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京城會試的時間不足兩月,趙青雲愈發感到時間的緊迫。他與趙府上下辭別後,迴到了當初寄居的村落,開始了一段緊張而充實的突擊訓練生活。
村落依舊如他記憶中那般安寧。村道兩旁的茅草屋被冬日的陽光輕輕擁抱,偶爾傳來幾聲雞鳴犬吠。村裏的村民見到趙青雲歸來,紛紛熱情地招唿:“趙公子迴來啦!這次可是衝著進士去的吧?”
趙青雲笑著一一迴應,謙遜地說道:“這次來,是為了向兩位恩師請教,還望各位鄉親多多關照。”
每天卯時,趙青雲便來到徐子謙的書房。清晨的窗外,寒梅傲雪,書房內卻燃起一爐溫暖的炭火。案台上鋪滿了各類經史子集,筆墨紙硯整齊擺放。
“青雲,這段時間,我會集中考校你對策的能力,”徐子謙說道,遞給趙青雲一張試題,“這道題,分析當今稅賦製度的問題及改革之道。限時一個半時辰,開始吧。”
趙青雲坐下,提筆凝神。他先沉思片刻,然後提筆寫下開篇:“稅賦者,民生之根本,朝廷之命脈也。然今歲各地賦役繁重,隱田漏稅者眾,乃權貴與胥吏合謀之禍……”
隨著墨香氤氳,書房內隻剩下筆尖沙沙作響的聲音。徐子謙坐在一旁,時不時端詳趙青雲的答卷,露出滿意的神情。
寫完後,趙青雲遞上答卷,恭敬地說道:“先生,請過目。”
徐子謙看後,讚許地點頭:“思路清晰,立論準確。但青雲,你要注意措辭,既不能太鋒芒畢露,也不能軟弱無力。仕途如棋局,能斬能藏,才可大成。”
趙青雲點頭受教:“先生所言極是,學生定當牢記。”
巳時剛過,趙青雲便匆匆趕到周淩風的小院。院內,周淩風已負手而立,薛逸風站在一旁,似笑非笑地看著趙青雲:“小師弟,今天又是你和師父鬥智鬥勇的時間了。”
趙青雲拱手道:“師兄,別笑話我了。今日師父準備教些什麽?”
周淩風冷哼一聲:“今日練劍走偏鋒,劍路要靈活多變。青雲,聽好了,凡劍法貴在無定,思變而製敵。你需突破以往的框架,打破常規。”
說罷,周淩風取出兩把木劍,將一柄丟給趙青雲:“來,看看你的進步。”
趙青雲雙手握劍,眼中滿是專注。他深吸一口氣,擺開架勢,而周淩風則如疾風一般欺身而上,劍法靈動,卻又暗藏殺機。趙青雲咬緊牙關,全神貫注防守,卻始終難以扭轉劣勢。
“破局,青雲!你的動作太死板了!”周淩風一邊壓製,一邊喊道,“劍法如水,應隨勢而動,試著找機會反擊!”
趙青雲聽從師父指點,漸漸放棄固有的防守套路,將身體融入劍勢中。他嚐試一記迅猛的斜劈,雖未成功,卻成功擾亂了周淩風的攻勢。
薛逸風站在一旁,笑著鼓掌:“不錯,小師弟終於開竅了!”
戰鬥結束後,趙青雲氣喘籲籲地收劍,向周淩風躬身道:“師父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周淩風點頭,遞給他一塊毛巾:“青雲,劍術不僅在於手,還在於心。既要穩如山嶽,又要疾如風雲。切記,實戰中的勝負往往隻在一念之間。”
趙青雲一邊擦汗,一邊鄭重答道:“學生明白,必當勤加練習。”
一天的習文練武結束後,趙青雲迴到書房,與徐子謙和周淩風坐下喝茶。
徐子謙說道:“青雲,這段時間你的進步很快。但考場如戰場,除學問外,更要有隨機應變之能。”
周淩風接話道:“而劍術之道亦然。世事如江湖,無定無常,你需以劍護己,但不可為劍所困。”
趙青雲抱拳答道:“兩位恩師的教誨,青雲定銘記於心!”
