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屁股決定腦袋
家父範疆,開局我大罵張翼德 作者:從頭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朱然將軍投敵了?這怎麽可能?”
陸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印象裏,朱然為人忠義本分,又深諳用兵之道。可以說是眾武將中最值得信賴的人之一。
如果說朱然會投降敵人,他陸遜第一個不相信。
“孤也不願相信,隻是昨日城中流言四起,很快傳到了府衙中,此事的真偽,還有待調查。”
孫權皺著眉頭說道。
陸遜麵色陰沉,沉默半晌後,喃喃說道:“這必是劉備施展的離間計,大王不可輕信流言,而冤枉了國家重臣。”
孫權皺緊眉頭沒有說話,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想法。
這時闞澤走上前,拱手說道:“大王,依臣之見,伯言言之有理。朱義封為人耿直忠義,絕不可能陣前投降。”
話音剛落,“帶投大哥”張昭又走了過來,張昭拱手道:“大王,闞德潤此言差矣,這世道人心難測,而今蜀兵勢大,威不可擋,朱然或畏劉備之勢,或貪圖劉備許下的高官厚祿,也未可知也……”
闞澤皺眉,轉頭厲聲說道:“我與義封相交多年,他是何等人難道我會不知嗎?區區離間小計,張公難道看不出來?”
張昭冷笑道:“我豈能看不出離間之計?某隻是提醒大王,凡事不可偏聽偏信,多做一種考量,多做一種準備,這樣不對嗎?”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闞澤,請你注意言辭!”
闞澤和張昭一言不合,便針鋒相對起來。
孫權一聽,頓時一個頭兩個大,連忙出聲製止道:“二位二位,不要吵了。”
“闞德潤言之有理,孤豈能不知?張公此言,也是為孤考量,孤同樣感激不盡。”
“如今大敵當前,卿等都是國之重臣,孤之心腹,此時怎能同室操戈,自家離析?如此,豈不為天下人所笑?”
陸遜開口道:“大王言之有理,此時家國之難尚未解除,自家人怎能內亂?我等皆為大王之臣,理應勠力同心,同心同德,擊退蜀軍,才是正事!”
闞澤和張昭都不言語了。
其實兩個人素來沒有仇怨嫌隙,隻因前些時日闞澤在朝會上力排眾議,一力為陸遜作保,遭到了張昭的些許妒忌。
在張昭的心目中,他才是江東文臣第一人!
他帶頭說的話,代表著絕對的權威,就算是孫權也不能不有所顧忌。
畢竟他張家可是江東有頭有臉的大士族!
他闞德潤何許人也?
也敢駁斥他的觀點?
但張昭畢竟也有大局觀,雖然有點小心眼,但也知道陸遜和孫權的話不無道理。
當務之急,擊退劉備進犯荊州的蜀軍才是重中之重,而且是符合孫權、陸遜和張昭等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的。
孫權想了想,認真的看著陸遜問道:“伯言,卿從江陵而來,想必一定知道蜀軍的虛實吧?”
陸遜點點頭,孫權一開口他就明白了孫權的意思。
說穿了還是對朱然的信賴產生了動搖。
陸遜道:“是,蜀軍在前線連戰連勝,先後攻克了巫縣、秭歸和夷道,孫桓將軍如今下落不明,韓當淩統被擊敗,此時退守江陵,甘寧和周泰將軍……”
孫權越聽臉色越綠,聽到最後,他焦急問道:“興霸和幼平如何了?”
陸遜默然……
良久,陸遜歎息道:“他們都被殺了……”
孫權聞言,兩眼一黑,直接踉蹌一步,險些跌倒。
陸遜和闞澤連忙伸手攙扶住孫權,孫權的眼淚瞬間盈上眼眶,口中喃喃唿喊道:“興霸……幼平……二位將軍被蜀軍殺害,孤痛失一臂膀也……”
說著,孫權眼中淚水滾滾而下。
忠臣皆哀傷不已……
“劉備……劉玄德!你好大的手筆,孤,孤要親自帶兵,為興霸幼平報仇!”
孫權紅著眼睛,嘶聲怒道。
陸遜默然道:“大王,據臣所知,蜀軍當中出了個能人,也是劉備新拜的軍師,此人名曰範陽。”
孫權擦幹眼淚,狐疑的問:“範陽?他是何等樣人?”
陸遜道:“臣離開江陵時走的匆忙,還未來得及打探!”
這時,文臣中走出一人,正是諸葛瑾,諸葛瑾一聽範陽這兩個字,頓時咬牙切齒。
上次他去見劉備試圖說服劉備罷兵,可沒想到被範陽給耍了。
這件事諸葛瑾一直記在心裏,耿耿於懷?
