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省城的大街小巷早已彌漫著放榜的緊張氣氛。榜單張貼的日子,府衙外人頭攢動,數百名考生擠在一起,翹首以盼地等待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那象征榮耀的榜單上。
趙文清與李青雲站在人群中,趙文清顯得有些興奮:“青雲兄,放鬆些,這段時間你也讀得透徹,答卷也用心,咱們一起上榜的希望很大。”
李青雲雖然點頭,卻無法掩飾心中的不安。他低聲說道:“但願如此,文清兄,這一步對我至關重要,我……”話未說完,衙役已將榜單貼了出來。
“放榜了!”人群沸騰起來,眾人蜂擁而上,爭相搶占靠近榜單的位置。趙文清和李青雲也隨著人流擠到前方。
趙文清目光飛快地掃過榜單,不多時便大聲喊道:“三十五名!三十五名!是我!”
他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激動,轉頭抓住李青雲的肩膀:“青雲兄,我上榜了!這次真是謝天謝地。”
李青雲努力擠出一絲笑容,輕聲說道:“文清兄,恭喜你。”
趙文清喜悅之中,似乎察覺到李青雲的異樣,連忙說道:“青雲兄,你也一定榜上有名,我幫你找找。”
兩人繼續查看榜單,但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趙青雲”這三個字。李青雲的臉色逐漸變得蒼白,手指輕輕攥緊,目光落在地上,良久沒有說話。
趙文清見狀,心中一緊:“青雲兄,你……”
“我落榜了。”李青雲的聲音低沉而平靜,仿佛是在陳述別人的事情,但握著榜單的手微微顫抖。
三人沉默著迴到客棧,客棧的燈火在清冷的空氣中搖曳。薛逸風早已等在大堂,一看到兩人便揚聲問道:“怎麽樣?上榜了嗎?”
趙文清擠出一絲笑容:“師兄,我中了三十五名。”
薛逸風拍手大笑:“不錯,不錯,看來文清兄弟的學問真不是吹的。”
說罷,他轉頭看向李青雲:“青雲,你呢?”
李青雲抿緊了嘴唇,搖了搖頭,低聲說道:“師兄,我落榜了。”
薛逸風的笑容微微一頓,但很快恢複如常。他走上前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語氣中透著鼓勵:“沒什麽大不了的。鄉試三年一次,你還有很多機會。這次不過是積累經驗,等下次,再考就是了。”
趙文清也連忙說道:“是啊,青雲兄。你平日的努力我最清楚,今天的結果或許隻是因為運氣不好,並不代表你的實力。我相信,下次你一定能中!”
李青雲看著兩位好友,眼神中透出一抹複雜的情緒。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擠出一個笑容:“文清兄,師兄,謝謝你們。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我不會因此放棄。我會繼續努力,用三年時間好好準備,爭取下次必中。”
趙文清點點頭:“這才是青雲兄的氣魄。你不僅要考中,還要拿個頭名迴來給那些人瞧瞧。”
薛逸風哈哈一笑:“文清這話說得對。青雲,你若是下次拿個頭名,我一定請全城最好的酒樓為你慶功。”
李青雲也忍不住笑了:“師兄,到時我可真要記得讓你破費了。”
夜裏,客棧內一片寂靜,李青雲卻無法入眠。他點起一盞油燈,坐在桌前發呆。心中的失落像浪潮般湧來,他不禁輕聲自語:“父親,孩兒今日未能考中,辜負了您的期望,但請您相信,我不會因此退縮。”
他抬頭看著窗外的月光,眼神逐漸變得堅定:“這條路注定艱難,但我絕不會放棄。三年後,我一定會重新站上這條考場之路。”
迴縣城的路上,秋日的陽光灑在官道上,帶來些許暖意,但三人心中卻各有思緒。趙文清與薛逸風一起坐在車頭趕車,不時交談著什麽,而李青雲則獨自坐在馬車裏,目光低垂,似乎心事重重。
趙文清迴頭看了他一眼,輕聲對薛逸風說道:“師兄,青雲兄心裏恐怕很難受。”
薛逸風點點頭,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深意:“落榜這種事,換作是誰都會心情複雜。不過,有些挫折是他必須經曆的,這對他的成長是好事。”
趙文清若有所思地說道:“但願如此吧。”
幾天後,三人終於迴到趙府,天色已經接近黃昏,趙府的大門在落日餘暉下顯得莊嚴而溫暖。門房老仆看到他們,立刻高聲喊道:“少爺迴來啦!老爺、夫人,少爺他們迴來了!”
