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而過,秋意漸濃,趙府的庭院裏一片落葉隨風翻舞。趙文清因考取舉人,被朝廷任命為蘭陵縣的知縣,奉命上任的消息傳來,整個趙府上下忙碌起來,準備他的行裝。
李青雲站在一旁,看著下人們將箱籠一一抬上馬車,心中複雜。他和趙文清自鄉試結識,三年來一同讀書切磋,共曆風雨,如今卻要分道揚鑣。
“青雲兄,發什麽呆呢?”趙文清的聲音傳來,帶著幾分輕鬆。
李青雲迴過神來,露出一絲勉強的笑容:“文清兄,看到這些準備好的行李,忽然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就要分別了。”
趙文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青雲兄,咱們又不是永別,等你再考取鄉試,走上仕途,說不定哪一天我們還能在朝堂相見呢!”
李青雲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希望那一天不會太久。”
趙父趙母步履緩緩地走了過來,趙母一臉慈愛地望著即將赴任知縣的趙文清,細細叮囑道:“兒啊,此去初任知縣一職,切不可急於求成、貪圖功利。凡事都要沉穩應對,多多與同僚們商議探討。待到了那任職之地,首要之務便是將當地百姓的狀況了解透徹,萬不可輕率行事而得罪他人。”
趙文清不住地點頭應承,眼中滿是對母親關切之情的感激:“母親大人,您就放心吧。孩兒定會將您和父親的諄諄教誨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此時,趙父輕捋著下巴那幾縷花白的胡須,麵色凝重,語氣中透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文清啊,知縣乃是一縣百姓的父母官,身負重任。倘若你不能一心為民辦實事、謀福祉,反而成為朝廷的鷹犬爪牙,敗壞我趙家名聲,那麽我趙家寧可舍棄你這不成器的兒子!”
聽聞此言,趙文清心頭一震,他深知父親所言極是,當即神情肅穆,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父親行了個大禮,鄭重說道:“父親大人,孩兒謹遵教誨,必定不辱沒趙家世代相傳的祖訓。”
一直默默立於一旁的宋懷玉見眾人話已至此,便輕盈地上前一步,悄然無聲地遞上一個精心包裹好的布包,柔聲說道:“文清哥,這裏麵裝了些幹糧,供你在路上充饑之用。待你抵達目的地後,可要記得好生照料自己呀。”趙文清微笑著伸手接過布包,打趣道:“懷玉妹妹,你如此貼心周到,倒是令哥哥我感到有些難為情啦。不過還是多謝妹妹的關懷。”
徐子謙邁著沉穩的步伐徐徐而來,他看著眼前即將踏上仕途的趙文清,語重心長地開口道:“文清啊,此次你前去為官,所要麵對的事情可要比那考場複雜千倍萬倍呐!民生問題乃是重中之重,而官場更是猶如龍潭虎穴般充滿艱險,每一個決策、每一次應對都需慎之又慎,務必細細斟酌權衡利弊得失。切記,古之大賢曾言於《大學》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論身處何地,遭遇何事,你定要時時刻刻反省自身,莫忘最初踏入這朝堂的那份赤誠之心。”
趙文清聽聞此言,趕忙拱手作揖,一臉恭敬地迴應道:“先生的諄諄教誨,學生定然刻骨銘心,不敢或忘。”
說話間,告別的時刻終究還是來臨了。隻見趙文清靜靜地佇立在馬車旁邊,他的眼眶不知不覺間已微微泛紅,似有水光閃動。
他緩緩轉過頭,將視線投向一旁的好友李青雲,然後無比鄭重地說道:“青雲兄,想當年你我二人一同在此處求學問道,朝夕相處整整三載春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宛如親生兄弟一般。如今此番別離之後,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見。但小弟衷心希望兄長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奮努力,待到下一屆鄉試之時,必定能夠金榜題名,一舉高中!”
李青雲用力地點了點頭,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功成名就的那一刻:“文清兄盡管放心去吧!你隻管一心一意去做那造福百姓的好官,愚弟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更不會辜負師父與先生對咱們的殷切期望!”
