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萬曆年間的幾次進攻扶桑的計劃。
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中,文武官員的眼中,已經過時了。
就是其中的許多數據,都是模棱兩可,很有儒家春秋筆法的味道,若是仔細的去查看的話。
也不過是一種想當然的辦法。
可不可行倒還在其次,其中需要實施的難度,就是現在崇禎已經盤活的大明朝廷,都不一定能夠準備的出來。
結合當時的曆史環境。
許多喊出想要出兵的大臣們,不難發現,根本就不是為了出兵而製定的計劃,完全是為了拖延時間。
為的就是,不影響福建等地方的經濟。
畢竟,在當時,那些地方可都有朝中大臣們投資出去的銀兩,要是因為戰爭,讓他們的銀子打了水漂的話,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崇禎從字裏行間,清楚的認識到。
當年萬曆皇帝,到底有多麽的無奈。
如若不然,為何每一次提出的出兵方案,都是因為朝廷的國庫沒錢而告終?
盡管隻是猜測。
而且是很惡意的那種猜測,崇禎還是打算讓自己的心裏明白一點。
“去找史可法過來,讓他查一下萬曆年間的各種稅收,朝廷國庫到底有多少銀兩的進賬,當年在其他方麵的支出有多少,結餘多少。”
數據是最好的對比。
當時的扶桑,若是論軍隊能不能打這一方麵看得話,大明絕對要比扶桑強,
知道登陸到了扶桑的國土,勝利都是遲早的。
一個統一的國家,還耗不過一個滿地大名,隻顧著自己的變異版分封的小國家,還真就說不過去。
而且那個時候,扶桑的主力,可都在朝-鮮,在突襲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達到摧枯拉朽的狀態。
治理國家有一段時間了,李定國在崇禎下的這個命令之後,心中若有所思,很快就明白了皇上是什麽意思。
心情也跟著沉重了起來。
如今隨著儒學跌下神壇,其他學科蓬勃發展,開智之後的人們,都對曾經所熟知的哪一門學問,有了一種很複雜的感受。
任誰被許多人騙了大半輩子,還堅信不疑的認為,這都是對的。
可在了解過真正的儒學經意之後,又恍然發現,原來一句話可以有兩個解釋,他們通常遇到的都是對說出這一番話的人,最有利的一種解釋。
也就讓他們清楚的感受到,為何人家儒生們,總是說話很有道理。
畢竟解釋權在儒生們手中。
自然是怎麽有利,怎麽解釋了。
袁可立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麽,卻到了最後,什麽都沒有說出來。
有些事情他是親身經曆過的,隻是他當時的身份,還不足以接觸到多麽大的朝廷機密,不過其中的一些費用開支,卻是離譜了一點。
其他人,也都在很長時間之後,慢慢的反應了過來。
有的東西,並不經得住查找原因。
隻要前後矛盾,那就是其中隱藏著巨大的漏洞。
有的東西真經不住查找。
萬曆年間的許多國庫稅收還沒有找齊,卻找到了一份放棄交趾(南越)承宣布政使司的卷宗。
“都看看,都看看,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是這麽被人糟蹋的?要是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還在,朕還用得著出兵攻打南越?勞心費力的到底是為了什麽?”
崇禎看到這個就來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啪’的一下,把劍宗都扔在了桌子上。
為了打下南越,現如今的大明,到底付出了多少,在場的人心中都有數。
“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三人,到底是誰給他們的膽子,居然蠱惑皇帝,放棄了已經快要被養熟的南越?”
崇禎怒氣騰騰的站起身來,來迴的走了幾步。
“這就是大明養士養出來的大臣?停止用兵交趾,還美其名曰說是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也利於交阯與大明各族人民的交往,這種狗屁不通的話,也說得出來?”
