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入秦
張儀是魏國人。起初,他曾和蘇秦一起師從鬼穀先生,學習遊說之術,蘇秦自認為比不上張儀。張儀學成後就去遊說諸侯了。他曾跟隨楚國的相國一起飲酒,不久楚國相國丟了一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且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相國您的玉璧。”於是一起抓住張儀,拷打了幾百下,張儀始終不承認,最後隻好把他放了。他的妻子說:“唉!你要是不讀書去遊說,怎麽會遭受這樣的恥辱呢?”張儀對妻子說:“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妻子笑著說:“舌頭還在呀。”張儀說:“這就夠了。”
蘇秦已經說服趙王實行合縱聯盟,然而擔心秦國攻打諸侯,破壞盟約而辜負自己的努力,想著沒有誰能到秦國去為自己所用,於是派人暗中引導張儀,說:“你當初和蘇秦關係好,現在蘇秦已經當權,你為什麽不去他那裏走走,來實現你的願望呢?”張儀於是前往趙國,遞上名帖求見蘇秦。蘇秦卻告誡守門人不要為他通報,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開。過了些日子才接見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仆人和小妾吃的飯菜,接著又多次責備他說:“憑你的才能,竟讓自己窮困潦倒、受辱到這般地步。我難道不能說句話讓你富貴起來嗎?隻是你不值得我收留罷了。”張儀隻好告辭離開。張儀來的時候,本以為是老朋友了,能得到好處,沒想到反而遭受侮辱,非常生氣,想到諸侯中沒有誰值得去侍奉,隻有秦國能讓趙國吃苦頭,於是就前往秦國了。蘇秦過後告訴他的門客說:“張儀是天下的賢士,我大概比不上他。現在我有幸先被任用,而能掌握秦國大權的,隻有張儀才行。但他貧窮,沒有進身的憑借。我怕他貪圖小利而不能成就大業,所以故意召他來羞辱他,以此來激發他的鬥誌。你替我暗中幫助他。”於是蘇秦稟明趙王,拿出金錢、財物、車馬,派人暗中跟隨張儀,和他住同一個旅店,漸漸地接近他,供給他車馬和金錢,凡是他需要用的,都供給他,卻不告訴他實情。張儀於是得以見到秦惠王。秦惠王任命他為客卿,和他一起商議攻打諸侯的事。蘇秦的門客這才告辭離去。張儀說:“依靠您我才得以顯貴,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麽要離開呢?”門客說:“我並不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盟約,認為除了您沒有人能掌握秦國大權,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派我暗中供給您錢財,這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您已經被任用了,請讓我迴去匯報。”張儀說:“哎呀,這些計謀本來我都在運用卻沒察覺,我比不上蘇先生,這是很明顯的了!我剛剛被任用,怎麽能謀劃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隻要蘇先生在,我張儀哪敢妄言呢!況且有蘇先生在,我又怎能有什麽作為呢!”
張儀相秦:
張儀做了秦國相國後,寫了一篇討伐檄文送給楚國相國,說:“當初我跟你一起飲酒,我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好好守住你的國家吧,我反而要去盜取你的城池了!”
