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跑腿
人在太子後院,一起卷起來! 作者:白藤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根本相信不了段惟和,也很難在這種關於生命安全的情況相信他。
要是硬要在太後和她之間做選擇,選太後的可能性可能會更大,畢竟是自己的親娘。
這麽多年,母子兩人是怎麽過來的,齊姣看的也清楚,同甘共苦,之間的感情也不差。
隻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安全感。
目前來說,齊姣的處境倒不至於說陷入危機,隻是需要為自己多加點保障,男人是靠不住的。
齊姣強迫自己的注意力迴到龍鳳胎的抓周上,對兩個孩子來說,這也是生命中重要的時刻之一。
因為是龍鳳胎,便沒有分開,索性就一起放在供桌上抓了。
桌上有男孩舞刀弄劍的,也有女孩的胭脂水粉,其實差別也不大,像之前長安抓周的時候,也一樣有小劍和小弓。
倒也不用擔心拿錯什麽大逆不道的東西,在抓周前,都是經過培訓的,保證專業。
當然,也有可能有意外發生。
就比如說現在,之前龍鳳胎抓東西,他們雖然會要一樣的,但準備的東西也是雙份的,一人一個就好,一般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但現在,兩人是看上同一本書了。
一人拿著一邊,正在僵持中,旁邊的禮官看著,已經準備說吉祥話了,拿的是一本書也沒關係,兄妹齊心也能說。
但龍鳳胎好像還沒打算停下來,兩人坐著,拿著書,看起來親密無間,但眼神卻是在互相防備著。
長平把旁邊的一本書給挪過來,等書徹底拿到手裏之後,就鬆了手。
長樂一翻身,兩人就分開了,手裏就一人一本書,兩個人的願望都滿足了。
齊姣無奈扶額,抓周就抓周,兩個小孩硬是表演了一場大戲,彼此自己防備著,喜歡的東西又是一樣的。
拿到手之後,書也沒有擺正,長樂手裏那本書其實是反的,長平手裏的還沒打開,但都看的很專注的模樣,也真像是那麽一迴事。
齊姣知道,這是在故意模仿她呢,平時他們在一邊玩,她就會在另一邊邊陪著他們,邊看書。
大了之後,他們也會要一本書,一本正經地看著,也像是津津有味的模樣。
這個舉動倒是讓在一邊觀禮的夫人都笑起來了。
這兩個孩子實在是有趣。
張太後半摟著兩個孩子,笑眯了眼,“以後肯定都是學富五車的。”
長平和長樂不知道聽沒聽懂,隻是煞有其事點了點頭。
通過其他人的反應,他們也知道,這說的是好話。
龍鳳胎的抓周禮圓滿完成。
齊姣摸著兩個孩子的頭,現在看起來挺喜歡看書的,就是不知道以後去上書房會如何。
雖然鬧了點笑話,但也隻是笑孩子的天真可愛,看的出來,是兩個伶俐的孩子,明貴妃好福氣。
厭學這事,兩個小的暫時沒看出來。
宣妃之前挺擔心懷景不喜歡去上書房的,她自己就不怎麽能學的下去,都是字的東西,看起來就暈,全靠同行督促,小孩子更喜歡玩,對這些估計不太喜歡。
雖然啟蒙的時候,懷景挺坐的住的,學的也挺好。
一開始到皇子所,懷景確實是不習慣的。
他體格雖然大,但他的膽子其實沒有懷硯那麽大,那麽無法無天,平時幹壞事也都是跟在懷硯後麵。
是哥哥,但膽氣和闖禍的能力是沒弟弟大。
被抓包的時候,也會一起承擔,是一個相當夠意思的小孩。
和宣妃的性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反,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也不像小時候那麽愛哭。
這也是齊姣觀察之後發現的。
