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有緊迫感了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宇寧躺在床上又想了想,他沒有再糾結於那照相式的記憶力了,畢竟他昨天對這幾頁紙可是看了又看。
他想的更多的是對這古英語的理解,他看不太懂,他估計還是看的太少了,他手上的這篇英語長篇史詩有3000多行呢。他隻是看到了其中的一小段兒。
他又想起昨天老爹說的英語專業裏的外語課,就是拉丁文。他父母都是學過拉丁文的,朱琳作為醫學院的學生也學過拉丁文。家裏這四口人裏,隻有他不會拉丁語。
英語的中古英語裏麵有大量的法語詞匯,所以他估計這就是學英語的,還必須學拉丁文的原因。
另外他知道老爹老媽不止精通英語,老爹還會德語和法語,老娘除了會法語外,還會日語,而且掌握的程度都比較深。
像老爹老娘那一代的大學生,很多人會四五門外語,是非常正常的。
季宇寧覺得自己恐怕這段時間也有點兒飄了。
有點兒真把自己當狀元了。
前世他知道京城大學77級的這些學生,尤其是第1批錄取的這幾百人,那可真稱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是這十幾年來最精華的學生,很多人都已經自學了十幾年。
他們英語專業錄取的就55個學生,弄不好也會有精通數門外語的學生。
到時候他這個狀元的麵子可就下不來了,靠著前世他現代商務英語的底子,那可是不行。
所以這時候他突然有了一種緊迫感。
好在家裏就有兩個最好的外語老師,就是他父母。
又躺了一會兒,朱琳才睡醒。
他仔細聽了聽,客廳裏也沒什麽動靜,估計今天大家都是睡到自然醒,隻有他這個心裏有點兒緊迫感的狀元,才很早就醒來了。
今天是2月5日,是星期天。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休息日。
這一天是農曆的大年二十九,後天就是除夕了。
窗外的天,仍然是陰天,感覺氣溫比昨天還要低。
季宇寧一家四口都沒有出門。
從上午開始,就不斷有老爹單位的同事,基本上都是下屬,來家裏拜年送年貨。
現在的春節放假就三天,所以很多人都是年前抽時間來提前拜個年,否則過年的時候很難抽出時間來。
這個年代單位的人與人的關係還是很淳樸的,來的人都是送點兒年貨,然後再帶走一點兒年貨的迴禮。
這可不像季宇寧穿越的那個時候,年前節後,送禮的花樣那麽多。
上午,季宇寧閑來無事,就和朱琳把六幅春聯都給貼上了。
大門口的春聯,是貼在大門的兩邊,家裏的五幅春聯就是直接貼在門上,如果貼在牆上到時候不好清理。
這幾幅春聯讓今天來的客人都是大加稱讚,順便把季宇寧這個狀元又誇了一遍。
這天,除了招待客人,季宇寧和老娘老婆又做了一些鹵年貨,還有炸年貨。這是方便這幾天來客人吃的。同時過年這幾天太忙,自己家做飯也省事兒了。
2月6日,星期一。
這天是除夕。
上午,老爹和老娘還去單位轉了一圈,但季宇寧和朱琳哪兒也沒去,就在家待著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終於下起了雪。
午後,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飛舞,大地銀裝素裹。
中午之前,老爹老娘迴來了。
吃完中午飯,一家四口開始包餃子。
老京城人的傳統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要吃餃子。
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再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剛剛開始,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不過季宇寧家吃餃子,是在正餐的時候吃的,並不在熬夜的時候吃。
這個時候京城過年放假是從初一開始的,除夕這天是不放假的,但基本上大家約定俗成的都是下午就放假了,迴家準備年夜飯了。
下午,是街上最清靜的時候。不少商店也打烊關門了,胡同裏幾乎見不到人影,除了寒風刮得電線杆上的線和樹上的枯樹枝子唿唿響,聽不到什麽喧嘩。
