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允從酒醉中醒來,已是後半夜。
他想要喝水,喚了好幾聲,剛要馬處聲來,卻想到自己並非身在軍營中,這裏沒有日夜守衛的哨兵和軍令如山的紀律。他在床上折騰了一會兒,想要接著睡去,無奈口幹舌燥,像剛剛進行了一次急行軍。他翻身起床,卻發現外衣都已脫去,他摸著黑找到了衣服,又點上了放在桌上燈。
他舉著燈打量著屋子,這是一間衙門裏的空屋,屋內除了一張桌子,四張椅子和床以外,別無他物,牆上掛了一幅字,一個大大的“廉”字,卻沒有署名或是蓋印,字體蒼勁有力,落筆處的力道更像是滲入了紙背,陸允不禁嘖嘖稱奇,想要去觸摸,但酒醉讓他左右搖晃,他還是打消了念頭,出門去尋個有水的去處。
屋外空蕩蕩的,院落裏倒是有一棵樹,那樹小的很,像是剛剛栽種,又或是去年的死樹,大雪蓋著枝頭,根本看不出模樣來。陸允打了個冷戰,隨便轉了個方向,他繞來繞去,終於看見了門口堆的柴火,那柴火被大雪蓋著,隻露出些樹枝,他一開始並不能確定,走近時,他摸了摸,高興的點了點頭,摸著一旁的門便入了廚房。
廚房裏隻剩下一些冷飯放在櫥子裏,看來這裏還是有人住的。陸允暗自想道。他放下燈,便從一旁的缸裏舀起一碗水,咕嘟喝了一口。
“痛快。”陸允喊道,又接連好幾口,直到覺得自己有些清醒了。
忽然,一串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步履蹣跚,像是個老人。他一邊走著一邊喊。
“誰啊?”
陸允探出頭去,隻見一個老人拎著燈籠正朝廚房走來,陸允答道:“老人家,是新上任的知府,陸允,嚇著您了。”
老人聽見聲音,走到近前,將燈籠舉起,照著陸允的臉,端詳了半天,像在拿洞照著深不見底的地洞一般。老人的眼睛亮了起來。
“原來是將軍,”老人跪倒在地,“小人不知是將軍,驚了將軍。望將軍恕罪。”
“老人家請起,”陸允去扶老人,“我口渴了,想找些水,也沒人搭理我,我就自己出來了。”
“這府衙好幾年沒人住了,”老人領著陸允又進了廚房,“這上一個來住的還是李老爺,那時候這晉國還在。”
老人從櫥櫃裏拿出一支大蠟燭,放在一旁的燈架上,點著後罩上了燈罩,屋內立刻亮堂起來。
“將軍想要吃些什麽嗎,小人給大人做,”老人指著外麵,“小人給大爺備了些臘肉,都是小人自家醃的,就埋在外麵的雪堆裏了。”
陸允哪有肚子再去吃那醃肉,隻得推辭說酒醉沒有胃口。
“對了,老人家,怎麽稱唿?”陸允問道。
“小人姓洪,單名一個福字。”
“老人家的名字真吉祥啊,”陸允又舀起一碗水,想要喝掉,“在府衙當差好多年了吧?”
陸允把水放到嘴邊,洪福卻拉住了他。
“將軍,醉酒喝涼水可不好,”說著便去灶邊生火,“小人二十多歲便在這府衙當差了,一開始是個文書,一做就是快三十年,後來眼睛不好使了,李老爺便讓我做了個府衙的管家。”
陸允蹲在洪福身邊,給他遞上柴火,洪福感激的接過,連聲說謝。
“老人家,我有一事不明,可否賜教。”陸允想到洪福總是叫自己將軍,心下有些疑惑。
“將軍請講。”洪福往裏扔著柴火,火光一點點的映紅了二人的臉。
“為何你一直稱唿我為將軍?你認識我?”陸允問道,他覺得臉上開始發燙。
“將軍不認得小人,小人可記得將軍,”洪福接著說道,“那年魏國入晉,將軍的部隊攻下了曲沃後,將軍便來與李老爺商議日後的對策,當時小人還給將軍端過茶,隻是小人身份卑微,入不得將軍法眼罷了。”
陸允心下一沉,慢慢迴憶著那一日的事情。
“那李老爺便是李元澤大人吧?”陸允不確定的問道。
“正是。”
“他可是個好官哪。”陸允感歎道,“快十年了吧,他現在人在何處?”
