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李青雲和薛逸風便整理好隨身物品,背上幹糧和水囊,帶著簡易的工具出發了。兩人朝附近的山林進發,希望能找到新的水源。


    空氣中彌漫著清晨的濕氣,鳥鳴聲此起彼伏,陽光透過枝葉灑在地上,斑斑駁駁。


    “師兄,你說這附近真的會有水源嗎?”李青雲一邊撥開眼前的藤蔓,一邊問道。


    薛逸風目光掃視四周,神色鎮定:“如果地勢和村長所說相符,那附近應該有潛在的水源。隻是這種暗河往往藏得很深,需要仔細找。”


    兩人一路走過幾條小溪,水流幾近幹涸,河床上的石頭因為長期暴露在陽光下顯得炙熱。


    “這裏的土壤濕度很低,看來旱情確實不輕。”李青雲蹲下身,撿起一塊泥土,用手輕輕捏碎,眉頭微皺,“如果找不到水源,這些村子恐怕再過幾個月就難以為繼了。”


    薛逸風指了指遠處的山坡:“青雲,你看,那邊的植被比周圍明顯茂盛。通常水源附近的植物長勢會更好,我們過去看看。”


    兩人加快腳步,走到那片茂密的山坡附近。薛逸風用劍撥開灌木叢,露出一片石壁。石壁上長滿青苔,觸手冰涼。


    “這裏的濕氣很重,應該附近有水。”薛逸風觀察著石壁,指著一處細微的裂縫說道,“你看,這裏有水滲出來。”


    李青雲湊近一看,果然發現細縫中隱隱有水滴滲出,順著石縫緩緩流下。他興奮地說道:“師兄,這裏可能通向一條暗河!”


    兩人沿著石壁附近仔細搜尋,發現了一條隱秘的小路,路上布滿了枯枝落葉,看起來很少有人走過。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他們聽到遠處傳來微弱的水聲。


    “青雲,快聽!”薛逸風抬手示意李青雲停下,兩人屏息傾聽,果然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就在前麵!”李青雲激動地說道,加快腳步撥開眼前的藤蔓,終於在一片茂密的竹林後看到了一個隱秘的水潭。


    水潭旁邊的岩石縫隙中有清澈的水流冒出,順著石頭匯入一條小溪。李青雲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一口,驚喜地說道:“是淡水,而且很幹淨!”


    薛逸風環顧四周,點頭說道:“這條暗河藏得很深,難怪附近的村民不知道。不過,這條溪流的規模雖小,但用竹管引水到村裏應該足夠用了。”


    兩人返迴村莊時,天色已近黃昏。村長看到他們歸來,連忙迎上前:“兩位公子,可找到水源了嗎?”


    李青雲笑著點點頭:“找到了。在山後的竹林深處,有一條暗河可以引水下來。我們可以用毛竹搭建引水管道,把水送到村裏。”


    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歡唿起來,激動得熱淚盈眶:“真的有水了!這下可不用再為水發愁了!”


    村長雙手顫抖著握住李青雲的手,感激地說道:“兩位恩公,這是救了我們全村的命啊!”


    薛逸風站出來補充道:“各位,現在隻是發現了水源,接下來還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去山裏砍竹子,搭建引水管道。我和青雲會幫忙,但你們村裏需要組織好人手。”


    村長點頭道:“好!明天一早我們就動手,分組砍竹子、挖溝渠、搭管道!”


    李青雲看著眼前激動的村民,心中感到一陣安慰。他低聲對薛逸風說道:“師兄,看到他們的笑容,我才覺得這些努力沒有白費。”


    薛逸風拍了拍他的肩膀,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青雲,這就是你的路。記住,這隻是開始,以後這樣的事會更多。”


    夜幕降臨,整個村莊的人都因水源的發現而欣喜若狂,而李青雲心中則充滿了力量。他知道,每一件小事,都是為更大的目標積累經驗。


    天剛破曉,兩個村的村民們已經聚集在一起,男女老少齊上陣。每個人都帶著工具,有人肩扛砍刀,有人手提水桶,還有人推著裝滿毛竹的木車。


    李青雲和薛逸風站在村頭的空地上,簡單分配任務後,村長帶著一群壯漢朝山裏進發,準備砍伐更多的毛竹;另一組村民則負責將已砍下的竹子削成水管,用繩索連接起來。


    “大家夥聽好了!”李青雲走到人群中央,聲音鏗鏘,“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把這條引水管道修好,村裏的旱情就能得到緩解。這不隻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


    薛逸風站在一旁補充道:“水源的發現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工作才是真正的考驗。大家一定要小心,特別是山上的路,千萬別出意外。”


