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詩詞易理燭照聊齋:神秘故事中的陰陽變易與人生哲思
易理燭照聊齋
幻域奇情筆下箋,聊齋誌異韻中傳。
蛙神禍福陰陽化,任秀窮通毅誌堅。
阿端晚霞柔濟勇,白秋慕子意通緣。
易理深含諸鬼事,細參世相悟幽玄。
詮釋
首聯“幻域奇情筆下箋,聊齋誌異韻中傳”,描述《聊齋誌異》這部作品以文字為載體,記錄下了虛幻世界裏奇異的情感和故事,通過富有韻律的文字得以流傳千古,點明了創作的主題與素材來源。
頷聯“蛙神禍福陰陽化,任秀窮通毅誌堅”,切入具體篇章。“蛙神禍福陰陽化”指“青蛙神二則”裏青蛙神帶來的福禍變化如同陰陽轉化,難以捉摸,深刻體現了陰陽觀念在故事中的呈現,展現事物的兩麵性與變化性;“任秀窮通毅誌堅”講述任秀在貧困與通達的不同境遇下,憑借堅毅的意誌不斷前行,反映出麵對命運起伏時應有的堅韌態度,這與《周易》倡導的在時運變化中自強不息相唿應。
頸聯“阿端晚霞柔濟勇,白秋慕子意通緣”,“阿端晚霞柔濟勇”描繪“晚霞”故事中,晚霞的柔順與阿端的勇毅相互補充,共同克服重重困難,詮釋了剛柔並濟的易理思想在人物關係和命運抗爭中的作用;“白秋慕子意通緣”則說的是“白秋練”裏白秋練和慕生因詩意而心意相通,結緣於這種特殊的感應,暗合《周易》天人感應之理,展示了超越世俗的情感聯係與精神契合。
尾聯“易理深含諸鬼事,細參世相悟幽玄”,總結全詩,表明《聊齋誌異》中的這些鬼怪故事深深蘊含著《周易》的哲學道理,讀者需要仔細品味、參透其中的世間萬象,才能領悟到隱藏在故事背後幽深玄妙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強調從書中故事汲取易理精華以指導人生的重要性與價值。~
一、易理燭照聊齋:神秘故事中的陰陽變易與人生哲思
《聊齋誌異》以其奇幻詭譎的故事,勾勒出人性、世情與超自然力量交織的獨特畫卷。在“青蛙神二則”“任秀”“晚霞”“白秋練”等篇章中,隱藏著深厚的文化密碼與哲學意蘊,從《周易》哲學視角切入,可揭開其神秘麵紗,窺探古人對宇宙、人生規律的深刻認知。
《青蛙神二則》:陰陽交感與禍福相依
“青蛙神二則”中,青蛙神的顯隱無常、恩威並施呈現出陰陽交感的複雜態勢。青蛙神初現,其靈異力量打破主人公平靜生活,是一種“變易”的開端,如同《周易》中陰陽爻的變動引發卦象變化。蛙神賜福時,家門順遂、財貨豐足,此為陽之盛;而稍不如意便降災禍,又轉為陰之威。這恰似陰陽的相互轉化,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在家庭關係中,麵對蛙神的要求與喜怒,人物或恭敬順應,或掙紮反抗,實則是在尋求與這股神秘力量的平衡,契合《周易》“保合太和”理念,在陰陽的動態變化中追求和諧穩定,告誡人們安於時運變化,以敬畏之心對待未知力量,順應自然與超自然的規律方能在禍福輪轉中趨吉避兇。
《任秀》:時運變遷下的自強不息
任秀的故事宛如一幅命運沉浮的卦象展開。起初家道中落、困於生計,是處於人生低穀的“否”境,然其不甘沉淪,毅然踏上旅途謀生,有了改變命運的“乾”之剛健奮進。途中雖曆經波折,如遇風浪、財物被盜等險象,卻始終未放棄前行,體現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即使麵對不可控的外力幹擾,任秀也積極應對,在時運的否泰轉換中努力把握主動權。其最終的收獲不僅是物質上的改善,更是精神上對命運的不屈抗爭與掌控,啟示人們在困境中要秉持堅毅之德,以積極行動去突破命運的陰霾,遵循《周易》所倡導的在時運變化中不懈追求自我提升與發展。
《晚霞》:剛柔並濟與情愛的救贖
晚霞的身世飄零與阿端的深情執著,交織出一曲剛柔並濟的愛情悲歌。晚霞於宮廷教坊中身不由己,柔弱之軀飽受命運揉搓,恰似坤卦之柔順承載苦難;而阿端鍾情不渝,勇闖險境尋愛,盡顯乾卦之剛健勇毅。二人相遇相知,阿端的陽剛之氣給予晚霞生活的希望與抗爭的勇氣,晚霞的溫柔細膩則撫慰阿端漂泊之心,是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情感融合。他們在險惡的環境下堅守愛情,最終突破禁錮,實現自我救贖,這一過程如同在複雜卦象中找到生機之爻。此故事揭示愛情在人生困境中的力量,陰陽協調的情感關係能化解艱難險阻,正如《周易》所蘊含的天地交合、陰陽和諧而生萬物的哲理,啟示人們珍視情感中的陰陽平衡,以愛為力量衝破命運枷鎖。
《白秋練》:天人感應與情之貞守
白秋練與慕生的愛情源於詩意的心靈感應,契合《周易》中天人相通的理念。白秋練身為魚妖,卻因慕生的吟詩聲而心動情生,是一種超越物種與世俗的靈性契合,宛如人與天地自然在精神層麵的交感共鳴。其愛情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麵臨著家庭阻撓、生死離別等重重考驗,但二人情比金堅,秋練為情憔悴,慕生為情堅守,在情感的磨難中展現出貞恆之德。這如同《周易》中恆卦所示,在複雜多變的世事中,堅守內心的真情真愛,順應情感的自然生發與內心的道德準則,不為外界幹擾所動搖,方能收獲愛情的正果,體現出古人對情感與天道感應的浪漫想象和對忠貞愛情的至高推崇,借易理中天人關係詮釋愛情的神聖與堅韌。
從《周易》哲學審視《聊齋誌異》這些篇章,可見古人借鬼怪奇情演繹人生百態,將陰陽變易、剛柔並濟、天人感應等易理融入故事內核。這些故事跨越時空,傳遞著對命運、情感、道德的深邃思考,教導後世在變幻莫測的人生旅途中,洞察陰陽之理、秉持道德操守、追求和諧共生,以智慧與德行安身立命,在命運長河中把握人生方向,駛向理想的彼岸,讓古老的哲學智慧在文學的滋養下熠熠生輝,持續啟迪心靈、指引生活。
二、《聊齋誌異》中《青蛙神》二則、《任秀》、《晚霞》、《白秋練》的原文與白話文:
《青蛙神》二則的原文與白話文:
第一則
原文:江漢之間,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幾百千萬,有大如籠者。或犯神怒,家中輒有異兆:蛙遊幾榻,甚或攀緣滑壁不得墮,其狀不一,此家當兇。人則大恐,斬牲禳禱之,神喜則已。楚有薛昆生者,幼惠,美姿容。六七歲時,有青衣媼至其家,自稱神使,坐致神意,願以女下嫁昆生……(因篇幅限製,中間部分省略)由此昆生亦老成,不作惡謔,於是情好益篤。十娘曰:“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故不欲留孽根於人世;今已靡他,妾將生子。”居無何,神翁神媼著朱袍,降臨其家。次日,十娘臨蓐,一舉兩男,由此往來無間。居民或犯神怒,輒先求昆生;乃使婦女輩盛妝入閨,朝拜十娘,十娘笑則解。薛氏苗裔甚繁,人名之“薛蛙子家”。近人不敢唿,遠人則唿之。
白話文:在長江、漢水之間,百姓侍奉蛙神非常虔誠。蛙神祠中的青蛙不知有幾百萬隻,有的大得像籠子。如果有人觸犯了蛙神的怒氣,家裏就會出現怪異的征兆。楚地有個叫薛昆生的人,小時候很聰明,容貌俊美。六七歲時,有個穿青衣的老太婆到他家,自稱是神使,傳達神的旨意,說願意把女兒許配給昆生……(中間部分省略)從此昆生也變得成熟穩重,不再作惡戲謔,於是夫妻感情更加深厚。十娘說:“我以前因為你輕薄,未必能與你白頭偕老,所以不想在人世留下孽根;現在我已心意堅定,將要為你生子了。”過了不久,蛙神夫婦穿著朱袍降臨他家。第二天,十娘分娩,一舉生下兩個男孩。從此往來親密無間。居民如果觸犯了蛙神的怒氣,就先去求昆生;然後讓婦女們盛裝進入閨房,朝拜十娘,十娘一笑,災禍就解除了。薛家後代非常繁盛,人們稱他們為“薛蛙子家”。
第二則
原文:青蛙神,往往托諸巫以為言。巫能察神嗔喜:告諸信士曰“喜矣”,神則至;“怒矣”,婦子坐愁歎,有廢餐者。流俗然哉?抑神實靈,非盡妄也?有富賈周某性吝嗇。會居人斂金修關聖祠,貧富皆與有力,獨周一毛所不肯拔……(因篇幅限製,中間部分省略)巫過此茫不自知;或告之,大慚,質衣以盈之。惟二人虧其數,事既畢,一人病月餘,一人患疔瘇,醫藥之費,浮於所欠,人以為私克之報雲。異史氏曰:“老蛙司募,無不可與為善之人,其勝刺釘拖索者不既多乎?又發監守之盜而消其災,則其現威猛,正其行慈悲也。神矣!”
白話文:青蛙神往往通過巫師來傳達旨意。巫師能察知神的喜怒,告訴信徒們“神高興了”,神就會降臨;“神發怒了”,婦女兒童就會憂愁歎息,甚至有吃不下飯的。有個富商周某生性吝嗇。正好居民們集資修建關聖祠,貧富都出了力,唯獨周某一毛不拔……(中間部分省略)巫師過後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人告訴了他,他非常慚愧,抵押衣服來補足差額。隻有兩個人虧欠了數額,事情結束後,一個人病了一個多月,一個人患了疔瘡,醫藥費用超過了所欠的數額,人們認為這是私自克扣的報應。異史氏說:“老蛙主管募捐,沒有不可與人為善的人,這比用刺釘拖索強迫募捐的不是好得多嗎?又揭發監守自盜的行為並消除其災禍,那麽它表現出的威猛,正是它施行的慈悲呀。真是神奇啊!”