李定國的臉上,也是臊得慌。
都是文臣們趕出來的事情,現在的大明雖然和以前的大明不一樣了,可到底是文臣的圈子。
伸手拿起這一卷宗,仔細的看了起來。
有的東西,放棄容易,再想要得到就很難了。
上麵也有一些後來人填補上去的後續影響,大明在放棄交趾後,對南洋的影響力大為減弱,外番多不來朝貢。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再命鄭和出師海外,是為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最後的一次,此後大明的遠洋水師逐漸衰微。
並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舊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繼被滅或叛亂。
於此一同放棄的還有東北方向的一些布政使。
東北方向在成祖時期開拓極遠,設奴兒幹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女真人也多有叛亂。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劃,內遷奴兒幹都司於三萬衛(今遼寧開原)。
大明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而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衛所製度進行統治。
如此看來,建奴能夠發展壯大,並且一度威脅到大明的安慰,這有這一朝的朝臣們做出來的錯誤決定。
漢代王符的名句“雖盡東海猶有邊”(放棄邊疆地區以求免邊禍,雖然退到東海也還是會有邊疆)。
連更早的古人,都能夠認識到,邊疆的重要性。
可到了大明的朝堂上,居然都睜眼瞎。
什麽都當做看不到。
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李定國心中無語,難怪皇上這麽不待見儒學,誤人子弟還是輕的,畢竟隻是一家一姓。
可誤了朝廷。
那可是關乎著整個天下的安危。
這麽多年,在遼東的戰場上,到底死了多少人,沒有人去認真算過。
消耗的多少的物資。
也沒有人能夠數的清。
可到頭來發現,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自己人搞出來的,這個臉麵上不但無光。
心中居然也有著一種隱隱的作痛,實在是為而來保衛大明所犧牲的那些士兵們,感到不值得。
本事可以避免的一場人禍。
最後卻差點成了席卷天下的大禍。
李定國不知道的就是,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軌跡的話,大明是真的完了。
而取代大明的,正好就是養虎為患,養出來的那一頭惡虎。
此刻就是袁可立的老臉上,也快要掛不住了。
他的本意,隻想要皇上從過往的史料當中,找到一點可以用的上的東西,可事態的變化,從來都是出乎意料。
“楊士奇有學行,楊榮有才識,楊溥有雅操,稱士奇為“西楊”、榮為“東楊”、溥為“南楊”。”
崇禎緩緩的念誦著,這個時期,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三人的評價。
越讀,胸中的鬱悶之氣,就聚集的越多。
“這三個混賬玩意,居然還有臉被評價為有學行,有才識,有雅操?”
崇禎一拍桌子,扭頭看向駱養性。
瞧著雙眼泛紅的皇上,駱養性心中暗暗叫苦,看得他可是頭皮發麻,萬萬沒有想到,本來一開始皇上接到鄭芝龍的卷宗,心情還好好的。
還稱讚了鄭家,稱讚了他做事勤懇。
可轉就是烏雲密布,這是要殺人的節奏啊。
“駱養性,你去查一下,這三人的後人,都是什麽情況,朕要一個明確的答複。”
雖然不能殺人。
崇禎也沒有想過殺人。
可這些混蛋的後代,可得好好的送去工程隊勞改一段時間。
當然一切都要按照大明律來辦。
沒啥事的話,崇禎也不會給弄出一個莫須有,維護大明律的公正,他是不遺餘力的,就是怕從他開了一個壞頭之後,往後的人會爭相效仿。
那麽大明律哪怕是再健全。
也隻不過是一本擺設,拿出來當做消遣的書籍罷了。
聽聞這話,駱養性輕噓一口氣,他還以為自己要被遷怒了呢。
盡管崇禎目前並沒有這樣的習慣。
駱養性在領命出去吩咐手下,去辦理皇上下達的命令時,迎麵就看到史可法走了過來。
這個年輕人,現在是大明到底財政部部長。
掌握著國庫所有的錢財。
不知道多少人,想要這樣的職務,都因為數算不達標,隻能不了了之。
就是整個財政部裏的官吏們,也都是數算之中的佼佼者。
兩人之間的交集並不多,隻是見麵點頭打了一個招唿。
“史可法來了,給朕查一查,萬曆年間一年有多少稅收,支出都在什麽地方,其中稅收都來自那些方麵。”
崇禎怒火稍歇了一下,轉頭就看到了史可法走了進來。
不管原本曆史上的史可法是個什麽樣子。
現在的史可法可真的是變化挺大。
放棄了儒學,忽然專攻數算,算是大明為數不多的幾位數算大家。
一天到晚的不是在統計大明的稅收和支出,還要應道院的要求,去進行一些數算上麵的演算。
隨著道院研究的課題加深。
對於數算的運用也更加的深入了起來。
玩不轉數算的人,哪怕是心中想要設計出一點好東西,也隻能一步步的從試錯開始,不但浪費材料,還勞心費力。
“臣,史可法見過皇上。”
史可法行了一禮,然後就看到旁邊桌子上,摞著一摞厚厚的,發黃的紙張,看上麵的痕跡,應該有好多年了。
隻是因為保存的並不是太好,其中一些地方已經發黴,更有許多連字跡都很模糊。
“這些都是萬曆年間的一些朝廷收支卷宗,大多數記錄,應該都在此了。”
崇禎指著桌子,向著史可法介紹了一下。
在來的時候,高宇順已經告知他,將要做的是什麽活計。
可在見到之後,心中還是一陣抽搐。
實在是太多了。
若是沒有人配合的話,他一個人想要在短時間內,根本就沒有辦法統計的出來。
(本章完)
7017k
</p>
萬曆年間的幾次進攻扶桑的計劃。
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中,文武官員的眼中,已經過時了。
就是其中的許多數據,都是模棱兩可,很有儒家春秋筆法的味道,若是仔細的去查看的話。
也不過是一種想當然的辦法。
可不可行倒還在其次,其中需要實施的難度,就是現在崇禎已經盤活的大明朝廷,都不一定能夠準備的出來。
結合當時的曆史環境。
許多喊出想要出兵的大臣們,不難發現,根本就不是為了出兵而製定的計劃,完全是為了拖延時間。
為的就是,不影響福建等地方的經濟。
畢竟,在當時,那些地方可都有朝中大臣們投資出去的銀兩,要是因為戰爭,讓他們的銀子打了水漂的話,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崇禎從字裏行間,清楚的認識到。
當年萬曆皇帝,到底有多麽的無奈。
如若不然,為何每一次提出的出兵方案,都是因為朝廷的國庫沒錢而告終?
