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詩詞讚《周易哲學視角下卷七經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讚周易卷七之析》
易學宏篇探卷七,典中奧秘意難息。
青娥愛戀陰陽合,鏡聽機緣變易奇。
牛癀自然求共處,金姑財富守中規。
傳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
以下是對這首七律詩詞的詮釋:
“易學宏篇探卷七,典中奧秘意難息”:開篇指出以《周易》哲學來深入探究卷七的內容,其中經典典故所蘊含的奧秘令人興致盎然,思緒難平。
“青娥愛戀陰陽合,鏡聽機緣變易奇”:這兩句具體闡述卷七中《青娥》的愛情體現了陰陽和諧的理念,而《鏡聽》所展現的機緣則充滿了變化的奇妙。
“牛癀自然求共處,金姑財富守中規”:接著講述《牛癀》反映了人與自然應尋求和諧共處,《金姑夫》提示對待財富要遵循中正的規則。
“傳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最後總結強調傳承這種智慧能夠千秋閃耀,而天地人之道的哲理在這些典故中得以充分展現。
整首詩圍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卷七經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這一主題的稱讚,簡述了其中幾個典故所體現的哲學思想以及傳承的重要意義。
一、《周易哲學視角下卷七經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在文學的浩瀚海洋中,卷七所收錄的《青娥》《鏡聽》《牛癀》《金姑夫》等經典典故猶如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它們不僅是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蘊含著深刻主題思想和指導意義的文化瑰寶。從周易哲學的深度視角來解析這些典故,我們能夠探尋到天地人之道的奧秘,領略古人對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
《青娥》這一典故,講述了一段曲折而動人的愛情故事。從周易哲學的觀點來看,愛情中的陰陽和諧是至關重要的。男女雙方如同陰陽兩極,相互吸引又相互補充。在故事中,主人公們經曆了種種波折,最終得以相聚,這體現了陰陽在動態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正如周易中的“否極泰來”,困境達到極點時,往往會迎來轉機。而這種轉機並非偶然,而是在陰陽互動中積累的必然結果。同時,愛情中的堅持和執著也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主人公們為了愛情不斷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展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順應天道中的積極作用。
《鏡聽》則以一種神秘而獨特的方式展現了命運的無常與人心的渴望。在周易哲學中,“變易”是核心概念之一。鏡聽所預示的結果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人的行為和選擇而發生變化。這告訴我們,命運並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著變數和轉機。人的內心渴望和意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命運的走向。當我們積極麵對生活,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努力時,就有可能改變不利的局麵,迎來更好的發展。同時,鏡聽也提醒我們要保持內心的清明和冷靜,不被虛幻的表象所迷惑,以理性的態度去應對命運的起伏。
《牛癀》的故事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周易中,強調“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牛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勞動力,其健康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故事中牛的患病,象征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失衡。而人們為了救治牛所付出的努力,則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尊重和修複關係的願望。這啟示我們,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過度索取和破壞自然,隻有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能保證人類的長久福祉。
《金姑夫》講述了一個關於財富和人性的故事。從周易的角度來看,財富如同陰陽中的陽,適度的財富能夠帶來生活的便利和幸福,但過度追求財富則可能導致陰陽失衡,引發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故事中的人物在麵對財富時的種種表現,讓我們看到了貪婪、自私等負麵人性的危害。同時,也提醒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財富,遵循“中正”之道,保持內心的平衡和道德的堅守,不讓財富成為人生的主宰,而是將其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工具。
在文化傳承方麵,這些經典典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價值觀。它們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不斷地啟迪著後人。周易哲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這些典故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麵對複雜多變的世界,我們要學會運用陰陽平衡的思維去處理人際關係、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要以“變易”的觀點看待事物的發展,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要樹立“天人合一”的理念,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堅守“中正”之道,不為名利所迷惑,保持內心的純淨和道德的高尚。
總之,卷七中的經典典故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了天地人之道的奧秘。以周易哲學為鑰匙,我們能夠打開這些奧秘之門,深入理解古人的智慧,將其融入到現代生活中,為我們的人生指引方向,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讓我們珍視這些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其中的精華,讓古老的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
二、《聊齋誌異》中《青娥》《鏡聽》《牛癀》的原文和白話文故事。
《青娥》原文
霍桓,字匡九,晉人也。父官縣尉,早卒。遺生最幼,聰惠絕人。十一歲,以神童入泮。而母過於愛惜,禁不令出庭戶,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裏有武評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異常倫。幼時竊讀父書,慕何仙姑之為人。父既隱,立誌不嫁。母無奈之。一日,生於門外瞥見之。童子雖無知,隻覺愛之極,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難之,生鬱鬱不自得。母恐拂兒意,遂托往來者致意武,果不諧。生行思坐籌,無以為計。
會有一道士在門,手握小镵,長裁尺許。生借閱之,道士不與。固請,乃曰:“此镵君家不能用,聊以奉贈。”生覺其言怪,受而謝之。持歸,愛不釋手,審諦之,則鐫有“天宮”二字,喜極,懷之而出。每自念:“此镵能耨(nou)且掘,吾得借此以見青娥,可乎?”因於無人處,依镵所鐫,鑿石為穴,深數尺,闊容二人。已而自念:“武家閨闥深邃,計將安出?”乃於穴外複鑿一竇,潛通武宅。自分足力孱弱,不能至武所,因嵌石竇中,以俟女歸。
至夜,武家果舉燭入竇。生自竇窺之,見青娥至,暗中捉其佩囊,曳入竇中。青娥大驚,索佩囊不得。既而聞竇中有聲,窺之,見一小郎,始知為霍生。乃問:“君何為者?”生曰:“我霍桓也。”青娥曰:“此來何幹?”生曰:“慕卿麗質,神魂飛越,恨無機緣,得諧繾綣。今幸得此,願得永奉箕帚。”青娥曰:“此來必有以教我。”生曰:“但得近卿玉體,死無憾矣。”青娥怒曰:“狂生!我何愛於汝而犯非禮?”言未已,生突前擁抱之。青娥急唿:“婢子來!”婢至,無所見,遂去。生以佩囊授青娥,青娥受而釋之。既出竇,女命闔扉。生曰:“卿若有意,當複見訪。”女不應。生悵然而歸。
逾夕,女果至,責生曰:“我與君無素,何得如此?”生謝過不遑。女曰:“今已如此,當為君圖之。”因與訂約而去。生喜,數日不複至。母疑之,潛窺其所為,見其常入石竇中,心異之。一日,生至竇,女適在,遽捉其臂曰:“君何往?”生驚而遁。女追之不及。歸告母,母往窺之,見女坐竇中,與一少年語。母怒,唿女出,撻之。女泣曰:“母殺兒矣!”母曰:“汝既私相訂約,何得複怨?”女曰:“兒與霍生雖有私約,然彼稚齒,未識情事。且此事非兒自主,乃霍生強為之。”母曰:“既如此,何不早言?”女曰:“兒欲言,恐母責兒不貞,故不敢言。”母曰:“今當如何?”女曰:“兒願從母命。”母乃許之。
生聞女許婚,大喜,具幣帛往聘。女曰:“君年未冠,且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敢私許?”生曰:“吾以情告母,母已許矣。”女曰:“既有成言,當待君娶。”生乃去。後女以情告父母,父母許之。
生年十五,入泮。未幾,娶女歸。夫妻伉儷甚篤。生後舉孝廉,仕至某郡太守。
《青娥》白話文故事
霍桓,字匡九,是山西人。他父親曾擔任過縣尉,很早就去世了。霍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聰明絕頂。十一歲時,就因為是神童而進了縣學。但他母親過分疼愛他,禁止他走出家門,以至於到了十三歲,還分不清叔伯、甥舅。
同鄉裏有個姓武的評事,喜好道教,進山修仙一去不返。他有個女兒叫青娥,十四歲,美若天仙。青娥小時候偷偷讀過父親的書,羨慕何仙姑的為人,父親隱居後,她立誌不嫁人。母親也無可奈何。一天,霍桓在門外偶然看見了青娥。這孩子雖然不懂什麽,但就是覺得喜愛極了,卻又沒法表達;直接告訴母親,讓母親去求婚。母親知道這事不可能,故意為難他,霍桓悶悶不樂。他整天想辦法,也沒個主意。
恰巧有個道士在門口,手裏拿著一把小镵,長約一尺。霍桓借來看看,道士不給。他再三請求,道士才說:“這镵你家不能用,就送給你吧。”霍桓覺得他的話很奇怪,收下並道謝。拿迴家,愛不釋手,仔細端詳,上麵刻著“天宮”二字,高興極了,揣在懷裏出門。常常想:“這镵能鋤地也能挖掘,我可以借此見到青娥,行不?”於是在沒人的地方,按照镵上所刻,鑿石頭挖了個洞,深有幾尺,能容納兩個人。接著又想:“武家的內宅幽深,怎麽辦才好?”於是在洞外又挖了一個小孔,悄悄通向武家。自己覺得腳力弱,到不了武家,就把石頭嵌在小孔中,等著青娥迴來。
到了夜裏,武家果然有人舉著蠟燭走進小孔。霍桓從洞中偷看,看到青娥來了,暗中抓住她的佩囊,把她拉進洞。青娥大吃一驚,找不到佩囊。接著聽到洞中有聲響,一看,見是個小郎君,才知道是霍桓。就問:“你幹什麽?”霍桓說:“我是霍桓。”青娥說:“你來這裏幹什麽?”霍桓說:“愛慕你的美麗,神魂顛倒,遺憾沒有機會,能與你親近。今天有幸這樣,希望能永遠侍奉你。”青娥說:“你來一定有什麽指教。”霍桓說:“隻要能靠近你的身體,死也無憾了。”青娥生氣地說:“狂生!我為什麽要喜歡你而做非禮的事?”話沒說完,霍桓突然上前抱住她。青娥急忙唿喊:“丫環快來!”丫環來了,什麽也沒看見,就離開了。霍桓把佩囊交給青娥,青娥接受後放了他。出洞後,青娥讓他關好門。霍桓說:“你如果有意,應當再來探望我。”青娥不迴答。霍桓失望地迴去了。
過了一晚,青娥果然來了,責備霍桓說:“我和你沒有交情,為什麽這樣?”霍桓不停地道歉。青娥說:“現在已經這樣,應當為你想辦法。”於是和他訂下約定離開了。霍桓很高興,好幾天青娥都沒來。母親起了疑心,暗中觀察他的行為,見他常進石頭洞,心裏覺得奇怪。一天,霍桓進洞,青娥正好在,急忙抓住他的胳膊說:“你去哪兒?”霍桓受驚逃跑。青娥追不上。迴去告訴母親,母親去查看,見女兒坐在洞中,和一個少年說話。母親大怒,叫女兒出來,打了她。青娥哭著說:“母親殺了我啦!”母親說:“你既然私自訂了婚約,為什麽又埋怨?”青娥說:“女兒和霍桓雖然有私約,但他年紀小,不懂情事。而且這事不是女兒主動的,是霍桓強行這樣做的。”母親說:“既然這樣,為什麽不早說?”青娥說:“女兒想說,又怕母親責備女兒不貞潔,所以不敢說。”母親說:“現在怎麽辦?”青娥說:“女兒願意聽從母親的安排。”母親這才答應了。
霍桓聽說青娥答應了婚事,非常高興,準備了聘禮去求婚。青娥說:“你還沒成年,又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麽敢私自答應?”霍桓說:“我把情況告訴母親,母親已經答應了。”青娥說:“既然有了約定,就等你娶我。”霍桓這才迴去。後來青娥把情況告訴父母,父母答應了。
霍桓十五歲時,進了縣學。不久,娶青娥迴家。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霍桓後來中了孝廉,官做到某郡的太守。
《鏡聽》原文
益都鄭氏兄弟,皆文學士。大鄭早知名,父母嚐過愛之,又因子並及其婦;二鄭落拓,不甚為父母所歡,遂惡次婦,至不齒禮。冷暖相形,頗存芥蒂。次婦每謂二鄭:“等男子耳,何遂不能為妻子爭氣?”遂擯弗與同宿。於是二鄭感憤,勤心銳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優顧之,然終殺於兄。
次婦望夫綦切,是歲大比,竊於除夜以鏡聽卜。有二人初起,相推為戲,雲:“汝也涼涼去!”婦歸,兇吉不可解,亦置之。闈後,兄弟皆歸。時暑氣猶盛,兩婦在廚下炊飯餉耕,其熱正苦。忽有報騎登門,報大鄭捷。母入廚喚大婦曰:“大男中式矣!汝可涼涼去。”次婦忿惻,泣且炊。俄又有報二鄭捷者,次婦力擲餅杖而起,曰:“儂也涼涼去!”此時中情所激,不覺出之於口;既而思之,始知鏡聽之驗也。
《鏡聽》白話文故事
益都縣有鄭氏兄弟倆,都是文學之士。老大很早就出名了,父母常常偏愛他,又因為他而偏愛他的妻子;老二不得誌,父母不太喜歡他,於是也厭惡老二的媳婦,甚至不把她當兒媳看待。冷熱差別明顯,兄弟妯娌之間很有隔閡。老二媳婦常對老二說:“同樣是男人,怎麽就不能為妻子爭口氣?”於是就不和老二同睡。於是老二感到憤恨,勤奮用心地思考,也出名了。父母對他稍稍好了些,但還是比不上老大。
老二媳婦盼望丈夫高中的心情非常急切,這一年鄉試,她在除夕夜用鏡聽占卜。有兩個人剛起床,互相推讓著,說:“你也涼涼去!”媳婦迴來,不明白是兇是吉,也就放下了。考試結束後,兄弟倆都迴來了。當時暑氣還很盛,兩個媳婦在廚房做飯給耕田的人吃,熱得很苦。忽然有報信的騎馬來到家門,報告老大考中了。母親進廚房叫大媳婦說:“大兒子考中了!你可以涼涼去。”老二媳婦又氣又恨,哭著繼續做飯。不久又有人來報告老二考中了,老二媳婦用力扔了擀麵杖站起來,說:“我也涼涼去!”這時是心中情緒激動,不自覺地說了出來;接著一想,才知道鏡聽占卜應驗了。
《牛癀》原文
陳華封,蒙山人。以盛暑煩熱,枕藉野樹下。忽一人奔波而來,首著圍領,疾趨樹陰,掬石而坐,揮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陳起坐,笑曰:“若除圍領,不扇可涼。”客曰:“脫之易,再著難也。”就與傾談,頗極蘊藉。既而曰:“此時無他想,但得冰浸良醞,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樓,暑氣可消一半。”陳笑曰:“此願易遂,仆當為君償之。”因握手入村。
至家,出藏酒於石洞,其涼震齒。客大悅,一舉十觥。日已就暮,天忽雨;於是張燈於室,客乃解除領巾,相與磅礴。語次,見客腦後,時漏燈光,疑之。無何,客酩酊,眠榻上。陳移燈竊窺之,見耳後有巨穴,盞大;數道膜間鬲,如窗欞;欞外軟革垂蔽,中似空空。駭極,潛抽髻簪,撥膜覘之,有一物,狀類小牛,隨手飛出,破窗而去。客覺,奮而捉之,已杳矣。
