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將剩餘的一些土豆粉遞給眾人。


    大家嚐試幹吃,還真別說,幹吃的味道反而更濃。


    “我怎麽覺得這幹吃還更好吃呢?”團長撓撓頭:“還真奇了怪了。不過你們這些科學家的腦子是怎麽長的啊。怎麽還能想著把土豆泥曬幹,然後加水又能變迴土豆泥的模樣呢?乖乖,真了不起。”


    張一山和夏雨對視一眼,他們清楚不是他們聰明和厲害。


    而是張天浩給的資料太全了,他們不過是站在後人的肩膀上罷了。


    方便麵畢竟是油炸食品,一百克麵餅裏含油量接近二十克。兩百克麵餅,那就是四十克的油脂含量。


    這個油脂攝入量已經超過黑龍江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一家三口一天的油脂攝入量了。


    四十克油脂攝入在後世也算是挺多的。


    但在大冬天頂著寒風挖掘堅硬的土地,這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事情。


    很多戰士都滿頭是汗了。


    張一山和夏雨是很理解戰士們工作三個小時就餓了。


    畢竟他們之前還全裝行軍五公裏呢。


    解放戰爭時期,有的時候給養送不上來,那不就是要挨嘛。有時候餓一天餓兩天都經曆過。


    剿匪的時候其實後勤好多了,不過有的時候鑽老林子剿匪,你也不能指望後勤能把夥食翻山越嶺給你送來啊。


    大家也就是帶些炒豆子之類的幹糧吃。


    也是半饑不飽的狀態。


    忍饑挨餓好像已經是解放軍的一種傳統了。


    幾乎所有戰士,都沒有考慮過,在戰場上沒能保證他們每天都吃飽飯這件事。


    因為吃不飽是常態,吃飽才是非常態。所以戰士被連長罵,認為他給七連丟人了。


    這種樸素的感情讓張一山和夏雨兩人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因為他們兩人都是大學畢業生,家境算是比較好的。雖然說家裏都是支持馬列黨,但他們其實也沒受過多少苦。


    也就是抗日戰爭最激烈的那幾年挨過餓,到之後就好了。去了研究所工作後,所裏的夥食標準因為農場搞出來的肉食也越來越好了。


    可以說研究所裏的飯菜已經屬於國家頂級了。


    其中方便粉絲的抗餓程度是最差的。


    因為粉絲不過油炸,本身熱量很低。


    又取消了油脂包,造成了整體熱量更低了。


    戰士們五公裏行軍(來迴十公裏)再加上挖掘工事的勞動強度下,每個戰士至少需要吃五百克到六百克粉絲(幹)才能滿足身體需求保證完成任務。


    粉絲的好處就是製作成本低,省掉了油料的成本。畢竟馬鈴薯是不缺的,西伯利亞有的是。


    一包薯片能換一堆馬鈴薯。然後就是複水土豆泥,這種食物如果要保證熱量的話,那需要的量就更大了。


    按照標準,三種餐標分別的配給重量是:方便麵(三百克幹麵餅)、粉絲(五百五十克)、複水土豆泥四百克(幹粉)、壓縮餅幹(兩百克)。


    試驗結果是,壓縮餅幹能讓戰士支撐的最久。雖然感覺到肚子餓了,但是身體卻不太受影響。


    張一山和夏雨知道,這是因為壓縮餅幹高糖高油,它們被戰士吸收後就立刻轉化為糖原或者肝糖儲存了起來。


    當身體需要營養的時候,肝糖可以立刻頂上,不會讓身體快速失溫和失去行動能力。


    兩人詳細的記錄這些數據。


    同時也在房間內感歎著。


    “還是糖和油最好。”


    “準確來說是糖最好。方便麵也很油,但是效果比不上壓縮餅幹。關鍵還是糖,糖能被身體快速吸收和儲存,轉化比是最高的。”


    “可是去哪裏弄那麽多糖啊。”張一山靠在椅子上仰天長歎:“我是真的想要讓我們的戰士都吃飽啊。”


    兩人都是研究所派出來統計數據的年輕技術員,他們的保密級別很高出入都有戰士跟著。


    而他們的任務就是製造出適合部隊野戰的軍糧。


    雖然現在是60年代,可是部隊的戰士也不可能完全吃飽飯,部隊的食材也是非常的單一。


    “要是有糖就好了。”


    “可惜啊,蘇聯人自己也缺糖。他們還想從我們這買糖呢。”


    “不光蘇聯人,其實全世界人都缺糖。啊,除了美國。”夏雨撇撇嘴:“除了美國佬外,全世界都缺糖。糖就是權力啊。”


    “是啊。”張一山感慨道:“縱觀人類曆史,吃糖就代表著權力。為了糖,美國人推翻了夏威夷王國。”


    “為了糖,英國人在南亞擴張殖民地。”


    “為了糖,法國人在非洲竭澤而漁。”


    “一部糖史便是半部人類史。誰有權利誰能吃糖,誰國家強盛誰才能吃糖啊!我們國家什麽時候才能吃糖自由啊!”張一山狠狠的揮手。


    在後世,專家天天說中國人要少吃糖,不健康。


    但是在這個時空60年代,甜這個味道是多少中國人夢寐以求都求而不得的東西啊!


