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999 年-1062 年 7 月 3 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北宋官員。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曆:
早年:包拯出生於官僚家庭,父親是虞部員外郎包令儀。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天聖五年(1027 年)得中進士甲科,授大理評事,最初任建昌縣知縣,但因父母年邁,他辭去官職迴家照料父母。數年後父母相繼離世,包拯於景佑三年(1036 年)才正式踏入仕途,擔任天長知縣。
為官曆程:在為官期間,包拯曆任多個官職,包括監察禦史裏行、監察禦史、契丹正旦使、三司戶部副使、河北都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知諫院、權知開封府、三司使、樞密副使等。
2. 主要貢獻:
政治方麵:
彈劾權貴:他不畏權貴,彈劾了許多不法官員,如販賣私鹽的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濫用酷刑的王逵、宰相宋庠、舒王趙元佑的女婿郭承佑和仁宗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等,“包彈”之語也因此布天下。
舉薦人才:對於有才幹有政績者,包拯秉公力薦,如他極力主張複用曾被降任知州的楊邠、王鼎、王綽三人,使他們先後又被起用為荊湖南路轉運使、河北路提點刑獄、江西路提點刑獄。
提出改革建議:主張嚴格選拔官員,裁汰冗雜,對年滿 70 歲者應強令致仕以解決冗官問題;停止招募士兵,揀斥老弱以解決冗兵問題;選練精兵強將,訓練義勇以充實邊備,防禦契丹等,其建言多為朝廷所采納。
地方治理:
端州任上:端州盛產硯石,包拯到任後嚴令按照進貢數量製作和征收硯台,離任時未帶走一方硯,深受百姓稱頌。
開封府任上:改革訴訟程序,撤銷“門牌司”,百姓可直接上堂投訴申冤;為解決惠民河河水泛濫問題,他下令拆除兩岸私占土地的建築以疏通河道,並通過實地測量、驗證地契,打擊了偽造地契的行為。
任三司使期間:改變過去做法,設立市場,公私實行公平買賣,避免百姓受侵擾;釋放了因欠金錢布匹而被拘禁的司裏吏員及其妻子兒女。
3. 個人特點:
廉潔公正:包拯以廉潔著稱,他的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品質深受百姓愛戴和敬仰,被尊稱為“包青天”。他還訂立了《家訓》,將“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的觀念教之於後代。
執法嚴峻:在執法時,包拯鐵麵無私,秉公處事,不徇私情,無論是對宗族親舊還是皇後、國戚、將帥的不法行為,都極力主張繩之以法。
4. 後世影響:
文化傳承:包拯的事跡被後世廣為傳頌,成為清官的典型代表,在元雜劇、明清話本、小說等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藝術的典型塑造,使包拯成為中國民間的正直之神。
精神象征:他的精神對後世官員的為官之道和道德操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象征。
總之,包拯是北宋時期一位傑出的官員,他的貢獻和精神對中國曆史和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狄青(1008 年 - 1057 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人,是北宋時期的名將,為唐朝宰相狄仁傑之後。其主要經曆如下:
1. 早年經曆:
狄青出身貧寒,16 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臉上刺有金印。後來,他憑借擅長騎射的本領,成為了禦馬直的一名騎兵,後選做散直。
2. 抗擊西夏: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 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夏國,宋廷與西夏開始了長期的戰爭。狄青在戰爭中表現英勇,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土兵奪關斬將。他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人。在 4 年時間裏,參加了大小 25 次戰役,身中 8 箭,但從不畏怯。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麵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聲名也隨之大振。
狄青的表現受到了戍邊名臣範仲淹、韓琦的器重,範仲淹教他讀《左氏春秋》,狄青從此改變誌趣,讀起書來,終於精通秦漢以來將帥的兵法,更加知名。他也因此一路晉升,累遷至彰化軍節度使等職。
3. 平定儂智高之亂:
皇佑四年(1052 年),廣西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個州,包圍廣州城,嶺外一帶騷動不安。宋軍多次征討無果,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
狄青受命之後,整肅軍紀,處死了不聽號令擅自出擊導致大敗的將領陳曙等人,使軍威大振。他還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了大批的糧草。之後,他趁敵不備,突然把軍隊分為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昆侖關,占取了有利地形,大敗叛軍,追擊了五十裏,斬了數千首級。儂智高在夜間縱火燒城後逃走。狄青收複邕州,殲敵萬餘人。
