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境進入曲沃,若是一般人,走路也會在四五天就可以看見曲沃的城池。但陸允走了七天,才在遠處看見曲沃城頭掛著的一麵麵小旗,有時候稍一抬頭,風大些,霧厚些,那些小旗便消失了蹤跡。顧先生雇的這支隊伍卯足了勁兒,吸引了無數人駐足,知府上任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凡是過路的州縣,大小的官員無不出來迎接的,從一頭城門進去,便要多耗上一天去應酬才能走到下一個城門才能出去。曲沃是天下富商之地,又是晉國舊都。晉國滅亡後,魏王在晉國置下了三個提督和一個知府,那三個提督掌管轄內一切事務。唯獨這知府,雖說是知府,卻拿了提督的權力,統領一方。
過道的州縣或多或少都要受些曲沃的恩惠,要麽是歸屬於曲沃,要麽是受著商人的利益,所以隻要一聽到曲沃的新官上任,誰都要來巴結一番。陸允也幹脆聽了陸先生的話照單全收。
到了第九日,陸允終於進了曲沃城,但天公並不給他這個新官一丁點的麵子,從上午就開始烏雲陣陣,到了晌午,幹脆開始飄雪,不到傍晚的功夫,那雪便如毯子一般蓋住了整個曲沃。
陸允是晌午後入得城,早在城外十裏,曲沃下屬的州縣官員,見過的沒見過的都已經列隊迎在了外麵,先是擺了一桌酒席,從曲沃各酒館請來的廚子,冷菜十二道,熱菜二十四道,官員們爭相敬酒,陸允倒是客氣,一一迴敬。酒席吃完,他已是有些微醉,但還是上了馬。走到下午時,雪越下越大,原先跟著他打算一道進城的官員還好好的跟著,但腳底下已經能聽見積雪的聲音,有的腳底一滑,不免摔個跟頭,可一個倒下便會牽連到其他人,跟著後麵兩個,三個,一路上跌倒無數。陸允騎在馬上,雖無這般摔倒之危險,但風夾雜著雪在臉上拍打過來也並不好受。
行到曲沃外二裏,又有一隊人馬出來相迎,他們沒有穿官服,一身便裝,但衣服質地考究,再看他們打扮,頭發被整整齊齊的紮在頭頂,沒人身邊都站著一位仆人為其撐傘。陸允想著估摸著是曲沃的富商,果不其然,帶頭的一位商人向前大步走來,仆人一個沒跟上,落了幾滴雪在主人的頭上,商人卻不以為意,見到陸允,立刻跪下行禮,後麵的商人也都跟著跪下。
“小人盧秉宗,曲沃商會會長,帶領商會同僚共二十二人,特來此恭候知府大駕。”
盧秉宗的聲音甚是洪亮,震的眾人耳膜打鼓,陸允本來就有些醉醺醺的,經他這麽一嗓子,頓時醒了半分,他看著地上,連忙下來攙扶,雪已經開始沒過腳踝,第一腳下地時,竟也險些摔倒。
他扶起盧會長,為他拍去身上少許的雪花,盧秉宗急忙搶過仆人的傘,為陸允撐上。盧秉宗人如其聲,器宇軒昂,寬闊的後背,堅實的臂膀,陸允倒是覺得他有幾分行伍的氣質,不像是與人和善的商人。
陸允上下打量著,也不禁思量,不到幾個月的功夫,這商會就易了主,無論這盧會長是否清白,他都是需要特別調查的。
“盧會長,客氣了,”陸允說道,“恕本府直言,從前一直聽說這商會會長一職一直又孫吉擔任。”
陸允故意止住話頭,去看著盧秉宗的表情,但他隻是微微歎氣,作出一副悲傷的樣子,再看眾商人,也大致都是一樣的表情,陸允期待的可以見到的驚詫卻一點都沒有顯示出來。