平時幾個小孩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有槿聲在,還會照顧照顧槿聲。
懷硯自然也不會說欺負妹妹,但懷景就是會考慮了比較周到,有什麽好吃好玩的會擔心妹妹拿不到,挪地近一些。
比起外表,更像個小暖男。
說起來,懷景其實不用讓人太擔心,最讓人頭疼的應該是懷硯。
齊姣分析的頭頭是道,宣妃的表情也越來越舒展,誇的是自己的孩子,自然高興。
“這麽說的話,我這心就放下一大半了。”
第一次為人父母,也就這麽一個孩子,宣妃就算心再大,還是會操心的。
“他們兄弟兩人一起在皇子所,也可以相互照應,懷景很喜歡長寧。”
齊姣點了點頭,皇子所就那麽大,有點什麽動靜,也都知道了。
長安長寧都沒讓她費什麽心,孩子又乖又成熟。
實話實說,她養孩子,其實比絕大部分人養孩子費的心都要少,太乖了。
懷景確實喜歡懷章,選的也是在他旁邊的住所,雖然懷章迴來也會說懷景和長平長樂一樣煩人。
龍鳳胎是看著安靜,實際上是滿肚子壞水,折騰人的時候也沒有什麽聲響。
也挺會看菜下碟的,專挑熟人下手。
但兄弟之間,還是有感情在的。
後宮和諧一些,對於孩子之間的感情影響也小。
幾個孩子之間友愛些,其實會更好,皇帝也是父親,也不會喜歡看自己的孩子自相殘殺。
就像先帝,既想扶起皇子來和之前的太子鬥,又不想孩子死,能對兄弟下手,對自己孩子要求卻永遠都是相親相愛。
如果可以,齊姣也不想後宮的事牽扯到孩子,他們有他們的生活,這也不是他們該麵對事。
她在後宮,選擇這條路,就是她該處理的。
隻能說是幸好,幸好沒到你死我亡的那一步。
死道友不死貧道,說到懷硯,宣妃也替容妃頭疼,兩人真不像親母子。
那孩子虎起來,上房揭瓦的事都能幹,每次都能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他,身上的衣服也不怎麽幹淨,髒兮兮的,不知道是從哪裏鑽出來的。
容妃不知道是管不住,還是不想管,也就隨著他去了。
這種孩子,拘在屋子裏也不好,精力旺盛,也隻能是在外麵發泄掉,就是要在外麵多遛才行。
剛說到懷硯,齊姣就聽到狗叫聲,那幾聲“汪汪”比較嫩,像是小奶狗。
齊姣放下茶杯,“說曹操曹操到,應當是懷硯過來了。”
見長安養了元宵,懷硯便也想著養寵物,後來就選了狗養。
覺得一條還不夠威風,便牽了兩條,都還是小奶狗。
剛好懷景又去上書房了,有了狗之後,也不覺得孤單,每天都帶著兩條狗,在旁邊汪汪叫個不停,根本不會無聊。
皇宮裏養的狗又親人。
“給明母妃,宣母妃請安。”懷硯進來就乖乖請安,再調皮,禮儀還是在的。
容妃在這方麵對懷硯比較嚴格,懷硯也不傻,知道他娘的底線在哪,乖的時候也乖。
“懷硯今日怎麽有空過來做客?”
齊姣之所以會問的這麽正經,是因為懷硯對自己玩的時間安排的很嚴謹,每次去哪都是早早計劃好的,每天都很忙。
隻有容妃也在華陽宮的時候,他才會去玩院子的那些滑滑梯。
沒有大人在,還是會有些不安全,在別人的宮裏,要是出事,牽扯到的東西就比較麻煩。
容妃看起來是清高,但這些事她還是很懂的,很能拿捏分寸感。
懷硯也不會吵著鬧著要玩,這應當是容妃在私底下教過的。
所以齊姣才會有個疑問,而懷硯明顯也很喜歡別人用大人的口吻和他說話,有種在商量的感覺。
也一本正經地迴道:“明母妃,是不是等下要讓人送點心去上書房呀?”
這消息明顯是上書房的人透露給他的,應該是懷景,畢竟哥倆挺好的,齊姣點了點。
懷硯就迫不及待地說:“那我幫你去送,行嗎?”
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去那找人玩來著“那你送完之後就要迴來,不能在那邊待的太久。”會影響上書房的夫子教學。
“好耶!”