盡管隻是猜測。
而且是很惡意的那種猜測,崇禎還是打算讓自己的心裏明白一點。
“去找史可法過來,讓他查一下萬曆年間的各種稅收,朝廷國庫到底有多少銀兩的進賬,當年在其他方麵的支出有多少,結餘多少。”
數據是最好的對比。
當時的扶桑,若是論軍隊能不能打這一方麵看得話,大明絕對要比扶桑強,
知道登陸到了扶桑的國土,勝利都是遲早的。
一個統一的國家,還耗不過一個滿地大名,隻顧著自己的變異版分封的小國家,還真就說不過去。
而且那個時候,扶桑的主力,可都在朝-鮮,在突襲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達到摧枯拉朽的狀態。
治理國家有一段時間了,李定國在崇禎下的這個命令之後,心中若有所思,很快就明白了皇上是什麽意思。
心情也跟著沉重了起來。
如今隨著儒學跌下神壇,其他學科蓬勃發展,開智之後的人們,都對曾經所熟知的哪一門學問,有了一種很複雜的感受。
任誰被許多人騙了大半輩子,還堅信不疑的認為,這都是對的。
可在了解過真正的儒學經意之後,又恍然發現,原來一句話可以有兩個解釋,他們通常遇到的都是對說出這一番話的人,最有利的一種解釋。
也就讓他們清楚的感受到,為何人家儒生們,總是說話很有道理。
畢竟解釋權在儒生們手中。
自然是怎麽有利,怎麽解釋了。
袁可立張了張嘴,想要說點什麽,卻到了最後,什麽都沒有說出來。
有些事情他是親身經曆過的,隻是他當時的身份,還不足以接觸到多麽大的朝廷機密,不過其中的一些費用開支,卻是離譜了一點。
其他人,也都在很長時間之後,慢慢的反應了過來。
有的東西,並不經得住查找原因。
隻要前後矛盾,那就是其中隱藏著巨大的漏洞。
有的東西真經不住查找。
萬曆年間的許多國庫稅收還沒有找齊,卻找到了一份放棄交趾(南越)承宣布政使司的卷宗。
“都看看,都看看,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是這麽被人糟蹋的?要是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還在,朕還用得著出兵攻打南越?勞心費力的到底是為了什麽?”
崇禎看到這個就來氣。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啪’的一下,把劍宗都扔在了桌子上。
為了打下南越,現如今的大明,到底付出了多少,在場的人心中都有數。
“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三人,到底是誰給他們的膽子,居然蠱惑皇帝,放棄了已經快要被養熟的南越?”
崇禎怒氣騰騰的站起身來,來迴的走了幾步。
“這就是大明養士養出來的大臣?停止用兵交趾,還美其名曰說是節省了大批人力財力,也利於交阯與大明各族人民的交往,這種狗屁不通的話,也說得出來?”