4. 擔任樞密使及結局:
班師迴朝後,狄青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樞密使。但由於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狄青受到文官集團的排擠。諫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並且多次發光等事,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他的聲譽,但皇上沒有答複。
嘉佑年間,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間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降狄青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離京出任陳州知州。到陳州之後,朝廷仍不放心,每半個月就遣中使前去,名曰撫問,實則監視。狄青已被謠言中傷搞得惶惶不安,“驚疑終日”。嘉佑二年(1057 年)二月,狄青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
總的來說,狄青是北宋時期一位傑出的將領,他為保衛北宋的邊疆安全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軍事才能和英勇表現得到了後世的認可和讚譽,但他的悲劇結局也反映了北宋時期武將的艱難處境。
宋仁宗趙禎(公元1010 年 5 月 30 日 -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原名趙受益,是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公元1022 年 3 月 23 日 -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在位),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個兒子,母親是李宸妃。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早年經曆:
宋仁宗趙禎從小被宋真宗趙恆的章獻皇後收養為養子。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 年)被封為慶國公,次年被封為壽春郡王,曾在資善堂進行講學活動。天禧元年(公元1017 年)兼任中書令,次年進封為升王。天禧二年(公元1018 年)被立為皇太子,趙受益改名為趙禎。
2. 太後輔政與親政:
乾興元年(1022 年)宋真宗趙恆駕崩,趙禎即位,因年幼,軍國大事全憑劉太後做主,這是劉太後的專政時期。明道二年(公元1033 年)三月,劉太後病逝,趙禎開始親政。
3. 政治作為:
推行新政:慶曆三年(公元1043 年),為了改變北宋多年以來的積貧積弱現象,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參知政事範仲淹展開“慶曆新政”,采取了精貢舉、抑僥幸、重農桑等重要措施,但因反對勢力的阻礙最終失敗。
善於納諫:宋仁宗在位期間,虛心納諫,能夠聽取大臣的意見。例如,禦史包拯曾多次犯顏直諫,甚至口水濺到宋仁宗臉上,他也依然能接受包拯的建議。
官員選拔與管理:他重視官員的選拔和考核,下詔改革官員的考績方法,對官員的升遷進行更嚴格的評估;還推行了一些選拔地方官員的政策,選舉了一大批優秀的地方官員。
4. 對外關係:
與西夏的戰爭與和議:景佑五年(公元1038 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夏關係破裂,雙方爆發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役,宋軍連遭慘敗。之後在慶曆四年(1044 年)五月,宋夏簽訂和約,元昊取消帝號,宋仁宗冊封他為夏國主,北宋每年賜給夏絹、銀、茶等物資,史稱“慶曆和議”。
對遼的態度:宋仁宗時期,北邊遼朝要求增加歲幣,宋仁宗同意了這一要求。
5. 個人品德與仁政:
個人品德方麵:宋仁宗性情寬厚,不事奢華,能夠約束自己。例如,他拒絕擴大禦苑,穿洗過的衣服,宮殿裝飾不用昂貴絲織品,夜裏餓了想吃燒羊寧可忍著,這些做法減輕了國庫的負擔。
仁政舉措:他對百姓仁慈,曾因天災下罪己詔,表示政策的錯是自己的問題,跟百姓無關,還親自出宮祈禱降雨,拒絕用傘蓋保護,在烈日下暴曬,以表示渴望救百姓於水火的恆心。
6. 文化成就:
宋仁宗時期,科技文化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四大發明中,有三個在宋朝時得到了完成和發展。而且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代替了金屬貨幣的流通,大大推動了商業貿易的發展和繁榮。同時,宋詞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湧現出了歐陽修、範仲淹、蘇軾、蘇轍等眾多文學大家。
宋仁宗趙禎在位四十二年,雖然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他的仁厚、節儉以及對國家的治理使得百姓們安居樂業,很少受到戰亂的侵擾,他在位期間人才輩出,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受到曆代曆史學家和政治家的稱讚。
“慶曆和議”是中國北宋和西夏於慶曆四年(公元1044 年)簽訂的和平條約。以下是關於它的詳細介紹:
1. 簽訂背景:
西夏方麵:宋寶元元年(1038 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宋朝不承認元昊的皇帝地位以及西夏的獨立地位,雙方矛盾加劇。此後,西夏雖在延州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等戰役中取得勝利,但由於其國力有限,戰爭造成的損耗嚴重,且因宋夏貿易中斷,西夏麵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生活必需品供應短缺,國內也出現諸多反對戰爭的聲音。
北宋方麵:宋朝在與西夏的戰爭中連遭慘敗,損失巨大,但宋朝的綜合國力仍強於西夏,且在範仲淹等人的經略下,軍事防禦能力得到明顯加強。同時,北宋也麵臨著來自北方契丹的威脅,不想兩線作戰。
2. 主要內容:
元昊取消帝號,向宋稱臣,宋朝冊封其為夏國主,賜金塗銀印,允許其自置官屬;
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
此後,若雙方邊境之民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
宋夏戰爭中西夏所占領的宋朝領土栲栳、鐮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區全部從中間劃界;
雙方在本國領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
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另外,每年還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
3. 影響:
積極方麵:
維持了和平局麵:和議達成後,北宋與西夏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期間雖然兩國仍時有戰事,但關係總體上趨於穩定,減少了雙方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兩國人民創造了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
促進了經濟交流:和議之後,雙方重新開放了邊境貿易市場,恢複了雙邊貿易。宋朝的糧食、茶葉、手工業產品等流入西夏,西夏的青白鹽及畜產品等進入宋朝,促進了兩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消極方麵:
加重了北宋的經濟負擔:北宋每年需要向西夏提供大量的“歲賜”,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的財政負擔,也成為北宋“積貧積弱”局麵的一個因素。
西夏的獨立性增強:雖然西夏在名義上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在國內仍保持著獨立的統治,元昊奉行外王內帝的政策,西夏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仍保持著較高的自主性。
1. 生平經曆:
早年:包拯出生於官僚家庭,父親是虞部員外郎包令儀。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天聖五年(1027 年)得中進士甲科,授大理評事,最初任建昌縣知縣,但因父母年邁,他辭去官職迴家照料父母。數年後父母相繼離世,包拯於景佑三年(1036 年)才正式踏入仕途,擔任天長知縣。
為官曆程:在為官期間,包拯曆任多個官職,包括監察禦史裏行、監察禦史、契丹正旦使、三司戶部副使、河北都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知諫院、權知開封府、三司使、樞密副使等。
2. 主要貢獻:
政治方麵:
彈劾權貴:他不畏權貴,彈劾了許多不法官員,如販賣私鹽的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濫用酷刑的王逵、宰相宋庠、舒王趙元佑的女婿郭承佑和仁宗張貴妃的伯父張堯佐等,“包彈”之語也因此布天下。
舉薦人才:對於有才幹有政績者,包拯秉公力薦,如他極力主張複用曾被降任知州的楊邠、王鼎、王綽三人,使他們先後又被起用為荊湖南路轉運使、河北路提點刑獄、江西路提點刑獄。
提出改革建議:主張嚴格選拔官員,裁汰冗雜,對年滿 70 歲者應強令致仕以解決冗官問題;停止招募士兵,揀斥老弱以解決冗兵問題;選練精兵強將,訓練義勇以充實邊備,防禦契丹等,其建言多為朝廷所采納。
地方治理:
端州任上:端州盛產硯石,包拯到任後嚴令按照進貢數量製作和征收硯台,離任時未帶走一方硯,深受百姓稱頌。
開封府任上:改革訴訟程序,撤銷“門牌司”,百姓可直接上堂投訴申冤;為解決惠民河河水泛濫問題,他下令拆除兩岸私占土地的建築以疏通河道,並通過實地測量、驗證地契,打擊了偽造地契的行為。
任三司使期間:改變過去做法,設立市場,公私實行公平買賣,避免百姓受侵擾;釋放了因欠金錢布匹而被拘禁的司裏吏員及其妻子兒女。
3. 個人特點:
廉潔公正:包拯以廉潔著稱,他的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品質深受百姓愛戴和敬仰,被尊稱為“包青天”。他還訂立了《家訓》,將“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的觀念教之於後代。
執法嚴峻:在執法時,包拯鐵麵無私,秉公處事,不徇私情,無論是對宗族親舊還是皇後、國戚、將帥的不法行為,都極力主張繩之以法。
4. 後世影響:
文化傳承:包拯的事跡被後世廣為傳頌,成為清官的典型代表,在元雜劇、明清話本、小說等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藝術的典型塑造,使包拯成為中國民間的正直之神。
