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碧霞施禮相拜:“眾位先生好,小生昭碧霞楚國人士,遊學至此,問安各位前輩”


    其中一位老者,年紀半百:“小姑娘客氣了,年紀輕輕便遊學遠走,勇氣可嘉,稍後半個時辰,我們在講室論學,有驚喜,可以早點來”


    昭碧霞麵帶微笑的說:“好的,多些前輩提醒”


    另一稍微年輕的學者問到:“昭碧霞,姑娘可認識楚國昭氏,昭陽?”


    昭碧霞:“昭陽和我祖父昭明輝乃堂兄弟,我特地拜別了祖父前來稷下求學的”


    老者嗬嗬嗬笑著說道:“好,好,後生可畏……”


    昭碧霞看著眾人嗬嗬一笑,難道他們認識昭陽還有祖父?也隻能尷尬的看著他們幾人。


    老者後又向旁邊的前輩說道“公明,我們走,準備一下稍後的講學內容”


    原來是公明休,旁邊這位年過半百老者難道是孟子


    老者:“小姑娘我們先走了,你自便,學宮裏儒館有我們所著言論,拿這個可以進去閱覽”


    隨後遞過來一個請柬到昭碧霞手上,昭碧霞伸過雙手接住


    “恭送前輩”


    隨後又又細細打量著請柬。抬頭看到幾位先生已經走遠。


    拿著請柬在儒館待了片刻,裏麵擺放著儒家眾名家典籍言論,每一層書架上都標記著年份,主講者,內容很全麵,讓人久久的駐足觀望。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看書的片刻,想起剛剛孟子說的話,這古代最不方便的就是不能時時刻刻看到時辰,憑著感覺提前進入到講室,講室前排稀稀疏疏幾人,看了時辰尚早就有人早早的到了,昭碧霞也挑了一處坐下,不敢過於招搖所以坐在了中間靠前的幾排。


    慢慢的講室的人越來越多,座位慢慢坐滿,很快旁邊的座位坐下了一位白袍男子,見昭碧霞的目光後微笑示以禮貌。


    昭碧霞點頭微笑迴敬。然後掏出準備好的筆墨和絹布。


    眾人期盼著的講學終於開場了,不出所料剛剛遇到的那幾人果然是孟子和他學生以及和他共事的先生。


    前排一人問到:“後麵跟隨著數十輛車,又跟隨著幾百人,在各諸侯國輾轉而接收款待,不覺得這樣很過分嗎?”


    孟子思索著說道:“要是不合理,就是一筐飯也不可以接受;要是合理,就是舜接受堯的天下,也不算過份。你認為這過分了嗎?”


    彭更繼續說道:“不,但讀書人不做事靠人家供養,是不可以的。”


    孟子說:“你不通曉用成效交換之事,以多餘的補充不足的;那麽農民有餘糧,婦女有多餘的布帛就不知道如何交換。你如果通曉這些事,那麽造禮器的梓人、掌土木的匠人、造車輪的輪人、製車廂的輿人都能從你這裏得到吃的。有這樣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友愛,能守先輩君王的道義,以此扶持後來的學者,卻不能從你那裏得到吃的,你為什麽能尊重造禮器的梓人、掌土木的匠人、造車輪的輪人、製車廂的輿人卻輕視為了仁義而奔走的人呢?”


    彭更說:“造禮器的梓人、掌土木的匠人、造車輪的輪人、製車廂的輿人,他們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吃飯;君子追求人生的道路,其目的也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嗎?”


    孟子說:“你何必管動機目的呢?他對你有功績,你可以供養就供養,你是按動機供養人,還是按成效供養人呢?”彭更說:“根據動機。”


    孟子說:“有這樣一個人,他幹活的時候打壞瓦,又亂塗牆,他的目的也是為了求飯吃,你供養他嗎?”


    彭更說:“不。”


    孟子說:“那麽你就不是因人的動機而供養,而是按他的功績而供養了。”


    經過了這一番的開場問答,孟子開始了他今天的講學


    孟子說:“盡自己的善心,就是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覺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養護自己的本性,以此來對待天命。不論壽命是長是短都不改變態度,隻是修身養性等待天命,這就是確立正常命運的方法。”


    眾人安靜的聽著,有的在做記錄,有的在小聲討論。


    孟子見沒有人辯駁和提問繼續說:“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的,順從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運;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牆下麵。盡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


    孟子說:“追求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這種追求有益於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由命運安排,這種求索無益於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物。”


    有一人發問“若我要宣揚自己的主張,怎麽才能讓別人接受呢?


    孟子說:“你喜歡遊說嗎?我告訴你怎樣遊說宣揚自己的主張吧。人家理解,能悠然自得;人家不理解,也能悠然自得。”


    迴複說:“怎麽樣才能做到悠然自得呢?”


    孟子說:“尊重規律樂於采用最佳行為方式,就可以悠然自得。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以讀書人能得到自己的本性。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人民不會對他失望。古時候的人,如果得誌,就會惠澤萬民;如果不得誌,就修養自身以現於世間。窮困時獨自善養自身,發達時兼顧善養天下萬民。”


    又有一人發問公都子說:“滕更在您門下的時候,好像是屬於以禮待人的那種人,可是您卻不迴答他的詢問,這是為什麽?”


    孟子說:“憑仗著自己是貴族而問,憑仗著賢能而問,憑仗著年長而問,憑仗著有功勳功勞而問,憑仗著有老交情而問,這些我一律都不迴答。滕更占了其中兩條。”


    講學結束後昭碧霞被公明休叫走了隨他們一起。


    (引用《孟子.盡心篇》和《孟子.梁惠王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故楚憶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故楚憶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故楚憶歌並收藏故楚憶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