隨著馬車漸漸遠去,李青雲站在原地,久久沒有動彈。宋懷玉走到他身旁,輕聲說道:“青雲哥,別難過。文清哥是去實現他的抱負,他一定會做得很好的。”
李青雲點了點頭,聲音裏帶著一絲複雜:“我隻是覺得,我們走的路漸漸不同了,但又似乎有著相同的目標。希望我們都能實現自己的誌向。”
宋懷玉微微一笑:“一定會的。我相信文清哥,也相信你。”
風輕輕拂過庭院,落葉飄落在地。李青雲目送馬車消失在視線中,心中既有不舍,也有隱隱的期待。
清晨的陽光灑在趙府的庭院中,李青雲正在廊下擺放好紙墨,準備書寫每日的文章。他穿著一襲素衣,神情專注。風吹動紙頁,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趙母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走來,放在桌上:“青雲,先吃些東西再寫。日子還長著呢,別太操勞。”
李青雲放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謝謝伯母,我知道了。”
用過早飯後,李青雲坐在書桌前,展開一卷新買的經義,眼神中帶著幾分堅定。他拿起毛筆,開始書寫自己的文章。
文章的主題是“天下大治”,他一字一句地寫著,思索良久,又重新修改。
宋懷玉端著茶走過來,輕輕放在桌上:“青雲哥,你怎麽比三年前還要認真?”
李青雲笑著抬起頭:“懷玉妹,三年後再戰鄉試,我不能再失敗了。況且,我的理想不隻是考中舉人,而是要找到複興家族的路。”
宋懷玉點了點頭,眼中帶著一絲敬佩:“但願青雲哥的努力能換來好結果。”
午後,李青雲來到院中的練武場,與薛逸風開始了一天的劍術訓練。
“青雲,今天我們試試‘風雲三劍’的第二招,雷霆一擊。”薛逸風拔出長劍,擺出戰鬥的姿勢。
李青雲也拔劍應戰,兩人迅速交手。劍影交錯間,李青雲的劍勢逐漸淩厲起來,但在關鍵時刻,他的一劍還是慢了半拍,被薛逸風輕鬆化解。
“還是太慢!”薛逸風喝道,“雷霆一擊講究的是速度與力量的結合,你的力道可以,但出劍的速度還是不夠快。”
李青雲喘著氣,擦了擦額頭的汗:“師兄,我會繼續練的。”
薛逸風點了點頭,眼中多了一絲讚許:“青雲,你的進步已經很大了,隻是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唯有堅持。”
晚上,李青雲點起油燈,在書案旁翻閱從徐子謙處得到的消息。桌上擺放著一封封來自各地的信件,其中一封尤為重要,是關於張維平的近況。
“張維平最近提拔了幾個心腹,正在暗中收攏權力……”他低聲念著,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趙父從外麵走進來,看到桌上的信件,歎了口氣:“青雲,張維平的手段比你想象中還要多。他在朝中的勢力根深蒂固,想要扳倒他,不是易事。”
李青雲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冷靜:“趙伯父,我知道這條路很難走,但我不能坐視不管。三年來,我一直關注他的動向。隻要能抓住機會,我一定會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趙父點了點頭:“既然你有這樣的決心,那就更加要小心行事。記住,萬事留有餘地,不要衝動。”
幾天後,徐子謙從外地歸來,帶來了一些關於張維平的詳細消息。他與李青雲在書房中促膝長談。
徐子謙說道:“青雲,你一直在關注張維平的動向,這很好。但你有沒有想過,單靠一己之力是無法與他抗衡的?”
李青雲若有所思地問:“先生的意思是,我需要更多的盟友?”
徐子謙點頭:“正是如此。張維平之所以能權傾朝野,靠的不隻是他的手段,還有他的關係網。而你要做的,是找到能與你誌同道合之人,共同對抗他。”
李青雲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先生,我明白了。我會從現在開始,留心那些可能成為同道之人的人脈。”
夜深人靜,李青雲獨自坐在書房裏,翻閱著一本關於治國理政的書籍。他的目光落在書中的一句話上:
“欲治天下,必先修身。欲正人心,必先正己心。”
他合上書,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暗自發誓:“父親,我的努力不會白費。三年後,我定要考取舉人,進入朝堂,為你討迴公道!”
