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窪距我們龍護源村5華裏,上學是早去晚歸,早晨去時帶早、午兩頓飯,下午放學後迴家。也有住校的,自帶被子晚上在課桌上睡;我因記掛給母親 拿藥、生產隊分東西,沒住校。那時家裏沒鍾表,起床都是估摸時間。有一個陰天我起早了,走到村西一片墳地前又起了霧,忽然看到前麵似乎有一座晃動的山,心想壞了,遇到鬼打牆啦!前走不敢,返迴不甘,於是讓出路來,躲到一棵樹後等著。一會,聽到有人吆喝牲口的聲音,原來是這個人趕著一車麥秸在這經過。還有許多雨天雪地,因能吃飽飯,生活上從沒感到苦。
開學後,老師根據在原學校擔任班幹部的情況,提出候選人選舉了班幹部。一個月後 ,一個當生活委員的同學轉學,需選一名同學頂替他。不提名,海選。寫票時我看到許多同學都扭臉看我,心裏怦怦跳起來。我因上台演過節目,學習又好,有人說我是五年級錄取第一名,因我沒見到榜示不知真假,但開學來老師兩次作文評講都以我的作文當範例,使許多同學刮目相看,80%以上的同學都選我,我當選了。那時是我在劉窪最得意的時期,老師看重我,同學們都願意和我交朋友。當班幹部後,這種狀況一天一個樣的變化。生活委員的本職是收交夥食費,班幹部普遍都作的一個工作是輪流值日,管理自習課的課堂秩序。農村孩子上學都偏晚,我在我們班還算比較小的,同學們不怕我,感到我好玩,我一值日他們就隨隨便便亂起來。也有故意搗亂的:有個叫呂風珍的,是班裏的文娛委員,四年級就在劉窪上,那時是尖子生,會唱歌會打拍子,是老師捧在手心裏的學生,五年級來了個張學新,他不那麽突出了,老師評講作文遺忘了他,他心眼小,便故意搗亂。以前劉窪排演文藝節目,四年級首選的是他;現在不是了,教數學兼音樂課的位老師說我腦子清楚,安排以我為主,我給位老師說過叫呂風珍,位老師執意叫我。他感到他失寵了,都是因為這個張學新,嫉妒之心日長,不但我值日的自習課搗亂,平時也處處找我別扭。或許我從小就缺乏組織管理能力,我值日的自習課越來越亂,好著急、沒耐性顯露出來,誰亂我就在值日薄上給誰劃“差”符號,幫同學解答學習上的問題也沒了耐心。許多同學開始對我有意見,我在同學中的威信下降很快。教語文當班主任的是陳培德老師,他知道這個情況後,對我說:“我看這個班幹部你別當了。”陳老師教我們不到一年,卻是我小學時期感情較深的老師。說兩件事:開學幾周後的一個下午,快上課了,一個同學鬧子玩在校園外把我推到了坑塘裏,在我穿著濕褲子走進教室的時候,已經上課了,看著我沮喪的樣子,陳老師什麽也沒問,就叫我到他辦公室去換他的衣服,幾遍催促後,我接過陳老師的鑰匙到陳老師的辦公室換上了陳老師的大褲衩,心裏熱乎乎的。在陳老師調走的時候,他把他的藏書每人一本發給全班同學。不再當班幹部,是陳老師為我好,我也能認識,但我心裏還有一個節:當了班幹部撤職,這在檔案上不是一個汙點嗎?說到這個節,後來人會感覺可笑,其實當時就這樣,人們注重政治,校長、老師常說“表現不好,入到檔案裏帶你一輩子”的話。陳老師沒說過,沒想到這一層,沒能給我說明這一點,我也沒爽快的答應,這件事也沒隨即落實。如果當時落實了,以後我受的傷害可能會小一點。就在這時候,也就是1965年春天、上五年級的第二個學期,陳老師突然調走了,接替他的是呂桂子老師。呂桂子30多歲,高挑個,戴著副近視眼鏡,給人說話、講課總是推推眼鏡、揉揉鼻子,很謙恭的樣子;一張嘴則:“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又很自信很肯定的樣子。陳老師沒向呂桂子交代,我也沒主動給呂老師說,這個生活委員又當下去了。呂風珍和呂桂子是同村同宗兄弟,呂風珍擠對我更加有恃無恐,我值日的自習課更亂,呂桂子逐漸對我有了看法。學校的校長是林懷勤,他兒子林保立和我同班。林保立在班內橫撐,他看到這麽多人給我攪,便故意把我的書弄到地上踩髒,和我打架。