“不瞞大人說,孫吉大人一個半月前便去世了,”盧秉宗說著揭開外衣,露出了裏麵的孝衣,“今日尚在三月吊喪之期,我們這些同僚們平時深受孫會長的照顧,也都自願穿上了孝衣為其守靈,待大人入城,由府衙的老爺們接待後,我們還需要去孫府接著守靈到天亮的。”
陸允暗暗佩服這些商人的義氣,露出了欽佩的表情。
“自是如此,那諸位請迴吧,本府自己可以找到府衙,實在不行,”陸允迴頭指向眾官,“他們也可以帶本府過去。”
“萬萬不可,”盧秉宗趕緊擺手,“小人已答應了張同知,在大人進城前,一定要為大人接風。來呀。”
正說著,從身後過來一頂八抬大轎落在了陸允的身邊。
“請大人上轎,府衙的大人們還在等著您。”盧秉宗親自為陸允掀起簾子。
“不必了吧,”陸允推辭道,“本府騎著馬變好。”
“小人知大人是行伍出身,坐不慣轎子,可這都是商會同僚的一點心意,”盧秉宗接著說道,“大人放心,您的馬我們會給您牽著,我們為您找來了曲沃最好的養馬師傅來管理您的馬,它不會受半點委屈。”
陸允麵露難色。
“這樣吧,本府還是騎馬,轎子跟著,如何?”陸允說道。
“大人,”盧秉宗跪下道,“若是老會長在此,也定然會勸大人入轎。以往的大人上任,也都是孫會長帶著我們親自來迎。今日他老人家不在了,但這規矩是不能破的,望大人體諒商會的苦心。”
陸允推辭不得,隻好進入轎子,待他坐定,外麵有人喊了一聲“起”便接著上路了。
這轎子果然比騎馬舒服,且這轎子內部寬敞,不像騎馬那般受拘束,陸允稍微放鬆了身子,繃直了腿,伸了個懶腰,又掀起簾子看看外麵,天色已黑,曲沃城頭已然掛起了燈籠,幾個兵丁在城頭警惕的朝下望去。
入得城後,卻是另一番景象,雖已天黑,但燈火通明,商鋪林立,特別是酒館和風月之地更是人聲鼎沸,街上的行人絡繹不絕,隻是在陸允經過時才站在一旁避讓,行人好奇的好,爭相打量這頂八抬大轎。陸允透出一點點縫朝外望去,這曲沃的景象就是與安邑不同,安邑雖同是國都,但商業卻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天色未黑便已黑燈瞎火,入夜後更是一片死寂。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晉國為魏國所滅吧。
陸允想著。
行到一處路口時,轎子放下了,陸允以為是到了,便準備下轎,他掀開簾子,卻看到了府衙的官員站立兩旁迎接。
盧秉宗走到轎子前,低語道:
“大人,前麵便是府衙的眾老爺,”他又道,“我們這就去孫府守靈了,望大人多多包涵,他日必當登門致歉。”
陸允趕緊出轎,扶著盧秉宗的肩膀,說道:
“盧會長客氣了,今日承蒙盧會長照顧,才免受了這風雪。”
“哪裏的話,應該的,那小人便告辭了。”盧秉宗行了一禮,朝後麵的同僚們一揮手,眾人齊聲喊道:“祝陸大人官運亨通,累進遷升。”
商會的人走後,府衙官員的隊伍裏走出一人,他很矮小,那身官服像穿錯了一般顯得空蕩蕩的,他跑到陸允身邊,便朝他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下官曲沃同知張劍鋒,見過知府大人。”
“劍鋒,好名字,”陸允歎道,“出生行伍世家嗎?”
