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的小路上,李青雲與薛逸風一路緩行。空氣幹燥,周圍的草木顯得格外枯黃,鳥雀的鳴叫聲也顯得稀疏。前方傳來一陣混亂的喊叫聲和兵器撞擊的聲音。
“怎麽迴事?”李青雲一愣,加快腳步,走到一個小土坡上,俯瞰下方的村落。
隻見兩個村子的人正在河邊廝打,木棍、鋤頭甚至菜刀揮舞在人群中,喊殺聲震耳欲聾。一方高唿:“這是我們的水源!你們村滾迴去喝井水!”
另一方則不甘示弱:“你們占了上遊,憑什麽把水堵死讓我們活不下去?不如今天一決高下!”
雙方幾十人分成兩堆,塵土飛揚中不斷有人被棍棒擊倒,卻又頑強地爬起,繼續投入戰鬥。幾個壯漢揮舞著鋤頭衝向對方的人群,逼得人們連連後退,雙方傷痕累累。
一位年邁的村長站在一旁,拄著拐杖,臉上布滿焦慮和無奈:“都住手啊!這是造孽啊!再這樣下去,會出人命的!”
然而,沒有人聽他的勸阻。人群中的憤怒情緒已經失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戰局,場麵變得更加混亂。
看到這種情況,薛逸風拔出長劍,冷聲對李青雲說道:“再不出手,非得鬧出人命不可。”
李青雲點點頭,立刻跟著薛逸風衝了下去。他大喊一聲:“都住手!住手!”
然而,正在交戰的村民根本不理會他,兩人隻能用實際行動讓人冷靜下來。
薛逸風衝到兩幫人中間,手中長劍出鞘,劍光一閃,將兩根高高舉起的木棍斬成兩截。他聲音冰冷:“誰再敢動手,我的劍不會留情!”
李青雲則用一根木棍擋開了幾個人的攻擊,轉身怒喝:“都住手!你們再打下去,死了人怎麽辦?爭了水源,卻丟了命,這樣值得嗎?”
薛逸風劍鋒掃過,逼退了雙方的壯漢。漸漸地,人群停了下來,不再動手,喘著粗氣,憤怒的目光卻依然沒有散去。
“你們為什麽要打得這麽狠?”李青雲上前一步,冷靜地看著人群。
一個中年漢子站出來,指著對麵的人罵道:“都是他們村的人,把上遊的水源全截住了,我們村的人這幾個月沒法種地,莊稼都快旱死了!”
對麵一個老頭也不甘示弱,反駁道:“我們村也缺水!今年幹旱,連水井都快幹涸了。你們來搶水,我們村的孩子喝什麽?”
李青雲眉頭緊皺,看了看那條幾乎幹涸的小河,河床上露出大片泥土,隻有一條細細的水流從石縫間蜿蜒而過。
薛逸風低聲說道:“青雲,這兩村的人都活在水源之苦中,分不出對錯。他們搶水,隻是為了活下去。”
李青雲走到人群中,大聲說道:“我知道你們兩村都缺水,可打下去,隻會兩敗俱傷。大家冷靜下來,我們一起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年輕人憤怒地喊道:“我們不打,他們就會把水全占了!還談什麽辦法?”
李青雲搖頭:“如果打架能解決問題,你們早就不缺水了。可事實是,河裏的水越來越少,你們的衝突卻越來越大。”
薛逸風上前一步,目光冷峻:“聽他說,別廢話。現在誰是兩村的主事人,出來說話!”
兩邊的村長被推了出來,年紀都不小,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焦慮。
“老人家,這河的源頭在哪裏?”李青雲問道。
其中一個村長迴答:“源頭在山裏,但早就被攔截了,隻有一點水流下來。”
“那攔水的地方是誰負責?”薛逸風追問。
“是附近一個大戶人家,他們修了個水壩,說是為了養魚,把水都蓄起來了。”
李青雲聞言,心中一震:“所以,你們的水爭鬥,其實根源在於那水壩?”
兩位村長點頭,紛紛歎氣:“可我們兩村都是窮人,哪敢去惹那大戶人家?”