呂桂子不管,林懷勤把我叫到他辦公室裏,叫我在他辦公室裏站了兩節課,課間,他兒林保立來到他的辦公室,他從他的辦公桌裏抓出花生,和他兒子慢慢剝食,就叫我看著,不批評我,也不理睬我。這之後,又因我自己調皮做了一件錯事:班內有一個姓古的女同學,她爸爸在城裏商店賣顏料。一天午飯後,同學們盛鹹菜的瓶瓶罐罐就在課桌上放著,同學們都在胡亂模仿,我模仿起賣顏料來,古同學把我告到了呂桂子那裏,呂桂子把我狠批了一頓。當時同學間有不說話的現象,其實相互並無隔閡,多因幾句話不投機不好意思再張口說話,我有三個,包括林保立。呂桂子要求三天內都要解決這個問題。結果我沒能解決。呂桂子便在班會上講我鬧不團結。到了六年級初,擠對我的同學到了起哄的地步,收交夥食費,幾個同學本來沒交硬說交了,夥食帳對不起來。校裏管夥食的王老師看清了這個情況,很是同情,對我說:“他當學生時也遭遇過類似情形,小學班幹部無所謂,別再幹了。”我辭掉了班幹部,生活委員換上了林保立。這一係列的事情給了我不小的精神壓力,在學校裏我再也高興不起來,學習無心似的,因事請假不到校、早退也多起來。期末的某天班會,呂桂子突然講:“張學新學習雖好,但是隻專不紅,是修正主義苗子,不是無產階級的接班人”這以後,他隔三差五講一次,一講講了一年多,我成了他進行又紅又專教育的反麵典型、活靶子。我至今想不通,他為什麽要給一個小學生戴這麽一頂大帽子。我承受不了這反反複複的折磨,在學校不願再和任何人說話,我象一塊木頭一樣的沉默了。1965年初春的某天吃早飯時,負責分湯的林保立故意把熱麵湯澆到我的手上,燙起一片水泡,我真想把那碗湯波到林保立臉上,可我到底沒那個膽量和狠心,沒那樣做。我去找呂桂子,呂說:“什麽啊你,狗吃糖稀滴滴答答。。。。。。”不予理睬。我去找林懷勤,林護著他兒嚷我。我的心裏隻有無奈的恨。說我隻專不紅,不是學習好嗎,我不學了,上課了,就在那兒坐著,似聽似不聽,作業也敷衍了事。我的情緒變的焦躁,加上呂桂子經常的點名批評,和我交往的同學愈來愈少,全班40多個學生,臨畢業時10多個人不和我說話,我被孤立了,想想剛入校時的情景,我心裏非常苦惱,少年渴望朋友,渴望友誼,怨天尤人也自責,但無力改變現狀,我由沉默變得沉鬱。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批判走資派,老師先行動,一個老師指著林懷勤的鼻子曆數他道德敗壞、貪汙校款。。。。。。。看著林懷勤垂頭喪氣的樣子,我真高興。呂桂子是劉窪文革的頭,小學生的活動都由老師掌控著,呂桂子講:要團結95%的老師和同學,我這個被他當作活靶子的修正主義苗子當然是那個5%了,我也沒參加紅衛兵組織。因文革初中暫停招生,我們這個畢業班下半年開始學初中一年級的課程,課堂上我是修正主義苗子的話他講得更加頻繁。1967年上半年,學校已上不成課,多數學生不再去校上學,我也開始在村參加生產隊勞動。我父親還是在西湖窯場,母親不能幹活,分配缺工分,任憑別人說三道四,整日處在別人的鼻息底下。1968年夏,我在劉窪完小領迴了高小畢業證,結束了大約三個整年的高小生活,這以後,我走路不願經過劉窪村,成年後找對象拒絕劉窪村,劉窪在我腦海裏成了一片抹不去的黑影。
多少年過去了,我通過現代傳播媒體——電視知道了“校園暴力”這個名詞,我得以知道劉窪完小改變我性格的這些東西是校園暴力。我記得遭受孤立更甚的還有一個比我低一級的小男生,上學、放學和我走一條路,路上經過一個小溝渠,溝底有兩、三步寬的淺水,須墊些磚土才能過,同路的同學有20多人,多數同學走一條路,他卻自己另墊了一條路走,路上也不和別的同學說話,看來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允許他和多數同學走一條路。我每當迴憶到這裏,總有些感慨和擔心:我的孩子遇到這些了嗎?是什麽造成了這些,誰能及早發現這些,以致避免或減少這些?
