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陸允便從屋裏醒來,他一夜未睡,思考下一步對策。他起床望了望外麵,雪已經停了,幾隻覓食的小鳥在院子正當中留下了幾行腳印。那小樹已經被壓彎,枝條幾乎貼在了地上。
他先去衙門存放卷宗的房間,清查了運送錢糧的記錄,但如他所想,並未有詳細記載,隻是簡單記敘了由楚地入糧,曲沃商會借款,數字都與最終呈報的一致,沒有商路來源,也沒有涉及的相關商號或者個人。這並非有人故意做了替換,為避免差錯,糧運啟程前,會有初始地的官員核驗清楚後貼上封條,到達中轉時,除了一開始的簡單記錄,其他人員什麽都不會知道。那借款也是如此,若商人肯借款,會將準備好的銀兩封存入箱,送至府上,再有官員核驗入庫。在核驗人一欄,填著的人是知府何謙。
陸允想了想這個人,他在借銀之事後不久便擢升了戶部侍郎。他記下了名字,想要在下次寫信時詢問宋廷和是否有他的消息。卷宗調查完畢沒多久,洪福便領了一個年輕人來到衙門。他年級不大,三十左右,兩眼有神,舉止優雅,的確是一位讀書人。
洪福把他領到前廳,陸允隨後入廳,那個年輕人見到陸允便拜。
“小人洪連聲,早聞將軍大名。”
“你知道我?”陸允問道。
“知道,當年征晉的功臣,誰人不知。”洪連聲說道,“叔叔叫小人來說將軍缺個文書。”
“對啊,”陸允讓他坐下,“考過功名嗎?”
“小人不才,十年寒窗,隻中一舉人,便不再向前了。”洪連聲羞愧的說道。
“為何沒有去考進士?”陸允問道。
“屢試不中,隻得做個舉人,在家等著補缺。”
“一直沒有機會嗎?”陸允問道。
洪連聲低了頭,搖了兩下,倒是洪福幫他說了:“他受不了那張同知的氣,便沒有入衙門當差。”
“為何?”
洪福剛要說話,卻被洪連聲製止了,他抬頭道:“將軍需要文書做什麽?”
“自然是做些刀筆功夫了,”陸允指了指桌上的紙筆,“字如何,先為本府寫幾個字吧。”
洪連聲拿上筆,沾了沾墨。
“將軍想寫什麽字?”
陸允思量了一下,說道:“就寫‘師之楷模’吧。”
洪福聽了後一驚,不可思議的望著陸允,眼中竟顯出一絲輕蔑。
洪連聲沒有多想,立刻寫了出來。
陸允見了點點頭,匆匆看了一眼,並未多想,對於他來說,這字其實是無關緊要的,隻是一個名頭罷了。
“好,一會兒和我一道送去。”
“不知將軍寫給何人?”洪連聲問道。
“沂林書院。”
陸允話一出口,洪福便哀歎了一聲,洪連聲更是咋咋嘴,苦笑一聲,將筆擲於地上,匆忙拜了一禮,迴身便走。
“聲兒,不得無禮。”洪福喊道,但心裏似乎是希望他不要迴頭。
陸允望著叔侄兩人,笑了起來。
“你且隨我去,若是有不滿意的,再走不遲,如何?”隨後又轉頭對洪福說道,“若是你的侄兒走了,我也辭官不做了,如何?”
洪連聲站住腳步,不可思議的望著陸允。
“請將軍明示。”
“不急,馬上你就知道了,”陸允收住了笑臉,“不過就衝著你對這書院的態度,這文書你是當定了。”
他又問道。
“還有一事,晉國科考都讀些什麽?”
