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山間,月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灑在地麵,偶爾有風吹過,帶來陣陣涼意。篝火燃燒的劈啪聲打破了靜謐,李青雲正在往火堆裏添柴,趙文清靠著一塊石頭小憩,而薛逸風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窸窣的腳步聲,緊接著一聲粗啞的喊叫響起:“前麵的,留下你們的財物,饒你們一條命!”
三人迅速警覺起來。薛逸風拔出腰間的長劍,低聲說道:“小心點,不像善類。”
話音未落,七八個手持大刀、棍棒的土匪從黑暗中現身,為首的是一個麵色黝黑、身材魁梧的大漢。他站在離火堆不遠的地方,冷笑著說道:“敢在這山間紮營,膽子不小。識相的,把值錢的東西全交出來!”
趙文清被突如其來的陣勢嚇得臉色一白,往李青雲身後縮了縮,低聲說道:“青雲兄,這些人看起來不好對付。”
李青雲鎮定下來,將趙文清護在身後,冷冷說道:“我們不過是過路的考生,身上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如果你們要錢財,隻怕要失望了。”
“少廢話!”那大漢瞪著銅鈴般的眼睛,舉起手中的大刀,“考生也罷,書生也好,敢在我們虎爺的地盤露營,就是自找麻煩!”
“虎爺?”薛逸風冷笑一聲,向前一步,長劍指向對方,“你倒真會給自己起名字。想要東西可以,先過我這一關!”
話音剛落,薛逸風長劍一揮,直指大漢手中的大刀。兩把兵器相撞,火星四濺。周圍的土匪一擁而上,揮舞著棍棒與刀子,朝三人攻來。
薛逸風身形靈動,劍影揮灑間,輕鬆化解了兩名土匪的攻勢。他瞥了一眼身後的李青雲,喊道:“青雲,小心,護住文清!”
李青雲將趙文清護在身後,手持竹劍迎上兩名土匪。他的劍法雖不如薛逸風嫻熟,但勝在基礎紮實。一招“風卷殘雲”,劍刃帶起強勁的勁風,將其中一名土匪的棍棒震落。另一名土匪見狀退後幾步,不敢輕易上前。
“哼,書生還挺能打!”那大漢見狀,怒喝一聲,揮刀直衝薛逸風。他的力氣極大,刀刃劈下時帶著唿嘯的風聲。薛逸風側身一閃,長劍如毒蛇般刺向對方的手腕,逼得大漢連連後退。
“就這點本事,還敢攔路打劫?”薛逸風冷笑道,劍鋒一轉,架在了大漢的脖子上。
“住手!”那大漢的手下連忙喊道,“別傷了虎爺!”
正當薛逸風準備逼問時,那大漢忽然盯著薛逸風的劍,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他低聲問道:“這劍法……你是‘狂風劍’周淩風周大俠的徒弟?”
薛逸風一怔,劍鋒稍稍偏開:“你認識我師父?”
“何止是認識!”大漢忽然放下手中的大刀,語氣複雜地說道:“五年前,若不是周大俠路過救了我的命,我早就死在官兵的刀下了!”
這話讓薛逸風和李青雲都愣住了。
“詳細說!”薛逸風將劍收迴幾分,冷冷說道。
大漢抬手示意手下退後一步,語氣沉重地說道:“我叫陳虎,外號‘虎爺’,五年前不過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那年大旱,顆粒無收,可官府依然逼糧。我一家人被逼得走投無路,官差強搶民女,連我的妻兒都沒能幸免。”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痛苦和仇恨:“我憤而殺了下鄉的差役,從此成了逃犯。後來被官兵圍剿,是周大俠路過,將我救下。也是從那時起,我心灰意冷,帶著一些同樣受逼迫的兄弟,在這山間討生活。”
李青雲聽到這裏,心中一陣複雜。他握緊竹劍,沉聲問道:“陳虎,你既然知道官府逼人太甚,為何還要攔路搶劫百姓?難道你不覺得這是在加重別人的痛苦?”