從學校到生產隊的擠壓改變著我的性格,也鍛煉著我的承受力,下麵這件事發生在1967年夏天。那時是文革兩派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我們村的農民也分成了兩派。我們村的9個小隊第一、二、三、四隊(住龍護源東頭)基本都是捍衛派,第五、六、七、八、九隊(住龍護源西頭)都是炮轟派,我們四隊也有一些思想傾向炮轟派的,但都不參加炮轟組織。一天晚上,西頭在縣城上中學的學生來東頭宣傳炮轟,東西頭的群眾在一塊嚷嚷了半夜,平常都相安無事。捍衛派的頭頭程四混就在我們四隊,她妹妹程五翠也是個小頭頭。一天下午,我和王守鎮一塊去生產隊玉米地鋤草,程五翠和也在捍衛派組織有點小職務的馮三華(女)等比我倆先到地裏,程五翠問我倆:“是當炮轟派去了吧,來這麽晚?”我們順口答:“嗯,炮轟去了。”程五翠又問:“管飯了嗎?管的啥飯?吃的啥好菜?”馮三華也參合著問。我們一一順口答:“管了,管的好飯,吃的饃饃吃的肉。”“給了你倆什麽官?”“你管不著。”就這麽翻纏著鬥嘴鬥了好一陣,沒有大吵大嚷,這一晌就過去了。晚飯後,我二叔家的姐姐月春神色慌張的跑到我家對我說:“你趕快跑吧!他們集合了人要鬥你哩。”我問清了是怎麽迴事,原來是程四混、程五翠、馮三華他們,因為白天鬥嘴的事。我問月春姐:是鬥我和守鎮兩個還是鬥我自己?她說她聽說的就我自己。我心裏一沉,他們是撐勁撐慣了,咱是受氣受慣了,來就來吧!程四混的父親當過農會長,到了他這裏還有些餘威。我想我要是跑了,他們就會到處找我,驚嚇我母親,就那麽一點事,他們能把我怎麽著?我打算就到他們集合的地方去,不用他們來喊來找。我告訴月春姐:“不要告訴你大娘,我去,我不跑,沒大事。”我走到我家房後的路上,他們喊我的人已經來了,於是跟著來喊我的人向集合的會場走去。在路上我就想:一定要站在一個顯眼的地方,眾目睽睽之下他們無法下手打我。他們的集合點就在小隊牲口棚前麵,是以往小隊開群眾會的地方,東側有一個碾米的大碾子,碾盤高出地麵二尺多。我一到集合點就上了碾盤,倚靠在碾滾上。會場上有五、六十個人,有我們本隊的,也有二隊、三隊的,有他們集合的人,也有看熱鬧的。我俯視著他們嘀嘀咕咕象對待強大敵人的樣子,想起了毛主席《西江月。井岡山》裏的兩句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我蔑視他們。程四混20周歲,中等個頭,瘦削的長臉,留著長分頭,頭發在他眼眉的一側斜罩下來。他使勁擺了兩下頭,露全了瞪唬著的兩隻小眼睛,開始問話了:“你知道喊你來揍啥不?”我答:“不知道。”
“想想你白天幹啥來?”
“在地裏幹活。”
“幹活時你淨說的啥?”