整個京城進入了一片祥和而又寧靜的氣氛裏。
隻有走進大小四合院或大雜院,亦或是在各單位的宿舍樓裏麵,才能夠聽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餃子餡的聲音從各家傳出來,這聲音你應我和似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像是過年的序曲,是待會兒除夕夜轟鳴的鞭炮聲的前奏。
晚飯的時候,季宇寧這位大廚,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老京城人年夜飯講究一個“四四見底”,是指由四涼、四熱炒、四肉菜、四湯菜等組成。討一個四平八穩的寓意。
季宇寧家就是按照京城的傳統做了16道菜。但其中有一大半兒,都是小碟子小碗兒,因為他們家人口才4個人。
這頓年夜飯的主食,就是下午大家包的餃子。
吃完飯,眾人收拾已畢,就開始準備看電視了。大家已經提前知道,今天的電視上有春節文藝晚會。
1978年春節的這個除夕夜,此時名稱還叫京城電視台的中央電視台恢複播出春節文藝晚會。
這也算是今年這個春節的新氣象。
這個時候全國的電視機擁有量才100多萬台,還是黑白的,人們隻有在機關單位或者少數幹部家庭才能觀看。
季宇寧家就屬於這少數幹部家庭。
與此同時,北美家庭電視的普及率卻已經達到了七成。
春節文藝晚會是在晚上8點開始播出的,這個是錄播,並不是現場直播。
季宇寧看見節目開始的字幕顯示的是“迎新春文藝晚會”。
節目主要是歌舞表演、相聲評書、京劇遊戲。
而且節目基本上全都是老節目,並沒有季宇寧去年年下半年新創作的歌曲。
朱琳看著電視,忍不住插嘴道:
“阿寧,上個月的時候,馬大姐還提過一次,說廣電這邊的領導有可能安排讓我去大會堂那個晚會唱歌,那就是這次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
但後來時間上來不及了,主要是來不及政審了。”
其實在六七十年代,每年的春節期間,京城電視台也會錄播在大會堂舉辦的一些內部聯歡晚會。
但電視台隻是負責錄製節目,並未單獨承辦這種晚會。
節目的確定和參加者,都是由上麵來決定的。基本上都是老演員和老節目。
前世央視春晚真正第1次單獨承辦,是要到1979年的春節了。
他想的更多的是對這古英語的理解,他看不太懂,他估計還是看的太少了,他手上的這篇英語長篇史詩有3000多行呢。他隻是看到了其中的一小段兒。
他又想起昨天老爹說的英語專業裏的外語課,就是拉丁文。他父母都是學過拉丁文的,朱琳作為醫學院的學生也學過拉丁文。家裏這四口人裏,隻有他不會拉丁語。
英語的中古英語裏麵有大量的法語詞匯,所以他估計這就是學英語的,還必須學拉丁文的原因。
另外他知道老爹老媽不止精通英語,老爹還會德語和法語,老娘除了會法語外,還會日語,而且掌握的程度都比較深。
像老爹老娘那一代的大學生,很多人會四五門外語,是非常正常的。
季宇寧覺得自己恐怕這段時間也有點兒飄了。
有點兒真把自己當狀元了。
前世他知道京城大學77級的這些學生,尤其是第1批錄取的這幾百人,那可真稱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是這十幾年來最精華的學生,很多人都已經自學了十幾年。
他們英語專業錄取的就55個學生,弄不好也會有精通數門外語的學生。
到時候他這個狀元的麵子可就下不來了,靠著前世他現代商務英語的底子,那可是不行。
所以這時候他突然有了一種緊迫感。
好在家裏就有兩個最好的外語老師,就是他父母。
又躺了一會兒,朱琳才睡醒。
他仔細聽了聽,客廳裏也沒什麽動靜,估計今天大家都是睡到自然醒,隻有他這個心裏有點兒緊迫感的狀元,才很早就醒來了。
今天是2月5日,是星期天。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休息日。
這一天是農曆的大年二十九,後天就是除夕了。
窗外的天,仍然是陰天,感覺氣溫比昨天還要低。
季宇寧一家四口都沒有出門。
從上午開始,就不斷有老爹單位的同事,基本上都是下屬,來家裏拜年送年貨。
現在的春節放假就三天,所以很多人都是年前抽時間來提前拜個年,否則過年的時候很難抽出時間來。