諸葛瑾站出來朗聲道:“大王,臣曾見過那範陽一麵。”
“哦?子瑜,卿且為孤言之!”
孫權雙眼一亮,連忙問道。
諸葛瑾蹙眉道:“此人年少,不過二十歲的樣子,身高八尺,容貌甚偉……隻是,滿腹詭計,油嘴滑舌,臣差點……差點上了他的惡當……”
一想到範陽,諸葛瑾是真的鬱悶。
他哪裏是差點上當,是已經上當了不知道該怎麽和孫權講。
孫權驚訝道:“竟有這等奇事?”
同樣驚訝的還有江東眾文武,他們萬沒想到,能輔佐劉備屢戰屢勝的人,竟然是個未過二十歲的年輕晚輩。
這個世界到底怎麽了?
是世界變化的太快,還是他們這群老家夥跟不上時代了?
其實所有人都忘了,他們眼前的這位碧眼君主,不也是十九歲繼承父兄基業,坐領江東六郡的嗎?
所以在這個年代,年紀老少並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否做大事的唯一標準。
“大王,依臣看來,朱然將軍絕不可能投降劉備。”
陸遜沉思了很久,開口道:“如果臣所料不錯,朱然將軍應該是被困在了夷道城,這必是範陽那廝的詭計!”
“更何況,朱然將軍的家眷尚在秣陵,朱然將軍焉能不顧全家人的性命而投降。”
孫權聞言,恍然大悟道:“不錯,若非伯言之言,孤幾乎自誤……”
張昭拱手道:“也不盡然,若要以策萬全,此時須當將朱然全家人保護起來,名為保護,實則監視。”
孫權聞言,默默的點點頭。
陸遜皺眉,心說你張公未免太過分了吧?
朱然將軍是否真的投降,此事尚且存疑,你就要監視他的家人?
日後倘若被朱然將軍知道,豈不是讓人心寒嗎?
其實張昭說的完全沒錯,張昭的的確確是站在孫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
這一點孫權明顯也默認同意了。
有句話叫“屁股決定腦袋”,這和“腦袋決定屁股”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的情況就是,孫權作為江東的主公,他的所思所想一定是更全麵的,看問題的角度也一定是更高於陸遜的。
這倒不是說陸遜不如孫權聰明,隻是兩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想的問題自然也不同。
陸遜是站在朱然的角度思考,孫權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陸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印象裏,朱然為人忠義本分,又深諳用兵之道。可以說是眾武將中最值得信賴的人之一。
如果說朱然會投降敵人,他陸遜第一個不相信。
“孤也不願相信,隻是昨日城中流言四起,很快傳到了府衙中,此事的真偽,還有待調查。”
孫權皺著眉頭說道。
陸遜麵色陰沉,沉默半晌後,喃喃說道:“這必是劉備施展的離間計,大王不可輕信流言,而冤枉了國家重臣。”
孫權皺緊眉頭沒有說話,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想法。
這時闞澤走上前,拱手說道:“大王,依臣之見,伯言言之有理。朱義封為人耿直忠義,絕不可能陣前投降。”
話音剛落,“帶投大哥”張昭又走了過來,張昭拱手道:“大王,闞德潤此言差矣,這世道人心難測,而今蜀兵勢大,威不可擋,朱然或畏劉備之勢,或貪圖劉備許下的高官厚祿,也未可知也……”
闞澤皺眉,轉頭厲聲說道:“我與義封相交多年,他是何等人難道我會不知嗎?區區離間小計,張公難道看不出來?”
張昭冷笑道:“我豈能看不出離間之計?某隻是提醒大王,凡事不可偏聽偏信,多做一種考量,多做一種準備,這樣不對嗎?”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闞澤,請你注意言辭!”
闞澤和張昭一言不合,便針鋒相對起來。
孫權一聽,頓時一個頭兩個大,連忙出聲製止道:“二位二位,不要吵了。”
“闞德潤言之有理,孤豈能不知?張公此言,也是為孤考量,孤同樣感激不盡。”
“如今大敵當前,卿等都是國之重臣,孤之心腹,此時怎能同室操戈,自家離析?如此,豈不為天下人所笑?”
陸遜開口道:“大王言之有理,此時家國之難尚未解除,自家人怎能內亂?我等皆為大王之臣,理應勠力同心,同心同德,擊退蜀軍,才是正事!”
闞澤和張昭都不言語了。
其實兩個人素來沒有仇怨嫌隙,隻因前些時日闞澤在朝會上力排眾議,一力為陸遜作保,遭到了張昭的些許妒忌。
在張昭的心目中,他才是江東文臣第一人!