“我記這幹啥?不記得。”
“你說你炮轟去了!你說你吃的饃饃吃的肉,你敢說你沒說!”程五翠、馮三華搶過來問。程五翠17周歲,瓜子臉,杏仁眼,炸轟著頭發,滿臉粉刺疙瘩,沙啞嗓子,外號五瘋子。馮三華18周歲,長得頭圓、腰圓、身子圓,發出的聲音又直又尖。我說:“我說了,怎麽著?”
“還敢抬,你說了就不行!”程四混聲色俱厲。
“我因為不敢抬才說的,她兩個說我去炮轟,吃的好飯,我敢說不是?”我迴答的聲音很平緩。
“你說你為啥炮轟!啥觀點?”程四混問。
“我不炮轟,我也不捍衛!”我的聲音有點高。
“你不承認炮轟行!……”他感覺已經降服了我,一時不知該怎樣向下進行。他向旁邊瞧了瞧,又擺了一下頭問:“你說你吃饃饃吃肉,那是地主的生活,你是地主?”
“俺家是下中農。”我說。
“誰說你家是下中農?那是後改的,你家是中農!”
“毛主席說叫你鬥中農?”
“毛主席沒說鬥中農,鬥你是你不老實!”
我不吱聲。
這時程四混喊來的人紛紛在議論:怎麽扯到這裏來了?扯遠了……。他們要參加和看到的是象城裏學生那樣唇槍舌劍的辯論,他們感到很無聊、很失望。這時程四混問我:“你說怎麽著吧!”我說:“你喊我來,我知道你想怎麽著?”程四混吭吭了兩聲說:“我想怎麽著?對你——那是現成的!以後老實點!”於是他宣告這個場麵結束,叫我退場,從開始到結束不過半個小時。我從碾盤上下來,我奶奶一把抓住了我,我真不知道她老人家啥時來的,她是小腳,已經70歲的年紀。這時我還看到了我們家族中我叫大爺爺的一個人、我的二叔也在碾盤前麵。在我奶奶旁邊,是月春姐和我的妹妹,月春和我同歲,我妹妹11周歲。奶奶拉著我往家走,不時的用手擦眼睛。我知道奶奶在掉淚,鼻子也一陣發酸,我沒讓眼淚掉下來,昂著頭走迴家去。這以後的幾天裏,母親對我說:“下地幹活能去就去,不願去就散。”看來我母親還是知道了這件事。
家鄉不能使我快樂,我要擺脫這憋屈的生活,尋找一個能大口喘氣的天地。我相繼參加了1967、1968年底的征兵體檢,於1969年三月應征入伍了。
開學後,老師根據在原學校擔任班幹部的情況,提出候選人選舉了班幹部。一個月後 ,一個當生活委員的同學轉學,需選一名同學頂替他。不提名,海選。寫票時我看到許多同學都扭臉看我,心裏怦怦跳起來。我因上台演過節目,學習又好,有人說我是五年級錄取第一名,因我沒見到榜示不知真假,但開學來老師兩次作文評講都以我的作文當範例,使許多同學刮目相看,80%以上的同學都選我,我當選了。那時是我在劉窪最得意的時期,老師看重我,同學們都願意和我交朋友。當班幹部後,這種狀況一天一個樣的變化。生活委員的本職是收交夥食費,班幹部普遍都作的一個工作是輪流值日,管理自習課的課堂秩序。農村孩子上學都偏晚,我在我們班還算比較小的,同學們不怕我,感到我好玩,我一值日他們就隨隨便便亂起來。也有故意搗亂的:有個叫呂風珍的,是班裏的文娛委員,四年級就在劉窪上,那時是尖子生,會唱歌會打拍子,是老師捧在手心裏的學生,五年級來了個張學新,他不那麽突出了,老師評講作文遺忘了他,他心眼小,便故意搗亂。以前劉窪排演文藝節目,四年級首選的是他;現在不是了,教數學兼音樂課的位老師說我腦子清楚,安排以我為主,我給位老師說過叫呂風珍,位老師執意叫我。他感到他失寵了,都是因為這個張學新,嫉妒之心日長,不但我值日的自習課搗亂,平時也處處找我別扭。或許我從小就缺乏組織管理能力,我值日的自習課越來越亂,好著急、沒耐性顯露出來,誰亂我就在值日薄上給誰劃“差”符號,幫同學解答學習上的問題也沒了耐心。