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照相式的記憶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宇寧知道自己撿了個不小的漏兒,心裏很是開心。
他知道這種撿漏兒不會常有的。隻要碰上一次,就值得迴味好久的。
能有撿漏兒這種事情,說明自己的運氣是真的不錯。
他重迴這一世,好像好運總是伴隨著他。
又坐了一會兒,英叔起身告辭。他晚上還要迴燈市口他母親那兒吃飯。
臨走的時候,老爹給英叔帶了不少新會甜橙。在這個年代的京城,這種嶺南佳果還真是難得的春節節禮。
晚飯的時候,季宇寧親自動手,做了一大鍋的白蘿卜絲兒汆羊裏脊片兒,這道菜贏得了家裏眾人的一致稱讚。
“嗯,寧寧這道菜做的真好,湯鮮肉嫩。
白蘿卜通氣效果好,清火,與羊肉一起做起到了中和的作用,這道菜非常適合今天這種嚴寒的天氣吃,吃完很暖和。”
老娘方醫生還是很懂這個食療食補的。
飯後,收拾完畢。
季宇寧又泡了一壺熟普洱茶。又解羊肉的膩,又暖胃消食。
一家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喝茶聊天。
到了今天這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放鬆下來了,單位也沒什麽事兒了,就等著過年了。
“寧寧啊,你這次報了京城大學西語係,沒有參加外語的口試吧?”
老爹邊喝茶,邊問道。
“沒有,隻有去年12月12日,高考第3天的英語的筆試加試。
我聽說好像報京城外語學院的考生,是外語學院統一安排口試了。
另外,可能外地的一些報京城大學外語專業的也有口試,他們的口試是在當地進行的。
但我們這些京城地區的考生沒有進行口試。”
季宇寧想了想,說。
“去年高考的通知和招生規定裏麵,隻說了報考外語專業和外語院校的考生要加試英語,但沒有提一定要加試口試。所以很多報外語專業的,就隻有一次筆試。
今年78年的高考,教育部好像說了,所有報外語院校和外語專業的考生要明確除了筆試,也要一律進行口試。”
季宇寧覺得自己參加77年的高考,還是京城地區的高考,隻考了兩天半就完事兒了,還真是挺省事兒的。
有些地方的考生,這次高考可能有三次考試,除了正式高考之前的初試,還有高考之後加上的外語口試。
前世1978年高考,文科理科都是考五門,算上加試的英語,一共考三天,但第4天和第5天則是安排外語口試。
“寧寧,你知道英語語言文學係都有哪些課程嗎?”
季宇寧聽了,搖搖頭。
看向他爹的眼神裏帶著詢問。
他爹可是水木大學西語係英語專業畢業的。
“這個係這個專業,除了專業課,還有外語課。
外語課就是拉丁語。
專業課最麻煩的,或者說是最難啃的,是英語語言史。堪稱是一門艱深而晦澀的課程。”
季宇寧這時候覺得,他爹恐怕是認為他十有八九是會上京城大學的西語係英語專業了。
所以才會跟他詳細的說西語係的課程設置。
“寧寧,你覺得你現在過了英語的語言關了嗎?”
季宇寧一臉狐疑的看著他爹,他前世的英語,在國際商務往來中,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比起那些最專業的專職翻譯,也不遑多讓。
“如果你在華僑旅行社當導遊,那麽你作為英語導遊的語言關應當是肯定過了,或者你在外貿部當翻譯,你的語言也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你在西語係的英語專業,你的語言關還遠遠沒過。
因為你報的的英語專業的全稱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語言文學的人就必須讀文學作品的原著,而大量早期的英語文學作品是用古英語、中古英語和早期現代英語寫作的。
如果沒有英語語言史方麵的紮實基礎,正確理解作品原著便成了一句空話。
我那時候上學印象最深的,閱讀古英語的長篇史詩《貝奧武甫》便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古英語詩歌中的句子冗長,結構也比較複雜,再加上生詞一大把,所以往往是讀到後麵又忘了前麵。一個句子要來迴折騰許多遍之後才能夠勉強弄明白。花大半天功夫才能夠讀完十幾行,二十幾行。
但從另一方麵來說,正是由於其難度較大,古英語學習便具有了很大的挑戰性,並且常常能夠將學習者領入一個個新的領域。當最終讀完了這首古英語史詩之後,仿佛覺得眼前豁然開朗,過去認為很難的喬叟、莎士比亞和彌爾頓等人的作品忽然就變得容易多了。”
老爹隨即起身,從客廳中的牆邊的書櫃裏拿出一些資料。
“這是這部史詩的前麵幾頁的複製品,這還是前一段我從以前的那堆書裏翻出來的,這就是當年我讀過的。寧寧,你可以看看。”
季宇寧拿著看了看,自己也覺得腦袋有點兒大。
又問了問他老爹,還是不太懂。
自己報這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想更好地進行英語語言的文學創作。
比如好萊塢電影劇本的創作,比如自己的小說,自己翻譯成英語,或者自己直接進行英語小說的寫作。
他可不是奔著做學問去的,他還是奔著將來更好的掙錢去的。
“爸,那水木的西語係,當年最厲害的是哪一位啊?”
