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未名湖》創刊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小季這首詩寫得很不錯。”
沈老爺子也誇讚道。
“我是去年才剛剛學著寫這些舊體詩,小時候隻是背過幾首古詩,唉。
去年主要是自己畫畫,題畫詩總不能老題別人的,所以幹脆自己也學著寫吧。
但這種舊體詩寫起來很費勁。今天還好,看到沈老爺子的詩就有了靈感,想的挺快。
好在隻有20個字。”
季宇寧連忙謙虛道。
這首詩是前世俞平伯先生在1980年夏天為這本菊花圖冊題寫的。
那當然是好詩了。
季宇寧是今天沒轍兒,把這首詩抄來的。
“而且字也很好。
我是聽說小季很擅長寫甲骨文。今天一見,果然不錯,字寫的高古有韻致,線條很挺秀,非常好。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寫甲骨文書法了。”
沈老爺子對季宇寧的書法讚不絕口。
“小季的小楷也好,有唐人筆意,真是難得。”
一旁的魏紹昌先生也插言道。
看著季宇寧在自己那特製的信箋上寫的詩,他非常高興。這可是意外之喜。
季宇寧在信箋上寫的這首五言詩,是用甲骨文寫的。上下款包括釋文,都是寫的小楷,小楷的筆意是仿唐人月儀帖裏麵的小字。
前世這位魏紹昌先生可是為這部菊花圖冊請了不少文化名人來題詠。
他自己還專門為這部圖冊還特製了一些同樣大小的宣紙信箋。專門用來請人題詠。
後來,這部圖冊是精印成一部《紅樓雅集·紅樓夢菊花題詠詩意圖》。
季宇寧前世是見過這部圖冊的。
他知道這位魏先生明年年初會請趙樸初先生和葉聖陶先生題詠。
趙樸初先生他記得是題了一首五言律詩。
葉聖陶先生是寫了一首七言律詩。
在1980年春天,又請吳組緗先生為這部圖冊題詠。
吳先生當時是步紅樓夢中的瀟湘妃子問菊那首詩的原韻寫了一首七絕。
1980年的夏天,俞平伯先生為此圖冊題寫了一首五言絕句。
之後,夏衍先生題寫的是錄詩。
夏衍是用鋼筆寫的,錄的是鬱達夫的詩。也是一首七絕
沈從文先生題寫的錄詩,是南北朝時候王叔之的蘭菊銘,這是四言的。
知心奶奶錄寫的是瀟湘妃子菊花詩中的兩句:“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她這是集句。
除此以外,還有王昆侖、李一氓等人的題詩。
這些人都是文藝界的名人,是處在文化界的頂層的那批人。
季宇寧此次可謂是因緣際會。這部菊花圖冊把自己的名字,和這些現代文藝界的名人們放在一起了。
這一次,他趕鴨子上架似的抄了這首五言絕句,使得他在這些文藝界的大佬心目中,才真正坐實了是大詩人和大才子了。
季宇寧今天是帶著相機來的,他讓陳見功把這部菊花冊的封麵和內容,以及沈老爺子的題詩,包括自己題寫的這張詩箋也拍了照。
這些以後可以登在自己的未名湖刊物上,甚至也可以登在京城大學的校刊裏的未名湖專欄上。
接著,就是給沈老爺子拍照。老爺子今天興致特別高,精神頭也特別好,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上,老人顯得神采奕奕的。
“沈老,這是我們未名湖刊物創刊號的封麵和封底的裝幀設計。”
季宇寧又拿出了他們未名湖雜誌社已經定稿的封麵和封底設計稿,給沈老爺子看。
封麵還是前世的那個封麵設計,就是一個女生俯身向著湖水,手裏拿著一朵小小的菊花,背景是未名湖水、博雅塔以及一輪剛出的太陽。
不過季宇寧做的這個裝幀設計並不像前世那樣是套色的,而是單色的,而且是顏色比較素雅。
右邊,豎著是未名湖三個字,這是沈老爺子的題字,下麵是1978第1期。
封麵的色調,是那種淺綠色。
這種色調是季宇寧等人確定的。這種淺綠就是春天的顏色,是初春的那種顏色,代表著希望。
“嗯,很不錯。”
沈老爺子和魏先生都點頭稱讚,他們二位都曾經辦過刊物。
“ 哦,這個封麵設計,還有封底的裝幀篆刻,都是小季你做的。”
沈老又看到了封底的樣稿,
封底上注明,封麵設計、封底篆刻都是季宇寧。