李青雲轉身看向薛逸風,目光中帶著決然:“師兄,這件事我們必須管。水是兩村人的命,不能因為一個人的私利,就讓這麽多人受苦。”
薛逸風點頭:“好,那就去會會那個大戶人家。”
他轉頭對村民說道:“你們先別打了,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會盡力解決問題,讓這水重新流迴來。但你們必須保證不再械鬥。”
村民們互相看了看,雖然心中還有疑慮,但最終點了點頭。
看著散去的人群,李青雲默默握緊拳頭,心中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為這些苦難的百姓討迴一個公道。
在村民的指引下,李青雲和薛逸風沿著蜿蜒的山路,終於來到一個占地頗廣的莊園。莊園周圍種滿了翠竹,門前有一條寬闊的河道,卻因為築壩而斷了流。
“這地方看起來不簡單。”薛逸風站在門前打量一番,低聲說道。
李青雲點點頭,敲了敲莊園的大門。一名穿著樸素的管家開門,神色謹慎:“兩位有何貴幹?”
李青雲拱手道:“我們是路過的江湖客,聽說此地築壩影響了下遊村民的用水,特來了解情況。”
管家神色一變,連忙說道:“兩位公子稍等,我去通報老爺。”
不久後,一名中年男子從莊內匆匆走出,他身穿半舊的錦袍,麵色憔悴,顯然飽受心事折磨。他拱手行禮,語氣謙遜:“在下張大同,不知兩位高人駕臨,有失遠迎。”
幾人落座後,李青雲直接開門見山:“張老爺,我們聽聞您修建水壩蓄水,導致下遊村莊用水困難,兩村的百姓為此幾乎大打出手。不知您可知此事?”
張大同一聽這話,臉上露出尷尬之色,長歎一口氣:“唉,兩位有所不知,這築壩之事並非我本意,實在是迫不得已啊。”
“迫不得已?”薛逸風挑眉,語氣帶著一絲質疑,“張老爺,這四周的百姓可因這事苦不堪言啊。”
張大同苦笑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兩位稍安勿躁,聽我慢慢道來。”
他歎了一口氣,開始講述自己的苦衷:“我們這裏的池塘裏養著一種特產魚,肉質鮮美,備受青睞。這原本是我們家維生的小產業,誰料想幾年前朝廷得知後,便下令每年必須進貢一千條魚。若有差池,輕則罰銀,重則抄家充軍。”
他說到這裏,神色更加難堪:“今年天災幹旱,池塘裏的水越來越少,魚也幾乎絕種。如果沒有足夠的魚進貢,我這張家恐怕難逃滅頂之災。所以我才不得已築壩蓄水,保住魚塘的水源。”
李青雲聽完,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問道:“張老爺,您知道築壩對下遊村莊的影響嗎?”
張大同麵露愧色:“當然知道。下遊的村民一向與我們和睦相處,我又何嚐願意傷了鄉裏鄉親的和氣?可這是朝廷的旨意,我若不從,連累的就是全家老小。”
薛逸風冷哼一聲:“朝廷的命令如此荒唐,何不直接向官府申訴?”
張大同苦笑:“官府早已被張維平那一派的人掌控,我們這些小百姓,申訴無門啊。”
李青雲心中一震,暗暗握緊拳頭:“又是張維平……他手伸得還真長。”
“張老爺,您是否願意配合我們,尋找一個折中的辦法?”李青雲的語氣平靜而堅定。
張大同眼神中帶著幾分疑惑:“折中辦法?兩位公子,您指的是什麽?”
李青雲緩緩說道:“我可以幫您與下遊村民協調,請他們暫時忍耐一段時間。同時,我們也會尋找其他水源,盡量減輕這片地區的用水壓力。”
張大同遲疑了一下,歎息道:“若真能找到水源,我願意配合。隻是……這需要時間,下遊的村民怕是等不了多久。”
“隻要您有這個態度,一切就好辦了。”薛逸風插話道,“接下來我們會想辦法勸說村民,同時盡快探查附近山間是否有未被發現的水源。”
張大同重重地點頭:“若兩位真能化解此事,在下感激不盡。”
從張大同家出來,李青雲與薛逸風沿著蜿蜒的山路慢慢下行,天邊的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山風吹過,夾雜著水壩方向傳來的輕微水聲,卻無法衝淡兩人心中的沉重情緒。
李青雲低頭沉思,眉頭緊皺,良久都沒有說話。薛逸風看了他一眼,輕聲問道:“青雲,怎麽了?是不是還在為這件事煩心?”