“都是聖賢之道,並無區別,”洪連聲想了想,“若說真要有區別,那便是注解。”
“注解?”陸允眯起了眼睛。
“聖賢之道,多為佶屈聱牙,這注解會幫助理解一些,但因聖賢之說為官學,故注解之詞也大都由各國定奪,說些君君臣臣的話,本質都一樣。”洪連聲做了解釋,陸允聽到這裏心裏最後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
“好,這就夠了,帶路吧。”
說著便從衙門裏點了十來個衙役,他自己騎上了馬,洪連聲帶路。書院離衙門並不遠,往前走了兩個街口,左拐彎進入一個胡同,走到底便是了。洪連聲扶著陸允下了馬,陸允哪裏需要他人攙扶,一個翻身便輕巧的落了地。
洪連聲去敲門,但透著滿臉的鄙夷,陸允用心聽時,裏麵正傳來朗朗讀書聲,但多半是有氣無力。
不一會兒,下人打開門,見門外又衙役矗立,心裏有些納悶。
“誰啊?”下人開口問道,居然有些盛氣淩人。
“這是新上任的知府老爺,快點叫你們牛院長出來。”洪連聲也沒好氣的說著。
“對不起了,”下人耍起了無賴,“院長大人說了,授徒之時避不見客,此乃祖製,也是聖賢之道。”
“你還配談聖賢,”洪連聲嚷道,“一群狗屁不是的東西。”
“喲,小子,來勁兒了是吧,你信不信,我扔你進那醒世屋去看看世態炎涼。”下人喝道。
陸允在一旁看著,原本也想發作,但看了洪連聲那氣紅了的臉,怒氣便沒了,卻想要笑出聲來,他拉開洪連聲,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訓斥了他一番,洪連聲氣不過,轉身想走,卻被陸允踩住了腳,陸允朝他使了顏色,然後轉頭朝那下人賠上笑臉。
“這位小哥莫要和他一般見識,不懂事,”說著從懷裏掏出那字,下人見他伸手掏東西便喜上眉梢,以為要領賞,已伸出雙手準備去接,卻不料是一副字,便索然沒了興趣,“這是本府為你家院長親筆所書,還望小哥稟報一聲。”
那下人接了那字,抖開看了一眼。
“就你這字,我家院長一天都不知道要收多少,”他抬頭看了看陸允,“不過看在你是知府的份上,你等著,我去給你傳一聲,若我家院長沒空那就請吧。”
下人關上門,陸允朝洪連聲笑了笑,他的臉還是通紅,有些怒不可遏。
“如果剛才不是你和他吵,估計他已經趴在地上了,”陸允笑了笑,“不過看你吵架挺有意思的,難怪和那些人合不來。”
洪連聲白了他一眼。
“將軍為何如此低聲下氣。”
“借東西當然要客氣些。”陸允神秘的說道。
“借什麽?”洪連聲問道。
“等會兒就知道,待會兒你隻要做好一件事便可。”
“什麽事?”
“幫我看書。”陸允笑道。
洪連聲卻是不解。書院的讀書聲戛然而止,陸允豎起耳朵,卻聽見大聲訓斥的聲音,隨後一串匆忙的腳步聲朝門口走來。
“看來主人是有空了。”陸允自言自語道。
話音剛落,牛院長便迎了出來,那下人捂著嘴巴站在一邊,低下頭不敢看陸允。
“大人恕罪,下人不懂規矩,小人會嚴加責罰。”牛恆趕緊賠不是,將陸允和洪連聲迎了進去,衙役則站在門外。
“牛院長,本府才到曲沃一日,便聽聞牛院長的大名,我陸允一向尊師重道,牛院長開設此書院教化迷途之人,本府佩服,特手書了一幅字想要贈與院長,不曾想您的下人卻說院長每日收字到手軟,”陸允咳了一聲,“本府還是不要自討沒趣了,請將字還迴,本府這就走。”
“哪會,大人息怒,都是小人的家奴的錯,”他說著又朝那下人打了一巴掌,“還不滾,去柴房領十棍子。”