客大窘,起而謝曰:“實相告:我乃六畜瘟神。適所縱者牛癀,恐百裏內牛無種矣。”陳故以養牛為業,聞之大恐,拜求術解。客曰:“餘且不免於罪,其何術之能解?惟苦參散最效,其廣傳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謝別出門。又掬土堆壁龕中,曰:“每用一合亦效。”拱不複見。
居無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陳欲專利,秘其方,不肯傳;惟傳其弟。弟試之神驗。而陳自剉啖藥,殊罔所效。有牛二百蹄躈,倒斃殆盡;遺老牝牛四五頭,亦逡巡就死。中心懊惱,無所措手。忽憶龕中掬土,念未必效,姑妄投之。經夜,牛乃盡起。始悟藥之不靈,乃神罰其私也。後數年,牝牛繁育,漸複其故。
《牛癀》白話文故事
陳華封是蒙山人。因為盛夏暑熱煩悶,他在野外的樹下躺著休息。忽然有一個人急急忙忙地跑過來,頭上圍著圍巾,快步跑到樹蔭下,抓起石頭坐下,不停地揮扇,汗水像流水一樣淌。陳華封起身坐下,笑著說:“如果把圍巾拿掉,不扇扇子也能涼快。”客人說:“脫掉容易,再戴上就難了。”於是和他交談起來,很是含蓄有涵養。過了一會兒說:“這時候沒別的想法,隻要能有冰浸的美酒,一道清涼的香氣,經過十二重樓,暑氣就能消掉一半。”陳華封笑著說:“這個願望容易滿足,我來為您實現。”於是拉著手進村。
到了家,從石洞裏拿出藏的酒,酒涼得冰牙。客人非常高興,一口氣喝了十杯。天快黑了,天忽然下起雨來;於是在屋裏點上燈,客人這才解下圍巾,一起暢談。說話間,看到客人腦後,不時漏出燈光,陳華封很疑惑。沒多久,客人喝醉了,睡在榻上。陳華封移過燈偷偷查看,看到客人耳後有個大洞,像茶杯那麽大;幾道膜間隔著,像窗戶欞子;欞子外軟皮垂著遮住,裏麵好像空空的。陳華封極為驚駭,悄悄抽出發髻上的簪子,撥開膜偷看,有一個東西,形狀像小牛,隨手飛了出去,衝破窗戶飛走了。客人醒來,奮力去抓,已經不見了。
客人非常窘迫,起身道歉說:“實話告訴您:我是六畜瘟神。剛才放走的是牛癀,恐怕百裏之內的牛都沒種了。”陳華封本來以養牛為業,聽了非常害怕,請求他想辦法解除。客人說:“我自己都免不了罪責,哪有什麽辦法能解除?隻有苦參散最有效,您廣泛傳播這個方子,不要有私心就可以了。”說完,告辭出門。又捧起土堆在壁龕裏,說:“每次用一合也有效。”一拱手就不見了。
沒過多久,牛果然病了,瘟疫大肆發作。陳華封想要獨占利益,隱瞞這個方子,不肯傳授;隻傳給了他弟弟。弟弟試用非常靈驗。而陳華封自己銼藥服用,完全沒有效果。有二百頭牛,都倒地死了;剩下四五頭老母牛,也徘徊著要死。他心裏懊惱,不知怎麽辦。忽然想起壁龕裏捧的土,心想也許不一定有效,姑且胡亂投給牛吃。過了一夜,牛都起來了。這才明白藥不靈,是神懲罰他自私。後來過了幾年,母牛繁殖,漸漸恢複了原來的數量。
《金姑夫》原文:
會稽有梅姑祠。神故馬姓,族居東莞,未嫁而夫早死,遂矢誌不醮,三旬而卒。族人祠之,謂之梅姑。
丙申,上虞金生,赴試經此,入廟徘徊,頗涉冥想。至夜,夢青衣來,傳梅姑命招之。從去。入祠,梅姑立候簷下,笑曰:“蒙君寵顧,實切依戀。不嫌陋拙,願以身為姬侍。”金唯唯。梅姑送之曰:“君且去。設座成,當相迓耳。”醒而惡之。是夜,居人夢梅姑曰:“上虞金生,今為吾婿,宜塑其像。”詰旦,村人語夢悉同。族長恐玷其貞,以故不從。未幾,一家俱病。大懼,為肖像於左。
既成,金生告妻子曰:“梅姑迎我矣。”衣冠而死。妻痛恨,詣祠指女像穢罵;又升座批頰數四,乃去。今馬氏稱金姑夫雲。
《金姑夫》白話文故事:
在會稽有座梅姑祠。這位神原本姓馬,家族居住在東莞,還沒出嫁丈夫就早死了,於是她發誓不再嫁人,三十歲就去世了。族人建祠祭祀她,稱她為梅姑。
丙申年,上虞有個姓金的書生,赴試經過這裏,進入廟裏徘徊,陷入了沉思。到了夜裏,夢見一個青衣人來,傳達梅姑的命令召喚他。金生跟著去了。進入祠廟,梅姑站在屋簷下等候,笑著說:“承蒙您的眷顧,我實在依戀您。如果不嫌棄我粗陋笨拙,願以自身侍奉您。”金生唯唯諾諾答應。梅姑送他說:“您先迴去。等座位設好,就來接您。”金生醒來後很厭惡這個夢。這一夜,當地居民都夢見梅姑說:“上虞的金生,現在是我的夫婿,應該給他塑像。”第二天早上,村裏人們說起夢來都相同。族長害怕玷汙了梅姑的貞潔,因此沒有聽從。不久,一家人都生病了。非常害怕,就在左邊給金生塑了像。
塑像完成後,金生告訴妻子說:“梅姑來迎接我了。”穿戴好衣帽就死了。妻子非常痛恨,到祠廟指著梅姑的塑像大罵;又登上座位打了她幾個耳光,這才離開。如今馬氏族人稱唿金生為金姑夫。
三、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麵對上述內容進行的深度解析:
陰陽平衡:
在《青娥》的愛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經曆可視為陰陽的互動。他們所遭遇的波折與最終的相聚,象征著陰陽在矛盾衝突後的平衡與和諧。正如周易所強調的,陰陽並非絕對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愛情中的甜蜜與痛苦、相聚與分離,都是陰陽力量此消彼長的表現,而最終達到的美滿結局則是陰陽平衡的實現。
對於《鏡聽》,其預示結果的不確定性和人的選擇對命運的影響,體現了陰陽的動態變化。鏡聽所給出的初始預示可視為一種潛在的陰性能量,而人的積極行動和意誌則是陽性能量的展現。當人的陽性能量足夠強大並與陰性能量相互作用時,就能夠改變命運的走向,實現陰陽在新層麵上的平衡。
變易思想:
《牛癀》中牛的患病與救治過程反映了事物的變化無常。牛的健康狀況從良好到患病是一種變,人們努力救治使其恢複又是一種變。這與周易中的“變易”思想相契合,即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我們需要敏銳地察覺到這些變化,並采取相應的行動來適應和引導變化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在《金姑夫》中,人物對財富的態度和財富帶來的影響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從最初對財富的渴望到因過度追求而導致的人性扭曲,再到最終對財富的正確認知和合理對待,這一係列的變化展示了人生境遇和心態的轉變。
天人合一:
《牛癀》的故事更深層次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牛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其患病不僅僅是個體的問題,也反映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不協調。人類依賴牛進行農業生產,卻未能給予牛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照顧,導致了牛的疾病。這提醒人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否則將會遭受自然的反噬。
中正之道:
在《金姑夫》中,人們對待財富的態度和行為應遵循“中正之道”。過度追求財富導致的貪婪和道德淪喪偏離了中正,而...
四、用不同詞牌名來為您解析:
《清平樂·周易析卷七》
陰陽有道,卷七深藏妙。青娥鏡聽皆言奧,牛癀金姑意表。
天地人共相依,機緣變易難知。智慧傳承千古,心明哲理無欺。
《如夢令·論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青娥愛情殊,鏡聽機緣變數。休負,休負,天地自然同路。
《菩薩蠻·解周易卷七秘》
人間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青娥愛牽腸,鏡聽運無常。
牛癀思共處,金富循規度。奧秘在其中,傳承歲月匆。
《浣溪沙·探卷七之奧》
卷七篇章奧理藏,青娥情事韻悠長。鏡聽奇異夢中央。
牛癀自然求睦處,金姑財富莫癡狂。易中真諦永流芳。
不知以上內容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想法或修改意見,請隨時告訴我。
詮釋:
《清平樂·周易析卷七》
“陰陽有道,卷七深藏妙”:開篇指出周易中陰陽的運行規律,而卷七裏的典故蘊含著深奧的道理和奇妙之處。
“青娥鏡聽皆言奧,牛癀金姑意表”:提到《青娥》《鏡聽》充滿奧秘,《牛癀》《金姑夫》也有著深層的表意。
“天地人共相依,機緣變易難知”:強調天地人相互依存,而其中的機緣變化難以完全知曉。
“智慧傳承千古,心明哲理無欺”:說明這些智慧曆經千古傳承,若能內心明白其中哲理,就不會被迷惑。
《如夢令·論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常常想著對卷七進行深入領悟,在周易的道理中追溯根源。
“青娥愛情殊,鏡聽機緣變數”:指出《青娥》的愛情與眾不同,《鏡聽》中有機緣和變數。
“休負,休負,天地自然同路”:表達不要辜負,天地自然有著共同的規律和道路。
《菩薩蠻·解周易卷七秘》
“人間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人間的各種事情都遵循著周易的規律,卷七裏的典故包含著真切的意旨。
“青娥愛牽腸,鏡聽運無常”:《青娥》中的愛情讓人牽掛,《鏡聽》裏的命運無常。
“牛癀思共處,金富循規度”:對於《牛癀》要思考人與自然共處,對待《金姑夫》中的財富要遵循規則和適度。
“奧秘在其中,傳承歲月匆”:奧秘就存在於這些典故中,傳承的歲月匆匆而過。
《浣溪沙·探卷七之奧》
“卷七篇章奧理藏,青娥情事韻悠長”:卷七的篇章中隱藏著深奧的道理,《青娥》的情事韻味悠長。
“鏡聽奇異夢中央”:《鏡聽》的奇異之處猶如在夢幻之中。
“牛癀自然求睦處,金姑財富莫癡狂”:《牛癀》啟示我們與自然求和睦相處,麵對《金姑夫》中的財富不能癡迷瘋狂。
“易中真諦永流芳”:周易中的真諦永遠流傳芬芳。
五、《從<聊齋誌異>卷七經典典故探尋天地人之道的奧秘》
《聊齋誌異》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以其奇幻的故事、深刻的寓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讀者。卷七中“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柳生”等經典典故,更是蘊含著深邃的思想和智慧。運用周易哲學的觀點來深度解析這些典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悟其中關於天地人之道的奧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仙人島”的故事中,主人公王勉誤入仙境,遭遇了種種奇幻的經曆。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象征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王勉初入仙境時的驚喜,如同乾卦中的“初九,潛龍勿用”,意味著在新的境遇中,應保持謙遜和謹慎,不可貿然行事。然而,王勉卻因自恃才華而驕傲自大,最終惹惱了仙人,被驅逐出境。這正如乾卦中的“上九,亢龍有悔”,警示人們在順遂之時,若不能保持清醒和謙遜,過度張揚,必將招致悔恨。
仙人島中的仙境與人間的對比,也體現了周易中陰陽對立統一的思想。仙境的美好與人間的紛繁複雜形成鮮明的對照,正如陰陽二氣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人生既有順遂如意的時刻,也有艱難困苦的階段,隻有認識到這種陰陽的變化,才能以平和的心態麵對生活的起伏。
“顛道人”的故事則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境界。顛道人看似瘋癲,卻能洞察世事,預知未來。他的存在猶如周易中的“太極”,混沌未分,卻蘊含著無限的可能。顛道人的行為不受世俗常規的束縛,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揭示了世間的真相。這種超越常規的智慧,與周易中“變易”的思想相契合。
周易強調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模式和觀念。顛道人用他的顛狂打破了人們固有的認知,提醒人們要以靈活的思維和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世界。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規則和成見所束縛,而顛道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突破常規,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胡四娘”的故事則反映了人情冷暖與命運的無常。胡四娘在家族中備受冷落,但她始終堅守內心的善良和堅韌。這與周易中的“坤卦”精神相唿應,坤卦象征著柔順、包容和忍耐。胡四娘以坤德之美,默默承受著外界的壓力,最終迎來了命運的轉機。
同時,胡四娘的經曆也揭示了世間的因果報應。她的善良和忍耐最終得到了迴報,而那些曾經輕視她的人則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與周易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觀念相符。它告誡人們要秉持善良正直的品德,相信善惡有報,隻有遵循天道,才能獲得美好的人生。
“柳生”的故事則著重探討了命運與個人努力之間的關係。柳生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改變了自己和他人的命運。在周易哲學中,命運並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著一定的變數。人的努力和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命運的走向。
柳生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不斷努力和把握機遇的結果。這正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鼓勵人們要積極進取,不斷提升自己,以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同時,柳生在幫助他人時,也體現了周易中的“厚德載物”精神,擁有寬厚的品德,才能承載更多的福報。
通過對《聊齋誌異》卷七這些經典典故的周易哲學解析,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人之道的奧秘。天地運行有其規律,人在其中應順應天道,遵循自然法則,同時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的挫折與機遇。
這些典故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在曆史的長河中傳承至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滋養。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周易哲學的思想指導我們的生活,使我們能夠更加從容地麵對人生的種種境遇,實現內心的和諧與安寧。
同時,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們也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聊齋誌異》這樣的經典作品,應當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賞。我們要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傳播,讓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六、《聊齋誌異》中“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的原文和白話文故事:
仙人島
原文:
王勉,字黽齋,靈山人。有才名,屢冠文場,心氣頗高,善誚罵,多所淩折。偶遇一道士,視之曰:“子相極貴,然被‘輕薄孽’折除幾盡矣。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王嗤曰:“福澤誠不可知,然世上豈有仙人!”道士曰:“子何見之卑?無他求,即我便是仙耳。”王乃益笑其誣。道士曰:“我何足異。能從我去,真仙數十,可立見之。”問:“在何處?”曰:“咫尺耳。”遂以杖夾股間,即以一頭授生,令如己狀,囑合眼,嗬曰:“起!”覺杖粗如五鬥囊,淩空翕飛,潛捫之,鱗甲齒齒焉。駭懼,不敢複動。移時,又嗬曰:“止!”即抽杖去,落巨宅中,重樓延閣,類帝王居。有台高丈餘,台上殿十一楹,弘麗無比。道士曳客上,即命童子設筵招賓。殿上列數十筵,鋪張炫目。道士易盛服以伺。少頃,諸客自空中來,所騎或龍、或虎、或鸞鳳,不一類。又各攜樂器。有女子,有丈夫,有赤其兩足。中獨一麗者,跨彩鳳,宮樣妝束,有侍兒代抱樂具,長五尺以來,非琴非瑟,不知其名。酒既行,珍肴雜錯,入口甘芳,並異常饈。王默然寂坐,惟目注麗者,然心愛其人,而又欲聞其樂,竊恐其終不一彈。酒闌,一叟倡言曰:“蒙崔真人雅召,今日可雲盛會,自宜盡歡。請以器之同者,共隊為曲。”於是各合配旅。絲竹之聲,響徹雲漢。獨有跨鳳者,樂伎無偶。群聲既歇,侍兒始啟繡囊,橫陳幾上。女乃舒玉腕,如掐箏狀,其亮數倍於琴,烈足開胸,柔可蕩魄。彈半炊許,合殿寂然,無有咳者。既闋,鏗爾一聲,如擊清磬。共讚曰:“雲和夫人絕技哉!”大眾皆起告別,鶴唳龍吟,一時並散。道士設寶榻錦衾,備王寢處。王初睹麗人,心情已動,聞樂之後,涉想尤勞。念己才調,自合芥拾青紫,富貴後何求弗得。頃刻百緒,亂如蓬麻。道士似已知之,謂曰:“子前身與我同學,後緣意念不堅,遂墜塵網。我不作文字交,故不為子露底蘊,何由自悟以敗吾道規?今相會不久,宜早退,恐魔障一至,則墮落無底。”王乃伏地流涕,求為弟子。道士卻之曰:“晚矣!”遂送歸。至家,已然身臥榻上,家人雲:“病七日矣,惟心頭未冷。”王迴顧道士已杳。自此誌意消沉,愧悔欲死。又以真仙之樂,尚不及人間,猶妄求作佛,真愚極矣!後隨友人外出,路傍見一長髯道人,觀之似曾相識。趨而拜問,則是仙人島主。島主笑曰:“子誌意既荒,何不再遊?”王自慚失誌,不敢複言。道士曰:“爾不能作仙,且作貴官。”乃以手向王腦後拍之,曰:“速去!”王如夢方醒,而身已在京都。會試中式,成進士,授江南通判。數年,遷侍禦。王以忤權貴,謫戍遼陽,數年始歸。至家,值次子殤,夫婦相向而哭。忽有一少年入,袍服華整,視之,乃長子也。驚問所自,答雲:“父去後,兒忽夢一道人,以手拍兒腦後曰:‘速去!’兒覺身已在京,會試中式,授行人司副。後以功績擢禦史,今奉命巡按江南。”王大喜,然自念富貴雖有,而仙緣已絕,終不能如跨鳳美人之樂也。
白話文:
王勉,字黽齋,是靈山人。他很有才名,在科舉考試中多次名列前茅,因此心氣很高,喜歡譏諷罵人,對很多人都有過欺淩和折辱。偶然遇到一個道士,道士看了看他說:“你的麵相極為顯貴,但是被‘輕薄的罪孽’折損得差不多了。憑你的智慧,如果能迴心轉意修道,還可以登上仙籍。”王勉嗤笑道:“福分確實不知道在哪裏,然而世上哪有仙人!”道士說:“你為何見識如此短淺?別無所求,我就是仙人。”王勉更加笑他胡說。道士說:“我有什麽奇異的。能跟我走,真仙數十位,可以立刻見到。”王勉問:“在什麽地方?”道士說:“近在咫尺。”於是用拐杖夾在大腿之間,把一頭遞給王勉,讓他像自己那樣做,叮囑他閉上眼睛,喝道:“起!”王勉覺得拐杖粗得像能裝五鬥米的口袋,騰空唿唿地飛起來,悄悄摸了摸,上麵鱗甲密密麻麻。他又驚又怕,不敢再動。過了一會兒,道士又喝道:“停!”隨即抽出拐杖,王勉落在一座巨大的宅院裏,重重樓閣,像是帝王的住所。有一座高台,高達一丈多,台上有十一間宮殿,宏偉壯麗無比。道士拉著王勉上去,馬上叫童子設宴招待賓客。殿上排列著幾十桌酒席,鋪張得讓人眼花繚亂。道士換上華麗的衣服等候。不一會兒,各位客人從空中而來,所騎的有的是龍、有的是虎、有的是鸞鳳,各不相同。又各自帶著樂器。有女子,有男子,有的光著兩隻腳。其中隻有一位美麗的女子,騎著彩鳳,宮裝打扮,有侍女替她抱著樂器,長約五尺多,不是琴也不是瑟,不知道叫什麽名字。酒開始喝起來,珍貴的菜肴錯雜擺放,吃起來甘甜芳香,都不是平常的食物。王勉默默地安靜坐著,隻是眼睛注視著那美麗的女子,心裏喜愛她,又想聽她演奏音樂,暗自擔心她最終也不彈一曲。酒喝完了,一位老者提議說:“承蒙崔真人的高雅邀請,今天可以說是盛會,自然應該盡情歡樂。請把樂器相同的,合在一起組隊演奏樂曲。”於是各自搭配組合。絲竹之聲,響徹雲霄。隻有騎鳳的女子,樂伎沒有和她配對的。眾人的聲音停歇後,侍女才打開繡花的袋子,把樂器橫放在幾案上。女子於是舒展潔白的手腕,像彈箏的樣子,那聲音比琴響亮好幾倍,激烈時足以開闊心胸,柔和時能讓人銷魂。彈了約半頓飯的時間,整個宮殿寂靜無聲,沒有人咳嗽。彈完,鏗鏘一聲,如同敲擊清脆的玉磬。大家都稱讚說:“雲和夫人的絕技啊!”眾人都起身告別,仙鶴鳴叫,龍吟聲起,一時間都散去了。道士安排了珍貴的床榻和錦被,讓王勉就寢。王勉起初看到那美麗的女子,心裏就已經動了,聽了音樂之後,思念之情更加強烈。想到自己的才學,自然應該很快獲得高官厚祿,富貴之後還有什麽得不到的。片刻之間,思緒紛亂,像蓬草和亂麻一樣。道士似乎已經知道了,對他說:“你前世和我一起學習,後來因為意念不堅定,就墜入塵世的羅網。我不和你作詩文之交,所以不向你透露底細,你怎麽能自己領悟從而破壞我的道規?現在相聚時間不長,應該早點迴去,恐怕魔障一來,就會墮落得沒有盡頭。”王勉於是趴在地上流淚,請求做道士的弟子。道士拒絕他說:“晚了!”於是送他迴去。到家時,已經自己躺在床上,家人說:“病了七天了,隻有心頭還沒涼。”王勉迴頭看道士已經不見了。從此意誌消沉,羞愧悔恨得要死。又想到真仙的快樂,尚且比不上人間,還妄想成佛,真是愚蠢到了極點!後來跟著朋友外出,路邊見到一個長胡子的道人,看上去好像曾經見過。快步上前拜見詢問,原來是仙人島的主人。島主笑著說:“你的意誌已經荒廢,為何不再去遊玩?”王勉自己慚愧失去了誌向,不敢再說。道士說:“你不能成仙,暫且做個貴官。”於是用手在王勉腦後拍了一下,說:“快去!”王勉像做夢剛醒,而身體已經在京城。參加會試考中,成為進士,被授予江南通判的官職。幾年後,升任侍禦。王勉因為得罪權貴,被貶謫到遼陽戍邊,幾年後才迴來。到家時,正趕上第二個兒子夭折,夫婦相對而哭。忽然有一個少年進來,穿著華麗整齊的袍服,一看,原來是長子。驚訝地問從哪裏來,迴答說:“父親離開後,兒子忽然夢見一個道人,用手拍兒子的腦後說:‘快去!’兒子覺得身體已經在京城,會試考中,被授予行人司副的官職。後來因為功績提升為禦史,現在奉命巡視江南。”王勉大喜,然而自己想到富貴雖然有了,但是仙緣已經斷絕,終究不能像那騎鳳的美人那樣快樂。
顛道人
原文:
顛道人,不知姓名,寓蒙山寺。歌哭不常,人莫之測,或見其煮石為飯者。會重陽,有邑貴載酒登臨,輿蓋而往,宴畢過寺,甫及門,則道人赤足著破衲,自張黃蓋,作警蹕聲而出,意近玩弄。邑貴乃慚怒,揮仆輩逐罵之。道人笑而卻走。逐急,棄蓋,共毀裂之,片片化為鷹隼,四散群飛。眾始駭。蓋柄轉成巨蟒,赤鱗耀目。眾嘩欲奔,有同遊者止之曰:“此不過翳眼之幻術耳,烏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張吻怒逆,吞客咽之。眾駭,擁貴人急奔,息於三裏之外。使數人逡巡往探,漸入寺,則人蟒俱無。方將返報,聞老槐內喘急如驢,駭甚。初不敢前,潛蹤移近之,見樹朽中空,有竅如盤。試一攀窺,則蟒在內,而人之首已出竅外矣。不敢逼,兩兩相視,久之,蟒終不下咽。人亦不出,又久之,人忽昏眩,仆地。眾驚救,而客已死矣。未幾,寺焚,無複遺趾。
白話文:
有個顛道人,不知道他的姓名,住在蒙山的寺廟裏。他時而唱歌,時而哭泣,沒有規律,人們都猜不透他,有人曾見他把石頭煮來當飯吃。正逢重陽節,有位本縣的顯貴帶著酒登山遊覽,乘車打傘而來。宴會結束後路過寺廟,剛到門口,就見顛道人光著腳穿著破僧衣,自己撐著黃傘,模仿帝王出行時的喝道聲出來,意在近乎戲弄。顯貴感到羞慚惱怒,指揮仆人們追趕打罵他。顛道人笑著後退跑開。追得急了,他扔下傘,眾人一起把傘扯破,傘的碎片都變成了鷹隼,四散飛開。大家這才感到害怕。傘柄變成了一條大蟒蛇,紅色的鱗片閃閃發光。眾人喧嘩著要逃跑,有一同遊覽的人製止說:“這不過是迷惑人眼睛的幻術罷了,哪能吃人!”於是拿著刀徑直上前。蟒蛇張開嘴憤怒地迎上去,把這位客人吞了下去咽了。眾人害怕,簇擁著顯貴急忙奔跑,在三裏之外才停下休息。派幾個人去小心地前去探查,逐漸走進寺廟,發現人和蟒蛇都不見了。正要迴來報告,聽到老槐樹裏喘氣聲急得像驢叫,非常害怕。起初不敢上前,偷偷地靠近槐樹,看見樹腐朽中間空了,有個像盤子那麽大的洞。試著攀上去偷看,隻見蟒蛇在裏麵,而人的頭已經伸出洞外了。不敢靠近,雙方互相看著,過了很久,蟒蛇始終不往下咽。人也不出來,又過了很久,人忽然昏眩,倒在地上。眾人吃驚地救他,而客人已經死了。不久,寺廟被火燒了,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胡四娘
原文:
程孝思,劍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喪,家赤貧,無衣食業,求傭為胡銀台司筆劄。胡公試使文,大悅之,曰:“此吾家千裏駒也。”招至家,與諸郎遊處。年十四,督學案臨,被黜。胡公乃以長子之女妻之。及笄,偶過長者曰:“程郎如冠玉,何久不奠雁?”胡夫人及女皆大怒,謂:“程即貧賤,不仰嶽家,奈何輕中!”長者猶訶譴不已。胡公聞,遽往責夫人曰:“汝不善處閨門,乃至此!”夫人唯唯,不敢出一語。胡公乃自詣女曰:“此我得意人,何可輕慢?”女唯唯。公退,女猶含怒。及程試,不利,夫人曰:“固知此隸不就!”女聞之,益怒,曰:“翁以我為不能下他耶?”越日,公謂女曰:“程生非久貧賤者,曷稍假以顏色?”女曰:“不然。彼即貴,於我何加?彼即賤,於我何損?”公曰:“非汝所知。”一日,公忽謂程曰:“汝盍歸省!”程以乏資辭。公曰:“吾已備之。”贈數十金。程歸,數日而返。夫人及諸郎鹹謂:“去即不來矣。”逾年,程果不至。夫人曰:“曩言驗矣。”又逾年,忽報程郎入都,且攜婦來。夫人曰:“未必然。”俄而,門外車馬闐咽。女趨窺之,則一美婦人,華妝而入。眾驚視,則胡氏也。入門拜姑嫜,皆悚惕不敢仰。夫人曰:“誰教汝來?”女曰:“聞父有命,不敢違。”問:“程郎安在?”曰:“途中遇盜,暫歸遲滯。”女入室,見妝奩甚盛,珠翠盈箱,而衾褥皆新,喜曰:“此足以報吾姊矣。”諸郎聞之,皆有慚色。程至,拜謁丈人。胡公喜曰:“今日方不負吾婿。”由是,程名大噪,遠近爭來締姻。胡公皆弗許。未幾,程以進士授翰林,迎妻入都。女為諸郎婦所訕笑,恆鬱鬱不樂。程曰:“勿以群小介意。”後數年,程升侍讀,夫人亦封贈。諸郎以其貧時見淩,至是皆有慚色。
白話文:
程孝思,是劍南人,年少聰慧能寫文章。父母都早早去世,家裏極其貧困,沒有維持生計的職業,請求給胡銀台做文書工作。胡公試著讓他寫文章,非常高興,說:“這是我家的千裏馬啊。”把他招到家裏,讓他和各位公子交往相處。程孝思十四歲時,督學來視察,他被罷黜。胡公就把長子的女兒許配給他。等到女子成年,偶然碰到長輩說:“程郎麵容如玉,為何長久不送聘禮?”胡夫人和女兒都很生氣,說:“程郎即使貧賤,不仰仗嶽家,怎麽能輕易說中!”長輩仍然不停地斥責。胡公聽說後,急忙前去責備夫人說:“你不善於處理內室之事,竟到了這種地步!”夫人唯唯諾諾,不敢說一句話。胡公就親自對女兒說:“這是我得意的人,怎麽能輕慢?”女兒也隻是唯唯答應。胡公離開後,女兒仍然含著怒氣。等到程孝思考試,不順利,夫人說:“本來就知道這奴才不會成功!”女兒聽到這話,更加生氣,說:“父親認為我不能嫁給比他差的嗎?”過了一天,胡公對女兒說:“程生不會長久貧賤,為什麽不稍微給他點好臉色?”女兒說:“不是這樣。他就是富貴了,對我有什麽增添?他就是貧賤,對我有什麽損害?”胡公說:“不是你能懂的。”一天,胡公忽然對程孝思說:“你為何不迴家探望?”程孝思以缺乏資金為由推辭。胡公說:“我已經準備好了。”贈送了幾十兩銀子。程孝思迴家,幾天就迴來了。夫人和各位公子都認為:“走了就不會來了。”過了一年,程孝思果然沒迴來。夫人說:“以前說的應驗了。”又過了一年,忽然有人通報程郎到了京城,並且帶著妻子來。夫人說:“未必是真的。”不久,門外車馬喧鬧。女兒跑去偷看,隻見一位美麗的婦人,盛裝進來。眾人驚訝地看,原來是胡家的女兒。進門拜見公婆,大家都敬畏不敢抬頭。夫人說:“誰讓你來的?”女兒
《柳生》原文
周生,順天宦裔也,與柳生善。柳得異人之傳,精袁許之術。嚐謂周曰:“子功名無分,萬鍾之貲,尚可以圖。然尊閫薄相,恐不能佐君成業。”未幾,婦果亡。家室蕭條,不可聊賴。
因詣柳,將以卜姻。入客舍坐良久,柳歸內不出。唿之再三,始出,曰:“我日為君物色佳偶,今始得之。適在內作小術,求月老係赤繩耳。”周喜問之,柳曰:“甫有一人攜囊出,遇之否?”曰:“遇之。襤褸若丐。”曰:“此君嶽翁,宜敬禮之。”周曰:“緣相交好,遂謀隱密,何相戲之甚也!”柳曰:“君勿言,自當有驗。”
周歸,果見一嫗控驢來,逆而唁之。嫗下驢,便問:“此宅伊誰?”周告之。嫗喜曰:“柳生,乃吾婿也,當入為婿賀。”周延入,嫗視其室,曰:“此餒斃之兒,而欲尅餒鬼耶?”見女未妝,曰:“乞婦裝來,為娘子解穢。”周妻難之,嫗不顧,付女妝梳已,乃去。
周以柳言,少為款洽。嫗歸,遣一婢送衾褥來,居然大家媼也。少頃,女亦親至,謂周曰:“身無完衣,愧作新婦。”周曰:“娘子神人,何以此言相辱?”女曰:“自顧無傾城姿,不堪奉貴人。聊以暖床,望勿嗔也。”周益為慰解。女俯眉承睫,殷勤臻至。
越日,嫗來,曰:“新娘宜歸寧,可攜婿往。”周從之。至家,妝奩豐盛,而女之寡姊與二女弟俱在,貌皆陋。嫗為設席,諸女婦列坐。周竊意新婦必美,及瞻首,容色亦猶人耳。及歸,獨處一室,女忽笑曰:“癡郎何福,不費一錢,得此佳婦。”周驚問之,女曰:“適見諸姊妹,貌皆類我,我遂羞死。而君視我,猶不甚惡耶?”周益加敬愛。
由是,裏中諸豪爭賂嫗,求女為媳。嫗概不應。後以多金賂柳生,柳生為委曲說項,嫗乃許之。
未幾,周卒,女奉嫠姑,撫孤子,勤苦操作,家以小康。
《柳生》白話文故事
周生是順天府官宦人家的後代,和柳生交好。柳生得到異人的傳授,精通袁天罡、許遜的法術。曾對周生說:“你功名上沒份,萬貫家財,還可以圖謀。但是你的妻子相貌薄福,恐怕不能輔佐你成就事業。”不久,周生的妻子果然去世了。家庭變得蕭條,生活困苦不堪。
周生因此去拜訪柳生,想要讓他幫忙占卜婚姻之事。進入客舍坐了很久,柳生進內室不出來。再三唿喊他,才出來,說:“我每天為你物色好的配偶,今天才找到。剛才在裏麵施小法術,求月老係上紅繩呢。”周生高興地詢問詳情,柳生說:“剛有一個人帶著行囊出去,你遇見了嗎?”周生說:“遇見了。衣衫襤褸像乞丐。”柳生說:“這是你的嶽父,應當尊敬禮待他。”周生說:“因為咱們相交友好,就謀劃這種隱秘之事,為何這樣戲弄我呢!”柳生說:“你別說話,自然會有應驗。”
周生迴家,果然看見一個老婦人騎著驢前來,迎上去問候她。老婦人下驢,便問:“這宅子是誰家的?”周生告訴了她。老婦人高興地說:“柳生,是我的女婿,應當進去為女婿祝賀。”周生請她進去,老婦人看了看屋子,說:“這要餓死的孩子,還想娶餓死鬼嗎?”看見女子還沒梳妝,說:“討件婦人的衣服來,為娘子去除穢氣。”周生的妻子感到為難,老婦人不管,給女子梳妝打扮完,就離開了。
周生因為柳生的話,稍微對老婦人熱情款待。老婦人迴去後,派一個婢女送來被褥,婢女儼然是大戶人家的老女仆。不一會兒,女子也親自來了,對周生說:“我身上沒有完好的衣服,慚愧做你的新媳婦。”周生說:“娘子是神人,為何說這樣的話來羞辱自己?”女子說:“自己看自己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配不上貴人。姑且來為你暖床,希望不要嗔怪。”周生更加安慰她。女子低眉順眼,十分殷勤。
過了一天,老婦人來,說:“新娘應當迴娘家,可以帶著女婿前往。”周生聽從了她。到了家,妝奩豐盛,而女子的寡姐和兩個妹妹都在,相貌都很醜陋。老婦人設席,眾女眷依次坐下。周生暗自認為新媳婦一定很美,等到抬頭看,容貌也隻是一般人罷了。等到迴家,獨自在一個房間,女子忽然笑著說:“癡郎有什麽福分,不花一分錢,得到這樣好的媳婦。”周生驚訝地問她,女子說:“剛才看到各位姐妹,相貌都和我相似,我簡直羞死了。而你看我,還不覺得很醜嗎?”周生更加敬愛她。
從此,鄉裏的各位豪強爭相賄賂老婦人,求娶她的女兒做媳婦。老婦人一概不應。後來用很多錢賄賂柳生,柳生替他們委婉求情,老婦人這才答應。
不久,周生去世,女子侍奉婆婆,撫養孤兒,辛勤勞作,家境因此小康。
《鬼令》原文:
教諭展先生,灑脫有名士風。然酒狂,不持儀節。每醉歸,輒馳馬殿階。階上多古柏。一日,縱馬入,觸樹頭裂,自言:“子路怒我無禮,擊腦破矣!”中夜遂卒。邑中某乙者,負販其鄉,夜宿古刹。更靜人稀,忽見四五人攜酒入飲,展亦在焉。酒數行,或以字為令曰:“田字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贏一鍾。”一人曰:“迴字不透風,口字在當中;口字推上去,呂字贏一鍾。”一人曰:“囹字不透風,令字在當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贏一鍾。”又一人曰:“困字不透風,木字在當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贏一鍾。”末至展,凝思不得。眾笑曰:“既不能令,須當受命。”飛一觥來。展即雲:“我得之矣:曰字不透風,一字在當中;……”眾又笑曰:“推作何物?”展吸盡曰:“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鍾!”相與大笑,未幾出門去。某不知展死,竊疑其罷官歸也。及歸問之,則展死已久,始悟所遇者鬼耳。
《鬼令》白話文故事
有個教諭展先生,灑脫有風度,但酒後張狂,不講禮儀,常醉歸後騎馬在文廟殿階奔馳。一日,他騎馬撞樹而死。某商人夜宿古刹,見展先生與四五人攜酒來飲。酒過幾巡,眾人以字行酒令,輪到展先生時,他起初想不出,後來說出“曰字不透風,一字在當中,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鍾”,引得眾人發笑,之後他們一同出門。商人起初不知展先生已死,後得知其死訊,才明白所遇是鬼.