一天,李青雲正在桌前研墨,他的筆鋒在宣紙上行雲流水地劃過,留下工整的文字。宋懷玉端著一盞熱茶走進來,輕輕放在桌上,柔聲道:“青雲哥,忙了一上午,歇一會兒吧。”
李青雲抬起頭,微微一笑:“謝謝懷玉妹。還有幾句沒寫完,我再趕一趕。”
宋懷玉沒有離開,而是坐到一旁,取出自己的刺繡活計,一邊低頭穿針引線,一邊輕聲說道:“青雲哥,你的字最近越來越好了。徐先生看到,一定會很高興。”
李青雲停下筆,迴頭看了她一眼,笑道:“我的字能得你誇獎,倒是意外之喜。不過,要說進步,那你的繡工才是驚人。我記得三年前你還說自己手笨,如今這針腳細密得讓人挑不出毛病。”
宋懷玉抿嘴一笑:“隻是平日裏多練了些罷了。倒是青雲哥,三年來不僅學問進步,劍術也精進了不少。”
李青雲目光中透著一絲柔和:“那是因為我有徐先生的指導,有師兄的鞭策,還有你們的陪伴。沒有你們,我未必能撐到今天。”
傍晚,李青雲從練武場迴來,滿身是汗。他打了盆水,在院子裏簡單洗了洗臉。宋懷玉恰好端著一盤新鮮的果子路過,見他忙得顧不上吃飯,便停了下來。
“青雲哥,吃點水果吧,別光顧著練劍,把自己餓壞了。”她遞過果盤,眼中帶著幾分關切。
李青雲擦了擦臉上的汗,接過果盤,挑了一顆鮮紅的棗咬了一口,笑道:“懷玉妹,你這樣照顧我,我都快成趙府的半個主人了。”
宋懷玉一怔,臉上泛起一抹紅暈,低聲說道:“青雲哥,別開玩笑。”
李青雲看到她窘迫的模樣,心中一暖,語氣認真了幾分:“懷玉妹,謝謝你這些年的照顧。沒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現在。”
宋懷玉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認真:“青雲哥,我隻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倒是你,這些年吃了這麽多苦,卻從未抱怨過,我很佩服你。”
兩人並肩坐在庭院的石凳上,談起過去的日子,笑聲和暖風一起飄蕩在夜色中。
一天中午,趙府的下人忙著準備午飯。宋懷玉在廚房幫忙,不小心弄倒了一碗熱湯,燙到手背。她輕唿了一聲,連忙用冷水衝洗,卻發現傷口還是有些紅腫。
李青雲恰好路過,見狀立刻走過來,急切地問:“懷玉妹,你怎麽了?”
宋懷玉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沒事,隻是剛才不小心燙了一下。”
李青雲皺起眉頭:“小傷也不能大意,我去拿藥膏給你上藥。”
他轉身進屋,拿出藥膏和紗布,仔細地為宋懷玉塗藥,動作輕柔,生怕弄疼了她。宋懷玉低頭看著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青雲哥,其實……這些年你對我的照顧更多。”她的聲音低得像是在自言自語。
李青雲抬起頭,輕輕笑了笑:“懷玉妹,你是趙府的小姐,卻不嫌棄我這個落魄之人。是我該感謝你才對。”
兩人對視了一瞬,又都移開了目光,臉上浮現出淺淺的紅暈。
夜晚,李青雲在院中練劍,宋懷玉站在廊下,靜靜地看著他。月光灑在他的身影上,仿佛為他的動作鍍上了一層銀輝。
練完劍,李青雲收劍入鞘,抬頭看到宋懷玉,笑著說道:“懷玉妹,這麽晚還沒睡?”
