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不同道
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 作者:白藤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請宿主放心,長平長樂所屬的是“科技樹係統”,專為從零開始的兒童研發,對其宿主沒有傷害性,請宿主放心!”這話鏗鏘有力。
還給了她一個文件,上麵是係統和宿主(長平長樂)的合約,長平長樂那個係統最主要的是引導,孩子獲得的知識越多,就可以解鎖更多的技術來進行研究。
一步一步推進,還是根據時代發展給的方案,能落地的概率大大提升。
就算不能成功,對這些時代來說,一些半成品也足夠厲害
實話實說,看著這些,齊姣都有些眼紅了。
她弄一個雙季稻就很不容易了,在這裏就顯得如此普通。
種點水果,還得哼哧哼哧地看小說,通過那點隻言片語來拚湊,種植技術。
而另一個係統,卻是手把手教學。
齊姣也忍不住質問係統,“為何你就沒有這個功能?”要是有這些功能,她能省許多事。
之前係統不願給那些技術,新種子,她還以為是不能幹擾現在這個時代的曆史進程,所以對這些東西才這麽保守。
現在科技樹都來了,也不存在會打擾社會進程這一說,純粹就是係統不給力。
係統給出的答案依舊冷冰冰,“該係統沒有此權限,宿主莫要強求!”
行吧,也隻能說是係統沒用。
重複了兩迴,係統像是察覺到了齊姣的想法一樣,還給出了對比。
長平長樂身上係統如其名,都是關於科技,技術的,但,做的再多再厲害,也隻能得到更高一階的技術,然後再進行研究,如此重複。
而齊姣身上的係統又有所不同,她還能有獎勵,獎勵還是實物的,能真真實實拿到手。
那些藥劑雖然沒什麽特殊作用,在這個缺少醫療條件的時候,能最大程度地保護身體,就已經很厲害了。
有“閱讀”可以滿足精神需求,還有個“農場”能滿足口腹之欲”。
在古代也能輕鬆吃到美味多汁的水果。
已經可以滿足一個人生理心理兩方麵的追求。
平時那點“偷偷摸摸”的行為也允許了,還有誰比你更幸福嗎?
係統給出的文字肯定沒有這麽直白,但暗戳戳的意味,憑這麽多年的交情和默契,齊姣還是能看的出來的。
也差不多明白了,這就是係統的定位問題,定位不同,權限也不一樣,宿主隻能隨係統,撈到什麽樣的就是什麽樣。
大大小小,也還是一個金手指,本身就夠珍貴了。
也想過,為什麽不是另一個係統來綁定自己。
那個能做的事情更多,但轉念一想,也明白,普通的小孩可沒這個能自由實驗的基礎。
不像皇家的小孩一樣,有資本做一些在別人看起來是胡鬧的事。
隻要不折騰百姓,一些愛好是完全能滿足的,貴族的上下限都很高。
她這個係統還是進宮後才正式開始用的,這就晚了一大截。
係統又不能解綁,或者說,不能單方麵解綁,也隻能就此作罷。
它太神秘了,就這樣憑空出現,所有運行的機製都不知道,估計連現代文明都琢磨不透,更別說她還是一個普通人,隻能隨遇而安。
長平長樂對這些東西也很感興趣,齊姣也不知道,是係統從小灌輸導致的,還是他們真的喜歡。
隻是現在,他們覺得做這件事很開心,那就做吧。
她也剛好有條件能支持,這樣最好不過了。
她很期待,不知道兩個孩子未來能搞出多大動靜,或許也能讓這個時空震一震。
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現在,兩位最重要的事是孵小雞。
在正式開始之前,長平長樂就沒少往養雞養鴨的那些地方跑。
宮裏明麵不養這些東西,但膳房,或者一些獸房還是會劃一片地來養。
再不濟,在宮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也能圈一塊地出來。
在物盡其用這方麵,種花家永遠都是佼佼者。
也沒人能想到,還有主子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中午一覺醒來,兩人又去搗鼓溫度計了。
在這些事上,他們特別沉得住氣。
有係統在,齊姣也能放手,在這方麵,她沒有係統專業。
邊關的事,齊姣也知道了。
畢竟,她現在的生意,雖然不能說富可敵國,至少範圍是大大擴大的,北邊也有跑商的人在,消息比較靈通。
不過,就算她想要動手,也得看一下後宮的兩大巨頭,太後,皇後。