苴國和蜀國相互攻打,都來向秦國告急。秦惠王想發兵去攻打蜀國,又認為蜀道艱險狹窄,難以到達,而這時韓國又來侵犯秦國,秦惠王想先攻打韓國,後攻打蜀國,擔心這樣做不利;想先攻打蜀國,又怕韓國趁秦國疲憊時來襲擊。猶豫再三,拿不定主意。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麵前爭論起來,司馬錯主張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攻打韓國。”秦惠王說:“請說說你的理由。”張儀說:“我們先親近魏國,交好楚國,然後出兵三川,堵塞什穀的入口,擋住屯留的要道,讓魏國斷絕南陽的交通,楚國逼近南鄭,秦國攻打新城、宜陽,逼近東西二周的城郊,聲討周王的罪過,再侵占楚國、魏國的土地。周王自知無法挽救,一定會獻出九鼎寶器。我們占有了九鼎,掌握了地圖和戶籍,挾持周天子來向天下發號施令,天下就沒有人敢不聽從,這才是成就王業的辦法啊。如今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屬於戎狄之類,我們興師動眾去攻打它,不足以成就威名,得到它的土地也沒有多大好處。我聽說爭名要在朝廷上爭,爭利要在集市上爭。如今三川、周室,就如同天下的朝廷和集市,大王卻不去爭奪,反而去爭奪戎狄之地,這離成就王業就太遠了。”司馬錯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想要使國家富強的人一定要開拓疆土,想要使軍隊強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成就王業的人一定要廣施恩德,這三個條件具備了,王業也就隨之而來了。如今大王的土地狹小,百姓貧窮,所以我希望先從容易的事情做起。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卻是戎狄的首領,有像夏桀、商紂時一樣的內亂。用秦國的力量去攻打它,就好像豺狼驅趕羊群一樣容易。得到它的土地足以擴大秦國的疆域,奪取它的財物足以使百姓富足、使軍隊得到修繕,不損傷多少人就能使它屈服。攻克一個國家而天下人不認為秦國殘暴,獲取了西方的全部利益而天下人不認為秦國貪婪,這樣我們一舉就能名利雙收,而且還有禁止暴亂的美名。現在如果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這是個惡名,而且未必能得到好處,又會落得個不義的名聲,去攻打天下人都不想攻打的對象,這太危險了。請讓我說說其中的緣由:周室,是天下的宗室;齊國,是韓國的盟國。周室自知要失去九鼎,韓國自知要失去三川,它們將會齊心合力,依靠齊國、趙國,向楚國、魏國求救,把九鼎送給楚國,把土地送給魏國,大王是無法阻止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危險啊。不如先攻打蜀國穩妥。”秦惠王說:“好,我聽你的。”終於起兵攻打蜀國,用了十個月就攻占了蜀國,於是平定了蜀國,把蜀王貶為侯,又派陳莊去做蜀相。蜀國歸屬秦國後,秦國因此更加強大、富裕,更加輕視諸侯了。
秦惠王十年,派公子華和張儀圍攻蒲陽,蒲陽投降了。張儀趁機建議秦王把蒲陽歸還給魏國,還派公子繇到魏國做人質。張儀又趁機遊說魏王說:“秦王對待魏國非常優厚,魏國可不能不講禮節呀。”魏國於是送上上郡、少梁兩地,來答謝秦惠王。秦惠王就任命張儀為相國,把少梁改名為夏陽。張儀做秦國相國四年,擁戴秦惠王稱王。過了一年,張儀擔任秦國將領,攻取了陝邑。修築了上郡的要塞。此後兩年,張儀又和齊國、楚國的相國在齧桑會麵。張儀從東邊迴來後被免去相國職務,到魏國做相國,目的是為秦國打算,想讓魏國先侍奉秦國,然後讓諸侯們效仿。魏王不肯聽從張儀。秦王很生氣,出兵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又暗中更加優厚地對待張儀。張儀很慚愧,沒有辦法迴報秦王。張儀留在魏國四年後,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張儀又去遊說魏哀王,魏哀王也不聽從。於是張儀暗中讓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和秦國交戰,戰敗了。第二年,齊國又在觀津打敗了魏國。秦國又想攻打魏國,先打敗了韓國申差的軍隊,斬殺八萬人,諸侯們都很震驚害怕。這時張儀又遊說魏王說:“魏國的疆土縱橫不到一千裏,士兵不過三十萬。地勢平坦,四方諸侯都能通過,沒有高山大河的阻隔。