陳虎一愣,隨即低下頭:“兄弟,你說得對。可我們這些被逼上絕路的人,又能如何?朝廷昏庸,下麵的官員更是為害百姓。我們不搶,難道就等著餓死?”
李青雲的胸口仿佛被重重一擊。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情,說道:“陳虎,或許我們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但同樣都深受這些貪官汙吏的迫害。既然如此,為何不能找一個更好的方式生存,而不是為難其他無辜的人?”
陳虎抬頭看著李青雲,沉默了片刻,最終歎了口氣:“兄弟,你說得有道理。我看在周大俠的麵子上,今日放你們一馬,也算我們不打不相識。從今往後,我陳虎的人馬不再騷擾過路百姓。”
薛逸風挑了挑眉:“希望你說到做到,否則,我師父聽說你為非作歹,絕不會饒你。”
陳虎點頭:“放心,周大俠的恩情我銘記在心。今日與你們結個朋友,以後若有用得上我們的地方,盡管開口。”
送走了陳虎一夥人,三人圍坐在火堆旁,氣氛漸漸緩和下來。
趙文清長舒一口氣:“剛才真是驚險,幸好虎爺認得周師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薛逸風嗤笑一聲:“這些人雖是土匪,卻也不是沒有良心。隻是這世道,逼得他們無路可走罷了。”
李青雲沉思片刻,低聲說道:“朝廷的腐敗害了百姓,也害了這些被逼上絕路的人。錦衣衛逼迫良民,張維平禍亂朝政,最終受苦的卻是天下蒼生。”
他抬頭望著夜空,眼神愈發堅定:“師兄,文清,這條路我們走得艱難,但若不改變這世道,多少人還會像陳虎這樣走投無路?我絕不能放棄。”
薛逸風拍了拍他的肩膀:“青雲,我相信你能做到。隻要我們還活著,就總有機會改變這不公的命運。”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三人終於在兩天後的傍晚時分抵達了省城。省城遠比縣城繁華,街道寬敞,青磚鋪地,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人群的喧囂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李青雲與趙文清一路走著,不禁有些目不暇接。
薛逸風騎在馬上,掃視著街道兩側,嘴角微揚:“怎麽樣,兩個書呆子,省城比你們那小小的縣城氣派多了吧?”
趙文清笑著搖頭:“師兄,省城確實繁華,不過咱們此來是為了鄉試,這些繁華景象,暫時隻能看看熱鬧,切莫分了心。”
李青雲也輕輕點頭:“文清兄說得對。師兄,此地雖大,卻也不宜輕易露頭,咱們先安頓下來,再作打算。”
薛逸風大手一揮:“放心吧,先找家幹淨的旅館落腳,吃頓好的。鄉試前的準備就留給你們,我還有別的事要辦。”
三人沿著主街道一路尋找,最終在一家看起來幹淨整潔的旅館前停下。這家名為“悅來客棧”的旅館門楣高大,朱漆木柱顯得格外氣派。掌櫃見三人氣質不凡,連忙迎了上來。
“幾位客官,可是住店?”掌櫃滿臉堆笑,殷勤地問道。
趙文清點點頭:“是的,掌櫃,給我們安排三間清淨的上房。”
“好嘞!三位請隨小的來。”掌櫃揮手招來夥計帶路,“我們客棧不僅房間整潔,菜肴也是一絕,幾位稍後可嚐嚐。”
三人被帶到二樓的上房。屋內家具擺放整齊,床鋪幹淨整潔,窗外還能看見省城的大街景象,李青雲滿意地點了點頭。
安頓好行李後,三人坐在客棧的一張大桌旁用餐。趙文清說道:“青雲兄,明天一早我們去府衙報名。薛師兄,你有什麽計劃?”
