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連殼蟹是一道湖南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湘菜係。以下是關於它的詳細介紹:
菜品曆史
我國食蟹已有幾千年曆史,兩周時已有蟹醬、蟹膏之製。文人雅士詠蟹詩詞,不勝枚舉,如“一腹金相玉質,兩螯明月秋江”“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等。《紅樓夢》中也寫有寶黛在藕香榭食蟹的故事,賞桂詠菊,充滿雅趣。
基本特點
這道菜的特點是焦脆鮮嫩,風味獨特。蟹肉的鮮美與外殼的酥脆相得益彰,給人帶來獨特的口感享受。
營養價值
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研究發現,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複大有補益。一般認為,藥用以淡水蟹為好,海水蟹隻可供食用。中醫認為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等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製作材料
1. 鮮青蟹500克;
2. 黃醋25克;
3. 淨香菜50克;
4. 醬油15克;
5. 肉清湯25克;
6. 濕澱粉25克;
7. 麵粉25克;
8. 味精1克;
9. 紹酒50克;
10. 精鹽1克;
11. 薑末10克;
12. 熟豬油500克(實耗100克);
13. 蔥花10克;
14. 芝麻油5克。
製作方法
1. 將青蟹洗淨,除去背殼、蟹鰓和下腹臍部,刮淨腳下的毛。再將青蟹切成2厘米的長方塊,留下大小腿,去掉關節和腳爪,然後底板朝下攤開平放一瓷盤裏,撒上麵粉待用。
2. 把蔥花、薑末盛入小碗,再放入醬油、醋、紹酒、味精、濕澱粉、精鹽和肉清湯25克兌成汁子。
3. 炒鍋置旺火,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蟹塊,炸呈紅色後,連油倒入漏勺,濾去油。
4. 炒鍋放入熟豬油75克,燒至六成熟,下入炸好的蟹塊,將汁子攪勻倒入鍋中,持鍋顛翻幾下,淋入芝麻油裝盤,香菜拚放盤邊即成。
注意事項
1. 在煮食螃蟹時,宜加入一些紫蘇葉、鮮生薑,以解蟹毒,減其寒性。它可以用來蒸、煮、炸或製小吃餡心。
2. 蒸蟹時應將蟹捆住,防止蒸後掉腿和流黃。生螃蟹去殼時,先用開水燙3分鍾,這樣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費。
3. 買迴螃蟹後不用水衝洗,可放入幹淨的缸、壇裏,用糙米加入兩個打碎殼的雞蛋,再撒上兩把黑芝麻將蟹蓋淹沒,然後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氣能流通,但又不能讓蟹見陽光。這樣養3天左右取出,由於蟹吸收了米、蛋中的營養,蟹肚會壯實豐滿,重量明顯增加,吃起來肥鮮香美。
4. 蟹易動風,故不宜冷食;另外,死蟹不能食用。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跌打損傷、筋斷骨碎、瘀血腫痛、產婦胎盤殘留、孕婦臨產陣縮無力、胎兒遲遲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為好。
2. 平素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腹痛隱隱、風寒感冒未愈、宿患風疾、頑固性皮膚瘙癢疾患之人忌食。
3. 月經過多、痛經、懷孕婦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食用搭配禁忌
螃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紅柿、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否則會導致腹瀉;也不宜與茶水同食,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忌飲茶水。
菜品文化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蟹在美食中的重要地位。煎連殼蟹作為一道傳統湘菜,不僅展現了湖南人對美食的獨特見解和烹飪技巧,也傳承了悠久的飲食文化。它的製作過程雖然相對複雜,但正是這種精心烹製,才使得蟹肉的鮮美和外殼的酥脆達到完美的結合,成為餐桌上令人難以忘懷的佳肴。
這道煎連殼蟹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食客喜愛。在品嚐這道菜時,不僅是在享受美食,也是在感受湖南飲食文化的魅力。不過,在食用時需注意相關的禁忌事項,以確保既能品嚐美味,又能保持健康。