“老爺饒命,小的不敢了,放過小的這迴吧。”下人哀求道。
“放了你,知府老爺都敢如此怠慢,我平日如何教你們的,聖人的話都白聽了嗎?”牛恆吼道。
洪連聲輕蔑的哼了一聲,這牛恆是明裏暗裏的說自己是聖人了。
“好了,下人嘛,”陸允勸道,他有些不耐煩了,“下人不懂事,院長不要計較了。”
他朝下人揮了揮手,下人連磕了幾個頭,趕緊離開了。
“大人果真寬宏大量,”牛恆接著說道,“大人可還記得,當日大人同魏將軍入城時,小的還在城門迎接過大人。”
陸允沒有多加思索便轉開了話題。
“既然院長收了那麽多讚譽之詞,本府也想見識見識。”
牛恆愣住了,不知陸允會說這一句。
“大人,小人哪裏收到什麽讚譽之詞啊,都是小人的下人胡說罷了。”
陸允冷笑一聲。
“既然院長如何吝嗇,那本府就不打擾了。”說著轉身便走,但他心裏卻等著牛恆留他,他也確信牛恆不敢得罪自己。
“大人,這哪說的這是,”牛恆解釋道,“小人是收過一些,都是些鄉野村夫的信守塗鴉。”
陸允沒有理會,順著他的話說道:“那就請院長帶路吧。”
牛恆心裏叫苦不迭,三人朝內堂走,經過了學生的屋子,他們都好奇的打量著陸允,一共三間屋子,每間屋子大約二十人左右。
“院長真是桃李滿天下啊。”陸允諷刺道,心裏早已把麵前這個人鞭笞了無數次。
洪連聲望著那些孩子,露出同情的眼神,但他的眼睛沒有多做停留,繼續看著前方的路。一個下人從他們麵前走過,牛恆趕緊衝他使了個顏色,下人匆忙離開,不久便傳來了犬吠聲。
“牛院長還養狗嗎?”陸允裝作好奇的問道。
“看門狗而已。”牛恆應道,雖然雪還未化,他已全身都是汗水。他隱約覺得,這位知府大人並非來送字的,他開始擔心起自己的處境來。他叫下人把那幾隻狗牽去了別的地方,他不確定陸允是來做什麽的,但為穩妥起見,一切可以當做借口的東西,都不應該出現。
三人走到一間屋子前,那屋子上赫然掛著一塊牌匾:功德無量。
洪連聲望著這匾便笑了。
“將軍,看來這位院長還鑽研佛法。”洪連聲諷刺的說道,陸允也連連稱是。
牛恆推開門,陸允便走了進去。屋子不大,卻十分別致,所有家具都是竹子做成,對門的牆上掛滿了題字,其下立了一方小台,上麵一隻花瓶,插著幾根枝條。
“看來牛院長果然是楷模啊,如此眾多的題字,”陸允笑道,“我的字看來時掛不上了。”
“不會不會,小人這就差人掛上。”牛恆緊張的說道。
“不急不急,”陸允製止道,“院長,本府想去看看學生,如何?”
牛恆立刻鬆了口氣,他似乎並不害怕學生們會說些什麽,或者說,學生什麽也不會說。
三人迴到剛才經過的屋子,學生們看著陸允和洪連聲,一臉茫然,眼神呆滯,當看到牛恆時,他們的眼中顯示出了驚恐。
“這位是新上任的陸知府,曾經可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牛恆笑吟吟的說道,但不知怎的,孩子們臉上的恐懼看的愈發明顯了,“趕快歡迎陸知府。”
學生們齊刷刷的站起來,重重的行了一禮。陸允看著他們,眼中劃過一絲同情,但他並沒有說些什麽,讓他們坐下後。他拿起了案上的一本書,朝那些學生晃了晃。
“你們牛院長可是老師的楷模,那他的學生自然不會差的,”他說著看了一眼牛恆,“院長,您挑個孩子讓他給我背上一段如何,也算本府檢驗他們學的如何,背的好獎勵,背不好也不必責罰,如何?”