不一會兒,趙文清的父母和宋懷玉快步迎了出來。趙父滿臉笑容:“文清,這一路可順利?放榜結果如何?”
趙文清上前行了一禮,略帶羞澀地說道:“父親,孩兒僥幸考中了三十五名。”
趙母喜不自勝,連忙拉著他的手:“好,好,文清真是爭氣!”
而當趙父目光轉向李青雲時,他敏銳地察覺到了李青雲臉上的落寞,心中已然明白幾分。他走上前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語氣中透著一絲安慰:“青雲,不必太在意。這次沒中,還有下次。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裏,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宋懷玉也走上前,溫聲說道:“青雲哥哥,三年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你隻需再接再厲,我們都相信你。”
李青雲微微低頭,聲音低啞:“謝謝趙伯父,謝謝懷玉小姐。”
用過晚飯後,徐子謙也來了,他特意讓李青雲到書房來,薛逸風與趙文清也陪同前往。書房內燭光搖曳,徐子謙坐在書桌後,手中把玩著一枚精致的墨硯。他目光落在李青雲身上,語氣沉穩而溫和:“青雲,這次落榜,心裏是否很失落?”
李青雲抬起頭,沉默片刻,才緩緩說道:“先生,我心中確實有些不甘。三年的努力,結果卻是失敗,我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走下去。”
徐子謙聽罷,微微一笑:“青雲,我曾與你提過《易經》中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必定要經曆挫折與考驗。你要記住,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擊倒。”
他頓了頓,目光中帶著一絲鼓勵:“你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時機未到。這次的失敗,不過是你未來成功的鋪墊。”
薛逸風抱著雙臂,靠在書架旁,聽完徐子謙的話後,冷笑了一聲:“青雲,我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無非是覺得自己努力不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但我告訴你,世道從來不公平。你要做的不是懷疑自己,而是用行動讓那些看不起你的人閉嘴。”
李青雲抬起頭,望著薛逸風,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師兄,你的意思是……”
薛逸風眼神淩厲,語氣冷峻:“劍術如此,學問也是如此。若你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優秀,那麽所謂的報仇、伸冤、濟世,都是空談。你現在能做的,就是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努力。”
趙文清也走上前,語氣溫和:“青雲兄,師兄和先生說得沒錯。你的才華我最清楚,這次不過是一次小挫折,不代表什麽。咱們三年後一起再戰,那時必定能如願。”
李青雲看著麵前的幾人,內心深受觸動。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頭:“先生、師兄、文清兄,謝謝你們。青雲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三年後,我一定會拚盡全力,爭取上榜!”
夜深時分,李青雲獨自迴到書房。他點燃油燈,取出筆墨和紙張,將桌上堆積的書籍翻開。他望著書頁上的文字,內心堅定:“失敗算什麽?隻要我還站著,就還有機會。”
他握緊毛筆,開始在紙上寫下今日的感悟:
“山高路遠,險阻重重,唯有不屈之心能撐我前行。三年之後,我定以更強之姿,重迴考場!”
清晨的山道上,薄霧繚繞,鬆濤陣陣。李青雲與薛逸風並肩行走,身旁的竹林中偶有鳥鳴,顯得幽靜而平和。
薛逸風轉頭看了看李青雲,語氣裏帶著一絲調侃:“青雲,今天迴山見師父,你是不是還有點不好意思?”
李青雲苦笑了一聲:“師兄,我是有些愧對師父。他教了我這麽多,我卻連一張鄉試的榜單都沒能拿下。”
薛逸風搖了搖頭,語氣變得嚴肅:“師父最看重的,從來不是你能考上什麽,而是你能否撐過挫折。他的教導不僅僅是劍術,還有你的心性。記住了,練劍也好,做人也罷,重要的是如何在失敗中站起來。”
李青雲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快步向山上走去。
兩人走到山腰處的茅草屋,周淩風正站在屋外,手裏拿著一把竹掃帚,正在清掃院落。看到兩人歸來,他放下掃帚,微微一笑:“迴來了?鄉試的事如何?”