許多同學開始對我有意見,我在同學中的威信下降很快。教語文當班主任的是陳培德老師,他知道這個情況後,對我說:“我看這個班幹部你別當了。”陳老師教我們不到一年,卻是我小學時期感情較深的老師。說兩件事:開學幾周後的一個下午,快上課了,一個同學鬧子玩在校園外把我推到了坑塘裏,在我穿著濕褲子走進教室的時候,已經上課了,看著我沮喪的樣子,陳老師什麽也沒問,就叫我到他辦公室去換他的衣服,幾遍催促後,我接過陳老師的鑰匙到陳老師的辦公室換上了陳老師的大褲衩,心裏熱乎乎的。在陳老師調走的時候,他把他的藏書每人一本發給全班同學。不再當班幹部,是陳老師為我好,我也能認識,但我心裏還有一個節:當了班幹部撤職,這在檔案上不是一個汙點嗎?說到這個節,後來人會感覺可笑,其實當時就這樣,人們注重政治,校長、老師常說“表現不好,入到檔案裏帶你一輩子”的話。陳老師沒說過,沒想到這一層,沒能給我說明這一點,我也沒爽快的答應,這件事也沒隨即落實。如果當時落實了,以後我受的傷害可能會小一點。就在這時候,也就是1965年春天、上五年級的第二個學期,陳老師突然調走了,接替他的是呂桂子老師。呂桂子30多歲,高挑個,戴著副近視眼鏡,給人說話、講課總是推推眼鏡、揉揉鼻子,很謙恭的樣子;一張嘴則:“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又很自信很肯定的樣子。陳老師沒向呂桂子交代,我也沒主動給呂老師說,這個生活委員又當下去了。呂風珍和呂桂子是同村同宗兄弟,呂風珍擠對我更加有恃無恐,我值日的自習課更亂,呂桂子逐漸對我有了看法。學校的校長是林懷勤,他兒子林保立和我同班。林保立在班內橫撐,他看到這麽多人給我攪,便故意把我的書弄到地上踩髒,和我打架。呂桂子不管,林懷勤把我叫到他辦公室裏,叫我在他辦公室裏站了兩節課,課間,他兒林保立來到他的辦公室,他從他的辦公桌裏抓出花生,和他兒子慢慢剝食,就叫我看著,不批評我,也不理睬我。這之後,又因我自己調皮做了一件錯事:班內有一個姓古的女同學,她爸爸在城裏商店賣顏料。一天午飯後,同學們盛鹹菜的瓶瓶罐罐就在課桌上放著,同學們都在胡亂模仿,我模仿起賣顏料來,古同學把我告到了呂桂子那裏,呂桂子把我狠批了一頓。當時同學間有不說話的現象,其實相互並無隔閡,多因幾句話不投機不好意思再張口說話,我有三個,包括林保立。呂桂子要求三天內都要解決這個問題。結果我沒能解決。呂桂子便在班會上講我鬧不團結。到了六年級初,擠對我的同學到了起哄的地步,收交夥食費,幾個同學本來沒交硬說交了,夥食帳對不起來。校裏管夥食的王老師看清了這個情況,很是同情,對我說:“他當學生時也遭遇過類似情形,小學班幹部無所謂,別再幹了。”我辭掉了班幹部,生活委員換上了林保立。這一係列的事情給了我不小的精神壓力,在學校裏我再也高興不起來,學習無心似的,因事請假不到校、早退也多起來。期末的某天班會,呂桂子突然講:“張學新學習雖好,但是隻專不紅,是修正主義苗子,不是無產階級的接班人”這以後,他隔三差五講一次,一講講了一年多,我成了他進行又紅又專教育的反麵典型、活靶子。我至今想不通,他為什麽要給一個小學生戴這麽一頂大帽子。我承受不了這反反複複的折磨,在學校不願再和任何人說話,我象一塊木頭一樣的沉默了。1965年初春的某天吃早飯時,負責分湯的林保立故意把熱麵湯澆到我的手上,燙起一片水泡,我真想把那碗湯波到林保立臉上,可我到底沒那個膽量和狠心,沒那樣做。我去找呂桂子,呂說:“什麽啊你,狗吃糖稀滴滴答答。。。。。。”