《聊齋誌異·任秀》的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原文
任建之,魚台人。販氈裘為業,竭資赴陝。途中逢一人,自言:“申竹亭,宿遷人。”話言投契,盟為昆弟,行止與俱。至陝,任病不起,申善視之,積十餘日,疾大漸。謂申曰:“吾家故無恆產,八口衣食皆恃一人犯霜露。今不幸殂謝異域。君,我手足也,兩千裏外,更有誰何!囊金二百餘金,一半君自取之,為我小備殮具,剩者可助資斧;其半寄吾妻子,俾輦吾櫬而歸。如肯攜殘骸旋故裏,則裝資勿計矣。”乃扶枕為書付申,至夕而卒。申以五六金為市薄材,殮已。主人催其移槥,申托尋寺觀,竟遁不返。任家年餘方得確耗。
任子秀,年十七,方從師讀,由此廢學,欲往尋父柩。母憐其幼,秀哀涕欲死,遂典資治任,俾老仆佐之行,半年始還。殯後家貧如洗。幸秀聰穎,釋服,入魚台泮。而佻達喜博,母教戒綦嚴,卒不改。
有表叔張某賈京師,勸赴都,願攜與俱,不耗其資。秀喜從之。至臨清,泊舟關外。時鹽航艤集,帆檣如林。臥後,聞水聲人聲,聒耳不寐。更既靜,忽聞鄰舟骰聲清越,入耳縈心,不覺舊技複癢。竊聽諸客,皆已酣寢,囊中自備千文,思欲過舟一戲。潛起解囊,捉錢踟躕,迴思母訓,即複束置。既睡,心怔衝苦不得眠;又起又解,如是者三。興勃發,不可複忍,攜錢徑去。至鄰舟,則見兩人對賭,錢注豐美。置錢幾上,即求入局。二人喜,即與共擲。秀大勝。一客錢盡,即以巨金質舟主,漸以十餘貫作孤注。賭方酣,又有一人登舟來,眈視良久,亦傾囊出百金質主人,入局共博。張中夜醒,覺秀不在舟,聞骰聲,心知之,因詣鄰舟,欲撓沮之。至,則秀胯側積資如山,乃不複言,負錢數千而返。唿諸客並起,往來移運,尚存十餘千。未幾三客俱敗,一舟之錢盡空。客欲賭金,而秀欲已盈,故托非錢不博以難之。張在側,又促逼令歸。三客燥急。舟主利其盆頭,轉貸他舟,得百餘千。客得錢,賭更豪,無何又盡歸秀。
天已曙,放曉關矣,共運資而返。三客已去。主人視所質二百餘金,盡箔灰耳。大驚,尋至秀舟,告以故,欲取償於秀,及問裏居、姓名,知為建之之子,縮頸羞汗而退。過訪榜人,乃知主人即申竹亭也。秀至陝時,亦頗聞其姓字;至此鬼已報之,故不複追其前郤矣。乃以資與張合業而北,終歲獲息倍蓰。遂援例入監。益權子母,十年間財雄一方。
白話文故事
山東魚台人任建之,以販賣毛氈和皮大衣為生,他帶著所有的本錢前往陝西。途中遇到一個自稱申竹亭的宿遷人,二人相談甚歡,結拜為兄弟,形影不離。到了陝西,任建之病倒了,申竹亭細心照料他。十多天後,任建之病情加重,對申竹亭說:“我家本就沒有多少財產,八口人的生活全靠我在外奔波。如今我不幸要客死異鄉,在這離家兩千多裏的地方,隻有你能幫我了。包袱裏有二百多兩銀子,你拿一半,給我置辦棺材等,剩下的做你的路費;另一半麻煩你寄給我妻子,好讓她雇車把我運迴去。如果你肯親自送我迴家,費用都從我的那份裏出。”說完在枕頭上寫了給妻子的信,交給申竹亭,當晚就去世了。申竹亭卻隻用了五六兩銀子買了口薄皮棺材裝殮任建之,然後借口找和尚道士做道場,一去不迴。任家一年多後才得到確切消息。
任建之的兒子任秀,當時十七歲,正在讀書,得知父親死訊後,要去陝西找迴父親的靈柩。母親因他年紀小,不舍得讓他去,他哭得死去活來,母親隻好同意。變賣了東西給他準備路費,派老仆人和他一起去,半年後才迴來。出殯後,家裏一貧如洗。幸虧任秀聰明,服喪期滿後,考中了本縣的秀才。但他性情放蕩,又愛賭博,母親雖嚴加管教,他卻始終不改。
一次,任秀的表叔張某要去京城做生意,願意帶他一起去,且不要他的路費,任秀很高興地答應了。到了臨清,船停在城西關。當晚,任秀聽到鄰船傳來擲骰子的聲音,心中癢癢,幾次猶豫後,最終忍不住帶著一千文錢去鄰船賭博。任秀一開始就大勝,其中一個客人錢輸光了,就把大塊銀子給船主做抵押換零錢繼續賭,後來又下了十幾貫錢的注想孤注一擲。正賭得起勁時,又來一人也拿出所有的錢入局。任秀的表叔半夜醒來,發現他不在船上,聽到骰子聲後找到鄰船,看到任秀身邊錢堆積如山,就沒說什麽,背了好幾千錢迴船,並叫其他客人一起去運錢。不一會兒,三個客人都輸光了,想賭銀子,但任秀借口隻賭錢不賭銀子,表叔也催他迴船睡覺。三個客人輸急了眼,船主為了賺錢,又到別的船上借了很多錢,可最後又都被任秀贏了。
天亮後,任秀和表叔等人把贏的錢運到自己船上,三個客人離去。鄰船主人發現做抵押的二百多兩銀子全是紙錠燒的灰,大驚失色,找到任秀的船,想讓任秀賠償,一問才知是任建之的兒子,隻好縮著脖子,紅著臉退迴去了。原來這位船主人就是申竹亭,任秀當年去陝西找父親靈柩時就聽說過他,如今算是鬼已經報應了他,所以任秀也不再追究他以往的過錯。
任秀和表叔合資到北邊做生意,年底賺了幾倍的利潤。不久,他根據常例被擢為監生,更善於理財,十年間成為一方首富。
《晚霞》的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原文
五月五日,吳越間有鬥龍舟之戲。刳木為龍,繪鱗甲,飾以金碧;上為雕甍朱檻;帆旌皆以錦繡。舟末為龍尾,高丈餘,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顛倒滾跌,作諸巧劇;下臨江水,險危欲墮。故其購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預調馴之,墮水而死,勿悔也。吳門則載美姬,較不同耳。
鎮江有蔣氏童阿端,方七歲,便捷奇巧,莫能過,聲價益起,十六歲猶用之。至金山下,墮水死。蔣媼止此子,哀鳴而已。阿端不自知死,有兩人導去,見水中別有天地;迴視,則流波四繞,屹如壁立。俄入宮殿,見一人兜牟坐。兩人曰:“此龍窩君也。”便使拜伏。龍窩君顏色和霽,曰:“阿端伎巧可入柳條部。”遂引至一所,廣殿四合。趨上東廊,有諸少年出與為禮,率十三四歲。即有老嫗來,眾唿解姥。坐令獻技。已,乃教以錢塘飛霆之舞,洞庭和風之樂。但聞鼓鉦喤聒,諸院皆響;既而諸院皆息。姥恐阿端不能即嫻,獨絮絮調撥之;而阿端一過,殊已了了。姥喜曰:“得此兒,不讓晚霞矣!”
明日,龍窩君按部,諸部畢集。首按夜叉部:鬼麵魚服;鳴大鉦,圍四尺許;鼓可四人合抱之,聲如巨霆,叫噪不複可聞。舞起,則巨濤洶湧,橫流空際,時墮一點星光,及著地消滅。龍窩君急止之,命進乳鶯部:皆二八姝麗,笙樂細作,一時清風習習,波聲俱靜,水漸凝如水晶世界,上下通明。按畢,俱退立西墀下。次按燕子部:皆垂髫人,內一女郎,年十四五已來,振袖傾鬟,作散花舞;翩翩翔起,衿袖襪履間,皆出五色花朵,隨風颺下,飄泊滿庭。舞畢,隨其部亦下西墀。阿端旁睨,雅愛好之。問之同部,即晚霞也。無何,喚柳條部。龍窩君特試阿端。端作前舞,喜怒隨腔,俯仰中節。龍窩君嘉其惠悟,賜五文袴褶,魚須金束發,上嵌夜光珠。阿端拜賜下,亦趨西墀,各守其伍。端於眾中遙注晚霞,晚霞亦遙注之。少間,端逡巡出部而北,晚霞亦漸出部而南;相去數武,而法嚴不敢亂部,相視神馳而已。既按蛺蝶部:童男女皆雙舞,身長短、年大小、服色黃白,皆取諸同。諸部按已,魚貫而出。柳條在燕子部後,端疾出部前,而晚霞已緩滯在後。迴首見端,故遺珊瑚釵,端急內袖中。
既歸,凝思成疾,眠餐頓廢。解姥輒進甘旨,日三四省,撫摩殷切,病不少瘥。姥憂之,罔所為計,曰:“吳江王壽期已促,且為奈何!”薄暮,一童子來,坐榻上與語,自言隸蛺蝶部。從容問曰:“君病為晚霞否?”端驚問:“何知?”笑曰:“晚霞亦如君耳。”端淒然起坐,便求方計。童問:“尚能步否?”答雲:“勉強尚能自力。”童挽出,南啟一戶;折而西,又辟雙扉。見蓮花數十畝,皆生平地上;葉大如席,花大如蓋,落瓣堆梗下盈尺。童引入其中,曰:“姑坐此。”遂去。少時,一美人撥蓮花而入,則晚霞也。相見驚喜,各道相思,略述生平。遂以石壓荷蓋令側,雅可幛蔽;又勻鋪蓮瓣而藉之,忻與狎寢。既,訂後約,日以夕陽為候,乃別。端歸,病亦尋愈。由此兩人日一會於蓮畝。
過數日,隨龍窩君往壽吳江王。稱壽已,諸部悉還,獨留晚霞及乳鶯部一人在宮中教舞,數月,更無音耗,端悵望若失。惟解姥日往來吳江府;端托晚霞為外妹,求攜去,冀一見之。留吳江門下數日,宮禁森嚴,晚霞苦不得出,怏怏而返。積月餘,癡想欲絕。一日,解姥入,戚然相吊日:“惜乎!晚霞投江矣!”端大駭,涕下不能自止。因毀冠裂服,藏金珠而出,意欲相從俱死,但見江水若壁,以首力觸不得入。念欲複還,懼問冠服,罪將增重。意計窮蹙,汗流浹踵。忽睹壁下有大樹一章,乃猱攀而上,漸至端杪;猛力躍墮,幸不沾濡,而竟已浮水上。不意之中,恍睹人世,遂飄然泅去。移時,得岸,少坐江濱,頓思老母,遂趁舟而去。
抵裏,四顧居廬,忽如隔世。次且至家,忽聞窗中有女子曰:“汝子來矣。”音聲甚似晚霞。俄,與母俱出,果霞。斯時兩人喜勝於悲;而媼則悲疑驚喜,萬狀俱作矣。
初,晚霞在吳江,覺腹中震動,龍宮法禁嚴,恐旦夕身娩,橫遭撻楚;又不得一見阿端,但欲求死,遂潛投江水。身泛起,沉浮波中,有客舟拯之,問其居裏。晚霞故吳名妓,溺水不得其屍。自念?院不可複投,遂日:“鎮江蔣氏,吾婿也。”客因代貰扁舟,送諸其家。蔣媼疑其錯誤,女自言不誤,因以其情詳告媼。媼以其風格韻妙,頗愛悅之;第慮年太少,必非肯終寡也者。而女孝謹,顧家中貧,便脫珍飾售數萬。媼察其誌無他,良喜。然無子,恐一旦臨蓐,不見信於戚裏,以謀女。女曰:“母但得真孫,何必求人知。”媼亦安之。