李青雲低下頭,神色有些慚愧:“師父,我……落榜了。”
周淩風眉頭一挑,卻沒有露出絲毫失望之色。他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語氣輕鬆:“落榜就落榜吧,沒什麽大不了的。劍法練好了,比什麽功名都重要。況且,失敗未必是壞事,正好磨磨你的銳氣。”
李青雲抬頭看向師父,眼中帶著幾分感激:“師父,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不會辜負您的教導。”
周淩風點點頭,轉而看向薛逸風:“逸風,這次你可是做得不錯,把你師弟帶得很好。”
薛逸風摸了摸鼻子,嘴角揚起一抹得意的笑:“師父,青雲這小子有幾分天賦,不過還是差了我一截。”
周淩風笑著搖了搖頭:“別得意得太早,今天我教你們的東西,你可未必能學得比青雲快。”
兩人一聽,頓時眼前一亮,同時問道:“師父,您又要教我們新劍法?”
周淩風轉身走到院中,從牆角取下一把長劍。他將劍鋒橫在身前,目光忽然變得鋒銳而深邃,仿佛整個人都與手中的劍融為一體。他目光如電,緩緩掃過李青雲和薛逸風,聲音低沉有力:
“今天,我要教你們一套劍法——‘風雲三劍’。這三招並非尋常劍術,而是我結合數十年江湖經驗,凝練而成的殺招。每一招都講求快、準、狠,用以在危急時刻反敗為勝。”
他頓了頓,提劍橫在胸前,目光變得嚴肅:“但記住,‘風雲三劍’傷人亦傷己,消耗極大。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輕易出手。”
李青雲和薛逸風同時抱拳道:“弟子謹記師父教誨!”
周淩風將長劍輕揚,緩緩說道:“第一招,‘風起雲湧’。此招講究劍勢如風,連綿不絕,讓敵人防不勝防。”
隻見他身體微沉,腳步輕踏,手中的劍如遊龍般劃出,迅速卷起一陣狂風。他的劍招沒有明顯的起勢,卻在一瞬間變得狂暴,劍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劈出數劍,仿佛狂風席卷,四周的竹葉被勁風吹得沙沙作響。
薛逸風目光中露出一抹驚歎:“師父,這劍法的起勢竟如此隱蔽,但中途卻能陡然加速,變化莫測!”
周淩風收劍站定,淡然道:“‘風起雲湧’的精髓在於無痕起勢,讓敵人來不及防備。青雲,逸風,你們試試。”
薛逸風第一個上前,他握劍而立,深吸一口氣,模仿周淩風的動作起勢。然而,他的劍招雖快,但轉折間顯得生硬,缺乏連貫性。
周淩風微微皺眉:“逸風,你太急於求成了。風起雲湧,重在連綿不絕,而非單純的速度。你的動作再柔一些,先慢後快,找到劍勢的節奏。”
輪到李青雲時,他握劍站定,腳步緩緩移動,試圖讓劍勢流暢。然而他的出劍略顯猶豫,攻勢不足。
“青雲!”周淩風喝道,“你的劍猶豫不決,劍法貴在果斷。若連你自己都沒有信心,劍又如何能傷敵?”
李青雲深吸一口氣,將雜念拋開,重新嚐試出劍。這一次,他的動作雖不完美,卻多了一分流暢。周淩風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繼續練!”
