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13日,阿雷·斯特在新月堡召開了奧斯曼大臣會議。


    “根據現有的庫存,我們可以在一個月內組裝14枚核彈,下麵就需要轟炸那些地區,進行商討。”阿雷·斯特說道。


    雖然自從占據了中亞地區後,阿雷·斯特就派遣專人,征發了大量的民眾前去開采鈾礦(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但是畢竟時間較短,數量有限。


    核武器的原料鈾235,在鈾礦中的含量是非常稀少的,想要提取1公斤的鈾235,至少需要200噸的鈾礦,而製造一顆核彈就需要15公斤左右的鈾235?。


    而且在提煉的過程中,還需要使用高精度的離心機,需要消耗巨大的電能?,不過好在奧斯曼不缺石油,所以也不缺火電廠,不缺電能,才能提煉出足夠的鈾235。


    但是奧斯曼原本的土地上並沒有發現大規模品質好的鈾礦,所以產量受限,這也是奧斯曼會配合德國進攻蘇聯的一個重要原因。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因為產量有現,而且還要考慮戰後利益,所以阿雷·斯特才召開了此次會議。


    “陛下,我們需要更多的核彈,所以中亞地區的鈾礦,必須緊握在我們手裏,所以蘇聯必須不複存在,俄羅斯也必須解體。”埃夫利克·曼弗瑅率先開口說道。


    “所以我建議我們轟炸莫斯科及……”說到這裏突然就愣住了,好像俄羅斯值得一炸的也就莫斯科了。


    其他城市要不就是已經被打成廢墟了,要不就是規模太小……


    而且莫斯科也是經過戰火洗禮的,用一顆核彈都需要考慮考慮值不值的問題……


    “我認為我們應該轟炸保加利亞的索菲亞,南斯拉夫的薩拉熱窩和貝爾格萊德,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以及黑山的波德戈裏察,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甚至是奧地利的維也納,德國的慕尼黑和柏林等城市。”薩利赫·阿米爾出聲道。


    “我們的目標是獲取我們繁衍生息的土地,而巴爾幹地區的這些小國人口有限,並且被我們統治的時間悠久,沒有輝煌的曆史,打亂之後同化相對容易一些。”


    “而俄羅斯人口遠超我們奧斯曼人口,所以我們必須將他們分裂成數個國家,所以莫斯科我們必須進行轟炸,以打擊蘇聯的凝聚力。”


    “所以我建議我們我們先轟炸索菲亞,切斷德軍的後勤補給路線,迫使進攻博斯普魯斯海峽防線的德軍後撤,我們便可以收複伊斯坦布爾。”


    “如此一來,我方必定士氣高漲,至於德軍認為我國不會轟炸自己的國土,而拒不撤離,那就用核彈轟炸進攻高加索防線的德國軍隊。”


    “直至德國撤迴本土,我們摧毀柏林,取得最終的勝利。”


    “臣下讚同。”埃夫利克·曼弗瑅恭敬的迴答道。


    “臣等無異議。”其餘眾人也恭敬的迴答道。


    看著眾人皆是無異議的讚同,阿雷·斯特不由得嘀咕一句:“可是如今遠東戰局糜爛……”


    “陛下,遠東地區我們並沒有任何利益,而英美兩國卻是有大量的利益。”薩利赫·阿米爾說道。


    “從中華民國本身以及承接清政府遺留下來的與英美等國的條約。”


    “到東南亞地區的英美法荷四國殖民地,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國移民自治領。”


    “皆是屬於西方國家的利益,即使我們出兵相助,又能收獲些什麽呢?”


    “而當我們擊敗德國之後,英美兩國必定是要收複他們在遠東地區的利益,而這時就是我們的時機。”


    “我們可以迅速的收複我國在歐洲的領土,劃分勢力範圍,分割俄羅斯。”


    “所以遠東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去參與,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歐陸戰場,放在德國身上。”


    “是啊,陛下。”埃夫利克·曼弗瑅也勸誡道。


    “遠東地區我們沒有絲毫的利益,反而派出艦隊之後,會造成我們的海疆防禦空虛。”


    “並且大洋之上,一旦出現問題,可就迴不來了。”


    “陛下,不能忘記英國對法國所做之事啊!”


    “已經發生的事情,那麽就有可能再次發生,已經做了的事,他們指定會在做一遍,所以我們應該將力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單憑我們現在的砝碼和資曆,我們根本就拿不到艦隊的指揮權,所以臣下認為,我們不應該出兵。”


    “當時簽署的條約之中也並沒有規定我國有參與遠東戰場的義務,所以還請陛下三思。”


    “臣等請陛下三思。”阿雷·斯特看著麵前的一群人,都在勸誡他。


    他也知道,如果按照奧斯曼的立場考慮,那麽的確沒有參與遠東戰場的意義。


    畢竟奧斯曼在遠東沒有任何利益,而且現在即使與其打好關係,未必有用。


    至於德國,其實對於阿雷·斯特來說,已經都是無所謂的事了,因為德國打不過來啊!


    雙方都是用士兵的生命在堆砌勝利,但是奧斯曼的目的就是清除多餘的人口,而德國的精銳已經所剩無幾了。


    畢竟攻堅戰,當雙方實力對等時,那就是拚消耗,想要前進一步,那就是難如登天。


    所以阿雷·斯特才起了去炸一下小日本,出出心裏的那口氣。


    但是現在聽了眾人的勸說,阿雷·斯特也明白了,海上能發生的事情多了去了,不懂水文,洋流,貿然遠征,隻會觸礁,擱淺,乃至迷路。


    所以同英美兩國組成聯合艦隊實在是太過冒險了,而且完全沒有必要去參與遠東的事務。


    現在要做的就是,在1945年1月1日時,徹底清掃完東非的黑人,將印度河西岸的部隊調往烏拉爾地區,集結南部集團軍無作戰任務的守備部隊,前往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準備一舉結束這場戰爭。


    想明白之後,阿雷·斯特一下子也是放鬆了下來,不是不救,而是心有餘力不足,所以阿雷·斯特也就不想遠東的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綠羅也是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扶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扶桑並收藏綠羅也是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