會端至,女喜不自已。媼亦疑兒不死;陰發兒塚,骸骨俱存。因以此詰端。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惡其非人,囑母勿複言。母然之。遂告同裏,以為當日所得非兒屍,然終慮其不能生子。未幾,竟舉一男,捉之無異常兒,始悅。久之,女漸覺阿端非人,乃曰:“胡不早言!凡鬼衣龍宮衣,七七魂魄堅凝,生人不殊矣。若得宮中龍角膠,可以續骨節而生肌膚,惜不早購之也。”
端貨其珠,有賈胡出資百萬,家由此巨富。值母壽,夫妻歌舞稱觴,遂傳聞王邸。王欲強奪晚霞。端懼,見王自陳:“夫婦皆鬼。”驗之無影而信,遂不之奪。但遣宮人就別院傳其技。女以龜溺毀容,而後見之。教三月,終不能盡其技而去。
白話文故事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江浙一帶有鬥龍舟的習俗。人們將整木挖空製成龍舟,繪上鱗甲,裝飾得金碧輝煌,還在上麵搭建雕飾的屋脊和紅色欄杆,船帆和旌旗也都用錦繡製成。在龍舟尾部,有一丈多高的龍尾,用布條牽引著一塊木板下垂,有兒童坐在木板上做各種驚險動作。鎮江有個蔣姓孩童阿端,七歲時就身手敏捷靈巧,無人能及,十六歲時仍在表演鬥龍舟。一次在金山下,他不幸失足落水淹死。阿端的母親悲痛萬分。而阿端並不知道自己已死,被兩人引到一個地方,見到了龍窩君,龍窩君讓他進入柳條部。在那裏,阿端學會了錢塘飛霆之舞和洞庭和風之樂,他的表現得到了解姥的稱讚,說他不比晚霞差。
一次龍窩君檢閱各部,阿端見到了晚霞,對她一見鍾情。之後兩人在童子的幫助下,在蓮花地中相會並互訴相思,還訂下了以夕陽為候的約會約定,此後兩人每天都在蓮畝相會。後來,阿端隨龍窩君去給吳江王祝壽,迴宮後晚霞被留在宮中教舞,數月沒有音信。阿端苦苦思念,得知晚霞投江的消息後,悲痛欲絕,想要投江相隨。但在嚐試投江失敗後,他意外發現自己能浮出水麵,於是迴到了人間。
而晚霞在吳江宮中時,因發覺自己腹中震動,害怕在龍宮生育會遭受懲罰,又見不到阿端,便投江自盡。幸好被客舟救起,她自稱是鎮江蔣氏的兒媳,於是被送迴了蔣家。阿端迴到家後,與晚霞重逢,兩人喜出望外。晚霞在蔣家孝謹有加,還拿出珍飾換錢補貼家用。不久晚霞生下一個男孩,與常人無異,蔣媼這才放心。阿端拿出龍宮所得的珠子售賣,因賈胡出資百萬而家道巨富。
在蔣媼壽辰時,夫妻二人歌舞祝壽,此事傳到王府。王欲強奪晚霞,阿端告知其二人皆鬼,王驗證後不再搶奪,但派宮人來學技。晚霞用龜溺毀容後才去教學,教了三個月,宮人始終沒能完全學會她的技藝。
《白秋練》的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原文
直隸有慕生,小字贍宮,商人慕小寰之子。聰惠喜讀。年十六,翁以文業迂,使去而學賈,從父至楚。每舟中無事,輒便吟誦。抵武昌,父留居逆旅,守其居積。生乘父出,執卷哦詩,音節鏗鏘。輒見窗影憧憧,似有人竊聽之,而亦未之異也。一夕,翁赴飲,久不歸,生吟益苦。有人徘徊窗外,月映甚悉。怪之,遽出窺覘,則十五六傾城之姝。望見生,急避去。又二三日,載貨北旋,暮泊湖濱。父適他出,有媼入曰:“郎君殺吾女矣!”生驚問之,答雲:“妾白姓。有息女秋練,頗解文字。言在郡城,得聽清吟,於今結想,至絕眠餐。意欲附為婚姻,不得複拒。”生心實愛好,第慮父嗔,因直以情告。媼不實信,務要盟約。生不肯。媼怒曰:“人世姻好,有求委禽而不得者。今老身自媒,反不見內,恥孰甚焉!請勿想北渡矣!”遂去。少間,父歸,善其詞以告之,隱冀垂納。而父以涉遠,又薄女子之懷春也,笑置之。
泊舟處,水深沒棹;夜忽沙磧擁起,舟滯不得動。湖中每歲客舟必有留住守洲者,至次年桃花水溢,他貨未至,舟中物當百倍於原直也,以故翁未甚憂怪。獨計明歲南來,尚須揭資,於是留子自歸。生竊喜,悔不詰媼居裏。日既暮,媼與一婢扶女郎至,展衣臥諸榻上,向生曰:“人病至此,莫高枕作無事者!”遂去。生初聞而驚;移燈視女,則病態含嬌,秋波自流。略致訊詰,嫣然微笑。生強其一語,曰:“''為郎憔悴卻羞郎’,可為妾詠。”生狂喜,欲近就之,而憐其荏弱。探手於懷,接(月+函)為戲。女不覺歡然展謔,乃曰:“君為妾三吟王建''羅衣葉葉’之作,病當愈。”生從其言。甫兩過,女攬衣起坐曰:“妾愈矣!”再讀,則嬌顫相和。生神誌益飛,遂滅燭共寢。女未曙已起,曰:“老母將至矣。”未幾,媼果至。見女凝妝歡坐,不覺欣慰;邀女去,女俯首不語。媼即自去,曰:“汝樂與郎君戲,亦自任也。”於是生始研問居止。女曰:“妾與君不過傾蓋之交,婚嫁尚不可必,何須令知家門。”然兩人互相愛悅,要誓良堅。女一夜早起挑燈,忽開卷淒然淚瑩,生急起問之。女曰:“阿翁行且至。我兩人事,妾適以卷卜,展之得李益《江南曲》,詞意非祥。”生慰解之,曰,“首句''嫁得瞿塘賈’,即已大吉,何不祥之與有!”女乃少歡,起身作別曰:“暫請分手,天明則千人指視矣。”生把臂便咽,問:“好事如諧,何處可以相報?”曰:“妾常使人偵探之,諧否無不聞也。”生將下舟送之,女力辭而去。無何,慕果至。生漸吐其情。父疑其招妓,怒加詬厲。細審舟中財物,並無虧損,譙嗬乃已。
一夕,翁不在舟,女忽至,相見依依,莫知決策。女曰:“低昂有數,且圖目前。姑留君兩月,再商行止。”臨別,以吟聲作為相會的約。由此值翁他出,遂高吟,則女自至。四月行盡,物價失時,諸賈無策,斂資禱湖神之廟。端陽後,雨水大至,舟始通。
生既歸,凝思成疾。慕憂之,巫醫並進。生私告母曰:“病非藥禳可痊,惟有秋練至耳。”翁初怒之;久之,支離益憊,始懼,賃車載子,複入楚,泊舟故處。訪居人,井無知白媼者。會有媼操柁湖濱,即出自任。翁登其舟,窺見秋練,心竊喜,而審詰邦族,則浮家泛宅而已。因實告子病由,冀女登舟,姑以解其沉痼。媼以婚無成約,弗許。女露半麵,殷殷窺聽,聞兩人言,眥淚欲墮。媼視女麵,因翁哀請,即亦許之。至夜,翁出,女果至,就榻嗚泣曰:“昔年妾狀,今到君耶!此中況味,要不可不使君知。然羸頓如此,急切何能便瘳?妾請為君一吟。”生亦喜,女亦吟王建前作。生曰:“此卿心事,醫二人何得效?然聞卿聲,神已爽矣。試為我吟''楊柳千條盡向西可’。”女從之。生讚曰:“快哉!卿昔誦詩餘,有《采蓮子》雲:''菡萏香連十頃陂。’心尚未忘,煩一曼聲度之。”女又從之。甫闋,生躍起曰:“小生何嚐病哉!”遂相狎抱,沉屙若失。既而問:“父見媼何詞?事得諧否?”女已察知翁意,直對“不諧”。既而女去,父來,見生已起,喜甚,但慰勉之。因曰:“女子良佳。然自總角時,把柁櫂歌,無論微賤,抑亦不貞。”生不語。翁既出,女複來,生述父意。女曰:“妾窺之審矣:天下事,愈急則愈遠,愈迎則愈拒。當使意自轉,反相求。”生問計,女曰:“凡商賈之誌在利耳。妾有術知物價。適視舟中物,並無少息。為我告翁:居某物,利三之;某物,十之。歸家,妾言驗,則妾為佳婦矣。再來時,君十八,妾十七,相歡有日,何憂為!”生以所言物價告父。父頗不信,姑以餘資半從其教。既歸,所自置貨,資本大虧;幸少從女言,得厚息,略相準。以是服秋練之神。生益誇張之,謂女自言,能使己富。翁於是益揭資而南。至湖,數日不見白媼;過數日,始見其泊舟柳下,因委禽焉。媼悉不受,但涓吉送女過舟。翁另賃一舟,為子合巹。女乃使翁益南,所應居貨,悉籍付之。媼乃邀婿去,家於其舟。翁三月而返,物至楚,價已倍蓰。將歸,女求載湖水。既歸,每食必加少許,如用醯醬焉。由是每南行,必為致數壇而歸。
後三四年,舉一子。一日,涕泣思歸。翁乃偕子及婦俱如楚。至湖,不知媼之所在。女扣舷唿母,神形喪失。促生沿湖問訊。會有釣鱘鰉者,得白驥。生近視之,巨物也,形全類人,乳陰畢具。奇之,歸以告女。女大駭,謂夙有放生願,囑生贖放之。生往商釣者,釣者索直昂。女曰:“妾在君家,謀金不下巨萬,區區者何遂靳直也!如必不從,妾即投湖永死耳!”生懼,不敢告父,盜金贖放之。既返,不見女,搜之不得,更盡始至。問:“何往?”曰:“適至母所。”問:“母何在?”覥然曰:“今不得不實告矣:適所贖,即妾母也。向在洞庭,龍君命司行旅。近宮中欲選嬪妃,妾被浮言者所稱道,遂敕妾母,坐相索。妾母實奏之。龍君不聽,放母於南濱,餓欲死,故罹前難。今難雖免,而罰未釋。君如愛妾,代禱真君可免。如以異類見憎,請以兒擲還君。妾自去,龍宮之奉,未必不百倍君家也。”生大驚,慮真君不可得見。女曰:“明日未刻,真君當至。見有跛道士,急拜之,入水亦從之。真君喜文士,必合憐允。”乃出魚腹綾一方。曰:“如問所求,即出此,求書一''免’字。”生如言候之。果有道士蹩躠而至,生伏拜之。道士急走,生從其後。道士以杖投水,躍登其上。生竟從之而登,則非杖也,舟也。又拜之。道士問:“何求?”生出羅求書。道士展視曰:“此白驥翼也,子何遇之?”蟾宮不敢隱,詳陳顛末。道士笑曰:“此物殊風雅,老龍何得荒淫!”遂出筆草書“免”字,如符形,返舟令下。則見道士踏杖浮行,頃刻已渺。歸舟,女喜,但囑勿泄於父母。