周淩風舉起劍,目光如炬:“第二招,‘雷霆一擊’。此招講求一擊必中,快如雷霆,勁如山崩。”
隻見他雙腳微沉,長劍高舉,一股沉重的氣勢從他身上升騰而起。忽然,他猛然出劍,一道銀光劃破長空,仿佛一道驚雷炸響,瞬間刺向前方的假人靶。隻聽“砰”的一聲,那堅硬的木質靶子應聲而斷,劍勢之猛令人瞠目結舌。
李青雲和薛逸風看得目瞪口呆,趙逸風忍不住問道:“師父,這招怎麽練?我怕劍還沒出手,力道就散了。”
周淩風微微一笑,耐心講解:“‘雷霆一擊’的關鍵在於蓄力。力量要像潮水一般匯聚在劍尖,然後在出劍的瞬間爆發。記住,不是揮劍,而是將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
薛逸風嚐試出劍,劍勢雖快,卻沒有足夠的爆發力。周淩風走上前,調整他的姿勢:“肩膀別僵硬,力道從腰間帶動,像這樣。”
輪到李青雲時,他腳步穩健,劍尖輕微顫動,但出劍時仍顯得力不從心。周淩風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急,力量的積蓄需要時間。先從唿吸練起,讓內力貫通全身。”
周淩風走到院落中央,緩緩說道:“第三招,‘斷雲斬’,是一招終結之劍。此招在勝負已分之際,用來一劍封喉。”
他將長劍橫在胸前,目光沉靜,整個人如同一座巍然不動的山嶽。忽然,他腳步一踏,劍鋒直劈而下,劍勢如雲層崩裂,氣勢淩厲無比。地上的竹葉被劍風卷起,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斬斷了空氣。
“此招的精髓在於果斷。”周淩風收劍,轉身看向兩人,“斬敵如斷雲,無需多餘動作,必須一擊致命。記住,斷雲斬是終結之劍,若沒有把握勝利,絕不可輕易出手。”
兩人按照周淩風的指示,輪流嚐試這最後一招。李青雲出劍時動作雖慢,但眼神中多了一分決絕,隱隱有了斷雲的意境。薛逸風則更加大膽,劍勢兇猛,但收招時稍顯不穩。
周淩風點評道:“青雲的劍勢雖慢,但意境初顯;逸風,你的劍勢雖快,但過於急躁。記住,斷雲斬重在心意,一招定勝負,不必追求速度。”
練劍結束後,周淩風將劍插迴鞘中,緩緩說道:“‘風雲三劍’是我畢生所學的精華,也是你們未來行走江湖的保命之招。但記住,這套劍法不是用來炫耀的,它的代價很大,隻有在生死關頭才能動用,明白嗎?”
李青雲與薛逸風齊聲答道:“弟子謹記!”
趙文清與李青雲站在人群中,趙文清顯得有些興奮:“青雲兄,放鬆些,這段時間你也讀得透徹,答卷也用心,咱們一起上榜的希望很大。”
李青雲雖然點頭,卻無法掩飾心中的不安。他低聲說道:“但願如此,文清兄,這一步對我至關重要,我……”話未說完,衙役已將榜單貼了出來。
“放榜了!”人群沸騰起來,眾人蜂擁而上,爭相搶占靠近榜單的位置。趙文清和李青雲也隨著人流擠到前方。
趙文清目光飛快地掃過榜單,不多時便大聲喊道:“三十五名!三十五名!是我!”
他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激動,轉頭抓住李青雲的肩膀:“青雲兄,我上榜了!這次真是謝天謝地。”
李青雲努力擠出一絲笑容,輕聲說道:“文清兄,恭喜你。”
趙文清喜悅之中,似乎察覺到李青雲的異樣,連忙說道:“青雲兄,你也一定榜上有名,我幫你找找。”
兩人繼續查看榜單,但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趙青雲”這三個字。李青雲的臉色逐漸變得蒼白,手指輕輕攥緊,目光落在地上,良久沒有說話。
趙文清見狀,心中一緊:“青雲兄,你……”
“我落榜了。”李青雲的聲音低沉而平靜,仿佛是在陳述別人的事情,但握著榜單的手微微顫抖。
三人沉默著迴到客棧,客棧的燈火在清冷的空氣中搖曳。薛逸風早已等在大堂,一看到兩人便揚聲問道:“怎麽樣?上榜了嗎?”
趙文清擠出一絲笑容:“師兄,我中了三十五名。”
薛逸風拍手大笑:“不錯,不錯,看來文清兄弟的學問真不是吹的。”
說罷,他轉頭看向李青雲:“青雲,你呢?”