李青雲停下腳步,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師兄,我一直以為,苦難隻是底層百姓的宿命,是那些貪官汙吏對他們的壓迫。可今天我才明白,這個製度的腐朽,連像張老爺這樣的富戶都難以幸免。他們看似風光,卻依舊被權力所玩弄,在張維平這樣的權臣麵前,他們與村民沒有什麽不同,都是螻蟻。”
薛逸風抬頭望向遠處,聲音中透著一絲冷峻:“你說得沒錯。這個天下,最可怕的不是窮人苦,富人壓,而是整個權力體係都被少數人所掌控。底層百姓要受苦,連那些稍有財富的富戶也隻能在夾縫中求生。”
李青雲苦笑一聲,目光複雜:“張老爺為保全家族,不得不築壩蓄水;村民為活命,不得不爭奪所剩無幾的水源。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本質上都是這腐朽製度的犧牲品。這樣的天下,哪裏還有所謂的公道可言?”
薛逸風轉過身來,認真地看著他:“青雲,這些你都看得明白很好。但你也要記住,光是憤怒和悲傷無法改變什麽。要想真正改變這個局麵,你必須變得更強,更有智慧,站得更高,手握真正的權力。”
李青雲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抹堅毅:“師兄,我明白了。這條路很難走,但我不會退縮。父親說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改變這個腐朽的天下,我先要改變自己。”
薛逸風點了點頭,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很好,青雲。這天下已經爛到根子裏,但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像你這樣的人去改變它。別讓我失望,也別讓那些受苦的人失望。”
天色漸暗,李青雲和薛逸風踏著暮色返迴村莊。村頭,幾名老村民正守著一堆篝火,見兩人歸來,連忙迎上前來:“兩位公子,事情可有眉目?”
李青雲點點頭,略顯疲憊地說道:“張老爺答應會配合,但我們還需要找到新的水源,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一名年邁的村長聽了這話,拄著拐杖走上前,滿臉感激地說道:“兩位恩公,大恩不言謝啊!村裏實在是苦,能有這樣的轉機,已經是天大的希望了。”
李青雲與薛逸風被請進村長的破舊土屋,屋內的陳設極其簡單,隻有一張長條桌和幾把搖搖晃晃的木椅。村長取出家中僅剩的一壺老酒和幾個幹巴巴的餅,熱情地招唿兩人坐下:“村裏窮,沒什麽好東西招待兩位,還請不要嫌棄。”
李青雲看著桌上的食物,鼻頭微微一酸。他搖頭說道:“老人家,您不必這樣。我們能幫上忙,是我們該做的事。”
村長歎了一口氣,坐在一旁,緩緩說道:“兩位可能不知道,這幾年村裏實在過得太苦了。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地裏的收成又趕不上,連人都吃不飽。官府壓著上交糧食,我們隻能靠山裏的野果和野菜填肚子。”
另一位村民接過話頭:“上個月,官府又派人來,說要征丁修官道,村裏幾個壯勞力全都被抓了去。這田裏沒人種,日子怎麽過啊!”
聽到這些,李青雲心中一陣揪痛。他看向村長,問道:“老人家,這樣的情況多久了?”
村長搖搖頭,臉上滿是無奈:“也有五六年了吧,自從朝廷換了那一批高官,賦稅一加再加,原本還有幾分薄田的日子,現在連種子都買不起了。”
薛逸風沉聲說道:“朝廷的腐敗比我們想象的更深。如此下去,不隻是你們村,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得跟著受苦。”
李青雲緊握拳頭,語氣低沉:“不管多難,這件事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不能讓你們再受這樣的苦。”
村長聽了這話,眼中泛起淚光,連連拱手:“兩位恩公,真是我們全村的救星啊!”