歸後二三年,翁南遊,數月不歸。湖水既罄,久待不至。女遂病,日夜喘急,囑曰:“如妾死,勿瘞,當於卯、午、酉三時,一吟杜甫夢李白詩,死當不朽。候水至,傾注盆內,閉門緩妾衣,抱入浸之,宜得活。”喘息數日,奄然遂斃。後半月,慕
白話文故事
河北有個慕生,小名蟾宮,是商人慕小寰的兒子,聰明且愛讀書。十六歲時,父親認為讀書不實用,讓他棄學從商,跟隨父親到了湖北。在船上閑暇時,慕生常常吟詩。到武昌後,父親留他在客棧看守貨物,他趁父親外出便吟詩誦文,窗外常有人影晃動偷聽。
一天夜裏,父親外出赴宴未歸,慕生吟詩更用功,這時窗外有個美貌姑娘徘徊,被慕生發現後急忙躲開。過了兩三天,慕家父子載貨北歸,晚上船停在湖濱,父親有事離開,一位老大娘進來說:“郎君害死我女兒了。”原來她姓白,女兒秋練聽到慕生的吟詩聲後,相思成疾,想與慕生結為婚姻。慕生雖愛慕秋練,但顧慮父親責怪,未答應訂婚。老大娘生氣地走了,不久父親迴來,慕生告知此事,父親卻未在意。
當晚湖底沙石湧起,船擱淺了,父親隻好留下慕生獨自迴鄉。天黑後,老大娘和丫鬟攙扶著秋練來到船上,秋練讓慕生為她吟誦三遍王建的“羅衣層層”那首詩,病就會好。慕生照做,秋練果然病愈,兩人互訴衷腸並約定以吟詩為相會暗號。後來慕生迴家後相思成疾,父親無奈帶他再次來到湖北,向白大娘求情,秋練來到船上為慕生吟詩,慕生病好。秋練告知慕生物價漲跌,慕生告知父親,起初父親不信,後來發現秋練所言應驗,便對她信服,慕翁還為兒子和秋練辦了婚事。
婚後,秋練讓慕翁多囤某種貨物,獲利豐厚。慕翁每次南行都會為秋練帶幾壇湖水迴去,秋練每次吃飯時都會加少許湖水。三四年後,秋練生下一子,她思念家鄉,慕家父子陪她迴到湖北。在湖邊,秋練看到母親變成的白驥被捕,她讓慕生贖放,還告知慕生向跛道士求免字可救母親。慕生照做,道士答應幫忙。
又過了二三年,慕翁南遊未歸,湖水用完後秋練生病,她囑咐慕生在卯、午、酉三時吟杜甫夢李白詩,等水到後將她放入水中浸泡可救活她。但秋練還是去世了,慕生按她的囑咐做了,秋練果然複活。
三、用不同詞牌名詩詞歌賦解析
破陣子·蛙神陰陽變
詭秘蛙神降世,福災轉瞬無常。恩佑堂前財貨滿,怒譴家中禍祟長。陰陽幻裏藏。
塵世紛紜眾庶,安身敬畏為綱。順應變機求順遂,靜守心田免禍殃。吉兇皆有章。
水調歌頭·任秀乾乾誌
昔日家途落,困窘誌難休。毅然孤旅謀業,風雨逆波泅。盜寇狂瀾相逼,瘦影扁舟堅毅,寒夜未曾愁。恰似乾龍起,困境奮爭遊。
運途轉,心猶健,意方遒。秉持剛健,終得佳景解心憂。休歎時乖命蹇,且看拚搏功顯,德厚福緣留。卦理明其道,勤勉寫春秋。
臨江仙·晚霞柔剛情
宮苑嬌娥身弱,阿端勇毅情長。相逢傾意兩心彰。柔懷添壯誌,險路共帆揚。
愛海波瀾翻湧,堅貞破霧迎光。剛柔相濟韻流芳。良緣垂困厄,情暖化滄桑。
如夢令·白秋詩意情牽
湖畔吟詩聲繞,引得靈魚情擾。塵世路多艱,戀意未消心曉。緣妙,緣妙,情守月圓花好。
詮釋
《破陣子·蛙神陰陽變》
上闋:開篇“詭秘蛙神降世,福災轉瞬無常”,直接點出青蛙神的神秘出現以及其帶來的福禍瞬間變化的特點,營造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恩佑堂前財貨滿,怒譴家中禍祟長”具體描述了青蛙神賜福時家庭富足和降禍時災難不斷的情景,鮮明地展現出福與禍的對比。最後“陰陽幻裏藏”則是總結上文,揭示出這一切福禍現象背後是陰陽的變化規律,如同《周易》中陰陽相互轉化的哲學思想,世間萬物的興衰榮辱皆在這陰陽的奇妙變幻之中。
下闋:“塵世紛紜眾庶,安身敬畏為綱”將視角從蛙神故事擴展到塵世眾生,指出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未知和變數,人們應當以敬畏之心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則。“順應變機求順遂,靜守心田免禍殃”進一步闡述人們在麵對陰陽變化時應采取的態度和方法,即順應變化的時機以追求順遂的生活,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堅守,從而避免災禍的降臨。最後“吉兇皆有章”則再次強調福禍吉兇並非毫無規律可循,而是如同《周易》所揭示的那樣,有著內在的秩序和法則,人們需要領悟並遵循這些法則,才能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把握自己的命運。
《水調歌頭·任秀乾乾誌》
上闋:“昔日家途落,困窘誌難休”開篇描述任秀家道衰落的困境,但他的誌向卻並未因此而磨滅,展現出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毅然孤旅謀業,風雨逆波泅”生動地描繪出任秀獨自踏上旅途去謀求生計,在風雨交加、波濤洶湧的環境中艱難前行的情景,象征著他在人生逆境中不屈不撓的奮鬥姿態。“盜寇狂瀾相逼,瘦影扁舟堅毅,寒夜未曾愁”進一步渲染了他所麵臨的艱難險阻,如盜寇的威脅和狂風巨浪的逼迫,但即便身形憔悴、處境艱難,他依然堅毅剛強,毫不畏懼,體現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乾卦精神,即在困境中也要保持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
下闋:“運途轉,心猶健,意方遒”講述隨著時間的推移,任秀的命運逐漸出現轉機,但他的心誌依然堅定,意氣更加風發,這表明他的堅韌精神並非僅僅是在困境中求生存,更是一種貫穿人生始終的品質。“秉持剛健,終得佳景解心憂”指出正是因為他秉持著這種剛健自強的精神,最終才能夠擺脫困境,迎來美好的生活,從而消解內心的憂愁,實現人生的價值。“休歎時乖命蹇,且看拚搏功顯,德厚福緣留”則是一種人生哲理的升華,告誡人們不要抱怨命運的不濟,而應該像任秀一樣通過拚搏奮鬥來改變命運,積累德行,從而收獲福報和福緣,這也是《周易》所蘊含的通過人的努力和品德修養來改變命運的思想體現。
《臨江仙·晚霞柔剛情》
上闋:“宮苑嬌娥身弱,阿端勇毅情長”首先刻畫了晚霞在宮廷中作為柔弱女子的形象,以及阿端勇敢堅毅且深情的性格特點,形成鮮明的對比。“相逢傾意兩心彰”描述了兩人相遇後彼此傾心,愛意在心中彰顯,開啟了他們之間愛情故事的篇章。“柔懷添壯誌,險路共帆揚”則進一步闡述了他們愛情的獨特之處,晚霞的溫柔情懷激發了阿端更加堅定的誌向,而阿端的勇毅又給予晚霞麵對艱難險阻的勇氣,兩人攜手在充滿危險的道路上共同揚起生活的風帆,展現出愛情中剛柔相濟的力量,這與《周易》中陰陽互補、剛柔並濟的哲學觀念相契合,表明在人際關係和情感生活中,剛柔兩種特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能夠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下闋:“愛海波瀾翻湧,堅貞破霧迎光”形象地描繪了他們的愛情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波折和困難,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但他們始終堅守著愛情的忠貞,最終衝破迷霧,迎來光明的前景。“剛柔相濟韻流芳”再次強調了他們愛情中剛柔並濟的特質所散發出的美好韻味和深遠影響,成為一種值得傳頌的典範。“良緣垂困厄,情暖化滄桑”則是對他們愛情故事的總結,指出這份美好的姻緣雖然誕生於困境之中,但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卻溫暖了彼此的心靈,化解了生活中的滄桑磨難,體現出愛情在人生中的強大力量和積極意義,也從側麵反映了《周易》哲學中陰陽和諧、剛柔平衡對於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如夢令·白秋詩意情牽》
上闋:“湖畔吟詩聲繞,引得靈魚情擾”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奇幻色彩的場景,在湖畔慕生的吟詩聲嫋嫋迴蕩,意外地觸動了白秋練這位靈魚的情思,引發了她內心的情感波瀾,這一情節充滿了浪漫與神秘的氣息,暗示了一種超越尋常的緣分和情感的萌生。“塵世路多艱,戀意未消心曉”則將視角轉向現實世界,指出兩人在塵世中的愛情之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他們內心深處對於彼此的愛戀之情卻從未消減,反而更加清晰堅定,展現出他們愛情的真摯與深沉。
下闋:“緣妙,緣妙”通過重複“緣妙”這兩個字,強調了他們之間緣分的奇妙和不可思議,如同命運的奇妙安排,這種緣分不僅僅是偶然的相遇,更是一種心靈上的契合和感應,與《周易》中天人感應的思想相唿應,傳達出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聯係和情感紐帶。“情守月圓花好”則表達了他們對於愛情的堅守和期待,希望能夠在曆經磨難後迎來美好的結局,象征著愛情的圓滿與幸福,也體現出他們對於這份奇妙緣分的珍視和嗬護,以及對愛情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待續