    村民們聽了,紛紛點頭,摩拳擦掌,士氣高漲。


    山中響起此起彼伏的砍伐聲,村民們熟練地揮動砍刀,將一根根粗壯的毛竹砍下。李青雲和薛逸風也沒有閑著,他們加入隊伍,幫助村民搬運毛竹。


    “青雲,把這頭抬高點!好,放到那邊!”薛逸風一邊指揮,一邊和李青雲合力將一根竹子搬上木車。


    “這些竹子真重啊!”李青雲擦了擦額頭的汗,笑著說道,“不過看大家的幹勁,我也覺得不累了。”


    山下的村民們則忙著將毛竹削成空心管道,用火烤竹節的部位,然後用鐵釺敲打,將節隔打通。一些年輕的小夥子手腳麻利,三兩下便將一根竹管處理好。


    老村長站在一旁,滿臉感慨:“咱村裏這些年輕人,真是頂用了。以前總覺得這事沒指望,沒想到今天真能看到希望。”


    當竹管準備妥當後,村民們開始將它們一節一節連接起來,用繩索和粘土固定,確保不會漏水。李青雲和薛逸風則負責帶領村民沿著發現暗河的山路,將竹管從山頂鋪設到村莊。


    “這段坡度太陡,得找幾塊石頭墊起來。”李青雲指著一處管道,迅速帶人搬來幾塊大石頭,將竹管固定住。


    薛逸風站在稍遠處,檢查整體的連接情況,不時喊道:“前麵的,注意繩索要綁緊些,別讓竹管滑下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忙碌,管道終於鋪設完畢。一名村民興奮地喊道:“好了!水過來了!”


    隻見清澈的山泉水順著竹管緩緩流進村裏的蓄水池,歡唿聲頓時響徹整個村莊。


    村長激動得老淚縱橫,握著李青雲的手連聲道謝:“兩位恩公,這真是救了我們全村的命啊!沒有你們,這個旱災我們可熬不過去!”


    其他村民也紛紛圍上來,滿臉感激地看著兩人:“謝謝兩位公子!我們一定會記得你們的大恩大德!”


    李青雲連連擺手,笑著說道:“老人家,不必謝我們。這是大家齊心協力的成果,沒有你們的辛苦付出,這條引水管道也建不起來。”


    薛逸風靠在一旁的竹架上,懶洋洋地說道:“青雲說得對。這是你們自己的勝利,我們不過是添了點力而已。”


    夜幕降臨,村民們在空地上點起篝火,用從山裏捕獲的野兔和土雞烤成美味佳肴,慶祝引水成功。李青雲和薛逸風坐在篝火旁,看著歡聲笑語的人群,心中充滿了滿足感。


    “青雲,你看這些人,他們的笑容才是真正的迴報。”薛逸風用手中的竹筷指了指村民,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李青雲點點頭,目光堅定:“師兄,這讓我更明白了,隻有改變天下的困局,才能讓這樣的笑容更多一些。”


    “說得好。”薛逸風輕輕一笑,舉起酒碗,“來,我們以水代酒,為今天的勝利幹一杯!”


    第二天清晨,村莊剛從昨晚的慶祝中蘇醒過來,張大同帶著幾名家仆,挑著兩擔沉甸甸的禮物,親自來到村頭。


    “張老爺,您怎麽來了?”村長看到張大同,有些詫異。


    張大同快步上前,臉上滿是歉意,躬身說道:“老哥,我今天特意來向你們道歉。因為我的自私,害得村裏斷水,實在是我的不是啊!”


    村長見狀,連忙上前扶住張大同:“張老爺,您別這樣,快起來。我們知道您也是身不由己。”


    眾人圍坐在村口的大槐樹下,張大同讓家仆將帶來的禮物搬下,包括幾袋米麵和一簍鹹魚。他滿臉愧疚地說道:“諸位鄉親,這些都是我家裏能拿得出的東西,不成敬意,隻是略表心意。”


    村民們看著這些禮物,雖然嘴上說不必客氣,但眼裏還是閃過一絲喜色。張大同繼續說道:“其實我也知道,築壩斷了大家的水源,是我的不對。但實在是沒辦法,朝廷每年都要求我們進貢魚鮮,如果完不成任務,便要抄家充軍。我隻是想保住家人的性命,這才不得已為之。”


    村長歎了一口氣,拍了拍張大同的肩膀:“張老爺,您這話說得在理。我們也知道您的難處,鄉裏鄉親的,誰也不想那樣的。”


    “老哥,多謝您的寬宏大量。”張大同感激地說道,“我今天來,還有一件事要告訴大家。等我家這次進貢完魚鮮,我立刻讓人拆掉水壩,再也不會影響大家用水了!”