《甄後》原文:
洛城劉仲堪,少鈍而淫於典籍,恆杜門攻苦,不與世通。一日,方讀,忽聞異香滿室;少間,佩聲甚繁。驚顧之,有美人入,簪珥光采;從者皆宮妝。劉驚伏地下。美人扶之曰:“子何前倨而後恭也?”劉益惶恐,曰:“何處天仙,未曾拜識。前此幾時有侮?”美人笑曰:“相別幾何,遂爾夢夢!危坐磨磚者,非子耶?”乃展錦薦,設瑤漿,捉坐對飲,與論古今事,博洽非常。劉茫茫不知所對。美人曰:“我止赴瑤池一迴宴耳;子曆幾生,聰明頓盡矣!”遂命侍者,以湯沃水晶膏進之。劉受飲訖,忽覺心神澄徹。既而曛黑,從者盡去,息燭解襦,曲盡歡好。未曙,諸姬已複集。美人起,妝容如故,鬢發修整,不再理也。劉依依苦詰姓字,答曰:“告郎不妨,恐益君疑耳。妾,甄氏;君,公幹後身。當日以妾故罹罪,心實不忍,今日之會,亦聊以報情癡也。”問:“魏文安在?”曰:“丕,不過賊父之庸子耳。妾偶從遊嬉富貴者數載,過即不複置念。彼曩以阿瞞故,久滯幽冥,今未聞知,反是陳思為帝典籍,時一見之。”旋見龍輿止於庭中。乃以玉脂合贈劉,作別登車,雲推而去。劉自是文思大進。然追念美人,凝思若癡。曆數月,漸近羸殆。母不知其故,憂之。家一老嫗,忽謂劉曰:“郎君意頗有思否?”劉以言隱中情,告之。嫗曰:“郎試作尺一書,我能郵致之。”劉驚喜曰:“子有異術,向日昧於物色。果能之,不敢忘也。”乃折柬為函,付嫗便去。半夜而返曰:“幸不誤事。初至門,門者以我為妖,欲加縛縶。我遂出郎君書,乃將去。少頃喚入,夫人亦欷歔,自言不能複會。便欲裁答。我言:‘郎君羸憊,非一字所能瘳。’夫人沉思久,乃釋筆雲:‘煩先報劉郎,當即送一佳婦去。’瀕行,又囑:‘適所言,乃百年計;但無泄,便可永久矣。’”劉喜,伺之。明日,果一老姥率女郎,詣母所,容色絕世,自言陳氏;女其所出,名司香,願求作婦。母愛之,議聘;更不索資,坐待成禮而去。惟劉心知其異,陰問女:“係夫人何人?”答雲:“妾銅雀故妓也。”劉疑為鬼。女曰:“非也。妾與夫人俱隸仙籍,偶以罪過謫人間。夫人已複舊位;妾謫限未滿,夫人請之天曹,暫使給役,去留皆在夫人,故得長侍床簀耳。”一日,有瞽媼牽黃犬丐食其家,拍板俚歌。女出窺,立未定,犬斷索咋女。女駭走,羅衿斷。劉急以杖擊犬。犬猶怒,齕斷幅,頃刻碎如麻,嚼吞之。瞽媼捉領毛,縛以去。劉入視女,驚顏未定,曰:“卿仙人,何乃畏犬?”女曰:“君自不知:犬乃老瞞所化,蓋怒妾不守分香戒也。”劉欲買犬杖斃。女不可,曰:“上帝所罰,何得擅誅?”居二年,見者皆驚其豔,而審所從來,殊恍惚,於是共疑為妖。母詰劉,劉亦微道其異。母大懼,戒使絕之。劉不聽。母陰覓術士來,作法於庭。方規地為壇,女慘然曰:“本期白首;今老母見疑,分義絕矣。要我去,亦複非難,但恐非禁咒可遣耳!”乃束薪爇火,拋階下。瞬息煙蔽房屋,對麵相失。忽有聲震如雷。已而煙滅,見術士七竅流血死矣。入室,女已渺。唿嫗問之,嫗亦不知所去。劉始告母。嫗蓋狐也。異史氏曰:“始於袁,終於曹,而後注意於公幹,仙人不應若是。然平心而論:奸瞞之篡子,何必有貞婦哉?犬睹故妓,應大悟分香賣履之癡,固猶然妒之耶?嗚唿!奸雄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已。”
《甄後》白話文故事
洛陽的劉仲堪,年少時愚鈍但沉迷典籍,閉門苦讀。一日,他讀書時忽聞異香,隨後一位美人帶著宮妝侍從前來。美人說他曾因直視自己而受罰,劉仲堪才知她是甄後,自己是劉楨轉世。甄後與他對飲,還給他喝了水晶膏,之後兩人共度良宵。甄後離去時,送他玉脂盒,此後劉仲堪文思大進,但因思念甄後日漸消瘦。老嫗幫他送信給甄後,甄後送一女子司香給他為妻,司香稱自己是銅雀台舊妓,因犯錯謫人間。一日,一瞽媼牽黃犬至其家,犬咬司香,劉仲堪欲殺犬,司香阻止,稱犬是曹操所化。兩年後,因劉母懷疑,請來術士,司香離去,術士身亡,劉仲堪才知老嫗是狐仙.
《宦娘》原文:
溫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雖逆旅未嚐暫舍。客晉,經由古寺,係馬門外,暫憩止。入則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間,筇杖倚壁,花布囊琴。溫觸所好,因問:“亦善此也?”道人雲:“顧不能工,願就善者學之耳。”遂脫囊授溫,視之,紋理佳妙,略一勾撥,清越異常。喜為撫一短曲,道人微笑,似未許可。溫乃竭盡所長,道人哂曰:“亦佳,亦佳!但未足為貧道師也。”溫以其言誇,轉請之。道人接置膝上,裁撥動,覺和風自來;又頃之,百鳥群集,庭樹為滿。溫驚極,拜請受業。道人三複之,溫側耳傾心,稍稍會其節奏。道人試使彈,點正疏節,曰:“此塵間已無對矣。”溫由是精心刻畫,遂稱絕技。後歸程,離家數十裏,日已暮,暴雨莫可投止。路旁有小村,趨之,不遑審擇,見一門匆匆遽入。登其堂,闃無人;俄一女郎出,年十七八,貌類神仙。舉首見客,驚而走入。溫時未偶,係情殊深。俄一老嫗出問客,溫道姓名,兼求寄宿。嫗言:“宿當不妨,但少床榻;不嫌屈體,便可藉槁。”少旋以燭來,展草鋪地,意良殷。問其姓氏,答雲:“趙姓。”又問:“女郎何人?”曰:“此宦娘,老身之猶子也。”溫曰:“不揣寒陋,欲求援係,如何?”嫗顰蹙曰:“此即不敢應命。”溫詰其故,但雲難言,悵然遂罷。嫗既去,溫視藉草腐濕,不堪臥處,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雨既歇,冒夜遂歸。邑有林下部郎葛公喜文士,溫偶詣之,受命彈琴。簾內隱約有眷客窺聽,忽風動簾開,見一及笄人,麗絕一世。蓋公有一女,小字良工,善詞賦,有豔名。溫心動,歸與母言,媒通之,而葛以溫勢式微不許。然女自聞琴以後,心竊傾慕,每冀再聆雅奏;而溫以姻事不諧,誌乖意沮,絕跡於葛氏之門矣。一日,女於園中拾得舊箋一折,上書《惜餘春詞》雲:“因恨成癡,轉思作想,日日為情顛倒。海棠帶醉,楊柳傷春,同是一般懷抱。甚得新愁舊愁,鏟盡還生,便如青草。自別離,隻在奈何天裏,度將昏曉。今日個蹙損春山,望穿秋水,道棄已拚棄了!芳衾妒夢,玉漏驚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說長宵似年,儂視一年,比更猶少:過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女吟詠數四,心悅好之。懷歸,出錦箋,莊書一通置案間,逾時索之不可得,竊意為風飄去。適葛經閨門過,拾之;謂良工作,惡其詞蕩,火之而未忍言,欲急醮之。臨邑劉方伯之公子,適來問名,心善之,而猶欲一睹其人。公子盛服而至,儀容秀美。葛大悅,款延優渥。既而告別,坐下遺女舄一鉤。心頓惡其儇薄,因唿媒而告以故。公子亟辯其誣,葛弗聽,卒絕之。先是,葛有綠菊種,吝不傳,良工以植閨中。溫庭菊忽有一二株化為綠,同人聞之,輒造廬觀賞,溫亦寶之。淩晨趨視,於畦畔得箋寫《惜餘春詞》,反覆披讀,不知其所自至。以“春”為己名益惑之,即案頭細加丹黃,評語褻嫚。適葛聞溫菊變綠,訝之,躬詣其齋,見詞便取展讀。溫以其評褻,奪而挼莎之。葛僅讀一兩句,蓋即閨門所拾者也。大疑,並綠菊之種,亦猜良工所贈。歸告夫人,使逼詰良工。良工涕欲死,而事無驗見,莫有取實。夫人恐其跡益彰,計不如以女歸溫。葛然之,遙致溫,溫喜極。是日招客為綠菊之宴,焚香彈琴,良夜方罷。既歸寢,齋童聞琴自作聲,初以為僚仆之戲也,既知其非人,始白溫。溫自詣之,果不妄。其聲梗澀,似將效己而未能者。爇火暴入,杳無所見。溫攜琴去,則終夜寂然。因意為狐,固知其願拜門牆也者,遂每夕為奏一曲,而設弦任操若師,夜夜潛伏聽之。至六七夜,居然成曲,雅足聽聞。溫既親迎,各述曩詞,始知締好之由,而終不知所由來。良工聞琴鳴之異,往聽之,曰:“此非狐也,調淒楚,有鬼聲。”溫未深信。良工因言其家有古鏡,可鑒魑魅。翌日遣人取至,伺琴聲既作,握鏡遽入;火之,果有女子在,倉皇室隅,莫能複隱,細審之趙氏之宦娘也。大駭,窮詰之。泫然曰:“代作蹇修,不為無德,何相逼之甚也?”溫請去鏡,約勿避;諾之。乃囊鏡。女遙坐曰:“妾太守之女死百年矣。少喜琴箏,箏已頗能諳之,獨此技未能嫡傳,重泉猶以為憾。惠顧時,得聆雅奏,傾心向往;又恨以異物不能奉裳衣,陰為君吻合佳偶,以報眷顧之情。劉公子之女舄,《惜餘春》之俚詞,皆妾為之也。酬師者不可謂不勞矣。”夫妻鹹拜謝之。宦娘曰:“君之業,妾思過半矣,但未盡其神理,請為妾再鼓之。”溫如其請,又曲陳其法。宦娘大悅曰:“妾已盡得之矣!”乃起辭欲去。良工故善穩,聞其所長,願以披聆。宦娘不辭,其調其譜,並非塵世所能。良工擊節,轉請受業。女命筆為給譜十八章,又起告別。夫妻挽之良苦,宦娘淒然曰:“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薄命人烏有此福。如有緣,再世可相聚耳。”因以一卷授溫曰:“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當懸之臥室,快意時焚香一炷,對鼓一曲,則兒身受之矣。”出門遂沒。
《宦娘》白話文故事
溫如春出身陝西世家,酷愛彈琴。一次在山西古寺遇一道士,其琴藝高超,溫如春拜其為師,學成絕技。歸途中,溫如春遇暴雨投宿一趙姓人家,對宦娘一見鍾情,求親遭拒,隻能彈琴度夜.
縣中葛公愛才,溫如春為其彈琴時,葛公之女良工對他心生愛慕,但葛公因溫家勢弱不許婚事。良工拾到《惜餘春詞》,喜愛之餘置於案頭卻丟失,被葛公撿到,因詞意放蕩欲將良工快嫁。恰逢劉公子求婚,葛公因其輕薄拒絕。溫如春庭中菊變綠,且也拾到《惜餘春詞》,加以批注,葛公見後懷疑是良工與溫如春互贈,後經夫人勸說,將良工許配給溫如春.
溫如春婚後,夜裏琴音自動響起,他以為是狐仙,便每晚彈琴授藝。良工聽後認為不是狐仙,而是鬼聲,於是用古鏡照出是宦娘。宦娘稱自己是太守之女,死後因喜愛溫如春琴藝,暗中撮合他與良工,還做了許多事促成姻緣。宦娘向溫如春學琴,學成後離去,留下小像給溫如春.
七、《<聊齋誌異>卷七典故的周易哲學解析》
陰陽平衡與轉化
在《聊齋誌異》卷七的這些典故中,陰陽平衡與轉化的理念貫穿始終。以“仙人島”為例,王勉在仙人島的經曆有得意之時,也有失意之刻。得意時如陽盛,失意時似陰盛,陰陽相互交替,展現了人生的起伏。正如周易中所講,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沒有絕對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
“顛道人”的形象看似顛狂,實則是對常規的一種突破,可視為陰陽平衡中的“變數”。他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正常與非正常的固有認知,暗示著陰陽的轉化並非總是按照既定的模式,而是存在著意外和突變。
天人合一的思想
“胡四娘”的故事中,胡四娘堅守內心的善良,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體現了人順應天道,秉持正直善良,最終會得到好的結果。周易強調天人合一,認為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遵循天道行事。胡四娘的堅韌和忍耐,符合天道酬善的理念。
“柳生”憑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改變命運,也是在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表明,人在天地之間並非完全被動,而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天地相唿應,達到理想的狀態。
變易與不變
從周易的角度看,“仙人島”中王勉的遭遇不斷變化,仙境的美好與現實的落差,都在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皆在變化之中。然而,不變的是人性中的貪婪和傲慢可能帶來的惡果。
“顛道人”的顛狂行為看似無常,但不變的是他對世間真相的洞察和對正道的堅守。這啟示我們,在變化多端的世界裏,要堅守內心的原則和信念。
因果循環
在這些典故中,因果循環的觀念也有所體現。“胡四娘”中那些曾經輕視她的人最終受到懲罰,而胡四娘的善良得到迴報,符合周易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思想。
“柳生”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之前的善舉和努力所積累的結果,也印證了因果循環的道理。
剛柔並濟
“仙人島”中仙人的威嚴與寬容、“胡四娘”的柔順與堅韌、“柳生”的智慧與勇敢,都體現了剛柔並濟的特點。周易認為,剛柔相互配合,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
綜上所述,通過周易哲學的視角來解析《聊齋誌異》卷七的這些典故,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天地人之道的奧秘,從而為我們的人生提供寶貴的啟示。
八、用不同詞牌名對《聊齋誌異》卷七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柳生經典典故進行的解析:
《清平樂·仙人島》
仙島縹緲,異境花枝俏。王勉迷途心醉傲,終被嗔驅夢擾。
幻境如夢如煙,醒時方覺堪憐。世事無常多變,浮華過眼雲閑。
《如夢令·顛道人》
顛道形骸狂放,世事洞明心亮。超脫俗塵間,妙語真言迴蕩。
虛妄,虛妄,塵世幾人能暢。
《菩薩蠻·胡四娘》
胡家有女心良善,忍羞含辱終無怨。苦盡福來全,德馨名自傳。
世情多冷暖,因果皆明見。天道自昭然,善緣終得圓。
《沁園春·柳生》
柳生風華,智計非凡,命運多艱。曆世間風雨,心堅誌遠,扶危濟困,義薄雲天。
善惡明分,機緣巧握,逆轉乾坤勇向前。終如意,享榮華安樂,福滿人間。
紅塵如夢如煙,須謹記、德行為本淵。歎利名紛擾,人心易變,浮華易逝,真愛難遷。
歲月悠悠,初心莫改,善惡昭彰因果連。當勤勉,守真誠良善,歲歲年年。
以下是分別用不同詞牌名對《聊齋誌異》卷七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柳生經典典故進行詮釋的內容:
《念奴嬌·仙人島》
仙山雲繞,島中景、如夢如詩如畫。王勉初臨,心醉矣、忘卻人間牽掛。翠影搖風,繁花弄月,妙境真無價。驕狂生禍,醒來方曉虛話。
塵世名利如煙,浮華終是幻,何須驚訝。返璞歸真,方悟得、平淡才為風雅。意守清虛,情融天地,心海無波瀉。此中深意,且留千古佳話。
《漁家傲·顛道人》
顛道形骸隨性舞,笑看世間風雲怒。世事無常皆有數,心明悟,瘋癲卻把真機露。
塵世紛紜迷遠路,眾人皆醉君獨步。妙語真言驚眾戶,靈光護,逍遙自在隨風去。
《臨江仙·胡四娘》
胡氏門中多冷暖,四娘心善情真。忍羞含辱度晨昏。德馨終有報,苦盡福臨門。
富貴榮華皆過眼,唯留仁義長存。人間因果自遵循。善行傳後世,美譽永留痕。
《賀新郎·柳生》
柳生才情顯。曆艱辛、胸懷壯誌,誌存高遠。塵世艱難心無懼,智勇雙全應變。善惡辨、真誠為善。困境之中尋機遇,運神機、終把風雲轉。功就日,笑顏燦。
人間禍福常相伴。守初心、德行端正,自能如願。天道酬勤從無謬,因果循環可見。看世事、紛繁多變。富貴榮華皆如夢,且珍惜、此刻時光暖。情意在,永相伴。
待續
《讚周易卷七之析》
易學宏篇探卷七,典中奧秘意難息。
青娥愛戀陰陽合,鏡聽機緣變易奇。
牛癀自然求共處,金姑財富守中規。
傳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
以下是對這首七律詩詞的詮釋:
“易學宏篇探卷七,典中奧秘意難息”:開篇指出以《周易》哲學來深入探究卷七的內容,其中經典典故所蘊含的奧秘令人興致盎然,思緒難平。
“青娥愛戀陰陽合,鏡聽機緣變易奇”:這兩句具體闡述卷七中《青娥》的愛情體現了陰陽和諧的理念,而《鏡聽》所展現的機緣則充滿了變化的奇妙。
“牛癀自然求共處,金姑財富守中規”:接著講述《牛癀》反映了人與自然應尋求和諧共處,《金姑夫》提示對待財富要遵循中正的規則。
“傳承智慧千秋耀,天地人途哲理披”:最後總結強調傳承這種智慧能夠千秋閃耀,而天地人之道的哲理在這些典故中得以充分展現。
整首詩圍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卷七經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這一主題的稱讚,簡述了其中幾個典故所體現的哲學思想以及傳承的重要意義。
一、《周易哲學視角下卷七經典典故的天地人之道探微》
在文學的浩瀚海洋中,卷七所收錄的《青娥》《鏡聽》《牛癀》《金姑夫》等經典典故猶如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它們不僅是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蘊含著深刻主題思想和指導意義的文化瑰寶。從周易哲學的深度視角來解析這些典故,我們能夠探尋到天地人之道的奧秘,領略古人對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
《青娥》這一典故,講述了一段曲折而動人的愛情故事。從周易哲學的觀點來看,愛情中的陰陽和諧是至關重要的。男女雙方如同陰陽兩極,相互吸引又相互補充。在故事中,主人公們經曆了種種波折,最終得以相聚,這體現了陰陽在動態變化中的平衡與協調。正如周易中的“否極泰來”,困境達到極點時,往往會迎來轉機。而這種轉機並非偶然,而是在陰陽互動中積累的必然結果。同時,愛情中的堅持和執著也符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主人公們為了愛情不斷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展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順應天道中的積極作用。
《鏡聽》則以一種神秘而獨特的方式展現了命運的無常與人心的渴望。在周易哲學中,“變易”是核心概念之一。鏡聽所預示的結果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人的行為和選擇而發生變化。這告訴我們,命運並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著變數和轉機。人的內心渴望和意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命運的走向。當我們積極麵對生活,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努力時,就有可能改變不利的局麵,迎來更好的發展。同時,鏡聽也提醒我們要保持內心的清明和冷靜,不被虛幻的表象所迷惑,以理性的態度去應對命運的起伏。
《牛癀》的故事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周易中,強調“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牛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勞動力,其健康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故事中牛的患病,象征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失衡。而人們為了救治牛所付出的努力,則體現了人類對自然的尊重和修複關係的願望。這啟示我們,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過度索取和破壞自然,隻有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能保證人類的長久福祉。