易理燭照聊齋
幻域奇情筆下箋,聊齋誌異韻中傳。
蛙神禍福陰陽化,任秀窮通毅誌堅。
阿端晚霞柔濟勇,白秋慕子意通緣。
易理深含諸鬼事,細參世相悟幽玄。
詮釋
首聯“幻域奇情筆下箋,聊齋誌異韻中傳”,描述《聊齋誌異》這部作品以文字為載體,記錄下了虛幻世界裏奇異的情感和故事,通過富有韻律的文字得以流傳千古,點明了創作的主題與素材來源。
頷聯“蛙神禍福陰陽化,任秀窮通毅誌堅”,切入具體篇章。“蛙神禍福陰陽化”指“青蛙神二則”裏青蛙神帶來的福禍變化如同陰陽轉化,難以捉摸,深刻體現了陰陽觀念在故事中的呈現,展現事物的兩麵性與變化性;“任秀窮通毅誌堅”講述任秀在貧困與通達的不同境遇下,憑借堅毅的意誌不斷前行,反映出麵對命運起伏時應有的堅韌態度,這與《周易》倡導的在時運變化中自強不息相唿應。
頸聯“阿端晚霞柔濟勇,白秋慕子意通緣”,“阿端晚霞柔濟勇”描繪“晚霞”故事中,晚霞的柔順與阿端的勇毅相互補充,共同克服重重困難,詮釋了剛柔並濟的易理思想在人物關係和命運抗爭中的作用;“白秋慕子意通緣”則說的是“白秋練”裏白秋練和慕生因詩意而心意相通,結緣於這種特殊的感應,暗合《周易》天人感應之理,展示了超越世俗的情感聯係與精神契合。
尾聯“易理深含諸鬼事,細參世相悟幽玄”,總結全詩,表明《聊齋誌異》中的這些鬼怪故事深深蘊含著《周易》的哲學道理,讀者需要仔細品味、參透其中的世間萬象,才能領悟到隱藏在故事背後幽深玄妙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強調從書中故事汲取易理精華以指導人生的重要性與價值。~
一、易理燭照聊齋:神秘故事中的陰陽變易與人生哲思
《聊齋誌異》以其奇幻詭譎的故事,勾勒出人性、世情與超自然力量交織的獨特畫卷。在“青蛙神二則”“任秀”“晚霞”“白秋練”等篇章中,隱藏著深厚的文化密碼與哲學意蘊,從《周易》哲學視角切入,可揭開其神秘麵紗,窺探古人對宇宙、人生規律的深刻認知。
《青蛙神二則》:陰陽交感與禍福相依
“青蛙神二則”中,青蛙神的顯隱無常、恩威並施呈現出陰陽交感的複雜態勢。青蛙神初現,其靈異力量打破主人公平靜生活,是一種“變易”的開端,如同《周易》中陰陽爻的變動引發卦象變化。蛙神賜福時,家門順遂、財貨豐足,此為陽之盛;而稍不如意便降災禍,又轉為陰之威。這恰似陰陽的相互轉化,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在家庭關係中,麵對蛙神的要求與喜怒,人物或恭敬順應,或掙紮反抗,實則是在尋求與這股神秘力量的平衡,契合《周易》“保合太和”理念,在陰陽的動態變化中追求和諧穩定,告誡人們安於時運變化,以敬畏之心對待未知力量,順應自然與超自然的規律方能在禍福輪轉中趨吉避兇。
《任秀》:時運變遷下的自強不息
任秀的故事宛如一幅命運沉浮的卦象展開。起初家道中落、困於生計,是處於人生低穀的“否”境,然其不甘沉淪,毅然踏上旅途謀生,有了改變命運的“乾”之剛健奮進。途中雖曆經波折,如遇風浪、財物被盜等險象,卻始終未放棄前行,體現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即使麵對不可控的外力幹擾,任秀也積極應對,在時運的否泰轉換中努力把握主動權。其最終的收獲不僅是物質上的改善,更是精神上對命運的不屈抗爭與掌控,啟示人們在困境中要秉持堅毅之德,以積極行動去突破命運的陰霾,遵循《周易》所倡導的在時運變化中不懈追求自我提升與發展。
《晚霞》:剛柔並濟與情愛的救贖
晚霞的身世飄零與阿端的深情執著,交織出一曲剛柔並濟的愛情悲歌。晚霞於宮廷教坊中身不由己,柔弱之軀飽受命運揉搓,恰似坤卦之柔順承載苦難;而阿端鍾情不渝,勇闖險境尋愛,盡顯乾卦之剛健勇毅。二人相遇相知,阿端的陽剛之氣給予晚霞生活的希望與抗爭的勇氣,晚霞的溫柔細膩則撫慰阿端漂泊之心,是陰陽互補、剛柔相濟的情感融合。他們在險惡的環境下堅守愛情,最終突破禁錮,實現自我救贖,這一過程如同在複雜卦象中找到生機之爻。此故事揭示愛情在人生困境中的力量,陰陽協調的情感關係能化解艱難險阻,正如《周易》所蘊含的天地交合、陰陽和諧而生萬物的哲理,啟示人們珍視情感中的陰陽平衡,以愛為力量衝破命運枷鎖。
《白秋練》:天人感應與情之貞守
白秋練與慕生的愛情源於詩意的心靈感應,契合《周易》中天人相通的理念。白秋練身為魚妖,卻因慕生的吟詩聲而心動情生,是一種超越物種與世俗的靈性契合,宛如人與天地自然在精神層麵的交感共鳴。其愛情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麵臨著家庭阻撓、生死離別等重重考驗,但二人情比金堅,秋練為情憔悴,慕生為情堅守,在情感的磨難中展現出貞恆之德。這如同《周易》中恆卦所示,在複雜多變的世事中,堅守內心的真情真愛,順應情感的自然生發與內心的道德準則,不為外界幹擾所動搖,方能收獲愛情的正果,體現出古人對情感與天道感應的浪漫想象和對忠貞愛情的至高推崇,借易理中天人關係詮釋愛情的神聖與堅韌。
從《周易》哲學審視《聊齋誌異》這些篇章,可見古人借鬼怪奇情演繹人生百態,將陰陽變易、剛柔並濟、天人感應等易理融入故事內核。這些故事跨越時空,傳遞著對命運、情感、道德的深邃思考,教導後世在變幻莫測的人生旅途中,洞察陰陽之理、秉持道德操守、追求和諧共生,以智慧與德行安身立命,在命運長河中把握人生方向,駛向理想的彼岸,讓古老的哲學智慧在文學的滋養下熠熠生輝,持續啟迪心靈、指引生活。
二、《聊齋誌異》中《青蛙神》二則、《任秀》、《晚霞》、《白秋練》的原文與白話文:
《青蛙神》二則的原文與白話文:
第一則
原文:江漢之間,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幾百千萬,有大如籠者。或犯神怒,家中輒有異兆:蛙遊幾榻,甚或攀緣滑壁不得墮,其狀不一,此家當兇。人則大恐,斬牲禳禱之,神喜則已。楚有薛昆生者,幼惠,美姿容。六七歲時,有青衣媼至其家,自稱神使,坐致神意,願以女下嫁昆生……(因篇幅限製,中間部分省略)由此昆生亦老成,不作惡謔,於是情好益篤。十娘曰:“妾向以君儇薄,未必遂能相白首,故不欲留孽根於人世;今已靡他,妾將生子。”居無何,神翁神媼著朱袍,降臨其家。次日,十娘臨蓐,一舉兩男,由此往來無間。居民或犯神怒,輒先求昆生;乃使婦女輩盛妝入閨,朝拜十娘,十娘笑則解。薛氏苗裔甚繁,人名之“薛蛙子家”。近人不敢唿,遠人則唿之。
白話文:在長江、漢水之間,百姓侍奉蛙神非常虔誠。蛙神祠中的青蛙不知有幾百萬隻,有的大得像籠子。如果有人觸犯了蛙神的怒氣,家裏就會出現怪異的征兆。楚地有個叫薛昆生的人,小時候很聰明,容貌俊美。六七歲時,有個穿青衣的老太婆到他家,自稱是神使,傳達神的旨意,說願意把女兒許配給昆生……(中間部分省略)從此昆生也變得成熟穩重,不再作惡戲謔,於是夫妻感情更加深厚。十娘說:“我以前因為你輕薄,未必能與你白頭偕老,所以不想在人世留下孽根;現在我已心意堅定,將要為你生子了。”過了不久,蛙神夫婦穿著朱袍降臨他家。第二天,十娘分娩,一舉生下兩個男孩。從此往來親密無間。居民如果觸犯了蛙神的怒氣,就先去求昆生;然後讓婦女們盛裝進入閨房,朝拜十娘,十娘一笑,災禍就解除了。薛家後代非常繁盛,人們稱他們為“薛蛙子家”。
第二則
原文:青蛙神,往往托諸巫以為言。巫能察神嗔喜:告諸信士曰“喜矣”,神則至;“怒矣”,婦子坐愁歎,有廢餐者。流俗然哉?抑神實靈,非盡妄也?有富賈周某性吝嗇。會居人斂金修關聖祠,貧富皆與有力,獨周一毛所不肯拔……(因篇幅限製,中間部分省略)巫過此茫不自知;或告之,大慚,質衣以盈之。惟二人虧其數,事既畢,一人病月餘,一人患疔瘇,醫藥之費,浮於所欠,人以為私克之報雲。異史氏曰:“老蛙司募,無不可與為善之人,其勝刺釘拖索者不既多乎?又發監守之盜而消其災,則其現威猛,正其行慈悲也。神矣!”
白話文:青蛙神往往通過巫師來傳達旨意。巫師能察知神的喜怒,告訴信徒們“神高興了”,神就會降臨;“神發怒了”,婦女兒童就會憂愁歎息,甚至有吃不下飯的。有個富商周某生性吝嗇。正好居民們集資修建關聖祠,貧富都出了力,唯獨周某一毛不拔……(中間部分省略)巫師過後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人告訴了他,他非常慚愧,抵押衣服來補足差額。隻有兩個人虧欠了數額,事情結束後,一個人病了一個多月,一個人患了疔瘡,醫藥費用超過了所欠的數額,人們認為這是私自克扣的報應。異史氏說:“老蛙主管募捐,沒有不可與人為善的人,這比用刺釘拖索強迫募捐的不是好得多嗎?又揭發監守自盜的行為並消除其災禍,那麽它表現出的威猛,正是它施行的慈悲呀。真是神奇啊!”