不予理睬。我去找林懷勤,林護著他兒嚷我。我的心裏隻有無奈的恨。說我隻專不紅,不是學習好嗎,我不學了,上課了,就在那兒坐著,似聽似不聽,作業也敷衍了事。我的情緒變的焦躁,加上呂桂子經常的點名批評,和我交往的同學愈來愈少,全班40多個學生,臨畢業時10多個人不和我說話,我被孤立了,想想剛入校時的情景,我心裏非常苦惱,少年渴望朋友,渴望友誼,怨天尤人也自責,但無力改變現狀,我由沉默變得沉鬱。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批判走資派,老師先行動,一個老師指著林懷勤的鼻子曆數他道德敗壞、貪汙校款。。。。。。。看著林懷勤垂頭喪氣的樣子,我真高興。呂桂子是劉窪文革的頭,小學生的活動都由老師掌控著,呂桂子講:要團結95%的老師和同學,我這個被他當作活靶子的修正主義苗子當然是那個5%了,我也沒參加紅衛兵組織。因文革初中暫停招生,我們這個畢業班下半年開始學初中一年級的課程,課堂上我是修正主義苗子的話他講得更加頻繁。1967年上半年,學校已上不成課,多數學生不再去校上學,我也開始在村參加生產隊勞動。我父親還是在西湖窯場,母親不能幹活,分配缺工分,任憑別人說三道四,整日處在別人的鼻息底下。1968年夏,我在劉窪完小領迴了高小畢業證,結束了大約三個整年的高小生活,這以後,我走路不願經過劉窪村,成年後找對象拒絕劉窪村,劉窪在我腦海裏成了一片抹不去的黑影。
多少年過去了,我通過現代傳播媒體——電視知道了“校園暴力”這個名詞,我得以知道劉窪完小改變我性格的這些東西是校園暴力。我記得遭受孤立更甚的還有一個比我低一級的小男生,上學、放學和我走一條路,路上經過一個小溝渠,溝底有兩、三步寬的淺水,須墊些磚土才能過,同路的同學有20多人,多數同學走一條路,他卻自己另墊了一條路走,路上也不和別的同學說話,看來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允許他和多數同學走一條路。我每當迴憶到這裏,總有些感慨和擔心:我的孩子遇到這些了嗎?是什麽造成了這些,誰能及早發現這些,以致避免或減少這些?
從學校到生產隊的擠壓改變著我的性格,也鍛煉著我的承受力,下麵這件事發生在1967年夏天。那時是文革兩派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我們村的農民也分成了兩派。我們村的9個小隊第一、二、三、四隊(住龍護源東頭)基本都是捍衛派,第五、六、七、八、九隊(住龍護源西頭)都是炮轟派,我們四隊也有一些思想傾向炮轟派的,但都不參加炮轟組織。一天晚上,西頭在縣城上中學的學生來東頭宣傳炮轟,東西頭的群眾在一塊嚷嚷了半夜,平常都相安無事。捍衛派的頭頭程四混就在我們四隊,她妹妹程五翠也是個小頭頭。一天下午,我和王守鎮一塊去生產隊玉米地鋤草,程五翠和也在捍衛派組織有點小職務的馮三華(女)等比我倆先到地裏,程五翠問我倆:“是當炮轟派去了吧,來這麽晚?”我們順口答:“嗯,炮轟去了。”程五翠又問:“管飯了嗎?管的啥飯?吃的啥好菜?”馮三華也參合著問。我們一一順口答:“管了,管的好飯,吃的饃饃吃的肉。”“給了你倆什麽官?”“你管不著。”就這麽翻纏著鬥嘴鬥了好一陣,沒有大吵大嚷,這一晌就過去了。晚飯後,我二叔家的姐姐月春神色慌張的跑到我家對我說:“你趕快跑吧!他們集合了人要鬥你哩。”我問清了是怎麽迴事,原來是程四混、程五翠、馮三華他們,因為白天鬥嘴的事。