這一天中午,趙青雲難得清閑,為了給老師和師傅增添一些柴火,獨自背著背簍上了山。他熟練地用柴刀劈下一根根幹枯的樹枝,沒過多久,背簍已經裝了大半。
正當他準備收工下山時,一陣低沉的咆哮聲從不遠處的草叢中傳來。趙青雲心頭一緊,警覺地停下了動作。他迅速環顧四周,發現草叢中緩緩走出一頭體型碩大的野豬,雙眼泛著兇光,獠牙在陽光下閃著寒光。
“糟糕,是野豬!” 趙青雲心中一沉,他隻帶了柴刀,眼下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野豬咆哮一聲,低著頭朝趙青雲猛衝過來。趙青雲急忙閃身躲開,野豬撞在一棵粗壯的樹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趙青雲冷汗直冒,後退了兩步,彎腰撿起一根粗壯的樹枝,握在手中。他知道,這種野豬皮糙肉厚,光靠柴刀恐怕很難傷到它。
“看來隻能拚一拚了!”趙青雲咬牙,用樹枝朝野豬狠狠揮去。野豬似乎被激怒了,鼻息間噴出白氣,再次朝他衝來。這一次,趙青雲用樹枝猛敲野豬的腦袋,趁它晃神的瞬間,敏捷地繞到它身後,用樹枝用力刺向它的脖子。
野豬吃痛,瘋狂地扭動身軀,將趙青雲甩了出去。他摔在地上,手臂擦破了皮,火辣辣地疼。但他來不及顧及傷勢,再次爬起身,撿起一塊尖銳的石頭,趁野豬轉頭衝過來的瞬間,用盡全力砸向它的頭部。
石頭精準地砸中野豬的眼睛,血光乍現,野豬發出一聲慘叫,倒在地上掙紮了一陣後,終於一動不動了。
趙青雲喘著粗氣,扶著一棵樹站穩。他低頭看著野豬的屍體,鬆了一口氣,同時感到全身的肌肉都在顫抖。手上的擦傷隱隱作痛,他撕下一塊衣襟,簡單包紮了一下,然後用力將野豬拖到背簍旁,用繩子綁好,艱難地拖著往山下走去。
村民們看到他拖著一頭巨大的野豬迴來,紛紛圍了過來。
“趙公子,你這是幹什麽去了?怎麽弄成這樣!”一個老人驚訝地問道,指著他身上的傷口。
趙青雲擺擺手,笑道:“山上遇到一隻野豬,隻能鬥上一鬥。還好命大,撿了條命迴來。”
趙青雲滿身塵土,拖著巨大的野豬步履沉重地迴到周淩風的小院。周淩風正端著茶杯站在廊下,看到這一幕,頓時臉色大變,連忙放下茶杯,快步迎上前去。
“青雲!你這是幹什麽去了?!”周淩風一把扶住趙青雲,仔細打量他身上的傷口,眉頭緊鎖,“你連命都不要了嗎?”
趙青雲苦笑著說道:“師父,我上山打柴,遇到了一頭野豬,沒辦法,隻能硬拚。”話剛說完,他的腿一軟,差點摔倒,幸好周淩風扶住了他。
薛逸風聽到動靜從屋裏跑了出來,看到趙青雲這副模樣,嚇了一跳。他快步跑迴房間,取出師父備下的藥粉和繃帶,蹲下身子仔細地給趙青雲清理傷口。
“師弟,你這腦子是怎麽長的?”薛逸風一邊用濕布擦拭傷口,一邊沒好氣地說道,“連個武器都沒帶,就敢跟野豬硬碰硬,這可是敢跟大蟲一較長短的畜生!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麽辦?”