從鄭國到魏國大梁隻有二百多裏,車輛奔馳,行人奔跑,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到達。魏國南邊與楚國接壤,西邊與韓國接壤,北邊與趙國接壤,東邊與齊國接壤,士兵戍守四方,守衛邊境堡壘的不少於十萬人。魏國的地勢,本來就是個戰場。魏國如果與楚國交好而不和齊國交好,那麽齊國就會攻打它的東邊;東邊與齊國交好而不和趙國交好,那麽趙國就會攻打它的北邊;不和韓國聯合,那麽韓國就會攻打它的西邊;不與楚國親近,那麽楚國就會攻打它的南邊:這就是所說的四分五裂的形勢啊。況且那些主張合縱的人,是想通過這種辦法來安定國家、尊崇君主、增強軍隊、顯揚名聲啊。現在主張合縱的人想統一天下,約定為兄弟盟國,在洹水之上宰殺白馬結盟,以此來相互約束。然而即使是同胞兄弟,有著同一父母,還有爭奪錢財的時候,現在卻想依靠欺詐虛偽、反複無常的蘇秦遺留下來的計謀,它不能成功是很明顯的了。大王您不侍奉秦國,秦國就會出兵攻打河外,占據卷、衍、酸棗等地,劫持衛國奪取陽晉,這樣趙國就不能南下,趙國不能南下那麽魏國就不能北上,魏國不能北上那麽合縱的通道就斷絕了,合縱通道斷絕了,那麽大王您的國家想要不危險就不可能了。秦國折服韓國後再來攻打魏國,韓國畏懼秦國,秦國和韓國聯合為一體,魏國的滅亡很快就會到來了。這就是我為大王您擔憂的事啊。為大王您考慮,不如侍奉秦國。侍奉秦國的話,楚國、韓國必然不敢輕舉妄動。沒有楚國、韓國的禍患,大王您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國家也必然沒有憂患了。而且秦國最想削弱的國家莫過於楚國,而能夠削弱楚國的國家莫過於魏國。楚國雖然有富足強大的名聲,但實際上很空虛。它的士兵雖然多,然而容易逃跑、敗退,不能頑強作戰。如果出動魏國全部的兵力向南攻打楚國,一定能取勝。割取楚國的土地來使魏國受益,虧損楚國來讓秦國滿意,轉嫁災禍來安定國家,這是好事啊。大王您不聽從我的建議,秦國就會出動軍隊向東攻打,到那時,即使您想侍奉秦國,也不可能了。況且那些主張合縱的人大多是言辭激烈卻很少有可信之處,遊說一個諸侯成功就能被封侯,所以天下那些遊說之士沒有不日夜挽起袖子、瞪大眼睛、咬牙切齒地宣揚合縱的好處,來遊說各國君主的。各國君主欣賞他們的口才就被他們的說法所牽製,怎能不被迷惑呢。我聽說,堆積羽毛可以壓沉船隻,眾多輕物能壓斷車軸,眾人的言論可以熔化金屬,多次誹謗能毀掉一個人,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細考慮,並且準許我辭官離開魏國。”魏哀王於是背棄了合縱盟約,通過張儀請求與秦國講和。張儀迴到秦國,又做了秦國的相國。三年後,魏國又背棄秦國,重新加入合縱聯盟。秦國攻打魏國,攻取了曲沃。第二年,魏國又侍奉秦國了。
張儀欺楚:
秦國想要攻打齊國,而齊國和楚國合縱相親,於是張儀前往楚國出任相國。楚懷王聽說張儀來了,騰出上等的館舍親自安排他住宿,說:“我們這個偏僻落後的國家,您有什麽指教呢?”張儀遊說楚王說:“大王您要是真能聽從我的建議,關閉關卡,和齊國斷絕盟約,我就請求秦王獻給您商於一帶六百裏的土地,讓秦國的女子做您打掃房屋的小妾,秦楚兩國互通婚姻,長久地結為兄弟之國。這樣做,既能在北麵削弱齊國,又能在西麵使秦國受益,沒有比這更有利的計策了。”楚王非常高興,就答應了。大臣們都來祝賀,隻有陳軫來表示哀悼。楚王生氣地說:“我不用興師動眾就能得到六百裏土地,大臣們都來祝賀,隻有你表示哀悼,這是為什麽呢?”陳軫迴答說:“不是這樣的,在我看來,商於的土地得不到,而且齊國和秦國會聯合起來,齊國和秦國一旦聯合,禍患必然就會到來了。”楚王說:“有什麽說法嗎?”陳軫迴答說:“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是因為楚國和齊國聯合。現在如果關閉關卡,和齊國斷絕盟約,那麽楚國就孤立了。秦國怎麽會貪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而送給它商於六百裏土地呢?張儀迴到秦國後,一定會背棄大王您的,這樣一來,在北麵斷絕了和齊國的交情,在西麵又惹出禍患,而且兩國的軍隊必然都會打過來。善於為大王您考慮的話,不如暗中與齊國聯合,而表麵上和它斷絕關係,派人跟著張儀。如果他真給我們土地,那時再和齊國徹底斷絕關係也不晚。如果不給我們土地,我們就和齊國暗中謀劃對策。”楚王說:“希望你閉上嘴,不要再多說了,等著我得到土地吧。”於是把相國的印信授予張儀,還送給他豐厚的財物。接著就關閉關卡,和齊國斷絕了盟約,派一名將軍跟著張儀。張儀迴到秦國後,假裝沒拉住車上的繩索而從車上掉下來,三個月不上朝。