“大人說怎樣便是怎樣了。”牛恆低聲說道。
陸允翻了翻書,便隨便點了一個學生,讓他從頭背起,把書遞給洪連聲,在他耳邊低語了一番,洪連聲似有所悟,點了點頭,便低頭看書。
陸允並沒有聽見孩子在背什麽,他焦急的等待洪連聲。牛恆也心急如焚,他並不知道陸允想要做什麽,他急不可耐,可表麵卻要裝的恭順。
洪連聲合上書,朝陸允點了點頭。
陸允心領神會,讓學生停止,學生緊張的看著牛恆,牛恆點點頭,他便坐下了。
陸允半晌沒說話,他的臉已經憋的通紅,他所有的怒氣此時已全部堆積在臉上,他像即將沸騰的油鍋,煙已漫起,轉眼便要天崩地裂。
“牛院長,請告訴本府,這書是哪裏來的?”陸允一字一句的說道。
牛恆戰戰兢兢的看著陸允,心下著急,可又不知道錯在哪裏,隻能照實說道:“此書出自曲沃官學。”
“哪門子的官學?”陸允冷冷的說道。
“就,就是官學。”牛恆結結巴巴的說道。
“本府是在問你,你這官學是姓晉啊還是姓魏啊?”陸允吼道,將書扔在牛恆臉上。
牛恆這才明白是怎麽一迴事,立刻跪下。
“大,大人,這聖賢書可都是出自古之聖賢啊,講的可都是忠君愛國之事啊。”
“是啊,忠君愛國,可你的書是晉國的,自然忠的是晉國,你教這些學生讀晉國的聖賢書,自然是忠這晉國的君,那你打算將我魏國的君置於何處啊?”陸允的眼睛已經通紅,在牛恆麵前的已經不是剛才的陸允,而是在戰場上的野獸。
學生也被陸允嚇得不輕,紛紛抱在一起,驚恐的看著兩人,洪連聲朝大家搖搖頭,示意他們不要驚慌。
“我,在,問,你,話,”陸允放慢語速,“說,你忠的是哪個君?”
“我,我,魏王,”牛恆的雙手已經顫抖不已,他的頭已經全部貼在地上,一動不動,“忠我魏王。”
陸允站起身,朝屋外大喊了一聲:“來人啊。”
說完,衙役便都衝了進來,還有牛恆的下人,大家不知道發生什麽事,竟有幾個下人拿著棍子站在陸允身前與其對峙。
“老爺,怎麽了,要不要動手?”
“滾,”牛恆抬起頭哭著喊道,“不許對知府大人無禮。”
陸允冷笑著對衙役喊道:“來啊,分成三組,一組將書院所有人嚴加看管,一組收繳全部書籍,封存,留作謀逆的證物,還有一組,”陸允朝著那幾個拿著棍子的下人,“把這幾個不識好歹的每人先打上四十棍,讓他們長長見識,不是誰都是好欺負的。”
衙役們應了一聲,便分頭辦差,那幾個那棍子的下人被直接按在地上,棍子如雨點般落下,打的他們嗷嗷喊疼,像是承受不了重貨而哭喊的拉磨的驢。牛恆被兩個衙役架起來時,臉都青了,他趴過的地上濕了一片,學生們看後都哈哈大笑起來,陸允迴頭看了看他們,收起了那副閻王般的臉,露出了溫馨的一笑,洪連聲朝他看了看,信服的拜了拜。
沒過多久,陸允便又聽到犬吠聲,一個衙役跑了過來。
“報告大人,後院有四隻惡犬,弟兄們近不得。”
“廢物,”陸允又吼道,“他們跑了嗎?”
“沒有,被鐵鏈鎖著。”
“幾隻腦袋。”
衙役抬頭看著陸允。
“說話。”
“一個。”
“那就是了,”陸允吸了一口氣,“既是尋常的狗,為何要怕。”
“可,可是,”
陸允打斷了他話。
“沒什麽可是,要麽你們把它們宰了,要麽本府親自動手,但你們以後也別想當這份差,你看呢?”