“大人明察,下官的父親曾做過一任的總兵,家父一直希望下官可以魏國效力,”張劍鋒補充道,“但小人自幼生的矮小,不比當兵的魁梧,故一直也未能如願。”
“當兵未必是好事,”陸允長歎一聲,“造福一方百姓也是為國效力。”
“多謝大人抬舉,”張劍鋒站直了身子,指著遠處說,“大人,為了為大人洗塵,已在淮汐樓備上薄酒,眾官員恭請大人移步。”
陸允已經有些困倦了,但還是答應了張劍鋒的請求,隨他們去了淮汐樓,那一晚,陸允已經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被敬了多少個來迴,他們在二樓的雅間,跟隨的州縣官員則在一樓,但凡敬酒,一樓的官吏們便要端著酒杯登登上樓,他們早已經爛醉如泥,上樓時更是分不清輕重,倒在了地上抱著酒杯就再也沒起來。
陸允不願那樣,但也隻能勉強應付著喝著。酒席完畢已是午夜,陸允被下人扶著上了轎子,他掀開了簾子一角,望著那淮汐樓,看著雪已經蓋住了屋頂和房簷,昏黃的燈光照著他的臉,他覺得有些累,又十分清醒。
轎夫加快了腳步,他在轎子裏一搖一晃,臉已是通紅,他靠在邊上,看著抖動的簾子,一點點的,睡著了。
過道的州縣或多或少都要受些曲沃的恩惠,要麽是歸屬於曲沃,要麽是受著商人的利益,所以隻要一聽到曲沃的新官上任,誰都要來巴結一番。陸允也幹脆聽了陸先生的話照單全收。
到了第九日,陸允終於進了曲沃城,但天公並不給他這個新官一丁點的麵子,從上午就開始烏雲陣陣,到了晌午,幹脆開始飄雪,不到傍晚的功夫,那雪便如毯子一般蓋住了整個曲沃。
陸允是晌午後入得城,早在城外十裏,曲沃下屬的州縣官員,見過的沒見過的都已經列隊迎在了外麵,先是擺了一桌酒席,從曲沃各酒館請來的廚子,冷菜十二道,熱菜二十四道,官員們爭相敬酒,陸允倒是客氣,一一迴敬。酒席吃完,他已是有些微醉,但還是上了馬。走到下午時,雪越下越大,原先跟著他打算一道進城的官員還好好的跟著,但腳底下已經能聽見積雪的聲音,有的腳底一滑,不免摔個跟頭,可一個倒下便會牽連到其他人,跟著後麵兩個,三個,一路上跌倒無數。陸允騎在馬上,雖無這般摔倒之危險,但風夾雜著雪在臉上拍打過來也並不好受。
行到曲沃外二裏,又有一隊人馬出來相迎,他們沒有穿官服,一身便裝,但衣服質地考究,再看他們打扮,頭發被整整齊齊的紮在頭頂,沒人身邊都站著一位仆人為其撐傘。陸允想著估摸著是曲沃的富商,果不其然,帶頭的一位商人向前大步走來,仆人一個沒跟上,落了幾滴雪在主人的頭上,商人卻不以為意,見到陸允,立刻跪下行禮,後麵的商人也都跟著跪下。
“小人盧秉宗,曲沃商會會長,帶領商會同僚共二十二人,特來此恭候知府大駕。”
盧秉宗的聲音甚是洪亮,震的眾人耳膜打鼓,陸允本來就有些醉醺醺的,經他這麽一嗓子,頓時醒了半分,他看著地上,連忙下來攙扶,雪已經開始沒過腳踝,第一腳下地時,竟也險些摔倒。
他扶起盧會長,為他拍去身上少許的雪花,盧秉宗急忙搶過仆人的傘,為陸允撐上。盧秉宗人如其聲,器宇軒昂,寬闊的後背,堅實的臂膀,陸允倒是覺得他有幾分行伍的氣質,不像是與人和善的商人。
陸允上下打量著,也不禁思量,不到幾個月的功夫,這商會就易了主,無論這盧會長是否清白,他都是需要特別調查的。
“盧會長,客氣了,”陸允說道,“恕本府直言,從前一直聽說這商會會長一職一直又孫吉擔任。”
陸允故意止住話頭,去看著盧秉宗的表情,但他隻是微微歎氣,作出一副悲傷的樣子,再看眾商人,也大致都是一樣的表情,陸允期待的可以見到的驚詫卻一點都沒有顯示出來。
“不瞞大人說,孫吉大人一個半月前便去世了,”盧秉宗說著揭開外衣,露出了裏麵的孝衣,“今日尚在三月吊喪之期,我們這些同僚們平時深受孫會長的照顧,也都自願穿上了孝衣為其守靈,待大人入城,由府衙的老爺們接待後,我們還需要去孫府接著守靈到天亮的。”
陸允暗暗佩服這些商人的義氣,露出了欽佩的表情。
“自是如此,那諸位請迴吧,本府自己可以找到府衙,實在不行,”陸允迴頭指向眾官,“他們也可以帶本府過去。”