楚王聽說後,說:“張儀是覺得我和齊國斷絕關係還不夠徹底吧?”於是派勇士到宋國,借了宋國的符節,到北方去辱罵齊王。齊王大怒,委屈自己,向秦國表示屈服。秦國和齊國的交情恢複了,張儀這才上朝,對楚國的使者說:“我有六裏的封地,願意把它獻給楚王身邊的人。”楚國使者說:“我奉楚王的命令,來接收商於六百裏土地的,沒聽說過是六裏。”使者迴去報告楚王,楚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陳軫說:“我現在可以開口說話了吧。攻打秦國不如割讓土地反過來賄賂秦國,和秦國聯合起來去攻打齊國,這樣我們雖然割讓土地給了秦國,卻能從齊國那裏得到補償,楚國還可以保存下來。”楚王不聽,最終還是發兵,派將軍屈匄攻打秦國。秦國和齊國一起攻打楚國,斬殺楚軍八萬人,殺死了屈匄,接著又攻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楚國又增派軍隊襲擊秦國,到了藍田,和秦國大戰一場,結果楚軍大敗,於是楚國割讓兩座城池給秦國來求和。秦國要挾楚國,想要得到黔中之地,想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來交換。楚王說:“我不願意交換土地,願意得到張儀,然後獻出黔中之地。”秦王想派張儀去,又不忍心說出口。張儀卻請求前往。秦惠王說:“那個楚王正惱怒你背棄了商於六百裏土地的承諾,他是想殺了你才甘心啊。”張儀說:“秦國強大,楚國弱小,我和靳尚關係好,靳尚又能侍奉楚王的夫人鄭袖,鄭袖說的楚王都會聽從。
張儀是魏國人。起初,他曾和蘇秦一起師從鬼穀先生,學習遊說之術,蘇秦自認為比不上張儀。張儀學成後就去遊說諸侯了。他曾跟隨楚國的相國一起飲酒,不久楚國相國丟了一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且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相國您的玉璧。”於是一起抓住張儀,拷打了幾百下,張儀始終不承認,最後隻好把他放了。他的妻子說:“唉!你要是不讀書去遊說,怎麽會遭受這樣的恥辱呢?”張儀對妻子說:“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妻子笑著說:“舌頭還在呀。”張儀說:“這就夠了。”
蘇秦已經說服趙王實行合縱聯盟,然而擔心秦國攻打諸侯,破壞盟約而辜負自己的努力,想著沒有誰能到秦國去為自己所用,於是派人暗中引導張儀,說:“你當初和蘇秦關係好,現在蘇秦已經當權,你為什麽不去他那裏走走,來實現你的願望呢?”張儀於是前往趙國,遞上名帖求見蘇秦。蘇秦卻告誡守門人不要為他通報,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開。過了些日子才接見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仆人和小妾吃的飯菜,接著又多次責備他說:“憑你的才能,竟讓自己窮困潦倒、受辱到這般地步。我難道不能說句話讓你富貴起來嗎?隻是你不值得我收留罷了。”張儀隻好告辭離開。張儀來的時候,本以為是老朋友了,能得到好處,沒想到反而遭受侮辱,非常生氣,想到諸侯中沒有誰值得去侍奉,隻有秦國能讓趙國吃苦頭,於是就前往秦國了。蘇秦過後告訴他的門客說:“張儀是天下的賢士,我大概比不上他。現在我有幸先被任用,而能掌握秦國大權的,隻有張儀才行。但他貧窮,沒有進身的憑借。我怕他貪圖小利而不能成就大業,所以故意召他來羞辱他,以此來激發他的鬥誌。你替我暗中幫助他。”於是蘇秦稟明趙王,拿出金錢、財物、車馬,派人暗中跟隨張儀,和他住同一個旅店,漸漸地接近他,供給他車馬和金錢,凡是他需要用的,都供給他,卻不告訴他實情。張儀於是得以見到秦惠王。秦惠王任命他為客卿,和他一起商議攻打諸侯的事。蘇秦的門客這才告辭離去。張儀說:“依靠您我才得以顯貴,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麽要離開呢?”門客說:“我並不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盟約,認為除了您沒有人能掌握秦國大權,所以故意激怒您,又派我暗中供給您錢財,這都是蘇先生的計謀。現在您已經被任用了,請讓我迴去匯報。”張儀說:“哎呀,這些計謀本來我都在運用卻沒察覺,我比不上蘇先生,這是很明顯的了!我剛剛被任用,怎麽能謀劃攻打趙國呢?請替我感謝蘇先生,隻要蘇先生在,我張儀哪敢妄言呢!況且有蘇先生在,我又怎能有什麽作為呢!”