薛逸風喝了一口酒,淡然道:“我有幾個老朋友在省城,打算去拜訪一番。你們報名的事不必擔心,我會暗中留意動靜,以防有人找麻煩。”
李青雲感激道:“多謝師兄。此行鄉試,我們能安然備考,全仰仗您的照顧。”
薛逸風揮了揮手:“行了,你小子別總說這些客套話。好好準備考試才是正經事,我薛逸風護你們一程,絕不會讓你們出事。”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青雲與趙文清便起身洗漱,穿戴整齊後,前往府衙報名。省城的街道此時還未完全熱鬧起來,早市的攤販卻已忙碌起來,炊煙嫋嫋升起,空氣中彌漫著烙餅和豆漿的香氣。
兩人一路快步來到府衙,隻見門前已排起長隊,均是前來報名的考生。一些考生穿著樸素,臉上帶著些許緊張;另一些則衣冠齊整,言談中頗有幾分傲氣。
趙文清低聲對李青雲說道:“看來這次鄉試果然高手雲集,光是報名就這般熱鬧。”
李青雲目光沉靜,輕聲迴應:“文清兄,不論對手如何,我們隻需全力以赴。”
兩人排隊等候了一個時辰,終於輪到他們。衙役麵無表情地接過兩人的戶籍文書,仔細檢查了一番後,點頭說道:“趙文清,趙青雲,身份無誤。你們的準考憑據已登記,可在考前三天憑此牌來領號衣。”
說罷,他將兩塊刻有名字的竹牌遞給兩人。李青雲雙手接過,恭敬地鞠了一躬:“多謝官差。”
走出府衙後,趙文清長舒了一口氣:“報名終於完成,接下來便是全力備考了。”
迴到客棧時,薛逸風已在大堂等候。見兩人順利歸來,他點了點頭:“看樣子沒遇到麻煩?”
趙文清笑著搖頭:“一切順利。”
夜晚的客棧,燈火搖曳,三人圍坐在桌前用餐。桌上的飯菜已吃得七七八八,薛逸風放下手中的酒杯,語氣略顯鄭重:“青雲,文清,這次鄉試持續九天九夜,三場考試考的是學問,也考的是意誌。這期間,我需要外出處理些事情,可能無法全程陪著你們。”
李青雲抬頭問道:“師兄,你是要迴周師父那裏嗎?”
薛逸風搖了搖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深意:“不是。我有些私事需要去辦,具體的事情不便多說。不過你們放心,考試期間我會安排人在暗中保護,確保你們的安全。”
趙文清略顯擔憂:“薛大哥,既然我們是一起出發的,能否等我們考完再去?”
薛逸風淡淡一笑,語氣輕鬆:“你這小子,倒是關心起我來了。我辦的事不會拖延太久,等你們考完鄉試,我一定趕迴來與你們匯合。”
李青雲認真點頭:“師兄,多謝你的安排。鄉試之事我們會全力以赴,也希望你一路順利。”
薛逸風笑了笑,伸手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青雲,你在師父那練劍也有些時日了,這次考試不僅是對你學問的考驗,更是對你心性的磨練。我期待看到你們的好消息。”
鄉試首日,天還未亮,省城的街道便被陸續趕往考場的考生填滿。李青雲與趙文清走在熙攘的人群中,趙文清低聲說道:“青雲兄,雖說我們平日讀書已久,但這三場鄉試的難度非同小可。聽說考題不僅廣泛,還極其刁鑽。”
李青雲目光沉穩,語氣堅定:“文清兄,我們能走到今天,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無論題目如何,我們隻需以平常心對待。”
兩人到達考場後,依次排隊檢驗身份。考場大門高大威嚴,門楣上掛著“鄉試考棚”四個大字,考棚內一片肅穆。李青雲與趙文清依次被引入各自的號舍——一個狹窄的小隔間,僅有一張桌子、一張凳子和一盞油燈。
李青雲坐下後,心中默默調整自己的情緒。他輕輕撫摸著桌上的竹牌,心中暗念:“父親,青雲今日踏入考場,必不負您的期望。”