精神象征:他的精神對後世官員的為官之道和道德操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象征。
總之,包拯是北宋時期一位傑出的官員,他的貢獻和精神對中國曆史和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狄青(1008 年 - 1057 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人,是北宋時期的名將,為唐朝宰相狄仁傑之後。其主要經曆如下:
1. 早年經曆:
狄青出身貧寒,16 歲時,因其兄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臉上刺有金印。後來,他憑借擅長騎射的本領,成為了禦馬直的一名騎兵,後選做散直。
2. 抗擊西夏: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 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夏國,宋廷與西夏開始了長期的戰爭。狄青在戰爭中表現英勇,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土兵奪關斬將。他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人。在 4 年時間裏,參加了大小 25 次戰役,身中 8 箭,但從不畏怯。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麵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聲名也隨之大振。
狄青的表現受到了戍邊名臣範仲淹、韓琦的器重,範仲淹教他讀《左氏春秋》,狄青從此改變誌趣,讀起書來,終於精通秦漢以來將帥的兵法,更加知名。他也因此一路晉升,累遷至彰化軍節度使等職。
3. 平定儂智高之亂:
皇佑四年(1052 年),廣西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個州,包圍廣州城,嶺外一帶騷動不安。宋軍多次征討無果,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行。
狄青受命之後,整肅軍紀,處死了不聽號令擅自出擊導致大敗的將領陳曙等人,使軍威大振。他還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從各地調撥、屯集了大批的糧草。之後,他趁敵不備,突然把軍隊分為先、中、後三軍,自己親率先軍火速出擊,一舉奪得昆侖關,占取了有利地形,大敗叛軍,追擊了五十裏,斬了數千首級。儂智高在夜間縱火燒城後逃走。狄青收複邕州,殲敵萬餘人。
4. 擔任樞密使及結局:
班師迴朝後,狄青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樞密使。但由於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狄青受到文官集團的排擠。諫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並且多次發光等事,認為這是不祥之兆,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他的聲譽,但皇上沒有答複。
嘉佑年間,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間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降狄青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離京出任陳州知州。到陳州之後,朝廷仍不放心,每半個月就遣中使前去,名曰撫問,實則監視。狄青已被謠言中傷搞得惶惶不安,“驚疑終日”。嘉佑二年(1057 年)二月,狄青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
總的來說,狄青是北宋時期一位傑出的將領,他為保衛北宋的邊疆安全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軍事才能和英勇表現得到了後世的認可和讚譽,但他的悲劇結局也反映了北宋時期武將的艱難處境。
宋仁宗趙禎(公元1010 年 5 月 30 日 -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原名趙受益,是北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公元1022 年 3 月 23 日 - 公元 1063 年 4 月 30 日在位),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個兒子,母親是李宸妃。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早年經曆:
宋仁宗趙禎從小被宋真宗趙恆的章獻皇後收養為養子。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 年)被封為慶國公,次年被封為壽春郡王,曾在資善堂進行講學活動。天禧元年(公元1017 年)兼任中書令,次年進封為升王。天禧二年(公元1018 年)被立為皇太子,趙受益改名為趙禎。
2. 太後輔政與親政:
乾興元年(1022 年)宋真宗趙恆駕崩,趙禎即位,因年幼,軍國大事全憑劉太後做主,這是劉太後的專政時期。明道二年(公元1033 年)三月,劉太後病逝,趙禎開始親政。
3. 政治作為:
推行新政:慶曆三年(公元1043 年),為了改變北宋多年以來的積貧積弱現象,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參知政事範仲淹展開“慶曆新政”,采取了精貢舉、抑僥幸、重農桑等重要措施,但因反對勢力的阻礙最終失敗。
善於納諫:宋仁宗在位期間,虛心納諫,能夠聽取大臣的意見。例如,禦史包拯曾多次犯顏直諫,甚至口水濺到宋仁宗臉上,他也依然能接受包拯的建議。
官員選拔與管理:他重視官員的選拔和考核,下詔改革官員的考績方法,對官員的升遷進行更嚴格的評估;還推行了一些選拔地方官員的政策,選舉了一大批優秀的地方官員。
4. 對外關係:
與西夏的戰爭與和議:景佑五年(公元1038 年)西夏元昊稱帝,宋夏關係破裂,雙方爆發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役,宋軍連遭慘敗。之後在慶曆四年(1044 年)五月,宋夏簽訂和約,元昊取消帝號,宋仁宗冊封他為夏國主,北宋每年賜給夏絹、銀、茶等物資,史稱“慶曆和議”。
對遼的態度:宋仁宗時期,北邊遼朝要求增加歲幣,宋仁宗同意了這一要求。
5. 個人品德與仁政:
個人品德方麵:宋仁宗性情寬厚,不事奢華,能夠約束自己。例如,他拒絕擴大禦苑,穿洗過的衣服,宮殿裝飾不用昂貴絲織品,夜裏餓了想吃燒羊寧可忍著,這些做法減輕了國庫的負擔。
仁政舉措:他對百姓仁慈,曾因天災下罪己詔,表示政策的錯是自己的問題,跟百姓無關,還親自出宮祈禱降雨,拒絕用傘蓋保護,在烈日下暴曬,以表示渴望救百姓於水火的恆心。
6. 文化成就:
宋仁宗時期,科技文化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四大發明中,有三個在宋朝時得到了完成和發展。而且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代替了金屬貨幣的流通,大大推動了商業貿易的發展和繁榮。同時,宋詞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湧現出了歐陽修、範仲淹、蘇軾、蘇轍等眾多文學大家。
宋仁宗趙禎在位四十二年,雖然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他的仁厚、節儉以及對國家的治理使得百姓們安居樂業,很少受到戰亂的侵擾,他在位期間人才輩出,為北宋的繁榮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受到曆代曆史學家和政治家的稱讚。
“慶曆和議”是中國北宋和西夏於慶曆四年(公元1044 年)簽訂的和平條約。以下是關於它的詳細介紹:
1. 簽訂背景:
西夏方麵:宋寶元元年(1038 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帝,建立西夏。宋朝不承認元昊的皇帝地位以及西夏的獨立地位,雙方矛盾加劇。此後,西夏雖在延州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等戰役中取得勝利,但由於其國力有限,戰爭造成的損耗嚴重,且因宋夏貿易中斷,西夏麵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生活必需品供應短缺,國內也出現諸多反對戰爭的聲音。
北宋方麵:宋朝在與西夏的戰爭中連遭慘敗,損失巨大,但宋朝的綜合國力仍強於西夏,且在範仲淹等人的經略下,軍事防禦能力得到明顯加強。同時,北宋也麵臨著來自北方契丹的威脅,不想兩線作戰。
2. 主要內容:
元昊取消帝號,向宋稱臣,宋朝冊封其為夏國主,賜金塗銀印,允許其自置官屬;
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
此後,若雙方邊境之民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
宋夏戰爭中西夏所占領的宋朝領土栲栳、鐮刀、南安、承平等地和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區全部從中間劃界;
雙方在本國領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
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七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另外,每年還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
3. 影響:
積極方麵:
維持了和平局麵:和議達成後,北宋與西夏維持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期間雖然兩國仍時有戰事,但關係總體上趨於穩定,減少了雙方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兩國人民創造了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
促進了經濟交流:和議之後,雙方重新開放了邊境貿易市場,恢複了雙邊貿易。宋朝的糧食、茶葉、手工業產品等流入西夏,西夏的青白鹽及畜產品等進入宋朝,促進了兩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
消極方麵:
加重了北宋的經濟負擔:北宋每年需要向西夏提供大量的“歲賜”,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的財政負擔,也成為北宋“積貧積弱”局麵的一個因素。
西夏的獨立性增強:雖然西夏在名義上向北宋稱臣,但實際上在國內仍保持著獨立的統治,元昊奉行外王內帝的政策,西夏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仍保持著較高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