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劉新武來訪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0月26日,周三。
季宇寧早上8:00就到了樓下的街道革委會,他要交他報的誌願。
交完了報名誌願,他又和招生辦的人確認了一下自己的報名情況。
這年頭,所有的報名登記以及資料匯總等等這些工作,都是人工手寫,難免不會有什麽紕漏。
季宇寧生怕這種紕漏落在他自己頭上。
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又查看了一下他的報名登記情況。
沒有任何問題。
他這才騎著車,直奔北影廠。
到北影廠的時候,已經差不多上午9點了。
他這個時間到,算是比往常都遲到了一些。
他剛騎車經過北影廠大門口的傳達室時,就聽見傳達室的保安叫他的名字,說是有人找他。
轉頭一看,一位30多歲的男同誌出了傳達室,笑著上前向他打招唿。
這人應該是一直在傳達室等著他。
“季宇寧同誌,你好,我是京城人民出版社的編輯,我姓劉。
我是負責我們出版社文藝類圖書的編輯。
這個月的月初,您發表在京城文藝上的那部中篇小說那五非常轟動。
我們出版社認為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京味民俗小說。
所以我們出版社作為京城地區的出版社,非常想出版您那本小說那五的單行本。
我知道您最近一直在北影廠這邊拍電影。
所以我今天特地來北影廠這邊等您。”
男人一口的京腔,但在季宇寧的眼中,卻是感覺很有些麵熟。
他試探著問了一句。
“哦,您好,您怎麽稱唿?”
“哦,我叫劉新武。”
果然,正是此人。
原來是劉新武來訪。
還是作為出版社的編輯來的。
他前世不止一次見過這位著名作家。他在現場聽過他的講座。是講關於紅樓夢的課題。
那時,這位著名作家已經是被大家淡忘了,所以轉為研究紅學。
後來還為紅樓夢重新補了後40迴。
可惜這人的才力實在是太過於庸常,這補的後40迴反響真不怎麽好。給人不自量力的感覺。
劉新武站在季宇寧麵前,心裏頗有一些五味雜陳。
劉新武是在9月下旬,收到了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的退稿信。
當他看到那厚厚的信封的時候,他的心立刻就涼了下來。
他在沒有人的地方拆開信,找出編輯部編輯崔道怡給他的信。
他以前也不止一次經曆過退稿,所以他知道這退稿的信封裏一定會有編輯給他的退稿信的。
信中說,他的這篇小說題材選擇的還不錯,但這個時候發表該小說不合時宜,希望他今後繼續投稿雲雲。
劉新武看完信以後,感覺他腦袋後麵的頭發一瞬間都立了起來,這一下子後背冷汗都出來了。
他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
一般編輯的退稿信裏麵,會有建議作者可以向別的雜誌社進行投稿之類的話,但這一篇退稿信裏,根本就沒有類似的話。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他的這個稿子在現在這個時候,確實是很犯忌諱的。
當天緊張萬分的劉新武迴到家,就在晚上,他住的大雜院裏麵都安靜下來的時候,悄悄的把他的這封退稿信包括所有的手稿,塞到自家屋子裏的煤球爐子裏,他把和他的這篇小說班主任所有的一切痕跡全燒了。
劉新武看到煤球爐子裏的稿紙燃起來的熊熊火焰的時候,他的腦門上全是汗。
這時候他下定決心,這一段時間,再也不向人民文學雜誌社投稿了。
之後的好多天,劉新武晚上經常失眠,經常做噩夢。
夢裏的場景都是因為他那篇小說引起的一些可怕的後果。
等到10月3日,他看到人民文學這一期的雜誌上麵刊登的季宇寧的小說傷痕的時候,劉新武又有些疑惑了。
他覺得這篇小說的內容也同樣敏感。
可為什麽他的那篇小說班主任就不合時宜呢?