村長吩咐村裏的婦人煮了一鍋簡單的粥,又從地窖裏翻出兩根醃製的鹹菜,招唿兩人一起用餐。
李青雲看著麵前清湯寡水的粥,心中一陣酸楚,卻沒有表現出來。他夾起一塊鹹菜,認真地嚼了幾口,笑著對村長說道:“老人家,這飯菜雖簡單,卻充滿了您的心意,我們吃得很香。”
薛逸風在一旁放下酒杯,點頭說道:“青雲說得對。這飯不貴,但比許多山珍海味更有味道。”
村長笑了笑:“兩位公子吃得習慣就好,這樣的日子,我們也隻能苦中作樂了。”
飯後,村長領著兩人來到村裏僅有的一間空屋。這間小屋顯然年久失修,牆壁多處裂開,屋頂的茅草透著月光。屋內隻有兩張用木板搭成的床,鋪著稻草,顯得格外簡陋。
“讓兩位委屈了。”村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村裏實在沒什麽條件,這已經是最好的屋子了。”
李青雲搖頭笑道:“老人家,這樣已經很好了,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們已經很感激了。”
薛逸風倒也不嫌棄,隨意地躺在木板床上,笑道:“我這人粗枝大葉,哪兒都能睡。”
夜深了,屋外傳來陣陣蟲鳴。李青雲躺在稻草上,望著屋頂的星光,思緒萬千。他想起村民的苦難、張大同的無奈,以及這片土地上無處不在的壓迫,心中湧起一陣沉重。
“師兄,你說我們到底要怎麽做,才能改變這樣的天下?”李青雲低聲問道。
薛逸風閉著眼,語氣卻十分清醒:“改變天下?談何容易。不過,青雲,能幫一個是一個,能救一村是一村。隻要你記住初心,路就在腳下。”
李青雲點了點頭,目光中透出一抹堅定:“我明白了。隻要不放棄,總有一天,我會找到改變這一切的方法。”
“怎麽迴事?”李青雲一愣,加快腳步,走到一個小土坡上,俯瞰下方的村落。
隻見兩個村子的人正在河邊廝打,木棍、鋤頭甚至菜刀揮舞在人群中,喊殺聲震耳欲聾。一方高唿:“這是我們的水源!你們村滾迴去喝井水!”
另一方則不甘示弱:“你們占了上遊,憑什麽把水堵死讓我們活不下去?不如今天一決高下!”
雙方幾十人分成兩堆,塵土飛揚中不斷有人被棍棒擊倒,卻又頑強地爬起,繼續投入戰鬥。幾個壯漢揮舞著鋤頭衝向對方的人群,逼得人們連連後退,雙方傷痕累累。
一位年邁的村長站在一旁,拄著拐杖,臉上布滿焦慮和無奈:“都住手啊!這是造孽啊!再這樣下去,會出人命的!”
然而,沒有人聽他的勸阻。人群中的憤怒情緒已經失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戰局,場麵變得更加混亂。
看到這種情況,薛逸風拔出長劍,冷聲對李青雲說道:“再不出手,非得鬧出人命不可。”
李青雲點點頭,立刻跟著薛逸風衝了下去。他大喊一聲:“都住手!住手!”
然而,正在交戰的村民根本不理會他,兩人隻能用實際行動讓人冷靜下來。
薛逸風衝到兩幫人中間,手中長劍出鞘,劍光一閃,將兩根高高舉起的木棍斬成兩截。他聲音冰冷:“誰再敢動手,我的劍不會留情!”
李青雲則用一根木棍擋開了幾個人的攻擊,轉身怒喝:“都住手!你們再打下去,死了人怎麽辦?爭了水源,卻丟了命,這樣值得嗎?”