懷硯是學乖了,不再會偷偷去上書房。
上一次的教訓也太過慘烈,被父皇抓住之後,罰寫了五十張大字,沒有時限。
但對屁股坐不住凳子的懷硯來說,這是巨大的懲罰。
懷景本來就有寫大字的習慣,對他來說,完成這個懲罰很簡單,隻是時間長點而已,慢慢來就好。
懲罰的也不僅僅是懷硯,還有容妃,畢竟要看著他寫,皇帝的話,隨口一說也是聖意,也說了,寫好之後要送到乾清宮才行。
不管是什麽時代,看小孩子寫作業都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
對容妃這種懶人來說,更是折磨中的折磨,她自己寫字都沒那麽費勁。
因為懷硯坐不住,要花的時間也長。
好的是,容妃是個情緒相當穩定的人,發脾氣也是需要精力的。
就在那坐著,懷硯也不敢說不寫,就這樣老老實實寫完了。
要是不寫,母妃就在那看著,也不能出去玩,這對他來說,才是最大的懲罰。
但,還是遺傳到了容妃一點天分,字寫的還算好,明明算不上勤奮。
拘了一段日子,懷硯就變老實了,也不敢再像之前一樣,偷闖上書房。
學精了,還會找個借口。
說是替齊姣跑腿,實際上是鸚鵡去上書房送東西,剛好可以捎上懷硯。
懷硯就管好自己那兩條狗,就夠了。
兩個隊伍一起,壯大了許多,浩浩蕩蕩地就朝著上書房出發。
日子平緩地過著,孩子的童年也無聲無息地過去。
張太後做事還是體麵的,對齊姣也不至於說甩臉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但,齊姣成了貴妃之後,也隻會喊她貴妃了。
她很聰明,更不會因為一個妃子就和兒子鬧矛盾,這得不償失。
麵前的局麵也隻能是這樣僵持著,齊姣該做的也做到了,但她總不可能真的要做一個“賢妻”,勸皇帝雨露均沾,這不符合她這個人設。
她如果愛皇帝,就不可能勸他走,勸了,就證明不是那麽愛,這會不會導致段惟和對她死心,或者說沒那麽感興趣,她不知道,也承擔不起那個後果。
皇權至上的時代,帝王的喜惡很重要。
惱怒成羞的男人很可怕,更別說那個人還是皇帝。
但很明顯,維持目前的局麵,對她才是有利的。
她也不能委委屈屈地跟段惟和說,為什麽要委屈,哦,原來是因為太後。
那她更完蛋了,這就是在挑撥皇帝和太後的母子情。
太後要是知道,隻能是死的更快,還白白送了一個借口上去。
她夾在中間,倒裏外不是人。
這冷板凳不算冷,齊姣還坐的住。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先苟著,到時候情況不對了,還能有點資本,不管怎麽說,還有孩子在,應當不至於說會特別慘。
她不能把矛盾引到她和太後之間,應該是在太後和皇帝身上才對。
張太後也和往常一樣,在慈寧宮安靜地聽著戲,看起來還是那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等下次選秀的時候,她才真正坐不住了。
元佑四年的選秀前,太後特意請了皇帝過來,就是想問他這次打不打算挑人進後宮。
“孝期也過了。”
這是在提醒他,之前用的先帝孝期的借口已經失效了。
段惟和拒絕的也是幹脆利落,“現在後宮風平浪靜,選多幾個人進來,隻怕會橫生波瀾。”
“皇帝,宮裏已經快三年沒孩子出生了。”
這背後的原因,張太後和段惟和都清楚。
“皇帝,你是君,不應該執著在一個女人身上,你寵著她這麽多年,我也未說過半句,但要有度。”
張太後出身大家,當皇後時最看中的也不是皇帝的寵愛,而是朝政的安穩,該如何當一個好皇後。
她對兒子也是寵的,皇帝喜歡貴妃,也可以。
但獨寵就過了,但凡是百花齊放,貴妃一枝獨秀,太後都不會說什麽。