他帶頭說的話,代表著絕對的權威,就算是孫權也不能不有所顧忌。
畢竟他張家可是江東有頭有臉的大士族!
他闞德潤何許人也?
也敢駁斥他的觀點?
但張昭畢竟也有大局觀,雖然有點小心眼,但也知道陸遜和孫權的話不無道理。
當務之急,擊退劉備進犯荊州的蜀軍才是重中之重,而且是符合孫權、陸遜和張昭等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的。
孫權想了想,認真的看著陸遜問道:“伯言,卿從江陵而來,想必一定知道蜀軍的虛實吧?”
陸遜點點頭,孫權一開口他就明白了孫權的意思。
說穿了還是對朱然的信賴產生了動搖。
陸遜道:“是,蜀軍在前線連戰連勝,先後攻克了巫縣、秭歸和夷道,孫桓將軍如今下落不明,韓當淩統被擊敗,此時退守江陵,甘寧和周泰將軍……”
孫權越聽臉色越綠,聽到最後,他焦急問道:“興霸和幼平如何了?”
陸遜默然……
良久,陸遜歎息道:“他們都被殺了……”
孫權聞言,兩眼一黑,直接踉蹌一步,險些跌倒。
陸遜和闞澤連忙伸手攙扶住孫權,孫權的眼淚瞬間盈上眼眶,口中喃喃唿喊道:“興霸……幼平……二位將軍被蜀軍殺害,孤痛失一臂膀也……”
說著,孫權眼中淚水滾滾而下。
忠臣皆哀傷不已……
“劉備……劉玄德!你好大的手筆,孤,孤要親自帶兵,為興霸幼平報仇!”
孫權紅著眼睛,嘶聲怒道。
陸遜默然道:“大王,據臣所知,蜀軍當中出了個能人,也是劉備新拜的軍師,此人名曰範陽。”
孫權擦幹眼淚,狐疑的問:“範陽?他是何等樣人?”
陸遜道:“臣離開江陵時走的匆忙,還未來得及打探!”
這時,文臣中走出一人,正是諸葛瑾,諸葛瑾一聽範陽這兩個字,頓時咬牙切齒。
上次他去見劉備試圖說服劉備罷兵,可沒想到被範陽給耍了。
這件事諸葛瑾一直記在心裏,耿耿於懷?
諸葛瑾站出來朗聲道:“大王,臣曾見過那範陽一麵。”
“哦?子瑜,卿且為孤言之!”
孫權雙眼一亮,連忙問道。
諸葛瑾蹙眉道:“此人年少,不過二十歲的樣子,身高八尺,容貌甚偉……隻是,滿腹詭計,油嘴滑舌,臣差點……差點上了他的惡當……”
一想到範陽,諸葛瑾是真的鬱悶。
他哪裏是差點上當,是已經上當了不知道該怎麽和孫權講。
孫權驚訝道:“竟有這等奇事?”
同樣驚訝的還有江東眾文武,他們萬沒想到,能輔佐劉備屢戰屢勝的人,竟然是個未過二十歲的年輕晚輩。
這個世界到底怎麽了?
是世界變化的太快,還是他們這群老家夥跟不上時代了?
其實所有人都忘了,他們眼前的這位碧眼君主,不也是十九歲繼承父兄基業,坐領江東六郡的嗎?
所以在這個年代,年紀老少並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否做大事的唯一標準。
“大王,依臣看來,朱然將軍絕不可能投降劉備。”
陸遜沉思了很久,開口道:“如果臣所料不錯,朱然將軍應該是被困在了夷道城,這必是範陽那廝的詭計!”
“更何況,朱然將軍的家眷尚在秣陵,朱然將軍焉能不顧全家人的性命而投降。”
孫權聞言,恍然大悟道:“不錯,若非伯言之言,孤幾乎自誤……”
張昭拱手道:“也不盡然,若要以策萬全,此時須當將朱然全家人保護起來,名為保護,實則監視。”
孫權聞言,默默的點點頭。
陸遜皺眉,心說你張公未免太過分了吧?
朱然將軍是否真的投降,此事尚且存疑,你就要監視他的家人?
日後倘若被朱然將軍知道,豈不是讓人心寒嗎?
其實張昭說的完全沒錯,張昭的的確確是站在孫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
這一點孫權明顯也默認同意了。
有句話叫“屁股決定腦袋”,這和“腦袋決定屁股”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的情況就是,孫權作為江東的主公,他的所思所想一定是更全麵的,看問題的角度也一定是更高於陸遜的。
這倒不是說陸遜不如孫權聰明,隻是兩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想的問題自然也不同。
陸遜是站在朱然的角度思考,孫權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