李青雲抿緊了嘴唇,搖了搖頭,低聲說道:“師兄,我落榜了。”
薛逸風的笑容微微一頓,但很快恢複如常。他走上前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語氣中透著鼓勵:“沒什麽大不了的。鄉試三年一次,你還有很多機會。這次不過是積累經驗,等下次,再考就是了。”
趙文清也連忙說道:“是啊,青雲兄。你平日的努力我最清楚,今天的結果或許隻是因為運氣不好,並不代表你的實力。我相信,下次你一定能中!”
李青雲看著兩位好友,眼神中透出一抹複雜的情緒。他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擠出一個笑容:“文清兄,師兄,謝謝你們。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我不會因此放棄。我會繼續努力,用三年時間好好準備,爭取下次必中。”
趙文清點點頭:“這才是青雲兄的氣魄。你不僅要考中,還要拿個頭名迴來給那些人瞧瞧。”
薛逸風哈哈一笑:“文清這話說得對。青雲,你若是下次拿個頭名,我一定請全城最好的酒樓為你慶功。”
李青雲也忍不住笑了:“師兄,到時我可真要記得讓你破費了。”
夜裏,客棧內一片寂靜,李青雲卻無法入眠。他點起一盞油燈,坐在桌前發呆。心中的失落像浪潮般湧來,他不禁輕聲自語:“父親,孩兒今日未能考中,辜負了您的期望,但請您相信,我不會因此退縮。”
他抬頭看著窗外的月光,眼神逐漸變得堅定:“這條路注定艱難,但我絕不會放棄。三年後,我一定會重新站上這條考場之路。”
迴縣城的路上,秋日的陽光灑在官道上,帶來些許暖意,但三人心中卻各有思緒。趙文清與薛逸風一起坐在車頭趕車,不時交談著什麽,而李青雲則獨自坐在馬車裏,目光低垂,似乎心事重重。
趙文清迴頭看了他一眼,輕聲對薛逸風說道:“師兄,青雲兄心裏恐怕很難受。”
薛逸風點點頭,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深意:“落榜這種事,換作是誰都會心情複雜。不過,有些挫折是他必須經曆的,這對他的成長是好事。”
趙文清若有所思地說道:“但願如此吧。”
幾天後,三人終於迴到趙府,天色已經接近黃昏,趙府的大門在落日餘暉下顯得莊嚴而溫暖。門房老仆看到他們,立刻高聲喊道:“少爺迴來啦!老爺、夫人,少爺他們迴來了!”
不一會兒,趙文清的父母和宋懷玉快步迎了出來。趙父滿臉笑容:“文清,這一路可順利?放榜結果如何?”
趙文清上前行了一禮,略帶羞澀地說道:“父親,孩兒僥幸考中了三十五名。”
趙母喜不自勝,連忙拉著他的手:“好,好,文清真是爭氣!”
而當趙父目光轉向李青雲時,他敏銳地察覺到了李青雲臉上的落寞,心中已然明白幾分。他走上前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語氣中透著一絲安慰:“青雲,不必太在意。這次沒中,還有下次。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裏,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宋懷玉也走上前,溫聲說道:“青雲哥哥,三年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你隻需再接再厲,我們都相信你。”
李青雲微微低頭,聲音低啞:“謝謝趙伯父,謝謝懷玉小姐。”
用過晚飯後,徐子謙也來了,他特意讓李青雲到書房來,薛逸風與趙文清也陪同前往。書房內燭光搖曳,徐子謙坐在書桌後,手中把玩著一枚精致的墨硯。他目光落在李青雲身上,語氣沉穩而溫和:“青雲,這次落榜,心裏是否很失落?”