我問月春姐:是鬥我和守鎮兩個還是鬥我自己?她說她聽說的就我自己。我心裏一沉,他們是撐勁撐慣了,咱是受氣受慣了,來就來吧!程四混的父親當過農會長,到了他這裏還有些餘威。我想我要是跑了,他們就會到處找我,驚嚇我母親,就那麽一點事,他們能把我怎麽著?我打算就到他們集合的地方去,不用他們來喊來找。我告訴月春姐:“不要告訴你大娘,我去,我不跑,沒大事。”我走到我家房後的路上,他們喊我的人已經來了,於是跟著來喊我的人向集合的會場走去。在路上我就想:一定要站在一個顯眼的地方,眾目睽睽之下他們無法下手打我。他們的集合點就在小隊牲口棚前麵,是以往小隊開群眾會的地方,東側有一個碾米的大碾子,碾盤高出地麵二尺多。我一到集合點就上了碾盤,倚靠在碾滾上。會場上有五、六十個人,有我們本隊的,也有二隊、三隊的,有他們集合的人,也有看熱鬧的。我俯視著他們嘀嘀咕咕象對待強大敵人的樣子,想起了毛主席《西江月。井岡山》裏的兩句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我蔑視他們。程四混20周歲,中等個頭,瘦削的長臉,留著長分頭,頭發在他眼眉的一側斜罩下來。他使勁擺了兩下頭,露全了瞪唬著的兩隻小眼睛,開始問話了:“你知道喊你來揍啥不?”我答:“不知道。”
“想想你白天幹啥來?”
“在地裏幹活。”
“幹活時你淨說的啥?”
“我記這幹啥?不記得。”
“你說你炮轟去了!你說你吃的饃饃吃的肉,你敢說你沒說!”程五翠、馮三華搶過來問。程五翠17周歲,瓜子臉,杏仁眼,炸轟著頭發,滿臉粉刺疙瘩,沙啞嗓子,外號五瘋子。馮三華18周歲,長得頭圓、腰圓、身子圓,發出的聲音又直又尖。我說:“我說了,怎麽著?”
“還敢抬,你說了就不行!”程四混聲色俱厲。
“我因為不敢抬才說的,她兩個說我去炮轟,吃的好飯,我敢說不是?”我迴答的聲音很平緩。
“你說你為啥炮轟!啥觀點?”程四混問。
“我不炮轟,我也不捍衛!”我的聲音有點高。
“你不承認炮轟行!……”他感覺已經降服了我,一時不知該怎樣向下進行。他向旁邊瞧了瞧,又擺了一下頭問:“你說你吃饃饃吃肉,那是地主的生活,你是地主?”
“俺家是下中農。”我說。
“誰說你家是下中農?那是後改的,你家是中農!”
“毛主席說叫你鬥中農?”
“毛主席沒說鬥中農,鬥你是你不老實!”
我不吱聲。
這時程四混喊來的人紛紛在議論:怎麽扯到這裏來了?扯遠了……。他們要參加和看到的是象城裏學生那樣唇槍舌劍的辯論,他們感到很無聊、很失望。這時程四混問我:“你說怎麽著吧!”我說:“你喊我來,我知道你想怎麽著?”程四混吭吭了兩聲說:“我想怎麽著?對你——那是現成的!以後老實點!”於是他宣告這個場麵結束,叫我退場,從開始到結束不過半個小時。我從碾盤上下來,我奶奶一把抓住了我,我真不知道她老人家啥時來的,她是小腳,已經70歲的年紀。這時我還看到了我們家族中我叫大爺爺的一個人、我的二叔也在碾盤前麵。在我奶奶旁邊,是月春姐和我的妹妹,月春和我同歲,我妹妹11周歲。奶奶拉著我往家走,不時的用手擦眼睛。我知道奶奶在掉淚,鼻子也一陣發酸,我沒讓眼淚掉下來,昂著頭走迴家去。這以後的幾天裏,母親對我說:“下地幹活能去就去,不願去就散。”看來我母親還是知道了這件事。
家鄉不能使我快樂,我要擺脫這憋屈的生活,尋找一個能大口喘氣的天地。我相繼參加了1967、1968年底的征兵體檢,於1969年三月應征入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