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斯特看都沒看眾人一眼,直接過去坐到了主位之上。


    伯特倫·拉姆齊聲音中充滿急切的說道:“陛下,遠東戰場出現了變故,我們必須快速解決遠東地區的戰爭。”


    “中華民國在戰場上,數次慘敗,首都重慶已經直麵日本軍隊的兵鋒,一旦重慶陷落,那麽整個遠東地區和大洋洲以及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都將是日本的屬地。”


    “到那時德日兩軍必定會通過西伯利亞勝利會師,到時候整個歐洲和亞洲連成一片,如此一來的後果,就是我們英美兩國將會被趕出歐洲。”


    “而貴國將同時麵臨東南西北四麵,陸海空三軍的進攻,到那時盟軍將無法再取得勝利。”


    “至於今夜的打擾,實在是萬分抱歉,但是是因為我接到了最新情報,日本於昨日晚上偷襲了聖弗朗西斯科,美國的本土遭到了打擊。”


    “還有可能會迫使美國對我們的援助進行減少,或者斷絕。”


    “所以在美國做出反應之前我們必須要率先做出反應。”


    阿雷·斯特不由得眉頭緊蹙,日本自1944年7月20日,日本再度偷襲珍珠港,占領夏威夷群島以來,又一次攻擊美國的本土。


    不管這次是不是美國的苦肉計,一旦美國以此為借口,那麽無論是撤離在歐洲的陸軍還是海軍,空軍;


    包括對英國和奧斯曼的物資援助,都是無可厚非的,而失去美國支援的英國能堅持多久呢?


    而且想想自己的先輩們(未穿越前),他們此時此刻正在浴血奮戰,為了家國天下和心中的信仰。


    而且曆史上美國就送了日本三顆核彈,隻不過是隻炸了兩顆而已,那麽現在也不能落下了啊!


    “英國有何打算?”阿雷·斯特直接開口問道。


    伯特倫·拉姆齊明顯是早有準備,胸有成竹的說道:“陛下,我們經過商議,打算組建一支超級無敵聯合艦隊。”


    “由美國出動聯合艦隊軍艦總數的百分之52,英國出動軍艦總數為百分之22的軍艦,奧斯曼則出動軍艦總數的百分之26。”


    “三國合計出動主力作戰軍艦410艘,輔助作戰艦艇250艘,潛艇100艘。”


    “組成遠征軍,一舉擊敗日本,終結遠東地區的戰爭。”


    “聯合艦隊的指揮權如何劃分?”對於覆滅日本,阿雷·斯特沒有絲毫的意見,可是如此規模的艦隊,那可是奧斯曼80%的軍艦了,交給別人?


    那不好意思了,請出門左轉,圓潤的離開。


    “我做為英國的海軍上將,擁有著無與倫比的作戰經驗,以及大規模海戰的調配能力。”伯特倫·拉姆齊認真的說道。


    “所以我自請為聯合艦隊司令官,由美國和奧斯曼各派遣一名副司令官,與我一同負責製定作戰計劃。”


    伯特倫·拉姆齊十分的自信,畢竟現在整個世界,擁有大規模艦隊作戰的隻有英國,而他是英國的海軍上將,還是連美國都自愧不如的聯軍海軍司令官。


    所以這聯合艦隊的司令官真的就可以說一聲,他是誌在必得了,畢竟作為一個複興的海軍強國奧斯曼。


    他們的海軍沒落以久,不過是最近20餘年間,拚命造艦的成果,可惜遠洋作戰的經驗,以及遠東地區的水文,奧斯曼是一無所知。


    所以就注定了奧斯曼的海軍將官,無法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官一職,而憑借他現在的身份,可不就是十拿九穩麽!


    阿雷·斯特用手指輕輕的敲著桌麵,伯特倫·拉姆齊說的的確沒有錯,畢竟之前的世界霸主是英國,而英國的霸權又是依靠著海軍建立和維持的。


    並且上次大戰最著名的海戰——日德蘭海戰,就是在英國和德國之間爆發的,也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


    所以說如果打算加入到聯合艦隊中去,那麽不管想要以何種理由換掉伯特倫·拉姆齊都是不現實的。


    畢竟再美好的紙上談兵,也抵不過實實在在的戰績。


    “如此規模的艦隊,必定是要分開作戰的,不知道奧斯曼分到的是哪一塊區域?”阿雷·斯特問道。


    畢竟如此多的艦隊,哪怕分成三支,也足以和日本的主力艦隊,一爭高下了。


    還可以同時攻擊多處目標,早日進攻日本的本土。


    “具體的作戰計劃將會隨著戰局的具體情況而隨時變動。”伯特倫·拉姆齊打了一個太極。


    “我需要好好的思索一下,兩天內給予你答案。”阿雷·斯特閉上雙眼,輕輕的說道。


    “陛下,時機不等人啊!”伯特倫·拉姆齊勸誡道。


    “還請陛下莫要猶豫不決,錯失了良機。”


    阿雷·斯特好似睡不著了,一動不動,也一言不發。


    伯特倫·拉姆齊見此情況也知道,在勸說下去,也無濟於事了,隻得告退道:“還望陛下早日決定,時機不等人。”


    “外臣靜待陛下的答複。”說完看了一眼阿雷·斯特,見其依舊是毫無反應,於是才轉身離去。


    待眾人皆離去之後,古科拉·諾爾茲才小心翼翼的上前,恭敬道:“陛下。”


    “你先迴去吧。”阿雷·斯特擺了擺手道。


    實在是核彈有限,阿雷·斯特需要他們發揮出最大的效應,所以才會煩惱,不然直接全炸,而且美國的核彈也進展神速,派出去的探子,也無法進行破壞……


    按照阿雷·斯特之前的計劃,索菲亞,波德戈裏察,薩拉熱窩,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布達佩斯這些地方都是需要核彈洗禮的。


    隻有這樣才可以一舉清除反對奧斯曼吞並這些地區的最大聲音,以及阻礙奧斯曼中央政府政令通行的勢力。


    而當看到這些地區的情況,德國必定投降,歐陸戰爭就結束了。


    可是國內的情況……


    但是如果優先進攻日本,數月的時間,又會產生多少的變數呢?


    一旦美國的研究也提前成功了呢?


    畢竟誰也不知道在原曆史上,美國的核武器到底是自己研製成功的,還是獲得了德國的研究數據才最終研製成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綠羅也是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扶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扶桑並收藏綠羅也是羅馬最新章節