菜品曆史
我國食蟹已有幾千年曆史,兩周時已有蟹醬、蟹膏之製。文人雅士詠蟹詩詞,不勝枚舉,如“一腹金相玉質,兩螯明月秋江”“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等。《紅樓夢》中也寫有寶黛在藕香榭食蟹的故事,賞桂詠菊,充滿雅趣。
基本特點
這道菜的特點是焦脆鮮嫩,風味獨特。蟹肉的鮮美與外殼的酥脆相得益彰,給人帶來獨特的口感享受。
營養價值
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研究發現,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複大有補益。一般認為,藥用以淡水蟹為好,海水蟹隻可供食用。中醫認為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等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製作材料
1. 鮮青蟹500克;
2. 黃醋25克;
3. 淨香菜50克;
4. 醬油15克;
5. 肉清湯25克;
6. 濕澱粉25克;
7. 麵粉25克;
8. 味精1克;
9. 紹酒50克;
10. 精鹽1克;
11. 薑末10克;
12. 熟豬油500克(實耗100克);
13. 蔥花10克;
14. 芝麻油5克。
製作方法
1. 將青蟹洗淨,除去背殼、蟹鰓和下腹臍部,刮淨腳下的毛。再將青蟹切成2厘米的長方塊,留下大小腿,去掉關節和腳爪,然後底板朝下攤開平放一瓷盤裏,撒上麵粉待用。
2. 把蔥花、薑末盛入小碗,再放入醬油、醋、紹酒、味精、濕澱粉、精鹽和肉清湯25克兌成汁子。
3. 炒鍋置旺火,放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蟹塊,炸呈紅色後,連油倒入漏勺,濾去油。
4. 炒鍋放入熟豬油75克,燒至六成熟,下入炸好的蟹塊,將汁子攪勻倒入鍋中,持鍋顛翻幾下,淋入芝麻油裝盤,香菜拚放盤邊即成。
注意事項
1. 在煮食螃蟹時,宜加入一些紫蘇葉、鮮生薑,以解蟹毒,減其寒性。它可以用來蒸、煮、炸或製小吃餡心。
2. 蒸蟹時應將蟹捆住,防止蒸後掉腿和流黃。生螃蟹去殼時,先用開水燙3分鍾,這樣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費。
3. 買迴螃蟹後不用水衝洗,可放入幹淨的缸、壇裏,用糙米加入兩個打碎殼的雞蛋,再撒上兩把黑芝麻將蟹蓋淹沒,然後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氣能流通,但又不能讓蟹見陽光。這樣養3天左右取出,由於蟹吸收了米、蛋中的營養,蟹肚會壯實豐滿,重量明顯增加,吃起來肥鮮香美。
4. 蟹易動風,故不宜冷食;另外,死蟹不能食用。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跌打損傷、筋斷骨碎、瘀血腫痛、產婦胎盤殘留、孕婦臨產陣縮無力、胎兒遲遲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為好。
2. 平素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腹痛隱隱、風寒感冒未愈、宿患風疾、頑固性皮膚瘙癢疾患之人忌食。
3. 月經過多、痛經、懷孕婦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食用搭配禁忌
螃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紅柿、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飲用冷飲,否則會導致腹瀉;也不宜與茶水同食,吃蟹時和吃蟹後1小時內忌飲茶水。
菜品文化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蟹在美食中的重要地位。煎連殼蟹作為一道傳統湘菜,不僅展現了湖南人對美食的獨特見解和烹飪技巧,也傳承了悠久的飲食文化。它的製作過程雖然相對複雜,但正是這種精心烹製,才使得蟹肉的鮮美和外殼的酥脆達到完美的結合,成為餐桌上令人難以忘懷的佳肴。
這道煎連殼蟹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食客喜愛。在品嚐這道菜時,不僅是在享受美食,也是在感受湖南飲食文化的魅力。不過,在食用時需注意相關的禁忌事項,以確保既能品嚐美味,又能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