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北極熊攻略6
四合院之我說都聽著,不許反駁 作者:喜歡楸木的亞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現在美蘇爭霸,所有的國力都是向重工業傾斜。
輕工業可以分到的物資本來就很有限。
再加上現在蘇聯經濟開始騰飛,工人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購買力和購買欲望一天比一天強。
負責民生用品保障的負責人頭都大了。
所以即便是有些畏懼,負責人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領袖同誌,我們現在盡可能的保證一個四人的家庭,每天能從市場上購買到不少於五百克的香腸。”
“沒人每天最少可以買到兩百克牛奶或一百克幹酪。
酸黃瓜和格瓦斯是不限量的。
伏特加隻能保證工廠工人一個月可以配給到一到兩瓶。啤酒配給在四瓶。”
“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水果、魚子醬、鱈魚罐頭、葡萄酒等無法做到全員配給。隻能優先供應功勳商店。”
負責人所說的功勳商店是蘇聯模式下的一種特殊商店。
當家中有人為國犧牲,並且認定為功勳,或者是自己在政府擔任一定級別的官員時,就可以去功勳商店購物。
功勳商店的配給更多更大,食品也更好。
原本功勳商店是照顧那些為國有功者的家人而開設的。
但是到八十年代卻成為蘇聯最大的貪汙地,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在領袖時代,功勳商店還是單純的功勳商店。
隻為烈士遺孀家屬以及少部分高級官員提供服務。
“而除此之外,我們國內的飲料和冰激淩雪糕配給還是比較充足的。夏天時能保證每個人每天都能買到一根雪糕。”
負責人說到這裏有些得意,至少在這方麵的配給還是夠得。
但是領袖道:“雪糕和冰激淩的供應充足這是應該的。我們蘇聯有那麽多牧場,可以供應蘇聯所有人每天都喝到新鮮的牛奶。”
“但是飲料供應充足?應該是沒有人買吧。”領袖這話說得不輕不重。
但是負責人的頭卻低下去了。領袖說得是實話,蘇聯生產的飲料味道實在是老派。
除了果汁之外,其他飲料都不好賣。蘇聯的果汁很實在,是真的用果肉壓榨出來的。
但是蘇聯本身就不是一個水果大國,平時吃新鮮水果都很困難。哪裏來的那多果肉給你榨汁。
所以市麵上的果汁飲品搶手程度一點都不亞於伏特加。
是和葡萄酒屬於同一個級別的高檔貨。
“華夏那邊聽說有準備向我們出口大量副食?”領袖繼續詢問。
“對。”負責人從口袋裏掏出一條汗巾擦了擦額頭的汗:“駐北平商務部的同誌給我拍了一份電報。誇獎了新華夏在生產副食品上的優勢。”
“他們似乎是掌握了一些歐美食品廠都沒有掌握的秘方。根據商務部的同誌們說,味道極好。而且價格也不高,可以直接使用盧布結算。”
“我打算讓這些商品先放在勝利百貨商場售賣。如果效果好……”
“國家省點已經開始排大隊了。”
領袖打斷了負責人的話:“你是不是並沒有太關注這件事?”
“這……領袖同誌……”
“算了,你這麽忙。”領袖明顯不想再這種事情上和負責人糾纏:“我隻知道現在莫斯科已經刮起了一陣華夏可樂的旋風。”
“華夏副食品的口味極好。從莫斯科大學的教授師生們到鋼鐵廠的工人再到集體農莊的莊員們都很喜歡。”
領袖指了指負責人:“既然現在與美國的百事可樂沒有談攏,不行就放棄吧,你需要去催促,讓華夏方麵加大產量。他們的出口額太低了。擴大十倍都不夠。”
“還有,他們是不是除了飲料之外,還有其他副食品出口過來。”
“是的。”
“這件事你和商務部的同誌們去協調一下。讓中國盡可能的加大產量。讓我們把副食品加工的手騰出來。”
負責人這時才意識到領袖找自己,可不光是為了詢問蘇聯人餐桌的問題。
“領袖同誌,您的意思是想要讓華夏全麵成為蘇聯的副食品生產國?”
“對!”