張儀相秦:
張儀做了秦國相國後,寫了一篇討伐檄文送給楚國相國,說:“當初我跟你一起飲酒,我並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好好守住你的國家吧,我反而要去盜取你的城池了!”
苴國和蜀國相互攻打,都來向秦國告急。秦惠王想發兵去攻打蜀國,又認為蜀道艱險狹窄,難以到達,而這時韓國又來侵犯秦國,秦惠王想先攻打韓國,後攻打蜀國,擔心這樣做不利;想先攻打蜀國,又怕韓國趁秦國疲憊時來襲擊。猶豫再三,拿不定主意。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麵前爭論起來,司馬錯主張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攻打韓國。”秦惠王說:“請說說你的理由。”張儀說:“我們先親近魏國,交好楚國,然後出兵三川,堵塞什穀的入口,擋住屯留的要道,讓魏國斷絕南陽的交通,楚國逼近南鄭,秦國攻打新城、宜陽,逼近東西二周的城郊,聲討周王的罪過,再侵占楚國、魏國的土地。周王自知無法挽救,一定會獻出九鼎寶器。我們占有了九鼎,掌握了地圖和戶籍,挾持周天子來向天下發號施令,天下就沒有人敢不聽從,這才是成就王業的辦法啊。如今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屬於戎狄之類,我們興師動眾去攻打它,不足以成就威名,得到它的土地也沒有多大好處。我聽說爭名要在朝廷上爭,爭利要在集市上爭。如今三川、周室,就如同天下的朝廷和集市,大王卻不去爭奪,反而去爭奪戎狄之地,這離成就王業就太遠了。”司馬錯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想要使國家富強的人一定要開拓疆土,想要使軍隊強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成就王業的人一定要廣施恩德,這三個條件具備了,王業也就隨之而來了。如今大王的土地狹小,百姓貧窮,所以我希望先從容易的事情做起。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卻是戎狄的首領,有像夏桀、商紂時一樣的內亂。用秦國的力量去攻打它,就好像豺狼驅趕羊群一樣容易。得到它的土地足以擴大秦國的疆域,奪取它的財物足以使百姓富足、使軍隊得到修繕,不損傷多少人就能使它屈服。攻克一個國家而天下人不認為秦國殘暴,獲取了西方的全部利益而天下人不認為秦國貪婪,這樣我們一舉就能名利雙收,而且還有禁止暴亂的美名。現在如果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這是個惡名,而且未必能得到好處,又會落得個不義的名聲,去攻打天下人都不想攻打的對象,這太危險了。請讓我說說其中的緣由:周室,是天下的宗室;齊國,是韓國的盟國。周室自知要失去九鼎,韓國自知要失去三川,它們將會齊心合力,依靠齊國、趙國,向楚國、魏國求救,把九鼎送給楚國,把土地送給魏國,大王是無法阻止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危險啊。不如先攻打蜀國穩妥。”秦惠王說:“好,我聽你的。”終於起兵攻打蜀國,用了十個月就攻占了蜀國,於是平定了蜀國,把蜀王貶為侯,又派陳莊去做蜀相。蜀國歸屬秦國後,秦國因此更加強大、富裕,更加輕視諸侯了。