洪福愣了一下,扔掉了手裏的柴火,見鍋已熱,便開始往鍋裏加水。
“後來將軍撤軍沒多久,他就被罷了官,”洪福歎道,“至於去了哪裏,我也不知道,不過好在沒有被問罪,這便是萬幸了。”
陸允點了點頭,他聽著灶裏的火燃燒的聲音,原本冰冷的身體開始恢複了些溫度,二人都不再說話,洪福見著水已燒開,盛上一碗遞了過去。
陸允將碗放在手裏,慢慢的吹著水。
“將軍可尋好了房子?”洪福開口問道。
“什麽房子?”陸允不解。
“住的房子啊,”洪福驚訝的說道,“這幾任知府老爺都不曾在這裏住過。”
“為何?”
“不方便啊,”洪福湊過來說道,“住在府衙裏,就隻有小人一人照顧著,若養了丫鬟小妾什麽的,是要被問罪的,若是住在外麵就自由了,之前的幾任老爺都隻有上任的頭幾天才住這裏,這之後就搬走了。”
“我哪也不搬,也沒地方搬,”陸允笑道,“一個帶兵打仗的,沒那麽多講究,日後就麻煩您老人家了。”
洪福趕忙擺手。
“不敢當,不敢當,將軍,伺候您可是天大的榮耀了,可沒有麻煩這一說,”他突然壓低了聲音,“不過不出三日,那張同知肯定會為您安排的。”
陸允仰起頭,他手裏的水已經喝得差不多了,身體也終於恢複了知覺。
“安排什麽?”
“一切開支用度,房子,丫鬟,下人什麽的,都會預備好。”洪福低聲說道,“這是這裏的規矩。”
“規矩?誰定的?”
“沒人定,但所有的老爺都這麽辦了,”洪福接過空碗,又盛了一碗,“這李老爺走了以後,這曲沃實際就由張同知官著,他協理曲沃的稅收和商道,他在這裏經營多年,就算李老爺那時候在的時候,雖然他沒有任官,但基本上有錢來往的地方都要聽他一句話。”
“他這麽厲害?”陸允倒是有些驚訝了,那個其貌不揚的張同知卻是這裏真正的父母官。
“可不嘛,”洪福越說越起勁,“聽說他父親曾經幹過總兵還是什麽,在這裏有些門路,後來他父親去了別處,扔下他和他的母親,誰都以為他們就這麽完了,誰知道,鬼使神差的,張同知卻聯合了他父親的舊部,一點一點的把這曲沃給蠶食了,但凡來這裏任職的知府,都要聽他的。”
陸允倒是有些好奇了,他等不及要去會一會這個張同知,他更想知道,在這錢糧失竊事件裏,張同知到底有沒有參與。
他正想的出神,便聽見府衙外有犬吠,還有人叫喊的聲音,其中竟有小孩的喊叫。陸允蹭的一下站起來,衝到了門外,仔細聽了聽,夜靜的出奇,下過雪的晚上更是如墳地一般寂靜。他分明聽見了孩童淒厲的慘叫,犬吠時而有時而無,但隻有犬吠消失時,那孩童的叫聲就會更加的刺耳。
“老人家,你聽見了嗎?”陸允轉過頭去,卻看見洪福淡定的坐著,像是根本沒有聽見一般。
“聽見了,一定是那沂林書院又進學生了。”洪福說道。
“書院?”
“將軍有所不知,這書院在這裏好多年了,一直以來是這裏父母心中的模範之所。”洪福輕蔑的說道。
“為何?”
“隻要送進去的孩子,不管多調皮,多不肯讀書,一個月下來,都會服服帖帖的,”洪福搖搖頭,“所以十裏八鄉的,孩子忤逆的,不聽教誨的,不願讀書的,都送來這了。”
“哦,”陸允覺得很疑惑,“既是書院,為何半夜孩童這般慘叫?”