《金姑夫》講述了一個關於財富和人性的故事。從周易的角度來看,財富如同陰陽中的陽,適度的財富能夠帶來生活的便利和幸福,但過度追求財富則可能導致陰陽失衡,引發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故事中的人物在麵對財富時的種種表現,讓我們看到了貪婪、自私等負麵人性的危害。同時,也提醒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財富,遵循“中正”之道,保持內心的平衡和道德的堅守,不讓財富成為人生的主宰,而是將其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工具。
在文化傳承方麵,這些經典典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價值觀。它們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不斷地啟迪著後人。周易哲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這些典故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麵對複雜多變的世界,我們要學會運用陰陽平衡的思維去處理人際關係、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要以“變易”的觀點看待事物的發展,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活的應變能力;要樹立“天人合一”的理念,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堅守“中正”之道,不為名利所迷惑,保持內心的純淨和道德的高尚。
總之,卷七中的經典典故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了天地人之道的奧秘。以周易哲學為鑰匙,我們能夠打開這些奧秘之門,深入理解古人的智慧,將其融入到現代生活中,為我們的人生指引方向,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讓我們珍視這些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其中的精華,讓古老的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
二、《聊齋誌異》中《青娥》《鏡聽》《牛癀》的原文和白話文故事。
《青娥》原文
霍桓,字匡九,晉人也。父官縣尉,早卒。遺生最幼,聰惠絕人。十一歲,以神童入泮。而母過於愛惜,禁不令出庭戶,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裏有武評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異常倫。幼時竊讀父書,慕何仙姑之為人。父既隱,立誌不嫁。母無奈之。一日,生於門外瞥見之。童子雖無知,隻覺愛之極,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難之,生鬱鬱不自得。母恐拂兒意,遂托往來者致意武,果不諧。生行思坐籌,無以為計。
會有一道士在門,手握小镵,長裁尺許。生借閱之,道士不與。固請,乃曰:“此镵君家不能用,聊以奉贈。”生覺其言怪,受而謝之。持歸,愛不釋手,審諦之,則鐫有“天宮”二字,喜極,懷之而出。每自念:“此镵能耨(nou)且掘,吾得借此以見青娥,可乎?”因於無人處,依镵所鐫,鑿石為穴,深數尺,闊容二人。已而自念:“武家閨闥深邃,計將安出?”乃於穴外複鑿一竇,潛通武宅。自分足力孱弱,不能至武所,因嵌石竇中,以俟女歸。
至夜,武家果舉燭入竇。生自竇窺之,見青娥至,暗中捉其佩囊,曳入竇中。青娥大驚,索佩囊不得。既而聞竇中有聲,窺之,見一小郎,始知為霍生。乃問:“君何為者?”生曰:“我霍桓也。”青娥曰:“此來何幹?”生曰:“慕卿麗質,神魂飛越,恨無機緣,得諧繾綣。今幸得此,願得永奉箕帚。”青娥曰:“此來必有以教我。”生曰:“但得近卿玉體,死無憾矣。”青娥怒曰:“狂生!我何愛於汝而犯非禮?”言未已,生突前擁抱之。青娥急唿:“婢子來!”婢至,無所見,遂去。生以佩囊授青娥,青娥受而釋之。既出竇,女命闔扉。生曰:“卿若有意,當複見訪。”女不應。生悵然而歸。
逾夕,女果至,責生曰:“我與君無素,何得如此?”生謝過不遑。女曰:“今已如此,當為君圖之。”因與訂約而去。生喜,數日不複至。母疑之,潛窺其所為,見其常入石竇中,心異之。一日,生至竇,女適在,遽捉其臂曰:“君何往?”生驚而遁。女追之不及。歸告母,母往窺之,見女坐竇中,與一少年語。母怒,唿女出,撻之。女泣曰:“母殺兒矣!”母曰:“汝既私相訂約,何得複怨?”女曰:“兒與霍生雖有私約,然彼稚齒,未識情事。且此事非兒自主,乃霍生強為之。”母曰:“既如此,何不早言?”女曰:“兒欲言,恐母責兒不貞,故不敢言。”母曰:“今當如何?”女曰:“兒願從母命。”母乃許之。
生聞女許婚,大喜,具幣帛往聘。女曰:“君年未冠,且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敢私許?”生曰:“吾以情告母,母已許矣。”女曰:“既有成言,當待君娶。”生乃去。後女以情告父母,父母許之。
生年十五,入泮。未幾,娶女歸。夫妻伉儷甚篤。生後舉孝廉,仕至某郡太守。
《青娥》白話文故事
霍桓,字匡九,是山西人。他父親曾擔任過縣尉,很早就去世了。霍桓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聰明絕頂。十一歲時,就因為是神童而進了縣學。但他母親過分疼愛他,禁止他走出家門,以至於到了十三歲,還分不清叔伯、甥舅。
同鄉裏有個姓武的評事,喜好道教,進山修仙一去不返。他有個女兒叫青娥,十四歲,美若天仙。青娥小時候偷偷讀過父親的書,羨慕何仙姑的為人,父親隱居後,她立誌不嫁人。母親也無可奈何。一天,霍桓在門外偶然看見了青娥。這孩子雖然不懂什麽,但就是覺得喜愛極了,卻又沒法表達;直接告訴母親,讓母親去求婚。母親知道這事不可能,故意為難他,霍桓悶悶不樂。他整天想辦法,也沒個主意。
恰巧有個道士在門口,手裏拿著一把小镵,長約一尺。霍桓借來看看,道士不給。他再三請求,道士才說:“這镵你家不能用,就送給你吧。”霍桓覺得他的話很奇怪,收下並道謝。拿迴家,愛不釋手,仔細端詳,上麵刻著“天宮”二字,高興極了,揣在懷裏出門。常常想:“這镵能鋤地也能挖掘,我可以借此見到青娥,行不?”於是在沒人的地方,按照镵上所刻,鑿石頭挖了個洞,深有幾尺,能容納兩個人。接著又想:“武家的內宅幽深,怎麽辦才好?”於是在洞外又挖了一個小孔,悄悄通向武家。自己覺得腳力弱,到不了武家,就把石頭嵌在小孔中,等著青娥迴來。
到了夜裏,武家果然有人舉著蠟燭走進小孔。霍桓從洞中偷看,看到青娥來了,暗中抓住她的佩囊,把她拉進洞。青娥大吃一驚,找不到佩囊。接著聽到洞中有聲響,一看,見是個小郎君,才知道是霍桓。就問:“你幹什麽?”霍桓說:“我是霍桓。”青娥說:“你來這裏幹什麽?”霍桓說:“愛慕你的美麗,神魂顛倒,遺憾沒有機會,能與你親近。今天有幸這樣,希望能永遠侍奉你。”青娥說:“你來一定有什麽指教。”霍桓說:“隻要能靠近你的身體,死也無憾了。”青娥生氣地說:“狂生!我為什麽要喜歡你而做非禮的事?”話沒說完,霍桓突然上前抱住她。青娥急忙唿喊:“丫環快來!”丫環來了,什麽也沒看見,就離開了。霍桓把佩囊交給青娥,青娥接受後放了他。出洞後,青娥讓他關好門。霍桓說:“你如果有意,應當再來探望我。”青娥不迴答。霍桓失望地迴去了。
過了一晚,青娥果然來了,責備霍桓說:“我和你沒有交情,為什麽這樣?”霍桓不停地道歉。青娥說:“現在已經這樣,應當為你想辦法。”於是和他訂下約定離開了。霍桓很高興,好幾天青娥都沒來。母親起了疑心,暗中觀察他的行為,見他常進石頭洞,心裏覺得奇怪。一天,霍桓進洞,青娥正好在,急忙抓住他的胳膊說:“你去哪兒?”霍桓受驚逃跑。青娥追不上。迴去告訴母親,母親去查看,見女兒坐在洞中,和一個少年說話。母親大怒,叫女兒出來,打了她。青娥哭著說:“母親殺了我啦!”母親說:“你既然私自訂了婚約,為什麽又埋怨?”青娥說:“女兒和霍桓雖然有私約,但他年紀小,不懂情事。而且這事不是女兒主動的,是霍桓強行這樣做的。”母親說:“既然這樣,為什麽不早說?”青娥說:“女兒想說,又怕母親責備女兒不貞潔,所以不敢說。”母親說:“現在怎麽辦?”青娥說:“女兒願意聽從母親的安排。”母親這才答應了。
霍桓聽說青娥答應了婚事,非常高興,準備了聘禮去求婚。青娥說:“你還沒成年,又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麽敢私自答應?”霍桓說:“我把情況告訴母親,母親已經答應了。”青娥說:“既然有了約定,就等你娶我。”霍桓這才迴去。後來青娥把情況告訴父母,父母答應了。
霍桓十五歲時,進了縣學。不久,娶青娥迴家。夫妻感情非常深厚。霍桓後來中了孝廉,官做到某郡的太守。
《鏡聽》原文
益都鄭氏兄弟,皆文學士。大鄭早知名,父母嚐過愛之,又因子並及其婦;二鄭落拓,不甚為父母所歡,遂惡次婦,至不齒禮。冷暖相形,頗存芥蒂。次婦每謂二鄭:“等男子耳,何遂不能為妻子爭氣?”遂擯弗與同宿。於是二鄭感憤,勤心銳思,亦遂知名。父母稍稍優顧之,然終殺於兄。
次婦望夫綦切,是歲大比,竊於除夜以鏡聽卜。有二人初起,相推為戲,雲:“汝也涼涼去!”婦歸,兇吉不可解,亦置之。闈後,兄弟皆歸。時暑氣猶盛,兩婦在廚下炊飯餉耕,其熱正苦。忽有報騎登門,報大鄭捷。母入廚喚大婦曰:“大男中式矣!汝可涼涼去。”次婦忿惻,泣且炊。俄又有報二鄭捷者,次婦力擲餅杖而起,曰:“儂也涼涼去!”此時中情所激,不覺出之於口;既而思之,始知鏡聽之驗也。
《鏡聽》白話文故事
益都縣有鄭氏兄弟倆,都是文學之士。老大很早就出名了,父母常常偏愛他,又因為他而偏愛他的妻子;老二不得誌,父母不太喜歡他,於是也厭惡老二的媳婦,甚至不把她當兒媳看待。冷熱差別明顯,兄弟妯娌之間很有隔閡。老二媳婦常對老二說:“同樣是男人,怎麽就不能為妻子爭口氣?”於是就不和老二同睡。於是老二感到憤恨,勤奮用心地思考,也出名了。父母對他稍稍好了些,但還是比不上老大。
老二媳婦盼望丈夫高中的心情非常急切,這一年鄉試,她在除夕夜用鏡聽占卜。有兩個人剛起床,互相推讓著,說:“你也涼涼去!”媳婦迴來,不明白是兇是吉,也就放下了。考試結束後,兄弟倆都迴來了。當時暑氣還很盛,兩個媳婦在廚房做飯給耕田的人吃,熱得很苦。忽然有報信的騎馬來到家門,報告老大考中了。母親進廚房叫大媳婦說:“大兒子考中了!你可以涼涼去。”老二媳婦又氣又恨,哭著繼續做飯。不久又有人來報告老二考中了,老二媳婦用力扔了擀麵杖站起來,說:“我也涼涼去!”這時是心中情緒激動,不自覺地說了出來;接著一想,才知道鏡聽占卜應驗了。
《牛癀》原文
陳華封,蒙山人。以盛暑煩熱,枕藉野樹下。忽一人奔波而來,首著圍領,疾趨樹陰,掬石而坐,揮扇不停,汗下如流沈。陳起坐,笑曰:“若除圍領,不扇可涼。”客曰:“脫之易,再著難也。”就與傾談,頗極蘊藉。既而曰:“此時無他想,但得冰浸良醞,一道冷芳,度下十二重樓,暑氣可消一半。”陳笑曰:“此願易遂,仆當為君償之。”因握手入村。
至家,出藏酒於石洞,其涼震齒。客大悅,一舉十觥。日已就暮,天忽雨;於是張燈於室,客乃解除領巾,相與磅礴。語次,見客腦後,時漏燈光,疑之。無何,客酩酊,眠榻上。陳移燈竊窺之,見耳後有巨穴,盞大;數道膜間鬲,如窗欞;欞外軟革垂蔽,中似空空。駭極,潛抽髻簪,撥膜覘之,有一物,狀類小牛,隨手飛出,破窗而去。客覺,奮而捉之,已杳矣。
客大窘,起而謝曰:“實相告:我乃六畜瘟神。適所縱者牛癀,恐百裏內牛無種矣。”陳故以養牛為業,聞之大恐,拜求術解。客曰:“餘且不免於罪,其何術之能解?惟苦參散最效,其廣傳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謝別出門。又掬土堆壁龕中,曰:“每用一合亦效。”拱不複見。
居無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陳欲專利,秘其方,不肯傳;惟傳其弟。弟試之神驗。而陳自剉啖藥,殊罔所效。有牛二百蹄躈,倒斃殆盡;遺老牝牛四五頭,亦逡巡就死。中心懊惱,無所措手。忽憶龕中掬土,念未必效,姑妄投之。經夜,牛乃盡起。始悟藥之不靈,乃神罰其私也。後數年,牝牛繁育,漸複其故。
《牛癀》白話文故事
陳華封是蒙山人。因為盛夏暑熱煩悶,他在野外的樹下躺著休息。忽然有一個人急急忙忙地跑過來,頭上圍著圍巾,快步跑到樹蔭下,抓起石頭坐下,不停地揮扇,汗水像流水一樣淌。陳華封起身坐下,笑著說:“如果把圍巾拿掉,不扇扇子也能涼快。”客人說:“脫掉容易,再戴上就難了。”於是和他交談起來,很是含蓄有涵養。過了一會兒說:“這時候沒別的想法,隻要能有冰浸的美酒,一道清涼的香氣,經過十二重樓,暑氣就能消掉一半。”陳華封笑著說:“這個願望容易滿足,我來為您實現。”於是拉著手進村。
到了家,從石洞裏拿出藏的酒,酒涼得冰牙。客人非常高興,一口氣喝了十杯。天快黑了,天忽然下起雨來;於是在屋裏點上燈,客人這才解下圍巾,一起暢談。說話間,看到客人腦後,不時漏出燈光,陳華封很疑惑。沒多久,客人喝醉了,睡在榻上。陳華封移過燈偷偷查看,看到客人耳後有個大洞,像茶杯那麽大;幾道膜間隔著,像窗戶欞子;欞子外軟皮垂著遮住,裏麵好像空空的。陳華封極為驚駭,悄悄抽出發髻上的簪子,撥開膜偷看,有一個東西,形狀像小牛,隨手飛了出去,衝破窗戶飛走了。客人醒來,奮力去抓,已經不見了。
客人非常窘迫,起身道歉說:“實話告訴您:我是六畜瘟神。剛才放走的是牛癀,恐怕百裏之內的牛都沒種了。”陳華封本來以養牛為業,聽了非常害怕,請求他想辦法解除。客人說:“我自己都免不了罪責,哪有什麽辦法能解除?隻有苦參散最有效,您廣泛傳播這個方子,不要有私心就可以了。”說完,告辭出門。又捧起土堆在壁龕裏,說:“每次用一合也有效。”一拱手就不見了。
沒過多久,牛果然病了,瘟疫大肆發作。陳華封想要獨占利益,隱瞞這個方子,不肯傳授;隻傳給了他弟弟。弟弟試用非常靈驗。而陳華封自己銼藥服用,完全沒有效果。有二百頭牛,都倒地死了;剩下四五頭老母牛,也徘徊著要死。他心裏懊惱,不知怎麽辦。忽然想起壁龕裏捧的土,心想也許不一定有效,姑且胡亂投給牛吃。過了一夜,牛都起來了。這才明白藥不靈,是神懲罰他自私。後來過了幾年,母牛繁殖,漸漸恢複了原來的數量。
《金姑夫》原文:
會稽有梅姑祠。神故馬姓,族居東莞,未嫁而夫早死,遂矢誌不醮,三旬而卒。族人祠之,謂之梅姑。
丙申,上虞金生,赴試經此,入廟徘徊,頗涉冥想。至夜,夢青衣來,傳梅姑命招之。從去。入祠,梅姑立候簷下,笑曰:“蒙君寵顧,實切依戀。不嫌陋拙,願以身為姬侍。”金唯唯。梅姑送之曰:“君且去。設座成,當相迓耳。”醒而惡之。是夜,居人夢梅姑曰:“上虞金生,今為吾婿,宜塑其像。”詰旦,村人語夢悉同。族長恐玷其貞,以故不從。未幾,一家俱病。大懼,為肖像於左。
既成,金生告妻子曰:“梅姑迎我矣。”衣冠而死。妻痛恨,詣祠指女像穢罵;又升座批頰數四,乃去。今馬氏稱金姑夫雲。
《金姑夫》白話文故事:
在會稽有座梅姑祠。這位神原本姓馬,家族居住在東莞,還沒出嫁丈夫就早死了,於是她發誓不再嫁人,三十歲就去世了。族人建祠祭祀她,稱她為梅姑。
丙申年,上虞有個姓金的書生,赴試經過這裏,進入廟裏徘徊,陷入了沉思。到了夜裏,夢見一個青衣人來,傳達梅姑的命令召喚他。金生跟著去了。進入祠廟,梅姑站在屋簷下等候,笑著說:“承蒙您的眷顧,我實在依戀您。如果不嫌棄我粗陋笨拙,願以自身侍奉您。”金生唯唯諾諾答應。梅姑送他說:“您先迴去。等座位設好,就來接您。”金生醒來後很厭惡這個夢。這一夜,當地居民都夢見梅姑說:“上虞的金生,現在是我的夫婿,應該給他塑像。”第二天早上,村裏人們說起夢來都相同。族長害怕玷汙了梅姑的貞潔,因此沒有聽從。不久,一家人都生病了。非常害怕,就在左邊給金生塑了像。
塑像完成後,金生告訴妻子說:“梅姑來迎接我了。”穿戴好衣帽就死了。妻子非常痛恨,到祠廟指著梅姑的塑像大罵;又登上座位打了她幾個耳光,這才離開。如今馬氏族人稱唿金生為金姑夫。
三、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麵對上述內容進行的深度解析:
陰陽平衡:
在《青娥》的愛情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經曆可視為陰陽的互動。他們所遭遇的波折與最終的相聚,象征著陰陽在矛盾衝突後的平衡與和諧。正如周易所強調的,陰陽並非絕對對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愛情中的甜蜜與痛苦、相聚與分離,都是陰陽力量此消彼長的表現,而最終達到的美滿結局則是陰陽平衡的實現。
對於《鏡聽》,其預示結果的不確定性和人的選擇對命運的影響,體現了陰陽的動態變化。鏡聽所給出的初始預示可視為一種潛在的陰性能量,而人的積極行動和意誌則是陽性能量的展現。當人的陽性能量足夠強大並與陰性能量相互作用時,就能夠改變命運的走向,實現陰陽在新層麵上的平衡。
變易思想:
《牛癀》中牛的患病與救治過程反映了事物的變化無常。牛的健康狀況從良好到患病是一種變,人們努力救治使其恢複又是一種變。這與周易中的“變易”思想相契合,即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我們需要敏銳地察覺到這些變化,並采取相應的行動來適應和引導變化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在《金姑夫》中,人物對財富的態度和財富帶來的影響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從最初對財富的渴望到因過度追求而導致的人性扭曲,再到最終對財富的正確認知和合理對待,這一係列的變化展示了人生境遇和心態的轉變。
天人合一:
《牛癀》的故事更深層次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牛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其患病不僅僅是個體的問題,也反映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不協調。人類依賴牛進行農業生產,卻未能給予牛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照顧,導致了牛的疾病。這提醒人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否則將會遭受自然的反噬。
中正之道:
在《金姑夫》中,人們對待財富的態度和行為應遵循“中正之道”。過度追求財富導致的貪婪和道德淪喪偏離了中正,而...