私底下,齊姣也送了不少東西去邊城,邊城是第一道防線,想要進中原,得先攻破邊城。
汪家就是鎮守在那裏。
在邊城的跑商也組織起來給軍營送糧食,送銀子。齊姣的人混在其中,也沒少送,這種家國相關的大事,還是要出力。
有國才有家。
根據她自己的猜測,情況恐怕不會好轉了,今年可能還不會爆發戰爭。
明年,後年,在這幾年中,肯定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畢竟有天氣原因,是自然環境所造成,人為很難改變。
也沒多久,張太後就鼓勵宮妃捐銀子。
這也是向來的慣例。
皇後家大業大,在前線的又是自己的家人,給的銀子自然多。
齊姣這個貴妃跟在皇後後麵,自然也不能少,也就略微減了個一兩成。
這些對她來說也不算多,皇後也算是克製了,如果她一開始定的起點太高,後麵的人也得跟著她來才行。
要的銀子就多了,對於家世不怎麽好的妃子來說,突然間要拿一大筆銀子也不容易。
就算平時有月銀,有賞賜,但那也隻是東西,而不是銀子,銀子才是硬通貨。
要是想要換成銀子,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後宮的人也就是做個榜樣,有點號召力,命婦和宗婦那邊才是大頭。
皇子公主們自然也要,長安長寧那邊也不用她插手,長寧十歲之後,齊姣也給了鋪子,莊子。
甚至不用她給,兩個個孩子從小積累到大的賞賜也不少,小金庫也足夠豐厚。
孩子大了就放手,他們賺錢的腦子可能比她還靈活。
就負責長平和長樂的就好,看兩個孩子早熟的模樣,可能很快也就獨立了。
就算有孩子,孩子也不會陪你一輩子,都隻是人生當中的一小段路,生命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和自己相處。
還好,她在這方麵的能力還不錯,自娛自樂的本事很好。
“於元佑四年四月一日。”
最後寫下時間,這幅畫就完成了,畫的是長平長樂布置孵雞蛋小屋的場景。
日複一日的記錄積累,很多迴憶已經轉化成了書架上的一本本書。
作為穿越者,齊姣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處於迷茫期,她想活,不想死。
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找不到實感,對這樣的現實也有厭棄心理,隻能是機械地活著。
當記錄下來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好像也證明了她在這裏活了多少時間,做了什麽事,不是毫無收獲的。
邊城的情況已經控製住了,但底下依舊是波濤洶湧,隻看何時爆發。
龍鳳胎的觀察雞仔出殼日誌也在不斷地更新時間,時間在一頁頁紙張當中過去。
齊姣有一日醒來之後,就聽到雞仔稚嫩的叫聲,“嘰嘰嘰”……
伴隨著還有龍鳳胎那高興的聲音,兩人牽著手轉圈圈,這是他們固有的慶祝方式,也不知道頭暈不暈。
“成功咯!”
這份喜悅自然也想和齊姣分享,從小時候開始,娘就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會絞盡腦汁地迴答他們的每一個問題,從來不會覺得怪。
要什麽也會盡量滿足,也不會說他們胡鬧。
看到齊姣起來之後,兩人就飛奔過來,後麵還跟著一群活潑的雞仔,磕磕絆絆地跟著兩人,沒走兩步就摔。
雞仔圍在周圍,長平和長樂得意洋洋的,看起來比母雞還驕傲。
“這麽厲害,居然還真的孵出來了。”
長平:“沒錯,我們就是最厲害的。”
長樂在一邊補充,“隻有兩個沒破殼成功。”語氣淡然,帶著一些高手的味道。
這在這個人為布置的簡陋環境中,靠著自己做的溫度計,能孵出十八個已經很了不起了。
“怪不得,那它們可能是把你們當作是母雞了。”
畢竟,人工孵的小雞,也沒個雞媽媽,睜眼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龍鳳胎。
沒一會的工夫,雞仔就已經都跟上來,圍了兩人一圈。
長平臉色嚴峻,“確實是我們把它們孵出來的,它還認的住人,真是群聰明的小雞。”
長樂:“我們也可以給他們吃的,可以當雞媽媽,比其他雞媽媽還好。”
自己養的孩子,怎麽能輸了呢?