“讀書哪能改變秉性,”洪福歎了口氣,“這書院的先生,叫做牛恆,他用了一種了不得方法,硬是把這些孩子給馴的服服帖帖的,都跟被閹過的小馬駒似的。”
“什麽方法竟能有這麽神奇的功效?”陸允聽得入了迷,竟不去理會外麵的叫聲了。
“這還不是最奇的,”洪福神秘的說道,“最奇的在於,所有進去過的小孩,從來不說在裏麵受了罪,即使滿麵委屈,都還一個勁兒的誇牛先生,說他便是這再造的父母。”
陸允瞪大了眼睛,他從沒聽說有此等方法能讓人如此死心塌地。
“這究竟是什麽方法?”
“將軍被狗咬過嗎?”
陸允想了想,搖了搖頭。
“書院裏有間屋子,叫做醒世屋,入書院孩子頭三天每天都要進去一迴,時間長短不一,”洪福接著說道,“那屋裏有四隻惡犬,每隻惡犬都用鐵鏈鎖住,剛進去的孩子見到這惡犬便軟了,任由書院的雜役如何捆綁。雜役把孩子的四肢用厚實的布纏著,再在上麵淋上些豬血,這惡犬聞見腥味便來咬,可這裹著的布是有講究的,厚實,卻能感覺到疼痛,但又不會咬破,所以這些孩子便看著這手腳在狗嘴裏,又要受著這疼,心裏又會一直擔心這布被咬破,時間久了,這孩子也就沒膽了。”
洪福說完深深的歎了口氣,陸允卻氣的蹦了起來。
“快,你隨我,點上些衙役,去把那書院封了。”陸允大吼道,說著便要往外走去。
“將軍息怒,”洪福拉著陸允的胳膊,“將軍,就算封了,您也奈何不得他們。”
“怎麽,那是當今的王上開的嗎?”陸允吼道,“此等害人的地方,竟敢妄稱書院,真是丟盡了天下讀書人的臉。”
“將軍,您請坐下,再聽小人一言,再去也不遲。”洪福懇求道。
陸允的怒氣稍緩了些,又迴到屋當中。
“這些孩子都是父母送去的,父母是天,送孩子去那裏天經地義,而且他們多數都十分擁立這書院,若封了,恐會激起不滿啊,”洪福又說道,“李老爺在的時候也想封了他,可上了堂,那些父母都數落起李老爺的不是,李老爺隻好放了人,書院重新上課。再加上這曲沃的監察使周大人是這牛恆的姐夫,若是惹了他,一本參上去,官都沒得做了,所以後來的幾任知府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豈有此理,”陸允怒不可遏,但明顯削弱了很多,他坐著,看著門外,那慘叫聲消停了好一會兒,“這監察使怎麽就成了為虎作倀的幫兇了?”
“將軍,這官場不必軍營,”洪福勸道,“您還是不要計較的好。
陸允失落的將頭低了下去,望著地上散落的柴火。”
“那些父母怎麽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這般罪的?”陸允不解道。
“唉,誰說不是呢,不過,他們也沒辦法,”洪福說道,“這些孩子多半是曲沃那些腳夫家的孩子。”
“腳夫?”陸允問道。
“正是,這曲沃商號遍布天下,每日進出曲沃的貨物不計其數,這裏便有了數不清的腳夫,他們常年在外,孩子自然聚少離多,多半是家裏的媳婦來養孩子,可當娘的哪裏有不疼孩子的,時間久了,這些孩子也都野了,便難以馴服了。”洪福說道。
“可那為何非要送孩子去那裏?”
“將軍還未成家吧?”
陸允點點頭。
“那就是了,將軍沒法理解,”洪福笑道,“孩子不成器,爹娘哪裏有往自己身上找原因的,父母為天,這父便是天上天,縱然錯了,也不能認。這些孩子若是能有爹娘的嚴加管教,哪會變成那樣。那些父母都知道是自己管教無方,可誰也不願承認。”
洪福拍了拍臉,說道:
“都是麵子。”
“為了麵子就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裏推嗎?”陸允搖搖頭。
“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麵子,”洪福笑著說道,“現在,這書院站了出來,跟所有爹娘說,孩子變成這樣都是孩子自己的問題,與爹娘無關,您說,這些爹娘還不就信了,把孩子扔了?”