秦惠王十年,派公子華和張儀圍攻蒲陽,蒲陽投降了。張儀趁機建議秦王把蒲陽歸還給魏國,還派公子繇到魏國做人質。張儀又趁機遊說魏王說:“秦王對待魏國非常優厚,魏國可不能不講禮節呀。”魏國於是送上上郡、少梁兩地,來答謝秦惠王。秦惠王就任命張儀為相國,把少梁改名為夏陽。張儀做秦國相國四年,擁戴秦惠王稱王。過了一年,張儀擔任秦國將領,攻取了陝邑。修築了上郡的要塞。此後兩年,張儀又和齊國、楚國的相國在齧桑會麵。張儀從東邊迴來後被免去相國職務,到魏國做相國,目的是為秦國打算,想讓魏國先侍奉秦國,然後讓諸侯們效仿。魏王不肯聽從張儀。秦王很生氣,出兵攻取了魏國的曲沃、平周,又暗中更加優厚地對待張儀。張儀很慚愧,沒有辦法迴報秦王。張儀留在魏國四年後,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張儀又去遊說魏哀王,魏哀王也不聽從。於是張儀暗中讓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和秦國交戰,戰敗了。第二年,齊國又在觀津打敗了魏國。秦國又想攻打魏國,先打敗了韓國申差的軍隊,斬殺八萬人,諸侯們都很震驚害怕。這時張儀又遊說魏王說:“魏國的疆土縱橫不到一千裏,士兵不過三十萬。地勢平坦,四方諸侯都能通過,沒有高山大河的阻隔。從鄭國到魏國大梁隻有二百多裏,車輛奔馳,行人奔跑,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到達。魏國南邊與楚國接壤,西邊與韓國接壤,北邊與趙國接壤,東邊與齊國接壤,士兵戍守四方,守衛邊境堡壘的不少於十萬人。魏國的地勢,本來就是個戰場。魏國如果與楚國交好而不和齊國交好,那麽齊國就會攻打它的東邊;東邊與齊國交好而不和趙國交好,那麽趙國就會攻打它的北邊;不和韓國聯合,那麽韓國就會攻打它的西邊;不與楚國親近,那麽楚國就會攻打它的南邊:這就是所說的四分五裂的形勢啊。況且那些主張合縱的人,是想通過這種辦法來安定國家、尊崇君主、增強軍隊、顯揚名聲啊。現在主張合縱的人想統一天下,約定為兄弟盟國,在洹水之上宰殺白馬結盟,以此來相互約束。然而即使是同胞兄弟,有著同一父母,還有爭奪錢財的時候,現在卻想依靠欺詐虛偽、反複無常的蘇秦遺留下來的計謀,它不能成功是很明顯的了。大王您不侍奉秦國,秦國就會出兵攻打河外,占據卷、衍、酸棗等地,劫持衛國奪取陽晉,這樣趙國就不能南下,趙國不能南下那麽魏國就不能北上,魏國不能北上那麽合縱的通道就斷絕了,合縱通道斷絕了,那麽大王您的國家想要不危險就不可能了。秦國折服韓國後再來攻打魏國,韓國畏懼秦國,秦國和韓國聯合為一體,魏國的滅亡很快就會到來了。這就是我為大王您擔憂的事啊。為大王您考慮,不如侍奉秦國。侍奉秦國的話,楚國、韓國必然不敢輕舉妄動。沒有楚國、韓國的禍患,大王您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國家也必然沒有憂患了。而且秦國最想削弱的國家莫過於楚國,而能夠削弱楚國的國家莫過於魏國。楚國雖然有富足強大的名聲,但實際上很空虛。它的士兵雖然多,然而容易逃跑、敗退,不能頑強作戰。如果出動魏國全部的兵力向南攻打楚國,一定能取勝。割取楚國的土地來使魏國受益,虧損楚國來讓秦國滿意,轉嫁災禍來安定國家,這是好事啊。大王您不聽從我的建議,秦國就會出動軍隊向東攻打,到那時,即使您想侍奉秦國,也不可能了。況且那些主張合縱的人大多是言辭激烈卻很少有可信之處,遊說一個諸侯成功就能被封侯,所以天下那些遊說之士沒有不日夜挽起袖子、瞪大眼睛、咬牙切齒地宣揚合縱的好處,來遊說各國君主的。各國君主欣賞他們的口才就被他們的說法所牽製,怎能不被迷惑呢。我聽說,堆積羽毛可以壓沉船隻,眾多輕物能壓斷車軸,眾人的言論可以熔化金屬,多次誹謗能毀掉一個人,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細考慮,並且準許我辭官離開魏國。”魏哀王於是背棄了合縱盟約,通過張儀請求與秦國講和。張儀迴到秦國,又做了秦國的相國。三年後,魏國又背棄秦國,重新加入合縱聯盟。秦國攻打魏國,攻取了曲沃。第二年,魏國又侍奉秦國了。