    多少地裏刨食的農民,這輩子都沒吃過一口糖。


    多少姑娘這輩子唯一吃一口糖就是在自己的婚宴上。


    如張一山所說,吃糖在這個年代代表著一種權力。


    甜,人類永恆的追求。


    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招待所雙人間的房門被敲響。


    “請進。”一名戰士走了進來敬了個禮:“張同誌,夏同誌。軋鋼廠電報。”


    戰士將電報交給兩人後就出去了,兩人迫不及待的拆開信封。


    夏雨拿起電報開始讀:“張、夏二人,從收到電報即刻起,立刻阻止爾濱第一食品廠的第四、第五膨化食品車間的投產。”


    “將廠房進行封閉式改造,同時為鋪設暖氣做預先改造。”


    “軋鋼廠以研發出一種全新製糖工藝。爾濱第一食品廠對蘇聯外貿訂單壓一壓,讓其他車間增加產量,人歇機器不歇。”


    “食品廠第一要務要投入到製糖車間上來。生產一種全新的澱粉糖漿。其意義即為重要。不日所裏將派遣專家前往爾濱,同時所長也將一並同行。”


    “要向爾濱食品廠說明製糖的重要性,爭取製糖車間的改在在十天內完成。盡快生產出第一批糖漿。同時著手準備置辦更多的製糖車間。”


    “以三年為一期,第一期計劃下哈爾濱第一食品廠要在三年後達到澱粉糖漿生產量為……”


    夏雨念到這裏突然梗住了,好像喉嚨裏卡了什麽東西一樣,他雙眼瞪的天安門的獅子一樣圓。


    張一山不耐煩道:“你幹嘛念了一半不念了?三年後爾濱食品廠生產多少糖漿?”


    夏雨緩緩轉頭,速度像是一個上了鏽的機器人,他用一種不可置信且瘋狂的語氣緩緩說道:“一百萬噸……”


    “多少?!一百萬噸?!”張西北跌坐在地上顫顫巍巍不可置信的看著張一山和夏雨。


    要說張西北也是見過大場麵的主了。


    但是聽到這兩人說的話,他依舊是震驚的一個踉蹌摔倒了。


    他顧不得爬起來,直接問兩人真偽。


    孫一山和夏雨連忙拉起這位老廠長,然後夏雨說道:“對,一百萬噸糖漿,糖漿不是糖。是糖水飽和溶液。三百公斤糖漿大約含有單晶糖180公斤到二百公斤。”


    “乖乖,一百萬噸,那也有六十多萬噸糖啊。”張西北從地上爬起來後依舊是不可置信的神色在喃喃自語:“乖乖,不得了啊。”


    “我這裏有全國產糖的資料。”作為一名食品廠廠長,張西北對食品類的資料也是收集的很完善的,他說道:


    “1949年我國產糖量為20萬噸。在全球國家中,產糖量排在第二十六位。”


    “今年,國家新建了幾個製糖廠,還有地方上也有小型的製糖作坊。我們1950年糖產量大約在25萬噸到28萬噸之間。主要是小作坊的數據不好統計。但是預估就是這麽一個數了。”


    “乖乖,年產量一百萬噸糖漿,六七十萬噸糖啊。我這一個食品廠要生產三倍於全國的白糖?”張西北想想就眼暈。


    按說他也是見過大場麵的。


    當年偽滿洲國的時候給日本當麵粉廠廠長,不過張西北極度厭惡日本人,那時候就和抗聯勾勾搭搭算是個地下黨了。


    提供了很多情報給抗聯,讓抗聯去截日本人的麵粉車。後來解放戰爭時期,張西北直接入黨就和東野摻到一起去了。


    為東野管理生產麵粉和糧食的工廠。解放後哈爾濱成立食品廠,就把他給調過來當第一任廠長了。


    五十歲的張西北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啊。


    戰爭年代和小日本鬥智鬥勇都過來了,但是他現在卻很發怵。“這麽多糖漿,廠裏的密封罐和倉庫都不夠用啊。”


    “車間怎麽辦?”


    “還有地皮。”


    “還有工人。”


    “糖要怎麽運啊。”


    “從哪兒紮糖啊?”


    張西北走來走去,嘴巴裏念念叨叨的就沒停過。


    他的問題很多,但是孫、夏兩人卻無法迴答。因為很顯然,基地裏弄出來的這種形式製糖的方法是保密的,他們出來的時候還沒有,所以他們現在也不知道。


    但是既然能發電報來說,三年後讓哈爾濱第一食品廠年產澱粉糖漿一百萬噸,那麽基地必然是有什麽把握的。


    所以孫一山開口道:“張廠長,上麵既然有了安排,那我們也不用去顧慮什麽。


    上麵必然有技術下來支持的,過兩天技術專家就到了。我們還是先趕快把第四和第五車間改造的事情搞起來吧。”


    “哦,對對對!”張西北一拍腦門:「先把基礎搞起來。剩下的事情就等專家來吧。」時間進入十二月,東北大地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


    嘟——一聲汽笛劃破了林海雪原的寧靜。


    一列漆黑的蒸汽火車冒著炙熱的濃煙,如巨獸一般奔馳在蒼茫大地之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楸木的亞當並收藏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