陸允長歎一聲,再有說不出話來。多年的軍營生涯讓他對世俗的想法多少變得單純和簡單。軍營裏一切以命令為準,他覺得任何地方,隻有有了令和紀律,便沒有什麽難事,可當他聽見了洪福的話,他對著世道竟產生了些許厭惡。
“避重就輕,”洪福幽幽的說道,“所以還是會有父母把孩子扔進去。”
洪福看了一眼正在發呆的陸允,又勸道:
“將軍,恕小人多嘴了。”
“沒有,謝謝您的好意。”陸允說道,“是我把事情想簡單了。”
“這些事將軍都不應管的,做好一任父母官,為百姓。”
陸允並沒有聽清洪福後來說了什麽話,他在想著那些孩子如何被當腳夫的父親扔進了書院,被遺棄,被折磨,最後還要對書院歌功頌德,他看著一幕幕淒慘的畫麵,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突然,他像抓住了什麽一般,豁然開朗。他好像想起了剛才洪福說的話,又仔細想了想,竟想出了一條對策。
“老人家,您說剛才說,那些孩子大都是腳夫的孩子?”陸允問道。
“對,十有八九吧。”洪福肯定的說道。
陸允點點頭,心滿意足的笑了。
“將軍,您沒事吧?”洪福戰戰兢兢的問道,他覺得這陸允有些不正常了,“是不是酒勁兒又上來了?”
陸允想說些別的,可心裏尚未謀劃周全,幹脆順著洪福的話便下來了。
“是啊,有點暈。”
“那小人扶將軍迴去休息吧。”
說完便站起身。
陸允迴到房間,和洪福道了別,臨走時,陸允問現在的衙門裏的文書是何許人。
“已經好久沒有文書了,一直都是張同知兼任。”
“您還能為我再當一次文書?”陸允問道。
“將軍,小人眼睛不靈光了,非是小人不願意,”洪福說道,“不過小人有個侄子,讀過幾天書,認得些字。”
“那好,明天把他請到府裏,若無問題,就留他在府裏當差吧。”
洪福謝了陸允,便問道:
“將軍要這文書做什麽?”
陸允詭異的笑了笑:
“明日便知。”
他想要喝水,喚了好幾聲,剛要馬處聲來,卻想到自己並非身在軍營中,這裏沒有日夜守衛的哨兵和軍令如山的紀律。他在床上折騰了一會兒,想要接著睡去,無奈口幹舌燥,像剛剛進行了一次急行軍。他翻身起床,卻發現外衣都已脫去,他摸著黑找到了衣服,又點上了放在桌上燈。
他舉著燈打量著屋子,這是一間衙門裏的空屋,屋內除了一張桌子,四張椅子和床以外,別無他物,牆上掛了一幅字,一個大大的“廉”字,卻沒有署名或是蓋印,字體蒼勁有力,落筆處的力道更像是滲入了紙背,陸允不禁嘖嘖稱奇,想要去觸摸,但酒醉讓他左右搖晃,他還是打消了念頭,出門去尋個有水的去處。
屋外空蕩蕩的,院落裏倒是有一棵樹,那樹小的很,像是剛剛栽種,又或是去年的死樹,大雪蓋著枝頭,根本看不出模樣來。陸允打了個冷戰,隨便轉了個方向,他繞來繞去,終於看見了門口堆的柴火,那柴火被大雪蓋著,隻露出些樹枝,他一開始並不能確定,走近時,他摸了摸,高興的點了點頭,摸著一旁的門便入了廚房。
廚房裏隻剩下一些冷飯放在櫥子裏,看來這裏還是有人住的。陸允暗自想道。他放下燈,便從一旁的缸裏舀起一碗水,咕嘟喝了一口。
“痛快。”陸允喊道,又接連好幾口,直到覺得自己有些清醒了。
忽然,一串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步履蹣跚,像是個老人。他一邊走著一邊喊。
“誰啊?”