練習冊點頭:“生產副食品,不論是飲料還是其他什麽的,他們對國家的幫助太小。還會牽扯許多的精力。一瓶華夏產的可樂隻賣60戈比,而華夏現在還欠著錢沒還完,直接換成可樂,或者生產線,他們現在還是需要我們的工業產品。”
“哪怕是一條淘汰的步槍都能從華夏人手上換來十箱可樂。我們沒有必要在副食品上進行折騰。如果華夏能在食品方麵成為我們的支援國這自然是最好的。”
“這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戰鬥!”聽到領袖通誌的話,負責人點點頭:“明白了,領袖同誌。我會親自去和華夏大使館的商務參讚聯係的。據說他今天下午就該抵達莫斯科了。”
火車緩緩的停在莫斯科火車站的站台。
時隔多年,曾遠航又一次踏上了莫斯科的土地。
這有一種讓他故地重遊的感覺。
但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感慨一聲,就被唿啦啦圍上來的人群給嚇了一跳。
曾遠航剛下火車就被一群人給圍住了。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來接他的大使館同誌,可是仔細打量一看,來的全是高鼻梁藍眼睛的蘇聯人啊。
“曾遠航同誌,我是人民百貨商店的,請問您手上還有多少可以調配的可樂額度。我們需要二十萬瓶。”
“曾遠航同誌,我是愛沙尼亞商務部的,請問你手上還有多少可樂的配額?”
“曾遠航同誌,我是斯洛文尼亞的……”
“同誌,我是白俄羅斯的……”
“同誌,我是格魯吉亞……”
一群人圍了上來,把曾遠航都給搞懵圈了。
怎麽迴事,怎麽來了這麽多人?
他們在吵吵嚷嚷的說些什麽?雖然曾遠航的俄語說的很好,但是這群天南海北的人說的話都有口音,而且語速還賊快。
搞得曾遠航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麽。
最後還是中國大使館的同誌破開了眾人的包圍,這才算是把曾遠航給解救了出來。
一直到坐上前往中國大使館的車,曾遠航都沒有反應過來。
“怎麽個情況?這是怎麽迴事啊?”曾遠航現在還懵逼呢。
這次負責接車的是大使館的武官,幸虧是王武官在。
不然還真的沒法把曾遠航從人流中給搶出來。
聽到曾遠航的疑問,王武官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曾參讚,你是不知道啊。我們出口到蘇聯的山海關可樂可是引發了蘇聯人民的搶購熱情。”
“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陣仗,蘇聯工人排隊不是為了買伏特加,而是為了買可樂。還真的是稀奇了!你們商務部的同誌研究的那個小甜水就有這麽吸引人?”
李武官並不嗜好甜食,所以他無法理解蘇聯人民對可樂的狂熱。
就像是華夏的財長不相信三十年後的蘇聯為了喝可樂可以將一整支艦隊打包作價三十億美元賣給百事可樂,作為抵扣可樂糖漿的費用。
這在這些人眼中都屬於蘇聯人犯病的一種征兆。
就像是王武官,他覺得60戈比買一瓶可樂簡直就是有錢燒的。
輕工業可以分到的物資本來就很有限。
再加上現在蘇聯經濟開始騰飛,工人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購買力和購買欲望一天比一天強。
負責民生用品保障的負責人頭都大了。
所以即便是有些畏懼,負責人還是硬著頭皮說道:“領袖同誌,我們現在盡可能的保證一個四人的家庭,每天能從市場上購買到不少於五百克的香腸。”
“沒人每天最少可以買到兩百克牛奶或一百克幹酪。
酸黃瓜和格瓦斯是不限量的。
伏特加隻能保證工廠工人一個月可以配給到一到兩瓶。啤酒配給在四瓶。”
“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水果、魚子醬、鱈魚罐頭、葡萄酒等無法做到全員配給。隻能優先供應功勳商店。”
負責人所說的功勳商店是蘇聯模式下的一種特殊商店。
當家中有人為國犧牲,並且認定為功勳,或者是自己在政府擔任一定級別的官員時,就可以去功勳商店購物。
功勳商店的配給更多更大,食品也更好。
原本功勳商店是照顧那些為國有功者的家人而開設的。
但是到八十年代卻成為蘇聯最大的貪汙地,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在領袖時代,功勳商店還是單純的功勳商店。
隻為烈士遺孀家屬以及少部分高級官員提供服務。
“而除此之外,我們國內的飲料和冰激淩雪糕配給還是比較充足的。夏天時能保證每個人每天都能買到一根雪糕。”
負責人說到這裏有些得意,至少在這方麵的配給還是夠得。
但是領袖道:“雪糕和冰激淩的供應充足這是應該的。我們蘇聯有那麽多牧場,可以供應蘇聯所有人每天都喝到新鮮的牛奶。”
“但是飲料供應充足?應該是沒有人買吧。”領袖這話說得不輕不重。
但是負責人的頭卻低下去了。領袖說得是實話,蘇聯生產的飲料味道實在是老派。
除了果汁之外,其他飲料都不好賣。蘇聯的果汁很實在,是真的用果肉壓榨出來的。
但是蘇聯本身就不是一個水果大國,平時吃新鮮水果都很困難。哪裏來的那多果肉給你榨汁。
所以市麵上的果汁飲品搶手程度一點都不亞於伏特加。
是和葡萄酒屬於同一個級別的高檔貨。
“華夏那邊聽說有準備向我們出口大量副食?”領袖繼續詢問。
“對。”負責人從口袋裏掏出一條汗巾擦了擦額頭的汗:“駐北平商務部的同誌給我拍了一份電報。誇獎了新華夏在生產副食品上的優勢。”
“他們似乎是掌握了一些歐美食品廠都沒有掌握的秘方。根據商務部的同誌們說,味道極好。而且價格也不高,可以直接使用盧布結算。”
“我打算讓這些商品先放在勝利百貨商場售賣。如果效果好……”
“國家省點已經開始排大隊了。”
領袖打斷了負責人的話:“你是不是並沒有太關注這件事?”