《聊齋誌異·任秀》的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原文
任建之,魚台人。販氈裘為業,竭資赴陝。途中逢一人,自言:“申竹亭,宿遷人。”話言投契,盟為昆弟,行止與俱。至陝,任病不起,申善視之,積十餘日,疾大漸。謂申曰:“吾家故無恆產,八口衣食皆恃一人犯霜露。今不幸殂謝異域。君,我手足也,兩千裏外,更有誰何!囊金二百餘金,一半君自取之,為我小備殮具,剩者可助資斧;其半寄吾妻子,俾輦吾櫬而歸。如肯攜殘骸旋故裏,則裝資勿計矣。”乃扶枕為書付申,至夕而卒。申以五六金為市薄材,殮已。主人催其移槥,申托尋寺觀,竟遁不返。任家年餘方得確耗。
任子秀,年十七,方從師讀,由此廢學,欲往尋父柩。母憐其幼,秀哀涕欲死,遂典資治任,俾老仆佐之行,半年始還。殯後家貧如洗。幸秀聰穎,釋服,入魚台泮。而佻達喜博,母教戒綦嚴,卒不改。
有表叔張某賈京師,勸赴都,願攜與俱,不耗其資。秀喜從之。至臨清,泊舟關外。時鹽航艤集,帆檣如林。臥後,聞水聲人聲,聒耳不寐。更既靜,忽聞鄰舟骰聲清越,入耳縈心,不覺舊技複癢。竊聽諸客,皆已酣寢,囊中自備千文,思欲過舟一戲。潛起解囊,捉錢踟躕,迴思母訓,即複束置。既睡,心怔衝苦不得眠;又起又解,如是者三。興勃發,不可複忍,攜錢徑去。至鄰舟,則見兩人對賭,錢注豐美。置錢幾上,即求入局。二人喜,即與共擲。秀大勝。一客錢盡,即以巨金質舟主,漸以十餘貫作孤注。賭方酣,又有一人登舟來,眈視良久,亦傾囊出百金質主人,入局共博。張中夜醒,覺秀不在舟,聞骰聲,心知之,因詣鄰舟,欲撓沮之。至,則秀胯側積資如山,乃不複言,負錢數千而返。唿諸客並起,往來移運,尚存十餘千。未幾三客俱敗,一舟之錢盡空。客欲賭金,而秀欲已盈,故托非錢不博以難之。張在側,又促逼令歸。三客燥急。舟主利其盆頭,轉貸他舟,得百餘千。客得錢,賭更豪,無何又盡歸秀。
天已曙,放曉關矣,共運資而返。三客已去。主人視所質二百餘金,盡箔灰耳。大驚,尋至秀舟,告以故,欲取償於秀,及問裏居、姓名,知為建之之子,縮頸羞汗而退。過訪榜人,乃知主人即申竹亭也。秀至陝時,亦頗聞其姓字;至此鬼已報之,故不複追其前郤矣。乃以資與張合業而北,終歲獲息倍蓰。遂援例入監。益權子母,十年間財雄一方。
白話文故事
山東魚台人任建之,以販賣毛氈和皮大衣為生,他帶著所有的本錢前往陝西。途中遇到一個自稱申竹亭的宿遷人,二人相談甚歡,結拜為兄弟,形影不離。到了陝西,任建之病倒了,申竹亭細心照料他。十多天後,任建之病情加重,對申竹亭說:“我家本就沒有多少財產,八口人的生活全靠我在外奔波。如今我不幸要客死異鄉,在這離家兩千多裏的地方,隻有你能幫我了。包袱裏有二百多兩銀子,你拿一半,給我置辦棺材等,剩下的做你的路費;另一半麻煩你寄給我妻子,好讓她雇車把我運迴去。如果你肯親自送我迴家,費用都從我的那份裏出。”說完在枕頭上寫了給妻子的信,交給申竹亭,當晚就去世了。申竹亭卻隻用了五六兩銀子買了口薄皮棺材裝殮任建之,然後借口找和尚道士做道場,一去不迴。任家一年多後才得到確切消息。
任建之的兒子任秀,當時十七歲,正在讀書,得知父親死訊後,要去陝西找迴父親的靈柩。母親因他年紀小,不舍得讓他去,他哭得死去活來,母親隻好同意。變賣了東西給他準備路費,派老仆人和他一起去,半年後才迴來。出殯後,家裏一貧如洗。幸虧任秀聰明,服喪期滿後,考中了本縣的秀才。但他性情放蕩,又愛賭博,母親雖嚴加管教,他卻始終不改。
一次,任秀的表叔張某要去京城做生意,願意帶他一起去,且不要他的路費,任秀很高興地答應了。到了臨清,船停在城西關。當晚,任秀聽到鄰船傳來擲骰子的聲音,心中癢癢,幾次猶豫後,最終忍不住帶著一千文錢去鄰船賭博。任秀一開始就大勝,其中一個客人錢輸光了,就把大塊銀子給船主做抵押換零錢繼續賭,後來又下了十幾貫錢的注想孤注一擲。正賭得起勁時,又來一人也拿出所有的錢入局。任秀的表叔半夜醒來,發現他不在船上,聽到骰子聲後找到鄰船,看到任秀身邊錢堆積如山,就沒說什麽,背了好幾千錢迴船,並叫其他客人一起去運錢。不一會兒,三個客人都輸光了,想賭銀子,但任秀借口隻賭錢不賭銀子,表叔也催他迴船睡覺。三個客人輸急了眼,船主為了賺錢,又到別的船上借了很多錢,可最後又都被任秀贏了。
天亮後,任秀和表叔等人把贏的錢運到自己船上,三個客人離去。鄰船主人發現做抵押的二百多兩銀子全是紙錠燒的灰,大驚失色,找到任秀的船,想讓任秀賠償,一問才知是任建之的兒子,隻好縮著脖子,紅著臉退迴去了。原來這位船主人就是申竹亭,任秀當年去陝西找父親靈柩時就聽說過他,如今算是鬼已經報應了他,所以任秀也不再追究他以往的過錯。
任秀和表叔合資到北邊做生意,年底賺了幾倍的利潤。不久,他根據常例被擢為監生,更善於理財,十年間成為一方首富。
《晚霞》的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原文
五月五日,吳越間有鬥龍舟之戲。刳木為龍,繪鱗甲,飾以金碧;上為雕甍朱檻;帆旌皆以錦繡。舟末為龍尾,高丈餘,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顛倒滾跌,作諸巧劇;下臨江水,險危欲墮。故其購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預調馴之,墮水而死,勿悔也。吳門則載美姬,較不同耳。
鎮江有蔣氏童阿端,方七歲,便捷奇巧,莫能過,聲價益起,十六歲猶用之。至金山下,墮水死。蔣媼止此子,哀鳴而已。阿端不自知死,有兩人導去,見水中別有天地;迴視,則流波四繞,屹如壁立。俄入宮殿,見一人兜牟坐。兩人曰:“此龍窩君也。”便使拜伏。龍窩君顏色和霽,曰:“阿端伎巧可入柳條部。”遂引至一所,廣殿四合。趨上東廊,有諸少年出與為禮,率十三四歲。即有老嫗來,眾唿解姥。坐令獻技。已,乃教以錢塘飛霆之舞,洞庭和風之樂。但聞鼓鉦喤聒,諸院皆響;既而諸院皆息。姥恐阿端不能即嫻,獨絮絮調撥之;而阿端一過,殊已了了。姥喜曰:“得此兒,不讓晚霞矣!”
明日,龍窩君按部,諸部畢集。首按夜叉部:鬼麵魚服;鳴大鉦,圍四尺許;鼓可四人合抱之,聲如巨霆,叫噪不複可聞。舞起,則巨濤洶湧,橫流空際,時墮一點星光,及著地消滅。龍窩君急止之,命進乳鶯部:皆二八姝麗,笙樂細作,一時清風習習,波聲俱靜,水漸凝如水晶世界,上下通明。按畢,俱退立西墀下。次按燕子部:皆垂髫人,內一女郎,年十四五已來,振袖傾鬟,作散花舞;翩翩翔起,衿袖襪履間,皆出五色花朵,隨風颺下,飄泊滿庭。舞畢,隨其部亦下西墀。阿端旁睨,雅愛好之。問之同部,即晚霞也。無何,喚柳條部。龍窩君特試阿端。端作前舞,喜怒隨腔,俯仰中節。龍窩君嘉其惠悟,賜五文袴褶,魚須金束發,上嵌夜光珠。阿端拜賜下,亦趨西墀,各守其伍。端於眾中遙注晚霞,晚霞亦遙注之。少間,端逡巡出部而北,晚霞亦漸出部而南;相去數武,而法嚴不敢亂部,相視神馳而已。既按蛺蝶部:童男女皆雙舞,身長短、年大小、服色黃白,皆取諸同。諸部按已,魚貫而出。柳條在燕子部後,端疾出部前,而晚霞已緩滯在後。迴首見端,故遺珊瑚釵,端急內袖中。
既歸,凝思成疾,眠餐頓廢。解姥輒進甘旨,日三四省,撫摩殷切,病不少瘥。姥憂之,罔所為計,曰:“吳江王壽期已促,且為奈何!”薄暮,一童子來,坐榻上與語,自言隸蛺蝶部。從容問曰:“君病為晚霞否?”端驚問:“何知?”笑曰:“晚霞亦如君耳。”端淒然起坐,便求方計。童問:“尚能步否?”答雲:“勉強尚能自力。”童挽出,南啟一戶;折而西,又辟雙扉。見蓮花數十畝,皆生平地上;葉大如席,花大如蓋,落瓣堆梗下盈尺。童引入其中,曰:“姑坐此。”遂去。少時,一美人撥蓮花而入,則晚霞也。相見驚喜,各道相思,略述生平。遂以石壓荷蓋令側,雅可幛蔽;又勻鋪蓮瓣而藉之,忻與狎寢。既,訂後約,日以夕陽為候,乃別。端歸,病亦尋愈。由此兩人日一會於蓮畝。
過數日,隨龍窩君往壽吳江王。稱壽已,諸部悉還,獨留晚霞及乳鶯部一人在宮中教舞,數月,更無音耗,端悵望若失。惟解姥日往來吳江府;端托晚霞為外妹,求攜去,冀一見之。留吳江門下數日,宮禁森嚴,晚霞苦不得出,怏怏而返。積月餘,癡想欲絕。一日,解姥入,戚然相吊日:“惜乎!晚霞投江矣!”端大駭,涕下不能自止。因毀冠裂服,藏金珠而出,意欲相從俱死,但見江水若壁,以首力觸不得入。念欲複還,懼問冠服,罪將增重。意計窮蹙,汗流浹踵。忽睹壁下有大樹一章,乃猱攀而上,漸至端杪;猛力躍墮,幸不沾濡,而竟已浮水上。不意之中,恍睹人世,遂飄然泅去。移時,得岸,少坐江濱,頓思老母,遂趁舟而去。
抵裏,四顧居廬,忽如隔世。次且至家,忽聞窗中有女子曰:“汝子來矣。”音聲甚似晚霞。俄,與母俱出,果霞。斯時兩人喜勝於悲;而媼則悲疑驚喜,萬狀俱作矣。
初,晚霞在吳江,覺腹中震動,龍宮法禁嚴,恐旦夕身娩,橫遭撻楚;又不得一見阿端,但欲求死,遂潛投江水。身泛起,沉浮波中,有客舟拯之,問其居裏。晚霞故吳名妓,溺水不得其屍。自念?院不可複投,遂日:“鎮江蔣氏,吾婿也。”客因代貰扁舟,送諸其家。蔣媼疑其錯誤,女自言不誤,因以其情詳告媼。媼以其風格韻妙,頗愛悅之;第慮年太少,必非肯終寡也者。而女孝謹,顧家中貧,便脫珍飾售數萬。媼察其誌無他,良喜。然無子,恐一旦臨蓐,不見信於戚裏,以謀女。女曰:“母但得真孫,何必求人知。”媼亦安之。