薛逸風劍鋒掃過,逼退了雙方的壯漢。漸漸地,人群停了下來,不再動手,喘著粗氣,憤怒的目光卻依然沒有散去。
“你們為什麽要打得這麽狠?”李青雲上前一步,冷靜地看著人群。
一個中年漢子站出來,指著對麵的人罵道:“都是他們村的人,把上遊的水源全截住了,我們村的人這幾個月沒法種地,莊稼都快旱死了!”
對麵一個老頭也不甘示弱,反駁道:“我們村也缺水!今年幹旱,連水井都快幹涸了。你們來搶水,我們村的孩子喝什麽?”
李青雲眉頭緊皺,看了看那條幾乎幹涸的小河,河床上露出大片泥土,隻有一條細細的水流從石縫間蜿蜒而過。
薛逸風低聲說道:“青雲,這兩村的人都活在水源之苦中,分不出對錯。他們搶水,隻是為了活下去。”
李青雲走到人群中,大聲說道:“我知道你們兩村都缺水,可打下去,隻會兩敗俱傷。大家冷靜下來,我們一起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年輕人憤怒地喊道:“我們不打,他們就會把水全占了!還談什麽辦法?”
李青雲搖頭:“如果打架能解決問題,你們早就不缺水了。可事實是,河裏的水越來越少,你們的衝突卻越來越大。”
薛逸風上前一步,目光冷峻:“聽他說,別廢話。現在誰是兩村的主事人,出來說話!”
兩邊的村長被推了出來,年紀都不小,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焦慮。
“老人家,這河的源頭在哪裏?”李青雲問道。
其中一個村長迴答:“源頭在山裏,但早就被攔截了,隻有一點水流下來。”
“那攔水的地方是誰負責?”薛逸風追問。
“是附近一個大戶人家,他們修了個水壩,說是為了養魚,把水都蓄起來了。”
李青雲聞言,心中一震:“所以,你們的水爭鬥,其實根源在於那水壩?”
兩位村長點頭,紛紛歎氣:“可我們兩村都是窮人,哪敢去惹那大戶人家?”
李青雲轉身看向薛逸風,目光中帶著決然:“師兄,這件事我們必須管。水是兩村人的命,不能因為一個人的私利,就讓這麽多人受苦。”
薛逸風點頭:“好,那就去會會那個大戶人家。”
他轉頭對村民說道:“你們先別打了,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會盡力解決問題,讓這水重新流迴來。但你們必須保證不再械鬥。”
村民們互相看了看,雖然心中還有疑慮,但最終點了點頭。
看著散去的人群,李青雲默默握緊拳頭,心中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為這些苦難的百姓討迴一個公道。
在村民的指引下,李青雲和薛逸風沿著蜿蜒的山路,終於來到一個占地頗廣的莊園。莊園周圍種滿了翠竹,門前有一條寬闊的河道,卻因為築壩而斷了流。
“這地方看起來不簡單。”薛逸風站在門前打量一番,低聲說道。
李青雲點點頭,敲了敲莊園的大門。一名穿著樸素的管家開門,神色謹慎:“兩位有何貴幹?”
李青雲拱手道:“我們是路過的江湖客,聽說此地築壩影響了下遊村民的用水,特來了解情況。”
管家神色一變,連忙說道:“兩位公子稍等,我去通報老爺。”
不久後,一名中年男子從莊內匆匆走出,他身穿半舊的錦袍,麵色憔悴,顯然飽受心事折磨。他拱手行禮,語氣謙遜:“在下張大同,不知兩位高人駕臨,有失遠迎。”
幾人落座後,李青雲直接開門見山:“張老爺,我們聽聞您修建水壩蓄水,導致下遊村莊用水困難,兩村的百姓為此幾乎大打出手。不知您可知此事?”