季宇寧想了想,又問道。
“當年水木的西語係,公認最厲害的是錢先生,就是寫談藝錄,寫圍城的那位錢先生,他可是有著照相機式的記憶力。”
老爹說這話的時候想都沒想。
“那學外語最主要的是記憶力嗎?”
“對,當然除此以外,你還需要有定力和毅力。
但首要的就是你的記憶力要好。
如果你有錢先生那樣的照相式的記憶,就是古人所謂的過目不忘,過目成誦的能力,那你就會是事半功倍了。”
晚上季宇寧迴到自己房間,他又仔細的閱讀了一下他老爸給他的那幾頁古英語的長詩。
還是看不大懂。
他索性放在一邊。
睡前,他和朱琳又洗了一次節約用水澡,然後倆人就在溫暖的床上開始忘乎所以了。
第2天,清晨,他醒來的時候,身旁的朱琳還在熟睡中。
周圍非常安靜。
他躺著,想想昨天看的那幾頁古英語,這時候他發現,那幾頁古英語的長詩他記得非常清楚,仿佛在他的眼前曆曆在目。盡管他並沒有完全讀懂。
自己的記憶力怎麽這麽好了。
不知道這算不算他老爸說的,有著照相式的記憶了。
他知道這種撿漏兒不會常有的。隻要碰上一次,就值得迴味好久的。
能有撿漏兒這種事情,說明自己的運氣是真的不錯。
他重迴這一世,好像好運總是伴隨著他。
又坐了一會兒,英叔起身告辭。他晚上還要迴燈市口他母親那兒吃飯。
臨走的時候,老爹給英叔帶了不少新會甜橙。在這個年代的京城,這種嶺南佳果還真是難得的春節節禮。
晚飯的時候,季宇寧親自動手,做了一大鍋的白蘿卜絲兒汆羊裏脊片兒,這道菜贏得了家裏眾人的一致稱讚。
“嗯,寧寧這道菜做的真好,湯鮮肉嫩。
白蘿卜通氣效果好,清火,與羊肉一起做起到了中和的作用,這道菜非常適合今天這種嚴寒的天氣吃,吃完很暖和。”
老娘方醫生還是很懂這個食療食補的。
飯後,收拾完畢。
季宇寧又泡了一壺熟普洱茶。又解羊肉的膩,又暖胃消食。
一家人一邊看電視,一邊喝茶聊天。
到了今天這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放鬆下來了,單位也沒什麽事兒了,就等著過年了。
“寧寧啊,你這次報了京城大學西語係,沒有參加外語的口試吧?”
老爹邊喝茶,邊問道。
“沒有,隻有去年12月12日,高考第3天的英語的筆試加試。
我聽說好像報京城外語學院的考生,是外語學院統一安排口試了。
另外,可能外地的一些報京城大學外語專業的也有口試,他們的口試是在當地進行的。
但我們這些京城地區的考生沒有進行口試。”
季宇寧想了想,說。
“去年高考的通知和招生規定裏麵,隻說了報考外語專業和外語院校的考生要加試英語,但沒有提一定要加試口試。所以很多報外語專業的,就隻有一次筆試。
今年78年的高考,教育部好像說了,所有報外語院校和外語專業的考生要明確除了筆試,也要一律進行口試。”
季宇寧覺得自己參加77年的高考,還是京城地區的高考,隻考了兩天半就完事兒了,還真是挺省事兒的。
有些地方的考生,這次高考可能有三次考試,除了正式高考之前的初試,還有高考之後加上的外語口試。
前世1978年高考,文科理科都是考五門,算上加試的英語,一共考三天,但第4天和第5天則是安排外語口試。
“寧寧,你知道英語語言文學係都有哪些課程嗎?”