所以此時,他看向季宇寧的眼光,頗為複雜。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
不過他覺得人家對他特別客氣,這讓他心裏還是很舒坦的。
“哦,劉新武同誌,是這樣,前幾天,人民文學出版社找過我,嗯,也是談出版那五這篇小說單行本的事兒,我已經跟人民文學出版社簽了一個出版合同。
嗯,我是第1次出版我自己的書。
嗯,我不知道,這篇小說那五,我還能不能跟你們出版社再簽出版合同呢?”
“哦,季宇寧同誌,那個,是這樣,現在出版社出書,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你在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簽了出版合同之後,也同樣可以和我們簽出版合同的。
不影響的。
嗯,當然,我們可以稍微晚一點兒,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以後,我們再出版。”
劉新武連忙解釋道。
季宇寧記得前世的著作權法裏也有一次性出版合同的規定,也就是如果著作權所有者與出版社簽訂的是一次性出版合同,那麽一家出版社在出版後,其他出版社也可以與著作權所有者簽約。
這時候還沒有著作權法,而且季宇寧和人文社,也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簽訂的著作物出版合同裏,也沒有特殊的約定,整個合同裏都是很簡單的條款。
所以並不影響他這次和京城人民出版社就同一本書,又簽了一個出版合同。
“哦,那就沒問題了。
我記得,我跟人民文學出版社簽的出版合同很簡單。嗯,我印象中好像除了稿酬標準之外,就沒有太多的什麽條款了。
您說的很對,現在出版都是一次性的,一次性出版的稿酬,現在也沒有60年代那個印數稿酬這一說,所以出版書倒是挺簡單的。”
隨即他們就簽了劉新武帶來的出版合同。
另外,季宇寧和劉新武約定,等人文社那本書出版以後,他們京城人民出版社再出版。
當然稿酬是要預先付的。
稿費單出版社會郵寄到季宇寧家裏的地址。
季宇寧這篇小說那五又掙了一筆稿酬,是出版的稿酬,210塊錢。
送走了劉新武,季宇寧的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他已經知道了人民文學雜誌社近期不會再出發表類似班主任那樣敏感題材的小說了。
他當然不知道,班主任的手稿都沒了。
他也不知道未來,劉新武還會不會像前世那樣,成為一個幸運的而又著名的作家。
季宇寧早上8:00就到了樓下的街道革委會,他要交他報的誌願。
交完了報名誌願,他又和招生辦的人確認了一下自己的報名情況。
這年頭,所有的報名登記以及資料匯總等等這些工作,都是人工手寫,難免不會有什麽紕漏。
季宇寧生怕這種紕漏落在他自己頭上。
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又查看了一下他的報名登記情況。
沒有任何問題。
他這才騎著車,直奔北影廠。
到北影廠的時候,已經差不多上午9點了。
他這個時間到,算是比往常都遲到了一些。
他剛騎車經過北影廠大門口的傳達室時,就聽見傳達室的保安叫他的名字,說是有人找他。
轉頭一看,一位30多歲的男同誌出了傳達室,笑著上前向他打招唿。
這人應該是一直在傳達室等著他。
“季宇寧同誌,你好,我是京城人民出版社的編輯,我姓劉。
我是負責我們出版社文藝類圖書的編輯。
這個月的月初,您發表在京城文藝上的那部中篇小說那五非常轟動。
我們出版社認為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京味民俗小說。
所以我們出版社作為京城地區的出版社,非常想出版您那本小說那五的單行本。
我知道您最近一直在北影廠這邊拍電影。
所以我今天特地來北影廠這邊等您。”
男人一口的京腔,但在季宇寧的眼中,卻是感覺很有些麵熟。
他試探著問了一句。
“哦,您好,您怎麽稱唿?”
