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北極熊攻略7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 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蘇聯,物價親民,香腸一斤僅需八十戈比,鱈魚一盧布二十戈比,新鮮豬肉也不過九十戈比一斤。而兩瓶可樂的價格,竟能換取一斤豬肉,讓人不禁感歎蘇聯人的富足。
王武官,一位堅守樸素消費觀念的革命戰士,尚未領悟到人的消費欲望會隨著收入提高和社會地位上升而增長。蘇聯人民早已不再為基本的溫飽發愁,他們追求的是更高品質、更舒適的生活。這一點,王武官或許不懂,但曾遠航卻心知肚明。
曾遠航在大使館與大使深入交流了一個小時,核心議題是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已經超越了基本生活消費,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國內的科研人員掌握了副食品的生產配方,何不借此機會擴大規模?
新中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物資。雖然領袖同誌看不上副食品的小利,但華夏人民卻十分看重。從蘇聯獲得的盧布外匯可以直接購買國內急需的設備,這也正是蘇聯所期望的。
但大使最擔心的是,新華夏的產量能否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麵對金山卻無法立即獲利,大使心急如焚。曾遠航在來蘇聯之前,已與張天浩密談一整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天浩的策略靈活多變,如同打牌,不爭眼前小利,而謀長遠大局。
張天浩提出,將可樂賣遍蘇聯後,再與蘇聯合作建立三座日產量十萬罐的可樂工廠。用工廠的利潤繼續購買蘇聯的機械和糧食,最重要的是打好上層關係,做好長期準備,無論是十年還是五十年。最終,隻需銷售原漿,運到蘇聯後稀釋灌裝。
曾遠航初聞此計劃時,疑惑地問:“融資?”他知道融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手段,卻沒想到張天浩解釋說,這可以看作預售。若產品在蘇聯反響良好,蘇聯人有需求,便可向蘇聯借款,以山海關汽水廠的名義,並以未來生產的汽水抵債。
這樣的交易看似公平,實則暗藏玄機。華夏以一張可樂配方換取了三座工廠的股份。山海關汽水廠的可樂在蘇聯售價六十戈比,而在中國的生產成本換算成盧布僅三戈比。曾遠航得知利潤差額時,驚訝得幾乎掉了下巴。
張天浩還有更長遠的規劃。如果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汽水的需求極高,年需求突破一億瓶,那麽以山海關汽水廠為首,帶動全國汽水廠轉型,大量生產汽水原漿。一升原漿可稀釋成三百升汽水,屆時在蘇聯各地開設中外合資汽水廠,中國提供原漿,當地負責稀釋包裝,讓中國的可樂銷售網絡覆蓋整個社會主義陣營。
張天浩的宏偉計劃讓商務部的同誌們感到震驚。他們中的許多人還保持著務實的態度,對蘇聯這樣的社會主義強國抱有一種自卑心理,懷疑國產商品是否能受到蘇聯人民的喜愛。然而,曾遠航親眼所見,蘇聯人民不僅喜歡,而且狂熱追捧。正如張天浩所說,蘇聯人民已經解決了基本需求,現在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品質。
全世界都有窮人和富人之分。若將價格降至二十戈比,西方飲料將無法進入蘇聯市場,這塊蛋糕將專屬於華夏。張天浩曾開玩笑說,幾年後或許能用原漿換一艘航母。
曾遠航覺得這是癡心妄想,但張天浩手中握有後世可樂進入華夏的年銷量統計表。據查,可口可樂在華夏年銷量達6億多箱,一瓶500ml的可樂售價3元,原漿成本僅0.3元(占10%),瓶子0.45元(占15%),利潤和公司運營成本各占0.5元(16.67%),零售商+經銷商0.61元(20.33%),物流0.25元(8.33%),廣告0.24元(8%),稅收0.15元(5%)。
華夏的副食品對蘇聯人民來說極具吸引力,這讓曾遠航信心倍增。當蘇聯商務部的同誌和李大汗找來的軍方代表親自拜訪他時,曾遠航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我這次來蘇聯,不僅帶來了一批可樂,也願意與蘇聯簽訂長期的可樂汽水供應條約。同時,我還帶來了許多中國生產的零食。相信您也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曆史的古國,我們國家流傳著許多美食。現如今,我將它們都帶來了。”
“我希望能在莫斯科舉辦一場關於中國的副食品展覽會。”曾遠航笑著說道。張天浩第一次見他時,帶來的不僅僅是可樂,還有其他口味的汽水和各種膨化食品。在商務部的同誌們努力推廣山海關汽水的同時,全國各地的其他同誌也在推廣其他副食品。這一次,曾遠航帶來的副食品種類多達幾十種。
唯一的問題就是產量,華夏現在的產量有限。但既然準備向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融資,那麽就幹脆搞大一點,先用他們的資金搭建起整個中國副食品工業化的框架,順手將新中國的包裝、運輸、食品化工產業一起搭建出一個雛形。
曾遠航眼中閃爍著光芒,既然要搞,就要搞大的!正如他二十年後領軍中國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狙擊美元黃金,狂賺三十億美元一樣。他從來都不喜歡玩小把戲。
這世上沒有雄心者難成大事。
王武官,一位堅守樸素消費觀念的革命戰士,尚未領悟到人的消費欲望會隨著收入提高和社會地位上升而增長。蘇聯人民早已不再為基本的溫飽發愁,他們追求的是更高品質、更舒適的生活。這一點,王武官或許不懂,但曾遠航卻心知肚明。
曾遠航在大使館與大使深入交流了一個小時,核心議題是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已經超越了基本生活消費,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國內的科研人員掌握了副食品的生產配方,何不借此機會擴大規模?