四、用不同詞牌名來為您解析:
《清平樂·周易析卷七》
陰陽有道,卷七深藏妙。青娥鏡聽皆言奧,牛癀金姑意表。
天地人共相依,機緣變易難知。智慧傳承千古,心明哲理無欺。
《如夢令·論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青娥愛情殊,鏡聽機緣變數。休負,休負,天地自然同路。
《菩薩蠻·解周易卷七秘》
人間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青娥愛牽腸,鏡聽運無常。
牛癀思共處,金富循規度。奧秘在其中,傳承歲月匆。
《浣溪沙·探卷七之奧》
卷七篇章奧理藏,青娥情事韻悠長。鏡聽奇異夢中央。
牛癀自然求睦處,金姑財富莫癡狂。易中真諦永流芳。
不知以上內容是否符合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想法或修改意見,請隨時告訴我。
詮釋:
《清平樂·周易析卷七》
“陰陽有道,卷七深藏妙”:開篇指出周易中陰陽的運行規律,而卷七裏的典故蘊含著深奧的道理和奇妙之處。
“青娥鏡聽皆言奧,牛癀金姑意表”:提到《青娥》《鏡聽》充滿奧秘,《牛癀》《金姑夫》也有著深層的表意。
“天地人共相依,機緣變易難知”:強調天地人相互依存,而其中的機緣變化難以完全知曉。
“智慧傳承千古,心明哲理無欺”:說明這些智慧曆經千古傳承,若能內心明白其中哲理,就不會被迷惑。
《如夢令·論卷七典故》
“常念卷七深悟,周易道中追溯”:常常想著對卷七進行深入領悟,在周易的道理中追溯根源。
“青娥愛情殊,鏡聽機緣變數”:指出《青娥》的愛情與眾不同,《鏡聽》中有機緣和變數。
“休負,休負,天地自然同路”:表達不要辜負,天地自然有著共同的規律和道路。
《菩薩蠻·解周易卷七秘》
“人間世事皆周易,卷七典故含真意”:人間的各種事情都遵循著周易的規律,卷七裏的典故包含著真切的意旨。
“青娥愛牽腸,鏡聽運無常”:《青娥》中的愛情讓人牽掛,《鏡聽》裏的命運無常。
“牛癀思共處,金富循規度”:對於《牛癀》要思考人與自然共處,對待《金姑夫》中的財富要遵循規則和適度。
“奧秘在其中,傳承歲月匆”:奧秘就存在於這些典故中,傳承的歲月匆匆而過。
《浣溪沙·探卷七之奧》
“卷七篇章奧理藏,青娥情事韻悠長”:卷七的篇章中隱藏著深奧的道理,《青娥》的情事韻味悠長。
“鏡聽奇異夢中央”:《鏡聽》的奇異之處猶如在夢幻之中。
“牛癀自然求睦處,金姑財富莫癡狂”:《牛癀》啟示我們與自然求和睦相處,麵對《金姑夫》中的財富不能癡迷瘋狂。
“易中真諦永流芳”:周易中的真諦永遠流傳芬芳。
五、《從<聊齋誌異>卷七經典典故探尋天地人之道的奧秘》
《聊齋誌異》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瑰寶,以其奇幻的故事、深刻的寓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讀者。卷七中“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柳生”等經典典故,更是蘊含著深邃的思想和智慧。運用周易哲學的觀點來深度解析這些典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領悟其中關於天地人之道的奧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仙人島”的故事中,主人公王勉誤入仙境,遭遇了種種奇幻的經曆。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象征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王勉初入仙境時的驚喜,如同乾卦中的“初九,潛龍勿用”,意味著在新的境遇中,應保持謙遜和謹慎,不可貿然行事。然而,王勉卻因自恃才華而驕傲自大,最終惹惱了仙人,被驅逐出境。這正如乾卦中的“上九,亢龍有悔”,警示人們在順遂之時,若不能保持清醒和謙遜,過度張揚,必將招致悔恨。
仙人島中的仙境與人間的對比,也體現了周易中陰陽對立統一的思想。仙境的美好與人間的紛繁複雜形成鮮明的對照,正如陰陽二氣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人生既有順遂如意的時刻,也有艱難困苦的階段,隻有認識到這種陰陽的變化,才能以平和的心態麵對生活的起伏。
“顛道人”的故事則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境界。顛道人看似瘋癲,卻能洞察世事,預知未來。他的存在猶如周易中的“太極”,混沌未分,卻蘊含著無限的可能。顛道人的行為不受世俗常規的束縛,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揭示了世間的真相。這種超越常規的智慧,與周易中“變易”的思想相契合。
周易強調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不能拘泥於固定的模式和觀念。顛道人用他的顛狂打破了人們固有的認知,提醒人們要以靈活的思維和開放的心態去看待世界。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各種規則和成見所束縛,而顛道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突破常規,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胡四娘”的故事則反映了人情冷暖與命運的無常。胡四娘在家族中備受冷落,但她始終堅守內心的善良和堅韌。這與周易中的“坤卦”精神相唿應,坤卦象征著柔順、包容和忍耐。胡四娘以坤德之美,默默承受著外界的壓力,最終迎來了命運的轉機。
同時,胡四娘的經曆也揭示了世間的因果報應。她的善良和忍耐最終得到了迴報,而那些曾經輕視她的人則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與周易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觀念相符。它告誡人們要秉持善良正直的品德,相信善惡有報,隻有遵循天道,才能獲得美好的人生。
“柳生”的故事則著重探討了命運與個人努力之間的關係。柳生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改變了自己和他人的命運。在周易哲學中,命運並非完全注定,而是存在著一定的變數。人的努力和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命運的走向。
柳生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不斷努力和把握機遇的結果。這正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鼓勵人們要積極進取,不斷提升自己,以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同時,柳生在幫助他人時,也體現了周易中的“厚德載物”精神,擁有寬厚的品德,才能承載更多的福報。
通過對《聊齋誌異》卷七這些經典典故的周易哲學解析,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人之道的奧秘。天地運行有其規律,人在其中應順應天道,遵循自然法則,同時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態度麵對生活的挫折與機遇。
這些典故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在曆史的長河中傳承至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滋養。在當今社會,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些古老的智慧中汲取力量,用周易哲學的思想指導我們的生活,使我們能夠更加從容地麵對人生的種種境遇,實現內心的和諧與安寧。
同時,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們也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聊齋誌異》這樣的經典作品,應當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欣賞。我們要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傳播,讓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六、《聊齋誌異》中“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的原文和白話文故事:
仙人島
原文:
王勉,字黽齋,靈山人。有才名,屢冠文場,心氣頗高,善誚罵,多所淩折。偶遇一道士,視之曰:“子相極貴,然被‘輕薄孽’折除幾盡矣。以子智慧,若反身修道,尚可登仙籍。”王嗤曰:“福澤誠不可知,然世上豈有仙人!”道士曰:“子何見之卑?無他求,即我便是仙耳。”王乃益笑其誣。道士曰:“我何足異。能從我去,真仙數十,可立見之。”問:“在何處?”曰:“咫尺耳。”遂以杖夾股間,即以一頭授生,令如己狀,囑合眼,嗬曰:“起!”覺杖粗如五鬥囊,淩空翕飛,潛捫之,鱗甲齒齒焉。駭懼,不敢複動。移時,又嗬曰:“止!”即抽杖去,落巨宅中,重樓延閣,類帝王居。有台高丈餘,台上殿十一楹,弘麗無比。道士曳客上,即命童子設筵招賓。殿上列數十筵,鋪張炫目。道士易盛服以伺。少頃,諸客自空中來,所騎或龍、或虎、或鸞鳳,不一類。又各攜樂器。有女子,有丈夫,有赤其兩足。中獨一麗者,跨彩鳳,宮樣妝束,有侍兒代抱樂具,長五尺以來,非琴非瑟,不知其名。酒既行,珍肴雜錯,入口甘芳,並異常饈。王默然寂坐,惟目注麗者,然心愛其人,而又欲聞其樂,竊恐其終不一彈。酒闌,一叟倡言曰:“蒙崔真人雅召,今日可雲盛會,自宜盡歡。請以器之同者,共隊為曲。”於是各合配旅。絲竹之聲,響徹雲漢。獨有跨鳳者,樂伎無偶。群聲既歇,侍兒始啟繡囊,橫陳幾上。女乃舒玉腕,如掐箏狀,其亮數倍於琴,烈足開胸,柔可蕩魄。彈半炊許,合殿寂然,無有咳者。既闋,鏗爾一聲,如擊清磬。共讚曰:“雲和夫人絕技哉!”大眾皆起告別,鶴唳龍吟,一時並散。道士設寶榻錦衾,備王寢處。王初睹麗人,心情已動,聞樂之後,涉想尤勞。念己才調,自合芥拾青紫,富貴後何求弗得。頃刻百緒,亂如蓬麻。道士似已知之,謂曰:“子前身與我同學,後緣意念不堅,遂墜塵網。我不作文字交,故不為子露底蘊,何由自悟以敗吾道規?今相會不久,宜早退,恐魔障一至,則墮落無底。”王乃伏地流涕,求為弟子。道士卻之曰:“晚矣!”遂送歸。至家,已然身臥榻上,家人雲:“病七日矣,惟心頭未冷。”王迴顧道士已杳。自此誌意消沉,愧悔欲死。又以真仙之樂,尚不及人間,猶妄求作佛,真愚極矣!後隨友人外出,路傍見一長髯道人,觀之似曾相識。趨而拜問,則是仙人島主。島主笑曰:“子誌意既荒,何不再遊?”王自慚失誌,不敢複言。道士曰:“爾不能作仙,且作貴官。”乃以手向王腦後拍之,曰:“速去!”王如夢方醒,而身已在京都。會試中式,成進士,授江南通判。數年,遷侍禦。王以忤權貴,謫戍遼陽,數年始歸。至家,值次子殤,夫婦相向而哭。忽有一少年入,袍服華整,視之,乃長子也。驚問所自,答雲:“父去後,兒忽夢一道人,以手拍兒腦後曰:‘速去!’兒覺身已在京,會試中式,授行人司副。後以功績擢禦史,今奉命巡按江南。”王大喜,然自念富貴雖有,而仙緣已絕,終不能如跨鳳美人之樂也。
白話文:
王勉,字黽齋,是靈山人。他很有才名,在科舉考試中多次名列前茅,因此心氣很高,喜歡譏諷罵人,對很多人都有過欺淩和折辱。偶然遇到一個道士,道士看了看他說:“你的麵相極為顯貴,但是被‘輕薄的罪孽’折損得差不多了。憑你的智慧,如果能迴心轉意修道,還可以登上仙籍。”王勉嗤笑道:“福分確實不知道在哪裏,然而世上哪有仙人!”道士說:“你為何見識如此短淺?別無所求,我就是仙人。”王勉更加笑他胡說。道士說:“我有什麽奇異的。能跟我走,真仙數十位,可以立刻見到。”王勉問:“在什麽地方?”道士說:“近在咫尺。”於是用拐杖夾在大腿之間,把一頭遞給王勉,讓他像自己那樣做,叮囑他閉上眼睛,喝道:“起!”王勉覺得拐杖粗得像能裝五鬥米的口袋,騰空唿唿地飛起來,悄悄摸了摸,上麵鱗甲密密麻麻。他又驚又怕,不敢再動。過了一會兒,道士又喝道:“停!”隨即抽出拐杖,王勉落在一座巨大的宅院裏,重重樓閣,像是帝王的住所。有一座高台,高達一丈多,台上有十一間宮殿,宏偉壯麗無比。道士拉著王勉上去,馬上叫童子設宴招待賓客。殿上排列著幾十桌酒席,鋪張得讓人眼花繚亂。道士換上華麗的衣服等候。不一會兒,各位客人從空中而來,所騎的有的是龍、有的是虎、有的是鸞鳳,各不相同。又各自帶著樂器。有女子,有男子,有的光著兩隻腳。其中隻有一位美麗的女子,騎著彩鳳,宮裝打扮,有侍女替她抱著樂器,長約五尺多,不是琴也不是瑟,不知道叫什麽名字。酒開始喝起來,珍貴的菜肴錯雜擺放,吃起來甘甜芳香,都不是平常的食物。王勉默默地安靜坐著,隻是眼睛注視著那美麗的女子,心裏喜愛她,又想聽她演奏音樂,暗自擔心她最終也不彈一曲。酒喝完了,一位老者提議說:“承蒙崔真人的高雅邀請,今天可以說是盛會,自然應該盡情歡樂。請把樂器相同的,合在一起組隊演奏樂曲。”於是各自搭配組合。絲竹之聲,響徹雲霄。隻有騎鳳的女子,樂伎沒有和她配對的。眾人的聲音停歇後,侍女才打開繡花的袋子,把樂器橫放在幾案上。女子於是舒展潔白的手腕,像彈箏的樣子,那聲音比琴響亮好幾倍,激烈時足以開闊心胸,柔和時能讓人銷魂。彈了約半頓飯的時間,整個宮殿寂靜無聲,沒有人咳嗽。彈完,鏗鏘一聲,如同敲擊清脆的玉磬。大家都稱讚說:“雲和夫人的絕技啊!”眾人都起身告別,仙鶴鳴叫,龍吟聲起,一時間都散去了。道士安排了珍貴的床榻和錦被,讓王勉就寢。王勉起初看到那美麗的女子,心裏就已經動了,聽了音樂之後,思念之情更加強烈。想到自己的才學,自然應該很快獲得高官厚祿,富貴之後還有什麽得不到的。片刻之間,思緒紛亂,像蓬草和亂麻一樣。道士似乎已經知道了,對他說:“你前世和我一起學習,後來因為意念不堅定,就墜入塵世的羅網。我不和你作詩文之交,所以不向你透露底細,你怎麽能自己領悟從而破壞我的道規?現在相聚時間不長,應該早點迴去,恐怕魔障一來,就會墮落得沒有盡頭。”王勉於是趴在地上流淚,請求做道士的弟子。道士拒絕他說:“晚了!”於是送他迴去。到家時,已經自己躺在床上,家人說:“病了七天了,隻有心頭還沒涼。”王勉迴頭看道士已經不見了。從此意誌消沉,羞愧悔恨得要死。又想到真仙的快樂,尚且比不上人間,還妄想成佛,真是愚蠢到了極點!後來跟著朋友外出,路邊見到一個長胡子的道人,看上去好像曾經見過。快步上前拜見詢問,原來是仙人島的主人。島主笑著說:“你的意誌已經荒廢,為何不再去遊玩?”王勉自己慚愧失去了誌向,不敢再說。道士說:“你不能成仙,暫且做個貴官。”於是用手在王勉腦後拍了一下,說:“快去!”王勉像做夢剛醒,而身體已經在京城。參加會試考中,成為進士,被授予江南通判的官職。幾年後,升任侍禦。王勉因為得罪權貴,被貶謫到遼陽戍邊,幾年後才迴來。到家時,正趕上第二個兒子夭折,夫婦相對而哭。忽然有一個少年進來,穿著華麗整齊的袍服,一看,原來是長子。驚訝地問從哪裏來,迴答說:“父親離開後,兒子忽然夢見一個道人,用手拍兒子的腦後說:‘快去!’兒子覺得身體已經在京城,會試考中,被授予行人司副的官職。後來因為功績提升為禦史,現在奉命巡視江南。”王勉大喜,然而自己想到富貴雖然有了,但是仙緣已經斷絕,終究不能像那騎鳳的美人那樣快樂。
顛道人
原文:
顛道人,不知姓名,寓蒙山寺。歌哭不常,人莫之測,或見其煮石為飯者。會重陽,有邑貴載酒登臨,輿蓋而往,宴畢過寺,甫及門,則道人赤足著破衲,自張黃蓋,作警蹕聲而出,意近玩弄。邑貴乃慚怒,揮仆輩逐罵之。道人笑而卻走。逐急,棄蓋,共毀裂之,片片化為鷹隼,四散群飛。眾始駭。蓋柄轉成巨蟒,赤鱗耀目。眾嘩欲奔,有同遊者止之曰:“此不過翳眼之幻術耳,烏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張吻怒逆,吞客咽之。眾駭,擁貴人急奔,息於三裏之外。使數人逡巡往探,漸入寺,則人蟒俱無。方將返報,聞老槐內喘急如驢,駭甚。初不敢前,潛蹤移近之,見樹朽中空,有竅如盤。試一攀窺,則蟒在內,而人之首已出竅外矣。不敢逼,兩兩相視,久之,蟒終不下咽。人亦不出,又久之,人忽昏眩,仆地。眾驚救,而客已死矣。未幾,寺焚,無複遺趾。
白話文:
有個顛道人,不知道他的姓名,住在蒙山的寺廟裏。他時而唱歌,時而哭泣,沒有規律,人們都猜不透他,有人曾見他把石頭煮來當飯吃。正逢重陽節,有位本縣的顯貴帶著酒登山遊覽,乘車打傘而來。宴會結束後路過寺廟,剛到門口,就見顛道人光著腳穿著破僧衣,自己撐著黃傘,模仿帝王出行時的喝道聲出來,意在近乎戲弄。顯貴感到羞慚惱怒,指揮仆人們追趕打罵他。顛道人笑著後退跑開。追得急了,他扔下傘,眾人一起把傘扯破,傘的碎片都變成了鷹隼,四散飛開。大家這才感到害怕。傘柄變成了一條大蟒蛇,紅色的鱗片閃閃發光。眾人喧嘩著要逃跑,有一同遊覽的人製止說:“這不過是迷惑人眼睛的幻術罷了,哪能吃人!”於是拿著刀徑直上前。蟒蛇張開嘴憤怒地迎上去,把這位客人吞了下去咽了。眾人害怕,簇擁著顯貴急忙奔跑,在三裏之外才停下休息。派幾個人去小心地前去探查,逐漸走進寺廟,發現人和蟒蛇都不見了。正要迴來報告,聽到老槐樹裏喘氣聲急得像驢叫,非常害怕。起初不敢上前,偷偷地靠近槐樹,看見樹腐朽中間空了,有個像盤子那麽大的洞。試著攀上去偷看,隻見蟒蛇在裏麵,而人的頭已經伸出洞外了。不敢靠近,雙方互相看著,過了很久,蟒蛇始終不往下咽。人也不出來,又過了很久,人忽然昏眩,倒在地上。眾人吃驚地救他,而客人已經死了。不久,寺廟被火燒了,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胡四娘
原文:
程孝思,劍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喪,家赤貧,無衣食業,求傭為胡銀台司筆劄。胡公試使文,大悅之,曰:“此吾家千裏駒也。”招至家,與諸郎遊處。年十四,督學案臨,被黜。胡公乃以長子之女妻之。及笄,偶過長者曰:“程郎如冠玉,何久不奠雁?”胡夫人及女皆大怒,謂:“程即貧賤,不仰嶽家,奈何輕中!”長者猶訶譴不已。胡公聞,遽往責夫人曰:“汝不善處閨門,乃至此!”夫人唯唯,不敢出一語。胡公乃自詣女曰:“此我得意人,何可輕慢?”女唯唯。公退,女猶含怒。及程試,不利,夫人曰:“固知此隸不就!”女聞之,益怒,曰:“翁以我為不能下他耶?”越日,公謂女曰:“程生非久貧賤者,曷稍假以顏色?”女曰:“不然。彼即貴,於我何加?彼即賤,於我何損?”公曰:“非汝所知。”一日,公忽謂程曰:“汝盍歸省!”程以乏資辭。公曰:“吾已備之。”贈數十金。程歸,數日而返。夫人及諸郎鹹謂:“去即不來矣。”逾年,程果不至。夫人曰:“曩言驗矣。”又逾年,忽報程郎入都,且攜婦來。夫人曰:“未必然。”俄而,門外車馬闐咽。女趨窺之,則一美婦人,華妝而入。眾驚視,則胡氏也。入門拜姑嫜,皆悚惕不敢仰。夫人曰:“誰教汝來?”女曰:“聞父有命,不敢違。”問:“程郎安在?”曰:“途中遇盜,暫歸遲滯。”女入室,見妝奩甚盛,珠翠盈箱,而衾褥皆新,喜曰:“此足以報吾姊矣。”諸郎聞之,皆有慚色。程至,拜謁丈人。胡公喜曰:“今日方不負吾婿。”由是,程名大噪,遠近爭來締姻。胡公皆弗許。未幾,程以進士授翰林,迎妻入都。女為諸郎婦所訕笑,恆鬱鬱不樂。程曰:“勿以群小介意。”後數年,程升侍讀,夫人亦封贈。諸郎以其貧時見淩,至是皆有慚色。
白話文:
程孝思,是劍南人,年少聰慧能寫文章。父母都早早去世,家裏極其貧困,沒有維持生計的職業,請求給胡銀台做文書工作。胡公試著讓他寫文章,非常高興,說:“這是我家的千裏馬啊。”把他招到家裏,讓他和各位公子交往相處。程孝思十四歲時,督學來視察,他被罷黜。胡公就把長子的女兒許配給他。等到女子成年,偶然碰到長輩說:“程郎麵容如玉,為何長久不送聘禮?”胡夫人和女兒都很生氣,說:“程郎即使貧賤,不仰仗嶽家,怎麽能輕易說中!”長輩仍然不停地斥責。胡公聽說後,急忙前去責備夫人說:“你不善於處理內室之事,竟到了這種地步!”夫人唯唯諾諾,不敢說一句話。胡公就親自對女兒說:“這是我得意的人,怎麽能輕慢?”女兒也隻是唯唯答應。胡公離開後,女兒仍然含著怒氣。等到程孝思考試,不順利,夫人說:“本來就知道這奴才不會成功!”女兒聽到這話,更加生氣,說:“父親認為我不能嫁給比他差的嗎?”過了一天,胡公對女兒說:“程生不會長久貧賤,為什麽不稍微給他點好臉色?”女兒說:“不是這樣。他就是富貴了,對我有什麽增添?他就是貧賤,對我有什麽損害?”胡公說:“不是你能懂的。”一天,胡公忽然對程孝思說:“你為何不迴家探望?”程孝思以缺乏資金為由推辭。胡公說:“我已經準備好了。”贈送了幾十兩銀子。程孝思迴家,幾天就迴來了。夫人和各位公子都認為:“走了就不會來了。”過了一年,程孝思果然沒迴來。夫人說:“以前說的應驗了。”又過了一年,忽然有人通報程郎到了京城,並且帶著妻子來。夫人說:“未必是真的。”不久,門外車馬喧鬧。女兒跑去偷看,隻見一位美麗的婦人,盛裝進來。眾人驚訝地看,原來是胡家的女兒。進門拜見公婆,大家都敬畏不敢抬頭。夫人說:“誰讓你來的?”女兒
《柳生》原文
周生,順天宦裔也,與柳生善。柳得異人之傳,精袁許之術。嚐謂周曰:“子功名無分,萬鍾之貲,尚可以圖。然尊閫薄相,恐不能佐君成業。”未幾,婦果亡。家室蕭條,不可聊賴。
因詣柳,將以卜姻。入客舍坐良久,柳歸內不出。唿之再三,始出,曰:“我日為君物色佳偶,今始得之。適在內作小術,求月老係赤繩耳。”周喜問之,柳曰:“甫有一人攜囊出,遇之否?”曰:“遇之。襤褸若丐。”曰:“此君嶽翁,宜敬禮之。”周曰:“緣相交好,遂謀隱密,何相戲之甚也!”柳曰:“君勿言,自當有驗。”
周歸,果見一嫗控驢來,逆而唁之。嫗下驢,便問:“此宅伊誰?”周告之。嫗喜曰:“柳生,乃吾婿也,當入為婿賀。”周延入,嫗視其室,曰:“此餒斃之兒,而欲尅餒鬼耶?”見女未妝,曰:“乞婦裝來,為娘子解穢。”周妻難之,嫗不顧,付女妝梳已,乃去。
周以柳言,少為款洽。嫗歸,遣一婢送衾褥來,居然大家媼也。少頃,女亦親至,謂周曰:“身無完衣,愧作新婦。”周曰:“娘子神人,何以此言相辱?”女曰:“自顧無傾城姿,不堪奉貴人。聊以暖床,望勿嗔也。”周益為慰解。女俯眉承睫,殷勤臻至。
越日,嫗來,曰:“新娘宜歸寧,可攜婿往。”周從之。至家,妝奩豐盛,而女之寡姊與二女弟俱在,貌皆陋。嫗為設席,諸女婦列坐。周竊意新婦必美,及瞻首,容色亦猶人耳。及歸,獨處一室,女忽笑曰:“癡郎何福,不費一錢,得此佳婦。”周驚問之,女曰:“適見諸姊妹,貌皆類我,我遂羞死。而君視我,猶不甚惡耶?”周益加敬愛。
由是,裏中諸豪爭賂嫗,求女為媳。嫗概不應。後以多金賂柳生,柳生為委曲說項,嫗乃許之。
未幾,周卒,女奉嫠姑,撫孤子,勤苦操作,家以小康。
《柳生》白話文故事
周生是順天府官宦人家的後代,和柳生交好。柳生得到異人的傳授,精通袁天罡、許遜的法術。曾對周生說:“你功名上沒份,萬貫家財,還可以圖謀。但是你的妻子相貌薄福,恐怕不能輔佐你成就事業。”不久,周生的妻子果然去世了。家庭變得蕭條,生活困苦不堪。
周生因此去拜訪柳生,想要讓他幫忙占卜婚姻之事。進入客舍坐了很久,柳生進內室不出來。再三唿喊他,才出來,說:“我每天為你物色好的配偶,今天才找到。剛才在裏麵施小法術,求月老係上紅繩呢。”周生高興地詢問詳情,柳生說:“剛有一個人帶著行囊出去,你遇見了嗎?”周生說:“遇見了。衣衫襤褸像乞丐。”柳生說:“這是你的嶽父,應當尊敬禮待他。”周生說:“因為咱們相交友好,就謀劃這種隱秘之事,為何這樣戲弄我呢!”柳生說:“你別說話,自然會有應驗。”
周生迴家,果然看見一個老婦人騎著驢前來,迎上去問候她。老婦人下驢,便問:“這宅子是誰家的?”周生告訴了她。老婦人高興地說:“柳生,是我的女婿,應當進去為女婿祝賀。”周生請她進去,老婦人看了看屋子,說:“這要餓死的孩子,還想娶餓死鬼嗎?”看見女子還沒梳妝,說:“討件婦人的衣服來,為娘子去除穢氣。”周生的妻子感到為難,老婦人不管,給女子梳妝打扮完,就離開了。
周生因為柳生的話,稍微對老婦人熱情款待。老婦人迴去後,派一個婢女送來被褥,婢女儼然是大戶人家的老女仆。不一會兒,女子也親自來了,對周生說:“我身上沒有完好的衣服,慚愧做你的新媳婦。”周生說:“娘子是神人,為何說這樣的話來羞辱自己?”女子說:“自己看自己沒有傾國傾城的容貌,配不上貴人。姑且來為你暖床,希望不要嗔怪。”周生更加安慰她。女子低眉順眼,十分殷勤。
過了一天,老婦人來,說:“新娘應當迴娘家,可以帶著女婿前往。”周生聽從了她。到了家,妝奩豐盛,而女子的寡姐和兩個妹妹都在,相貌都很醜陋。老婦人設席,眾女眷依次坐下。周生暗自認為新媳婦一定很美,等到抬頭看,容貌也隻是一般人罷了。等到迴家,獨自在一個房間,女子忽然笑著說:“癡郎有什麽福分,不花一分錢,得到這樣好的媳婦。”周生驚訝地問她,女子說:“剛才看到各位姐妹,相貌都和我相似,我簡直羞死了。而你看我,還不覺得很醜嗎?”周生更加敬愛她。
從此,鄉裏的各位豪強爭相賄賂老婦人,求娶她的女兒做媳婦。老婦人一概不應。後來用很多錢賄賂柳生,柳生替他們委婉求情,老婦人這才答應。
不久,周生去世,女子侍奉婆婆,撫養孤兒,辛勤勞作,家境因此小康。
《鬼令》原文:
教諭展先生,灑脫有名士風。然酒狂,不持儀節。每醉歸,輒馳馬殿階。階上多古柏。一日,縱馬入,觸樹頭裂,自言:“子路怒我無禮,擊腦破矣!”中夜遂卒。邑中某乙者,負販其鄉,夜宿古刹。更靜人稀,忽見四五人攜酒入飲,展亦在焉。酒數行,或以字為令曰:“田字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贏一鍾。”一人曰:“迴字不透風,口字在當中;口字推上去,呂字贏一鍾。”一人曰:“囹字不透風,令字在當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贏一鍾。”又一人曰:“困字不透風,木字在當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贏一鍾。”末至展,凝思不得。眾笑曰:“既不能令,須當受命。”飛一觥來。展即雲:“我得之矣:曰字不透風,一字在當中;……”眾又笑曰:“推作何物?”展吸盡曰:“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鍾!”相與大笑,未幾出門去。某不知展死,竊疑其罷官歸也。及歸問之,則展死已久,始悟所遇者鬼耳。
《鬼令》白話文故事
有個教諭展先生,灑脫有風度,但酒後張狂,不講禮儀,常醉歸後騎馬在文廟殿階奔馳。一日,他騎馬撞樹而死。某商人夜宿古刹,見展先生與四五人攜酒來飲。酒過幾巡,眾人以字行酒令,輪到展先生時,他起初想不出,後來說出“曰字不透風,一字在當中,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鍾”,引得眾人發笑,之後他們一同出門。商人起初不知展先生已死,後得知其死訊,才明白所遇是鬼.