“萬萬不可,”盧秉宗趕緊擺手,“小人已答應了張同知,在大人進城前,一定要為大人接風。來呀。”
正說著,從身後過來一頂八抬大轎落在了陸允的身邊。
“請大人上轎,府衙的大人們還在等著您。”盧秉宗親自為陸允掀起簾子。
“不必了吧,”陸允推辭道,“本府騎著馬變好。”
“小人知大人是行伍出身,坐不慣轎子,可這都是商會同僚的一點心意,”盧秉宗接著說道,“大人放心,您的馬我們會給您牽著,我們為您找來了曲沃最好的養馬師傅來管理您的馬,它不會受半點委屈。”
陸允麵露難色。
“這樣吧,本府還是騎馬,轎子跟著,如何?”陸允說道。
“大人,”盧秉宗跪下道,“若是老會長在此,也定然會勸大人入轎。以往的大人上任,也都是孫會長帶著我們親自來迎。今日他老人家不在了,但這規矩是不能破的,望大人體諒商會的苦心。”
陸允推辭不得,隻好進入轎子,待他坐定,外麵有人喊了一聲“起”便接著上路了。
這轎子果然比騎馬舒服,且這轎子內部寬敞,不像騎馬那般受拘束,陸允稍微放鬆了身子,繃直了腿,伸了個懶腰,又掀起簾子看看外麵,天色已黑,曲沃城頭已然掛起了燈籠,幾個兵丁在城頭警惕的朝下望去。
入得城後,卻是另一番景象,雖已天黑,但燈火通明,商鋪林立,特別是酒館和風月之地更是人聲鼎沸,街上的行人絡繹不絕,隻是在陸允經過時才站在一旁避讓,行人好奇的好,爭相打量這頂八抬大轎。陸允透出一點點縫朝外望去,這曲沃的景象就是與安邑不同,安邑雖同是國都,但商業卻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天色未黑便已黑燈瞎火,入夜後更是一片死寂。
也許這就是為什麽晉國為魏國所滅吧。
陸允想著。
行到一處路口時,轎子放下了,陸允以為是到了,便準備下轎,他掀開簾子,卻看到了府衙的官員站立兩旁迎接。
盧秉宗走到轎子前,低語道:
“大人,前麵便是府衙的眾老爺,”他又道,“我們這就去孫府守靈了,望大人多多包涵,他日必當登門致歉。”
陸允趕緊出轎,扶著盧秉宗的肩膀,說道:
“盧會長客氣了,今日承蒙盧會長照顧,才免受了這風雪。”
“哪裏的話,應該的,那小人便告辭了。”盧秉宗行了一禮,朝後麵的同僚們一揮手,眾人齊聲喊道:“祝陸大人官運亨通,累進遷升。”
商會的人走後,府衙官員的隊伍裏走出一人,他很矮小,那身官服像穿錯了一般顯得空蕩蕩的,他跑到陸允身邊,便朝他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下官曲沃同知張劍鋒,見過知府大人。”
“劍鋒,好名字,”陸允歎道,“出生行伍世家嗎?”
“大人明察,下官的父親曾做過一任的總兵,家父一直希望下官可以魏國效力,”張劍鋒補充道,“但小人自幼生的矮小,不比當兵的魁梧,故一直也未能如願。”
“當兵未必是好事,”陸允長歎一聲,“造福一方百姓也是為國效力。”
“多謝大人抬舉,”張劍鋒站直了身子,指著遠處說,“大人,為了為大人洗塵,已在淮汐樓備上薄酒,眾官員恭請大人移步。”
陸允已經有些困倦了,但還是答應了張劍鋒的請求,隨他們去了淮汐樓,那一晚,陸允已經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被敬了多少個來迴,他們在二樓的雅間,跟隨的州縣官員則在一樓,但凡敬酒,一樓的官吏們便要端著酒杯登登上樓,他們早已經爛醉如泥,上樓時更是分不清輕重,倒在了地上抱著酒杯就再也沒起來。
陸允不願那樣,但也隻能勉強應付著喝著。酒席完畢已是午夜,陸允被下人扶著上了轎子,他掀開了簾子一角,望著那淮汐樓,看著雪已經蓋住了屋頂和房簷,昏黃的燈光照著他的臉,他覺得有些累,又十分清醒。
轎夫加快了腳步,他在轎子裏一搖一晃,臉已是通紅,他靠在邊上,看著抖動的簾子,一點點的,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