與此同時,客棧門前,薛逸風正牽著馬準備出發。他迴頭望了一眼考場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自言自語道:“青雲,文清,這次你們要靠自己了。師兄有些事要去辦,但我會迴來見證你們的好消息。”
他說罷,翻身上馬,朝著省城外的方向疾馳而去。風吹過,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第一場主要考八股文與策論,題目涉及治國之道與曆史典故。李青雲的筆尖在紙上飛快地劃動,他將平日積累的知識傾注於筆端,字跡工整而有力。
當他完成最後一篇策論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號舍的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昏暗的燈光下,李青雲長舒一口氣。他默念:“第一場,總算完成了。”
第二場是策論部分涉及朝廷政策的利弊分析。李青雲在審題時額頭沁出細汗,但他很快穩定情緒,開始奮筆疾書。他想到徐子謙平日的教誨,咬牙堅持,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所有內容。
第三場考的是詩賦與實務,這需要考生不僅具備文學素養,還要有實際分析能力。李青雲腦海中浮現出徐子謙曾提到的“學問需結合實際”的理念,構思愈發清晰。
他在完成詩賦部分後,靈感突現,寫下了一篇頗有氣勢的賦文。看著完成的卷子,李青雲心中鬆了一口氣:“父親,我能感覺到,這一次,我的答案足以讓他們震撼。”
九天九夜的鄉試終於結束,當兩人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到客棧時,薛逸風已早早等在大堂。他見兩人歸來,立刻走上前,打量了一番,笑著說道:“不錯,氣色還算可以。看來這幾天沒被考場的苦日子折磨垮。”
李青雲苦笑著拱手:“師兄,多謝安排。這九天確實艱難,但我們總算堅持下來了。”
趙文清忍不住問道:“師兄,你這幾天去了哪裏?”
薛逸風笑而不答,隻是遞過一壺酒:“你們先好好休息,放榜之前,不必操心其他事。”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窸窣的腳步聲,緊接著一聲粗啞的喊叫響起:“前麵的,留下你們的財物,饒你們一條命!”
三人迅速警覺起來。薛逸風拔出腰間的長劍,低聲說道:“小心點,不像善類。”
話音未落,七八個手持大刀、棍棒的土匪從黑暗中現身,為首的是一個麵色黝黑、身材魁梧的大漢。他站在離火堆不遠的地方,冷笑著說道:“敢在這山間紮營,膽子不小。識相的,把值錢的東西全交出來!”
趙文清被突如其來的陣勢嚇得臉色一白,往李青雲身後縮了縮,低聲說道:“青雲兄,這些人看起來不好對付。”
李青雲鎮定下來,將趙文清護在身後,冷冷說道:“我們不過是過路的考生,身上沒什麽值錢的東西。如果你們要錢財,隻怕要失望了。”
“少廢話!”那大漢瞪著銅鈴般的眼睛,舉起手中的大刀,“考生也罷,書生也好,敢在我們虎爺的地盤露營,就是自找麻煩!”
“虎爺?”薛逸風冷笑一聲,向前一步,長劍指向對方,“你倒真會給自己起名字。想要東西可以,先過我這一關!”
話音剛落,薛逸風長劍一揮,直指大漢手中的大刀。兩把兵器相撞,火星四濺。周圍的土匪一擁而上,揮舞著棍棒與刀子,朝三人攻來。
薛逸風身形靈動,劍影揮灑間,輕鬆化解了兩名土匪的攻勢。他瞥了一眼身後的李青雲,喊道:“青雲,小心,護住文清!”