趙青雲擠出一絲笑意:“師兄,我這不是還好好的嗎?野豬倒是沒能帶走我。”
“還好好?”薛逸風抬眼瞪了他一眼,“傷口都快把血流幹了!下次再敢這麽莽撞,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趙青雲聽著師兄的訓誡,連連點頭:“是,師兄教訓得對,我記住了。”
周淩風歎了口氣,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青雲,勇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冷靜。你今天能全身而退,確實是命大,但萬一再遇上這種情況,該如何保全自己,如何化險為夷,你可要好好想清楚。”
趙青雲低頭受教:“師父,我明白了。”
薛逸風幫趙青雲上完藥後,抬頭說道:“師父,既然這野豬是師弟拚命帶迴來的,不如今晚我們烤了它,好好吃一頓。”
周淩風點點頭:“也好,就當是慶祝青雲劫後餘生。”
薛逸風忽然眼睛一亮,說道:“對了,我去通知徐先生,讓他也過來。自從青雲迴村後,我們幾個還沒坐下來好好聚一聚。”
周淩風笑著說道:“那就麻煩你跑一趟吧。記得讓徐先生帶上一壺好酒。”
薛逸風應聲而去,趙青雲則在屋裏簡單休息了一會兒。
入夜時分,小院裏升起了篝火,野豬被整齊地分割,用鹽和香料醃製後,掛在鐵架上緩緩烤著。肉香四溢,連幾隻野貓都被吸引得蹲在院外,探頭探腦地看著。
徐子謙帶著一壺清酒和幾壇醃菜走進院子,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道:“看來今日真是大餐。我說青雲,這野豬可不是好對付的,你是怎麽搞定它的?”
趙青雲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把山上的經曆簡短地說了一遍。徐子謙聽完,既感到驚險又覺得好笑:“你這孩子,真是膽大包天!不過,也算是有驚無險,來來來,為你的勇氣喝一杯。”
薛逸風打趣道:“小師弟,這次算你幸運,下次可別仗著勇氣犯傻了。”
趙青雲舉杯說道:“師父、先生,今日多謝你們教訓和照顧。這一杯,我敬兩位恩師,也敬師兄。”
烤肉的香氣依舊縈繞在院中,酒壺不時傳遞,篝火映照著眾人的臉龐。徐子謙端起酒杯,目光深邃地看著趙青雲:“青雲,京城非比尋常,那裏不僅是權臣雲集之地,也是暗流湧動之所。你這次赴京,不能僅憑滿腔熱血,要更有計謀和深思。”
趙青雲放下酒杯,認真說道:“先生請教,我一定謹記。”
徐子謙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入仕為官,既要持守正道,也要懂得變通。無論是上朝奏對,還是同僚交往,都要有分寸。記住四個字——‘和光同塵’。雖然這話看似圓滑,但並不等同於放棄原則,而是要懂得隱忍和時機。”
趙青雲低頭思索,徐子謙接著補充:“你年少氣盛,可能覺得隻要大義在手,便可直言無忌。但朝堂上,直言未必能贏,巧言卻能事半功倍。把話藏在心裏,行事卻要周密,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周淩風喝了口酒,放下酒杯,目光銳利地看向趙青雲:“文事你聽先生的,武事你聽我的。京城雖是文官的天下,但江湖勢力也不會少,你到了那裏,可能會遇到不少江湖人。這種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也未必全是敵人。”
趙青雲眉頭微皺:“師父的意思是?”
周淩風點點頭:“我的意思是,在江湖與廟堂之間,要有一顆冷靜的心。有人示好,你要看他的動機;有人挑釁,你要看他的來曆。武力不是萬能的,但關鍵時刻能保命。”
薛逸風忍不住插話:“小師弟,師父說得對,京城不比鄉村,你若真遇到事,先別動手,想清楚再說。否則,可能一招失誤,滿盤皆輸。”
周淩風接著說道:“還有,我教你的劍術,不到萬不得已,別輕易使出來。你若用劍,必是一劍製敵。若製不了,那便是你錯了。”
趙青雲點頭:“師父、師兄,我明白了,武力是最後的手段,絕非魯莽的選擇。”
徐子謙看著趙青雲,眼中滿是期許:“青雲,你這一去,肩負的不僅是你的抱負,還有許多人對你的期待。你的義父義母、我、周師兄弟,還有那些村民,我們都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真正造福百姓的好官。”
周淩風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文能安天下,武能護自身。你若能兼具兩者,定不負我們這些老家夥的期望。”
聽到這裏,趙青雲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隻見他雙手穩穩地端起麵前的酒杯,向著徐子謙和周淩風深深一躬,鄭重其事地說道:“承蒙先生和師父的教誨與關愛,還有師兄平日裏對我的諸多提點與照顧。學生在此立誓,此行必定全力以赴,絕不辜負諸位的重托與厚望!學生定會竭盡所能,為天下蒼生謀求更多的幸福安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罷,他仰頭一飲而盡杯中的美酒。
村落依舊如他記憶中那般安寧。村道兩旁的茅草屋被冬日的陽光輕輕擁抱,偶爾傳來幾聲雞鳴犬吠。村裏的村民見到趙青雲歸來,紛紛熱情地招唿:“趙公子迴來啦!這次可是衝著進士去的吧?”