新中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物資。雖然領袖同誌看不上副食品的小利,但華夏人民卻十分看重。從蘇聯獲得的盧布外匯可以直接購買國內急需的設備,這也正是蘇聯所期望的。
但大使最擔心的是,新華夏的產量能否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麵對金山卻無法立即獲利,大使心急如焚。曾遠航在來蘇聯之前,已與張天浩密談一整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天浩的策略靈活多變,如同打牌,不爭眼前小利,而謀長遠大局。
張天浩提出,將可樂賣遍蘇聯後,再與蘇聯合作建立三座日產量十萬罐的可樂工廠。用工廠的利潤繼續購買蘇聯的機械和糧食,最重要的是打好上層關係,做好長期準備,無論是十年還是五十年。最終,隻需銷售原漿,運到蘇聯後稀釋灌裝。
曾遠航初聞此計劃時,疑惑地問:“融資?”他知道融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手段,卻沒想到張天浩解釋說,這可以看作預售。若產品在蘇聯反響良好,蘇聯人有需求,便可向蘇聯借款,以山海關汽水廠的名義,並以未來生產的汽水抵債。
這樣的交易看似公平,實則暗藏玄機。華夏以一張可樂配方換取了三座工廠的股份。山海關汽水廠的可樂在蘇聯售價六十戈比,而在中國的生產成本換算成盧布僅三戈比。曾遠航得知利潤差額時,驚訝得幾乎掉了下巴。
張天浩還有更長遠的規劃。如果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汽水的需求極高,年需求突破一億瓶,那麽以山海關汽水廠為首,帶動全國汽水廠轉型,大量生產汽水原漿。一升原漿可稀釋成三百升汽水,屆時在蘇聯各地開設中外合資汽水廠,中國提供原漿,當地負責稀釋包裝,讓中國的可樂銷售網絡覆蓋整個社會主義陣營。
張天浩的宏偉計劃讓商務部的同誌們感到震驚。他們中的許多人還保持著務實的態度,對蘇聯這樣的社會主義強國抱有一種自卑心理,懷疑國產商品是否能受到蘇聯人民的喜愛。然而,曾遠航親眼所見,蘇聯人民不僅喜歡,而且狂熱追捧。正如張天浩所說,蘇聯人民已經解決了基本需求,現在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品質。
全世界都有窮人和富人之分。若將價格降至二十戈比,西方飲料將無法進入蘇聯市場,這塊蛋糕將專屬於華夏。張天浩曾開玩笑說,幾年後或許能用原漿換一艘航母。
曾遠航覺得這是癡心妄想,但張天浩手中握有後世可樂進入華夏的年銷量統計表。據查,可口可樂在華夏年銷量達6億多箱,一瓶500ml的可樂售價3元,原漿成本僅0.3元(占10%),瓶子0.45元(占15%),利潤和公司運營成本各占0.5元(16.67%),零售商+經銷商0.61元(20.33%),物流0.25元(8.33%),廣告0.24元(8%),稅收0.15元(5%)。
華夏的副食品對蘇聯人民來說極具吸引力,這讓曾遠航信心倍增。當蘇聯商務部的同誌和李大汗找來的軍方代表親自拜訪他時,曾遠航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我這次來蘇聯,不僅帶來了一批可樂,也願意與蘇聯簽訂長期的可樂汽水供應條約。同時,我還帶來了許多中國生產的零食。相信您也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曆史的古國,我們國家流傳著許多美食。現如今,我將它們都帶來了。”
“我希望能在莫斯科舉辦一場關於中國的副食品展覽會。”曾遠航笑著說道。張天浩第一次見他時,帶來的不僅僅是可樂,還有其他口味的汽水和各種膨化食品。在商務部的同誌們努力推廣山海關汽水的同時,全國各地的其他同誌也在推廣其他副食品。這一次,曾遠航帶來的副食品種類多達幾十種。
唯一的問題就是產量,華夏現在的產量有限。但既然準備向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融資,那麽就幹脆搞大一點,先用他們的資金搭建起整個中國副食品工業化的框架,順手將新中國的包裝、運輸、食品化工產業一起搭建出一個雛形。
曾遠航眼中閃爍著光芒,既然要搞,就要搞大的!正如他二十年後領軍中國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狙擊美元黃金,狂賺三十億美元一樣。他從來都不喜歡玩小把戲。
這世上沒有雄心者難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