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兩迴之後,也不覺得有什麽稀奇的地方,和宮裏好像也沒什麽不同,但始終比宮裏透氣一些。


    後宮裏一座座古老的宮殿,壓的人透不過氣來。


    最近邊城那邊有麻煩,皇帝應該也沒有這個興致想著避暑,過冬了。


    第二天是請安的日子,齊姣起的也早,需要梳洗打扮。


    皇帝崇尚節儉,宮裏大大小小的聚會也不多。


    宮妃也挺會自娛自樂,彼此之間正式的宴請比較少,齊姣上妝的時間也不多。


    老實說,段惟和來的時候,都沒有這麽用心過。


    貴妃的位份擺在這裏,齊姣的裝扮不說榮華富貴,也不能太素。


    一身湖藍色的長裙,隨雲髻上插著一根金累絲嵌珠玉花金簪,上的妝也是偏清透的,像風又像水,舒服,又沒有攻擊力,在五月份最合適不過了。


    路上還偶遇了容妃,雖然是在轎輦上,卻是一手支著額頭,昏昏欲睡,很是困倦的樣子。


    一年四季,容妃清醒的時間非常有限。


    既然打了照麵,兩人也就順勢聊起來了。


    雖然兩人見麵和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書信來往不少。


    或者也可以說是筆友,兩人都愛看書,容妃看的都是一些正經又有些厚重的書籍。


    也怪不得容妃老是這麽困,看的都是這麽複雜的書,能不困嗎?


    齊姣就算是看現代人寫的那些狗血劇情,也有乏味的時候,更別說是古代這種排版,字體較現代字體複雜的書籍。


    看的多了,難免會撞到一起,兩人就借此交流起來。


    一般都是一些感想,或者自己的感悟,像讀書筆記一樣,會定時交往書信,進行交流。


    明明宮殿離的也不算遠,這可能就是懶人的交流方式吧。


    齊姣覺得這種感覺還挺不錯的,看書就是需要交流,這這方麵有個能說話的人也很不錯,這種方式又比較隨性,想什麽時候迴信都可以。


    齊姣倒沒有什麽摯友般的存在,成為朋友也都是因為某一方麵契合。


    像現在,和容妃交換書信是因為兩人都看書,和宣妃,王貴人一起,是為研究各種護膚。


    和恪嬪,是因為她也做絡子,刺繡,和瑛嬪是因為防身術,還有個儀貴人,是因為華陽宮的點心好吃。


    眼看著就要到坤寧宮,那麽,皇後的話,可能是因為都有事業心吧,她很欣賞皇後。


    作為皇後來說,沒人能比她更合適,更稱職。


    作為朋友,淑竹不掃興,為人周到。


    從毓慶宮到西六宮,不僅是地理上的距離遠了,因為距離,彼此之間的走動也減少許多。


    大家都有想做的事,自然是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的事上,專注於自身。


    這樣其實剛剛好,不會過於靠近,因為自身的棱角傷到彼此,也不會很疏遠,在一起也會有話題聊。


    皇後和她們聚的次數也少了許多,不過,每年肯定會有一迴,大家都在場。


    沒人提過,這個習慣就這樣默默遵守下來。


    段惟和來華陽宮的次數多,其他人不怎麽來,也是怕會撞上,因為是來截寵的,在後宮當中,做任何事都要小心。


    連之前有些莽撞的儀貴人都成熟了。


    齊姣和容妃算是一起來的,但兩人也沒說多少,比起書信上的善談,現實中的容妃顯然話會更少。


    坤寧宮,金嬤嬤看著鏡裏的皇後,還是忍不住勸道:“娘娘,既然身子不舒服,今日的請安就算了吧?”