真是要麵子,齊姣也不說別的,之前早就和他們商量過了,隻要他們好好收拾雞仔的衛生,就可以養。
說到這,兩人就帶著雞仔去吃東西,很有當雞媽媽的責任感。
齊姣又跑到葡萄架下麵躺著,雖然快五月了,但天氣還算是涼爽。
旁邊的小桌子還放著一碗櫻桃。
經過在莊子上努力地種植,櫻桃現在也能保證基本的供給,是個相當不錯的水果。
淺青色的荷葉口型果盤,雅致又清新,上麵放著的或深或淺的紅櫻桃,看起來就賞心悅目,味道也好。
龍鳳胎也挺喜歡吃的,但齊姣一般會讓他們在旁邊坐好才能吃,怕跑來跑去,把裏麵的核吃進去了。
心智再成熟,身體也還是小孩,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
手裏拿著的是話本,齊姣看的卻是係統裏的小說。
來到這裏已經快三十年了,也是看這些小說,才能一直保留著關於現代的記憶。
脫離一個環境久了,就很容易遺忘。
午夜夢迴之時,也總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時的漫遊感。
看的書多了,也會有所啟發,都儲存在記憶裏麵。
而,書與書之間也會有關聯,不知何時,可能就連在一起了。
看著看著,齊姣就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食誌,上麵有兩道小吃是她現在能做的,食材都有。
那就是,櫻桃煎。
做法也不難,對齊姣現在的廚藝來說,小菜一碟。
說做就做,一但把事情放下來,下次就不一定還會想起來做了。
就算齊姣對自己的生活有計劃,這種事也很難避免,人總會想盡辦法偷懶。
送來的櫻桃不少,也都是個頭大,味道好的。
先將櫻桃洗淨,再用鹽水浸泡一段時間,去核。
還要處理少量的青梅,也要洗幹淨,去核,加適量水,先煮青梅。
再倒入櫻桃同煮,慢慢攪拌,大火收汁,等汁水收幹之後,放在一邊等涼。
搗碎之後,用模具來固定形狀,之前做月餅就留了不少模具,櫻桃煎的形狀也不用太複雜。
已經夠用了,雖然叫做櫻桃煎,但製作的全過程和油鹽卻沾不上關係。
可以加上糖和蜂蜜一起食用。
要是想要擺盤好看,就淋上蜂蜜,配上好看的盤子,精致度直線上升。
對齊姣來說,下廚其實和練字有點像,都能讓她靜下來,一心一意,慢慢地做一件事,這就是意義。
還有一道是櫻桃畢羅。
還是一樣要去核,再加糖煮成濃稠的櫻桃泥,這就是內餡。
下一步就是做在外麵的麵皮,和好之後,像餃子一樣擀成薄薄的圓形,加入櫻桃泥,輕輕地卷起來,變成長筒狀就好。
放在蒸籠中蒸時,都能聞到甜甜的味道,一揭開,就能看到裏麵半透明的櫻桃畢羅,將白色的麵皮也染上了淡淡的粉色。
麵皮的嚼勁和櫻桃泥的酸甜配合的很好,甜而不膩,也是一道美味的小吃。
做出來之後,長安長寧那邊要送,乾清宮也不能忘了。
現在離的近,段惟和一過來就知道幹了什麽,被抓包可就不好了。
在華陽宮的日子,好像永遠都是這麽慢悠悠的,看看書,閑時就做一些吃食。
除了算賬的時候,可能會煩一點。
擋住了外麵的風雨,卻也削弱了感知力。
外出最多的地方就是各種莊子,不然就是溫泉莊子。
這幾年,段惟和倒是去過兩次園子,和避暑山莊。
還給了她一個文件,上麵是係統和宿主(長平長樂)的合約,長平長樂那個係統最主要的是引導,孩子獲得的知識越多,就可以解鎖更多的技術來進行研究。
一步一步推進,還是根據時代發展給的方案,能落地的概率大大提升。
就算不能成功,對這些時代來說,一些半成品也足夠厲害
實話實說,看著這些,齊姣都有些眼紅了。
她弄一個雙季稻就很不容易了,在這裏就顯得如此普通。
種點水果,還得哼哧哼哧地看小說,通過那點隻言片語來拚湊,種植技術。
而另一個係統,卻是手把手教學。
齊姣也忍不住質問係統,“為何你就沒有這個功能?”要是有這些功能,她能省許多事。
之前係統不願給那些技術,新種子,她還以為是不能幹擾現在這個時代的曆史進程,所以對這些東西才這麽保守。
現在科技樹都來了,也不存在會打擾社會進程這一說,純粹就是係統不給力。
係統給出的答案依舊冷冰冰,“該係統沒有此權限,宿主莫要強求!”