會端至,女喜不自已。媼亦疑兒不死;陰發兒塚,骸骨俱存。因以此詰端。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惡其非人,囑母勿複言。母然之。遂告同裏,以為當日所得非兒屍,然終慮其不能生子。未幾,竟舉一男,捉之無異常兒,始悅。久之,女漸覺阿端非人,乃曰:“胡不早言!凡鬼衣龍宮衣,七七魂魄堅凝,生人不殊矣。若得宮中龍角膠,可以續骨節而生肌膚,惜不早購之也。”
端貨其珠,有賈胡出資百萬,家由此巨富。值母壽,夫妻歌舞稱觴,遂傳聞王邸。王欲強奪晚霞。端懼,見王自陳:“夫婦皆鬼。”驗之無影而信,遂不之奪。但遣宮人就別院傳其技。女以龜溺毀容,而後見之。教三月,終不能盡其技而去。
白話文故事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江浙一帶有鬥龍舟的習俗。人們將整木挖空製成龍舟,繪上鱗甲,裝飾得金碧輝煌,還在上麵搭建雕飾的屋脊和紅色欄杆,船帆和旌旗也都用錦繡製成。在龍舟尾部,有一丈多高的龍尾,用布條牽引著一塊木板下垂,有兒童坐在木板上做各種驚險動作。鎮江有個蔣姓孩童阿端,七歲時就身手敏捷靈巧,無人能及,十六歲時仍在表演鬥龍舟。一次在金山下,他不幸失足落水淹死。阿端的母親悲痛萬分。而阿端並不知道自己已死,被兩人引到一個地方,見到了龍窩君,龍窩君讓他進入柳條部。在那裏,阿端學會了錢塘飛霆之舞和洞庭和風之樂,他的表現得到了解姥的稱讚,說他不比晚霞差。
一次龍窩君檢閱各部,阿端見到了晚霞,對她一見鍾情。之後兩人在童子的幫助下,在蓮花地中相會並互訴相思,還訂下了以夕陽為候的約會約定,此後兩人每天都在蓮畝相會。後來,阿端隨龍窩君去給吳江王祝壽,迴宮後晚霞被留在宮中教舞,數月沒有音信。阿端苦苦思念,得知晚霞投江的消息後,悲痛欲絕,想要投江相隨。但在嚐試投江失敗後,他意外發現自己能浮出水麵,於是迴到了人間。
而晚霞在吳江宮中時,因發覺自己腹中震動,害怕在龍宮生育會遭受懲罰,又見不到阿端,便投江自盡。幸好被客舟救起,她自稱是鎮江蔣氏的兒媳,於是被送迴了蔣家。阿端迴到家後,與晚霞重逢,兩人喜出望外。晚霞在蔣家孝謹有加,還拿出珍飾換錢補貼家用。不久晚霞生下一個男孩,與常人無異,蔣媼這才放心。阿端拿出龍宮所得的珠子售賣,因賈胡出資百萬而家道巨富。
在蔣媼壽辰時,夫妻二人歌舞祝壽,此事傳到王府。王欲強奪晚霞,阿端告知其二人皆鬼,王驗證後不再搶奪,但派宮人來學技。晚霞用龜溺毀容後才去教學,教了三個月,宮人始終沒能完全學會她的技藝。
《白秋練》的原文與白話文故事:
原文
直隸有慕生,小字贍宮,商人慕小寰之子。聰惠喜讀。年十六,翁以文業迂,使去而學賈,從父至楚。每舟中無事,輒便吟誦。抵武昌,父留居逆旅,守其居積。生乘父出,執卷哦詩,音節鏗鏘。輒見窗影憧憧,似有人竊聽之,而亦未之異也。一夕,翁赴飲,久不歸,生吟益苦。有人徘徊窗外,月映甚悉。怪之,遽出窺覘,則十五六傾城之姝。望見生,急避去。又二三日,載貨北旋,暮泊湖濱。父適他出,有媼入曰:“郎君殺吾女矣!”生驚問之,答雲:“妾白姓。有息女秋練,頗解文字。言在郡城,得聽清吟,於今結想,至絕眠餐。意欲附為婚姻,不得複拒。”生心實愛好,第慮父嗔,因直以情告。媼不實信,務要盟約。生不肯。媼怒曰:“人世姻好,有求委禽而不得者。今老身自媒,反不見內,恥孰甚焉!請勿想北渡矣!”遂去。少間,父歸,善其詞以告之,隱冀垂納。而父以涉遠,又薄女子之懷春也,笑置之。
泊舟處,水深沒棹;夜忽沙磧擁起,舟滯不得動。湖中每歲客舟必有留住守洲者,至次年桃花水溢,他貨未至,舟中物當百倍於原直也,以故翁未甚憂怪。獨計明歲南來,尚須揭資,於是留子自歸。生竊喜,悔不詰媼居裏。日既暮,媼與一婢扶女郎至,展衣臥諸榻上,向生曰:“人病至此,莫高枕作無事者!”遂去。生初聞而驚;移燈視女,則病態含嬌,秋波自流。略致訊詰,嫣然微笑。生強其一語,曰:“''為郎憔悴卻羞郎’,可為妾詠。”生狂喜,欲近就之,而憐其荏弱。探手於懷,接(月+函)為戲。女不覺歡然展謔,乃曰:“君為妾三吟王建''羅衣葉葉’之作,病當愈。”生從其言。甫兩過,女攬衣起坐曰:“妾愈矣!”再讀,則嬌顫相和。生神誌益飛,遂滅燭共寢。女未曙已起,曰:“老母將至矣。”未幾,媼果至。見女凝妝歡坐,不覺欣慰;邀女去,女俯首不語。媼即自去,曰:“汝樂與郎君戲,亦自任也。”於是生始研問居止。女曰:“妾與君不過傾蓋之交,婚嫁尚不可必,何須令知家門。”然兩人互相愛悅,要誓良堅。女一夜早起挑燈,忽開卷淒然淚瑩,生急起問之。女曰:“阿翁行且至。我兩人事,妾適以卷卜,展之得李益《江南曲》,詞意非祥。”生慰解之,曰,“首句''嫁得瞿塘賈’,即已大吉,何不祥之與有!”女乃少歡,起身作別曰:“暫請分手,天明則千人指視矣。”生把臂便咽,問:“好事如諧,何處可以相報?”曰:“妾常使人偵探之,諧否無不聞也。”生將下舟送之,女力辭而去。無何,慕果至。生漸吐其情。父疑其招妓,怒加詬厲。細審舟中財物,並無虧損,譙嗬乃已。
一夕,翁不在舟,女忽至,相見依依,莫知決策。女曰:“低昂有數,且圖目前。姑留君兩月,再商行止。”臨別,以吟聲作為相會的約。由此值翁他出,遂高吟,則女自至。四月行盡,物價失時,諸賈無策,斂資禱湖神之廟。端陽後,雨水大至,舟始通。
生既歸,凝思成疾。慕憂之,巫醫並進。生私告母曰:“病非藥禳可痊,惟有秋練至耳。”翁初怒之;久之,支離益憊,始懼,賃車載子,複入楚,泊舟故處。訪居人,井無知白媼者。會有媼操柁湖濱,即出自任。翁登其舟,窺見秋練,心竊喜,而審詰邦族,則浮家泛宅而已。因實告子病由,冀女登舟,姑以解其沉痼。媼以婚無成約,弗許。女露半麵,殷殷窺聽,聞兩人言,眥淚欲墮。媼視女麵,因翁哀請,即亦許之。至夜,翁出,女果至,就榻嗚泣曰:“昔年妾狀,今到君耶!此中況味,要不可不使君知。然羸頓如此,急切何能便瘳?妾請為君一吟。”生亦喜,女亦吟王建前作。生曰:“此卿心事,醫二人何得效?然聞卿聲,神已爽矣。試為我吟''楊柳千條盡向西可’。”女從之。生讚曰:“快哉!卿昔誦詩餘,有《采蓮子》雲:''菡萏香連十頃陂。’心尚未忘,煩一曼聲度之。”女又從之。甫闋,生躍起曰:“小生何嚐病哉!”遂相狎抱,沉屙若失。既而問:“父見媼何詞?事得諧否?”女已察知翁意,直對“不諧”。既而女去,父來,見生已起,喜甚,但慰勉之。因曰:“女子良佳。然自總角時,把柁櫂歌,無論微賤,抑亦不貞。”生不語。翁既出,女複來,生述父意。女曰:“妾窺之審矣:天下事,愈急則愈遠,愈迎則愈拒。當使意自轉,反相求。”生問計,女曰:“凡商賈之誌在利耳。妾有術知物價。適視舟中物,並無少息。為我告翁:居某物,利三之;某物,十之。歸家,妾言驗,則妾為佳婦矣。再來時,君十八,妾十七,相歡有日,何憂為!”生以所言物價告父。父頗不信,姑以餘資半從其教。既歸,所自置貨,資本大虧;幸少從女言,得厚息,略相準。以是服秋練之神。生益誇張之,謂女自言,能使己富。翁於是益揭資而南。至湖,數日不見白媼;過數日,始見其泊舟柳下,因委禽焉。媼悉不受,但涓吉送女過舟。翁另賃一舟,為子合巹。女乃使翁益南,所應居貨,悉籍付之。媼乃邀婿去,家於其舟。翁三月而返,物至楚,價已倍蓰。將歸,女求載湖水。既歸,每食必加少許,如用醯醬焉。由是每南行,必為致數壇而歸。
後三四年,舉一子。一日,涕泣思歸。翁乃偕子及婦俱如楚。至湖,不知媼之所在。女扣舷唿母,神形喪失。促生沿湖問訊。會有釣鱘鰉者,得白驥。生近視之,巨物也,形全類人,乳陰畢具。奇之,歸以告女。女大駭,謂夙有放生願,囑生贖放之。生往商釣者,釣者索直昂。女曰:“妾在君家,謀金不下巨萬,區區者何遂靳直也!如必不從,妾即投湖永死耳!”生懼,不敢告父,盜金贖放之。既返,不見女,搜之不得,更盡始至。問:“何往?”曰:“適至母所。”問:“母何在?”覥然曰:“今不得不實告矣:適所贖,即妾母也。向在洞庭,龍君命司行旅。近宮中欲選嬪妃,妾被浮言者所稱道,遂敕妾母,坐相索。妾母實奏之。龍君不聽,放母於南濱,餓欲死,故罹前難。今難雖免,而罰未釋。君如愛妾,代禱真君可免。如以異類見憎,請以兒擲還君。妾自去,龍宮之奉,未必不百倍君家也。”生大驚,慮真君不可得見。女曰:“明日未刻,真君當至。見有跛道士,急拜之,入水亦從之。真君喜文士,必合憐允。”乃出魚腹綾一方。曰:“如問所求,即出此,求書一''免’字。”生如言候之。果有道士蹩躠而至,生伏拜之。道士急走,生從其後。道士以杖投水,躍登其上。生竟從之而登,則非杖也,舟也。又拜之。道士問:“何求?”生出羅求書。道士展視曰:“此白驥翼也,子何遇之?”蟾宮不敢隱,詳陳顛末。道士笑曰:“此物殊風雅,老龍何得荒淫!”遂出筆草書“免”字,如符形,返舟令下。則見道士踏杖浮行,頃刻已渺。歸舟,女喜,但囑勿泄於父母。
歸後二三年,翁南遊,數月不歸。湖水既罄,久待不至。女遂病,日夜喘急,囑曰:“如妾死,勿瘞,當於卯、午、酉三時,一吟杜甫夢李白詩,死當不朽。候水至,傾注盆內,閉門緩妾衣,抱入浸之,宜得活。”喘息數日,奄然遂斃。後半月,慕