衙役隻得領了命往後院走去。
“慢著,”陸允叫住了他,他刻意提高嗓子說,“把狗宰了,再把那什麽醒世屋的東西拿出來,和屍體,一並燒了。”
他先去衙門存放卷宗的房間,清查了運送錢糧的記錄,但如他所想,並未有詳細記載,隻是簡單記敘了由楚地入糧,曲沃商會借款,數字都與最終呈報的一致,沒有商路來源,也沒有涉及的相關商號或者個人。這並非有人故意做了替換,為避免差錯,糧運啟程前,會有初始地的官員核驗清楚後貼上封條,到達中轉時,除了一開始的簡單記錄,其他人員什麽都不會知道。那借款也是如此,若商人肯借款,會將準備好的銀兩封存入箱,送至府上,再有官員核驗入庫。在核驗人一欄,填著的人是知府何謙。
陸允想了想這個人,他在借銀之事後不久便擢升了戶部侍郎。他記下了名字,想要在下次寫信時詢問宋廷和是否有他的消息。卷宗調查完畢沒多久,洪福便領了一個年輕人來到衙門。他年級不大,三十左右,兩眼有神,舉止優雅,的確是一位讀書人。
洪福把他領到前廳,陸允隨後入廳,那個年輕人見到陸允便拜。
“小人洪連聲,早聞將軍大名。”
“你知道我?”陸允問道。
“知道,當年征晉的功臣,誰人不知。”洪連聲說道,“叔叔叫小人來說將軍缺個文書。”
“對啊,”陸允讓他坐下,“考過功名嗎?”
“小人不才,十年寒窗,隻中一舉人,便不再向前了。”洪連聲羞愧的說道。
“為何沒有去考進士?”陸允問道。
“屢試不中,隻得做個舉人,在家等著補缺。”
“一直沒有機會嗎?”陸允問道。
洪連聲低了頭,搖了兩下,倒是洪福幫他說了:“他受不了那張同知的氣,便沒有入衙門當差。”
“為何?”
洪福剛要說話,卻被洪連聲製止了,他抬頭道:“將軍需要文書做什麽?”
“自然是做些刀筆功夫了,”陸允指了指桌上的紙筆,“字如何,先為本府寫幾個字吧。”
洪連聲拿上筆,沾了沾墨。
“將軍想寫什麽字?”
陸允思量了一下,說道:“就寫‘師之楷模’吧。”
洪福聽了後一驚,不可思議的望著陸允,眼中竟顯出一絲輕蔑。
洪連聲沒有多想,立刻寫了出來。
陸允見了點點頭,匆匆看了一眼,並未多想,對於他來說,這字其實是無關緊要的,隻是一個名頭罷了。
“好,一會兒和我一道送去。”
“不知將軍寫給何人?”洪連聲問道。
“沂林書院。”
陸允話一出口,洪福便哀歎了一聲,洪連聲更是咋咋嘴,苦笑一聲,將筆擲於地上,匆忙拜了一禮,迴身便走。
“聲兒,不得無禮。”洪福喊道,但心裏似乎是希望他不要迴頭。
陸允望著叔侄兩人,笑了起來。
“你且隨我去,若是有不滿意的,再走不遲,如何?”隨後又轉頭對洪福說道,“若是你的侄兒走了,我也辭官不做了,如何?”
洪連聲站住腳步,不可思議的望著陸允。
“請將軍明示。”
“不急,馬上你就知道了,”陸允收住了笑臉,“不過就衝著你對這書院的態度,這文書你是當定了。”
他又問道。
“還有一事,晉國科考都讀些什麽?”