李定國的臉上,也是臊得慌。
都是文臣們趕出來的事情,現在的大明雖然和以前的大明不一樣了,可到底是文臣的圈子。
伸手拿起這一卷宗,仔細的看了起來。
有的東西,放棄容易,再想要得到就很難了。
上麵也有一些後來人填補上去的後續影響,大明在放棄交趾後,對南洋的影響力大為減弱,外番多不來朝貢。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再命鄭和出師海外,是為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最後的一次,此後大明的遠洋水師逐漸衰微。
並引發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舊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繼被滅或叛亂。
於此一同放棄的還有東北方向的一些布政使。
東北方向在成祖時期開拓極遠,設奴兒幹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女真人也多有叛亂。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劃,內遷奴兒幹都司於三萬衛(今遼寧開原)。
大明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而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衛所製度進行統治。
如此看來,建奴能夠發展壯大,並且一度威脅到大明的安慰,這有這一朝的朝臣們做出來的錯誤決定。
漢代王符的名句“雖盡東海猶有邊”(放棄邊疆地區以求免邊禍,雖然退到東海也還是會有邊疆)。
連更早的古人,都能夠認識到,邊疆的重要性。
可到了大明的朝堂上,居然都睜眼瞎。
什麽都當做看不到。
讀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李定國心中無語,難怪皇上這麽不待見儒學,誤人子弟還是輕的,畢竟隻是一家一姓。
可誤了朝廷。
那可是關乎著整個天下的安危。
這麽多年,在遼東的戰場上,到底死了多少人,沒有人去認真算過。
消耗的多少的物資。
也沒有人能夠數的清。
可到頭來發現,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自己人搞出來的,這個臉麵上不但無光。
心中居然也有著一種隱隱的作痛,實在是為而來保衛大明所犧牲的那些士兵們,感到不值得。
本事可以避免的一場人禍。
最後卻差點成了席卷天下的大禍。
李定國不知道的就是,若是按照原來的曆史軌跡的話,大明是真的完了。
而取代大明的,正好就是養虎為患,養出來的那一頭惡虎。
此刻就是袁可立的老臉上,也快要掛不住了。
他的本意,隻想要皇上從過往的史料當中,找到一點可以用的上的東西,可事態的變化,從來都是出乎意料。
“楊士奇有學行,楊榮有才識,楊溥有雅操,稱士奇為“西楊”、榮為“東楊”、溥為“南楊”。”
崇禎緩緩的念誦著,這個時期,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三人的評價。
越讀,胸中的鬱悶之氣,就聚集的越多。
“這三個混賬玩意,居然還有臉被評價為有學行,有才識,有雅操?”
崇禎一拍桌子,扭頭看向駱養性。
瞧著雙眼泛紅的皇上,駱養性心中暗暗叫苦,看得他可是頭皮發麻,萬萬沒有想到,本來一開始皇上接到鄭芝龍的卷宗,心情還好好的。
還稱讚了鄭家,稱讚了他做事勤懇。
可轉就是烏雲密布,這是要殺人的節奏啊。
“駱養性,你去查一下,這三人的後人,都是什麽情況,朕要一個明確的答複。”
雖然不能殺人。
崇禎也沒有想過殺人。
可這些混蛋的後代,可得好好的送去工程隊勞改一段時間。
當然一切都要按照大明律來辦。
沒啥事的話,崇禎也不會給弄出一個莫須有,維護大明律的公正,他是不遺餘力的,就是怕從他開了一個壞頭之後,往後的人會爭相效仿。
那麽大明律哪怕是再健全。
也隻不過是一本擺設,拿出來當做消遣的書籍罷了。
聽聞這話,駱養性輕噓一口氣,他還以為自己要被遷怒了呢。
盡管崇禎目前並沒有這樣的習慣。
駱養性在領命出去吩咐手下,去辦理皇上下達的命令時,迎麵就看到史可法走了過來。
這個年輕人,現在是大明到底財政部部長。
掌握著國庫所有的錢財。
不知道多少人,想要這樣的職務,都因為數算不達標,隻能不了了之。
就是整個財政部裏的官吏們,也都是數算之中的佼佼者。
兩人之間的交集並不多,隻是見麵點頭打了一個招唿。
“史可法來了,給朕查一查,萬曆年間一年有多少稅收,支出都在什麽地方,其中稅收都來自那些方麵。”
崇禎怒火稍歇了一下,轉頭就看到了史可法走了進來。
不管原本曆史上的史可法是個什麽樣子。
現在的史可法可真的是變化挺大。
放棄了儒學,忽然專攻數算,算是大明為數不多的幾位數算大家。
一天到晚的不是在統計大明的稅收和支出,還要應道院的要求,去進行一些數算上麵的演算。
隨著道院研究的課題加深。
對於數算的運用也更加的深入了起來。
玩不轉數算的人,哪怕是心中想要設計出一點好東西,也隻能一步步的從試錯開始,不但浪費材料,還勞心費力。
“臣,史可法見過皇上。”
史可法行了一禮,然後就看到旁邊桌子上,摞著一摞厚厚的,發黃的紙張,看上麵的痕跡,應該有好多年了。
隻是因為保存的並不是太好,其中一些地方已經發黴,更有許多連字跡都很模糊。
“這些都是萬曆年間的一些朝廷收支卷宗,大多數記錄,應該都在此了。”
崇禎指著桌子,向著史可法介紹了一下。
在來的時候,高宇順已經告知他,將要做的是什麽活計。
可在見到之後,心中還是一陣抽搐。
實在是太多了。
若是沒有人配合的話,他一個人想要在短時間內,根本就沒有辦法統計的出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