白話文故事
河北有個慕生,小名蟾宮,是商人慕小寰的兒子,聰明且愛讀書。十六歲時,父親認為讀書不實用,讓他棄學從商,跟隨父親到了湖北。在船上閑暇時,慕生常常吟詩。到武昌後,父親留他在客棧看守貨物,他趁父親外出便吟詩誦文,窗外常有人影晃動偷聽。
一天夜裏,父親外出赴宴未歸,慕生吟詩更用功,這時窗外有個美貌姑娘徘徊,被慕生發現後急忙躲開。過了兩三天,慕家父子載貨北歸,晚上船停在湖濱,父親有事離開,一位老大娘進來說:“郎君害死我女兒了。”原來她姓白,女兒秋練聽到慕生的吟詩聲後,相思成疾,想與慕生結為婚姻。慕生雖愛慕秋練,但顧慮父親責怪,未答應訂婚。老大娘生氣地走了,不久父親迴來,慕生告知此事,父親卻未在意。
當晚湖底沙石湧起,船擱淺了,父親隻好留下慕生獨自迴鄉。天黑後,老大娘和丫鬟攙扶著秋練來到船上,秋練讓慕生為她吟誦三遍王建的“羅衣層層”那首詩,病就會好。慕生照做,秋練果然病愈,兩人互訴衷腸並約定以吟詩為相會暗號。後來慕生迴家後相思成疾,父親無奈帶他再次來到湖北,向白大娘求情,秋練來到船上為慕生吟詩,慕生病好。秋練告知慕生物價漲跌,慕生告知父親,起初父親不信,後來發現秋練所言應驗,便對她信服,慕翁還為兒子和秋練辦了婚事。
婚後,秋練讓慕翁多囤某種貨物,獲利豐厚。慕翁每次南行都會為秋練帶幾壇湖水迴去,秋練每次吃飯時都會加少許湖水。三四年後,秋練生下一子,她思念家鄉,慕家父子陪她迴到湖北。在湖邊,秋練看到母親變成的白驥被捕,她讓慕生贖放,還告知慕生向跛道士求免字可救母親。慕生照做,道士答應幫忙。
又過了二三年,慕翁南遊未歸,湖水用完後秋練生病,她囑咐慕生在卯、午、酉三時吟杜甫夢李白詩,等水到後將她放入水中浸泡可救活她。但秋練還是去世了,慕生按她的囑咐做了,秋練果然複活。
三、用不同詞牌名詩詞歌賦解析
破陣子·蛙神陰陽變
詭秘蛙神降世,福災轉瞬無常。恩佑堂前財貨滿,怒譴家中禍祟長。陰陽幻裏藏。
塵世紛紜眾庶,安身敬畏為綱。順應變機求順遂,靜守心田免禍殃。吉兇皆有章。
水調歌頭·任秀乾乾誌
昔日家途落,困窘誌難休。毅然孤旅謀業,風雨逆波泅。盜寇狂瀾相逼,瘦影扁舟堅毅,寒夜未曾愁。恰似乾龍起,困境奮爭遊。
運途轉,心猶健,意方遒。秉持剛健,終得佳景解心憂。休歎時乖命蹇,且看拚搏功顯,德厚福緣留。卦理明其道,勤勉寫春秋。
臨江仙·晚霞柔剛情
宮苑嬌娥身弱,阿端勇毅情長。相逢傾意兩心彰。柔懷添壯誌,險路共帆揚。
愛海波瀾翻湧,堅貞破霧迎光。剛柔相濟韻流芳。良緣垂困厄,情暖化滄桑。
如夢令·白秋詩意情牽
湖畔吟詩聲繞,引得靈魚情擾。塵世路多艱,戀意未消心曉。緣妙,緣妙,情守月圓花好。
詮釋
《破陣子·蛙神陰陽變》
上闋:開篇“詭秘蛙神降世,福災轉瞬無常”,直接點出青蛙神的神秘出現以及其帶來的福禍瞬間變化的特點,營造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恩佑堂前財貨滿,怒譴家中禍祟長”具體描述了青蛙神賜福時家庭富足和降禍時災難不斷的情景,鮮明地展現出福與禍的對比。最後“陰陽幻裏藏”則是總結上文,揭示出這一切福禍現象背後是陰陽的變化規律,如同《周易》中陰陽相互轉化的哲學思想,世間萬物的興衰榮辱皆在這陰陽的奇妙變幻之中。
下闋:“塵世紛紜眾庶,安身敬畏為綱”將視角從蛙神故事擴展到塵世眾生,指出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未知和變數,人們應當以敬畏之心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則。“順應變機求順遂,靜守心田免禍殃”進一步闡述人們在麵對陰陽變化時應采取的態度和方法,即順應變化的時機以追求順遂的生活,同時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堅守,從而避免災禍的降臨。最後“吉兇皆有章”則再次強調福禍吉兇並非毫無規律可循,而是如同《周易》所揭示的那樣,有著內在的秩序和法則,人們需要領悟並遵循這些法則,才能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中把握自己的命運。
《水調歌頭·任秀乾乾誌》
上闋:“昔日家途落,困窘誌難休”開篇描述任秀家道衰落的困境,但他的誌向卻並未因此而磨滅,展現出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毅然孤旅謀業,風雨逆波泅”生動地描繪出任秀獨自踏上旅途去謀求生計,在風雨交加、波濤洶湧的環境中艱難前行的情景,象征著他在人生逆境中不屈不撓的奮鬥姿態。“盜寇狂瀾相逼,瘦影扁舟堅毅,寒夜未曾愁”進一步渲染了他所麵臨的艱難險阻,如盜寇的威脅和狂風巨浪的逼迫,但即便身形憔悴、處境艱難,他依然堅毅剛強,毫不畏懼,體現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乾卦精神,即在困境中也要保持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
下闋:“運途轉,心猶健,意方遒”講述隨著時間的推移,任秀的命運逐漸出現轉機,但他的心誌依然堅定,意氣更加風發,這表明他的堅韌精神並非僅僅是在困境中求生存,更是一種貫穿人生始終的品質。“秉持剛健,終得佳景解心憂”指出正是因為他秉持著這種剛健自強的精神,最終才能夠擺脫困境,迎來美好的生活,從而消解內心的憂愁,實現人生的價值。“休歎時乖命蹇,且看拚搏功顯,德厚福緣留”則是一種人生哲理的升華,告誡人們不要抱怨命運的不濟,而應該像任秀一樣通過拚搏奮鬥來改變命運,積累德行,從而收獲福報和福緣,這也是《周易》所蘊含的通過人的努力和品德修養來改變命運的思想體現。
《臨江仙·晚霞柔剛情》
上闋:“宮苑嬌娥身弱,阿端勇毅情長”首先刻畫了晚霞在宮廷中作為柔弱女子的形象,以及阿端勇敢堅毅且深情的性格特點,形成鮮明的對比。“相逢傾意兩心彰”描述了兩人相遇後彼此傾心,愛意在心中彰顯,開啟了他們之間愛情故事的篇章。“柔懷添壯誌,險路共帆揚”則進一步闡述了他們愛情的獨特之處,晚霞的溫柔情懷激發了阿端更加堅定的誌向,而阿端的勇毅又給予晚霞麵對艱難險阻的勇氣,兩人攜手在充滿危險的道路上共同揚起生活的風帆,展現出愛情中剛柔相濟的力量,這與《周易》中陰陽互補、剛柔並濟的哲學觀念相契合,表明在人際關係和情感生活中,剛柔兩種特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能夠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下闋:“愛海波瀾翻湧,堅貞破霧迎光”形象地描繪了他們的愛情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波折和困難,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但他們始終堅守著愛情的忠貞,最終衝破迷霧,迎來光明的前景。“剛柔相濟韻流芳”再次強調了他們愛情中剛柔並濟的特質所散發出的美好韻味和深遠影響,成為一種值得傳頌的典範。“良緣垂困厄,情暖化滄桑”則是對他們愛情故事的總結,指出這份美好的姻緣雖然誕生於困境之中,但他們之間真摯的情感卻溫暖了彼此的心靈,化解了生活中的滄桑磨難,體現出愛情在人生中的強大力量和積極意義,也從側麵反映了《周易》哲學中陰陽和諧、剛柔平衡對於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如夢令·白秋詩意情牽》
上闋:“湖畔吟詩聲繞,引得靈魚情擾”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和奇幻色彩的場景,在湖畔慕生的吟詩聲嫋嫋迴蕩,意外地觸動了白秋練這位靈魚的情思,引發了她內心的情感波瀾,這一情節充滿了浪漫與神秘的氣息,暗示了一種超越尋常的緣分和情感的萌生。“塵世路多艱,戀意未消心曉”則將視角轉向現實世界,指出兩人在塵世中的愛情之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他們內心深處對於彼此的愛戀之情卻從未消減,反而更加清晰堅定,展現出他們愛情的真摯與深沉。
下闋:“緣妙,緣妙”通過重複“緣妙”這兩個字,強調了他們之間緣分的奇妙和不可思議,如同命運的奇妙安排,這種緣分不僅僅是偶然的相遇,更是一種心靈上的契合和感應,與《周易》中天人感應的思想相唿應,傳達出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聯係和情感紐帶。“情守月圓花好”則表達了他們對於愛情的堅守和期待,希望能夠在曆經磨難後迎來美好的結局,象征著愛情的圓滿與幸福,也體現出他們對於這份奇妙緣分的珍視和嗬護,以及對愛情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