行吧,也隻能說是係統沒用。
重複了兩迴,係統像是察覺到了齊姣的想法一樣,還給出了對比。
長平長樂身上係統如其名,都是關於科技,技術的,但,做的再多再厲害,也隻能得到更高一階的技術,然後再進行研究,如此重複。
而齊姣身上的係統又有所不同,她還能有獎勵,獎勵還是實物的,能真真實實拿到手。
那些藥劑雖然沒什麽特殊作用,在這個缺少醫療條件的時候,能最大程度地保護身體,就已經很厲害了。
有“閱讀”可以滿足精神需求,還有個“農場”能滿足口腹之欲”。
在古代也能輕鬆吃到美味多汁的水果。
已經可以滿足一個人生理心理兩方麵的追求。
平時那點“偷偷摸摸”的行為也允許了,還有誰比你更幸福嗎?
係統給出的文字肯定沒有這麽直白,但暗戳戳的意味,憑這麽多年的交情和默契,齊姣還是能看的出來的。
也差不多明白了,這就是係統的定位問題,定位不同,權限也不一樣,宿主隻能隨係統,撈到什麽樣的就是什麽樣。
大大小小,也還是一個金手指,本身就夠珍貴了。
也想過,為什麽不是另一個係統來綁定自己。
那個能做的事情更多,但轉念一想,也明白,普通的小孩可沒這個能自由實驗的基礎。
不像皇家的小孩一樣,有資本做一些在別人看起來是胡鬧的事。
隻要不折騰百姓,一些愛好是完全能滿足的,貴族的上下限都很高。
她這個係統還是進宮後才正式開始用的,這就晚了一大截。
係統又不能解綁,或者說,不能單方麵解綁,也隻能就此作罷。
它太神秘了,就這樣憑空出現,所有運行的機製都不知道,估計連現代文明都琢磨不透,更別說她還是一個普通人,隻能隨遇而安。
長平長樂對這些東西也很感興趣,齊姣也不知道,是係統從小灌輸導致的,還是他們真的喜歡。
隻是現在,他們覺得做這件事很開心,那就做吧。
她也剛好有條件能支持,這樣最好不過了。
她很期待,不知道兩個孩子未來能搞出多大動靜,或許也能讓這個時空震一震。
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現在,兩位最重要的事是孵小雞。
在正式開始之前,長平長樂就沒少往養雞養鴨的那些地方跑。
宮裏明麵不養這些東西,但膳房,或者一些獸房還是會劃一片地來養。
再不濟,在宮人居住生活的地方,也能圈一塊地出來。
在物盡其用這方麵,種花家永遠都是佼佼者。
也沒人能想到,還有主子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中午一覺醒來,兩人又去搗鼓溫度計了。
在這些事上,他們特別沉得住氣。
有係統在,齊姣也能放手,在這方麵,她沒有係統專業。
邊關的事,齊姣也知道了。
畢竟,她現在的生意,雖然不能說富可敵國,至少範圍是大大擴大的,北邊也有跑商的人在,消息比較靈通。
不過,就算她想要動手,也得看一下後宮的兩大巨頭,太後,皇後。
私底下,齊姣也送了不少東西去邊城,邊城是第一道防線,想要進中原,得先攻破邊城。
汪家就是鎮守在那裏。
在邊城的跑商也組織起來給軍營送糧食,送銀子。齊姣的人混在其中,也沒少送,這種家國相關的大事,還是要出力。
有國才有家。
根據她自己的猜測,情況恐怕不會好轉了,今年可能還不會爆發戰爭。
明年,後年,在這幾年中,肯定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畢竟有天氣原因,是自然環境所造成,人為很難改變。
也沒多久,張太後就鼓勵宮妃捐銀子。
這也是向來的慣例。
皇後家大業大,在前線的又是自己的家人,給的銀子自然多。
齊姣這個貴妃跟在皇後後麵,自然也不能少,也就略微減了個一兩成。