陸允探出頭去,隻見一個老人拎著燈籠正朝廚房走來,陸允答道:“老人家,是新上任的知府,陸允,嚇著您了。”
老人聽見聲音,走到近前,將燈籠舉起,照著陸允的臉,端詳了半天,像在拿洞照著深不見底的地洞一般。老人的眼睛亮了起來。
“原來是將軍,”老人跪倒在地,“小人不知是將軍,驚了將軍。望將軍恕罪。”
“老人家請起,”陸允去扶老人,“我口渴了,想找些水,也沒人搭理我,我就自己出來了。”
“這府衙好幾年沒人住了,”老人領著陸允又進了廚房,“這上一個來住的還是李老爺,那時候這晉國還在。”
老人從櫥櫃裏拿出一支大蠟燭,放在一旁的燈架上,點著後罩上了燈罩,屋內立刻亮堂起來。
“將軍想要吃些什麽嗎,小人給大人做,”老人指著外麵,“小人給大爺備了些臘肉,都是小人自家醃的,就埋在外麵的雪堆裏了。”
陸允哪有肚子再去吃那醃肉,隻得推辭說酒醉沒有胃口。
“對了,老人家,怎麽稱唿?”陸允問道。
“小人姓洪,單名一個福字。”
“老人家的名字真吉祥啊,”陸允又舀起一碗水,想要喝掉,“在府衙當差好多年了吧?”
陸允把水放到嘴邊,洪福卻拉住了他。
“將軍,醉酒喝涼水可不好,”說著便去灶邊生火,“小人二十多歲便在這府衙當差了,一開始是個文書,一做就是快三十年,後來眼睛不好使了,李老爺便讓我做了個府衙的管家。”
陸允蹲在洪福身邊,給他遞上柴火,洪福感激的接過,連聲說謝。
“老人家,我有一事不明,可否賜教。”陸允想到洪福總是叫自己將軍,心下有些疑惑。
“將軍請講。”洪福往裏扔著柴火,火光一點點的映紅了二人的臉。
“為何你一直稱唿我為將軍?你認識我?”陸允問道,他覺得臉上開始發燙。
“將軍不認得小人,小人可記得將軍,”洪福接著說道,“那年魏國入晉,將軍的部隊攻下了曲沃後,將軍便來與李老爺商議日後的對策,當時小人還給將軍端過茶,隻是小人身份卑微,入不得將軍法眼罷了。”
陸允心下一沉,慢慢迴憶著那一日的事情。
“那李老爺便是李元澤大人吧?”陸允不確定的問道。
“正是。”
“他可是個好官哪。”陸允感歎道,“快十年了吧,他現在人在何處?”
洪福愣了一下,扔掉了手裏的柴火,見鍋已熱,便開始往鍋裏加水。
“後來將軍撤軍沒多久,他就被罷了官,”洪福歎道,“至於去了哪裏,我也不知道,不過好在沒有被問罪,這便是萬幸了。”
陸允點了點頭,他聽著灶裏的火燃燒的聲音,原本冰冷的身體開始恢複了些溫度,二人都不再說話,洪福見著水已燒開,盛上一碗遞了過去。
陸允將碗放在手裏,慢慢的吹著水。
“將軍可尋好了房子?”洪福開口問道。
“什麽房子?”陸允不解。
“住的房子啊,”洪福驚訝的說道,“這幾任知府老爺都不曾在這裏住過。”
“為何?”
“不方便啊,”洪福湊過來說道,“住在府衙裏,就隻有小人一人照顧著,若養了丫鬟小妾什麽的,是要被問罪的,若是住在外麵就自由了,之前的幾任老爺都隻有上任的頭幾天才住這裏,這之後就搬走了。”
“我哪也不搬,也沒地方搬,”陸允笑道,“一個帶兵打仗的,沒那麽多講究,日後就麻煩您老人家了。”
洪福趕忙擺手。
“不敢當,不敢當,將軍,伺候您可是天大的榮耀了,可沒有麻煩這一說,”他突然壓低了聲音,“不過不出三日,那張同知肯定會為您安排的。”
陸允仰起頭,他手裏的水已經喝得差不多了,身體也終於恢複了知覺。
“安排什麽?”
“一切開支用度,房子,丫鬟,下人什麽的,都會預備好。”洪福低聲說道,“這是這裏的規矩。”
“規矩?誰定的?”