她身後沒有家族,寵著就寵著。
可現在的後宮,都成什麽樣了。
有個宣妃在可以牽住李家,其他家族自然也需要一個親近皇帝的機會。
汪家不能更進一步,想要分解汪家,也需要其他武將提上來,裙帶關係,也是個好借口。
想要人為你拚命,總得給點甜頭才行,大臣也不是傻子。
要是硬要在太後和她之間做選擇,選太後的可能性可能會更大,畢竟是自己的親娘。
這麽多年,母子兩人是怎麽過來的,齊姣看的也清楚,同甘共苦,之間的感情也不差。
隻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安全感。
目前來說,齊姣的處境倒不至於說陷入危機,隻是需要為自己多加點保障,男人是靠不住的。
齊姣強迫自己的注意力迴到龍鳳胎的抓周上,對兩個孩子來說,這也是生命中重要的時刻之一。
因為是龍鳳胎,便沒有分開,索性就一起放在供桌上抓了。
桌上有男孩舞刀弄劍的,也有女孩的胭脂水粉,其實差別也不大,像之前長安抓周的時候,也一樣有小劍和小弓。
倒也不用擔心拿錯什麽大逆不道的東西,在抓周前,都是經過培訓的,保證專業。
當然,也有可能有意外發生。
就比如說現在,之前龍鳳胎抓東西,他們雖然會要一樣的,但準備的東西也是雙份的,一人一個就好,一般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但現在,兩人是看上同一本書了。
一人拿著一邊,正在僵持中,旁邊的禮官看著,已經準備說吉祥話了,拿的是一本書也沒關係,兄妹齊心也能說。
但龍鳳胎好像還沒打算停下來,兩人坐著,拿著書,看起來親密無間,但眼神卻是在互相防備著。
長平把旁邊的一本書給挪過來,等書徹底拿到手裏之後,就鬆了手。
長樂一翻身,兩人就分開了,手裏就一人一本書,兩個人的願望都滿足了。
齊姣無奈扶額,抓周就抓周,兩個小孩硬是表演了一場大戲,彼此自己防備著,喜歡的東西又是一樣的。
拿到手之後,書也沒有擺正,長樂手裏那本書其實是反的,長平手裏的還沒打開,但都看的很專注的模樣,也真像是那麽一迴事。
齊姣知道,這是在故意模仿她呢,平時他們在一邊玩,她就會在另一邊邊陪著他們,邊看書。
大了之後,他們也會要一本書,一本正經地看著,也像是津津有味的模樣。
這個舉動倒是讓在一邊觀禮的夫人都笑起來了。
這兩個孩子實在是有趣。
張太後半摟著兩個孩子,笑眯了眼,“以後肯定都是學富五車的。”
長平和長樂不知道聽沒聽懂,隻是煞有其事點了點頭。
通過其他人的反應,他們也知道,這說的是好話。
龍鳳胎的抓周禮圓滿完成。
齊姣摸著兩個孩子的頭,現在看起來挺喜歡看書的,就是不知道以後去上書房會如何。
雖然鬧了點笑話,但也隻是笑孩子的天真可愛,看的出來,是兩個伶俐的孩子,明貴妃好福氣。
厭學這事,兩個小的暫時沒看出來。
宣妃之前挺擔心懷景不喜歡去上書房的,她自己就不怎麽能學的下去,都是字的東西,看起來就暈,全靠同行督促,小孩子更喜歡玩,對這些估計不太喜歡。
雖然啟蒙的時候,懷景挺坐的住的,學的也挺好。
一開始到皇子所,懷景確實是不習慣的。
他體格雖然大,但他的膽子其實沒有懷硯那麽大,那麽無法無天,平時幹壞事也都是跟在懷硯後麵。
是哥哥,但膽氣和闖禍的能力是沒弟弟大。
被抓包的時候,也會一起承擔,是一個相當夠意思的小孩。
和宣妃的性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相反,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也不像小時候那麽愛哭。
這也是齊姣觀察之後發現的。