    皇後的臉色不太好看,還是上了些妝,壓了壓,才添了幾分氣色。


    “今日事,今日畢,她們估計也到了,就吩咐幾句,沒有嬤嬤說的那麽累。”皇後笑了笑,扶著琥珀的手起身。


    怎麽會不累,那擔子那麽大。


    金嬤嬤欲張口,卻還是沒說出來。


    她能對娘娘多加勸阻,也不是因為她有多厲害,以那點救命恩情,挾恩圖報,娘娘肯聽她的幾句話,隻是因為願意給她幾分麵子。


    要是鐵了心,做了決定。


    她也不能再多嘴,這個分寸,金嬤嬤還是有的。


    不然也不能在皇後身邊待這麽久了。


    皇後照常吩咐了一些要做的事,看起來和以往好像也沒什麽不同。


    但可能是齊姣離得近,還是能感覺到,皇後的腰好像都沒有平時挺了,說話時,明顯有些中氣不足。


    請安結束後,皇後也不顧禮儀地輕靠在桌邊,任由琥珀替她卸了頭上繁瑣的首飾。


    金嬤嬤端著五紅湯進來,就想著隨時隨地替皇後補點能量。


    卸了妝容,皇後也沒閑著,這個時間在往日都是算賬的時候,今天卻抄起了經書。


    皇後對自己的時間一向有安排,該做什麽,就做什麽,這幾天已經多次不守自己定下的規矩,都換成了經書。


    隻有抄經書才能讓心情平靜下來,所以,皇後才將時間挪到了早上,接下來的一整天才有好心態去做其他事。


    皇後不信佛,可人一但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事情後,很容易就將希望寄托在玄學之上,圖個心靜。


    金嬤嬤心裏頭是越來越擔心,小姐就是思慮太多,耗精氣,因為想的太多,對身體才不好。


    單單是從身體方麵的話,皇後的身體調理了這麽多年,已經沒多少暗傷。


    但過於費神,花費元氣,也會反饋在身體上。


    盡管有金嬤嬤在一邊努力地保護皇後的身體,皇後還是病了。


    不僅是被事壓垮,心裏也堵的慌。


    眾人不用請安,但探望少不了,由於皇後沒辦法招待她們,也沒待多久,就相互寒暄幾句。


    皇後身邊的金嬤嬤看起來也很忙,眾人默契地不打擾。


    齊姣對皇後還是很了解的,加上和汪夫人也會有所來往,對皇後年少的往事也知道一些。


    從小就開始管家,又到毓慶宮,到現在整個後宮。


    這些事情繁瑣,又極其耗費精力。


    皇後卻很少露怯,這些年也很少聽說皇後病了,之前有一迴是在毓慶宮的時候。


    現在看來,皇後的身體狀況應該不是很好,隻是之前一直沒有表現出來而已,都硬撐著。


    想到這,齊姣又讓鸚鵡送些補品到坤寧宮,她不是太醫,在這方麵不怎麽能搭的上手,隻能是送點東西,聊表心意。


    太醫也隻能是開藥,心病難治,隻能是靠自己調理心態。


    而,隻要邊關的持續有戰亂,皇後的心就安不下來。


    雖然是在病中,皇後的頭發也盤了起來,手裏握著賬本。


    鋪子收上來的銀子越多,也才能給在邊關的父兄多備點傷藥。


    從戰中起家,汪家的家底不弱,但也不可能可以支撐整個軍隊的支出,一場戰爭的花費是巨大的,卷進去的不止是人命,還有大量奉金錢。


    因為皇後這迴病的嚴重,太後都親自過來看望。


    她對這個兒媳婦是很滿意的,家世好,壓的住人,本事也大,最重要的是沒有什麽野心,安安分分。


    一個好的皇後,對後宮的和諧是至關重要的。


    太後都親自來了,皇後也不可能端著,誰都可以不應付,太後不行。


    正是因為自己病了,皇後還想將宮權先讓太後管著,太後拒絕了。


    “你年紀輕輕,好好調理,好的也快,母後又不是不信你。”


    金嬤嬤不知道為什麽,在一邊聽的很不是滋味。


    之前她覺得,太後一下子放手宮權給小姐管,是因為重視這個皇後,婆媳之間的感情也很好,現在看著,好像又不是那麽一迴事。


    金嬤嬤一時不知道用什麽樣的詞語來形容。


    皇上也來過,也隻是吩咐用好的太醫,好的藥材,其他的也做不了。


    而皇後卻能精準地描述出來,她於太後,皇帝而言,隻是一個好用的管家而已,要是一個喜歡權力的人,可能會因為這番看重而欣喜不已。


    對她來說,卻有些厭倦了,這種管家權,她還真不稀罕,從小便有的東西,也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為這種生活痛苦,應該習慣了的。