張大同一聽這話,臉上露出尷尬之色,長歎一口氣:“唉,兩位有所不知,這築壩之事並非我本意,實在是迫不得已啊。”
“迫不得已?”薛逸風挑眉,語氣帶著一絲質疑,“張老爺,這四周的百姓可因這事苦不堪言啊。”
張大同苦笑著搖了搖頭,低聲說道:“兩位稍安勿躁,聽我慢慢道來。”
他歎了一口氣,開始講述自己的苦衷:“我們這裏的池塘裏養著一種特產魚,肉質鮮美,備受青睞。這原本是我們家維生的小產業,誰料想幾年前朝廷得知後,便下令每年必須進貢一千條魚。若有差池,輕則罰銀,重則抄家充軍。”
他說到這裏,神色更加難堪:“今年天災幹旱,池塘裏的水越來越少,魚也幾乎絕種。如果沒有足夠的魚進貢,我這張家恐怕難逃滅頂之災。所以我才不得已築壩蓄水,保住魚塘的水源。”
李青雲聽完,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問道:“張老爺,您知道築壩對下遊村莊的影響嗎?”
張大同麵露愧色:“當然知道。下遊的村民一向與我們和睦相處,我又何嚐願意傷了鄉裏鄉親的和氣?可這是朝廷的旨意,我若不從,連累的就是全家老小。”
薛逸風冷哼一聲:“朝廷的命令如此荒唐,何不直接向官府申訴?”
張大同苦笑:“官府早已被張維平那一派的人掌控,我們這些小百姓,申訴無門啊。”
李青雲心中一震,暗暗握緊拳頭:“又是張維平……他手伸得還真長。”
“張老爺,您是否願意配合我們,尋找一個折中的辦法?”李青雲的語氣平靜而堅定。
張大同眼神中帶著幾分疑惑:“折中辦法?兩位公子,您指的是什麽?”
李青雲緩緩說道:“我可以幫您與下遊村民協調,請他們暫時忍耐一段時間。同時,我們也會尋找其他水源,盡量減輕這片地區的用水壓力。”
張大同遲疑了一下,歎息道:“若真能找到水源,我願意配合。隻是……這需要時間,下遊的村民怕是等不了多久。”
“隻要您有這個態度,一切就好辦了。”薛逸風插話道,“接下來我們會想辦法勸說村民,同時盡快探查附近山間是否有未被發現的水源。”
張大同重重地點頭:“若兩位真能化解此事,在下感激不盡。”
從張大同家出來,李青雲與薛逸風沿著蜿蜒的山路慢慢下行,天邊的夕陽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山風吹過,夾雜著水壩方向傳來的輕微水聲,卻無法衝淡兩人心中的沉重情緒。
李青雲低頭沉思,眉頭緊皺,良久都沒有說話。薛逸風看了他一眼,輕聲問道:“青雲,怎麽了?是不是還在為這件事煩心?”
李青雲停下腳步,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師兄,我一直以為,苦難隻是底層百姓的宿命,是那些貪官汙吏對他們的壓迫。可今天我才明白,這個製度的腐朽,連像張老爺這樣的富戶都難以幸免。他們看似風光,卻依舊被權力所玩弄,在張維平這樣的權臣麵前,他們與村民沒有什麽不同,都是螻蟻。”
薛逸風抬頭望向遠處,聲音中透著一絲冷峻:“你說得沒錯。這個天下,最可怕的不是窮人苦,富人壓,而是整個權力體係都被少數人所掌控。底層百姓要受苦,連那些稍有財富的富戶也隻能在夾縫中求生。”
李青雲苦笑一聲,目光複雜:“張老爺為保全家族,不得不築壩蓄水;村民為活命,不得不爭奪所剩無幾的水源。他們之間的矛盾,其實本質上都是這腐朽製度的犧牲品。這樣的天下,哪裏還有所謂的公道可言?”
薛逸風轉過身來,認真地看著他:“青雲,這些你都看得明白很好。但你也要記住,光是憤怒和悲傷無法改變什麽。要想真正改變這個局麵,你必須變得更強,更有智慧,站得更高,手握真正的權力。”
李青雲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目光中帶著一抹堅毅:“師兄,我明白了。這條路很難走,但我不會退縮。父親說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改變這個腐朽的天下,我先要改變自己。”
薛逸風點了點頭,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很好,青雲。這天下已經爛到根子裏,但正因為如此,才需要像你這樣的人去改變它。別讓我失望,也別讓那些受苦的人失望。”
天色漸暗,李青雲和薛逸風踏著暮色返迴村莊。村頭,幾名老村民正守著一堆篝火,見兩人歸來,連忙迎上前來:“兩位公子,事情可有眉目?”