平時幾個小孩一起玩的時候,如果有槿聲在,還會照顧照顧槿聲。
懷硯自然也不會說欺負妹妹,但懷景就是會考慮了比較周到,有什麽好吃好玩的會擔心妹妹拿不到,挪地近一些。
比起外表,更像個小暖男。
說起來,懷景其實不用讓人太擔心,最讓人頭疼的應該是懷硯。
齊姣分析的頭頭是道,宣妃的表情也越來越舒展,誇的是自己的孩子,自然高興。
“這麽說的話,我這心就放下一大半了。”
第一次為人父母,也就這麽一個孩子,宣妃就算心再大,還是會操心的。
“他們兄弟兩人一起在皇子所,也可以相互照應,懷景很喜歡長寧。”
齊姣點了點頭,皇子所就那麽大,有點什麽動靜,也都知道了。
長安長寧都沒讓她費什麽心,孩子又乖又成熟。
實話實說,她養孩子,其實比絕大部分人養孩子費的心都要少,太乖了。
懷景確實喜歡懷章,選的也是在他旁邊的住所,雖然懷章迴來也會說懷景和長平長樂一樣煩人。
龍鳳胎是看著安靜,實際上是滿肚子壞水,折騰人的時候也沒有什麽聲響。
也挺會看菜下碟的,專挑熟人下手。
但兄弟之間,還是有感情在的。
後宮和諧一些,對於孩子之間的感情影響也小。
幾個孩子之間友愛些,其實會更好,皇帝也是父親,也不會喜歡看自己的孩子自相殘殺。
就像先帝,既想扶起皇子來和之前的太子鬥,又不想孩子死,能對兄弟下手,對自己孩子要求卻永遠都是相親相愛。
如果可以,齊姣也不想後宮的事牽扯到孩子,他們有他們的生活,這也不是他們該麵對事。
她在後宮,選擇這條路,就是她該處理的。
隻能說是幸好,幸好沒到你死我亡的那一步。
死道友不死貧道,說到懷硯,宣妃也替容妃頭疼,兩人真不像親母子。
那孩子虎起來,上房揭瓦的事都能幹,每次都能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他,身上的衣服也不怎麽幹淨,髒兮兮的,不知道是從哪裏鑽出來的。
容妃不知道是管不住,還是不想管,也就隨著他去了。
這種孩子,拘在屋子裏也不好,精力旺盛,也隻能是在外麵發泄掉,就是要在外麵多遛才行。
剛說到懷硯,齊姣就聽到狗叫聲,那幾聲“汪汪”比較嫩,像是小奶狗。
齊姣放下茶杯,“說曹操曹操到,應當是懷硯過來了。”
見長安養了元宵,懷硯便也想著養寵物,後來就選了狗養。
覺得一條還不夠威風,便牽了兩條,都還是小奶狗。
剛好懷景又去上書房了,有了狗之後,也不覺得孤單,每天都帶著兩條狗,在旁邊汪汪叫個不停,根本不會無聊。
皇宮裏養的狗又親人。
“給明母妃,宣母妃請安。”懷硯進來就乖乖請安,再調皮,禮儀還是在的。
容妃在這方麵對懷硯比較嚴格,懷硯也不傻,知道他娘的底線在哪,乖的時候也乖。
“懷硯今日怎麽有空過來做客?”
齊姣之所以會問的這麽正經,是因為懷硯對自己玩的時間安排的很嚴謹,每次去哪都是早早計劃好的,每天都很忙。
隻有容妃也在華陽宮的時候,他才會去玩院子的那些滑滑梯。
沒有大人在,還是會有些不安全,在別人的宮裏,要是出事,牽扯到的東西就比較麻煩。
容妃看起來是清高,但這些事她還是很懂的,很能拿捏分寸感。
懷硯也不會吵著鬧著要玩,這應當是容妃在私底下教過的。
所以齊姣才會有個疑問,而懷硯明顯也很喜歡別人用大人的口吻和他說話,有種在商量的感覺。
也一本正經地迴道:“明母妃,是不是等下要讓人送點心去上書房呀?”
這消息明顯是上書房的人透露給他的,應該是懷景,畢竟哥倆挺好的,齊姣點了點。
懷硯就迫不及待地說:“那我幫你去送,行嗎?”
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要去那找人玩來著“那你送完之後就要迴來,不能在那邊待的太久。”會影響上書房的夫子教學。
“好耶!”