趙青雲笑著一一迴應,謙遜地說道:“這次來,是為了向兩位恩師請教,還望各位鄉親多多關照。”
每天卯時,趙青雲便來到徐子謙的書房。清晨的窗外,寒梅傲雪,書房內卻燃起一爐溫暖的炭火。案台上鋪滿了各類經史子集,筆墨紙硯整齊擺放。
“青雲,這段時間,我會集中考校你對策的能力,”徐子謙說道,遞給趙青雲一張試題,“這道題,分析當今稅賦製度的問題及改革之道。限時一個半時辰,開始吧。”
趙青雲坐下,提筆凝神。他先沉思片刻,然後提筆寫下開篇:“稅賦者,民生之根本,朝廷之命脈也。然今歲各地賦役繁重,隱田漏稅者眾,乃權貴與胥吏合謀之禍……”
隨著墨香氤氳,書房內隻剩下筆尖沙沙作響的聲音。徐子謙坐在一旁,時不時端詳趙青雲的答卷,露出滿意的神情。
寫完後,趙青雲遞上答卷,恭敬地說道:“先生,請過目。”
徐子謙看後,讚許地點頭:“思路清晰,立論準確。但青雲,你要注意措辭,既不能太鋒芒畢露,也不能軟弱無力。仕途如棋局,能斬能藏,才可大成。”
趙青雲點頭受教:“先生所言極是,學生定當牢記。”
巳時剛過,趙青雲便匆匆趕到周淩風的小院。院內,周淩風已負手而立,薛逸風站在一旁,似笑非笑地看著趙青雲:“小師弟,今天又是你和師父鬥智鬥勇的時間了。”
趙青雲拱手道:“師兄,別笑話我了。今日師父準備教些什麽?”
周淩風冷哼一聲:“今日練劍走偏鋒,劍路要靈活多變。青雲,聽好了,凡劍法貴在無定,思變而製敵。你需突破以往的框架,打破常規。”
說罷,周淩風取出兩把木劍,將一柄丟給趙青雲:“來,看看你的進步。”
趙青雲雙手握劍,眼中滿是專注。他深吸一口氣,擺開架勢,而周淩風則如疾風一般欺身而上,劍法靈動,卻又暗藏殺機。趙青雲咬緊牙關,全神貫注防守,卻始終難以扭轉劣勢。
“破局,青雲!你的動作太死板了!”周淩風一邊壓製,一邊喊道,“劍法如水,應隨勢而動,試著找機會反擊!”
趙青雲聽從師父指點,漸漸放棄固有的防守套路,將身體融入劍勢中。他嚐試一記迅猛的斜劈,雖未成功,卻成功擾亂了周淩風的攻勢。
薛逸風站在一旁,笑著鼓掌:“不錯,小師弟終於開竅了!”
戰鬥結束後,趙青雲氣喘籲籲地收劍,向周淩風躬身道:“師父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周淩風點頭,遞給他一塊毛巾:“青雲,劍術不僅在於手,還在於心。既要穩如山嶽,又要疾如風雲。切記,實戰中的勝負往往隻在一念之間。”
趙青雲一邊擦汗,一邊鄭重答道:“學生明白,必當勤加練習。”
一天的習文練武結束後,趙青雲迴到書房,與徐子謙和周淩風坐下喝茶。
徐子謙說道:“青雲,這段時間你的進步很快。但考場如戰場,除學問外,更要有隨機應變之能。”
周淩風接話道:“而劍術之道亦然。世事如江湖,無定無常,你需以劍護己,但不可為劍所困。”
趙青雲抱拳答道:“兩位恩師的教誨,青雲定銘記於心!”