這個年代單位的人與人的關係還是很淳樸的,來的人都是送點兒年貨,然後再帶走一點兒年貨的迴禮。
這可不像季宇寧穿越的那個時候,年前節後,送禮的花樣那麽多。
上午,季宇寧閑來無事,就和朱琳把六幅春聯都給貼上了。
大門口的春聯,是貼在大門的兩邊,家裏的五幅春聯就是直接貼在門上,如果貼在牆上到時候不好清理。
這幾幅春聯讓今天來的客人都是大加稱讚,順便把季宇寧這個狀元又誇了一遍。
這天,除了招待客人,季宇寧和老娘老婆又做了一些鹵年貨,還有炸年貨。這是方便這幾天來客人吃的。同時過年這幾天太忙,自己家做飯也省事兒了。
2月6日,星期一。
這天是除夕。
上午,老爹和老娘還去單位轉了一圈,但季宇寧和朱琳哪兒也沒去,就在家待著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終於下起了雪。
午後,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飛舞,大地銀裝素裹。
中午之前,老爹老娘迴來了。
吃完中午飯,一家四口開始包餃子。
老京城人的傳統是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要吃餃子。
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再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剛剛開始,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不過季宇寧家吃餃子,是在正餐的時候吃的,並不在熬夜的時候吃。
這個時候京城過年放假是從初一開始的,除夕這天是不放假的,但基本上大家約定俗成的都是下午就放假了,迴家準備年夜飯了。
下午,是街上最清靜的時候。不少商店也打烊關門了,胡同裏幾乎見不到人影,除了寒風刮得電線杆上的線和樹上的枯樹枝子唿唿響,聽不到什麽喧嘩。
整個京城進入了一片祥和而又寧靜的氣氛裏。
隻有走進大小四合院或大雜院,亦或是在各單位的宿舍樓裏麵,才能夠聽到乒乒乓乓在案板上剁餃子餡的聲音從各家傳出來,這聲音你應我和似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像是過年的序曲,是待會兒除夕夜轟鳴的鞭炮聲的前奏。
晚飯的時候,季宇寧這位大廚,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老京城人年夜飯講究一個“四四見底”,是指由四涼、四熱炒、四肉菜、四湯菜等組成。討一個四平八穩的寓意。
季宇寧家就是按照京城的傳統做了16道菜。但其中有一大半兒,都是小碟子小碗兒,因為他們家人口才4個人。
這頓年夜飯的主食,就是下午大家包的餃子。
吃完飯,眾人收拾已畢,就開始準備看電視了。大家已經提前知道,今天的電視上有春節文藝晚會。
1978年春節的這個除夕夜,此時名稱還叫京城電視台的中央電視台恢複播出春節文藝晚會。
這也算是今年這個春節的新氣象。
這個時候全國的電視機擁有量才100多萬台,還是黑白的,人們隻有在機關單位或者少數幹部家庭才能觀看。
季宇寧家就屬於這少數幹部家庭。
與此同時,北美家庭電視的普及率卻已經達到了七成。
春節文藝晚會是在晚上8點開始播出的,這個是錄播,並不是現場直播。
季宇寧看見節目開始的字幕顯示的是“迎新春文藝晚會”。
節目主要是歌舞表演、相聲評書、京劇遊戲。
而且節目基本上全都是老節目,並沒有季宇寧去年年下半年新創作的歌曲。
朱琳看著電視,忍不住插嘴道:
“阿寧,上個月的時候,馬大姐還提過一次,說廣電這邊的領導有可能安排讓我去大會堂那個晚會唱歌,那就是這次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
但後來時間上來不及了,主要是來不及政審了。”
其實在六七十年代,每年的春節期間,京城電視台也會錄播在大會堂舉辦的一些內部聯歡晚會。
但電視台隻是負責錄製節目,並未單獨承辦這種晚會。
節目的確定和參加者,都是由上麵來決定的。基本上都是老演員和老節目。
前世央視春晚真正第1次單獨承辦,是要到1979年的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