懷硯是學乖了,不再會偷偷去上書房。
上一次的教訓也太過慘烈,被父皇抓住之後,罰寫了五十張大字,沒有時限。
但對屁股坐不住凳子的懷硯來說,這是巨大的懲罰。
懷景本來就有寫大字的習慣,對他來說,完成這個懲罰很簡單,隻是時間長點而已,慢慢來就好。
懲罰的也不僅僅是懷硯,還有容妃,畢竟要看著他寫,皇帝的話,隨口一說也是聖意,也說了,寫好之後要送到乾清宮才行。
不管是什麽時代,看小孩子寫作業都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
對容妃這種懶人來說,更是折磨中的折磨,她自己寫字都沒那麽費勁。
因為懷硯坐不住,要花的時間也長。
好的是,容妃是個情緒相當穩定的人,發脾氣也是需要精力的。
就在那坐著,懷硯也不敢說不寫,就這樣老老實實寫完了。
要是不寫,母妃就在那看著,也不能出去玩,這對他來說,才是最大的懲罰。
但,還是遺傳到了容妃一點天分,字寫的還算好,明明算不上勤奮。
拘了一段日子,懷硯就變老實了,也不敢再像之前一樣,偷闖上書房。
學精了,還會找個借口。
說是替齊姣跑腿,實際上是鸚鵡去上書房送東西,剛好可以捎上懷硯。
懷硯就管好自己那兩條狗,就夠了。
兩個隊伍一起,壯大了許多,浩浩蕩蕩地就朝著上書房出發。
日子平緩地過著,孩子的童年也無聲無息地過去。
張太後做事還是體麵的,對齊姣也不至於說甩臉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但,齊姣成了貴妃之後,也隻會喊她貴妃了。
她很聰明,更不會因為一個妃子就和兒子鬧矛盾,這得不償失。
麵前的局麵也隻能是這樣僵持著,齊姣該做的也做到了,但她總不可能真的要做一個“賢妻”,勸皇帝雨露均沾,這不符合她這個人設。
她如果愛皇帝,就不可能勸他走,勸了,就證明不是那麽愛,這會不會導致段惟和對她死心,或者說沒那麽感興趣,她不知道,也承擔不起那個後果。
皇權至上的時代,帝王的喜惡很重要。
惱怒成羞的男人很可怕,更別說那個人還是皇帝。
但很明顯,維持目前的局麵,對她才是有利的。
她也不能委委屈屈地跟段惟和說,為什麽要委屈,哦,原來是因為太後。
那她更完蛋了,這就是在挑撥皇帝和太後的母子情。
太後要是知道,隻能是死的更快,還白白送了一個借口上去。
她夾在中間,倒裏外不是人。
這冷板凳不算冷,齊姣還坐的住。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先苟著,到時候情況不對了,還能有點資本,不管怎麽說,還有孩子在,應當不至於說會特別慘。
她不能把矛盾引到她和太後之間,應該是在太後和皇帝身上才對。
張太後也和往常一樣,在慈寧宮安靜地聽著戲,看起來還是那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等下次選秀的時候,她才真正坐不住了。
元佑四年的選秀前,太後特意請了皇帝過來,就是想問他這次打不打算挑人進後宮。
“孝期也過了。”
這是在提醒他,之前用的先帝孝期的借口已經失效了。
段惟和拒絕的也是幹脆利落,“現在後宮風平浪靜,選多幾個人進來,隻怕會橫生波瀾。”
“皇帝,宮裏已經快三年沒孩子出生了。”
這背後的原因,張太後和段惟和都清楚。
“皇帝,你是君,不應該執著在一個女人身上,你寵著她這麽多年,我也未說過半句,但要有度。”
張太後出身大家,當皇後時最看中的也不是皇帝的寵愛,而是朝政的安穩,該如何當一個好皇後。
她對兒子也是寵的,皇帝喜歡貴妃,也可以。
但獨寵就過了,但凡是百花齊放,貴妃一枝獨秀,太後都不會說什麽。
她身後沒有家族,寵著就寵著。
可現在的後宮,都成什麽樣了。
有個宣妃在可以牽住李家,其他家族自然也需要一個親近皇帝的機會。
汪家不能更進一步,想要分解汪家,也需要其他武將提上來,裙帶關係,也是個好借口。
想要人為你拚命,總得給點甜頭才行,大臣也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