“哦,我叫劉新武。”
果然,正是此人。
原來是劉新武來訪。
還是作為出版社的編輯來的。
他前世不止一次見過這位著名作家。他在現場聽過他的講座。是講關於紅樓夢的課題。
那時,這位著名作家已經是被大家淡忘了,所以轉為研究紅學。
後來還為紅樓夢重新補了後40迴。
可惜這人的才力實在是太過於庸常,這補的後40迴反響真不怎麽好。給人不自量力的感覺。
劉新武站在季宇寧麵前,心裏頗有一些五味雜陳。
劉新武是在9月下旬,收到了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的退稿信。
當他看到那厚厚的信封的時候,他的心立刻就涼了下來。
他在沒有人的地方拆開信,找出編輯部編輯崔道怡給他的信。
他以前也不止一次經曆過退稿,所以他知道這退稿的信封裏一定會有編輯給他的退稿信的。
信中說,他的這篇小說題材選擇的還不錯,但這個時候發表該小說不合時宜,希望他今後繼續投稿雲雲。
劉新武看完信以後,感覺他腦袋後麵的頭發一瞬間都立了起來,這一下子後背冷汗都出來了。
他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人。
一般編輯的退稿信裏麵,會有建議作者可以向別的雜誌社進行投稿之類的話,但這一篇退稿信裏,根本就沒有類似的話。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他的這個稿子在現在這個時候,確實是很犯忌諱的。
當天緊張萬分的劉新武迴到家,就在晚上,他住的大雜院裏麵都安靜下來的時候,悄悄的把他的這封退稿信包括所有的手稿,塞到自家屋子裏的煤球爐子裏,他把和他的這篇小說班主任所有的一切痕跡全燒了。
劉新武看到煤球爐子裏的稿紙燃起來的熊熊火焰的時候,他的腦門上全是汗。
這時候他下定決心,這一段時間,再也不向人民文學雜誌社投稿了。
之後的好多天,劉新武晚上經常失眠,經常做噩夢。
夢裏的場景都是因為他那篇小說引起的一些可怕的後果。
等到10月3日,他看到人民文學這一期的雜誌上麵刊登的季宇寧的小說傷痕的時候,劉新武又有些疑惑了。
他覺得這篇小說的內容也同樣敏感。
可為什麽他的那篇小說班主任就不合時宜呢?
所以此時,他看向季宇寧的眼光,頗為複雜。這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情緒。
不過他覺得人家對他特別客氣,這讓他心裏還是很舒坦的。
“哦,劉新武同誌,是這樣,前幾天,人民文學出版社找過我,嗯,也是談出版那五這篇小說單行本的事兒,我已經跟人民文學出版社簽了一個出版合同。
嗯,我是第1次出版我自己的書。
嗯,我不知道,這篇小說那五,我還能不能跟你們出版社再簽出版合同呢?”
“哦,季宇寧同誌,那個,是這樣,現在出版社出書,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你在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簽了出版合同之後,也同樣可以和我們簽出版合同的。
不影響的。
嗯,當然,我們可以稍微晚一點兒,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以後,我們再出版。”
劉新武連忙解釋道。
季宇寧記得前世的著作權法裏也有一次性出版合同的規定,也就是如果著作權所有者與出版社簽訂的是一次性出版合同,那麽一家出版社在出版後,其他出版社也可以與著作權所有者簽約。
這時候還沒有著作權法,而且季宇寧和人文社,也就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簽訂的著作物出版合同裏,也沒有特殊的約定,整個合同裏都是很簡單的條款。
所以並不影響他這次和京城人民出版社就同一本書,又簽了一個出版合同。
“哦,那就沒問題了。
我記得,我跟人民文學出版社簽的出版合同很簡單。嗯,我印象中好像除了稿酬標準之外,就沒有太多的什麽條款了。
您說的很對,現在出版都是一次性的,一次性出版的稿酬,現在也沒有60年代那個印數稿酬這一說,所以出版書倒是挺簡單的。”
隨即他們就簽了劉新武帶來的出版合同。
另外,季宇寧和劉新武約定,等人文社那本書出版以後,他們京城人民出版社再出版。
當然稿酬是要預先付的。
稿費單出版社會郵寄到季宇寧家裏的地址。
季宇寧這篇小說那五又掙了一筆稿酬,是出版的稿酬,210塊錢。
送走了劉新武,季宇寧的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他已經知道了人民文學雜誌社近期不會再出發表類似班主任那樣敏感題材的小說了。
他當然不知道,班主任的手稿都沒了。
他也不知道未來,劉新武還會不會像前世那樣,成為一個幸運的而又著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