宋懷玉輕輕搖頭:“看你這麽努力,我也覺得應該多用功些。”
李青雲走到她身旁,歎了口氣:“我每天練劍,是為了有一天能為家族討迴公道。而你本不該跟著我一起操心這些事。”
宋懷玉低聲說道:“青雲哥,我相信你的決心,也願意陪你走下去。你不是一個人,還有我們大家。”
李青雲聽著這話,心中一陣暖意。他看著宋懷玉,語氣堅定:“懷玉妹,謝謝你。無論未來有多難,我都會堅持下去。也希望你……能一直在我身邊。”
宋懷玉抿嘴一笑,點了點頭:“我會的。”
李青雲站在一旁,看著下人們將箱籠一一抬上馬車,心中複雜。他和趙文清自鄉試結識,三年來一同讀書切磋,共曆風雨,如今卻要分道揚鑣。
“青雲兄,發什麽呆呢?”趙文清的聲音傳來,帶著幾分輕鬆。
李青雲迴過神來,露出一絲勉強的笑容:“文清兄,看到這些準備好的行李,忽然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就要分別了。”
趙文清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青雲兄,咱們又不是永別,等你再考取鄉試,走上仕途,說不定哪一天我們還能在朝堂相見呢!”
李青雲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苦笑:“希望那一天不會太久。”
趙父趙母步履緩緩地走了過來,趙母一臉慈愛地望著即將赴任知縣的趙文清,細細叮囑道:“兒啊,此去初任知縣一職,切不可急於求成、貪圖功利。凡事都要沉穩應對,多多與同僚們商議探討。待到了那任職之地,首要之務便是將當地百姓的狀況了解透徹,萬不可輕率行事而得罪他人。”
趙文清不住地點頭應承,眼中滿是對母親關切之情的感激:“母親大人,您就放心吧。孩兒定會將您和父親的諄諄教誨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懈怠。”
此時,趙父輕捋著下巴那幾縷花白的胡須,麵色凝重,語氣中透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文清啊,知縣乃是一縣百姓的父母官,身負重任。倘若你不能一心為民辦實事、謀福祉,反而成為朝廷的鷹犬爪牙,敗壞我趙家名聲,那麽我趙家寧可舍棄你這不成器的兒子!”
聽聞此言,趙文清心頭一震,他深知父親所言極是,當即神情肅穆,雙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父親行了個大禮,鄭重說道:“父親大人,孩兒謹遵教誨,必定不辱沒趙家世代相傳的祖訓。”
一直默默立於一旁的宋懷玉見眾人話已至此,便輕盈地上前一步,悄然無聲地遞上一個精心包裹好的布包,柔聲說道:“文清哥,這裏麵裝了些幹糧,供你在路上充饑之用。待你抵達目的地後,可要記得好生照料自己呀。”趙文清微笑著伸手接過布包,打趣道:“懷玉妹妹,你如此貼心周到,倒是令哥哥我感到有些難為情啦。不過還是多謝妹妹的關懷。”
徐子謙邁著沉穩的步伐徐徐而來,他看著眼前即將踏上仕途的趙文清,語重心長地開口道:“文清啊,此次你前去為官,所要麵對的事情可要比那考場複雜千倍萬倍呐!民生問題乃是重中之重,而官場更是猶如龍潭虎穴般充滿艱險,每一個決策、每一次應對都需慎之又慎,務必細細斟酌權衡利弊得失。切記,古之大賢曾言於《大學》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論身處何地,遭遇何事,你定要時時刻刻反省自身,莫忘最初踏入這朝堂的那份赤誠之心。”
趙文清聽聞此言,趕忙拱手作揖,一臉恭敬地迴應道:“先生的諄諄教誨,學生定然刻骨銘心,不敢或忘。”
說話間,告別的時刻終究還是來臨了。隻見趙文清靜靜地佇立在馬車旁邊,他的眼眶不知不覺間已微微泛紅,似有水光閃動。
他緩緩轉過頭,將視線投向一旁的好友李青雲,然後無比鄭重地說道:“青雲兄,想當年你我二人一同在此處求學問道,朝夕相處整整三載春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宛如親生兄弟一般。如今此番別離之後,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見。但小弟衷心希望兄長能夠一如既往地勤奮努力,待到下一屆鄉試之時,必定能夠金榜題名,一舉高中!”
李青雲用力地點了點頭,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功成名就的那一刻:“文清兄盡管放心去吧!你隻管一心一意去做那造福百姓的好官,愚弟我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更不會辜負師父與先生對咱們的殷切期望!”