季宇寧聽了,搖搖頭。
看向他爹的眼神裏帶著詢問。
他爹可是水木大學西語係英語專業畢業的。
“這個係這個專業,除了專業課,還有外語課。
外語課就是拉丁語。
專業課最麻煩的,或者說是最難啃的,是英語語言史。堪稱是一門艱深而晦澀的課程。”
季宇寧這時候覺得,他爹恐怕是認為他十有八九是會上京城大學的西語係英語專業了。
所以才會跟他詳細的說西語係的課程設置。
“寧寧,你覺得你現在過了英語的語言關了嗎?”
季宇寧一臉狐疑的看著他爹,他前世的英語,在國際商務往來中,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比起那些最專業的專職翻譯,也不遑多讓。
“如果你在華僑旅行社當導遊,那麽你作為英語導遊的語言關應當是肯定過了,或者你在外貿部當翻譯,你的語言也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你在西語係的英語專業,你的語言關還遠遠沒過。
因為你報的的英語專業的全稱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語言文學的人就必須讀文學作品的原著,而大量早期的英語文學作品是用古英語、中古英語和早期現代英語寫作的。
如果沒有英語語言史方麵的紮實基礎,正確理解作品原著便成了一句空話。
我那時候上學印象最深的,閱讀古英語的長篇史詩《貝奧武甫》便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古英語詩歌中的句子冗長,結構也比較複雜,再加上生詞一大把,所以往往是讀到後麵又忘了前麵。一個句子要來迴折騰許多遍之後才能夠勉強弄明白。花大半天功夫才能夠讀完十幾行,二十幾行。
但從另一方麵來說,正是由於其難度較大,古英語學習便具有了很大的挑戰性,並且常常能夠將學習者領入一個個新的領域。當最終讀完了這首古英語史詩之後,仿佛覺得眼前豁然開朗,過去認為很難的喬叟、莎士比亞和彌爾頓等人的作品忽然就變得容易多了。”
老爹隨即起身,從客廳中的牆邊的書櫃裏拿出一些資料。
“這是這部史詩的前麵幾頁的複製品,這還是前一段我從以前的那堆書裏翻出來的,這就是當年我讀過的。寧寧,你可以看看。”
季宇寧拿著看了看,自己也覺得腦袋有點兒大。
又問了問他老爹,還是不太懂。
自己報這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想更好地進行英語語言的文學創作。
比如好萊塢電影劇本的創作,比如自己的小說,自己翻譯成英語,或者自己直接進行英語小說的寫作。
他可不是奔著做學問去的,他還是奔著將來更好的掙錢去的。
“爸,那水木的西語係,當年最厲害的是哪一位啊?”
季宇寧想了想,又問道。
“當年水木的西語係,公認最厲害的是錢先生,就是寫談藝錄,寫圍城的那位錢先生,他可是有著照相機式的記憶力。”
老爹說這話的時候想都沒想。
“那學外語最主要的是記憶力嗎?”
“對,當然除此以外,你還需要有定力和毅力。
但首要的就是你的記憶力要好。
如果你有錢先生那樣的照相式的記憶,就是古人所謂的過目不忘,過目成誦的能力,那你就會是事半功倍了。”
晚上季宇寧迴到自己房間,他又仔細的閱讀了一下他老爸給他的那幾頁古英語的長詩。
還是看不大懂。
他索性放在一邊。
睡前,他和朱琳又洗了一次節約用水澡,然後倆人就在溫暖的床上開始忘乎所以了。
第2天,清晨,他醒來的時候,身旁的朱琳還在熟睡中。
周圍非常安靜。
他躺著,想想昨天看的那幾頁古英語,這時候他發現,那幾頁古英語的長詩他記得非常清楚,仿佛在他的眼前曆曆在目。盡管他並沒有完全讀懂。
自己的記憶力怎麽這麽好了。
不知道這算不算他老爸說的,有著照相式的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