“小季啊,你這個甲骨文的印章也刻得很好啊。”
魏先生看到封底的那個五四文學社的甲骨文公章,也是很喜歡。
封底左上角,是那個甲骨文的公章。
封底右下角。
未名湖1978年第1期。
編輯: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未名湖》編輯部。
出版: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
地址:京城大學32樓334室。
印刷:京城大學印刷廠。
工本費0.3元。
他們這期雜誌封底的工本費都測算出來了,很快就要出版發行了。
10月16日,周一。
今天是《未名湖》雜誌創刊號發行的日子。
下午,32樓334宿舍熱鬧非常。
不斷的人來人往,這都是五四文學社的社員們。
“季宇寧,學校的印刷廠已經印出來了。這第1批印了500本呢。”
小查和小平跑進來說。
這時候的小查腦袋後麵是梳著兩個羊角辮,而小平則是梳著一條長辮子,顯得特別的可愛。
他們倆關係最好,平時基本上都在一塊兒,這倆人是五四文學社小說組的。
季宇寧趕緊接過小查遞來的雜誌。
雜誌上還帶有新印出來的那種油墨的清香。
打開扉頁。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創刊詞,這創刊詞就是季宇寧自己寫的。
“本刊將成為未名湖畔的人們心靈上的寄托。
……
本刊起到的作用,將是一個文學孵化器的作用。
未來,從未名湖畔走出的作家,他們的第1步,將從這裏邁出。”
這個“文學孵化器”也是新詞兒,現在整個學校裏都知道這個詞兒了。
之後就是雜誌的目錄頁。
整個雜誌,分成小說散文,詩歌,評論隨筆雜文等幾個欄目板塊。
謝冕老師為創刊寫了一篇文章,“充滿希望的未名湖——賀未名湖創刊”。
另外侯仁之、朱光潛兩位老師也為這一期雜誌寫了文章。
幾個欄目中,詩歌板塊的作品是最多的。
他們文學社詩人最多。幾乎每個入社的人交出來的作品都是詩。而且都是現代詩歌。
“小平,你這篇小說《小罪犯》,寫的真不錯,我覺得是這期小說欄目中最好的一篇。
小查,你那篇小說抓緊改。你那篇也不錯,迴頭放在第2期上。”
沈老爺子也誇讚道。
“我是去年才剛剛學著寫這些舊體詩,小時候隻是背過幾首古詩,唉。
去年主要是自己畫畫,題畫詩總不能老題別人的,所以幹脆自己也學著寫吧。
但這種舊體詩寫起來很費勁。今天還好,看到沈老爺子的詩就有了靈感,想的挺快。
好在隻有20個字。”
季宇寧連忙謙虛道。
這首詩是前世俞平伯先生在1980年夏天為這本菊花圖冊題寫的。
那當然是好詩了。
季宇寧是今天沒轍兒,把這首詩抄來的。
“而且字也很好。
我是聽說小季很擅長寫甲骨文。今天一見,果然不錯,字寫的高古有韻致,線條很挺秀,非常好。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寫甲骨文書法了。”
沈老爺子對季宇寧的書法讚不絕口。
“小季的小楷也好,有唐人筆意,真是難得。”
一旁的魏紹昌先生也插言道。
看著季宇寧在自己那特製的信箋上寫的詩,他非常高興。這可是意外之喜。
季宇寧在信箋上寫的這首五言詩,是用甲骨文寫的。上下款包括釋文,都是寫的小楷,小楷的筆意是仿唐人月儀帖裏麵的小字。
前世這位魏紹昌先生可是為這部菊花圖冊請了不少文化名人來題詠。
他自己還專門為這部圖冊還特製了一些同樣大小的宣紙信箋。專門用來請人題詠。
後來,這部圖冊是精印成一部《紅樓雅集·紅樓夢菊花題詠詩意圖》。
季宇寧前世是見過這部圖冊的。
他知道這位魏先生明年年初會請趙樸初先生和葉聖陶先生題詠。
趙樸初先生他記得是題了一首五言律詩。
葉聖陶先生是寫了一首七言律詩。
在1980年春天,又請吳組緗先生為這部圖冊題詠。
吳先生當時是步紅樓夢中的瀟湘妃子問菊那首詩的原韻寫了一首七絕。
1980年的夏天,俞平伯先生為此圖冊題寫了一首五言絕句。
之後,夏衍先生題寫的是錄詩。
夏衍是用鋼筆寫的,錄的是鬱達夫的詩。也是一首七絕
沈從文先生題寫的錄詩,是南北朝時候王叔之的蘭菊銘,這是四言的。