隨著馬車漸漸遠去,李青雲站在原地,久久沒有動彈。宋懷玉走到他身旁,輕聲說道:“青雲哥,別難過。文清哥是去實現他的抱負,他一定會做得很好的。”
李青雲點了點頭,聲音裏帶著一絲複雜:“我隻是覺得,我們走的路漸漸不同了,但又似乎有著相同的目標。希望我們都能實現自己的誌向。”
宋懷玉微微一笑:“一定會的。我相信文清哥,也相信你。”
風輕輕拂過庭院,落葉飄落在地。李青雲目送馬車消失在視線中,心中既有不舍,也有隱隱的期待。
清晨的陽光灑在趙府的庭院中,李青雲正在廊下擺放好紙墨,準備書寫每日的文章。他穿著一襲素衣,神情專注。風吹動紙頁,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趙母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走來,放在桌上:“青雲,先吃些東西再寫。日子還長著呢,別太操勞。”
李青雲放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謝謝伯母,我知道了。”
用過早飯後,李青雲坐在書桌前,展開一卷新買的經義,眼神中帶著幾分堅定。他拿起毛筆,開始書寫自己的文章。
文章的主題是“天下大治”,他一字一句地寫著,思索良久,又重新修改。
宋懷玉端著茶走過來,輕輕放在桌上:“青雲哥,你怎麽比三年前還要認真?”
李青雲笑著抬起頭:“懷玉妹,三年後再戰鄉試,我不能再失敗了。況且,我的理想不隻是考中舉人,而是要找到複興家族的路。”
宋懷玉點了點頭,眼中帶著一絲敬佩:“但願青雲哥的努力能換來好結果。”
午後,李青雲來到院中的練武場,與薛逸風開始了一天的劍術訓練。
“青雲,今天我們試試‘風雲三劍’的第二招,雷霆一擊。”薛逸風拔出長劍,擺出戰鬥的姿勢。
李青雲也拔劍應戰,兩人迅速交手。劍影交錯間,李青雲的劍勢逐漸淩厲起來,但在關鍵時刻,他的一劍還是慢了半拍,被薛逸風輕鬆化解。
“還是太慢!”薛逸風喝道,“雷霆一擊講究的是速度與力量的結合,你的力道可以,但出劍的速度還是不夠快。”
李青雲喘著氣,擦了擦額頭的汗:“師兄,我會繼續練的。”
薛逸風點了點頭,眼中多了一絲讚許:“青雲,你的進步已經很大了,隻是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唯有堅持。”
晚上,李青雲點起油燈,在書案旁翻閱從徐子謙處得到的消息。桌上擺放著一封封來自各地的信件,其中一封尤為重要,是關於張維平的近況。
“張維平最近提拔了幾個心腹,正在暗中收攏權力……”他低聲念著,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趙父從外麵走進來,看到桌上的信件,歎了口氣:“青雲,張維平的手段比你想象中還要多。他在朝中的勢力根深蒂固,想要扳倒他,不是易事。”
李青雲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冷靜:“趙伯父,我知道這條路很難走,但我不能坐視不管。三年來,我一直關注他的動向。隻要能抓住機會,我一定會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趙父點了點頭:“既然你有這樣的決心,那就更加要小心行事。記住,萬事留有餘地,不要衝動。”
幾天後,徐子謙從外地歸來,帶來了一些關於張維平的詳細消息。他與李青雲在書房中促膝長談。
徐子謙說道:“青雲,你一直在關注張維平的動向,這很好。但你有沒有想過,單靠一己之力是無法與他抗衡的?”
李青雲若有所思地問:“先生的意思是,我需要更多的盟友?”
徐子謙點頭:“正是如此。張維平之所以能權傾朝野,靠的不隻是他的手段,還有他的關係網。而你要做的,是找到能與你誌同道合之人,共同對抗他。”
李青雲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先生,我明白了。我會從現在開始,留心那些可能成為同道之人的人脈。”
夜深人靜,李青雲獨自坐在書房裏,翻閱著一本關於治國理政的書籍。他的目光落在書中的一句話上:
“欲治天下,必先修身。欲正人心,必先正己心。”
他合上書,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暗自發誓:“父親,我的努力不會白費。三年後,我定要考取舉人,進入朝堂,為你討迴公道!”