    她知道,自己不喜歡這種生活,卻也硬生生地過了幾十年,也走不了。


    想多了也是鑽牛角尖。


    借著病的名頭,皇後也泄了那點勁,好好地休息了一個月。


    雖然在皇後病好之後,再次看到她,和往常也沒什麽不同,還是精力滿滿的樣子,但齊姣總覺得有些擔心。


    不是身體上的問題,而有可能是在精神上。


    說來,皇後可能是太完美了,完美到沒有自己的感情,好像,也沒人知道她喜歡做些什麽。


    什麽都會,什麽也都可以。


    齊姣沉思了一下,送了西瓜過去,西瓜應該是一種比較百搭的水果,比較符合大眾的口味,這個品種也很好吃,吃點甜的東西,應該也可以治愈心情。


    再看向院子裏的葡萄架,在陽光下顯得生機勃勃,再過一個多月,葡萄應該也成熟了,又可以豐收。


    齊姣送來的西瓜,瓜皮綠的發黑,敲起來邦邦響,看起來確實是個好瓜。


    讓金嬤嬤把西瓜切了,皇後看著著桌上用碟子裝著的瓜,浮現的卻是明貴妃的臉,真是一個神奇的人。


    她能感覺的到,明貴妃也不是心甘情願拘束在後宮的人,但她就是能將乏味的日子過的很有意思。


    好像永遠不會失望,不會無聊,不管是什麽情況,都能悠然自得地應對。


    不知道,她會不會也有這種對所有事情都很厭煩的時候。


    叉起一塊西瓜,口感很脆,汁水並發出像蜜糖一般的味道,本來金嬤嬤說她不好吃太涼的,但皇後還是讓人冰鎮了一下,入口時,這點涼意恰到好處,將浮躁的心都平複下來。


    腦子好像也清醒了許多,不說遠的,華陽宮的水果好像就已經夠讓人期待。


    除了西瓜,明貴妃還送來了一句話,葡萄還有一個月也熟了,到時候再給坤寧宮送過來。


    接下來的日子好像也有了盼頭,等待是有價值地。


    “公主怎麽來了?”


    見長安迎麵走來,金嬤嬤一邊給長安遞帕子,一邊笑著說。


    語氣裏有疑問,但臉上早就掛了笑,這些年過來,金嬤嬤對長安公主是越來越喜歡了。


    不僅是因為長安經常過來寬慰皇後,還有幾分愛屋及烏的情感,娘娘對公主,真的是像親閨女一樣對待,她自然要跟著小姐的態度來。


    皇後看到長安,便招她過來坐。


    長安過來時,常常會問她邊關的事,皇後雖然沒去過,但有家人在那邊,書信常來往,特產之類的也沒少寄,還是很了解的。


    也不覺得說這個有什麽不好,她對那邊也很感興趣,沒去過,但神交已久。


    不知不覺也放掉了不少焦慮,提的對了,好像也有了安慰。


    兩個都沒去過的人,說的津津有味,語氣中帶著向往。


    皇後看著長安,她是沒有機會了,但長安還年輕,或許還能去一迴。


    長安素來不喜歡那些珠釵,就算梳的是發髻,隻是一些簡單的裝飾,平常都是梳起來的。


    以前總覺得她還是個孩子,現在看來,不知不覺也長大了。


    雖然是看著長安長大的,但皇後心裏卻沒有想過要一個自己的孩子。


    她也沒那個信心可以將孩子養成長安這樣。


    對於孩子,她好像沒什麽遺憾。


    皇後沒想過太多以後,可能往後幾十年也是這樣過去,安靜,又沒有波瀾的日子過的很快,她是皇後,隻要不被廢了,左右慘不到哪裏去。


    不管是誰以後當皇帝,對她這個嫡母也不會太過苛責,現在的熱門選手在華陽宮,她和貴妃也沒有什麽過節,甚至關係還不錯。


    這宮裏也不止有她一個人在,大家都一樣。


    要是算起來,明貴妃還真是做了件好事,甭管皇帝是不是為了她,後宮不進人,也免了留那麽多花骨朵般的女子在這深宮裏枯萎。


    看那些太妃就知道了,鬥到最後,也隻能有一個贏家,輸的是一個比一個慘。


    這是皇後對自己未來的猜想,帶了許多的悲觀色彩。


    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未來,和這差了千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藤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藤椒並收藏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