知心奶奶錄寫的是瀟湘妃子菊花詩中的兩句:“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她這是集句。
除此以外,還有王昆侖、李一氓等人的題詩。
這些人都是文藝界的名人,是處在文化界的頂層的那批人。
季宇寧此次可謂是因緣際會。這部菊花圖冊把自己的名字,和這些現代文藝界的名人們放在一起了。
這一次,他趕鴨子上架似的抄了這首五言絕句,使得他在這些文藝界的大佬心目中,才真正坐實了是大詩人和大才子了。
季宇寧今天是帶著相機來的,他讓陳見功把這部菊花冊的封麵和內容,以及沈老爺子的題詩,包括自己題寫的這張詩箋也拍了照。
這些以後可以登在自己的未名湖刊物上,甚至也可以登在京城大學的校刊裏的未名湖專欄上。
接著,就是給沈老爺子拍照。老爺子今天興致特別高,精神頭也特別好,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上,老人顯得神采奕奕的。
“沈老,這是我們未名湖刊物創刊號的封麵和封底的裝幀設計。”
季宇寧又拿出了他們未名湖雜誌社已經定稿的封麵和封底設計稿,給沈老爺子看。
封麵還是前世的那個封麵設計,就是一個女生俯身向著湖水,手裏拿著一朵小小的菊花,背景是未名湖水、博雅塔以及一輪剛出的太陽。
不過季宇寧做的這個裝幀設計並不像前世那樣是套色的,而是單色的,而且是顏色比較素雅。
右邊,豎著是未名湖三個字,這是沈老爺子的題字,下麵是1978第1期。
封麵的色調,是那種淺綠色。
這種色調是季宇寧等人確定的。這種淺綠就是春天的顏色,是初春的那種顏色,代表著希望。
“嗯,很不錯。”
沈老爺子和魏先生都點頭稱讚,他們二位都曾經辦過刊物。
“ 哦,這個封麵設計,還有封底的裝幀篆刻,都是小季你做的。”
沈老又看到了封底的樣稿,
封底上注明,封麵設計、封底篆刻都是季宇寧。
“小季啊,你這個甲骨文的印章也刻得很好啊。”
魏先生看到封底的那個五四文學社的甲骨文公章,也是很喜歡。
封底左上角,是那個甲骨文的公章。
封底右下角。
未名湖1978年第1期。
編輯: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未名湖》編輯部。
出版:京城大學五四文學社。
地址:京城大學32樓334室。
印刷:京城大學印刷廠。
工本費0.3元。
他們這期雜誌封底的工本費都測算出來了,很快就要出版發行了。
10月16日,周一。
今天是《未名湖》雜誌創刊號發行的日子。
下午,32樓334宿舍熱鬧非常。
不斷的人來人往,這都是五四文學社的社員們。
“季宇寧,學校的印刷廠已經印出來了。這第1批印了500本呢。”
小查和小平跑進來說。
這時候的小查腦袋後麵是梳著兩個羊角辮,而小平則是梳著一條長辮子,顯得特別的可愛。
他們倆關係最好,平時基本上都在一塊兒,這倆人是五四文學社小說組的。
季宇寧趕緊接過小查遞來的雜誌。
雜誌上還帶有新印出來的那種油墨的清香。
打開扉頁。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創刊詞,這創刊詞就是季宇寧自己寫的。
“本刊將成為未名湖畔的人們心靈上的寄托。
……
本刊起到的作用,將是一個文學孵化器的作用。
未來,從未名湖畔走出的作家,他們的第1步,將從這裏邁出。”
這個“文學孵化器”也是新詞兒,現在整個學校裏都知道這個詞兒了。
之後就是雜誌的目錄頁。
整個雜誌,分成小說散文,詩歌,評論隨筆雜文等幾個欄目板塊。
謝冕老師為創刊寫了一篇文章,“充滿希望的未名湖——賀未名湖創刊”。
另外侯仁之、朱光潛兩位老師也為這一期雜誌寫了文章。
幾個欄目中,詩歌板塊的作品是最多的。
他們文學社詩人最多。幾乎每個入社的人交出來的作品都是詩。而且都是現代詩歌。
“小平,你這篇小說《小罪犯》,寫的真不錯,我覺得是這期小說欄目中最好的一篇。
小查,你那篇小說抓緊改。你那篇也不錯,迴頭放在第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