這一天中午,趙青雲難得清閑,為了給老師和師傅增添一些柴火,獨自背著背簍上了山。他熟練地用柴刀劈下一根根幹枯的樹枝,沒過多久,背簍已經裝了大半。
正當他準備收工下山時,一陣低沉的咆哮聲從不遠處的草叢中傳來。趙青雲心頭一緊,警覺地停下了動作。他迅速環顧四周,發現草叢中緩緩走出一頭體型碩大的野豬,雙眼泛著兇光,獠牙在陽光下閃著寒光。
“糟糕,是野豬!” 趙青雲心中一沉,他隻帶了柴刀,眼下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野豬咆哮一聲,低著頭朝趙青雲猛衝過來。趙青雲急忙閃身躲開,野豬撞在一棵粗壯的樹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趙青雲冷汗直冒,後退了兩步,彎腰撿起一根粗壯的樹枝,握在手中。他知道,這種野豬皮糙肉厚,光靠柴刀恐怕很難傷到它。
“看來隻能拚一拚了!”趙青雲咬牙,用樹枝朝野豬狠狠揮去。野豬似乎被激怒了,鼻息間噴出白氣,再次朝他衝來。這一次,趙青雲用樹枝猛敲野豬的腦袋,趁它晃神的瞬間,敏捷地繞到它身後,用樹枝用力刺向它的脖子。
野豬吃痛,瘋狂地扭動身軀,將趙青雲甩了出去。他摔在地上,手臂擦破了皮,火辣辣地疼。但他來不及顧及傷勢,再次爬起身,撿起一塊尖銳的石頭,趁野豬轉頭衝過來的瞬間,用盡全力砸向它的頭部。
石頭精準地砸中野豬的眼睛,血光乍現,野豬發出一聲慘叫,倒在地上掙紮了一陣後,終於一動不動了。
趙青雲喘著粗氣,扶著一棵樹站穩。他低頭看著野豬的屍體,鬆了一口氣,同時感到全身的肌肉都在顫抖。手上的擦傷隱隱作痛,他撕下一塊衣襟,簡單包紮了一下,然後用力將野豬拖到背簍旁,用繩子綁好,艱難地拖著往山下走去。
村民們看到他拖著一頭巨大的野豬迴來,紛紛圍了過來。
“趙公子,你這是幹什麽去了?怎麽弄成這樣!”一個老人驚訝地問道,指著他身上的傷口。
趙青雲擺擺手,笑道:“山上遇到一隻野豬,隻能鬥上一鬥。還好命大,撿了條命迴來。”
趙青雲滿身塵土,拖著巨大的野豬步履沉重地迴到周淩風的小院。周淩風正端著茶杯站在廊下,看到這一幕,頓時臉色大變,連忙放下茶杯,快步迎上前去。
“青雲!你這是幹什麽去了?!”周淩風一把扶住趙青雲,仔細打量他身上的傷口,眉頭緊鎖,“你連命都不要了嗎?”
趙青雲苦笑著說道:“師父,我上山打柴,遇到了一頭野豬,沒辦法,隻能硬拚。”話剛說完,他的腿一軟,差點摔倒,幸好周淩風扶住了他。
薛逸風聽到動靜從屋裏跑了出來,看到趙青雲這副模樣,嚇了一跳。他快步跑迴房間,取出師父備下的藥粉和繃帶,蹲下身子仔細地給趙青雲清理傷口。
“師弟,你這腦子是怎麽長的?”薛逸風一邊用濕布擦拭傷口,一邊沒好氣地說道,“連個武器都沒帶,就敢跟野豬硬碰硬,這可是敢跟大蟲一較長短的畜生!要是你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麽辦?”