這些對她來說也不算多,皇後也算是克製了,如果她一開始定的起點太高,後麵的人也得跟著她來才行。
要的銀子就多了,對於家世不怎麽好的妃子來說,突然間要拿一大筆銀子也不容易。
就算平時有月銀,有賞賜,但那也隻是東西,而不是銀子,銀子才是硬通貨。
要是想要換成銀子,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後宮的人也就是做個榜樣,有點號召力,命婦和宗婦那邊才是大頭。
皇子公主們自然也要,長安長寧那邊也不用她插手,長寧十歲之後,齊姣也給了鋪子,莊子。
甚至不用她給,兩個個孩子從小積累到大的賞賜也不少,小金庫也足夠豐厚。
孩子大了就放手,他們賺錢的腦子可能比她還靈活。
就負責長平和長樂的就好,看兩個孩子早熟的模樣,可能很快也就獨立了。
就算有孩子,孩子也不會陪你一輩子,都隻是人生當中的一小段路,生命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和自己相處。
還好,她在這方麵的能力還不錯,自娛自樂的本事很好。
“於元佑四年四月一日。”
最後寫下時間,這幅畫就完成了,畫的是長平長樂布置孵雞蛋小屋的場景。
日複一日的記錄積累,很多迴憶已經轉化成了書架上的一本本書。
作為穿越者,齊姣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處於迷茫期,她想活,不想死。
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找不到實感,對這樣的現實也有厭棄心理,隻能是機械地活著。
當記錄下來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好像也證明了她在這裏活了多少時間,做了什麽事,不是毫無收獲的。
邊城的情況已經控製住了,但底下依舊是波濤洶湧,隻看何時爆發。
龍鳳胎的觀察雞仔出殼日誌也在不斷地更新時間,時間在一頁頁紙張當中過去。
齊姣有一日醒來之後,就聽到雞仔稚嫩的叫聲,“嘰嘰嘰”……
伴隨著還有龍鳳胎那高興的聲音,兩人牽著手轉圈圈,這是他們固有的慶祝方式,也不知道頭暈不暈。
“成功咯!”
這份喜悅自然也想和齊姣分享,從小時候開始,娘就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會絞盡腦汁地迴答他們的每一個問題,從來不會覺得怪。
要什麽也會盡量滿足,也不會說他們胡鬧。
看到齊姣起來之後,兩人就飛奔過來,後麵還跟著一群活潑的雞仔,磕磕絆絆地跟著兩人,沒走兩步就摔。
雞仔圍在周圍,長平和長樂得意洋洋的,看起來比母雞還驕傲。
“這麽厲害,居然還真的孵出來了。”
長平:“沒錯,我們就是最厲害的。”
長樂在一邊補充,“隻有兩個沒破殼成功。”語氣淡然,帶著一些高手的味道。
這在這個人為布置的簡陋環境中,靠著自己做的溫度計,能孵出十八個已經很了不起了。
“怪不得,那它們可能是把你們當作是母雞了。”
畢竟,人工孵的小雞,也沒個雞媽媽,睜眼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龍鳳胎。
沒一會的工夫,雞仔就已經都跟上來,圍了兩人一圈。
長平臉色嚴峻,“確實是我們把它們孵出來的,它還認的住人,真是群聰明的小雞。”
長樂:“我們也可以給他們吃的,可以當雞媽媽,比其他雞媽媽還好。”
自己養的孩子,怎麽能輸了呢?