李青雲抬起頭,沉默片刻,才緩緩說道:“先生,我心中確實有些不甘。三年的努力,結果卻是失敗,我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走下去。”
徐子謙聽罷,微微一笑:“青雲,我曾與你提過《易經》中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必定要經曆挫折與考驗。你要記住,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敗擊倒。”
他頓了頓,目光中帶著一絲鼓勵:“你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時機未到。這次的失敗,不過是你未來成功的鋪墊。”
薛逸風抱著雙臂,靠在書架旁,聽完徐子謙的話後,冷笑了一聲:“青雲,我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無非是覺得自己努力不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但我告訴你,世道從來不公平。你要做的不是懷疑自己,而是用行動讓那些看不起你的人閉嘴。”
李青雲抬起頭,望著薛逸風,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師兄,你的意思是……”
薛逸風眼神淩厲,語氣冷峻:“劍術如此,學問也是如此。若你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優秀,那麽所謂的報仇、伸冤、濟世,都是空談。你現在能做的,就是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努力。”
趙文清也走上前,語氣溫和:“青雲兄,師兄和先生說得沒錯。你的才華我最清楚,這次不過是一次小挫折,不代表什麽。咱們三年後一起再戰,那時必定能如願。”
李青雲看著麵前的幾人,內心深受觸動。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點頭:“先生、師兄、文清兄,謝謝你們。青雲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三年後,我一定會拚盡全力,爭取上榜!”
夜深時分,李青雲獨自迴到書房。他點燃油燈,取出筆墨和紙張,將桌上堆積的書籍翻開。他望著書頁上的文字,內心堅定:“失敗算什麽?隻要我還站著,就還有機會。”
他握緊毛筆,開始在紙上寫下今日的感悟:
“山高路遠,險阻重重,唯有不屈之心能撐我前行。三年之後,我定以更強之姿,重迴考場!”
清晨的山道上,薄霧繚繞,鬆濤陣陣。李青雲與薛逸風並肩行走,身旁的竹林中偶有鳥鳴,顯得幽靜而平和。
薛逸風轉頭看了看李青雲,語氣裏帶著一絲調侃:“青雲,今天迴山見師父,你是不是還有點不好意思?”
李青雲苦笑了一聲:“師兄,我是有些愧對師父。他教了我這麽多,我卻連一張鄉試的榜單都沒能拿下。”
薛逸風搖了搖頭,語氣變得嚴肅:“師父最看重的,從來不是你能考上什麽,而是你能否撐過挫折。他的教導不僅僅是劍術,還有你的心性。記住了,練劍也好,做人也罷,重要的是如何在失敗中站起來。”
李青雲點點頭,深吸一口氣,快步向山上走去。
兩人走到山腰處的茅草屋,周淩風正站在屋外,手裏拿著一把竹掃帚,正在清掃院落。看到兩人歸來,他放下掃帚,微微一笑:“迴來了?鄉試的事如何?”
李青雲低下頭,神色有些慚愧:“師父,我……落榜了。”
周淩風眉頭一挑,卻沒有露出絲毫失望之色。他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語氣輕鬆:“落榜就落榜吧,沒什麽大不了的。劍法練好了,比什麽功名都重要。況且,失敗未必是壞事,正好磨磨你的銳氣。”
李青雲抬頭看向師父,眼中帶著幾分感激:“師父,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不會辜負您的教導。”
周淩風點點頭,轉而看向薛逸風:“逸風,這次你可是做得不錯,把你師弟帶得很好。”
薛逸風摸了摸鼻子,嘴角揚起一抹得意的笑:“師父,青雲這小子有幾分天賦,不過還是差了我一截。”
周淩風笑著搖了搖頭:“別得意得太早,今天我教你們的東西,你可未必能學得比青雲快。”
兩人一聽,頓時眼前一亮,同時問道:“師父,您又要教我們新劍法?”
周淩風轉身走到院中,從牆角取下一把長劍。他將劍鋒橫在身前,目光忽然變得鋒銳而深邃,仿佛整個人都與手中的劍融為一體。他目光如電,緩緩掃過李青雲和薛逸風,聲音低沉有力:
“今天,我要教你們一套劍法——‘風雲三劍’。這三招並非尋常劍術,而是我結合數十年江湖經驗,凝練而成的殺招。每一招都講求快、準、狠,用以在危急時刻反敗為勝。”
他頓了頓,提劍橫在胸前,目光變得嚴肅:“但記住,‘風雲三劍’傷人亦傷己,消耗極大。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輕易出手。”
李青雲和薛逸風同時抱拳道:“弟子謹記師父教誨!”