“這……領袖同誌……”
“算了,你這麽忙。”領袖明顯不想再這種事情上和負責人糾纏:“我隻知道現在莫斯科已經刮起了一陣華夏可樂的旋風。”
“華夏副食品的口味極好。從莫斯科大學的教授師生們到鋼鐵廠的工人再到集體農莊的莊員們都很喜歡。”
領袖指了指負責人:“既然現在與美國的百事可樂沒有談攏,不行就放棄吧,你需要去催促,讓華夏方麵加大產量。他們的出口額太低了。擴大十倍都不夠。”
“還有,他們是不是除了飲料之外,還有其他副食品出口過來。”
“是的。”
“這件事你和商務部的同誌們去協調一下。讓中國盡可能的加大產量。讓我們把副食品加工的手騰出來。”
負責人這時才意識到領袖找自己,可不光是為了詢問蘇聯人餐桌的問題。
“領袖同誌,您的意思是想要讓華夏全麵成為蘇聯的副食品生產國?”
“對!”
練習冊點頭:“生產副食品,不論是飲料還是其他什麽的,他們對國家的幫助太小。還會牽扯許多的精力。一瓶華夏產的可樂隻賣60戈比,而華夏現在還欠著錢沒還完,直接換成可樂,或者生產線,他們現在還是需要我們的工業產品。”
“哪怕是一條淘汰的步槍都能從華夏人手上換來十箱可樂。我們沒有必要在副食品上進行折騰。如果華夏能在食品方麵成為我們的支援國這自然是最好的。”
“這讓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戰鬥!”聽到領袖通誌的話,負責人點點頭:“明白了,領袖同誌。我會親自去和華夏大使館的商務參讚聯係的。據說他今天下午就該抵達莫斯科了。”
火車緩緩的停在莫斯科火車站的站台。
時隔多年,曾遠航又一次踏上了莫斯科的土地。
這有一種讓他故地重遊的感覺。
但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感慨一聲,就被唿啦啦圍上來的人群給嚇了一跳。
曾遠航剛下火車就被一群人給圍住了。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來接他的大使館同誌,可是仔細打量一看,來的全是高鼻梁藍眼睛的蘇聯人啊。
“曾遠航同誌,我是人民百貨商店的,請問您手上還有多少可以調配的可樂額度。我們需要二十萬瓶。”
“曾遠航同誌,我是愛沙尼亞商務部的,請問你手上還有多少可樂的配額?”
“曾遠航同誌,我是斯洛文尼亞的……”
“同誌,我是白俄羅斯的……”
“同誌,我是格魯吉亞……”
一群人圍了上來,把曾遠航都給搞懵圈了。
怎麽迴事,怎麽來了這麽多人?
他們在吵吵嚷嚷的說些什麽?雖然曾遠航的俄語說的很好,但是這群天南海北的人說的話都有口音,而且語速還賊快。
搞得曾遠航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麽。
最後還是中國大使館的同誌破開了眾人的包圍,這才算是把曾遠航給解救了出來。
一直到坐上前往中國大使館的車,曾遠航都沒有反應過來。
“怎麽個情況?這是怎麽迴事啊?”曾遠航現在還懵逼呢。
這次負責接車的是大使館的武官,幸虧是王武官在。
不然還真的沒法把曾遠航從人流中給搶出來。
聽到曾遠航的疑問,王武官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曾參讚,你是不知道啊。我們出口到蘇聯的山海關可樂可是引發了蘇聯人民的搶購熱情。”
“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陣仗,蘇聯工人排隊不是為了買伏特加,而是為了買可樂。還真的是稀奇了!你們商務部的同誌研究的那個小甜水就有這麽吸引人?”
李武官並不嗜好甜食,所以他無法理解蘇聯人民對可樂的狂熱。
就像是華夏的財長不相信三十年後的蘇聯為了喝可樂可以將一整支艦隊打包作價三十億美元賣給百事可樂,作為抵扣可樂糖漿的費用。
這在這些人眼中都屬於蘇聯人犯病的一種征兆。
就像是王武官,他覺得60戈比買一瓶可樂簡直就是有錢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