李青雲將趙文清護在身後,手持竹劍迎上兩名土匪。他的劍法雖不如薛逸風嫻熟,但勝在基礎紮實。一招“風卷殘雲”,劍刃帶起強勁的勁風,將其中一名土匪的棍棒震落。另一名土匪見狀退後幾步,不敢輕易上前。
“哼,書生還挺能打!”那大漢見狀,怒喝一聲,揮刀直衝薛逸風。他的力氣極大,刀刃劈下時帶著唿嘯的風聲。薛逸風側身一閃,長劍如毒蛇般刺向對方的手腕,逼得大漢連連後退。
“就這點本事,還敢攔路打劫?”薛逸風冷笑道,劍鋒一轉,架在了大漢的脖子上。
“住手!”那大漢的手下連忙喊道,“別傷了虎爺!”
正當薛逸風準備逼問時,那大漢忽然盯著薛逸風的劍,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他低聲問道:“這劍法……你是‘狂風劍’周淩風周大俠的徒弟?”
薛逸風一怔,劍鋒稍稍偏開:“你認識我師父?”
“何止是認識!”大漢忽然放下手中的大刀,語氣複雜地說道:“五年前,若不是周大俠路過救了我的命,我早就死在官兵的刀下了!”
這話讓薛逸風和李青雲都愣住了。
“詳細說!”薛逸風將劍收迴幾分,冷冷說道。
大漢抬手示意手下退後一步,語氣沉重地說道:“我叫陳虎,外號‘虎爺’,五年前不過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那年大旱,顆粒無收,可官府依然逼糧。我一家人被逼得走投無路,官差強搶民女,連我的妻兒都沒能幸免。”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痛苦和仇恨:“我憤而殺了下鄉的差役,從此成了逃犯。後來被官兵圍剿,是周大俠路過,將我救下。也是從那時起,我心灰意冷,帶著一些同樣受逼迫的兄弟,在這山間討生活。”
李青雲聽到這裏,心中一陣複雜。他握緊竹劍,沉聲問道:“陳虎,你既然知道官府逼人太甚,為何還要攔路搶劫百姓?難道你不覺得這是在加重別人的痛苦?”
陳虎一愣,隨即低下頭:“兄弟,你說得對。可我們這些被逼上絕路的人,又能如何?朝廷昏庸,下麵的官員更是為害百姓。我們不搶,難道就等著餓死?”
李青雲的胸口仿佛被重重一擊。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心情,說道:“陳虎,或許我們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但同樣都深受這些貪官汙吏的迫害。既然如此,為何不能找一個更好的方式生存,而不是為難其他無辜的人?”
陳虎抬頭看著李青雲,沉默了片刻,最終歎了口氣:“兄弟,你說得有道理。我看在周大俠的麵子上,今日放你們一馬,也算我們不打不相識。從今往後,我陳虎的人馬不再騷擾過路百姓。”
薛逸風挑了挑眉:“希望你說到做到,否則,我師父聽說你為非作歹,絕不會饒你。”
陳虎點頭:“放心,周大俠的恩情我銘記在心。今日與你們結個朋友,以後若有用得上我們的地方,盡管開口。”
送走了陳虎一夥人,三人圍坐在火堆旁,氣氛漸漸緩和下來。
趙文清長舒一口氣:“剛才真是驚險,幸好虎爺認得周師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薛逸風嗤笑一聲:“這些人雖是土匪,卻也不是沒有良心。隻是這世道,逼得他們無路可走罷了。”
李青雲沉思片刻,低聲說道:“朝廷的腐敗害了百姓,也害了這些被逼上絕路的人。錦衣衛逼迫良民,張維平禍亂朝政,最終受苦的卻是天下蒼生。”
他抬頭望著夜空,眼神愈發堅定:“師兄,文清,這條路我們走得艱難,但若不改變這世道,多少人還會像陳虎這樣走投無路?我絕不能放棄。”
薛逸風拍了拍他的肩膀:“青雲,我相信你能做到。隻要我們還活著,就總有機會改變這不公的命運。”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三人終於在兩天後的傍晚時分抵達了省城。省城遠比縣城繁華,街道寬敞,青磚鋪地,兩旁店鋪林立。叫賣聲、人群的喧囂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李青雲與趙文清一路走著,不禁有些目不暇接。
薛逸風騎在馬上,掃視著街道兩側,嘴角微揚:“怎麽樣,兩個書呆子,省城比你們那小小的縣城氣派多了吧?”