真是要麵子,齊姣也不說別的,之前早就和他們商量過了,隻要他們好好收拾雞仔的衛生,就可以養。
說到這,兩人就帶著雞仔去吃東西,很有當雞媽媽的責任感。
齊姣又跑到葡萄架下麵躺著,雖然快五月了,但天氣還算是涼爽。
旁邊的小桌子還放著一碗櫻桃。
經過在莊子上努力地種植,櫻桃現在也能保證基本的供給,是個相當不錯的水果。
淺青色的荷葉口型果盤,雅致又清新,上麵放著的或深或淺的紅櫻桃,看起來就賞心悅目,味道也好。
龍鳳胎也挺喜歡吃的,但齊姣一般會讓他們在旁邊坐好才能吃,怕跑來跑去,把裏麵的核吃進去了。
心智再成熟,身體也還是小孩,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
手裏拿著的是話本,齊姣看的卻是係統裏的小說。
來到這裏已經快三十年了,也是看這些小說,才能一直保留著關於現代的記憶。
脫離一個環境久了,就很容易遺忘。
午夜夢迴之時,也總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時的漫遊感。
看的書多了,也會有所啟發,都儲存在記憶裏麵。
而,書與書之間也會有關聯,不知何時,可能就連在一起了。
看著看著,齊姣就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本食誌,上麵有兩道小吃是她現在能做的,食材都有。
那就是,櫻桃煎。
做法也不難,對齊姣現在的廚藝來說,小菜一碟。
說做就做,一但把事情放下來,下次就不一定還會想起來做了。
就算齊姣對自己的生活有計劃,這種事也很難避免,人總會想盡辦法偷懶。
送來的櫻桃不少,也都是個頭大,味道好的。
先將櫻桃洗淨,再用鹽水浸泡一段時間,去核。
還要處理少量的青梅,也要洗幹淨,去核,加適量水,先煮青梅。
再倒入櫻桃同煮,慢慢攪拌,大火收汁,等汁水收幹之後,放在一邊等涼。
搗碎之後,用模具來固定形狀,之前做月餅就留了不少模具,櫻桃煎的形狀也不用太複雜。
已經夠用了,雖然叫做櫻桃煎,但製作的全過程和油鹽卻沾不上關係。
可以加上糖和蜂蜜一起食用。
要是想要擺盤好看,就淋上蜂蜜,配上好看的盤子,精致度直線上升。
對齊姣來說,下廚其實和練字有點像,都能讓她靜下來,一心一意,慢慢地做一件事,這就是意義。
還有一道是櫻桃畢羅。
還是一樣要去核,再加糖煮成濃稠的櫻桃泥,這就是內餡。
下一步就是做在外麵的麵皮,和好之後,像餃子一樣擀成薄薄的圓形,加入櫻桃泥,輕輕地卷起來,變成長筒狀就好。
放在蒸籠中蒸時,都能聞到甜甜的味道,一揭開,就能看到裏麵半透明的櫻桃畢羅,將白色的麵皮也染上了淡淡的粉色。
麵皮的嚼勁和櫻桃泥的酸甜配合的很好,甜而不膩,也是一道美味的小吃。
做出來之後,長安長寧那邊要送,乾清宮也不能忘了。
現在離的近,段惟和一過來就知道幹了什麽,被抓包可就不好了。
在華陽宮的日子,好像永遠都是這麽慢悠悠的,看看書,閑時就做一些吃食。
除了算賬的時候,可能會煩一點。
擋住了外麵的風雨,卻也削弱了感知力。
外出最多的地方就是各種莊子,不然就是溫泉莊子。
這幾年,段惟和倒是去過兩次園子,和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