趙青雲擠出一絲笑意:“師兄,我這不是還好好的嗎?野豬倒是沒能帶走我。”
“還好好?”薛逸風抬眼瞪了他一眼,“傷口都快把血流幹了!下次再敢這麽莽撞,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趙青雲聽著師兄的訓誡,連連點頭:“是,師兄教訓得對,我記住了。”
周淩風歎了口氣,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青雲,勇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冷靜。你今天能全身而退,確實是命大,但萬一再遇上這種情況,該如何保全自己,如何化險為夷,你可要好好想清楚。”
趙青雲低頭受教:“師父,我明白了。”
薛逸風幫趙青雲上完藥後,抬頭說道:“師父,既然這野豬是師弟拚命帶迴來的,不如今晚我們烤了它,好好吃一頓。”
周淩風點點頭:“也好,就當是慶祝青雲劫後餘生。”
薛逸風忽然眼睛一亮,說道:“對了,我去通知徐先生,讓他也過來。自從青雲迴村後,我們幾個還沒坐下來好好聚一聚。”
周淩風笑著說道:“那就麻煩你跑一趟吧。記得讓徐先生帶上一壺好酒。”
薛逸風應聲而去,趙青雲則在屋裏簡單休息了一會兒。
入夜時分,小院裏升起了篝火,野豬被整齊地分割,用鹽和香料醃製後,掛在鐵架上緩緩烤著。肉香四溢,連幾隻野貓都被吸引得蹲在院外,探頭探腦地看著。
徐子謙帶著一壺清酒和幾壇醃菜走進院子,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道:“看來今日真是大餐。我說青雲,這野豬可不是好對付的,你是怎麽搞定它的?”
趙青雲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把山上的經曆簡短地說了一遍。徐子謙聽完,既感到驚險又覺得好笑:“你這孩子,真是膽大包天!不過,也算是有驚無險,來來來,為你的勇氣喝一杯。”
薛逸風打趣道:“小師弟,這次算你幸運,下次可別仗著勇氣犯傻了。”
趙青雲舉杯說道:“師父、先生,今日多謝你們教訓和照顧。這一杯,我敬兩位恩師,也敬師兄。”
烤肉的香氣依舊縈繞在院中,酒壺不時傳遞,篝火映照著眾人的臉龐。徐子謙端起酒杯,目光深邃地看著趙青雲:“青雲,京城非比尋常,那裏不僅是權臣雲集之地,也是暗流湧動之所。你這次赴京,不能僅憑滿腔熱血,要更有計謀和深思。”
趙青雲放下酒杯,認真說道:“先生請教,我一定謹記。”
徐子謙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入仕為官,既要持守正道,也要懂得變通。無論是上朝奏對,還是同僚交往,都要有分寸。記住四個字——‘和光同塵’。雖然這話看似圓滑,但並不等同於放棄原則,而是要懂得隱忍和時機。”
趙青雲低頭思索,徐子謙接著補充:“你年少氣盛,可能覺得隻要大義在手,便可直言無忌。但朝堂上,直言未必能贏,巧言卻能事半功倍。把話藏在心裏,行事卻要周密,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周淩風喝了口酒,放下酒杯,目光銳利地看向趙青雲:“文事你聽先生的,武事你聽我的。京城雖是文官的天下,但江湖勢力也不會少,你到了那裏,可能會遇到不少江湖人。這種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也未必全是敵人。”
趙青雲眉頭微皺:“師父的意思是?”
周淩風點點頭:“我的意思是,在江湖與廟堂之間,要有一顆冷靜的心。有人示好,你要看他的動機;有人挑釁,你要看他的來曆。武力不是萬能的,但關鍵時刻能保命。”
薛逸風忍不住插話:“小師弟,師父說得對,京城不比鄉村,你若真遇到事,先別動手,想清楚再說。否則,可能一招失誤,滿盤皆輸。”
周淩風接著說道:“還有,我教你的劍術,不到萬不得已,別輕易使出來。你若用劍,必是一劍製敵。若製不了,那便是你錯了。”
趙青雲點頭:“師父、師兄,我明白了,武力是最後的手段,絕非魯莽的選擇。”
徐子謙看著趙青雲,眼中滿是期許:“青雲,你這一去,肩負的不僅是你的抱負,還有許多人對你的期待。你的義父義母、我、周師兄弟,還有那些村民,我們都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真正造福百姓的好官。”
周淩風拍了拍趙青雲的肩膀:“文能安天下,武能護自身。你若能兼具兩者,定不負我們這些老家夥的期望。”
聽到這裏,趙青雲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隻見他雙手穩穩地端起麵前的酒杯,向著徐子謙和周淩風深深一躬,鄭重其事地說道:“承蒙先生和師父的教誨與關愛,還有師兄平日裏對我的諸多提點與照顧。學生在此立誓,此行必定全力以赴,絕不辜負諸位的重托與厚望!學生定會竭盡所能,為天下蒼生謀求更多的幸福安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罷,他仰頭一飲而盡杯中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