周淩風將長劍輕揚,緩緩說道:“第一招,‘風起雲湧’。此招講究劍勢如風,連綿不絕,讓敵人防不勝防。”
隻見他身體微沉,腳步輕踏,手中的劍如遊龍般劃出,迅速卷起一陣狂風。他的劍招沒有明顯的起勢,卻在一瞬間變得狂暴,劍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劈出數劍,仿佛狂風席卷,四周的竹葉被勁風吹得沙沙作響。
薛逸風目光中露出一抹驚歎:“師父,這劍法的起勢竟如此隱蔽,但中途卻能陡然加速,變化莫測!”
周淩風收劍站定,淡然道:“‘風起雲湧’的精髓在於無痕起勢,讓敵人來不及防備。青雲,逸風,你們試試。”
薛逸風第一個上前,他握劍而立,深吸一口氣,模仿周淩風的動作起勢。然而,他的劍招雖快,但轉折間顯得生硬,缺乏連貫性。
周淩風微微皺眉:“逸風,你太急於求成了。風起雲湧,重在連綿不絕,而非單純的速度。你的動作再柔一些,先慢後快,找到劍勢的節奏。”
輪到李青雲時,他握劍站定,腳步緩緩移動,試圖讓劍勢流暢。然而他的出劍略顯猶豫,攻勢不足。
“青雲!”周淩風喝道,“你的劍猶豫不決,劍法貴在果斷。若連你自己都沒有信心,劍又如何能傷敵?”
李青雲深吸一口氣,將雜念拋開,重新嚐試出劍。這一次,他的動作雖不完美,卻多了一分流暢。周淩風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錯,繼續練!”
周淩風舉起劍,目光如炬:“第二招,‘雷霆一擊’。此招講求一擊必中,快如雷霆,勁如山崩。”
隻見他雙腳微沉,長劍高舉,一股沉重的氣勢從他身上升騰而起。忽然,他猛然出劍,一道銀光劃破長空,仿佛一道驚雷炸響,瞬間刺向前方的假人靶。隻聽“砰”的一聲,那堅硬的木質靶子應聲而斷,劍勢之猛令人瞠目結舌。
李青雲和薛逸風看得目瞪口呆,趙逸風忍不住問道:“師父,這招怎麽練?我怕劍還沒出手,力道就散了。”
周淩風微微一笑,耐心講解:“‘雷霆一擊’的關鍵在於蓄力。力量要像潮水一般匯聚在劍尖,然後在出劍的瞬間爆發。記住,不是揮劍,而是將全身的力量集中於一點。”
薛逸風嚐試出劍,劍勢雖快,卻沒有足夠的爆發力。周淩風走上前,調整他的姿勢:“肩膀別僵硬,力道從腰間帶動,像這樣。”
輪到李青雲時,他腳步穩健,劍尖輕微顫動,但出劍時仍顯得力不從心。周淩風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急,力量的積蓄需要時間。先從唿吸練起,讓內力貫通全身。”
周淩風走到院落中央,緩緩說道:“第三招,‘斷雲斬’,是一招終結之劍。此招在勝負已分之際,用來一劍封喉。”
他將長劍橫在胸前,目光沉靜,整個人如同一座巍然不動的山嶽。忽然,他腳步一踏,劍鋒直劈而下,劍勢如雲層崩裂,氣勢淩厲無比。地上的竹葉被劍風卷起,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斬斷了空氣。
“此招的精髓在於果斷。”周淩風收劍,轉身看向兩人,“斬敵如斷雲,無需多餘動作,必須一擊致命。記住,斷雲斬是終結之劍,若沒有把握勝利,絕不可輕易出手。”
兩人按照周淩風的指示,輪流嚐試這最後一招。李青雲出劍時動作雖慢,但眼神中多了一分決絕,隱隱有了斷雲的意境。薛逸風則更加大膽,劍勢兇猛,但收招時稍顯不穩。
周淩風點評道:“青雲的劍勢雖慢,但意境初顯;逸風,你的劍勢雖快,但過於急躁。記住,斷雲斬重在心意,一招定勝負,不必追求速度。”
練劍結束後,周淩風將劍插迴鞘中,緩緩說道:“‘風雲三劍’是我畢生所學的精華,也是你們未來行走江湖的保命之招。但記住,這套劍法不是用來炫耀的,它的代價很大,隻有在生死關頭才能動用,明白嗎?”
李青雲與薛逸風齊聲答道:“弟子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