《甄後》原文:
洛城劉仲堪,少鈍而淫於典籍,恆杜門攻苦,不與世通。一日,方讀,忽聞異香滿室;少間,佩聲甚繁。驚顧之,有美人入,簪珥光采;從者皆宮妝。劉驚伏地下。美人扶之曰:“子何前倨而後恭也?”劉益惶恐,曰:“何處天仙,未曾拜識。前此幾時有侮?”美人笑曰:“相別幾何,遂爾夢夢!危坐磨磚者,非子耶?”乃展錦薦,設瑤漿,捉坐對飲,與論古今事,博洽非常。劉茫茫不知所對。美人曰:“我止赴瑤池一迴宴耳;子曆幾生,聰明頓盡矣!”遂命侍者,以湯沃水晶膏進之。劉受飲訖,忽覺心神澄徹。既而曛黑,從者盡去,息燭解襦,曲盡歡好。未曙,諸姬已複集。美人起,妝容如故,鬢發修整,不再理也。劉依依苦詰姓字,答曰:“告郎不妨,恐益君疑耳。妾,甄氏;君,公幹後身。當日以妾故罹罪,心實不忍,今日之會,亦聊以報情癡也。”問:“魏文安在?”曰:“丕,不過賊父之庸子耳。妾偶從遊嬉富貴者數載,過即不複置念。彼曩以阿瞞故,久滯幽冥,今未聞知,反是陳思為帝典籍,時一見之。”旋見龍輿止於庭中。乃以玉脂合贈劉,作別登車,雲推而去。劉自是文思大進。然追念美人,凝思若癡。曆數月,漸近羸殆。母不知其故,憂之。家一老嫗,忽謂劉曰:“郎君意頗有思否?”劉以言隱中情,告之。嫗曰:“郎試作尺一書,我能郵致之。”劉驚喜曰:“子有異術,向日昧於物色。果能之,不敢忘也。”乃折柬為函,付嫗便去。半夜而返曰:“幸不誤事。初至門,門者以我為妖,欲加縛縶。我遂出郎君書,乃將去。少頃喚入,夫人亦欷歔,自言不能複會。便欲裁答。我言:‘郎君羸憊,非一字所能瘳。’夫人沉思久,乃釋筆雲:‘煩先報劉郎,當即送一佳婦去。’瀕行,又囑:‘適所言,乃百年計;但無泄,便可永久矣。’”劉喜,伺之。明日,果一老姥率女郎,詣母所,容色絕世,自言陳氏;女其所出,名司香,願求作婦。母愛之,議聘;更不索資,坐待成禮而去。惟劉心知其異,陰問女:“係夫人何人?”答雲:“妾銅雀故妓也。”劉疑為鬼。女曰:“非也。妾與夫人俱隸仙籍,偶以罪過謫人間。夫人已複舊位;妾謫限未滿,夫人請之天曹,暫使給役,去留皆在夫人,故得長侍床簀耳。”一日,有瞽媼牽黃犬丐食其家,拍板俚歌。女出窺,立未定,犬斷索咋女。女駭走,羅衿斷。劉急以杖擊犬。犬猶怒,齕斷幅,頃刻碎如麻,嚼吞之。瞽媼捉領毛,縛以去。劉入視女,驚顏未定,曰:“卿仙人,何乃畏犬?”女曰:“君自不知:犬乃老瞞所化,蓋怒妾不守分香戒也。”劉欲買犬杖斃。女不可,曰:“上帝所罰,何得擅誅?”居二年,見者皆驚其豔,而審所從來,殊恍惚,於是共疑為妖。母詰劉,劉亦微道其異。母大懼,戒使絕之。劉不聽。母陰覓術士來,作法於庭。方規地為壇,女慘然曰:“本期白首;今老母見疑,分義絕矣。要我去,亦複非難,但恐非禁咒可遣耳!”乃束薪爇火,拋階下。瞬息煙蔽房屋,對麵相失。忽有聲震如雷。已而煙滅,見術士七竅流血死矣。入室,女已渺。唿嫗問之,嫗亦不知所去。劉始告母。嫗蓋狐也。異史氏曰:“始於袁,終於曹,而後注意於公幹,仙人不應若是。然平心而論:奸瞞之篡子,何必有貞婦哉?犬睹故妓,應大悟分香賣履之癡,固猶然妒之耶?嗚唿!奸雄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已。”
《甄後》白話文故事
洛陽的劉仲堪,年少時愚鈍但沉迷典籍,閉門苦讀。一日,他讀書時忽聞異香,隨後一位美人帶著宮妝侍從前來。美人說他曾因直視自己而受罰,劉仲堪才知她是甄後,自己是劉楨轉世。甄後與他對飲,還給他喝了水晶膏,之後兩人共度良宵。甄後離去時,送他玉脂盒,此後劉仲堪文思大進,但因思念甄後日漸消瘦。老嫗幫他送信給甄後,甄後送一女子司香給他為妻,司香稱自己是銅雀台舊妓,因犯錯謫人間。一日,一瞽媼牽黃犬至其家,犬咬司香,劉仲堪欲殺犬,司香阻止,稱犬是曹操所化。兩年後,因劉母懷疑,請來術士,司香離去,術士身亡,劉仲堪才知老嫗是狐仙.
《宦娘》原文:
溫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雖逆旅未嚐暫舍。客晉,經由古寺,係馬門外,暫憩止。入則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間,筇杖倚壁,花布囊琴。溫觸所好,因問:“亦善此也?”道人雲:“顧不能工,願就善者學之耳。”遂脫囊授溫,視之,紋理佳妙,略一勾撥,清越異常。喜為撫一短曲,道人微笑,似未許可。溫乃竭盡所長,道人哂曰:“亦佳,亦佳!但未足為貧道師也。”溫以其言誇,轉請之。道人接置膝上,裁撥動,覺和風自來;又頃之,百鳥群集,庭樹為滿。溫驚極,拜請受業。道人三複之,溫側耳傾心,稍稍會其節奏。道人試使彈,點正疏節,曰:“此塵間已無對矣。”溫由是精心刻畫,遂稱絕技。後歸程,離家數十裏,日已暮,暴雨莫可投止。路旁有小村,趨之,不遑審擇,見一門匆匆遽入。登其堂,闃無人;俄一女郎出,年十七八,貌類神仙。舉首見客,驚而走入。溫時未偶,係情殊深。俄一老嫗出問客,溫道姓名,兼求寄宿。嫗言:“宿當不妨,但少床榻;不嫌屈體,便可藉槁。”少旋以燭來,展草鋪地,意良殷。問其姓氏,答雲:“趙姓。”又問:“女郎何人?”曰:“此宦娘,老身之猶子也。”溫曰:“不揣寒陋,欲求援係,如何?”嫗顰蹙曰:“此即不敢應命。”溫詰其故,但雲難言,悵然遂罷。嫗既去,溫視藉草腐濕,不堪臥處,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雨既歇,冒夜遂歸。邑有林下部郎葛公喜文士,溫偶詣之,受命彈琴。簾內隱約有眷客窺聽,忽風動簾開,見一及笄人,麗絕一世。蓋公有一女,小字良工,善詞賦,有豔名。溫心動,歸與母言,媒通之,而葛以溫勢式微不許。然女自聞琴以後,心竊傾慕,每冀再聆雅奏;而溫以姻事不諧,誌乖意沮,絕跡於葛氏之門矣。一日,女於園中拾得舊箋一折,上書《惜餘春詞》雲:“因恨成癡,轉思作想,日日為情顛倒。海棠帶醉,楊柳傷春,同是一般懷抱。甚得新愁舊愁,鏟盡還生,便如青草。自別離,隻在奈何天裏,度將昏曉。今日個蹙損春山,望穿秋水,道棄已拚棄了!芳衾妒夢,玉漏驚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說長宵似年,儂視一年,比更猶少:過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女吟詠數四,心悅好之。懷歸,出錦箋,莊書一通置案間,逾時索之不可得,竊意為風飄去。適葛經閨門過,拾之;謂良工作,惡其詞蕩,火之而未忍言,欲急醮之。臨邑劉方伯之公子,適來問名,心善之,而猶欲一睹其人。公子盛服而至,儀容秀美。葛大悅,款延優渥。既而告別,坐下遺女舄一鉤。心頓惡其儇薄,因唿媒而告以故。公子亟辯其誣,葛弗聽,卒絕之。先是,葛有綠菊種,吝不傳,良工以植閨中。溫庭菊忽有一二株化為綠,同人聞之,輒造廬觀賞,溫亦寶之。淩晨趨視,於畦畔得箋寫《惜餘春詞》,反覆披讀,不知其所自至。以“春”為己名益惑之,即案頭細加丹黃,評語褻嫚。適葛聞溫菊變綠,訝之,躬詣其齋,見詞便取展讀。溫以其評褻,奪而挼莎之。葛僅讀一兩句,蓋即閨門所拾者也。大疑,並綠菊之種,亦猜良工所贈。歸告夫人,使逼詰良工。良工涕欲死,而事無驗見,莫有取實。夫人恐其跡益彰,計不如以女歸溫。葛然之,遙致溫,溫喜極。是日招客為綠菊之宴,焚香彈琴,良夜方罷。既歸寢,齋童聞琴自作聲,初以為僚仆之戲也,既知其非人,始白溫。溫自詣之,果不妄。其聲梗澀,似將效己而未能者。爇火暴入,杳無所見。溫攜琴去,則終夜寂然。因意為狐,固知其願拜門牆也者,遂每夕為奏一曲,而設弦任操若師,夜夜潛伏聽之。至六七夜,居然成曲,雅足聽聞。溫既親迎,各述曩詞,始知締好之由,而終不知所由來。良工聞琴鳴之異,往聽之,曰:“此非狐也,調淒楚,有鬼聲。”溫未深信。良工因言其家有古鏡,可鑒魑魅。翌日遣人取至,伺琴聲既作,握鏡遽入;火之,果有女子在,倉皇室隅,莫能複隱,細審之趙氏之宦娘也。大駭,窮詰之。泫然曰:“代作蹇修,不為無德,何相逼之甚也?”溫請去鏡,約勿避;諾之。乃囊鏡。女遙坐曰:“妾太守之女死百年矣。少喜琴箏,箏已頗能諳之,獨此技未能嫡傳,重泉猶以為憾。惠顧時,得聆雅奏,傾心向往;又恨以異物不能奉裳衣,陰為君吻合佳偶,以報眷顧之情。劉公子之女舄,《惜餘春》之俚詞,皆妾為之也。酬師者不可謂不勞矣。”夫妻鹹拜謝之。宦娘曰:“君之業,妾思過半矣,但未盡其神理,請為妾再鼓之。”溫如其請,又曲陳其法。宦娘大悅曰:“妾已盡得之矣!”乃起辭欲去。良工故善穩,聞其所長,願以披聆。宦娘不辭,其調其譜,並非塵世所能。良工擊節,轉請受業。女命筆為給譜十八章,又起告別。夫妻挽之良苦,宦娘淒然曰:“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薄命人烏有此福。如有緣,再世可相聚耳。”因以一卷授溫曰:“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當懸之臥室,快意時焚香一炷,對鼓一曲,則兒身受之矣。”出門遂沒。
《宦娘》白話文故事
溫如春出身陝西世家,酷愛彈琴。一次在山西古寺遇一道士,其琴藝高超,溫如春拜其為師,學成絕技。歸途中,溫如春遇暴雨投宿一趙姓人家,對宦娘一見鍾情,求親遭拒,隻能彈琴度夜.
縣中葛公愛才,溫如春為其彈琴時,葛公之女良工對他心生愛慕,但葛公因溫家勢弱不許婚事。良工拾到《惜餘春詞》,喜愛之餘置於案頭卻丟失,被葛公撿到,因詞意放蕩欲將良工快嫁。恰逢劉公子求婚,葛公因其輕薄拒絕。溫如春庭中菊變綠,且也拾到《惜餘春詞》,加以批注,葛公見後懷疑是良工與溫如春互贈,後經夫人勸說,將良工許配給溫如春.
溫如春婚後,夜裏琴音自動響起,他以為是狐仙,便每晚彈琴授藝。良工聽後認為不是狐仙,而是鬼聲,於是用古鏡照出是宦娘。宦娘稱自己是太守之女,死後因喜愛溫如春琴藝,暗中撮合他與良工,還做了許多事促成姻緣。宦娘向溫如春學琴,學成後離去,留下小像給溫如春.
七、《<聊齋誌異>卷七典故的周易哲學解析》
陰陽平衡與轉化
在《聊齋誌異》卷七的這些典故中,陰陽平衡與轉化的理念貫穿始終。以“仙人島”為例,王勉在仙人島的經曆有得意之時,也有失意之刻。得意時如陽盛,失意時似陰盛,陰陽相互交替,展現了人生的起伏。正如周易中所講,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沒有絕對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
“顛道人”的形象看似顛狂,實則是對常規的一種突破,可視為陰陽平衡中的“變數”。他的出現打破了人們對正常與非正常的固有認知,暗示著陰陽的轉化並非總是按照既定的模式,而是存在著意外和突變。
天人合一的思想
“胡四娘”的故事中,胡四娘堅守內心的善良,最終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體現了人順應天道,秉持正直善良,最終會得到好的結果。周易強調天人合一,認為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遵循天道行事。胡四娘的堅韌和忍耐,符合天道酬善的理念。
“柳生”憑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改變命運,也是在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表明,人在天地之間並非完全被動,而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天地相唿應,達到理想的狀態。
變易與不變
從周易的角度看,“仙人島”中王勉的遭遇不斷變化,仙境的美好與現實的落差,都在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皆在變化之中。然而,不變的是人性中的貪婪和傲慢可能帶來的惡果。
“顛道人”的顛狂行為看似無常,但不變的是他對世間真相的洞察和對正道的堅守。這啟示我們,在變化多端的世界裏,要堅守內心的原則和信念。
因果循環
在這些典故中,因果循環的觀念也有所體現。“胡四娘”中那些曾經輕視她的人最終受到懲罰,而胡四娘的善良得到迴報,符合周易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因果思想。
“柳生”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他之前的善舉和努力所積累的結果,也印證了因果循環的道理。
剛柔並濟
“仙人島”中仙人的威嚴與寬容、“胡四娘”的柔順與堅韌、“柳生”的智慧與勇敢,都體現了剛柔並濟的特點。周易認為,剛柔相互配合,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
綜上所述,通過周易哲學的視角來解析《聊齋誌異》卷七的這些典故,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天地人之道的奧秘,從而為我們的人生提供寶貴的啟示。
八、用不同詞牌名對《聊齋誌異》卷七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柳生經典典故進行的解析:
《清平樂·仙人島》
仙島縹緲,異境花枝俏。王勉迷途心醉傲,終被嗔驅夢擾。
幻境如夢如煙,醒時方覺堪憐。世事無常多變,浮華過眼雲閑。
《如夢令·顛道人》
顛道形骸狂放,世事洞明心亮。超脫俗塵間,妙語真言迴蕩。
虛妄,虛妄,塵世幾人能暢。
《菩薩蠻·胡四娘》
胡家有女心良善,忍羞含辱終無怨。苦盡福來全,德馨名自傳。
世情多冷暖,因果皆明見。天道自昭然,善緣終得圓。
《沁園春·柳生》
柳生風華,智計非凡,命運多艱。曆世間風雨,心堅誌遠,扶危濟困,義薄雲天。
善惡明分,機緣巧握,逆轉乾坤勇向前。終如意,享榮華安樂,福滿人間。
紅塵如夢如煙,須謹記、德行為本淵。歎利名紛擾,人心易變,浮華易逝,真愛難遷。
歲月悠悠,初心莫改,善惡昭彰因果連。當勤勉,守真誠良善,歲歲年年。
以下是分別用不同詞牌名對《聊齋誌異》卷七仙人島、顛道人、胡四娘、柳生經典典故進行詮釋的內容:
《念奴嬌·仙人島》
仙山雲繞,島中景、如夢如詩如畫。王勉初臨,心醉矣、忘卻人間牽掛。翠影搖風,繁花弄月,妙境真無價。驕狂生禍,醒來方曉虛話。
塵世名利如煙,浮華終是幻,何須驚訝。返璞歸真,方悟得、平淡才為風雅。意守清虛,情融天地,心海無波瀉。此中深意,且留千古佳話。
《漁家傲·顛道人》
顛道形骸隨性舞,笑看世間風雲怒。世事無常皆有數,心明悟,瘋癲卻把真機露。
塵世紛紜迷遠路,眾人皆醉君獨步。妙語真言驚眾戶,靈光護,逍遙自在隨風去。
《臨江仙·胡四娘》
胡氏門中多冷暖,四娘心善情真。忍羞含辱度晨昏。德馨終有報,苦盡福臨門。
富貴榮華皆過眼,唯留仁義長存。人間因果自遵循。善行傳後世,美譽永留痕。
《賀新郎·柳生》
柳生才情顯。曆艱辛、胸懷壯誌,誌存高遠。塵世艱難心無懼,智勇雙全應變。善惡辨、真誠為善。困境之中尋機遇,運神機、終把風雲轉。功就日,笑顏燦。
人間禍福常相伴。守初心、德行端正,自能如願。天道酬勤從無謬,因果循環可見。看世事、紛繁多變。富貴榮華皆如夢,且珍惜、此刻時光暖。情意在,永相伴。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