“沒人定,但所有的老爺都這麽辦了,”洪福接過空碗,又盛了一碗,“這李老爺走了以後,這曲沃實際就由張同知官著,他協理曲沃的稅收和商道,他在這裏經營多年,就算李老爺那時候在的時候,雖然他沒有任官,但基本上有錢來往的地方都要聽他一句話。”
“他這麽厲害?”陸允倒是有些驚訝了,那個其貌不揚的張同知卻是這裏真正的父母官。
“可不嘛,”洪福越說越起勁,“聽說他父親曾經幹過總兵還是什麽,在這裏有些門路,後來他父親去了別處,扔下他和他的母親,誰都以為他們就這麽完了,誰知道,鬼使神差的,張同知卻聯合了他父親的舊部,一點一點的把這曲沃給蠶食了,但凡來這裏任職的知府,都要聽他的。”
陸允倒是有些好奇了,他等不及要去會一會這個張同知,他更想知道,在這錢糧失竊事件裏,張同知到底有沒有參與。
他正想的出神,便聽見府衙外有犬吠,還有人叫喊的聲音,其中竟有小孩的喊叫。陸允蹭的一下站起來,衝到了門外,仔細聽了聽,夜靜的出奇,下過雪的晚上更是如墳地一般寂靜。他分明聽見了孩童淒厲的慘叫,犬吠時而有時而無,但隻有犬吠消失時,那孩童的叫聲就會更加的刺耳。
“老人家,你聽見了嗎?”陸允轉過頭去,卻看見洪福淡定的坐著,像是根本沒有聽見一般。
“聽見了,一定是那沂林書院又進學生了。”洪福說道。
“書院?”
“將軍有所不知,這書院在這裏好多年了,一直以來是這裏父母心中的模範之所。”洪福輕蔑的說道。
“為何?”
“隻要送進去的孩子,不管多調皮,多不肯讀書,一個月下來,都會服服帖帖的,”洪福搖搖頭,“所以十裏八鄉的,孩子忤逆的,不聽教誨的,不願讀書的,都送來這了。”
“哦,”陸允覺得很疑惑,“既是書院,為何半夜孩童這般慘叫?”
“讀書哪能改變秉性,”洪福歎了口氣,“這書院的先生,叫做牛恆,他用了一種了不得方法,硬是把這些孩子給馴的服服帖帖的,都跟被閹過的小馬駒似的。”
“什麽方法竟能有這麽神奇的功效?”陸允聽得入了迷,竟不去理會外麵的叫聲了。
“這還不是最奇的,”洪福神秘的說道,“最奇的在於,所有進去過的小孩,從來不說在裏麵受了罪,即使滿麵委屈,都還一個勁兒的誇牛先生,說他便是這再造的父母。”
陸允瞪大了眼睛,他從沒聽說有此等方法能讓人如此死心塌地。
“這究竟是什麽方法?”
“將軍被狗咬過嗎?”
陸允想了想,搖了搖頭。
“書院裏有間屋子,叫做醒世屋,入書院孩子頭三天每天都要進去一迴,時間長短不一,”洪福接著說道,“那屋裏有四隻惡犬,每隻惡犬都用鐵鏈鎖住,剛進去的孩子見到這惡犬便軟了,任由書院的雜役如何捆綁。雜役把孩子的四肢用厚實的布纏著,再在上麵淋上些豬血,這惡犬聞見腥味便來咬,可這裹著的布是有講究的,厚實,卻能感覺到疼痛,但又不會咬破,所以這些孩子便看著這手腳在狗嘴裏,又要受著這疼,心裏又會一直擔心這布被咬破,時間久了,這孩子也就沒膽了。”
洪福說完深深的歎了口氣,陸允卻氣的蹦了起來。
“快,你隨我,點上些衙役,去把那書院封了。”陸允大吼道,說著便要往外走去。
“將軍息怒,”洪福拉著陸允的胳膊,“將軍,就算封了,您也奈何不得他們。”
“怎麽,那是當今的王上開的嗎?”陸允吼道,“此等害人的地方,竟敢妄稱書院,真是丟盡了天下讀書人的臉。”
“將軍,您請坐下,再聽小人一言,再去也不遲。”洪福懇求道。
陸允的怒氣稍緩了些,又迴到屋當中。
“這些孩子都是父母送去的,父母是天,送孩子去那裏天經地義,而且他們多數都十分擁立這書院,若封了,恐會激起不滿啊,”洪福又說道,“李老爺在的時候也想封了他,可上了堂,那些父母都數落起李老爺的不是,李老爺隻好放了人,書院重新上課。再加上這曲沃的監察使周大人是這牛恆的姐夫,若是惹了他,一本參上去,官都沒得做了,所以後來的幾任知府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豈有此理,”陸允怒不可遏,但明顯削弱了很多,他坐著,看著門外,那慘叫聲消停了好一會兒,“這監察使怎麽就成了為虎作倀的幫兇了?”