“都是聖賢之道,並無區別,”洪連聲想了想,“若說真要有區別,那便是注解。”
“注解?”陸允眯起了眼睛。
“聖賢之道,多為佶屈聱牙,這注解會幫助理解一些,但因聖賢之說為官學,故注解之詞也大都由各國定奪,說些君君臣臣的話,本質都一樣。”洪連聲做了解釋,陸允聽到這裏心裏最後一塊大石頭也落了地。
“好,這就夠了,帶路吧。”
說著便從衙門裏點了十來個衙役,他自己騎上了馬,洪連聲帶路。書院離衙門並不遠,往前走了兩個街口,左拐彎進入一個胡同,走到底便是了。洪連聲扶著陸允下了馬,陸允哪裏需要他人攙扶,一個翻身便輕巧的落了地。
洪連聲去敲門,但透著滿臉的鄙夷,陸允用心聽時,裏麵正傳來朗朗讀書聲,但多半是有氣無力。
不一會兒,下人打開門,見門外又衙役矗立,心裏有些納悶。
“誰啊?”下人開口問道,居然有些盛氣淩人。
“這是新上任的知府老爺,快點叫你們牛院長出來。”洪連聲也沒好氣的說著。
“對不起了,”下人耍起了無賴,“院長大人說了,授徒之時避不見客,此乃祖製,也是聖賢之道。”
“你還配談聖賢,”洪連聲嚷道,“一群狗屁不是的東西。”
“喲,小子,來勁兒了是吧,你信不信,我扔你進那醒世屋去看看世態炎涼。”下人喝道。
陸允在一旁看著,原本也想發作,但看了洪連聲那氣紅了的臉,怒氣便沒了,卻想要笑出聲來,他拉開洪連聲,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訓斥了他一番,洪連聲氣不過,轉身想走,卻被陸允踩住了腳,陸允朝他使了顏色,然後轉頭朝那下人賠上笑臉。
“這位小哥莫要和他一般見識,不懂事,”說著從懷裏掏出那字,下人見他伸手掏東西便喜上眉梢,以為要領賞,已伸出雙手準備去接,卻不料是一副字,便索然沒了興趣,“這是本府為你家院長親筆所書,還望小哥稟報一聲。”
那下人接了那字,抖開看了一眼。
“就你這字,我家院長一天都不知道要收多少,”他抬頭看了看陸允,“不過看在你是知府的份上,你等著,我去給你傳一聲,若我家院長沒空那就請吧。”
下人關上門,陸允朝洪連聲笑了笑,他的臉還是通紅,有些怒不可遏。
“如果剛才不是你和他吵,估計他已經趴在地上了,”陸允笑了笑,“不過看你吵架挺有意思的,難怪和那些人合不來。”
洪連聲白了他一眼。
“將軍為何如此低聲下氣。”
“借東西當然要客氣些。”陸允神秘的說道。
“借什麽?”洪連聲問道。
“等會兒就知道,待會兒你隻要做好一件事便可。”
“什麽事?”
“幫我看書。”陸允笑道。
洪連聲卻是不解。書院的讀書聲戛然而止,陸允豎起耳朵,卻聽見大聲訓斥的聲音,隨後一串匆忙的腳步聲朝門口走來。
“看來主人是有空了。”陸允自言自語道。
話音剛落,牛院長便迎了出來,那下人捂著嘴巴站在一邊,低下頭不敢看陸允。
“大人恕罪,下人不懂規矩,小人會嚴加責罰。”牛恆趕緊賠不是,將陸允和洪連聲迎了進去,衙役則站在門外。
“牛院長,本府才到曲沃一日,便聽聞牛院長的大名,我陸允一向尊師重道,牛院長開設此書院教化迷途之人,本府佩服,特手書了一幅字想要贈與院長,不曾想您的下人卻說院長每日收字到手軟,”陸允咳了一聲,“本府還是不要自討沒趣了,請將字還迴,本府這就走。”
“哪會,大人息怒,都是小人的家奴的錯,”他說著又朝那下人打了一巴掌,“還不滾,去柴房領十棍子。”
