了笑:“這才是我的好師弟。走吧,我們去找客棧安頓下來,之後再謀劃其他事。”
兩人牽著馬,順著京城的大街走去。街道寬敞,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不絕於耳。趙青雲一邊走,一邊觀察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絲沉重。
兩人找到一家客棧後住下,好好洗漱了一番,由於旅途勞累,兩人一覺睡到天亮。
第二天,按照徐子謙給的地址,來到沈正華的府邸。沈府坐落在一片清幽的胡同中,與喧囂的大街相比,這裏顯得格外寧靜。
趙青雲站在門口,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薛逸風說道:“師兄,沈大人是先生的故交,一定是飽學之士。我們此次拜訪,務必要態度恭敬。”
薛逸風點點頭:“師弟說得是,咱們進去吧。”
趙青雲上前敲了敲門,片刻後,一個仆人打開了門,看到他們兩人,語氣客氣地問道:“兩位可是有事?”
趙青雲拱手說道:“小子趙青雲,特奉徐子謙先生之命,前來拜訪沈大人。這是徐先生的親筆信,請代為轉交。”
仆人接過信,仔細看了兩眼,神色一變:“兩位稍等,小的這就去通報。”
不一會兒,一位身著素衣、舉止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目光清明,帶著書卷氣,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
“你們是徐兄的學生?”男子問道。
趙青雲連忙上前施禮:“正是。晚輩趙青雲,這是家師的親筆信。”
沈正華接過信,細細讀了一遍,抬起頭仔細打量了兩人一番,笑著說道:“徐兄信中提及,你們遠赴京城會試,誌在天下,果然是少年英才。”
趙青雲謙遜地說道:“沈大人謬讚了,學生不過是個寒窗小子,還需向大人多多請教。”
薛逸風也略帶江湖氣地拱手:“沈大人,我雖不擅詩書,卻仰慕學問之人。此次陪師弟前來,亦是為長見識。”
沈正華笑道:“兩位不必拘謹,徐兄既然引薦,請進內堂,我們邊喝茶邊聊。”
進入沈府內堂,陳設簡單,卻透著雅致,書架上滿滿當當的書卷令人目不暇接。仆人端上香茗,沈正華與兩人坐下。
沈正華笑著問:“青雲,你為人沉穩,誌向遠大。徐兄信中提到,你不僅熟讀經史,還精通劍法,真是難得。”
趙青雲答道:“學生不過是粗通皮毛,書本上的道理有時無法真正解決天下的疾苦。此次來京城,學生希望能進一步拓寬眼界。”
沈正華聞言點點頭:“你說得對。書本上的學問是一方麵,真正治國平天下,還需讀懂人心,掌握人性。這一點,恐怕比任何文章都複雜。”
薛逸風笑道:“沈大人所言極是。我這師弟就是太過理想化,常常把事情想得太簡單。”
沈正華看著趙青雲,語重心長地說道:“理想很重要,但腳踏實地更重要。青雲,京城之大,藏龍臥虎。你既要與才子同場較量,又要應對人情世故的考驗。這裏的水很深,切記凡事三思而後行。”
趙青雲認真聽著,拱手答道:“多謝沈大人教誨,學生一定謹記在心。”
交談了一陣,沈正華問道:“青雲,你們現在住在哪裏?”
趙青雲答道:“暫時住在城西的一家客棧,條件尚可。”
沈正華笑著搖頭:“既然是徐兄的學生,又是初來京城,怎能住在客棧?京城的物價高昂,長住下來也是不小的開銷。不如這樣,你們住到我府上,我這裏雖然簡樸,但地方寬敞,還能幫你們省下一筆開銷。”
趙青雲連忙推辭:“這怎麽敢叨擾沈大人?學生住客棧已經很方便了。”
沈正華擺手笑道:“客氣什麽?徐兄與我情同手足,他的學生便是我的學生。況且,你們來京城參加會試,本就不易,安心備考才是正事。”
薛逸風也說道:“師弟,沈大人一片好意,你就別推辭了。”
趙青雲感激地拱手:“如此多謝沈大人,學生定不會辜負您的厚愛。”
當日,趙青雲與薛逸風搬到了沈府。沈正華安排了兩間整潔的書房供他們居住,並讓仆人貼心地準備了生活用品。一切安排妥當後,沈正華笑著對兩人說道:“住在這裏,就當做自己家。青雲,薛兄,京城的風雲險惡,你們有任何困難,盡管告訴我。”
趙青雲與薛逸風同時作揖:“多謝沈大人,學生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