“將軍,這官場不必軍營,”洪福勸道,“您還是不要計較的好。
陸允失落的將頭低了下去,望著地上散落的柴火。”
“那些父母怎麽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這般罪的?”陸允不解道。
“唉,誰說不是呢,不過,他們也沒辦法,”洪福說道,“這些孩子多半是曲沃那些腳夫家的孩子。”
“腳夫?”陸允問道。
“正是,這曲沃商號遍布天下,每日進出曲沃的貨物不計其數,這裏便有了數不清的腳夫,他們常年在外,孩子自然聚少離多,多半是家裏的媳婦來養孩子,可當娘的哪裏有不疼孩子的,時間久了,這些孩子也都野了,便難以馴服了。”洪福說道。
“可那為何非要送孩子去那裏?”
“將軍還未成家吧?”
陸允點點頭。
“那就是了,將軍沒法理解,”洪福笑道,“孩子不成器,爹娘哪裏有往自己身上找原因的,父母為天,這父便是天上天,縱然錯了,也不能認。這些孩子若是能有爹娘的嚴加管教,哪會變成那樣。那些父母都知道是自己管教無方,可誰也不願承認。”
洪福拍了拍臉,說道:
“都是麵子。”
“為了麵子就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裏推嗎?”陸允搖搖頭。
“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麵子,”洪福笑著說道,“現在,這書院站了出來,跟所有爹娘說,孩子變成這樣都是孩子自己的問題,與爹娘無關,您說,這些爹娘還不就信了,把孩子扔了?”
陸允長歎一聲,再有說不出話來。多年的軍營生涯讓他對世俗的想法多少變得單純和簡單。軍營裏一切以命令為準,他覺得任何地方,隻有有了令和紀律,便沒有什麽難事,可當他聽見了洪福的話,他對著世道竟產生了些許厭惡。
“避重就輕,”洪福幽幽的說道,“所以還是會有父母把孩子扔進去。”
洪福看了一眼正在發呆的陸允,又勸道:
“將軍,恕小人多嘴了。”
“沒有,謝謝您的好意。”陸允說道,“是我把事情想簡單了。”
“這些事將軍都不應管的,做好一任父母官,為百姓。”
陸允並沒有聽清洪福後來說了什麽話,他在想著那些孩子如何被當腳夫的父親扔進了書院,被遺棄,被折磨,最後還要對書院歌功頌德,他看著一幕幕淒慘的畫麵,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突然,他像抓住了什麽一般,豁然開朗。他好像想起了剛才洪福說的話,又仔細想了想,竟想出了一條對策。
“老人家,您說剛才說,那些孩子大都是腳夫的孩子?”陸允問道。
“對,十有八九吧。”洪福肯定的說道。
陸允點點頭,心滿意足的笑了。
“將軍,您沒事吧?”洪福戰戰兢兢的問道,他覺得這陸允有些不正常了,“是不是酒勁兒又上來了?”
陸允想說些別的,可心裏尚未謀劃周全,幹脆順著洪福的話便下來了。
“是啊,有點暈。”
“那小人扶將軍迴去休息吧。”
說完便站起身。
陸允迴到房間,和洪福道了別,臨走時,陸允問現在的衙門裏的文書是何許人。
“已經好久沒有文書了,一直都是張同知兼任。”
“您還能為我再當一次文書?”陸允問道。
“將軍,小人眼睛不靈光了,非是小人不願意,”洪福說道,“不過小人有個侄子,讀過幾天書,認得些字。”
“那好,明天把他請到府裏,若無問題,就留他在府裏當差吧。”
洪福謝了陸允,便問道:
“將軍要這文書做什麽?”
陸允詭異的笑了笑:
“明日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