“老爺饒命,小的不敢了,放過小的這迴吧。”下人哀求道。
“放了你,知府老爺都敢如此怠慢,我平日如何教你們的,聖人的話都白聽了嗎?”牛恆吼道。
洪連聲輕蔑的哼了一聲,這牛恆是明裏暗裏的說自己是聖人了。
“好了,下人嘛,”陸允勸道,他有些不耐煩了,“下人不懂事,院長不要計較了。”
他朝下人揮了揮手,下人連磕了幾個頭,趕緊離開了。
“大人果真寬宏大量,”牛恆接著說道,“大人可還記得,當日大人同魏將軍入城時,小的還在城門迎接過大人。”
陸允沒有多加思索便轉開了話題。
“既然院長收了那麽多讚譽之詞,本府也想見識見識。”
牛恆愣住了,不知陸允會說這一句。
“大人,小人哪裏收到什麽讚譽之詞啊,都是小人的下人胡說罷了。”
陸允冷笑一聲。
“既然院長如何吝嗇,那本府就不打擾了。”說著轉身便走,但他心裏卻等著牛恆留他,他也確信牛恆不敢得罪自己。
“大人,這哪說的這是,”牛恆解釋道,“小人是收過一些,都是些鄉野村夫的信守塗鴉。”
陸允沒有理會,順著他的話說道:“那就請院長帶路吧。”
牛恆心裏叫苦不迭,三人朝內堂走,經過了學生的屋子,他們都好奇的打量著陸允,一共三間屋子,每間屋子大約二十人左右。
“院長真是桃李滿天下啊。”陸允諷刺道,心裏早已把麵前這個人鞭笞了無數次。
洪連聲望著那些孩子,露出同情的眼神,但他的眼睛沒有多做停留,繼續看著前方的路。一個下人從他們麵前走過,牛恆趕緊衝他使了個顏色,下人匆忙離開,不久便傳來了犬吠聲。
“牛院長還養狗嗎?”陸允裝作好奇的問道。
“看門狗而已。”牛恆應道,雖然雪還未化,他已全身都是汗水。他隱約覺得,這位知府大人並非來送字的,他開始擔心起自己的處境來。他叫下人把那幾隻狗牽去了別的地方,他不確定陸允是來做什麽的,但為穩妥起見,一切可以當做借口的東西,都不應該出現。
三人走到一間屋子前,那屋子上赫然掛著一塊牌匾:功德無量。
洪連聲望著這匾便笑了。
“將軍,看來這位院長還鑽研佛法。”洪連聲諷刺的說道,陸允也連連稱是。
牛恆推開門,陸允便走了進去。屋子不大,卻十分別致,所有家具都是竹子做成,對門的牆上掛滿了題字,其下立了一方小台,上麵一隻花瓶,插著幾根枝條。
“看來牛院長果然是楷模啊,如此眾多的題字,”陸允笑道,“我的字看來時掛不上了。”
“不會不會,小人這就差人掛上。”牛恆緊張的說道。
“不急不急,”陸允製止道,“院長,本府想去看看學生,如何?”
牛恆立刻鬆了口氣,他似乎並不害怕學生們會說些什麽,或者說,學生什麽也不會說。
三人迴到剛才經過的屋子,學生們看著陸允和洪連聲,一臉茫然,眼神呆滯,當看到牛恆時,他們的眼中顯示出了驚恐。
“這位是新上任的陸知府,曾經可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牛恆笑吟吟的說道,但不知怎的,孩子們臉上的恐懼看的愈發明顯了,“趕快歡迎陸知府。”
學生們齊刷刷的站起來,重重的行了一禮。陸允看著他們,眼中劃過一絲同情,但他並沒有說些什麽,讓他們坐下後。他拿起了案上的一本書,朝那些學生晃了晃。
“你們牛院長可是老師的楷模,那他的學生自然不會差的,”他說著看了一眼牛恆,“院長,您挑個孩子讓他給我背上一段如何,也算本府檢驗他們學的如何,背的好獎勵,背不好也不必責罰,如何?”