趙文清笑著搖頭:“師兄,省城確實繁華,不過咱們此來是為了鄉試,這些繁華景象,暫時隻能看看熱鬧,切莫分了心。”
李青雲也輕輕點頭:“文清兄說得對。師兄,此地雖大,卻也不宜輕易露頭,咱們先安頓下來,再作打算。”
薛逸風大手一揮:“放心吧,先找家幹淨的旅館落腳,吃頓好的。鄉試前的準備就留給你們,我還有別的事要辦。”
三人沿著主街道一路尋找,最終在一家看起來幹淨整潔的旅館前停下。這家名為“悅來客棧”的旅館門楣高大,朱漆木柱顯得格外氣派。掌櫃見三人氣質不凡,連忙迎了上來。
“幾位客官,可是住店?”掌櫃滿臉堆笑,殷勤地問道。
趙文清點點頭:“是的,掌櫃,給我們安排三間清淨的上房。”
“好嘞!三位請隨小的來。”掌櫃揮手招來夥計帶路,“我們客棧不僅房間整潔,菜肴也是一絕,幾位稍後可嚐嚐。”
三人被帶到二樓的上房。屋內家具擺放整齊,床鋪幹淨整潔,窗外還能看見省城的大街景象,李青雲滿意地點了點頭。
安頓好行李後,三人坐在客棧的一張大桌旁用餐。趙文清說道:“青雲兄,明天一早我們去府衙報名。薛師兄,你有什麽計劃?”
薛逸風喝了一口酒,淡然道:“我有幾個老朋友在省城,打算去拜訪一番。你們報名的事不必擔心,我會暗中留意動靜,以防有人找麻煩。”
李青雲感激道:“多謝師兄。此行鄉試,我們能安然備考,全仰仗您的照顧。”
薛逸風揮了揮手:“行了,你小子別總說這些客套話。好好準備考試才是正經事,我薛逸風護你們一程,絕不會讓你們出事。”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李青雲與趙文清便起身洗漱,穿戴整齊後,前往府衙報名。省城的街道此時還未完全熱鬧起來,早市的攤販卻已忙碌起來,炊煙嫋嫋升起,空氣中彌漫著烙餅和豆漿的香氣。
兩人一路快步來到府衙,隻見門前已排起長隊,均是前來報名的考生。一些考生穿著樸素,臉上帶著些許緊張;另一些則衣冠齊整,言談中頗有幾分傲氣。
趙文清低聲對李青雲說道:“看來這次鄉試果然高手雲集,光是報名就這般熱鬧。”
李青雲目光沉靜,輕聲迴應:“文清兄,不論對手如何,我們隻需全力以赴。”
兩人排隊等候了一個時辰,終於輪到他們。衙役麵無表情地接過兩人的戶籍文書,仔細檢查了一番後,點頭說道:“趙文清,趙青雲,身份無誤。你們的準考憑據已登記,可在考前三天憑此牌來領號衣。”
說罷,他將兩塊刻有名字的竹牌遞給兩人。李青雲雙手接過,恭敬地鞠了一躬:“多謝官差。”
走出府衙後,趙文清長舒了一口氣:“報名終於完成,接下來便是全力備考了。”
迴到客棧時,薛逸風已在大堂等候。見兩人順利歸來,他點了點頭:“看樣子沒遇到麻煩?”
趙文清笑著搖頭:“一切順利。”
夜晚的客棧,燈火搖曳,三人圍坐在桌前用餐。桌上的飯菜已吃得七七八八,薛逸風放下手中的酒杯,語氣略顯鄭重:“青雲,文清,這次鄉試持續九天九夜,三場考試考的是學問,也考的是意誌。這期間,我需要外出處理些事情,可能無法全程陪著你們。”
李青雲抬頭問道:“師兄,你是要迴周師父那裏嗎?”