    聽到這話,村民們臉上露出鬆了一口氣的表情,有人高聲說道:“張老爺,這樣就好了!鄉親們之間,還是要多擔待啊。”


    “是啊,張老爺您肯拆壩,我們自然也不記您的過。”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眼見氣氛融洽,李青雲站出來,目光環視眾人,語氣沉穩地說道:“鄉親們,張老爺有他的苦衷,但我們也該想想,這些苦難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麽我們村民要為了水源爭鬥,張老爺要為了魚鮮苦苦哀求,而朝廷卻高高在上,絲毫不顧我們的死活?”


    村民們聽了這話,低頭不語,目光中帶著一絲茫然。


    “是啊,公子,朝廷為什麽這麽做?”一名年長的村民忍不住問道。


    李青雲繼續說道:“因為朝廷裏的權臣隻顧自己。他們壟斷土地,搜刮百姓,要求地方富戶進貢,而地方官員又層層壓迫,所有的負擔都落在我們百姓身上。你們看,這片土地上的幹旱,這村裏的械鬥,都是這種腐敗製度的結果!”


    張大同聽到這裏,重重歎了一口氣:“李公子說得對。我這一生做盡了彎腰討好的事,可到頭來,還不是被那些權臣壓得抬不起頭。”


    村民們麵麵相覷,有人點頭附和,也有人小聲說道:“這些道理公子說得好,可我們又能怎麽辦呢?這皇帝的命令,咱們老百姓怎麽能反抗?”


    李青雲看著他們,語氣變得更為堅定:“鄉親們,改變天下是件難事,但隻要有人站出來爭取,總會有希望。至少我們要從心裏明白,百姓才是這個國家的根本,而不是那群高高在上的權臣。”


    村長點點頭,卻歎道:“公子的話聽著在理,可是咱們活了一輩子,也隻知道低頭過日子。這些事,還是留給您這樣的有學問的人去做吧。”


    村民們最終還是原諒了張大同,畢竟鄉裏鄉親,相互依靠才能過日子。張大同也承諾會盡量幫助村裏,將拆壩後的用水問題徹底解決好。


    薛逸風看著這一幕,低聲對李青雲說道:“青雲,這就是百姓。他們善良,卻也膽怯;他們期待改變,卻又害怕改變。這條路,你願意繼續走下去嗎?”


    李青雲握緊了拳頭,目光堅定地看向遠處:“師兄,我願意。我會為他們爭取那片光明,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真正抬起頭來。”


    清晨,村莊的炊煙緩緩升起,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清香。李青雲和薛逸風整理好行囊,收拾了隨身的物品,準備離開這個生活簡單卻充滿艱難的地方。


    “青雲,薛公子,兩位真是我們全村的恩人啊!”村長拄著拐杖,帶著村民們站在村頭相送。他臉上帶著感激的笑容,眼中卻隱隱有些不舍。


    “村長,大家都是鄉裏鄉親,不必這樣。”李青雲微微躬身,目光堅定地說道,“希望村裏以後可以和睦相處,互相扶持。若是還有什麽困難,大家同舟共濟。”


    村長連連點頭:“一定,一定。兩位的恩情,我們永遠不會忘。”


    幾位村婦拿著一些簡單的幹糧,塞到兩人手中:“這是我們自家做的米糕,不是什麽好東西,但您們路上也能填個肚子。”


    一群孩子圍著兩人轉悠,眼神裏滿是崇拜:“青雲哥哥,你什麽時候再迴來啊?”


    李青雲彎下身,摸了摸一個小男孩的腦袋,微笑著說道:“等我學成歸來,一定再來看你們。到時候,你們可要更懂事、更勇敢。”


    薛逸風則在一旁調侃道:“青雲,看來你很受孩子們歡迎啊。”


    “師兄,可別笑話我。”李青雲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對村民們拱手道,“各位,後會有期!”


    兩人踏上山間小路,村民們站在村頭目送,直到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遠處的青山中。


    走出一段路,薛逸風迴頭看了一眼,感慨道:“這些村民雖然淳樸善良,但也太逆來順受了。明知道被剝削,還隻能自我安慰,真是讓人無奈。”


    李青雲沉思片刻,輕聲說道:“師兄,這就是百姓的悲哀。在這種腐朽的製度下,他們沒有力量,也沒有選擇,隻能被動接受。若要改變這一切,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熱血,更需要智慧和力量。”


    薛逸風點了點頭,目光中透出一絲讚賞:“看來,這段時間你是真的成長了。青雲,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有你這樣的心性,我相信你一定能走得更遠。”


    山風吹過,兩人行走在蜿蜒的小道上。薛逸風隨手折下一根枯枝,邊走邊問:“青雲,接下來我們去哪?”


    李青雲抬頭望向遠處的群山,堅定地說道:“繼續前行。師兄,路在腳下,風景在心中,每一步都能讓我看得更清楚。”


    “好,那就走吧。”薛逸風輕輕一笑,將枯枝扔在路邊,兩人並肩而行,影子交錯在一起,漸漸消失在山林間的深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曲士語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曲士語道並收藏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