“大人說怎樣便是怎樣了。”牛恆低聲說道。
陸允翻了翻書,便隨便點了一個學生,讓他從頭背起,把書遞給洪連聲,在他耳邊低語了一番,洪連聲似有所悟,點了點頭,便低頭看書。
陸允並沒有聽見孩子在背什麽,他焦急的等待洪連聲。牛恆也心急如焚,他並不知道陸允想要做什麽,他急不可耐,可表麵卻要裝的恭順。
洪連聲合上書,朝陸允點了點頭。
陸允心領神會,讓學生停止,學生緊張的看著牛恆,牛恆點點頭,他便坐下了。
陸允半晌沒說話,他的臉已經憋的通紅,他所有的怒氣此時已全部堆積在臉上,他像即將沸騰的油鍋,煙已漫起,轉眼便要天崩地裂。
“牛院長,請告訴本府,這書是哪裏來的?”陸允一字一句的說道。
牛恆戰戰兢兢的看著陸允,心下著急,可又不知道錯在哪裏,隻能照實說道:“此書出自曲沃官學。”
“哪門子的官學?”陸允冷冷的說道。
“就,就是官學。”牛恆結結巴巴的說道。
“本府是在問你,你這官學是姓晉啊還是姓魏啊?”陸允吼道,將書扔在牛恆臉上。
牛恆這才明白是怎麽一迴事,立刻跪下。
“大,大人,這聖賢書可都是出自古之聖賢啊,講的可都是忠君愛國之事啊。”
“是啊,忠君愛國,可你的書是晉國的,自然忠的是晉國,你教這些學生讀晉國的聖賢書,自然是忠這晉國的君,那你打算將我魏國的君置於何處啊?”陸允的眼睛已經通紅,在牛恆麵前的已經不是剛才的陸允,而是在戰場上的野獸。
學生也被陸允嚇得不輕,紛紛抱在一起,驚恐的看著兩人,洪連聲朝大家搖搖頭,示意他們不要驚慌。
“我,在,問,你,話,”陸允放慢語速,“說,你忠的是哪個君?”
“我,我,魏王,”牛恆的雙手已經顫抖不已,他的頭已經全部貼在地上,一動不動,“忠我魏王。”
陸允站起身,朝屋外大喊了一聲:“來人啊。”
說完,衙役便都衝了進來,還有牛恆的下人,大家不知道發生什麽事,竟有幾個下人拿著棍子站在陸允身前與其對峙。
“老爺,怎麽了,要不要動手?”
“滾,”牛恆抬起頭哭著喊道,“不許對知府大人無禮。”
陸允冷笑著對衙役喊道:“來啊,分成三組,一組將書院所有人嚴加看管,一組收繳全部書籍,封存,留作謀逆的證物,還有一組,”陸允朝著那幾個拿著棍子的下人,“把這幾個不識好歹的每人先打上四十棍,讓他們長長見識,不是誰都是好欺負的。”
衙役們應了一聲,便分頭辦差,那幾個那棍子的下人被直接按在地上,棍子如雨點般落下,打的他們嗷嗷喊疼,像是承受不了重貨而哭喊的拉磨的驢。牛恆被兩個衙役架起來時,臉都青了,他趴過的地上濕了一片,學生們看後都哈哈大笑起來,陸允迴頭看了看他們,收起了那副閻王般的臉,露出了溫馨的一笑,洪連聲朝他看了看,信服的拜了拜。
沒過多久,陸允便又聽到犬吠聲,一個衙役跑了過來。
“報告大人,後院有四隻惡犬,弟兄們近不得。”
“廢物,”陸允又吼道,“他們跑了嗎?”
“沒有,被鐵鏈鎖著。”
“幾隻腦袋。”
衙役抬頭看著陸允。
“說話。”
“一個。”
“那就是了,”陸允吸了一口氣,“既是尋常的狗,為何要怕。”
“可,可是,”
陸允打斷了他話。
“沒什麽可是,要麽你們把它們宰了,要麽本府親自動手,但你們以後也別想當這份差,你看呢?”
衙役隻得領了命往後院走去。
“慢著,”陸允叫住了他,他刻意提高嗓子說,“把狗宰了,再把那什麽醒世屋的東西拿出來,和屍體,一並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