李青雲點點頭,略顯疲憊地說道:“張老爺答應會配合,但我們還需要找到新的水源,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一名年邁的村長聽了這話,拄著拐杖走上前,滿臉感激地說道:“兩位恩公,大恩不言謝啊!村裏實在是苦,能有這樣的轉機,已經是天大的希望了。”
李青雲與薛逸風被請進村長的破舊土屋,屋內的陳設極其簡單,隻有一張長條桌和幾把搖搖晃晃的木椅。村長取出家中僅剩的一壺老酒和幾個幹巴巴的餅,熱情地招唿兩人坐下:“村裏窮,沒什麽好東西招待兩位,還請不要嫌棄。”
李青雲看著桌上的食物,鼻頭微微一酸。他搖頭說道:“老人家,您不必這樣。我們能幫上忙,是我們該做的事。”
村長歎了一口氣,坐在一旁,緩緩說道:“兩位可能不知道,這幾年村裏實在過得太苦了。賦稅一年比一年重,地裏的收成又趕不上,連人都吃不飽。官府壓著上交糧食,我們隻能靠山裏的野果和野菜填肚子。”
另一位村民接過話頭:“上個月,官府又派人來,說要征丁修官道,村裏幾個壯勞力全都被抓了去。這田裏沒人種,日子怎麽過啊!”
聽到這些,李青雲心中一陣揪痛。他看向村長,問道:“老人家,這樣的情況多久了?”
村長搖搖頭,臉上滿是無奈:“也有五六年了吧,自從朝廷換了那一批高官,賦稅一加再加,原本還有幾分薄田的日子,現在連種子都買不起了。”
薛逸風沉聲說道:“朝廷的腐敗比我們想象的更深。如此下去,不隻是你們村,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得跟著受苦。”
李青雲緊握拳頭,語氣低沉:“不管多難,這件事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不能讓你們再受這樣的苦。”
村長聽了這話,眼中泛起淚光,連連拱手:“兩位恩公,真是我們全村的救星啊!”
村長吩咐村裏的婦人煮了一鍋簡單的粥,又從地窖裏翻出兩根醃製的鹹菜,招唿兩人一起用餐。
李青雲看著麵前清湯寡水的粥,心中一陣酸楚,卻沒有表現出來。他夾起一塊鹹菜,認真地嚼了幾口,笑著對村長說道:“老人家,這飯菜雖簡單,卻充滿了您的心意,我們吃得很香。”
薛逸風在一旁放下酒杯,點頭說道:“青雲說得對。這飯不貴,但比許多山珍海味更有味道。”
村長笑了笑:“兩位公子吃得習慣就好,這樣的日子,我們也隻能苦中作樂了。”
飯後,村長領著兩人來到村裏僅有的一間空屋。這間小屋顯然年久失修,牆壁多處裂開,屋頂的茅草透著月光。屋內隻有兩張用木板搭成的床,鋪著稻草,顯得格外簡陋。
“讓兩位委屈了。”村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村裏實在沒什麽條件,這已經是最好的屋子了。”
李青雲搖頭笑道:“老人家,這樣已經很好了,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們已經很感激了。”
薛逸風倒也不嫌棄,隨意地躺在木板床上,笑道:“我這人粗枝大葉,哪兒都能睡。”
夜深了,屋外傳來陣陣蟲鳴。李青雲躺在稻草上,望著屋頂的星光,思緒萬千。他想起村民的苦難、張大同的無奈,以及這片土地上無處不在的壓迫,心中湧起一陣沉重。
“師兄,你說我們到底要怎麽做,才能改變這樣的天下?”李青雲低聲問道。
薛逸風閉著眼,語氣卻十分清醒:“改變天下?談何容易。不過,青雲,能幫一個是一個,能救一村是一村。隻要你記住初心,路就在腳下。”
李青雲點了點頭,目光中透出一抹堅定:“我明白了。隻要不放棄,總有一天,我會找到改變這一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