薛逸風搖了搖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深意:“不是。我有些私事需要去辦,具體的事情不便多說。不過你們放心,考試期間我會安排人在暗中保護,確保你們的安全。”
趙文清略顯擔憂:“薛大哥,既然我們是一起出發的,能否等我們考完再去?”
薛逸風淡淡一笑,語氣輕鬆:“你這小子,倒是關心起我來了。我辦的事不會拖延太久,等你們考完鄉試,我一定趕迴來與你們匯合。”
李青雲認真點頭:“師兄,多謝你的安排。鄉試之事我們會全力以赴,也希望你一路順利。”
薛逸風笑了笑,伸手拍了拍李青雲的肩膀:“青雲,你在師父那練劍也有些時日了,這次考試不僅是對你學問的考驗,更是對你心性的磨練。我期待看到你們的好消息。”
鄉試首日,天還未亮,省城的街道便被陸續趕往考場的考生填滿。李青雲與趙文清走在熙攘的人群中,趙文清低聲說道:“青雲兄,雖說我們平日讀書已久,但這三場鄉試的難度非同小可。聽說考題不僅廣泛,還極其刁鑽。”
李青雲目光沉穩,語氣堅定:“文清兄,我們能走到今天,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無論題目如何,我們隻需以平常心對待。”
兩人到達考場後,依次排隊檢驗身份。考場大門高大威嚴,門楣上掛著“鄉試考棚”四個大字,考棚內一片肅穆。李青雲與趙文清依次被引入各自的號舍——一個狹窄的小隔間,僅有一張桌子、一張凳子和一盞油燈。
李青雲坐下後,心中默默調整自己的情緒。他輕輕撫摸著桌上的竹牌,心中暗念:“父親,青雲今日踏入考場,必不負您的期望。”
與此同時,客棧門前,薛逸風正牽著馬準備出發。他迴頭望了一眼考場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自言自語道:“青雲,文清,這次你們要靠自己了。師兄有些事要去辦,但我會迴來見證你們的好消息。”
他說罷,翻身上馬,朝著省城外的方向疾馳而去。風吹過,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第一場主要考八股文與策論,題目涉及治國之道與曆史典故。李青雲的筆尖在紙上飛快地劃動,他將平日積累的知識傾注於筆端,字跡工整而有力。
當他完成最後一篇策論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號舍的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昏暗的燈光下,李青雲長舒一口氣。他默念:“第一場,總算完成了。”
第二場是策論部分涉及朝廷政策的利弊分析。李青雲在審題時額頭沁出細汗,但他很快穩定情緒,開始奮筆疾書。他想到徐子謙平日的教誨,咬牙堅持,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所有內容。
第三場考的是詩賦與實務,這需要考生不僅具備文學素養,還要有實際分析能力。李青雲腦海中浮現出徐子謙曾提到的“學問需結合實際”的理念,構思愈發清晰。
他在完成詩賦部分後,靈感突現,寫下了一篇頗有氣勢的賦文。看著完成的卷子,李青雲心中鬆了一口氣:“父親,我能感覺到,這一次,我的答案足以讓他們震撼。”
九天九夜的鄉試終於結束,當兩人拖著疲憊的身體迴到客棧時,薛逸風已早早等在大堂。他見兩人歸來,立刻走上前,打量了一番,笑著說道:“不錯,氣色還算可以。看來這幾天沒被考場的苦日子折磨垮。”
李青雲苦笑著拱手:“師兄,多謝安排。這九天確實艱難,但我們總算堅持下來了。”
趙文清忍不住問道:“師兄,你這幾天去了哪裏?”
薛逸風笑而不答,隻是遞過一壺酒:“你們先好好休息,放榜之前,不必操心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