一天,李青雲正在桌前研墨,他的筆鋒在宣紙上行雲流水地劃過,留下工整的文字。宋懷玉端著一盞熱茶走進來,輕輕放在桌上,柔聲道:“青雲哥,忙了一上午,歇一會兒吧。”
李青雲抬起頭,微微一笑:“謝謝懷玉妹。還有幾句沒寫完,我再趕一趕。”
宋懷玉沒有離開,而是坐到一旁,取出自己的刺繡活計,一邊低頭穿針引線,一邊輕聲說道:“青雲哥,你的字最近越來越好了。徐先生看到,一定會很高興。”
李青雲停下筆,迴頭看了她一眼,笑道:“我的字能得你誇獎,倒是意外之喜。不過,要說進步,那你的繡工才是驚人。我記得三年前你還說自己手笨,如今這針腳細密得讓人挑不出毛病。”
宋懷玉抿嘴一笑:“隻是平日裏多練了些罷了。倒是青雲哥,三年來不僅學問進步,劍術也精進了不少。”
李青雲目光中透著一絲柔和:“那是因為我有徐先生的指導,有師兄的鞭策,還有你們的陪伴。沒有你們,我未必能撐到今天。”
傍晚,李青雲從練武場迴來,滿身是汗。他打了盆水,在院子裏簡單洗了洗臉。宋懷玉恰好端著一盤新鮮的果子路過,見他忙得顧不上吃飯,便停了下來。
“青雲哥,吃點水果吧,別光顧著練劍,把自己餓壞了。”她遞過果盤,眼中帶著幾分關切。
李青雲擦了擦臉上的汗,接過果盤,挑了一顆鮮紅的棗咬了一口,笑道:“懷玉妹,你這樣照顧我,我都快成趙府的半個主人了。”
宋懷玉一怔,臉上泛起一抹紅暈,低聲說道:“青雲哥,別開玩笑。”
李青雲看到她窘迫的模樣,心中一暖,語氣認真了幾分:“懷玉妹,謝謝你這些年的照顧。沒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現在。”
宋懷玉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認真:“青雲哥,我隻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倒是你,這些年吃了這麽多苦,卻從未抱怨過,我很佩服你。”
兩人並肩坐在庭院的石凳上,談起過去的日子,笑聲和暖風一起飄蕩在夜色中。
一天中午,趙府的下人忙著準備午飯。宋懷玉在廚房幫忙,不小心弄倒了一碗熱湯,燙到手背。她輕唿了一聲,連忙用冷水衝洗,卻發現傷口還是有些紅腫。
李青雲恰好路過,見狀立刻走過來,急切地問:“懷玉妹,你怎麽了?”
宋懷玉搖了搖頭,輕聲說道:“沒事,隻是剛才不小心燙了一下。”
李青雲皺起眉頭:“小傷也不能大意,我去拿藥膏給你上藥。”
他轉身進屋,拿出藥膏和紗布,仔細地為宋懷玉塗藥,動作輕柔,生怕弄疼了她。宋懷玉低頭看著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青雲哥,其實……這些年你對我的照顧更多。”她的聲音低得像是在自言自語。
李青雲抬起頭,輕輕笑了笑:“懷玉妹,你是趙府的小姐,卻不嫌棄我這個落魄之人。是我該感謝你才對。”
兩人對視了一瞬,又都移開了目光,臉上浮現出淺淺的紅暈。
夜晚,李青雲在院中練劍,宋懷玉站在廊下,靜靜地看著他。月光灑在他的身影上,仿佛為他的動作鍍上了一層銀輝。
練完劍,李青雲收劍入鞘,抬頭看到宋懷玉,笑著說道:“懷玉妹,這麽晚還沒睡?”
宋懷玉輕輕搖頭:“看你這麽努力,我也覺得應該多用功些。”
李青雲走到她身旁,歎了口氣:“我每天練劍,是為了有一天能為家族討迴公道。而你本不該跟著我一起操心這些事。”
宋懷玉低聲說道:“青雲哥,我相信你的決心,也願意陪你走下去。你不是一個人,還有我們大家。”
李青雲聽著這話,心中一陣暖意。他看著宋懷玉,語氣堅定:“懷玉妹,謝謝你。無論未來有多難,我都會堅持下去。也希望你……能一直在我身邊。”
宋懷玉抿嘴一笑,點了點頭:“我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