張儀欺楚:
秦國想要攻打齊國,而齊國和楚國合縱相親,於是張儀前往楚國出任相國。楚懷王聽說張儀來了,騰出上等的館舍親自安排他住宿,說:“我們這個偏僻落後的國家,您有什麽指教呢?”張儀遊說楚王說:“大王您要是真能聽從我的建議,關閉關卡,和齊國斷絕盟約,我就請求秦王獻給您商於一帶六百裏的土地,讓秦國的女子做您打掃房屋的小妾,秦楚兩國互通婚姻,長久地結為兄弟之國。這樣做,既能在北麵削弱齊國,又能在西麵使秦國受益,沒有比這更有利的計策了。”楚王非常高興,就答應了。大臣們都來祝賀,隻有陳軫來表示哀悼。楚王生氣地說:“我不用興師動眾就能得到六百裏土地,大臣們都來祝賀,隻有你表示哀悼,這是為什麽呢?”陳軫迴答說:“不是這樣的,在我看來,商於的土地得不到,而且齊國和秦國會聯合起來,齊國和秦國一旦聯合,禍患必然就會到來了。”楚王說:“有什麽說法嗎?”陳軫迴答說:“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是因為楚國和齊國聯合。現在如果關閉關卡,和齊國斷絕盟約,那麽楚國就孤立了。秦國怎麽會貪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而送給它商於六百裏土地呢?張儀迴到秦國後,一定會背棄大王您的,這樣一來,在北麵斷絕了和齊國的交情,在西麵又惹出禍患,而且兩國的軍隊必然都會打過來。善於為大王您考慮的話,不如暗中與齊國聯合,而表麵上和它斷絕關係,派人跟著張儀。如果他真給我們土地,那時再和齊國徹底斷絕關係也不晚。如果不給我們土地,我們就和齊國暗中謀劃對策。”楚王說:“希望你閉上嘴,不要再多說了,等著我得到土地吧。”於是把相國的印信授予張儀,還送給他豐厚的財物。接著就關閉關卡,和齊國斷絕了盟約,派一名將軍跟著張儀。張儀迴到秦國後,假裝沒拉住車上的繩索而從車上掉下來,三個月不上朝。楚王聽說後,說:“張儀是覺得我和齊國斷絕關係還不夠徹底吧?”於是派勇士到宋國,借了宋國的符節,到北方去辱罵齊王。齊王大怒,委屈自己,向秦國表示屈服。秦國和齊國的交情恢複了,張儀這才上朝,對楚國的使者說:“我有六裏的封地,願意把它獻給楚王身邊的人。”楚國使者說:“我奉楚王的命令,來接收商於六百裏土地的,沒聽說過是六裏。”使者迴去報告楚王,楚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陳軫說:“我現在可以開口說話了吧。攻打秦國不如割讓土地反過來賄賂秦國,和秦國聯合起來去攻打齊國,這樣我們雖然割讓土地給了秦國,卻能從齊國那裏得到補償,楚國還可以保存下來。”楚王不聽,最終還是發兵,派將軍屈匄攻打秦國。秦國和齊國一起攻打楚國,斬殺楚軍八萬人,殺死了屈匄,接著又攻取了丹陽、漢中的土地。楚國又增派軍隊襲擊秦國,到了藍田,和秦國大戰一場,結果楚軍大敗,於是楚國割讓兩座城池給秦國來求和。秦國要挾楚國,想要得到黔中之地,想用武關以外的土地來交換。楚王說:“我不願意交換土地,願意得到張儀,然後獻出黔中之地。”秦王想派張儀去,又不忍心說出口。張儀卻請求前往。秦惠王說:“那個楚王正惱怒你背棄了商於六百裏土地的承諾,他是想殺了你才甘心啊。”張儀說:“秦國強大,楚國弱小,我和靳尚關係好,靳尚又能侍奉楚王的夫人鄭袖,鄭袖說的楚王都會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